登陆注册
10293200000009

第9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学时安排:3学时

教学目的

1.认识中国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的原因,懂得他们在十月革命后是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的。

2.认识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懂得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其产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了解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表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历史特点。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中国革命新局面的表现和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上编的学习,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中国人历经千辛万苦,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还是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所有的探索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在此背景下,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由此兴起,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并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就是本章第一节将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1.北洋军阀的建立及特点

首先,北洋军阀是在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他们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以外国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主要靠山。

在1916年袁称帝败亡之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北洋军阀分裂成三大派系,皖系首领段祺瑞,直系首领冯国璋,冯国璋死后其部下曹锟和吴佩孚与段祺瑞抗衡,山海关外有奉系首领张作霖,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后由其子张学良统帅。

其次,军阀是一种封建势力,但又有着异常的特点:一是在军阀手里,本是国家统治工具的武装、军队变成了私有之物;二是私有的武装、军队又分割地方,形成了私有的地盘。因此,军阀统治的实质是实力之下的武治,它比寻常的封建统治带有更多的动乱性和黑暗性。

军队是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主要支柱。各派军阀竞相扩充军队。为了支付庞大的军费,军阀政府不惜以出卖国家利权为代价大量举借外债,并采取强售公债、强迫借款、滥发纸币,尤其是增加赋税等办法,对各阶层人民主要是广大农民进行直接的掠夺。

最后,军阀的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孙中山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中国的出路是什么?这个问题再一次被提到了中国人民的面前。

2.对中国出路的新思考

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卑劣、无耻、退葸、苟安、诡易、圆滑”的国民性质与行为,因此他们对救国斗争“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正如陈独秀所说:“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在五四运动之前爆发,一直持续到五四运动之后,所以又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是与旧文化相对而言的,是对于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超越。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1917年1月,爱国民主主义者、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至北京。1918年1月,《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的刊物改为同人刊物。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民主和科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在陈独秀看来,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学,则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他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提倡民主,必然反对专制。李大钊说:“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由于孔学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进入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仍然把孔学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去信奉。所以,“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已吁!”

提倡科学,必然反对愚昧和迷信。在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看来,迷信盲从往往与专制社会相联系,而科学精神往往和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相联系。鲁迅就指出:“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的人的对头”。所以,陈独秀指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馐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一是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切中时弊,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毛泽东就说过,“自从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二是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而这个闸门一被打开,各种新思潮的涌流就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无法遏制的了。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说:“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

三是新文化运动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首先,他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其次,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得一无是处。

4.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一些弱点。

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第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这些局限性也迫使人们进一步去寻求新的思想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人们在研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过程中,对它也开始有所怀疑和保留了。

1.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和保留

1916年,李大钊指出:“代议政治虽今犹在试验之中,其良其否,难以确知,其存其易,亦未可测。”1917年,毛泽东则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吾意即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也。”他们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之所以有这种态度,原因在于:

其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与封建制度相比,资本主义虽有进步,但到了帝国主义时代,日益对立的两大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实际上是新的不平等代替了旧的不平等。1915年,陈独秀就指出:“近世文明之发生也,欧罗巴旧社会之制度,破坏无余,所存者私有财产制耳。此制虽传之千古,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之用广,其害遂演而日深。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欲去此不平等与压制,继政治革命而谋社会革命者,社会主义是也。”

其二,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并波及全球的不义战争,这场战争使西方资本主义威风扫地。曾经主编过《东方杂志》的杜亚泉说:“自欧战发生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戕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吾人对于向所羡慕之西洋文明,已不胜其怀疑之意见。”这不能不令中国人对自己曾经羡慕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产生怀疑。李大钊说:“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大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于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因而对于他人之批评,虚心袒怀以倾听之者亦较多。”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怀疑直接促进了对社会主义的向往。曾经的同盟会冯自由不无感慨地说:“这回欧洲大战后的结果,社会主义的潮流,真有万马奔腾之势……现在社会主义的一句话,在中国算是最时髦的名词了。”

其三,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毛泽东说过:“自从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但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变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正当人们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产生怀疑之时,十月革命的爆发给处于苦闷彷徨中的中国人带来了民族解放的新的希望。

2.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学说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以后,在长时间里,其影响主要限于欧洲。孙中山、朱执信、梁启超等人虽也提及过马克思,不过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并没有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十月革命的消息陆续传入中国后,很多中国人给予高度关注。林修海说:“我国政治经济状况,完全和俄国一样,同是农业立国。十年以前,同是压服在君主专制之下。他们的社会主义,两年来已强半成功了,我们只要抱定这种决心,谋社会主义的实行,也是一定可以在短时期内成功。”李达指出:“俄国是农业国,中国也是农业国,将来中国的革命运动,或者有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的可能性。”既然国情相似,俄国能够革命成功,中国同样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实现民族解放。

第二,新生的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后,俄国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发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北南政府的宣言》,苏维埃政府愿意将“沙皇政府独立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或与日本人、协约国共同掠夺的一切交还中国人民”。这让当时的中国人对俄国、对社会主义增加了无限好感和向往,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以往的中国也搞过革命,特别是辛亥革命,在当时主要是依靠少数社会的精英、或者是军阀。从没有想过利用下层民众的问题,而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以新的方法论的影响。正如董必武所讲:“我们过去和孙中山一起搞革命,孙的路子不对头,总是靠军阀,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叫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因为我们从俄国革命中见到了搞群众运动的方法”。

这样,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其中,最早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李大钊,他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率先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十月革命后他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最早指出俄国十月革命与法国大革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随后,他又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歌颂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来观察革命的命运,从而成为中国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不过,五四运动之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还只是像李大钊这样的个别人,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才开始广泛地传播开来。下面我们学习五四运动。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在1914~1918年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相当迅速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成长起来。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0余万人。这样,五四运动就获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斗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青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最后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在当时,陈独秀就说,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人也受了两个教训:一是无论南北,凡军阀都不应当存在;一是人民有直接行动的希望。五四运动遂应运而生”。毛泽东也说,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驱逐富人的事实,使“全世界为之震动”。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

2.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在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这个由几个西方列强把持的会议,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会议给予中国的,只是归还八国联军侵华入京时被德国掠去的天文仪器而已。北洋政府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3.五四运动的过程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高喊爱国口号,举行示威游行。

学生的爱国行动受到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正当学生的爱国运动面临夭折的危险时,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从6月5日起,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先后自动举行罢工。工人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随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扩展到了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五四运动开始时,英勇地出现在斗争前面的是学生群众。这时,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百年中国》五四运动部分视频

4.五四运动的特点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

其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这典型地表现在义和团等笼统排外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是理性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其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其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有力地打破了人们对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幻想。

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工人在斗争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事实,给予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那些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开始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他们发挥了某种先锋和桥梁的作用。而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这样,五四运动就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从时代特点看,它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这时世界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它使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联系起来,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第二,从领导力量看,它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不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追随者,而是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走上了中国政治舞台并成为领导阶级,从而划分了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界限;

第三,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看,指导运动发展的已经不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而是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它的发展方向,也已经不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奔向社会主义;

第四,从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看,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做了准备。

新时期的青年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光荣传统?1999年5月4日,在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发表了《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的讲话,指出,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他勉励大家:第一,要坚定理想,服务人民。第二,要深入群众,投身实践。第三,要勤奋学习,勇于创造。第四,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作用,他们进一步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结合起来,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下面,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经过对当时流行的政治学说的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还有陈独秀。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给陈独秀上了严峻的一课,促使他开始对资本主义采取批判的态度。1920年9月,他发表《谈政治》一文,指出由少数资本家所把持的共和政治为社会主义所代替“乃不可逃的运命”,公开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表明,他站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来了。

二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等。毛泽东是湖南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考茨基著)和《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

广东的杨匏安早年留学日本,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1919年11月、12月,他发表《马克思主义》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等,作了比较确切的阐述。它几乎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同时发表,可以说是该文的姊妹篇。

湖南的蔡和森于五四运动后赴法勤工俭学。他在1920年8月致书毛泽东:“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他“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书籍,供自己和他人阅读,成了中国留法学生中的马克思主义者。

天津学生领袖周恩来说,自己到欧洲以后,“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到1921年秋,终于“定妥了我的目标”即共产主义。他表示,“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三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吴玉章等。

董必武读了许多关于十月革命的书籍后,才“逐渐了解俄国革命中列宁党的宗旨和工作方法与孙中山先生革命的宗旨和工作方法迥然不同”。于是就开始“想俄国与中国问题,开始谈马克思主义”。吴玉章、林伯渠等也有类似的思想经历。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主要是由以上三种人组成的。其中李大钊、陈独秀属于先驱者和擎旗人,毛泽东等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则是其主体部分。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需要,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

这个运动一开始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明确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在当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的严重对立。中国的先进分子对于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采取了明确的批判态度。陈独秀说:“我敢说:若不经过阶级战争,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地位时代,德谟克拉西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专有物,也就是资产阶级永远把持政权抵制劳动阶级底利器。修正派社会主义底格言,就是:‘从革命去普遍选举!从劳动专政去议会政治!’他们自以为这是进化的社会主义’,殊不知Bebel死后德国底社会民主党正因此堕落了!”

毛泽东说,“社会民主主义,借议会为改造工具,但事实上议会的立法总是保护有产阶级的”。蔡和森也表示,自己对修正派社会主义“一律排斥批评,不留余地”。这说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二是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国的先进分子一旦学得马克思主义,就主张运用它去研究和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李大钊说:“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恽代英指出:“我们的任务,在寻求一个适合国情,而又合于共产主义的方针来。”这说明,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在实际上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尽管当时还没有这样明确地提出这个命题。

三是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五四运动直接目标的实现,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广大劳动群众的巨大力量。因此,在五四运动以后,他们主动到群众当中去,“向农村去”、“到民间去”都是当时流行的口号,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从事群众运动,走与劳动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李大钊指出,“我们很盼望知识阶级作民众的先驱,民众作知识阶级的后盾”。邓中夏后来回顾说,一部分学生“却因在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感觉到自己孤立,须要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这一同盟军在他们的实际经验中认为就是新兴的工人阶级。真的‘五四’运动中有一部分学生领袖,就是从这里出发‘到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尽管当时到工人中去的知识分子为数不多,但毕竟是一个重要的开端,它预示着先进的知识分子应当遵守的新方向和应当走的新道路。

3.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对封建思想入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把反封建思想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社会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启蒙者的弱点,把反封建的启蒙运动有力地推向了前进。

如果说,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那么,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

那么,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的必然结果。

第一,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促使人们进一步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实现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

第二,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也使人们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有所怀疑和保留。

第三,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鲜明对比,使中国先进的分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的良方。

第四,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比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更加强大的力量,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前景产生了极大的希望。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工人阶级举行了多次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与卖国军阀的政治罢工。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先进的理论来指导,需要组建代表本阶级的政党来领导,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在工人阶级政党产生以前,国民党(其前身为中国同盟会)在中国革命中起领导作用。辛亥革命以后,原先的革命党人或者高升,或者退隐,或者落荒而逃。五四运动时,国民党并没站在群众运动的前列。蔡和森感叹说:这个趋势很可以说明国民党已“不能领导革命了,客观的革命势力发展已超过它的主观力量了”。成立新的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苏俄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开始建立了早期的党组织,积极开展各种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处派维经斯基(伍廷康)一行到达北京,与中国进步力量建立联系。李大钊就筹建中国共产党与其取得一致意见,并介绍他去上海与陈独秀会见。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陈独秀开始进行建党活动。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筹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8月成立。上海发起组担负着准备和组织中国共产党的任务。随即,湖南、北京、武汉、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组织。上海、北京党组织的部分成员到日本、法国留学并建立了共产党小组。

共产党小组分布图

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各地共产党组织成立后,开展各项工作,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为建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思想和干部条件。

一是进一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一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另一方面从同反马克思主义展开论战。

二是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为了能够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工人运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自觉地深入到工人群众当中去。他们一方面直接接触工人,与工人打成一片;一方面出版各种工人刊物,如《劳动界》、《劳动音》、《工人月刊》等,向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促使两者的结合。经过这样的努力,工人阶级的觉悟得到了提高,组织性进一步加强。

三是进行关于建党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在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大发展的情况下,各地的共产主义者对建党问题展开了讨论。1920年11月,在上海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各地党组织随之组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各地团组织通过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实际斗争,为党造就了一批后备力量。

总之,通过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创建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了。

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经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酝酿、筹备,成立全国性的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在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初步结合的基础上,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陈独秀和李大钊因故未能出席。李达、李汉俊、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刘仁静、张国焘、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等各地13名代表与会,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会议。

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明确了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等。确定了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提出了集中精力组织工人的工作计划。选举产生了陈独秀为书记,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西欧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政党相比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是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并且得到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在思想和组织上都没有受到欧洲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影响。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中国的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而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也没有欧洲那样的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容许工人阶级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的条件,他们很少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幻想。

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必然占相当大的比例,因而要克服他们的阶级局限性,改造他们可能带到党内来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党创建之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还不太长,党的理论准备还不足,再加之党成立以后又立即投入到领导革命斗争的实际工作中去了,而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这些就使得在中国共产党的幼年时期,“左”和右倾错误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曾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给革命事业带来损失。因此,加强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提高全党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其成立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有别于许多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民主党和工人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虽然确定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但并没有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反对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1922年,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通过领导中国工人运动的实践,并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在这一纲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制定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背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重新出现。1921年11月,为处理对中国的问题,美、英、日、法、意、中、荷、比、葡等九国举行华盛顿会议,通过了《九国公约》。该公约的核心内容是要中国对各帝国主义国家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政策,实际为帝国主义国家协同侵略中国的协定。会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在经历了短暂的发展“黄金时期”后又转入了萧条。

第二,中国各派军阀的混战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在中国的直接表现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各派军阀之间的斗争和混战的进一步加剧。此时,军阀连年混战不已,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1920年7月,爆发了直皖战争,结果皖系兵败,直系控制了北京。1922年4月,直奉两派军阀为控制北京政府爆发了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果是直系霸占了北京政府。

第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五四以后的重新奋起与再度受挫。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重新开始革命事业,并于1920年11月,在广州再度揭起了护法的旗帜,领导了第二次护法战争。但正当护法大军的前锋进占江西南昌之时,孙中山一手扶持的粤军首领陈炯明却在广州发动叛乱,背叛革命并企图置孙中山于死地,第二次护法斗争又告失败,这也是孙中山一生所遭受的最为惨重的一次失败。与此同时,各派军阀控制了北京政府以后,为巩固地位而制造的恢复国会、联省自治的合法假象下,资产阶级改良思潮又活跃起来。1922年5月,他们提出了组织“好政府”,主张南北议和。可是,军阀们根本不打算实行真正的民主议和,不久便将“好人政府”一脚踢开。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又一次碰壁。

形势的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领导人民进行现实的革命斗争。

2.中共二大与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讨论并制定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和党的纲领问题。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最低纲领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关于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正确地区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破天荒地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从而为中国人民指明了争取解放的道路和斗争的目标,也表明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最主要的问题上,已经开始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预示着中国革命高潮必将到来。

3.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为更好地领导个人运动,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专门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推动下,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国共产党领导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在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了包括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开滦五矿工人罢工等在内的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者在30万人以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坚定的革命性和强大的战斗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孙中山正是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而决心与其进行合作的。

第二,通过领导工人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密切了同工人阶级的联系,党的自身建设也由此得到了加强。在工人斗争中涌现出来的一批优秀人物先后加入了党的队伍,后来成为重要的领导骨干。党在工矿企业的基层组织逐步建立起来。1924年上半年,650名党员中,工人党员占到40%。次年1月,已占到50%以上。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浙江萧山县衙前村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协会,领导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1922年,共产党人澎湃在家乡广东海丰县领导建立了农民协会。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动下,中国的工人、农民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1.国共合作的形成

(1)国共两党各自力量的单薄

在中国共产党方面,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遭到北洋政府的血腥镇压之后,中国的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了低潮。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虽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取得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所以在二七惨案之后,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更为积极的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

在国民党方面,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大体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尽管这个党在几经挫折后,并没有多少实力,并且成分复杂,严重地脱离群众,但是,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因此首先应当争取同国民党进行合作。

(2)国共合作的方式

在共产国际和列宁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问题有了初步认识。在1922年6月召开的党的二大上,通过的《关于民主联合战线的决议》提出,先行邀请国民党召开代表会议,经协商后,在全国各城市集合各革新团体,组织民主主义大同盟,即实行“党外合作”。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提出了“党内合作”的方式,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各革命阶级联盟的主张。同年8月在杭州召开的会议上,中共中央多数领导人开始并不赞成这种做法,但马林说服了与会的人。1923年6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注意保持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孙中山经过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终下决心寻找新的社会力量和争取新的国际援助,表示同意实行党内合作,并按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1923年1月《孙文越飞宣言》发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基本形成。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政府的帮助下,孙中山着手对国民党改组。

(3)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

大会审查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在大会选出的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的24名成员中,共产党员有9人。在设置的八部一处中,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有组织部(谭平山)、农民部(林伯渠)、工人部(冯菊坡)、青年部(张善铭)和宣传部(毛泽东)。从此,中国国民党基本上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成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2.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1)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一是全国工农运动在共产党领导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924年,工人运动开始复兴,农民运动也有了初步开展。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二是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为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的骨干。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国民政府建立后将黄埔军校学生军和驻广东的粤军、湘军、滇军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6个军,共8.5万人。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的骨干。

三是举行了胜利的广东战争,统一并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经过广东战争,征讨地方军阀陈炯明、邓本殷,统一并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四是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随后组建了国民革命军。全国人民痛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越来越把希望寄托在设在广州的国民政府方面。

(2)国民革命的目标

当时,北洋军阀统治着全国大部分地区。直系军阀吴佩孚控制着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直隶(河北)保定一带,约有兵力30万人;由直系分立出来的孙传芳盘踞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约有兵力20万人;奉系军阀张作霖控制着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地区和山东,约有兵力30万人。他们与南方的国民政府相对立,同时彼此之间不断地明争暗斗。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

(3)国民革命军的进行

在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国民革命军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运动。以湖南为中心,广大农村掀起了大革命的风暴;工人运动迅速走向高涨;国民政府进行了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的斗争;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受到严重的打击。

3.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国共合作,不会在短时间内掀起这样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不会有这场大革命。这是因为:

第一,大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周恩来说,“当时,国民党不但思想上依靠我们,复活和发展他的三民主义,而且组织上也依靠我们,在各省普遍建立党部,发展组织”,“当时各省国民党的主要负责人大都是我们的同志”。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大革命中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经过共产党人的深入细致的工作,一向被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的力量逐步地组织起来、凝聚起来。1927年4月中共召开五大时,其领导下的工会共拥有280万会员,产业工人基本上都已经组织起来了。农会则拥有972万会员,农会联合的农民实际上已经达数千万之众。这就为国民革命的发展、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第三,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共产党人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共产党员叶挺任团长的第四军独立团,是一个突出的例证。独立团在北伐中战功卓著,使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此外,共产党人还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等),配合正规军作战,而上海工人的起义武装更是充当了解放上海的主力。

4.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1)大革命的失败

北洋军阀势力的迅速崩溃,使帝国主义列强感到震惊。它们在中国集结兵力、制造事端,企图以武力相威胁,阻挡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同时开始把当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看作国民党内的“稳健派”进行拉拢。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后,游弋在长江江面的英、美军舰借口保护侨民,猛烈炮轰南京,使中国军民遭到重大伤亡。南京事件加速了蒋介石同帝国主义势力勾结的步伐。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以“清党”为名,在东南各省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同年7月15日,当时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在其辖区内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搜捕和屠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2)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大革命的失败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

从主观方面来说,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由于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支部,大革命后期共产国际也对中国革命做出了一些错误指导,对中央的右倾机会主义有直接的影响。

(3)大革命的意义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它的历史意义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首先,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民主革命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空前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革命影响。

其次,教育和锻炼了幼年的中国共产党,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且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正是由于经历了这场大革命,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所有这些,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本章小结

辛亥革命失败后,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救国救民开展了新文化运动,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发动了工农运动,实行了国共合作,掀起了大革命高潮,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大革命后期,由于反革命势力强大和资产阶级的动摇、叛变,加上中国共产党自身的错误,最终大革命运动失败。

基本概念

北洋军阀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大革命

复习思考题

1.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有哪些?

2.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和保留的原因是什么?

3.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有哪些影响?

4.五四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5.五四运动为什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8.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有哪些?

同类推荐
  • 孙子兵法(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孙子兵法(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子卷)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子卷)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也在大幅度改革,许多人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题已经相当接近,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正如王蒙所说,新概念由旧概念来。倡导新概念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提高青年学子对作文的兴趣,告诉他们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奥林匹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奥林匹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苦儿流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苦儿流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小大人是这样炼成的

    小大人是这样炼成的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学习。大家的脑子差不多聪明,成绩却不一样,为什么有的同学总能考100分,而你的成绩却老是起伏不定?其实是你对学习方法知道得太少。本书教给你的创新学习方法,就像《一千零一夜》里的神秘咒语,让你的阿拉伯神灯一下子从尘土中苏醒,闪闪发光,无所不能!
热门推荐
  • 记录2016年人生的点滴

    记录2016年人生的点滴

    各种感想、游记、随笔等。记录人生的点滴。一边走一边欣赏,一边生活一边感受,一边奔跑一边思量!在人生路上不断的攀登、自省,在现实世界里活出自我!
  • 佛说秘密相经

    佛说秘密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谋天道

    谋天道

    什么是孤独,真正孤独的人没时间说孤独,既然这世界遗弃你,那世界就是敌人罢了,做不了英雄,就化为魔王,让诸神的业火燃烧己身,重掌权力的王座,争一争这惶惶天道。
  • 苍穹北游记

    苍穹北游记

    苍穹北游记中,主人公是一位明将之后叫李飞鹰(男,18,朝中人士),另一位主人公是名妓之后叫乔灵儿,(女,18,中原人士)所以人称乔灵儿,还有一位主人公就是李飞鹰的父亲叫李飞刀,在他年轻的时候,人人称他小李飞刀,武林中的泰斗人物。一个平凡的家庭生活中的李飞鹰因为很调皮,所以就想出去闯荡江湖,却不知江湖险恶,不过人长的俊是他的一个要点,但还有一点就是身藏不漏,不到万不得已,觉不使出他的家传武学---小李飞刀。
  • 自然知识

    自然知识

    古希腊有个神话传说:很早以前,在现在的小亚细亚和黑海沿岸一带,曾经有一个强悍的妇女王国叫“亚马孙”。1541年至1542年,西班牙探险家德奥雷利亚纳到亚马孙河流域探险,经常受到土著袭击,其中一个部族的战士全为女性。后来此事传扬出去,轰动一时,就把这个部族的人称为亚马孙人,大河亦因此得名。
  • 黑暗首席:我的契约妻子

    黑暗首席:我的契约妻子

    他曾被仇恨蒙蔽了眼,为牵制仇敌,把过错怪罪在她身上,百般折磨,却被她的美丽和坚强折服。若要报仇势必会伤及她,可情深似海,难为两全。她被命运戏弄,阴差阳错落在他手里,受尽屈辱却仍不失女子的坚强傲骨。他们身心疲惫,都不承认已爱上对方,问天,爱该何去何从?
  • 高冷腹黑四小姐

    高冷腹黑四小姐

    腹黑如她,穿越了。而且还是草包!安清辰无奈摆摆手:“没办法,既来之则安之。”看她如何破解封印,看她如何让世人敬仰,看她如何跟他一起遨游三界!
  • QQ炫舞:时光偷不走的爱

    QQ炫舞:时光偷不走的爱

    夕日欲颓,这是许箐悠在A市第三次看见顾晟了,曾经班上的超级学霸已经成了一位游戏公司的大总裁......昔日的一对同桌,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同舟共济,不知不觉间都已在心中埋下了一份深沉的暗恋。却因年少时青涩,担心最后连这份友谊也失去,所以彼此间谁也没有勇气说出来......时光流转,再度相逢,他的倾情追赶,再加上一个网络游戏中的温柔守候,这份曾经淡下去的爱恋,是深情挽留,还是继续错过......
  • 星变奇迹

    星变奇迹

    机缘巧合,平民少年无意中成为了宇宙中石巨人族新一代的传承人,随着少年的不断成长,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人生,演绎了一个个经典传奇,并最终拯救了地球,渺小的人类得以保存,少年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只身漂流万千宇宙..
  • 婚色撩人,唐少的小萌妻

    婚色撩人,唐少的小萌妻

    染夕夏不过是相错了亲,从此就被唐梓川这个老男人纠缠,甩都甩不掉。在哥哥的婚礼上,她黯然心碎,唐梓川循循诱导,“嫁给我,你想灭谁就灭谁。”婚后,老男人宠她宠上天,可盛宠的背后,是无法逃脱的漩涡和阴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