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100000009

第9章 美是生活 (9)

在众多增加立体感的技法中,重叠可能是最早的增加立体感的方法。由于人眼不具备Ⅹ光的功能,因此如果我们看到一个苹果旁有一个沿苹果边缘切开的梨,根据经验,我们会认为梨是完整的,并且它位于苹果的后面。这种方法,是利用人的经验来推导出空间的深度。

透视

透视是我们今天学绘画都必须学的重要内容。它是指我们的视觉会将近的物体看得较大,而将远的物体看得较小。这样的技法在古亚述王宫中已经出现了,当时的画家在处理两个重叠的人物时,总是将前面的人画得大于后面的人。

让透视得到真正发展的,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布鲁内莱斯基借助镜子发现,人眼看到的画面都存在一个焦点,物体距离人的远近,会根据物体与焦点的连接线,等比例地放大或缩小。这种方法则让感性的“近大远小”透视法有了理性的参照。到了16世纪,西方绘画都会利用焦点透视来增加绘画的立体感。

在现代摄影中,为了增加画面的立体感,摄影师也喜欢拍摄带来透视感的平行线条,它们可以在远方会聚成一点,或者形成较大的角度。如拍摄两根铁轨,俯拍或仰拍高楼,都能带来强烈的景深感。

光影

一个规则的物体是很容易利用焦点透视法来表现立体感的,但一个圆润的或者不规则的物体,却很难利用这一技法来表现立体。于是古希腊时期的雅典画家阿罗多斯就研究出了利用光影的方法,即用深色表现凹陷,浅色表现突出。这也成为画家表现空间感的最直接方法。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马萨乔喜欢将一束强光以倾斜的角度照射到人体上,据此绘制出来的人物,具有非常强烈的立体感。这种手法在现代摄影中也被经常使用。达·芬奇为了追求更自然的效果,将这种强烈的明暗对比进行弱化,采用了逐渐加深的方法,这就让他笔下的《蒙娜丽莎》充满了柔和的美感。这也成为现今使用得最多的一种光影技法。

色彩

不同色彩的组合也能增加立体感。19世纪印象派在对色彩的研究中发现,当将几种同样大小的色彩放置在一起进行比较时,会产生有些色彩在前、有些色彩在后的现象。这种奇特的现象可能跟冷色收缩、暖色扩张有关,所以不少绘画者都会将画面的主体处理得鲜艳、明快,而远处则多使用浅淡的冷色。

事实上,由于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远处的景物不仅颜色会偏淡,还会略微偏蓝。一座长满绿树的山,画家之所以会用蓝色去处理,其真实的原因就是空气制造的这种冷色效用。

空气透视

空气不仅能改变颜色,还能改变物体的清晰度。达·芬奇发现,空气中的雾、烟、灰尘等会使远处的物体变得淡而模糊,所以只要利用色彩饱和度就可以展现出立体感:近处的物体颜色鲜艳,而远处的物体颜色暗淡;在绘制图案时,也只用将近处的物体描绘清晰,而远处的物体只要有一个轮廓就可以了。

印象派画家塞尚就将他的画进行了团状处理,即近处的景物是由细小的团状颜色组成,而远处的景物则是由大块的团状颜色来代表。塞尚的这一理论迅速被印象派所接受,甚至开创了西方现代美学的全新时代。有趣的是,在现代摄影技术中,只要通过增加光量,就能将背景模糊成印象派的团状颜色。虽然这是缩短景深的做法,但突出主体、模糊背景的方法,让画面变得更加立体起来。

孩子的画和毕加索的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成年人很难会发自内心地认为孩子的画有多好。那些稚嫩的笔法有时甚至不能让线条流畅,有时画出的图案无法辨识。如果不是对于孩子童真的喜爱,估计很多人会把孩子的画视作丑的。

如果仔细分析孩子的画,你会发现这些画大多是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各种线条、圆形、椭圆形、方形、梯形,充斥着画面,孩子无法把握精准的形状,所以将他眼中的世界简化成了几何图形。最初,孩子只会画线条,一根线条就可能代表了一个事物。后来孩子学会了画圆,事物无论形状,都可以用大大小小的圆来表示。人可以用大小圆组成,火车也可以用一连串的圆连接。等到学会了画方形,人的身体可以被画成方的,裙子也可以被画成方的。

孩子的画是很难有立体感的,但孩子天生有表现他所看到的事物的欲望,他就会把立体的部分画出来。如果他想要告诉别人房子的侧面有什么,他就会将房子的两个侧面都画出来,造成近小远大的奇特效果。

当我们对着孩子的画无法理解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知道,毕加索也曾经遭受过同样的责难。

将世界缩减成立方体的立体画派

毕加索是立体画派最著名的人物,他所绘制的《亚威农少女》被称为立体画派的第一幅作品。在绘制这幅作品之前,毕加索已经是赫赫有名的画家了,但当这幅画摆到公众面前时,整个艺术界为之哗然。在人们的眼中,这幅画太过丑陋,与文艺复兴以来对自然、真实的追求大相径庭。画中裸体女人的身体都是由各种变形了的几何图形所组成,就连背景中的墙和布帘都是用几何图形组成。这种变形的组合方式,让西方绘画中柔美的女性形象不复存在,只剩下最最简单的、可以辨识的形体。一位画家在看过毕加索的作品后,惊讶地说:“这不过是一些立方体呀!”当这句话被传开后,毕加索所代表的这一画派就被称为“立体画派”。

立体画派其实脱胎自塞尚的团状造型理论,用色彩的团块代表物体的方式,被立体画派加以扩大。这种孩童似的绘画方式,正是毕加索的惊人之举,他一反传统之道,力求返璞归真,寻找最原始的结构,而几何图形正是最能表现这种原始性的手段。在这一简化过程中,就连女性最富于勾魂的眼睛,也被简化为橄榄形中间有一黑核的固定模式,即使侧脸的眼睛也采用同样的方式。看立体画派的画,就仿佛看到世界被缩减在了立方体中一般。画家正是在这种绘画方式中,努力摆脱形体的束缚,力图表现最为本质的生命力量。

立体画派奇特的空间表现手法

将事物简化成几何图形,是比较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但令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是,立体画派有着独特的空间表现手法。其实立体画派的画不喜欢表现强烈的立体感,它们大多更注重平面效果。即使颜色,也大多只是通过些微的深浅变化,来表现一种浅浮雕的效果。立体画派认为,普通的绘画模式无法向人们传达正确的事物概念,看到了事物的一个面,就很难看到事物的另一个面,这是绘画非常大的弊端。

立体画派还认为,我们看人的侧面时只能看到一只眼睛,所以我们就只画一只眼睛,但其实人有两只眼睛,这就是绘画无法表现到的真实。为了获得理性中的真实效果,立体画派会将人的侧面画上两只眼睛。在正面像中,人的鼻子是扁平的,而真实的鼻子是挺立的,所以立体画派中人物的正面像上可能出现侧面的鼻子。还有牛富于性欲特征的牛角,由于无法在侧面中反映出来,画家会特别将它们在牛的头部重新布局,以保持牛角相对的形状。在《三个乐师》中,为了表现一张桌子的三个面,毕加索使得桌子前小后大。而在《亚威农少女》中,为了表现一个背对观看者的少女的脸,他在少女背部上放置了一张正对的脸!

最为真实的空间表现法

当我们无法理解立体画派的画作时,我们只要想想孩子的画,就知道这一切不过是想最简化地表现他眼中的真实世界。这样的空间布局方式,其实在西班牙、波斯、中国的古代绘画作品中,都曾经出现过。

最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人当时已经掌握了透视技巧,并将其运用到建筑上,但埃及人最钟情的画法,却是孩子常用的最大限度还原真实的方法。比如,画一个方形的池塘,埃及人不喜欢将其按透视法画成歪曲的菱形,他们会画出一个方形来表示池塘的真实形状。池塘边的树,不会像现代户型图中的植物,被画成一个有连续圆弧的圈,而是如同倒在池塘的周围,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才能表现最真实的树的形状。

这样的画是缺乏立体感的,却能表现最真实的空间布局。因此不要小看孩子的画哦,他们是在用稚嫩的笔去解构和重建他们心目中的世界。

城市为什么需要雕塑

在20世纪末,中国曾经出现了大规模的雕塑潮,全国大大小小的公园、单位、市政设施里,都会见缝插针地出现各种题材的雕塑。雕塑为何突然获得重视,受到国人的追捧呢?

城市雕塑在西方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古希腊时期开始,人们就在重要的公共场所摆放雕像。当时的雕像大多为人体,如神灵、勇士、健将,这些美而神圣的人体矗立在古希腊人的周围,仿佛能令他们时刻获得关照,使他们获得精神的支柱和熏陶。这样的雕塑方式一直从古罗马持续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到了20世纪,西方各国的大小城市,都将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建设和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雕塑从文化的角度上是具有精神意义的,但对于城市本身的审美来说,则更偏重于形式的变化美感。我们身处的建筑大多具有相同的结构,四四方方,缺乏变化。但雕塑富于生命力的变化性,会改善城市空间的单调感,让缺乏生命的建筑群出现生机。因此在空地摆放雕塑,是美化城市的重要方式。

雕塑最富空间感

众所周知,平面绘画很难表现事物的整体视觉概念,它只能显示出事物的一个面来。但雕塑却不同,它可以使用具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材料来进行创作,所得到的艺术品可以用来表现更接近真实的事物。当我们来到洛杉矶好莱坞的蜡像馆,馆里面的明星们就像真人一般站立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任意观看他们的正面、侧面、背面,这种欣赏方式,是其他艺术形式很难达到的。

绘画中那些很难解决的角度问题,在这里完全不是困扰。人的雕塑可以使我们看到凹凸的身材,也可以使我们看到完整的面容。牛的雕塑可以让我们看到它完整的健硕身形,也可以使我们看到它漂亮而工整的牛角。雕塑能给我们全方位的视觉享受,是最具立体感的艺术。所以有雕塑家认为,雕塑是一种健康的艺术,是一种自由的艺术,不受透视、缩短和其他人为弊病的折磨。

雕塑技法不简单

雕塑其实是一种空间艺术,它在绘画的长宽基础上,多了深度的空间感,这就让雕塑从平面变为立体。虽然雕塑制造的物品更符合真实的事物,但它并不比绘画简单。相反,要掌握雕塑的空间感,比掌握绘画的空间技法更难。

原始时期的雕塑作品,大多很幼稚。那些过于臃肿或者过于简单的形象,其实还不如原始人壁画上的简笔人体来得生动。即使到了现在,能掌握雕塑技法的人,依然远远不如掌握绘画技法的人多。

中国也算是雕塑技术非常发达的国家,但自古却缺乏类似西方的城市雕塑。中国的雕塑作品,一般仅限于对神灵的塑造,对平凡人的塑造物,则用于墓葬的陪葬。在中国的古代城市中是很难看到雕塑作品的,唯一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可能就是大院门口的一对石狮。但那是属于私人或官家的震慑之物,并没有城市美化和民众教育的作用。

不过大量的陪葬人俑和大量的佛教造像运动,也使中国人的雕塑技术日益发达。无法获得大型雕塑的中国人喜欢收藏小型雕塑。各种金银玉器制造的雕塑,都能为家居环境起到调节和美化的作用。其使用的技法和人、物的形神,在全世界都堪称一绝。

现代的“空洞”雕塑

自古雕塑都是以模仿真实、自然的物体为第一要务,但现代雕塑在解构主义的影响下,却开始破坏真实的结构模式。英国雕塑家亨利·莫尔是现代最负盛名的雕塑家。他的雕塑作品虽然大部分在表现人体,但我们只能从其形体上辨别出这是个人,或者是女人,或者是男人,完全没有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罗丹等雕塑大师对肌肉、形体的细腻表现。它更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只展现最简约的实体。

雕塑和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拥有体积,它以对空间体积的占有来表现它的存在。莫尔的现代雕塑就是在利用体积进行表现,突出表现的是实体,膨胀表现的是积极、占有,凹进、空洞则在表现容纳、被动、接受。莫尔用实体和空洞组合雕塑,被人们戏称为“到处打洞的人”。但这种利用体积扩大和缩减的方式,却成为了现代雕塑的主流。

为何演员都在灯光下

同类推荐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其间的精妙故事,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 重读《周易》智慧

    重读《周易》智慧

    解读周易古经,开发先贤智慧!继承优秀传统,光大中华文化!《重读周易智慧》从对中华元典——《周易》的认识入手,集中介绍了《周易》中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发明创造、彰往察来、循序渐进、革故鼎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哲理。《重读周易智慧》作者刘明武从微小处入手,阐发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具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是当今人们认识中华文化、学习中华经典时的入门之书。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热门推荐
  • 烽火灭世

    烽火灭世

    这是一个天骄并立的年代、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年代、这也是一个无奈与绝望时代、这更是一个武者的天下......欲要称尊天下,群雄共尊号令天下,唯有奋力一搏,超脱而上站在巅峰之巅。否则只能成为别人踏足绝巅踏脚石饮恨收场,从此烟消云散如同从未出现过的昙花而已!
  • 发觉净心经

    发觉净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江奇侠传

    东江奇侠传

    一段本不应该的孽缘,造就了后世、甚至后世的循环恶果。一位少年,一次奇遇,一个偶然,一场腥风血雨,换来的只是飘泊不定。一位魔王,一次不幸,一个机会,一场兴风作浪,换来的只是千古骂名。江湖武林、仙界人间都存在着一股执念,这股执念可以理解为欲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都想实现心中的欲望。有的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有的则是凭借自身努力去实现,有的人甚至完全没当一回事就实现了。某年某日,或许会发现,这不过是梦幻泡影、海市蜃楼——这就叫人生。
  • 西凉铁骑

    西凉铁骑

    在英雄如林、谋士如雨的三国,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现代人,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一方军阀;而后扫平诸雄、荡清宇内,成就不朽帝业!铁骑过处,四方臣服;荡平诸雄,一统江山!
  • 总有一个故事打动你

    总有一个故事打动你

    这些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每次更新一个故事。你们做好被虐心的准备了吗~~~~~我的长篇更新得不快,因此放一些短篇来安慰安慰你们想要看结局的心。这是石一的短篇小说集。总有一个故事会打动你……
  • 千万别捡镜子

    千万别捡镜子

    千万别捡镜子,这是我的忠告,因为你丢不掉它,因为它会让你见到太多你不想见到的,因为它会支离你的魂魄,让你剩下的魂魄像没有拼列好的拼图,松散陈列,只等待那些阴魄游魂最后的致命一击……
  • 白发殇

    白发殇

    一个平凡的少年,在经历人生的噩耗后,他的人生从此变得不同。想要的幸福就是如此简单,可是老天的捉弄总是不尽人意。他的一生曲折坎坷,他的心里满是悲伤。只求的,是那丝让他心灵温暖的温情.....
  • 那一朵妖艳的罂粟花

    那一朵妖艳的罂粟花

    她初一,他初三,因为同学之间的玩笑,她跟他绝交,他黯然转学,她一直活在自责中,十四年后相遇,她已经暗恋上了别人,他再次伤心离开,一年后,她跟初恋分手,他从病床上拔了针头毅然回国陪她一起走出失恋的阴影,然后终于让她点头。但是世事难料,一场意外的变故让他不得不放弃坚守了十四年的感情,狠心的选择彼此不再相见,多年后的重逢,俩人是否可以再续前缘一切都没有定数。
  • 燕翼诒谋录

    燕翼诒谋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夜空中的星与月

    那夜空中的星与月

    这个世界是很奇妙的…就好像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赌博输与赢的比例都是61:39一样…没有任何人可以说清楚……所有人原本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有着不同的出生…不同的经历…使他们变为不一样的人…没错!绝对的公正是不存在的!有些人生下来人生就必将风生水起…而有些人纵其努力一辈子也终将惨淡收场!命运从一开始就已经被注定了!除非拥有可以逆天改命的强运…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那悲惨的结局!希望早就已如大城市里夜空上的那些遥不可及的星光了…只有绝望在那里孤悬高挂!弱肉强食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真理!接受来自这个世界的恶意吧…这样你就会觉醒…理解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