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楚地记得,从菲律宾带回的这3000万资金在春节前夕就全部花光了。”黄如论先生说罢缄默不语。
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是全年中的第一大节日。可是从旧中国走过来的人都知道,每年到过春节的时候,又一定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对欠账躲债的杨白劳这样的穷人而言,春节就变成了鬼门关。所以,我从小就知道春节还有一个别名叫年关。有意思的是,黄如论先生恐怕做梦也不曾想到,这一年的春节竟然变成了他非常难过的年关。我思忖片时,望着依然沉浸于往事回忆的黄如论先生问道:
“还有给建筑公司的工人和材料的钱吗?”
“没有!”黄如论先生说罢又沉重地摇了摇头。
这时,我突然想起和黄如论先生的交往中,他谈得最多的是“诚信”二字。翻一翻他的讲谈录,出现最多的话语也是“我绝不克扣员工的薪水,我要从生活上爱护跟我创业的所有的员工”。“如果我不讲诚信,员工就不相信我。”可是,时下残酷的现实是,黄如论先生真的没有钱了!在此年关之际,他如何才能让属下的员工拿着工资高高兴兴地回家过春节呢?接着,我又很自然地想到这批盖国泰大厦的建筑工人们,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是来自福州三建公司。我想了想,又说道:
“您应该把自己的困难,如实地告诉建筑公司的领导,我想他们会体谅您的难处的。”
“不行!”黄如论先生断然地否决了我的这一提议,接着又从经商之道和为人品格讲了一番道理,进而又说道,“我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向私人借高利贷,让这些建筑工人回家过年去!”
我听后震住了,许久没有说出一句话来。不知何故,这时我竟然想起了《霸王别姬》的故事转瞬之间,我又想到了蒋介石在二次革命失败以后,跑到上海去长三堂子消磨时光的往事。为此,我十分好奇地问道:
“黄先生,那年的春节你是在什么地方过的?”
“福州。”
“您为什么不回连江老家——或回菲律宾马尼拉和亲人们一块过春节呢?”
“没有钱!”黄如论先生说罢看着我那惊愕不巳的表情,又蓦地大声笑了起来,接着,他又以玩笑的口吻说道,“柱子哥,你知道吗?那时我的口袋里就剩下几百块钱了。”
这就是事业有成的黄如论先生!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除夕夜里,黄如论先生驻足空荡荡的房间之中,隔窗看着照亮福州夜空的火树银花,听着那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声,他一定会想到远在菲律宾马尼拉的妻子儿女,也会想到近在连江县马鼻老家的父老乡亲,然而他此时此刻想得最多的却是:福建省委何时撤销八部委下发的那纸命令,让巳经封顶的国泰大厦起死回生,早一天淘到他回国创业的第一桶金。
或许是黄如论先生经商、为人的高尚品德真的感动了上帝,也或许是他坚信这段背得烂熟的毛泽东语录得到了证明:“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简之,他终于等来了福建省委撤销八个部委下发的命令,福州的房地产市场顿时活跃起来,他刚刚盖好的国泰大夏一上市就成了中外商贾的抢手货。事后,黄如论先生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
“当时前来参观、购买国泰大厦写字楼的中外客商络绎不绝,红火极了!一句话,这15层的国泰大厦真的是供不应求啊!”
黄如论先生是个十分精明的商人,他粗粗地算来,这座国泰大厦能为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赚得3500万元!或许是淘得的这第一桶金实在是太难了,黄如论先生开心地笑了,公司的同仁和部属也开心地笑了。正当黄如论先生准备和同仁弹冠相庆的时候,出他所料的是又突然祸起萧墙,一位公司中的主要合作者为了“摘桃子”,竟然不择手段地把黄如论先生告上了法庭四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黄如论先生被同仁告上法庭的远因和近由,我认为很有必要花一些笔墨,探寻一下我国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纵观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无一例外都是一个最高家族统治取代另一个最高家族统治的历史。追根溯源,恐怕早在母系社会就逐步确立了这样一种家族统治的模式。如果说统治阶级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主要的文明史的话,那么这种统治阶级的文明,也就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举例来说,一个家庭的组成,一个行帮的兴衰等等,无一不是在效仿、对应最高家族统治者所确立的皇权制度。其中,受影响较大的行业恐怕是中国的商界。举例说,远在秦朝初期的商圣吕不韦,近在清朝末年的徽商代表人物——红顶商人胡雪岩,几乎都是商界最大的家族王朝。说到晋商,人们马上就会想到王家大院、乔家大院,这就更直截了当地道出了晋商的性质依然是商界的家族王朝。
但是,历代王朝的开国元励在打天下的最初阶段——或曰拉杆子上山聚义的时期,基本上就像是瓦岗寨、水泊梁山上的英雄好汉那样,大多是一群志同道合——或曰带有某种私人关系的朋友组织。因此,拜把子、认干亲就成了凝聚这种带有哥们弟兄性质组织的手段。自然,他们之中的首倡举义旗者——哪怕就像是程咬金这等人物,无论他有无领导之才,也会顺理成章地被推为瓦岗寨上的老大。在这时期,占山为王的老大自封为山大王,他所指挥的大小喽啰也仅仅是军队的雏形。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视这等的义军为乌合之众,明令下达讨伐檄文的时候则叫山匪、流寇。
我权且给这样的义军一个名称:由志同道合者组成的造反有理的农民军队,简称朋友队伍。
随着起义队伍的不断扩大,这种朋友式的占山为王的农民军队,必然会向着夺取天下的正规大军转化。自然,当年称兄道弟的大小山大王也随之分成三六九等,有的被推为水泊梁山上的宋江,有的还继续当他的李逵和武松。这样一来,由朋友们共享权力的阶段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确立领袖的地位,建立一支效忠领袖的军队,使之完成领袖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隋朝末年的李世民,元朝末年的“丐帮”帮主朱元璋,他们走的都是这样一条首先建立自己的军队,进而夺取和建立一个新的王朝的道路。因此,当年在瓦岗寨上共同起事的哥们弟兄和一道建立“丐帮”的难兄难弟,也就必然会出现大的分裂或重组。追其原因,是起义者们的目的不同一或曰为利益驱动所造成的。在这时期,朋友式的义军组织逐渐消亡了,与此同时,遂又转化为使其走上九五之尊的最高家族的军队。
我权且给这样的军队一个名称:为最高家族打天下的军队,简称家族军队。
我没有专门研究过中国商界的兴衰历史。但是,我相信有很多巨商在创业、发迹的不同阶段中,也曾经出现过朋友企业向着家族企业转化的典型事例。换句话说,在被称之为朋友企业的草创初期,大多是由几个亲戚或者在江湖中认识的朋友共同发起的。自然,也会有一个共同认可的掌门人物。说到他们结合的基础,表面上谁都会堂而皇之地说是为了一个“义”字,可是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呢,谁都又清楚是赤裸裸地建立在一个“利”字上。所以,一旦这种朋友式的企业获利——尤其是获大利,这些建立在“利”字基础上的合作者们,就会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这块用“利”字打造出来的蛋糕,暗自计算着自己应当分到多大的一块。其中,有些以追逐实利为己任的合作者,还会想方设法为自己捞到一块大一点的蛋糕。到这种时候,这种朋友式的企业内部就会因此打破平衡,发生矛盾,甚至付诸于不文明的行为冲突也是正常的了!追查原因,一是分配不均闹分歧,再是合作者存有私心。结果,这种朋友式的企业随之解体,代之而起的是家族企业。
或许是这种为利所驱的失败教训太惨痛了,使得创办朋友式企业的商人变得聪明起来;也或许是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几千年皇族统治的经验和教训,很快都悟出了一个不谋而合的结论:创办企业必须有忠诚的合作者!说到忠诚二字,在注重血缘关系的中国人看来,只有家族才是最忠诚的。俗语说得好:“打架要靠亲兄弟,上阵还得父子兵”,就是对这种家族忠诚最好的写照。正因如此,这种家族忠诚就渐渐地化作了家族企业的灵魂所系,自然也是家族企业的精神基础。极而言之,古今中外绝大多数成功的中国式(含华侨)企业,都是清一色的家族企业。
在这种特定的中国式的家族企业发展、衍生的历史中,又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商业帝国,随之掌门人也就成了这大大小小的商业帝国中的皇帝。更为有意思的是,这些商业帝国的皇帝在行将驾鹤西去的时候,他们也学着天子传位和分封诸侯的办法,把自己掌控的财政大权一定要传给长子,让其他兄弟姐妹从旁辅佐或分掌各种权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自己含辛茹苦打造的家族企业发扬光大。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经常有意无意地和家族企业的创业者开玩笑,他的尸体刚刚人土,由他一手抚养长大的不肖子孙就违背了他的遗愿,打破了他的美好愿望!一言以蔽之,这些不肖子孙打着重新分配财产和权力的旗号,很快就出现了类似皇室中同姓王争夺皇位的乱局。最后,他们一致同意违背先父的遗嘱,把一个好端端的家族企业平分几份,各自再建立一个同样性质的家族企业。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几千年以来的商业发展历史,就是由这种朋友企业向着家族企业转化——再由家族企业内部的分合与争斗创造的!
我们从宏观的视角考察了中国商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话再说回来,我们再从微观的角度审视一下黄如论先生独资创建的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
诚如前文所述,黄如论先生怀着报国之志携款从菲律宾回到祖国,想在自己的家乡做些贡献。可是,他已经离开祖国整整十年,一切变得都难以辨认了!可以想见,他做起事来就必然会遇到预想不到的困难。举例说,他在独资创建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的过程中,还有他在福州如何才能打开房地产开发的大门,等等’毫不夸张地说,每前进一步都需要采用不同的手段,摆平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拦路虎。直言之,一切都要有打通各种人际关系、摆平大小拦路虎的所谓能人。实事求是地说,那时的黄如论先生在福州人地生疏,两眼一抹黑,既没有这种所谓能人的本事,也没有建立这种能人所具备的人际关系。多年之后,他讲起这段往事,依然有些感伤地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
“你是知道的,我是从连江县马鼻乡走出来的一个穷孩子,后来又去菲律宾发展,在福州无亲无故,更没有什么官家背景。怎么办呢?就由帮着我共同创业的八个弟兄各显其能,分头去办。”
由此可知:黄如论先生独资创建的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的骨干成员,是由帮着他共同创业的八个弟兄组成的。我们再考察一下他这八个弟兄是何等的人物呢?简而言之,有的曾是黄如论先生的老朋友,有的很早就曾和黄如论先生合伙经商或办事的合作者,有的还是因黄如论先生施恩才得以重新走上社会的贪污犯但是,他们都是受着一个共同的利益驱动,自觉地依附在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这个载体上来赚各自的钱。自然,他们在大面上也都听命于黄如论先生这个公司老板的领导。
按照我对企业界定的标准,这时的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虽然是黄如论先生的独资企业,但它仍然是属于朋友企业。
在创办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初期,林褚先生曾任过黄如论先生的秘书,谈起公司初创时期的性质,他曾经对我直言:
“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是黄如论先生独资投资的企业,聘请朋友来帮助管理。”
公司涉及到利润之初,黄如论先生按贡献大小,以赠配股的方式进行分红。
或许是为了写作《我心目中的黄如论》的缘故,我关心的视角却是黄如论先生作为公司的法人,在祸起萧墙、发生突变前的心路历程。换句话说,他是如何领导、驾驭公司中这八个成员的呢?为此,我曾向林褚先生问道:
“那时,黄如论先生的创业理念是什么?他又靠着什么样的经商之道引领你们前进?”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们的黄主席似乎尚未形成完整的创业理念,也没有一整套经商之道,更不像现在这样,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他靠什么领导你们这八个朋友建设国泰大厦呢?”
“我认为主要是靠身体力行!”林褚先生说罢沉吟片时又说,“虽然我们的黄主席能讲,且脾气又大,可那时的公司是初创阶段,他聘任的八个人都是朋友,实在不适宜多讲,只有以身作则,给我们当表率。”
“请讲一讲在这期间,黄如论先生是如何身体力行、给你们当表率的,可以吗?”
林褚先生微微地点了点头,接着,他又十分真诚地给我讲了如下这两段话:
“我对他(黄如论)感受最深的是:他是一个工作狂,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商道,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提升商人的形象,他把传统的思想与现代管理经验相结合,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彰显人性。”
“他看了很多书,知识很渊博。他为人也很率性,高兴起来就会像小孩子般手舞足蹈。他对员工很关爱他的个人能力太强了,手下难免就显得黯淡无光。有一次我还跟他开玩笑说:‘如果大家都像你,就都自己当老板去了’。”
我们从林褚先生讲的这两段话中,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黄如论先生不仅是一位重商道的老板,同时还是一位率性而为、又有人情味的普通商人,他为了提升商人的社会地位,绝不沾染暴发户才有的那种财大气粗、指手画脚,甚至是唯我是爷的恶劣作风。可以想见,他为了团结这八个朋友共同创业,每天都顶着似火的太阳战斗在工地上。因此,黄如论先生的个人操守是无可指责的!
但是,在这种朋友企业中一尤其是在没有制定严格规章制度的朋友企业中,仅仅依靠老板知行合一的善良愿望是不够的,它不仅不能抑制有些朋友的私欲,而且还会使得有些头脑发热的朋友视你软弱可欺,甚至还要借此把他个人的私欲无限膨胀。可以想见,嫉恶如仇的黄如论先生,一旦遇上敢于在公司中胡作非为的朋友,他一定会像是一头狮子那样雷霆大发。结果,在他独资建立的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中,就无可避免地上演了一场朋友反目、合作者把老板告上法庭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