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32600000007

第7章 华夏风采——平原拓展

中国的地理环境很特殊,除了以上的平原的类型,还是其它的形态的平原,共同构造了富饶辽阔的中华大地。

1.“塞上江南”——银川平原

宁夏位于黄河上游中段,东西窄南北长,海拔1000米以上。古人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指的就是雄峻秀丽的贺兰山。它阻挡了腾格里沙漠东移,削弱了西北寒流的侵袭,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这里盛产水稻、小麦、平方米、甜菜和瓜果,尤以水稻的优质高产久负盛名,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宁夏平原——自然环境概述

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两岸。北起石咀山,南止黄土高原,东到鄂尔多斯高原,西接贺兰山,面积1.7万平方千米,滔滔黄河斜贯其间,水面宽阔,水流平缓。沿黄两岸地势平坦,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秦渠、汉渠、唐渠延用至今,流淌至今,形成了大面积的自流灌溉区。

宁夏地势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约占全区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区,其中沙漠占宁夏面积的8%。北面的贺兰山脉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面则是郁郁葱葱的六盘山脉。古老的黄河穿越宁夏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在宁夏境内总流程达397千米。黄河宁夏段水面宽阔,适宜灌溉垦殖,人们的辛勤劳动使宁夏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

宁夏平原是由黄河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引水方便,利于自流灌溉。因此虽处于温带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黄河年均过境水量达300余亿立方米,加上长时间的日照,光、热、水、土等农业良好自然资源,为发展农林牧渔业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小麦、水稻高产稳产,枸杞、瓜果品质优良。银川附近遍布的湖沼是宁夏的水产基地,贺兰山前广袤的草场则是宁夏滩羊的主要产区。

宁夏平原农作物单产量不亚于长三角与珠三角,现今其富裕程度也堪与成都平原媲美。西部的开发和发展让宁夏如添双翅,迅速腾飞和富强。

宁夏平原——气候山脉的概述

南高北低的地形决定了宁夏南寒北暖的气候,此外,宁夏地处高纬度,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直射温度相对较高,晚间气流扫射余热温度明显降低,夏日昼夜温差在15°左右。雨季集中在夏季,但降水量不大。宁夏的天是明朗的天,“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是宁夏天气和风情的真实写照。

宁夏的主要山脉有贺兰山、六盘山、南华山、西华山、牛首山等。其中贺兰山、六盘山、罗山是宁夏的三大天然林区。贺兰山是南北走向,绵延200千米,山中多矿产、森林、草甸、适于工、农、畜牧业发展。贺兰山是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六盘山又称陇山,突起于黄土高原之上,跨越宁、甘、陕三省区,绵延200千米,其主峰在宁夏泾原县境内,称米缸山,六盘山高寒阴湿,雨水较多,有茂密的森林,是泾河与渭河的分水岭。

2.“塞上粮仓”——河套平原

河套地区又称为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又称后套平原。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贺兰山,东至呼和浩特市以东,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尔多斯高原。狭义的河套平原仅指后套平原。临河市位于其核心位置,特别是乌兰乡胜丰村就称为大后套。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宁夏的银川平原、内蒙古的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位于巴彦淖尔盟南部。主体部分东西长约180千米,南北宽约60千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呈扇弧形展开;狭义的河套平原仅指后套平原。

河套平原概述

黄河在此先向东北流,后转向东流,再折向南流,形成马蹄形的大弯曲,称为河套。河套是黄河中上游两岸的平原、高原地区,因农业灌溉发达,又称河套灌区。

河套平原是黄河及其支流冲积而形成。东西沿黄河延伸,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河套平原海拔高度约900~1200米,地势由西向东微倾。山前为洪积平原,面积占平原总面积的1/4,其余为黄河冲积平原。除山前洪积平原地带坡度较大外,地表极平坦。河套平原大致可分三个部分:贺兰山以东的称银川平原,狼山以南的称后套平原,大青山以南的称土默川平原。

河套平原——自然环境

河套平原海拔在1000米左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北部第四纪沉积层厚达千米以上。山前为洪积平原,面积占平原总面积的1/4,其余的是黄河冲积平原。这里属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常以黄河水自流灌溉。河套平原年日照时间通常是3000~3200小时,西多东少。年均温5.6℃~7.4℃,西高东低,农作物一年一熟,大部地区降水量150~400毫米,东多西少,在时间分配上雨热同季。自清代以来,开渠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农业发达,是内蒙古自治区最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和粮油基地。

河套平原——地貌划分

河套平原按地貌可划分为四个部分:乌兰布和沙漠、后套平原、明安川和三湖河平原,当地人统称后套平原。乌兰布和沙漠分布在巴彦淖尔西南部,面积达2500平方千米。后套平原东西长约180千米,南北宽约60千米,总面积约10000平方千米。黄河围绕鄂尔多斯高原。明安川东西长约50千米,面积约为1800平方千米,是山间盆地。三湖河平原东西长约70千米,南北宽3~15千米。

河套平原——经济发展

河套平原民族众多,有蒙古、汉、满、回、朝鲜、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壮、藏、苗、维吾尔、锡伯、彝、土家等民族。

工业有钢铁、电力、机械、电子、化工、建材、毛纺、皮革、化纤、食品、造纸、制药等部门,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京包铁路与包兰铁路横贯东西。河套平原还蕴藏着丰富的煤、铁、铜、金、石墨、石棉、盐、碱、稀土等多种矿产资源。

农业历史悠久,潜力很大。河套地区土壤肥沃,灌溉系统发达,地下水甚丰,适于种植小麦、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农作物,一直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农业区。今天,河套地区被称为“塞外米粮川”。河套地区的畜牧业和水产业也很发达。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渠道纵横,农田遍布。有可耕地面积960多万亩,盛产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糜麻、葵花、甜菜、酒花、瓜果、大白菜等作物。这里是自治区小麦的主要产区。蜜瓜、大白菜、酒花、葵花、枸杞等,是驰名全国的特产。河套平原以盛产粮食而著称,被誉为“塞上粮仓”或“塞北江南”,是膏腴殖壤的肥美之地。

3.山西老陈醋的产地——汾河平原

汾河平原又叫谷地,平原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这里在地质史上为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为黄土高原上的次一级地形区,又可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北部是太原盆地,位于石岭关、灵石之间,海拔在700?800米之间;南部为临汾盆地,位于霍县和稷山之间,海拔在400?500米之间。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汾河平原地区是山西省人口的主要密集区域,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其中太原盆地,还是明,清时的晋商故里,晋剧发源地,以及山西老陈醋的产地。

汾河平原——骨干河流

汾河,又称汾水,山西人称为母亲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源于山西省忻州宁武县,由运城市的河津市汇入黄河。以前水量充盈,肥鱼行舟。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汾河水库的建立水量逐渐稀少。汾河流经山西中部,冲击许多谷地。山西大部分重要城市均依汾河而建,如太原、临汾、灵石等等。

汾河平原——历史

在三千多年前,已有劳动人民在汾河谷地建立了农业据点。春秋末期,汾河谷地就因农业发达、人口聚集而形成了著名的城市——绛州。临汾,称为华夏第一都——尧都,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东倚太行山与长治、晋城两市相连,西北沿吕梁山与吕梁地区毗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以韩信岭为界与晋中地区相隔,南与运城地区接壤。汾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沿河形成了临汾盆地。吕梁山延伸临汾的部分叫姑射山,而屹立在临汾西面的山峰叫平水,又叫晋水。古代的临汾城位于现在的金殿镇一带,因城池建筑于平水之阳而得名平阳,有“尧都平阳”之说,又因城如卧牛,亦称卧牛城。临汾市历史悠久,古代,曾在这里先后设置平阳郡、平阳县、平河县。隋代开皇三年改名为临汾县,现在为临汾市。

4.天之库府——渭河平原

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东西长约300千米。南北宽窄不一,东部至宝鸡逐渐闭合形成峡谷,形似“新月”。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渭河由西向东横贯渭河平原,干流及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郑国渠、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都引自这些河流。关中平原自然、经济条件优越,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险,从西周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十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中心,历时千余年。目前,关中平原为中国工、农业和文化发达地区之一,全国重要麦、棉产区。小麦占耕地面积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于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三大灌区,近年植棉区由西向东转移,是陕西省重点产棉区。气候特征是属大陆性气候,年均温6℃~13℃,年降水量500~800毫米,多为短时暴雨,冬春降水较少,春旱、伏旱频繁。

渭河平原——形成历程和特点

渭河平原位于关中盆地夹持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为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陷带。盆地两侧均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线上有一连串泉水和温泉出露。南北两侧山脉沿断层线不断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堑式构造平原。

渭河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第四纪松散沉积,最大厚度达7000余米。因地壳间歇性变动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阶地。一二级阶地组成关中平原的主体,当地称“原”,自上而下如阶梯状的头道原、二道原、三道原,三道原相当于二级阶地。原面受渭河南北支流切割而破碎。渭河以北,从西向东有西平原、和尚原、周原、积石原、始平原、毕原、美原、许原等;渭河以南从西向东有五丈原、细柳原、神禾原、白鹿原、阳郭原、孟原等。

渭河平原——地理特征

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关中平原,干流及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郑国渠、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都引自这些河流。关中平原自然、经济条件优越,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险,从西周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十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中心,历时上千年。目前,关中平原为中国工、农业和文化发达地区之一,全国重要麦、棉产区。小麦占耕地面积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于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区,近年植棉区由西向东转移,是陕西省重点产棉区。

5.“东方伊甸园”——成都平原

这里美景如画、文明繁荣且生活闲适。风景秀丽的龙泉山如蛇横亘东方,静谧清净的武侯祠满怀着思念,烟雾缭绕的青羊宫充盈着虔诚,清幽的青城山上依稀可寻仙风道骨,俊秀的峨眉山前依然还闻寥寥梵音。这里的江山不仅有江南的妩媚,更有西部的豪情,金沙人盛大的祭祀昭示着这片土地文明的繁荣。它的宽容与休闲被来到这里的西方人仰慕,并送给了它“东方伊甸园”的桂冠。

成都平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这里河网稠密,是中国最大的芒硝产地。又称盆西平原或川西平原,四川话称为“川西坝”,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广义的成都平原,包括龙泉山和龙门山、邛崃山之间,北起江油,南到乐山五通桥,包括北部的绵阳、江油、安县间的涪江冲积平原,中部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南部的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平原等。狭义的成都平原,仅指灌县、绵竹、罗江、金堂、新津、邛崃6个地方。边界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面积8000平方千米,是构成盆西平原的主体部分。因成都位于平原中央故称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形成

成都平原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整个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结构良好,宜于耕作,为四川省最肥沃土壤,海拔450~750米,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坡度仅3~10%,地表相对高差都在20米以下,有利于农业发展自流灌溉农田。

远在公元前250年的秦代就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岷江水灌溉平原上广大农田,成为四川省种植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经过不断的治理改造和扩建,都江堰灌溉范围比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大为扩大,灌溉面积增加了3倍。农田水利十分发达,耕地集中连片,属典型的水田农业区,土地利用率高达60%以上,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和油菜,产量高而稳定,常年提供的粮油、油分别约占四川全省的1/5和2/5,是四川和全国著名的粮、油生产基地。

成都平原——气候特征

成都平原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8℃左右。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年雨天平均约300天,多雾,是中国阴雨天气最多的地区之一。但因平原邻近川西高原山地,受山地下沉的冷空气的影响,加之平原河水大多来自西部高原山地的冰雪融水,同时,平原上地势低洼的古河道地区,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湿,故成都平原无论气温、水温和土温均较低,热量条件较之四川盆地其它地区稍为逊色。

成都平原的主要农产品

成都平原耕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河渠纵横密布,属典型的水田农业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是中国重要的水稻、棉花、油菜籽、小麦、柑橘、柚子、油桐、茶叶、药材、蚕丝、香樟产区,素有天府之国美称。

这里地形舒坦,拥有西部最富饶的广阔平原,位于龙泉山和龙门山、邛崃山之间,北起江油,南到乐山五通桥,行政上包括成都市、德阳市、绵阳、乐山、眉山等地,总面积22900平方千米。秦代修建起来的都江古堰如巨手呵护着它,四姑娘山是它坚强的脊梁。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给了它年均18℃的气温,以及每年1000毫米以上的降水量。它拥有肥沃平坦的绿野平原、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丰富绵亘的水渠河川和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6.月美之谜——西昌平原

当夜幕渐渐降临,一轮硕大的明月便会挂在高高的夜空,洒下万顷银辉。全国各地虽然都能看到月亮,共同沐浴银色的清辉,但惟有西昌的月更大、更圆、更明亮,如水洗玉盘,从而更富有诗情画意,西昌平原唯月最美。

西昌平原位于川滇结合部,总面积2651平方千米。西昌市是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和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开放实验区。这里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古老淳朴,既是四川省“攀西资源综合开发”重点地区,又是四川省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既享有“小春城”之美誉,又为四川省提供优质稻米、茧、丝、果、花卉、蔬菜、肉食生产等,是中国有名的洋葱之乡、花木之乡;既有高科技卫星发射基地,又有邛海、螺髻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融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川南胜景”泸山等自然景观。此外,全市水电充裕、交通便捷,尤其是中国电信的通信网络在这里四通八达、优质可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西昌是国务院批准的开放城市和旅游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称“川南胜景”的泸山矗立于邛海南岸,山上有茂密的云南松,并有保存完好的黄杉、汉柏、唐柏等珍稀古木;林间掩隐着汉、唐、明、清代依山建造的隐溪寺等十余座古刹、殿宇;有全国罕见的地震碑林及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境内著名的景观还有城内南诏景庄王修建的古白塔,纪念红军长征彝海结盟的塑像和取材于彝族民间故事的大型钢铸雕像——月亮的女儿。此外,境内还有奇峰突兀、瀑布高挂、原始森林浓荫蔽日、古冰川遗迹现今仍保存完好的螺髻山风光,以及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黄土林。

西昌平原的发展前景

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西昌平原的发展与规化如下:一是制定安宁河谷建设规划,科学制定推动安宁河谷全面发展的总体和专项规划,以规划确定项目,以规划带动建设;二是把扩大投资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要奋力推进水电、钒钛等优势战略资源的深度开发,提高产业规模与质量;三是充分利用西昌的旅游自然资源,深度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四是大力发展烟叶、水果、花卉、马铃薯等特色效益农业。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效益为目标,突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五是高度关注民生,加大扶贫力度。同时,加大城镇环境治理和建设,从而推进西昌平原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来,西昌市确定了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西昌,建设更适合人居住、更适合人创业的,自然风光美、民族风情浓、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中等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以邛海整治为切入点,西昌市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西昌这颗川西南的明珠,将会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7.种子的“天然仓库”——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一个南北窄、东西长的狭长平原,是中国古代内地通向西北的天然通道,由于地处黄河以西,所以有人把它叫做“河西走廊”。古代“丝绸之路”就是经过这里通往中亚西亚。因为古代商人都希望佛祖保佑,佛教徒也需要商人来布施,所以在河西走廊的沿线建有许多石窟、寺院,这些丰富的文物古迹为现在当地发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河西走廊气候干燥,夏季炎热,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再加上祁连山的水资源比较丰富,灌溉比较发达,农作物稳产高产,素有“金张掖”、“银武威”的说法。河西走廊就像一条金丝项链,串起了一颗又一颗明珠。

河西走廊

——沙漠和绿洲的点缀

河西走廊介于祁连山脉和北山山脉之间的狭长低地,东西长约1200千米。走廊底部海拔多在1200?1500米之间,以敦煌一带地势最低。因其位于黄河以西,故被称为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和北山间,全长约900千米,自西北向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又称甘肃走廊。河西走廊内部起伏较大,不少地方都有干燥剥蚀的丘陵、山地突出于平原之上。走廊中间是2?3千米宽的冲积平原,它们又被突出其间的丘陵、山地分割为武威平原、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平原。每个平原的中部多是绿洲区,沟渠交错,耕地如织。绿洲之间贯穿有戈壁、沙漠。

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

河西走廊的北面是甘肃省的北山山地和阿拉善高原。北山山地主要包括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等一系列断续的中山,东西长达1000余千米,山地海拔1500?3400米。北山山地是一个相当奇特的地理环境,草木不生,仅有长期剥蚀的残丘沙漠和戈壁,景色十分单调。如果当年张骞要绕路北行,就有可能丧命在那没有水源、没有食物的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里。

河西走廊的嘉峪关

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成为“丝绸之路”一部分。15世纪以后,逐渐衰落。目前也是沟通中国东部和新疆的干道,为西北边防重镇。

古代丝绸之路在这里通过,张骞出使西域,不绕路走,而非要经过当时匈奴所控制的河西走廊,原因就在河西走廊的特殊地理位置上。

河西走廊的地质地貌

河西走廊属于祁连山地槽边缘拗陷带。喜马拉雅运动时,祁连山大幅度隆升,走廊接受了大量新生代以来的洪积、冲积物。自南而北,依次出现南山北麓坡积带、洪积带、洪积冲积带、冲积带和北山南麓坡积带。走廊地势平坦,一般海拔1500米左右。在较大的河流下游,还分布着冲积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是河西走廊绿洲主要的分布区域。河西走廊气候干旱,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祁连山冰雪融水丰富,灌溉农业十分发达。

河西走廊的主要水系

以黑山、宽台山和大黄山为界将走廊分隔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内流水系,均发源于祁连山,由冰雪融化水和雨水补给,冬季普遍结冰。各河出山后,大部分渗入戈壁滩形成潜流,或被绿洲利用灌溉,只有较大河流下游注入湖泊。

河西走廊丰富的水系是奠定农作物丰收的基础,其水系如下:

①石羊河水系。位于走廊东段,南面祁连山前山地区为黄土梁峁地貌及山麓洪积冲积扇,北部以沙砾荒漠为主,并有剥蚀石质山地和残丘。东部为腾格里沙漠,中部是武威盆地。

②黑河水系。东西介于大黄山和嘉峪关之间。大部分为砾质荒漠和沙砾质荒漠,北缘多沙丘分布。唯张掖、临泽、高台之间及酒泉一带形成大面积绿洲,是河西重要农业区,所以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

③疏勒河水系。位于走廊西端。南有阿尔金山东段、祁连山西段的高山,山前有一列近东西走向的剥蚀石质低山;北有马鬃山。中部走廊为疏勒河中游绿洲和党河下游的敦煌绿洲,疏勒河下游则为盐碱滩。绿洲外围有面积较广的戈壁,间有沙丘分布。

河西走廊——气候特征

每年降水变化大。夏季降水占全年总量50%~60%,春季15%~25%,秋季10%~25%,冬季3%~16%。云量少,日照时间增加。年均温5.8℃~9.3℃。昼夜温差平均在15℃左右,一天可有四季。每年沙暴日在50天以上,而安西8级以上大风的风日一年有80天,有“风库”之称。河西走廊风向多变。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是本区的夏季风。气候干燥、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自东而西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干燥度渐大。气候河西走廊的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尽管降水很少,但发展农业的其它气候条件仍非常优越。地云量稀少,日照时间较长,光照资源丰富,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因地处中纬度地带,且海拔较高,热量不足,但作物生长季节气温偏高,加之气温日变化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特别适于瓜果糖份的培育。

地处甘肃西北部的河西走廊,境内降水量少、蒸发量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天然的“种子生产车间”。

河西走廊的农业矿产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是甘肃省重要农业区之一。

它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它提供了全省2/3以上的商品粮、几乎全部的棉花、9/10的甜菜、2/5以上的油料和瓜果蔬菜。平地绿洲区主要种植春小麦、糜子、谷子、玉米及少量水稻、高粱、马铃薯。油料作物主要为胡麻。瓜类有西瓜和白兰瓜,果树以枣、梨、苹果为主。山前地区以夏季杂粮为主,主要种植青稞、黑麦、蚕豆、豌豆、马铃薯和油菜。河西畜牧业很发达,如山丹马营滩自古就很著名,截止2007年,河西走廊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种子制造基地。中国现已是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地处内陆腹地的甘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和马铃薯制种业基地,尤其是河西走廊地区的张掖市和酒泉市,被称为种子的“天然仓库”。

河西走廊——史地人文

“河西走廊”总使人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不仅因为一路都是延绵千里的戈壁,更由于这里积淀了几千年来太多的历史,有太多的故事与遗落的文明。民族有汉、蒙古、藏、裕固、哈萨克、回、满等,以汉族为主,主要在绿洲区从事农业。藏族、裕固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则从事畜牧业生产生活。

8.西北“另类”的景观——汉水谷地

汉水谷地是汉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几十万年前的远古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碰撞和交融地带,汉水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江南的秀美和灵气,百姓性格虽不及北方汉子的粗犷豁达,却透出南方人的精细睿智。

陕南汉水谷地,包括汉中、洋县、城固、石泉、汉阴、恒口、安康、紫阳等河谷地区,以及旬阳、白河等狭窄谷地,它位于陕西省秦岭以南,是有“中国莱茵河”美誉的汉江冲积而成的平原和残丘,西起陕西勉县的西界,东至陕西与湖北交界的白河县东界,南边和北边在西段的汉中部分是以海拔在700米以下的低丘和平原为界,在东段的安康部分则是以海拔500米以下的低丘和平原为界,整个陕南汉水谷地的总面积在8000~10000平方千米左右。

汉水谷地—气候和人文

秦岭像一座屏障,挡住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黄土高原的风沙,使谷地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4℃以上,年降水在800毫米左右。农作物为稻麦一年两熟,农田灌溉历史十分悠久,仅汉中附近盆地就有大小水库数百座。

汉水谷地是大西北的“另类”,无论就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恰似陕西的一只脚伸到了南方,一扫西北的荒凉贫瘠,满目是青山绿水。汉水是长江最大支流,发源于秦岭,从西向东缓缓流过,似一条玉带镶嵌在陕南大地。作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地区的一部分,谷地是陕西省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聚集了陕西全省60%的水资源,远高于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成为西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农业生产和自然景观具有显著的自南向北过渡的色彩,且以南方特色为主。盛产亚热带农林产品如茶叶、柑橘、油茶、桑蚕、生漆等。

自古以来,汉水谷地就是连接西北与西南、东南的通道和辐射川陕甘鄂的主要物资、信息集散地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是兵家争夺要地。今天这里又成为陇海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的对接带。这里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温度适宜,降水充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集中,生活劳作习俗具有显著的南方色彩,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精耕细作,成为陕南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素有“鱼米之乡”、“小江南”,秦巴山区的“明珠”之称。

汉中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早在2300多年前,汉中就已设郡。安康古称金州,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南依大巴山,北靠秦岭,地接重庆、湖北十堰等地,是重要的商贸集散之地。白河谷地为鄂陕门户,故有“秦头楚尾”和“小武汉”的称谓,紫阳是中国七大茶区之一,出产的紫阳茶因含有大量的硒元素,被冠以“富硒茶”的美誉。

优越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地、非常适宜人的居住环境、便捷的交通网,作为陕西经济发展的南翼,汉水谷地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值得人们更多关注和热爱。

9.河渠纵横的画面——台南平原

台南平原也称嘉南平原,北起我国台湾省彰化,南至高雄,呈枣核形,南北长180千米,东西最宽达43千米,面积达4550平方千米,海拔均低于l00米,为台湾省第一大平原。平原内地势开阔,人烟稠密,溪渠交错,稻田密布,交通发达,为物产丰富的农业区,耕地面积占全岛的40%。这么大的平原,对于一个孤悬大海、山脉盘结的岛屿来说,真是宝中之宝了。

台南平原的地理环境

台南平原地势平坦,幅员广阔,水系发达,河流、沟渠纵横交错,主要河流下游大都筑有1.5?3.5米的防洪堤。濒海地区多盐田和养鱼池,是台湾省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南部的高雄港和左营港分别是台湾省第一大商港和主要军港,战略地位尤其重要。高雄附近间或有低山丘陵。台南平原人烟稠密,铁路、公路密布,物产丰富,工业发达。台南平原由大肚溪、浊水溪、曾文溪等河流三角洲组成,是包括云林、嘉义、台南、高雄等县市的滨海平原。

台南平原是我国台湾岛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从大陆漂泊过海的移民同当地先民们一起开发了这块荒原,成为台湾省农业的发祥地。经过千百年来台湾人民的辛勤耕耘,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把这片荒草覆盖的原野变成了肥沃的良田。今日的平原上河渠如网,相间的蔗田和稻田一望无际;平直的海岸上,盐田星罗棋布,一条条纵横的铁路穿插其间。这里是台湾省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在台湾省的经济以米、糖为其支柱的时代,台南平原的农业乃是台湾省经济发展的基础。

台南平原的河流

台南平原是一幅河、渠纵横的画面。就溪流而言,由北至南密布着虎尾溪、北港溪、朴子溪、八掌溪、急水溪、将军溪、七股溪、曾文溪、盐水溪等大小溪流十多条。这些溪流由于形成的地质年代不同,有着不同的水文特征。平原隆起之后,这些溪流在平原上不断地侵蚀、延伸,最后注入大海,一般积水面积较大,流路也较长,大都在70千米以上,曾文溪长达138千米,是台湾省第四大河流。除此之外,平原上还分布着一些小的溪流,如盐水溪、七股溪、将军溪等。它们是在海岸平原隆起之后形成的,流域面积只限于平原之上,流程短,流量小,主流、支流混乱不分,多为季节性河流。

这两种不同的溪流,对台南平原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台南平原上排泄洪水和发展灌溉,对农业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措施。

台南平原——养殖业

台南平原上的淡水养殖近年来发展较快,当地农民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将低产的稻田改为鱼塘。鱼塘里主要放养鳗鱼、鲤鱼、鲢鱼、吴郭鱼等,大都是混合饲养。这种养法有不少好处,将几种不同习性的鱼类混在一起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水面和饲料,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到鱼乡品尝美味可口的鱼鲜,大饱口福可谓快事。为了满足游人的要求,七股乡建立了一处龙园。其式样仿中国旧式庭园布置,古色古香,宁静优雅,并设有水上餐厅,游人可以一面赏景,一面尝鲜,别有情趣。在台南平原的南端,曾文溪和二仁溪之间,坐落着台湾省最古老的城市——台南市。台南市被称为台湾历史的发祥地。远在几百年前,位于台南市安平区的安平港一带,曾是一片天然沙堤环护的浅海湾,当时称为“大湾”,是台湾省原住民中平埔人最早进行农业垦殖的地方,也是祖国大陆沿海移民进入台湾最早的地区。

同类推荐
  • 蓝色童话书

    蓝色童话书

    《蓝色童话书》是一本26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海厄辛思王子和可爱的小公主》《艾哈迈德王子和帕里巴诺仙女的故事》《菲莉西娅与石竹盆花》《金发公主的故事》……那些美丽动人的想像伴随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那些扬善避恶、催人进取的情节是多少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个集子中安德鲁·兰先生将为我们展现他的彩色神奇世界。
  • 寻找UFO

    寻找UFO

    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伴随着无数个问号,并沿着这些问号被解答的路而向前延伸的。今天,世界已经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了一个新的高峰。掌握了高科技手段的人类,正不断走向未知领域,对我们的历史、未来提出一个又一个置疑,本书为大家集中收集了人类历史上的劫难和神秘的失踪之谜。
  • 圆桌小骑士(绿绿的小蚂蚱)

    圆桌小骑士(绿绿的小蚂蚱)

    小蚂蚱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离家出走了,还打电话告诉绿绿老师说他被一个坏老头绑架了。5555,绿绿老师急得差点在大街上哭了起来——差点哭不等于真哭,勇敢的绿绿老师居然单枪匹马地把小蚂蚱救了出来,可出来一看,“绑架犯”和赶来救援的警察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世界真叫人看不懂哦!可勇敢的绿绿老师有时也挺软弱的,他生病了,自说自话地以为得了禽流感,把自己关在家里,自怨自艾:这么年轻还这么帅,就要……关键时刻,小蚂蚱出现了——真是一对亲密无间的难兄难弟哦!
  • 玩出来的智慧(1~2岁)

    玩出来的智慧(1~2岁)

    本书作者从1~2岁宝宝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为家长揭示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让家长轻松掌握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作者还创编了40多个朗朗上口的、极易操作的亲子儿歌互动游戏,将宝宝的运动能力、精细动作能力、交往能力、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融入游戏中,使宝宝在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本书既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又是早教从业人员的工具书。
  • 地球上的那些怪房子

    地球上的那些怪房子

    《地球上的那些怪房子》这是一本关于趣味建筑的科普书籍。地球上存在不少创意独特的房子,对孩子来说,这些稀奇古怪的房子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孩子增加阅读量,加强知识的储备,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热门推荐
  • 腹黑不为妃

    腹黑不为妃

    【完结】沈星儿,名副其实的黑道大小姐,别人穿越都是莫名其妙,而她的穿越是早在意料,汗滴滴,一朝穿,很好很强大,成功穿越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古代……的湖里?
  • 逐仙命

    逐仙命

    神仙者,逐命也!闯三劫、渡九难,悟己道,只为得永生,执掌命运。水火之碰撞,阴阳之交融。剑灵化日月,斩破命运之桎梏......!
  • 冷宫蛇后:我来报恩

    冷宫蛇后:我来报恩

    讲的是一只要报恩的小白蛇找错了报恩对象,被扑倒吃净后又被弃之不管,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巧遇人、仙界众多美男,莫名其妙的卷进各种事端,百折不挠的寻找着恩人的故事。
  • 上古世纪之英雄时刻

    上古世纪之英雄时刻

    怒吼,染在黄沙的血嘶吼的咆哮!征战,吹响鸣笛是那前进的号角!杀戮,只为曾经那一份唯一净土!哭泣,亡灵的魂谁又能够来救赎!英雄,内心中的信念挥舞着大刀!战记,永恒国度创造和平的世纪!
  • 天魂降

    天魂降

    一个没落的少年,不经意间被一个符文闯入身体,从此.开启了少年的修炼之途,修炼突飞猛进.看少年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
  • 战队

    战队

    战队--------------------------------------------
  • 禁天封地

    禁天封地

    庄允,一个青玄宗的杂役弟子,虽身份卑微,处于修真界的最底层,但他却有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通过自身努力,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机缘一步步往上爬,最终成为了修真界的霸主。
  • The Dominion of the Air

    The Dominion of the Ai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毒手圣医:冷艳庶女好无敌

    毒手圣医:冷艳庶女好无敌

    “冷心凌,你太狠了。竟然敢对我下毒。”某君捂着肿成猪蹄的手叫嚷着。“你再吵我就毒哑你。”冷心凌缓缓抬首,嘴角微翘。看到她的笑容,某君瞬间石化,为了这个笑容他就是被毒成猪头都心甘情愿。一笑倾城,再笑倾国,这一世有她足矣!而她又何尝不是?皇后之位她可以不要,但是他的心,她要定了!倘若不给,她便将他变成毒人,此生不离,生死相依。
  • 末世之男神偏偏靠厨艺

    末世之男神偏偏靠厨艺

    高玉伦是业大公认的校草又高又帅性情温和富有爱心奈何19岁了还没有半个女朋友原因都出在他做得一手美(hei)味(an)料理料理一出,方圆百里再无音迹直到他遇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美食家’末世来了也能够在美食家的大腿下继续自己的料理之旅此生无憾卿本佳人,明明能靠脸,偏偏靠厨艺CP:霸气侧漏女吃货X奇葩男神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