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对“于路”即途次的具体地点未作交待。但在《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十三《第宅·园林》部分,却有一段十分重要的记录:在昆山县中有个太史的府第,是太仆少卿徐应聘居住的地方,地址在片玉坊内,坊中有个拂石轩。徐应聘与汤显祖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同科进士。汤显祖曾客居在拂石轩中,创作《牡丹亭》传奇。
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的地点到底是在临川还是昆山,尚需专家学者继续考证。
名画《向日葵》是谁的作品
《向日葵》是着名画家凡·高的名画。凡·高,荷兰人,1853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里。16岁时进入一家美术公司工作。到1880年,已经27岁的凡·高才开始下决心学习绘画。从此他就把精力都集中在了绘画事业上,并且经常废寝忘食地画着,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在绘画方面,凡·高很有独创性,他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作画。然而遗憾的是,当时的人们根本无法理解凡·高的作品。凡·高画了大量的画,却几乎没有卖出去一张。
卖不出去画,就意味着挣不着钱;挣不着钱,就意味着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但贫困没能使凡·高屈服,靠着弟弟和朋友提供的一点生活费,凡·高仍利用一切时间画着、画着。
凡·高实在是太穷了,以至于连作画的颜料和画布也买不起。汤佳大爷是一个经营绘画用具的小店主,他很赏识凡·高,他认为凡·高肯定会成功的。尽管自己并不富裕,汤佳大爷还是尽可能为凡·高提供一些绘画用品。
然而,汤佳大爷的妻子对此却很不满,她抱怨道:“凡·高浪费了那么多颜料和画布,他画的油画却卖不出一分钱。”
由于日夜不停地作画,再加上经常挨饿、营养不良,凡·高的牙齿掉了许多,而且身体疲乏,面容异常苍老、憔悴。接着,凡·高又患了精神病,并在疗养院里呆了一年。
尽管如此,凡·高依然没有停止绘画。1890年,贫病交加的凡·高自杀身亡,而凡·高的成名,却在他的死后。
黄色是明媚、充满活力的颜色,在《向日葵》里,凡·高就使用了大量的黄色。在黄色的画布上,向日葵像火苗般鲜艳、夺目,远远看起来,整幅画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向日葵》给人的感觉就是:火热、狂喜、充满生机。
1987年,《向日葵》被卖到了2250万英镑,这是一个惊人的价钱。对比凡·高生前的穷困潦倒,又怎能不令人感慨、深思呢!
着名漫画《父与子》是谁创作的
在许多杂志和报刊中,我们都可以看见这样的一对父子:父亲穿着黑色的背心,白色的裤子,他最大的特征就是肚子圆鼓鼓的,显得既滑稽又可亲;与身材胖大的父亲相比,儿子则显得又瘦又小。当这对外表差异极大的父子站在一起时,的确令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会心的微笑。
《父与子》是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重要作品。卜劳恩1903年生在德国的一个小村庄,长大后开始学习绘画。他曾为许多报纸、书籍做过插图。1931年,卜劳恩的儿子降生了。卜劳恩非常高兴,他决定将发生在自己和儿子之间的故事,用画笔画下来,让所有的人都来分享他与儿子之间快乐的情感。
1934年12月,第一幅《父与子》发表了,立刻,人们就被这一对可爱的父子所吸引,被他们之间的父子真情所打动了。人们喜欢《父与子》,喜欢知道他们之间的趣闻、逸事。而卜劳恩也不断将发生在他与爱子身上的故事,用画笔传达给广大读者。《父与子》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快就从德国传向了全世界。
人们都衷心祝愿,这对带给千家万户的父子,能永远快乐。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1944年,卜劳恩被德国法西斯抓进了监狱,最后死在了监狱里。
尽管卜劳恩死了,可是他的漫画《父与子》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随后的50多年的时光里,依然在世界各地长盛不衰。
卡普阿的《我的太阳》所指何人
“风雨过后天空晴朗,阳光灿烂辉煌,空气清新精神爽。啊,多么耀眼的阳光;啊,美丽的太阳,我的太阳。”
意大利着名作曲家卡普阿创作的这首题名《我的太阳》的意大利民歌,经过了100年历史,如今仍然被世人传唱。当这首民歌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被临时替代意大利国歌而奏响时,全场观众掌声雷动,齐声高唱。这说明《我的太阳》这首歌曲,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受到欢迎。
《我的太阳》也是我国较为流行的一首外国歌曲。
《我的太阳》中的“太阳”究竟所指何人?
有人认为,这个太阳就是作曲家卡普阿钟情的爱人那美丽的笑容。
心爱的人,笑容如灿烂阳光,既辉煌又美丽。情人的微笑,似阳光般温暖,既温馨又迷人。爱情是阳光,温暖了心房;爱情是空气,充添着营养。作曲家心中的太阳,是他深爱着的情侣;小伙子心中的太阳,无疑是他钟情的姑娘。
也有人说,卡普阿创作《我的太阳》,源于世间流传的一则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对兄弟,同时爱上了一位漂亮姑娘。哥哥不忍心与弟弟争夺,毅然离开了他心中的“太阳”远走他乡。弟弟为哥哥的风格所感动,他将哥哥与情人一起视为心中的太阳,为之歌颂,为之吟唱。
卡普阿创作的《我的太阳》,其中“太阳”究竟所指何人,大家已无意去争讨,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个人的心中最美好的偶像,即是那光辉灿烂的“我的太阳”。
《摩西》的生活原型是谁
16世纪初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创作了一尊名为《摩西》的雕像。这尊雕像以其精湛的艺术形象,成为闻名于世的不朽之作。
几百年来,人们从《摩西》那充满睿智和刚毅的脸上,以及同时迸发的爱与憎的神情,深切领会到艺术给人带来的巨大魅力。
米开朗基罗何以会有如此完美的构思,《摩西》的生活原型是谁?这是后人格外关注的问题。
据前苏联一位学者多年的潜心研究,他大胆地提出,《摩西》的原型是大画家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交往甚密,俩人曾长期居住同地。《摩西》就是在那个时期完成的。米开朗基罗十分欣赏达·芬奇漂亮的仪表,对达·芬奇骄人的气质、风度崇爱有加。歌德曾赞誉:“达·芬奇是全人类的楷模。”
雕像《摩西》不仅在外表,就连神情也同达·芬奇极为相似。因此,有人相信米开朗基罗是以达·芬奇为模特儿而创作《摩西》的。
有些学者则认为,《摩西》的原型就是创作者本人。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有人持这种观点。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无一不深刻地反映他本人内心深处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米开朗基罗是用自身去塑造心灵上的追求。
是否可以说,米开朗基罗创作的《摩西》是作者本人心目中所有美好形象的综合体。
这样认为或许更确切。
名画《查理四世一家》的含义是什么
弗朗西斯科·戈雅是18世纪末期,享誉全球的西班牙绘画大师。
戈雅的画,其造诣深邃,技艺精湛,堪称世界艺术珍宝。
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是个喜好他人阿谀奉承的家伙。当他见到戈雅创作的《查理四世一家》这幅画时,简直高兴至极,他马上授与戈雅为“宫廷第一画师”。
明快和谐的光线,错落有致的布局,交相辉映的着装,各具神态的表情,尽显珠光宝气富丽堂皇。一幅惊世之作,博得查理四世国王的欢心,也给世人留下说不清道不尽的话题……
前苏联学者阿尔巴托夫认为,《查理四世一家》这幅作品,是“戈雅以当时所绝无仅有的勇敢揭露着当代社会的沉疴痼疾。”
美国艺术史学者托马斯史弟,在其《大画家传》一书中坦言:《查理四世一家》是“一幅衰微的王室的图画”。
艺术家指出的戈雅的“画外之音”,查理四世国王及其家族却全然不知。就连那些嫉恨戈雅荣登“宫廷第一画师”宝座的幕僚们,也对此仅仅是忿忿不平而已。如果当时宫廷内有谁发现这幅画另有弦外之音的话,那戈雅恐怕就要引火烧身了。
戈雅是否真有勇气抨击至高无上的君主?戈雅与查理四世及王族是否有深刻的矛盾?
在世人的眼里,看不出《查理四世一家》这幅画对王室有什么不恭,更难以确定作品所包含的讽刺意义。
大概只有戈雅自己才知道创作这幅画的真正意图,但他却始终没有说出来。
包兹名作《报喜》是否赝品
荷兰人迪利克·包兹,是15世纪欧洲着名画家。他一生创作的大部作品,在其身后成了收藏家眼中的珍宝,也因市场价格不菲,倍受名画商的青睐。
1872年,意大利米兰举办了一次名画展览,观众有幸一睹包兹的《报喜》、《复活》、《埋葬》等名作。
此后一个世纪的时间,包兹的作品再未在市场露面。
1985年,美国名画商人强斯,在他的拍卖商行拿出一幅包兹的油画《报喜》,一时间,人们对这幅包兹的名作是否赝品而议论纷纷。
圈内权威人士塔瑞卡认为,强斯手上的名画《报喜》,是他人模仿包兹的画法而伪造的。
塔瑞卡自称,他曾经见过一名意大利画匠画过《报喜》中的两个人物。其中一个是天使,一个是圣母玛丽亚。
另据官方的一项调查,擅长修复旧画的画匠曾有机会接触到这一名画。如果是他从中作假还是相当方便的。
就在人们怀疑强斯手上的《报喜》是赝品的时候,美国“盖蒂”艺术博物馆,竟然以六百万美金认购了《报喜》。这一惊人之举,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盖蒂”的行为对塔瑞卡等人无疑是个挑战。塔瑞卡跑到美国,想找回自己的面子。
在“盖蒂”博物馆的化验室里,进行了一次辨别《报喜》真伪的科学鉴定。
检验的初步结果,认定这幅油画是包兹的真迹。这一鉴定结果是依据同包兹另外一幅真迹作品比较后作出的结论。
塔瑞卡等人对鉴定后的结论表示了异议。他们认为,仅从两幅作品比较中下断言是不准确的。尤其是在科学检验中,明显发现有几处的油彩是包兹那个时代不曾具有的。
《报喜》是真迹还是赝品,在双方的争执中始终不清不白。
着名雕塑《大卫》是谁创作的
米开朗基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而雕像《大卫》就是他的一个杰出作品。
米开朗基罗,1475年诞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官员家庭。他刚生下来,由于母亲身体很弱,小米开朗基罗便被送到了一个村庄里,交给奶妈喂养。在奶妈家附近,有一个采石场,而奶妈的丈夫正是采石场的工人。当小米开朗基罗刚学会走路时,他就整天与石块、凿子为伴了。
小米开朗基罗10岁时,父亲将他送入学校念书。然而,此时艺术已经开始在小米开朗基罗的心里扎了根,他对父亲说:“我要做一个艺术家。”
父亲大惊失色:“现在,艺术家的地位与劳工的地位差不多,你竟然想做艺术家!我决不允许!”尽管父亲强烈反对,但倔强的米开朗基罗还是迫使父亲将自己送到一个艺术家那里当学徒。
米开朗基罗将精力集中在雕塑方面。经过专心的学习,18岁时他就赢得了名气。后来,有人请他将一块巨大的大理石刻成一座雕像。在认真考察这块大理石时,米开朗基罗的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塑一座大卫像。
大卫是古代的一个英雄。相传,在大卫还是个放牧的少年时,一队敌军侵入了大卫的家乡。家乡的战士们奋起反抗,可是因为敌军的首领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巨人,战士们无论怎样英勇,也没法将敌人击退。
年轻的大卫也投入了战斗,他的任务是给战士们送饭。看到战士们难以抵挡巨人的袭击,大卫就提起巨石,向巨人掷去。巨石砸死了巨人,敌人大惊失色,只好逃跑了。
想法明确之后,米开朗基罗就关上工作室的大门,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在雕塑的过程中,他拒绝了一切拜访,只允许几个助手观看他的工作。
经过4年的奋斗,一座高达5米半的宏伟塑像完成了。凡是见过大卫像的人,无不为塑像体格的完美、线条的流畅、神情的逼真所震撼。人们惊叹说:“这真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啊!”而雕像的创作者米开朗基罗,从此也成了名震世界的雕塑大师。
中国舞蹈起源于劳动吗
世界许多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舞蹈,中华民族也不例外。中国舞蹈已有几千年历史了,关于它的起源,各家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劳动。持此说者为数众多。权威性的大型工具书《辞海》中说:“舞蹈起源于劳动,与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丰富的生产实践中,自然会产生表达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的需求。如表达兴奋的情感时,便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表达悲伤和悔恨的情感时,则捶胸顿足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民间舞蹈便应运而生。后来,有人对民间舞蹈进行加工、改造和提炼,创造了宫廷舞等其他舞蹈形式,最后形成专业舞蹈。
另一种说法是产生于武术。持此说者认为,武术的起源是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和部落之间的械斗。为了提高狩猎效率,增强械斗实力,就要进行武术训练。这种训练形成套路之后,技艺娴熟者则应邀、奉命或自愿进行表演,供人欣赏。这种表演就成为中国舞蹈的前身。舜的时代,有一种《干戚舞》,舞者手持盾牌(干),举着斧头(戚)蹦蹦跳跳,它很形象地说明了中国舞蹈同武术的关系。在殷代,形成套路的武术开始演变为“戒”,据郭沫若考证“戒”是宗庙表演的乐舞。到了周代,周公旦吸收了《干戚舞》和《戒舞》的精华,创作了以武王伐纣为主题的《大武舞》,这是中国舞剧的雏形。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产生于巫术。持此说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一种“傩舞”,这种舞是民间巫师跳的。至汉代,“傩舞”传到宫廷,成为每年腊祭时表演的由一百三十多人参加的大型舞蹈。这种舞蹈直到建国初期在江西等地农村还很盛行。
上述3种说法各据其理,令人难分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