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4500000023

第23章 究竟是谁说了“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有”这句话?

“据《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典略》,当时公孙康设下‘鸿门宴’,将袁尚和袁熙一举擒拿。袁尚和袁熙被捆起来扔在冰冷的地上,很难受,便请求给个坐垫。公孙康说,你们的脑袋就要出远门了,还要坐垫干什么!便把他俩杀了。一切都在曹操的预料之中。”

——《品三国》第91页

易中天先生所说的裴注《典略》有关文字全文如下:

“尚为人有勇力,欲夺取康众,与熙谋曰:‘今到,康必相见,欲与兄手击之,有辽东犹可以自广也。’康亦心计曰:‘今不取熙、尚,无以为说于国家。’乃先置其精勇于厩中,然后请熙、尚。熙、尚入。康伏兵出,皆缚之,坐于冻地。尚寒,求席。熙曰:‘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

易先生说其文是引自《典略》。当应作如是说。可能是易先生为说白,令天下粉丝们尽易晓。此处却作了《典略》中未见有的“鸿门宴”;但“鸿门宴”,毕竟是要有个“宴”的(此类“鸿门宴”自项羽、范增始作俑,直至民国新、旧军阀,可谓层出不穷,成为一种“宴”无好宴的模式)。它都是在“宴会”里动手脚,全武行的。而此处却是公孙康在袁氏兄弟进来时,就埋伏了刀斧手,将他俩绑缚,何“宴”之有?

因此,我总有些纳闷,《品三国》借喻的“鸿门宴”,似不切题,与人有扑朔迷离之惑,不如就用壁间“伏兵”、“刀斧手”等类字样确切些。盖袁熙、袁尚穷途,丧家之犬,已不须借用“鸿门宴”作迷惑而擒拿也。

更为难识的是,易中天先生此处以《典略》为据;而何以在《品三国》文中,却没有忠实于《典略》里,有在袁氏兄弟被擒拿后,“坐于冻地”后出现的若干文字。易先生的这段文字,倒很像源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

“公孙康大喜,乃先伏刀斧手于壁衣中,使二袁入。相见礼毕,命坐。时天气严寒,尚见床榻上无裀褥,谓康曰:‘愿铺坐席。’康嗔目言曰:‘汝二人之头,将行万里,何席之有!’尚大惊。康叱曰:‘左右何不下手!’”

这里易先生见于《品三国》字面的,是《三国演义》的内容,而说的却是裴注《典略》;而《典略》里袁熙的话,却变为《三国演义》里出自公孙康之口,真令人似丈二和尚,摸不到脑顶。

要是易先生在《品三国》说的此据非引自《典略》,而乃典出《后汉书》,那就切合些。这是因为《三国演义》此段文字实乃据自《后汉书·袁绍传》:

“十二年,曹操征辽西,击乌桓。尚、熙与乌桓逆操军,战败走,乃与亲兵数千人奔公孙康于辽东。尚有勇力,先于熙谋曰:‘今到辽东,康必见我,我独为兄手击之,且据其郡,犹可以自广也。’康亦心规取尚以为功,乃先置精勇于厩中,然后请尚、熙。熙疑不欲进,尚强之,遂与俱入。未及坐,康叱伏兵擒之,坐于冻地。尚谓康曰:‘未死之间,寒不可忍,可相与席。’康曰:‘卿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有!’遂斩首送之。”

但范晔《后汉书·袁绍传》,史家将原先《典略》中此句出自袁熙之口,竟变为公孙康的话,显然欠妥。我以为引用还须是《典略》,当然必须是全篇,原因是:

一、有如前述,《典略》记录在前,《后汉书》此段文字,显然是在抄录《典略》时,由史家又作了修改的,如李代桃僵,竟将袁熙话的替代出自公孙康之口。

二、正如清学者周寿昌所说:“范乃作公孙康语,情事稍不合。尚寒求席,熙故作此,愤语也。”(《三国志注证遗》)盖用在公孙康处可以;但出于袁熙之口,更昭示他的心理行为,对其弟被捉前气势如虎、过后又是于死前乞求御寒,为之愤懑也。

按,《三国演义》写这段故事,不全从《典略》说,而从《后汉书·袁绍传》说,或者作者另有所思,但毕竟从一而来。何以《品三国》原是正确地说是引自《典略》,却在正文中改去了《典略》袁熙说为公孙康说,跟着《三国演义》跑呢?

〔延伸阅读〕

鲁迅无题诗

清朝王士禛《咏史小乐府》二十四首中有一首吊袁绍的诗:

长揖横刀出,

将军一代雄。

头颅行万里,

失计杀田丰。

鲁迅在1927年冬即据此诗,“活剥一首来吊卢骚”:

脱帽怀铅出,

先生盖代穷。

头颅行万里,

失计造儿童。

该诗中也用了“头颅行万里”的典故。

同类推荐
  •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

    老舍作为一个杰出的风俗(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世态画家,其散文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趣。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除了让人捧腹发笑之外,也让人从他诙谐幽默的文字中品味出生活的现实与严峻。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 一种寂静叫幸福(华夏作家文库)

    一种寂静叫幸福(华夏作家文库)

    萧萧春雨:我深深体会到,不静下来思考,是无法写作的。天界:那肯定。你看别人坐在那里,洋洋洒洒。一个晚上写出几首或几十行的诗歌,那是好诗吗?会有好语言吗?写诗就是经历一场战争。而战争,哪有不用精力和高度思维的?
  • 西中黄村志

    西中黄村志

    盛世修志,志载沧桑,自古皆然。值此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之际,西中黄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村志,破天荒的面世了,可喜可贺!村党政领导班子的有识之举,可歌可颂!众多有志乡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可敬可佩!西中黄村,地处三晋“丁陶”、千年古镇汾城腹地。这里地灵人杰,世代耕读;物阜民丰,人才辈出。素有文化村、文明村、古建村、富庶村等盛名,堪称“金襄陵、银太平”版图上一株靓丽的奇葩。
  •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毋庸讳言,一般人都不愿意老。不然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怕退休?甚至为延缓退休而涂改年龄,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即是退休恐惧症的一种反应。所以,国人把正常退休形容为安全着陆,退休居然成了很不安全的事情,就如同有一架老掉牙的飞机,能够平安降落就是万幸。这时候就看出来,还是当作家好。退休不仅不会影响写作,还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
热门推荐
  • 静月相好

    静月相好

    笔墨丹青,勾勒出他的江山如画。清风古道,留下了他的千古痴恋。时光流逝,带走的是他此生挚爱。转身回首,却早已成了物是人非。她是一代神医,有着绝世容貌,却因为仇恨而常用白纱掩面。他是古龙天朝最俊美的男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为了她去夺取皇位。她爱他,他也爱她。相守数年,他登上皇位,她却在他的加冕之日转身离去。他势要翻过天下,只为寻到她。可谁可以告诉自己,自己辛辛苦苦找见的女人身边何时多出了一枚小包子?
  • 千古奇缘:桃花劫

    千古奇缘:桃花劫

    传说南海有一仙岛,此仙岛乃是泉灵仙岛,岛上有一大片桃花林,林中住着一位桃花仙......“你确定要这样做吗?”“只要可以救她,无妨”。。当心渐渐离开自己的身体时,女子笑了,下一刻神魂俱散,男子拿着心回到九天之上,却被告知她竟是她的转世......
  • 元素守护

    元素守护

    元素的奥义在于守护;守护的终点在于永恒;永恒的归宿在于挚爱;挚爱的真谛在于一生;元素守护,一曲信仰之歌;一条归宿之路;一段选择之旅;一本真情之书。
  • 骷髅老爷爷

    骷髅老爷爷

    史上最没有野心的穿越者,也是唯一一个老死的穿越者,同时也是最称职的老保姆,照顾了一个又一个帝王,一个平凡老骷髅却是无数王朝的建设者,也是无数帝王的导师,但他的心从来没过停留在这里,只有故乡,才是他的真情。
  • 聊俠傳奇

    聊俠傳奇

    聊俠傳奇是一本以短篇武俠小說為主的作品集,這本作品中,作者嘗試多方面的寫作突破,包括武俠內容和寫作手法,希望能為武俠小說帶來新的元素。
  • 异能的约定

    异能的约定

    2100年,观察已久的外星人终于入侵了地球,与人类开始了不同规模的战争,技术领先的外星人在多次战争中取得了不小的优势,占领了几个区域。再这样下去人类不久将会灭绝。在战争期间,一颗小型陨石撞击了地球,给地球带来了种种异变。这是来带给人类的希望,还是来加速人类灭绝。
  • 限量版青春

    限量版青春

    一部幽默的、轻松的,夹带些许沉重和伤感的现实主义校园小说~
  • 绝色佣兵王:御兽狂妃

    绝色佣兵王:御兽狂妃

    逆天的她被亲人亲手封印,坠落另外一个时空。在这魔法跟斗气横行的大陆,她获得新生,却被冠上废物的名号。笑话,谁见过七系俱全,魔武双修的废物?打她?断你双手;骂她?废你武功。敢在她面前狂,揍的你连你姓什么都不知道。待她封印全解,神的传承?她不屑。就算是神,也只能匍匐在她脚下。
  • 神剑震苍穹

    神剑震苍穹

    在大山里长大的傅玉自小手背上就有一枚不知来历的剑印,为了查出自己的身世,为了报仇,为了心爱的女人,不断的历练自己,凭借努力横扫敌人。让曾经看不起他的人,不得不正视他。
  • 痴情

    痴情

    《痴情》是一部以反映当代(南线)战争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家不仅以雄浑广阔的现实主义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逼真动人的、飘散着俄罗斯油画风味的战争画卷与战场景观,还更以遒劲犀利的笔力和对人物心灵辩证的把握,为我们剖示了一场又一场关于战争与和平、关于爱国与爱子、关于人性与党性、关于奉献与自私、关于崇高与渺小的雷鸣电闪般的灵魂的自我拷问与抨击,不断地给我们以震撼与感动,这也使其成为了一部深入到了当代战争对人性的冲击、对伦理道德的洗涤、对整个社会的震荡的“战争后遣症”这一探寻与追问的先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