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98500000030

第30章 飘在大城市还是落脚中小城市?

1.现状:毕业生”死守”大城市,欠发达地区求贤若渴

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些大学毕业生宁可找不到工作也要“死守”大城市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突出问题。“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中西部一套房”是大学毕业生的普遍就业心态,就业市场因此两极分化严重:大城市人满为患,不堪重负;中西部人才流失,发展缓慢。死死“锁定”条件优越但岗位拥挤的大城市,不愿到条件相对艰苦却求贤若渴的农村和基层去,这种基层单位对于人才的渴求与大学生“死守”大城市之间形成的尖锐矛盾是造成眼下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人才热线发布的2006年首份大学生求职调查显示,近七成大学生仍然选择在深沪京穗这四座大城市工作,而深圳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此次调查数据来源于全国收,集的5000份问卷,调查显示:23%的学生将深圳作为就业首选城市,在就业城市榜单中位居第一;其次是上海,占20%;选择在北京和广州就业的受访者各有13%。选择上述四大城市就业的大学生的比例在全体大学生中占近70%。

“居留大城市”的观念在大学生心中一直以来根深蒂固,即使面对激烈的竞争,面临低薪就业的窘境。据统计,广州、上海等地高校的大学毕业生纷纷降低对薪水的期望值,起点月薪降至1500至2000元左右。即便是找到满意工作的毕业生,高昂的生活成本,让他们同样难以轻松。除此之外,再加上我国地区经济差异较大,大量毕业生涌向发达地区,造成局部性人才过剩、欠发达地区又无人光顾的局面。一面是大学生涌向发达地区,致使局部人才过剩,就业难且薪酬下降仍致使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面却是欠发达地区无人问津,致使中西部这么多现成的工作岗位找不到人才。最核心的原因是,很多大学生眼睛只盯着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大部分招聘单位分布在一些中小城市,不少还是基层单位或企业。于是,“供”、“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目标错位。

2006年7月,在杭州举行的浙江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招聘大会,规模为近年最大。然而,万头攒动的招聘会最后拿出的统计数据却十分“尴尬”:虽然进场招聘的1500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2.2万个岗位,现场接待人次达6万多,但最后达成初步聘用意向的只有7590人,现场直接录用的仅为192人。也就是说,提供的岗位大多数被“空置”了。面对这次招聘大会的结果,举办者尴尬,许多招聘单位也尴尬。离杭州不远的某县一民营企业由老总亲自带队上会招聘,原想招聘9人,没想到全部报名者也只有六七人。这位老总摇头感叹:“月薪出到两三千都没人肯来,看来我们这座‘庙’还是太小了!”

近期来有不少文章热议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举了许多例子,如,大学生街头卖肉、擦皮鞋、开洗脚店、大学生当保姆等等诸多新闻成为社会问题焦点之一。其实这些现象除了在一定侧面体现大学生就业大材小用,或者大学培养出的是一些“无用之才”的表象外,更为重要地是显示出现今的大学生已经失去了理智的择业观念: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要“死守”在大城市。

大城市受热捧的背后,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少人愿去、少人愿留,退化为“人才洼地”。广东省政协委员、南方人才市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盛南方曾多次到基层调查人才状况,他非常感慨于目前基层人才缺乏的现状。他说:“我在很多农村地区看到当地的诊所还是一些赤脚医生在工作。而我们每年这么多的医学院毕业生,宁愿找不到工作也不去基层就业。就连农村地区出来的孩子,每年有将近90%不愿回去参加工作。”有一些大学生害怕到基层工作后,受不了那份“冷清”。他们认为去基层后吃苦还在其次,最可怕的是到时想找个能说上话的人都难。大学生人群和基层单位人群文化层次、生活习惯、精神情趣等方面的差异,对现今注重讲“精神享受”的、思维较为活跃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2.以职业为导向还是以城市为导向——从“盲流”到“逆流”

毕业生初次就业向大城市集中让城市不堪重负。以北京为例,不断增多的本地毕业生,加上外地进京的学生,让北京的人口负荷疲态尽显。2004年北京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但“2006中国宜居城市排行榜”中,北京的排名下跌至第18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拥堵。

随着毕业日期一天一天的临近,近500万的毕业生在各地掀起了找工作高潮,京沪穗深等大城市更是重要的“演武场”。然而,近年持续增长的就业压力、大城市“卑微”的生活让部分毕业生开始反思“非大城市不可”的偏执择业取向,经过理性思考进而选择离开大城市生活工作,形成了一股令人深思的“就业逆流”,与许多毕业生盲目进大城市找工作形成的“盲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半年前,2006届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生李棉管放弃了留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机会,而选择去位于浙江金华的浙江师范大学执教,让很多朋友不解。但李棉管却认为自己的选择是“理性”的:如果留在北京,每天要挤三小时的公交,让人难以忍受;月薪尽管有4000多元,但难保不会沦为“月光族”;最要命的是北京的房价,以自己的薪水,恐怕十年也未必能买得起房子,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呢?而离开北京后的半年生活完全符合他的预期:一名大学教师在当地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使他一毕业就过上了“中产阶级”的生活。“很多留京的同学经常抱怨北京卑微、负重的生活,”李棉管说,“每当此时,我总为当初选择离京感到庆幸。”

2007届浙江大学毕业生江涛也曾是一个“死守”大城市的大学毕业生,在上海生活一段时间之后他改变了自己当初的想法。“非上海不可”的他,在上海实习半年后,变成了“惟上海不可”。“刚毕业的人,在上海活得太卑微、太没尊严了。”他感慨地说。这半年,住的是地下室,20平方米不到的房间竟然挤了四个人。由于没钱在单位附近租房子,每天要挤十几站地铁上下班,高峰时被挤得像装在罐头里的沙丁鱼。“上海虽然繁华,但对两手空空的我们来说,这种繁华更多的是压力和失落。没有房子、朋友和亲人,我只是个匆匆过客而已。”江涛说。江涛决定回老家石家庄找工作。石家庄虽然无法和上海相比,但他认为,自己在石家庄的生活品质反而会高很多。

每个人都希望过有尊严的生活,但选择获得尊严生活的道路却有所不同,就看我们有什么样的忍耐力和愿意付出多大的成本。

3.基层志愿服务——另一片蔚蓝天空

“到基层去,到西部去”是政府对大学生的号召,一些政策也随之出台,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例如,修改后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里规定,学生毕业后,如果自愿到国家指定的艰苦行业、艰苦地区去工作,将由国家和学校代他偿付在校期间的贷款。

他们选择西部

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生罗红广在毕业之前特地对广西进行了一番实地调研。结果,在他看来,“那里正酝酿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发展势头,是展现人生的广阔舞台”。于是,他放弃了去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机会,而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做一名面向基层的选调生。此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就业竞争激烈,也使得毕业生们日趋理性。清华大学人文系的本科毕业生周鹏对此深有感触:“不是我能力不够,只是有能力的人太多。我这个本科生,在东部要想和众多硕士、博士争一份工作,压力太大。”最终,他选择的是位于新疆库尔勒市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

他们选择了农村

这两年的切身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一个有抱负、有出息的青年,在农村也能找到人生坐标,实现人生价值!”河南浚县的“大学生村官”寿纪红,回顾自己从向往城市到扎根农村的择业转向,感慨万千。

2002年,寿纪红从开封医专毕业,看到许多同学在城里找到工作,心里酸溜溜的,“好不容易跳出农门,谁不想留城里?”但寿纪红也看到,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的重压下,不少毕业生本来很能干,但为了留在城里,宁愿把才能淹没在小职员的位置上。

犹豫、彷徨、失望。渐渐地,寿纪红认识到:千军万马挤城市就业的“独木桥”,只会使“桥面”越来越窄,失望者越来越多。与其在失意中无奈地等待机遇,不如积极地寻找机遇。

机会终于来了。2003年7月,“大学生村官”计划在鹤壁市全面实施。闻讯后,寿纪红果断地报名参加了县里的选拔考试,当上了小河镇郝村村委主任助理。

任“村官”后,她发挥医疗专长,组织村里23名青年成立“爱心帮扶队”,为群众义务体检,为贫困户免费送医送药;她组织义务帮扶,捐款捐物,还每月义务为60岁以上的老人体检1次;她还为养殖户联系专家授课,提供市场信息和致富项目,使全村养殖户发展到220多户,群众年均增收近千元……“农村能锻炼人、造就人,特别是政府出台促进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到农村去能学有所用。”寿纪红说,“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农村是个大舞台,在这里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城市不在是唯一选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去西部、去基层。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大学生服务基层的保障机制上还存在一定缺陷,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不仅需要精神上的鼓舞,更需要物质上的优惠措施。对此,国家近年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政策,不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都表示政策的出台是必要的,但是仍需要有更好的激励措施。“到了基层,能否有空间施展才能”成为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处长陈艳认为:“要鼓励学生到基层,首先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基层的发展空间。”随着大学生服务基层的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于基层的大学生将能够在当地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4.看清你的就业市场环境

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身处不同的环境,对于大学毕业找工作这一阶段来讲,应该首先对自身所处的就业市场环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身处在怎样的一个城市、一个学校,学的是怎样一个专业,有着怎样的就业机会等,都意味着环境的不同。出身大城市的名牌大学,学了最热门的专业是一种环境;在一所不起眼的地方院校学习比较冷门的专业也是一种环境。

首先,如果你身处在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那么这样的就业环境给你提供的就业机会也会多些,但竞争也相当激烈,非常有实力的高人也都云集在这样的环境中。跻身于这一环境中的毕业生大致包括四种类型:本地名牌大学毕业生、本地普通大学毕业生、外地名牌大学毕业生,还有少数外地普通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有这么多而强的竞争对手,是因为在这个环境中有很多就业机会吸引着各种各佯的人才,招聘单位的重要类型有中央国家机关和部委、电信和石油等大型垄断企业、大型跨国企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及一般中小型企业。在中心城市这样的大环境中机会有大有小,人才参差不齐,当你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时要给自己的综合素质一个准确的评价,同时认清以上客观形势。既不要因为形势严峻而屈就,又要利用各种渠道信息,抓住适合自己的机会。

其次,对于身处在省会城市这样一个环境中的毕业生来说,就业竞争相对中心城市来说要好一些,但城市所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中心城市来说也是有限的。省会城市的毕业生类型大致有三类:本地名牌大学毕业生、本地普通大学毕业生、外地普通大学毕业生;招聘单位的主要类型一般有: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中小企业、当地的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省会城市相对中心城市来说机会较少,但竞争不像中心城市那样激烈。身处省会城市的你,如果想在大城市寻找机会,但同时也不要放弃身边的机会。

最后,如果你身处的环境既不是中心城市也不是省会城市,那么竞争和机会都会大大减少。这样环境的毕业生类型一般只包括本地普通大学毕业生,招聘单位也只局限于一般中小企业、当地政府和学校。身处在这一环境的毕业生不要彻底否定自己,把自己的择业目光局限在这一狭小范围内,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信心十足的话,也可以向省会、城市甚至中心城市冲刺,积极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5.问清自己:哪里能体现出你的价值?

不论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前提都是明确这样的问题:大城市、中小城市哪里能够体现你的价值?你的综合素质更适合在哪个空间发展?

大城市经济发达,确实存在更多的发展机会,看似前途广阔,但城市所能接纳的新就业人口毕竟有限,且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尽管饭碗多但抢饭碗的人更多。大学生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确定自己的定位,从而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和岗位。毕业生择业时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工作本身的要素(职业发展空间、工作环境),而不是地域。在目前大城市人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获取好工作。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顾问孟莉告诫正要返乡的毕业生:“大城市意味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意味着要承受远离父母亲人之苦。而在小城镇,因为自己熟悉环境,亲朋好友都在身边,工作上会更得心应手,而且小地方对人才的重用,也会给毕业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二者各有利弊,如何选择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规划。”

专家们指出,大学毕业生以大城市为目标单位的思路可能有些因循守旧。其实一个大城市的光鲜繁华跟一个两手空空的毕业生有多少关系呢?在你失意的时候,那仅仅带给你巨大的压力。单位好坏,关键看带给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有些大企业、效益好的企业不一定在现在这些大城市,而有些适合自己的、成长性良好的企业恐怕有相当多的不在京沪穗深这些中心城市。到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单位去工作、学习,跟它一道成长,其实是最重要的。那种以大城市为目标的就业思路,不如以发展前途为目标的就业思路来得既踏实,又积极。正如有人提出:现在的农村教师待遇也是不低的,当个农村教师怎么也比你们擦皮鞋、当保姆强多了。既然你们能放下架子当保姆,当个农村教师更不是屈才了。当代社会人才流动频繁,毕业生找工作不能强求一步到位,死守着一座城市。因此,基于职业技能、自身素质等原因,不是每个人刚毕业就适合到大城市发展。毕业生们首先对自身要有个全面的认识,自己是不是有非去不可的理由?自身的素质是否能适应激烈的竞争?此外,对在大城市生存的艰辛要有个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先去二线城市、内地城市工作几年以积累经验,然后“曲线进城”也不失为一个更为明智的选择,也更能减轻时下巨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们在择业时应首先理清自己的就业思路,是以职业为导向呢,还是城市优先?

同类推荐
  • 规划你的工作

    规划你的工作

    每一个工作着的人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不能浑浑噩噩对待工作,因为平凡的工作正是你事业的基础,是你提升人生层次的平台。工作中稀里糊涂、过一天算一天,不仅仅是不敬业那么简单,而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所以,无论你从事的是多么普通的工作,都要认真对待它,都要为它做好规划。
  • 一开口就拿订单:12天掌握成功销售的96个口才技巧

    一开口就拿订单:12天掌握成功销售的96个口才技巧

    本书旨在让销售员在*短的时间内掌握*有效的销售口才技巧,走进本书,你就会明白,不需要演说家的长篇大论,只言片语也能引起客户的共鸣;不需要辩论家的慷慨激昂,平铺直叙也能打动客户的心。销售口才就是这样,一句真诚的问候,就能敲开客户的心门;一句巧妙的提问,就能探知客户的需求;一句灵活的引导,就能打开客户的口袋……
  • 求职不能太老实

    求职不能太老实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求职准备不能太老实——老实人不知道的那些事儿、职场定位不能太老实——职业规划很重要、寻求面试机会不能太老实——如何获得面试机会、个人形象不马虎——注重面试时的修饰和衣着、说话不能太老实——面试时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等。
  • 最受你喜爱的友情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受你喜爱的友情故事(智慧背囊16本)

    关于友情,古诗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哲人说:“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人的一生中,无论是童年、少年、成年,哪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友情。友情,是更雨季的伞,严冬的炭,它以不求回报的热量,慢慢温暖我们的心灵。本书汇集了几百个友情故事,以友情告白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在故事中体味友情,回忆友情,以一颗关怀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与事,让友谊之花处处开放,使人类的大家庭更加和谐、美好。
  • 听心理学家讲故事:为心灵打开尘封的锁

    听心理学家讲故事:为心灵打开尘封的锁

    你面前的这本《听心理学家讲故事》,旨在帮助读者在心理健康的调适和修炼方面,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这本书重在解决“如何做好自己的心理医生”这一问题。全书以心理学家讲故事的方式化解读者心中的各种困惑,引导读者热爱生活,关爱自己,以健康的心态迎接人生的的挑战。
热门推荐
  • 异世界的探险家

    异世界的探险家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东方和西方,都有神的传说。东方的天帝,西方的上帝东方和西方,都有造人的传说。东方的女娲造人,西方的亚当和夏娃,东方和西方都经历过毁灭性的灾难,东方的大禹治水,西方的诺亚方舟。这一切都不是偶然,这全部都是真实的,只是没有人知道真相罢了。我想知道这一切。于是,为了我这个梦想,为了知道这个世界所有的秘密。我成为了一名探险家。
  • 我的惹火女房东

    我的惹火女房东

    佣兵王者回归都市,只为保护兄弟的妹妹。从此上班和女神眉来眼去,下班有女房东贴身照料,真是乐此不彼……但是,只要是金子,无论在哪里都会发光,且看超强兵王如何打造自己的宏图霸业……
  • 离歌唱晚

    离歌唱晚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是一句文艺而高明的借口,挽回了包括她在内的无数人的面子这一生,愿无岁月可回头,且以深情共余生;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是他对她的承诺。花开花落,又一年,再回首她和他或许终于可以在这段孽缘中得到解脱
  • 大乘起信论义记

    大乘起信论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致我们爱过的十一年

    致我们爱过的十一年

    “叶寂北,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你为什么会爱上我?”叶寂北看着何语熙,刮了刮她粉嫩的鼻尖,认真地回答道:“因为,我也是个平凡的男人。”
  • 新天地男儿

    新天地男儿

    二十一世纪的特工穿越成天地男儿中的叶承康,混在警界中,本来只想升升职,轻松工作,可是却不料因缘巧合混入娱乐圈,写歌、写剧本、写小说、出版漫画,进而创造自己的商业帝国。娱乐圈留下一个传说:一见康少误终身,而叶承康却说我真的只想做个平凡的人。
  • 都市之三度轮回

    都市之三度轮回

    简介:一世轮回,剑技无双;二世轮回,魔力滔天;他的第三世,又会如何?与那命运的邂逅,与那宿命的对手……他的两世结合,又能否超脱?
  • 捉鬼天师混影视

    捉鬼天师混影视

    钟天笑是一个落魄的扑街编剧,靠做群众演员打杂工为生。搬道具时捡到一颗血红色玻璃珠,被一个自称是钟馗的大胡子盯上,不仅逼他吞了玻璃珠,还说他是天师后人,应为人间降妖除魔,匡扶正道。咋识别妖魔呢?舌头舔,鼻子闻……那咋降妖除魔呢?自己想办法……大胡子,你是在胡搞吧?
  • 张氏妇科

    张氏妇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异鬼瞳

    灵异鬼瞳

    一个平凡的少年在遇到一个捉鬼少女的时候,他的生活变的不在平凡,一次阴差阳错的偶然机会下,他的右眼住进了一位鬼王,而为了生存,鬼王不得不借用他的能力给这个平凡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