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出身商人的他,用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帮助秦国走出了暂时的低迷,重新回到了一统天下的大道上来;但他本身的很多作为,却一直为人们所非议和诟病。和大多数职业经理人一样,吕不韦的前半生是成功的,他的投资理念和魄力手腕,都足以让后人借鉴和学习。然而,就在走上事业顶峰的时候,吕不韦却接二连三的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
身为一名职业经理人,敢于追求并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并没有错,但是每个企业都有其固有的风格和文化,二者一旦发生冲突,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范雎引退,任用亲友是大忌
公元前251年,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嬴稷去世。当了14年太子,已经53岁的安国君嬴柱终于熬出了头,继承王位,史称秦孝文王。不知是因为在父亲的威名下压抑了太久,还是丧父的悲痛外加即位的兴奋,孝文王登基仅仅三天便突然去世。
对于孝文王的死,有人认为是中毒,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孝文王体弱多病,不堪繁冗的葬礼仪式和庞杂的政务的压力,不得不吃药来维持体力和精力;二是酒色过度,服用了过于猛烈的催情药物,虚不受补,致使突然暴毙。当然,也有人认为,孝文王是吕不韦害死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快让子楚登上王位,好让自己迅速进入秦国政坛。
我认为前两种的可能性比较大,至于吕不韦,他既然能花那么多年的时间来包装子楚,帮助他成为太子,又岂会在意多等几年?再说,吕不韦也很清楚孝文王的身体状况,用不了多久,后者就会被繁重的事务和巨大的压力拖垮。
在权力交接的敏感时刻,任何多余的举动都会让你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蛰伏不动,静观其变,既能保全自己,又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洞悉局势。
不过,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悲和大喜,子楚表现得十分镇定,一丝不苟的走完了整个葬礼流程,平静而顺利的接过了秦国的大权。这一年,他32岁。
庄襄王即位后,没有忘记吕不韦对自己的恩情,更没有忘记自己当年许下的“分秦国而共享之”的诺言,先是尊义母华阳夫人为太后,再封生母夏姬为夏太后,然后拜吕不韦为相邦,封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吕不韦正式进入了秦国的权力中心。
那么,害死白起的那个范雎上哪儿去了呢?实际上,范雎早在四年前就已辞去丞相之位,离开了秦国。范雎的下野,主要是因为用人不当。
第一个是郑安平。
长平之战后,秦国先后三次进攻赵国,第一次是王陵为主将,第二次是王?为主将,这两人都是白起麾下的猛将,却先后在邯郸城下败北,而武安君白起又不肯复出,最后被逼死,偌大一个秦国,一时间竟找不出一个能够统兵打仗的名将了。就在这时,范雎推荐了曾经救过自己一命,已经在秦国当将军的郑安平为主将。昭襄王一看也没别的合适人选了,就同意让郑安平去试试。结果一到前线,郑安平就被信陵君率领的合纵联军打得大败;不但大败了,还带着2万秦军投降了!这在秦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要知道,秦军将士从来只有战死,没有投降;郑安平不但投降,还在赵国当起了官,被封为武阳君。
消息一经传来,秦国朝野震动。
范雎一看形势不妙,立刻主动请罪。因为按照秦国的法律,被举荐的人不堪重任的话,举荐者也要连带着被处以相同的惩罚。郑安平阵前投降,按律当被诛灭三族。
然而,为了维护范雎,在白起问题上犯了错误的昭襄王再一次刚愎自用,下令严禁朝野议论郑安平战败投降一事,违令者诛灭三族;不但不处置范雎,反而赏赐给他很多财物,好让他继续尽心尽力的出谋划策。
当年范雎入秦,对昭襄王一番宏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妒贤嫉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不为主计,而主不觉悟,故失其国。(《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来劝谏昭襄王铲除结党营私的宣太后集团。而今,昭襄王不但不处罚有罪的张安平和范雎、禁止国人议论此事,反而为了一己私义重赏范雎,岂能不让朝野寒心?
第二个是王稽。
王稽也是范雎的恩人,当年就是他利用出使的机会把范雎从魏国带回了秦国。秦军在河外战场接连失利后,范雎又举荐王稽为河东(今山西西南部)太守,意在利用王稽经常出使各国,与各国君臣关系较好的长处来稳住河外局势。
秦国考评官吏是否称职有一条重要的标准,就是三年没有政绩,就会被视为能力不够,或降职,或罢免。然而王稽担任河东太守三年,非但没有任何功绩,反而与其它国家暗中往来,可能也想为自己谋求一条退路,结果被秦国的监察人员发现,被处以极刑。
从这件事当中,我们就能看到,在职场中,盲目举荐自己的亲朋好友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旁人对待他们会有两种态度,第一是拼命走他们的门路,拉关系套近乎,为自己牟利,第二是报以有色眼镜,暗中对你和你举荐的人不满;而被举荐的人也会因此得不到一个公平的、能够正常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们做得好,那是因为走裙带关系;做得不好,你也会受到牵连,遭人非议。所以,大家不要推荐亲朋好友去熟人那里工作,更不能留在自己身边工作。他们,就是隐藏在你身边最大的暗雷。
郑安平的叛变和王稽的死对范雎震动很大,既无法面对朝野非议,又担心昭襄王哪天心情不好就会追究下来,因而惶惶不可终日,一条对秦国有帮助的计谋也提不出来了。
从这一点就能看到,范雎既不如卫鞅般刚烈果决、坦荡无私,也不如张仪般喜笑怒骂、潇洒来去。范雎的胸襟气量,还真应了人们对他“睚眦必报”的评价。
就在范雎进退两难之际,蔡泽从燕国来到了秦国。在蔡泽的劝说下,范雎考虑再三,为了避免落得文种、吴起、卫鞅那样功成身死的下场,于是便决定放弃权力与富贵,以称病为名,辞去了秦国的相位,同时举荐蔡泽代替自己,离开了秦国。
一个人在功业达到顶峰之后,面临的往往是两种局面:一是领导者的猜忌和旁人的妒忌,二是能力的下降,自己犯错误。在这样的情况下,像张仪、范雎一样抽身离去,未必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二、攻灭东周,巩固自己的地位
范雎离开后,蔡泽便接过了丞相之位。但是,蔡泽生不逢时,他所处的时代,秦国正处在三代强势之后的最低谷,国内民生艰难,国外遭到封锁,很难在军事和外交上取得突破;而他自己也不具备特别突出的才能,与其说是他取代了范雎,不如说是范雎为了善终把位子让给了他。因此,蔡泽注定只是一个配角,一个过渡时期的过渡人物。不过,处在低迷之中的秦国正需要蔡泽这样的“补锅匠”,而蔡泽也没有丝毫怨言,很好的尽到了“补锅匠”的职责,把昭襄王、孝文王两位君主的葬礼办得妥妥当当。
庄襄王即位后,针对秦国内外交困的局面,采取了相对宽仁的政策,拜吕不韦位为相时,蔡泽的地位是在吕不韦之上的,但两人的职责又有分工:蔡泽主要负责内政,相当于内相;而吕不韦主要负责外务,相当于外相。
对一个企业而言,能力超强的人才未必每时每刻都能遇到,但重要的是把恰当的人才放在恰当的职位上,让他们发挥所长,先把自己的分内之事做好,慢慢寻找机会。而不要不合时宜的追求突破,那样只会将企业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但就在庄襄王即位的第二年,为了对抗秦国,楚国派使臣来到洛阳,请周赧王姬延以天子名义号令各国合纵攻秦。请注意,这个东周国与东周王朝并不是一个概念。战国后期,周天子的直接控制范围就剩下了洛阳附近的几百里地,周天子又把境内的土地分给了两个大臣,分别称为西周国、东周国。后来,周显王又把周王室迁到了西周国。不料,除了楚、燕两国派了少许军队来到以外,其它诸侯全都失约了。数万联军在伊阙白白等了三个月,既不见诸侯派兵,也不见秦国来战,只好各自散伙。
秦国一看联军退走,就派大将嬴虔追击,攻下韩国两座城池后,直扑东周王城洛阳。
周赧王见大势不可回,只好带着宗室和大臣投降了秦国。秦昭襄王接受了周赧王的投降,封他为周公,将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运回咸阳。至此,周王室宣告灭亡,立国879年,但东周国依然苟延残喘。
七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49年,东周君见秦国势弱,于是又开始蠢蠢欲动,暗中联络诸侯攻秦,企图夺回被秦国占领的王都洛阳。
庄襄王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丞相吕不韦主持进攻东周国事宜。实际上,庄襄王派吕不韦挂帅出征也是别有深意:
其一,秦国最重军功,没有军功,在秦国就得不到普遍认可。吕不韦虽然是庄襄王的恩人,本身也是商旅名士,但一直没有为秦国立下功劳。因此,庄襄王就是要给吕不韦建立军功的机会。
其二,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封地就在洛阳;而洛阳正是周王室的都城,也是东周国这次行动的目标,所以派吕不韦去保卫自己的封地,也是理所当然。
吕不韦不负众望,抢在联军动手之前,率10万大军一举攻克了东周国仅存的7座城池,赶走了东周公,圆满完成了清除周王室残余,巩固洛阳封地、震慑诸侯的任务。随后,秦国就在周王室原来的土地上建立了三川郡。
可见,对于一个外聘来的人才,尤其是通过领导私人关系占据要职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做出业绩来,只有实实在在的业绩,才能让你在企业站稳脚跟。
攻灭东周国,让吕不韦终于能够凭借战功在秦国朝堂挺起腰板,也开创了一个先例:秦国实行郡县制,对功臣的分封都是名义上的,功臣并不享有真正的治权,可这个惯例却被吕不韦打破了,吕不韦也因此成为秦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实受封地(洛阳十万户)的大臣。
三、养士修书,管理要重在参与
公元前247年,在位三年,年仅35岁的秦庄襄王病逝,13岁的长子嬴政即位。嬴政即位后,继续任用蔡泽和吕不韦为相,并尊称吕不韦为“仲父”。可见,吕不韦已经取蔡泽而代之,顺利成为秦国朝堂第一人。
至此,吕不韦“奇货可居”、投资政治的计划已经完全实现,而且效果大大超过了预期。
但是我认为,吕不韦的一生,坏就坏在“仲父”两个字上。在朝堂上,吕不韦是丞相,他的才能,几年来已经逐渐被秦国上下所承认,所以当丞相无可非议;在私底下,他又是嬴政的仲父,也就是干爹加老师。嬴政不但要跟吕不韦学习处理政务,就连生活学习也要受他的监督。就算是一般的孩子,可能都不喜欢这样被控制,更何况嬴政还是一个个性极强的人。
所以说,在任何时候,风头盖过领导者的行为都是不明智的――不论领导者能力有多强,年龄有多大。当你把自己置于比领导者还要高的地位时,你的处境就很危险了。
但是吕不韦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有了更为宏伟的目标。
我们知道,吕不韦是亲身经历了长平之战和三次邯郸之战的。他亲眼目睹了40万战俘被坑杀后,赵国家庭的那种悲痛与愤怒,亲身感受了赵人对秦人刻骨铭心的仇恨。而今,吕不韦成了秦国的丞相,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吕不韦现在的使命,就是如何帮助秦国一统天下。来到秦国后,吕不韦对百年来秦国一直奉行的商鞅之法有了深刻的了解,他认为,秦国的法律太过严苛,惩罚的手段太过残忍;面对东方各国的滔天仇恨,吕不韦觉得,秦国再也不能像白起那样每战不留降卒,以暴制暴了。那么,怎样才能让秦国对内修正严刑峻法,对外以“文明之邦”示人呢?
吕不韦想了两个办法:对外,招揽宾客、名士,对内,修订秦法。
一般来说,招揽人才,改进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文化,都是对企业有帮助的好事;但是有一条,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要与企业既定的风格气质相符。否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后遗症。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门客的多少就是一个人名望和权势高低的象征,战国四大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都是如此;然而百余年来,秦国一直奉行耕战立国的政策,对中原各国的“养士”从来都是嗤之以鼻的。但吕不韦是卫国人,年轻时游历各国,对四大公子的声望和做派都十分羡慕和向往。而今,秦国已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自己也成了秦国的丞相,但在东方各国眼里,秦国依旧是那个凶残、未开化的“虎狼之国”,自己也还是那个卑贱的商人。
“吕不韦以秦之疆(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要提高秦国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要让自己成为像四大公子那样的“君子”,因此,他决定效仿东方各国,以优厚的待遇招揽天下名士。很快,许多游学士子和在各国并不得志的底层官吏纷纷前往秦国,投入吕不韦门下,人数竟达三千人,其中就有慕名而来的楚国小吏李斯。
吕不韦心想,养了这么多人,总不能让他们不干事,白领薪水吧……于是就想了个办法――编书。这个办法倒是与后世的乾隆皇帝一模一样――想要读书人老老实实安分守己不胡思乱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去编书。
编书有两个目的:一是扩大自己的声望,二是改变秦国不求文明,只讲实效的功利风气。
换一句话来说,吕不韦身为秦国外聘的总经理兼执行董事,他认为秦国的企业文化有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修正和改变,让企业不再那么充满暴戾之气,而是要以德服人,在同行业当中留下一个好的口碑。
四、一字千金,名人也需要炒作
编书需要有指导思想。吕不韦出身商旅,他的思想不属于任何一个学派,却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色彩。也就是说,只要是对治理国家有帮助的学说,他都会张开怀抱、兼容并蓄。因此,吕不韦要编的这部书,宗旨只有一个――实用。不管是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纵横家阴阳家、医家农家,只要有用,统统拿来。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吕不韦的门客上交了数百篇文章。文章五花八门、内容庞杂,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学派思想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吕不韦就派李斯为主管,带着几名文笔特别好的人对文章进行筛选、汇总、归类,修改几次后,才汇编成书,取名《吕氏春秋》。由于其内容“兼儒墨,合名法”,故而也被后世称为“杂家”。
吕不韦对这部书非常重视,不但把它称为先秦各派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把它看成是自己从商旅名士到一代名相,再到学派大师的转型之作。
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追去是不同的:年轻时,我们追求的是赚钱、改善生活质量;盛年时,我们想要得到是更多的权力和相应的地位;当我们实现了物质和权力的目标后,我们又会把目光投向精神领域,想为人类和社会留下点什么。
所以说,吕不韦的一生,就是不断追求的一生。
为了扩大《吕氏春秋》的影响力,吕不韦还想出一个绝妙的宣传办法:他请人把整部《吕氏春秋》都誊抄在竹简上,整整齐齐的悬挂在咸阳的城门旁,声称如果有谁能够改动一字,立刻赏赐给他千金。
看完这一段,是不是觉得有些眼熟?百年前,卫鞅也是用类似的办法,树立了新法在秦国的威信;百年后,吕不韦的办法,能够取得卫鞅当年的效果吗?
“一字千金”的消息传开后,引来了咸阳百姓和各国商人、游士的围观。然而,让人失望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敢于上前改动《吕氏春秋》一个字。法无完法,书无完作,没有人站出来指出《吕氏春秋》的问题,并不意味着这部书就是完美的。当然,在那个大部分人都是文盲的年代里,改动一字的难度显然要比背木头要大,但这件事也说明了当时吕不韦的权势太大,没有人愿意当出头鸟,去触吕不韦的霉头。
这就像是美女网上征婚,能不能征到如意郎君在次,借机炒作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吕不韦要是活到现在,一定也能成为政界和文化界的双重名人。
果然,借助“一字千金”的炒作,《吕氏春秋》和吕不韦声名大振。
但是,当“一字千金”的消息传进咸阳宫中,手捧《吕氏春秋》的少年嬴政心中却泛起了一丝厚重的阴霾。
如果换了你是领导,你会容忍企业里有这样一个人,成天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却是处处显摆自己,还美其名曰完善和发展企业文化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吕不韦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五、误用缪毒,犯下致命的错误
嬴政一直压抑着吕不韦的不满,而不满的源头,便是吕不韦与太后赵姬的私情。
赵姬是个很有欲望的女人,她的欲望与宣太后、华阳太后不同,后两位太后是权力欲强,而赵姬却是对情欲的需求很大。用直白一些的话说,她是个一天都不能没有男人的女人。庄襄王英年早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赵姬身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和元气。
而今,丈夫死了,赵姬成了寡妇,平日深居宫中,周围都是女人和宦官,能够接触到的除了儿子嬴政,还有那个把她送给庄襄王,而今当上了秦国丞相的吕不韦。一个是久旷之身风情万种,一个是美妇在前前情难断,赵姬和吕不韦就像那干柴烈火,很快便旧情复燃了。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吕不韦在一天天老去,繁重的政务让他的精力和体力大不如前,而赵姬却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他担心赵姬会嘲笑他不比往昔,更担心与赵姬的私情会被嬴政发现(实际上嬴政早就知道了),所以就想尽早脱身。
那么,如何脱身呢?吕不韦把事情做得相当周全:
第一步,准备货源。吕不韦发现自己的门客当中有个名叫缪毒的猛男,天赋异禀,能够用阳物转动车轮,于是就把他找来,意思是让他代替自己入宫去侍奉太后。缪毒是个粗人浪子,一听侍奉太后就能过好日子,便爽快的答应了。
第二步,忽悠买主。吕不韦跑到赵姬那里,告诉她自己门下有这么个牛人。赵姬一听,果然很感兴趣,就想见一见??的“真本事”。
第三步,疏通渠道。吕不韦古人让人告发缪毒——按照秦律,缪毒受到的惩罚恰好是腐刑(被阉割);接着又让赵姬买通行刑的官员,装作阉割的样子,实际上只是拔去了缪毒的胡子眉毛,然后送进宫中,成功的来到赵姬身边,当上了名副其实的男宠。
把??送进宫中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充满风险,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可偏偏就是吕不韦,能够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
但是,吕不韦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不该做的事却做得很周到,这就让他的人生偏离了大道,转而走进了一条难以回头的死胡同里。
吕不韦原本以为事情会按照圆满的方式继续下去――自己接着当丞相,继续将《吕氏春秋》的精神发扬光大;赵姬则有缪毒伺候,两头都能摆平。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偏偏就是这个精心安排进宫的缪毒,竟成了一颗越长越大的毒瘤。
缪毒入宫后,《史记》用“绝爱之”三个字来形容赵姬对他的宠爱。缪毒不但把赵姬伺候得很好,而且还让赵姬白发换新颜,最后居然怀孕了。赵姬怕怀孕的事被人发现,便谎称身体不适,前往占卜,要前往雍城(秦国太庙所在地)的宫室居住才能躲避灾难。
嬴政同意了她的请求,赵姬便带缪毒一起迁居雍城,随后相继为缪毒生了两个儿子。不仅如此,赵姬还赏赐给缪毒大量钱财,封他为长信侯,还把雍城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他来打理,缪毒在秦国的权势也越来越大,甚至连其它国家的人都来巴结他。
在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先是宣太后和魏冉集团专权,再是赵太后和缪毒集团弄权,可一直依法治国的秦国,却对权贵势力毫无约束力。我们或许可以将其理解为封建制度在萌芽阶段,监督机制尚不完善,但不论是秦国的君王还是大臣,都没有及时发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致使秦始皇死后,赵高专权,朝中一班大臣全都无能为力。
所以说,一个企业不但需要强有力的领导集团,更需要有相应的监督机构、监督机制,没有监督的权力,就会滥权,就会助长高层的腐败。
缪毒是个不学无术的小人,得志便张狂,于是也学起吕不韦――吕不韦招揽门客,他也招揽门客;吕不韦是嬴政的“仲父”,他就自称嬴政的“假父”。
这一切,吕不韦都看在眼里,但是他没有任何动作,因为他既低估了缪毒弄权为祸的能力,又害怕事情牵扯到自己,于是只好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也就失去了挽回命运的机会。
当你犯下第一个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更多的错误去掩盖,也不能听之任之,坐视不理,因为弥补错误的机会稍纵即逝,一旦没有把握住,就会后患无穷。
公元前238年,也就是嬴政在位的第九年,终于有人揭发了缪毒的真实身份,并把他与太后私通,生有两个儿子,还打算发动叛乱,杀死嬴政,让缪毒与赵姬的儿子当秦王的消息报告给了嬴政。这时的嬴政已经22岁,然而盛怒之下的他,并没有立刻兴师问罪,而是暗中派人调查,结果发现这一切竟然都是吕不韦一手安排的,就对吕不韦更为不满了。
另一边,缪毒和赵姬也知道事情瞒不住太久,所以决定先发制人,打算趁嬴政前来雍城蕲年宫行加冠大礼的机会发动叛乱。
嬴政得到消息后,立刻命宗室重臣昌平君、昌文君率咸阳守军前往平乱。秦军与叛军在咸阳展开激战,叛军大败,数百人被杀,缪毒仓皇逃亡。最后,??被抓,处以车裂之刑,其亲族和余党也被一网打尽,从犯数千人流放巴蜀,苦役三年,他和赵姬所生的两个儿子也死在了乱军中。
吕不韦也因受到牵连而被免职,不久便回到了封地洛阳。
处置缪毒之乱,年轻的嬴政表现出了过人的政治手段:先是隐忍不发,进行充分调查;证据确凿后,反而欲擒故纵,给对方发难的机会;叛乱发生后,又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代价加以镇压;最后,利用叛乱事件扳倒了最大的“政敌”吕不韦。可谓连消带打,一气呵成。
实际上,嬴政对吕不韦的不满由来已久:
其一,“一字千金”,增加的是吕不韦自己的声望,对秦国没有任何好处,因为秦人最不屑的就是招揽门客,夸夸其谈这类浮夸之事;
其二,《吕氏春秋》是杂家学说,与秦国一贯坚持的法家制度不符。尽管吕不韦的初衷是修正秦法中过于严苛的部分,但嬴政担心的却是因此而动摇秦国治国的根本理念;
其三,私通太后,已经让嬴政很没面子,而吕不韦居然变本加厉弄了个假太监淫乱宫廷;赵姬和??竟然还想用两个孽种取代自己来当秦王,简直无法无天!
由此三条,吕不韦想不倒台也难了。
可见,对一个企业来说,某位领导个人的声望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而任何背离企业文化和既定发展路线的行为,即便初衷是好的,也都是不能被允许的。
吕不韦回到洛阳后,洛阳城里很快就宾客云集――其它国家为了招揽他,先后派使者带着重金厚礼前来游说;游学士子仰慕吕不韦著《吕氏春秋》的大名,也纷纷前往拜会;那些曾受过他恩惠的商人、门客,也都聚集在他身边,想要继续为他效命。
嬴政听说这个消息后很是担心――如果吕不韦利用在诸侯间的威望和在秦国的残余势力反戈一击,就会成为第二个孟尝君,秦国也会变成齐国第二。
这就好比是一个失势的领导者,面对并不信任你的新任领导,你要做的应该是韬光养晦、低调做人,尽量不给别人把柄和口实,让自己消失在众人视线中,从而换来晚年的平安;而你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没有节制自己的行为,反而大张旗鼓结交同仁。这势必给新任领导一个印象――你不甘失势,你还在联络旧部,很可能会卷土重来。
于是,嬴政就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史记·吕不韦列传》)
嬴政在信里的语气很不客气,意思是你吕不韦对秦国有什么功劳?凭什么受封洛阳,食邑十万户?还不知羞耻的自称“仲父”?你,立刻带着家人滚到巴蜀去!
吕不韦看到这封信后,当真是又伤心,又难过――我把你老爸从一个随时会被处死的人质扶上秦王之位,又为秦国做了那么多事,换来的却是你个臭小子的责难!
而从嬴政处置缪毒之乱的手段和对赵姬的无情态度上,吕不韦已然清楚,异人的这个儿子,要比自己想象中更厉害,更无情。绝望之余,吕不韦觉得与其让你来杀,不如我自己动手,于是就服毒自尽了。
吕不韦死了,但秦国的统一之路却不会因此停止;相反,随着王翦、李斯、王绾、蒙武等一大批杰出人才的涌现,秦国也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