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1800000001

第1章 节日起源与农事活动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其起源说,大都跟人们的农耕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是在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时期,为满足人类美好愿望的一种活动。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农耕为主。春播,夏作,秋收,冬藏,季节时令决定着农事活动,古人还创造了有利于农事的精密的时序。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大部分与此有关。

历法与节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先民们为了掌握耕作的季节,在生产实践中根据星象循环的规律,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这对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收获有很大的作用。

根据《史记 历书》记载,颛顼时已设“火正”官,帝尧时又设羲和之官,专事“明时正度”的工作,即观察天象来确定四时季节,制定了颛顼历。夏代根据北斗斗柄的指向和若干恒星的出没来定时月,并用天干纪年,制定了建寅的夏历,以月亮圆缺为月,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商代已用干支纪日,制定了建丑的殷历;周代制定了建子的周历。

由于各代历法的不同,所以表达庆丰收、祭先祖的年节的日期也不同。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年节”,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年节”,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年节”,而早期的颛顼历以十月初一为“年节”。直到汉武帝时,以夏历为依据,制定《太初历》,以正月初一为“年节”。此后,除个别王朝短期改用殷历或周历外,代代沿用,历时两千多年。由于年历确定,每年的“年节”(春节)就随之而固定下来。

节气与节日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一组节令的总称,即自立春至大寒共二十四个节气,以表征一年中天文、季节、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最初只有夏至、冬至,后来逐渐完善。如,《尧典》记录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就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吕氏春秋》记载了“立春、日夜分(春分)、立夏、月长至(夏至)、立秋、月夜分(秋分)、立冬、月短至(冬至)”八个节气。这表明当时四时八节的日期已经推定,已成为农耕生产活动的依据。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与二十四节气有关,如春节、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天贶节(六月六日)、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有些节日甚至本身就是节气,如立春节、清明节、夏至节、冬至节等;几个表面上与时气无关的,比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细查古制,也有时令的讲究。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端午”之初衷。腊八、祭灶以及除夕节,均是春节的“伴节”,自然也是与时气相关的。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一年四个季节、十二个月,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这一套时序系统,不单单是“不误农时”的保障系统。农业的需要使它逐渐完善,它不仅仅充当耕作时间表,为整个社会生活所遵循,而且与民众的消祸祈福心理相结合,演变成岁时风俗,最终形成节日。

延伸阅读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其实是“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的统称。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为了便于记忆,人们还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同类推荐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几千年来,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本书主要指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包括对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最质朴的情感和品性,她作为一种“千万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爱亲人爱家的情感升华,由此也形成一种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的崇高品德。精忠报国、保家卫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心灵收藏

    心灵收藏

    本书分为春天的景、曾经的辉煌、碎石聚集、感悟人生、辉煌迭起、情感抒发共六部分。收录了作者退居二线后的作品。
  •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革命星火”描述了星火燃烧的岁月,兰州的革命先烈的大义凛然,革命斗争的曲折残酷,令后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历史名人”介绍了兰州地区的杰出才俊,黄河之都不仅人杰地灵,而且藏龙卧虎;“文物名胜”尽悉兰州的大地珍藏,兰州的史籍非常丰富;兰州虽处偏僻的大西北,却孕育着较为发达的士人文化,那些才高八斗的士子们,演绎了一段段凄美厚重而又委婉动人的传奇故事;更能体味到那种相袭久远的古朴民风将为人们装点展示出一个色彩缤纷的未来。
热门推荐
  • 墨龙赋

    墨龙赋

    无尽大陆,神魔从来不是这个世界的终结,他们冷酷无情,屠戮苍生。于是他逆天弑神,欲救世必先自救。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爱入心扉

    爱入心扉

    她是一个农村女孩子,努力考上了大城市的大学,走出村子,却发现自己根本不属于这个城市,他的出现彻底的让她改变了自己,他是一个霸气的总裁,却有着独宠于她的情爱,她会接受吗?
  • 入梦战三国

    入梦战三国

    若三国演义中的各位英雄好汉都有了超凡入胜的能力,那画面是不是美得不敢直视?关二爷大刀一挥,尽展青龙奥义......张翼德巨吼一声,爆发无限战力......百万军中,七进七出,杀敌无数......我乃常山赵子龙!本故事为梦三国同人小说,故事背景为三足鼎立、英杰辈出的汉末乱世!故事情节不同于原著,希望大家喜欢......
  • 书引者

    书引者

    受到奇怪能量影响,有一部分人可以幻化出书,使用超出科技人类想象的能力,这部分人被称为书引者。书引者出来十年时间,一部分超出人类想象的巨兽从海岸登陆,占据领土,破坏人类家园,巨兽被人类称为灭世兽。看邱新一个觉醒出至尊之书之一的平凡少年,如何超脱救世!
  • 阿西莫夫:死尘
  • 超神少年王

    超神少年王

    还有谁比被夺走魔武值,沦为废柴,体内被封印了一只怪物的风战银更倒霉了?那个给他带来灾难的女人,他发誓要把她揪出来好好教育!但是当他踏入虚灵境,找到那个女人的时候,却发现她……***魂灵王座,爱与恨的交织,热血与冒险的召唤,力量与智慧的碰撞;那些隐匿在黑暗中,用最强大的毅力和与最艰辛的努力去做着最隐讳事迹的人们,到底是否正义?少年的到来,将为这个世界谱写一段不朽的盛世传奇!一切的故事,都将在这里为你呈现……
  • 主角从来都是开挂的

    主角从来都是开挂的

    不要以为主角穿越后就能成为个少爷王子啥的,他有可能会成为那个世界最低贱的人种;不要以为主角穿越后就能身怀绝技YY无敌,他有可能随便就被个大叔砍得吐出了他人生的第一口血;不要以为主角穿越后纨绔的样子就会把所见美女无论人神妖的都推倒,他有可能只专情于一个的……如果主角真无敌,那只能说明他开挂了!因为主角从来都是开挂的!不然真没法解释.....-----------------随性的天亚因玩游戏用挂而不可思议地穿越到了奥斯维得大陆,于是,他开始了他的异界之旅。歧视?那只是你们腐朽的想法。纨绔?那只是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强大?那只是间接开挂。于是,他会成为奥斯维得最耀眼的存在。
  • 全能天尊

    全能天尊

    林阳不是英雄,有些洒脱,有些诙谐,但却是那种一旦‘变身’后,就可以拯救全世界的男人!
  • 跟毛泽东学口才

    跟毛泽东学口才

    本书通过学习毛泽东的语言艺术阐释了口才的基本内容。包括:说话要看对象、初次见面热谈姓名、诚恳致歉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