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以来。此之谓葆光。
“译文”无论注入多少东西,它都不会满溢,无论取出多少东西,它也不会枯竭,而且也不知这些东西源流自何处,这就叫做潜藏的光明。
智慧是个源源不断的聚宝盆。在你不启用时,永远不知道它的丰富,而一旦开启,却又用之不竭。
尽管你不是无所不能的,但是,只要你对你有信心,你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罗夫·华多·爱默生说过:“相信自己能,便会攻无不克……。不能每日凌越一个恐惧,便从未学得生命的第一课。”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卡耐基在他的著作中曾经引用了英国政治家文斯顿·丘吉尔的一段话:
一个人绝对不可能在遇到危险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但是如果立刻面对它毫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决不要逃避任何事物,决不!
俗话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一个人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这是必须相信自己的智慧,相信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还有一个前提,即我们必须先战胜我们认识上的局限。
人的认识,总有一定的局限,总会受到环境的制约,会受到人们已有观念的约束。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其实是基于别人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根据人类代代相传下来的所谓智慧。但是,别人的认识也好,以往的经验也好,还是人类的智慧也好,都不一定是真理,也会有错误的时候。
例如,人们在谈到血统的时候,总是过多的强调所谓的“将门虎子”,所谓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爱打洞”,但是,将门出犬子,龙生出王八、凤生出乌鸦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里还少吗?
所以,对于别人的认识,以往的经验,还有代代流传下来的智慧,正确的、有利于我们个人发展的,我们当然要吸收,而我们认为错误的、不利于我们自身发展的,我们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毕竟,你的人生只属于你。
只要你愿意,智慧的潜力便永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如果你说,你可以抬起一辆轻型卡车,别人可能说你在吹牛。但看完下面的故事,他可能就会改变自己的观点:
一位农夫在自家的谷仓前注视着一辆轻型卡车快速地开过他的土地,他14岁的儿子正驾驶着这辆车,由于年纪太小,他还不够资格考驾驶执照,但是他从小就对汽车很着迷,而且似乎已经能够驾驶一辆汽车,因此农夫就允许他在自己的农场里开这辆客货两用车,但是不能开上外面的路。
突然,农夫眼看着汽车翻进水沟,他大吃一惊,急忙跑到了出事地点。他看到沟里有水,他的儿子被汽车压在底下,只有头露出了水面一点点。
这位农夫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沟,把双手伸到了汽车下面,把车子抬了起来,高度足以使另一位跑来帮忙的工人把那毫无知觉的孩子从车子下面拽了出来;当地医生很快赶了过来,给孩子作了全面检查,幸好只有一点皮肉伤,只需作简单的治疗,其余均完好无损。
那位抬起卡车的农夫并不很高大,大约有170厘米的身高,70公斤体重。所以,别人都很惊讶,如此身体,竟然能有如此壮举!连农夫自己也觉得奇怪起来,刚才他跑过去的时候根本没有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能够抬得动。出于好奇,他就再试了一次,结果根本就无法动得了那辆汽车。
一个人到了生死紧要的关头所爆发的力量是我们一般人不可想象的。上述例子中,农夫为救儿了,根本未考虑自己能否抬得动那辆卡车。而结果他却办到了,这只是一种亲情使然而已,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俗话说,狗急了跳墙,人急了上房,正说明这个道理。
人的体能如此,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是如此,如智能、宗教经验、情绪反应等等,都可以爆发出几乎不可思议的潜力。平时只是由于情境方面的限制,人在一般状态下只能发挥其很小一部分的潜在能量。
这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在能量未被开发出来。据资料说,普通人只开发了他蕴藏能力的十分之一,与我们应当获得的成就相比较,我们的大脑智慧几乎是处于一种半梦半醒之间,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的很小一部分。人的大脑贮存的能量大得惊人,人们在平常的工作学习中只发挥了极小的大脑功能。要是人类能够发挥自己大脑功能的一半,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个百科全书,获得12个博士学位。
这就是你自己的真实资料,是你自己的有关数据。可以说,在合理的范围内,只要你有信心,你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看一看出身贫困的韩国现代集团的老总郑周永早年的奋斗史就可以窥知一二。
在韩国大垄断财团是其经济成功的支柱。在这些大财团,现代企业集团的实力首屈一指,它拥有1000多亿美元的资产,涉足汽车、轮船、机械制造以及半导体和电子产品等领域,1999年其产值约占韩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年销售额超过600亿美元,在韩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代企业集团的发展被视为韩国经济腾飞的缩影,郑周永则是现代企业集团的缔造者和事业腾飞的掌舵人。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和一个一无所有的小学徒,到后来叱咤风云的企业巨子,郑周永被人称为“速成财阀”,他本人所拥有的资产据估算已达65亿美元。尽管郑周永参加1992年的韩国总统竞选没能如愿,但在韩国民众的心目中,他是名副其实的“财界总统”。
而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财界总统”,早年连饭也吃不饱。
1915年11月25日,郑周永出生在韩国一个叫牙山的偏僻农村,时距日本吞并朝鲜仅5年。牙山村位于通川地区,地处东海岸南北朝鲜分界线以北约30公里。郑周永家世代务农,家境极为贫寒。郑周永兄妹八人,他排行老大。在他童年的记忆里,一家人除农忙时能吃上几顿干饭外,其余时间几乎每天都以稀粥度日。从他10岁那年起,父亲每天凌晨4点就叫醒他,带着他赶15里的夜路下地去干活。
在郑周永的眼里,父亲是一个模范农民,没有哪一个农民比他干活更卖力,无论严冬还是酷暑,他永不停息,然而尽管历尽辛苦,还是无法维持生计。郑周永同情父亲,敬重父亲,却不愿走父亲的老路。与命运抗争,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走出贫穷的山村,到繁华的大城市去,闯荡出一片新天地。郑周永在心里说:“我要进城,我们的经济状况太差了,几乎连肚子都填不饱。早晨很晚我们才吃点燕麦粥,中午空着肚皮,到晚上才喝点豆粥,然后就上床睡觉。我决定要去一个吃饱饭的地方。”
1930年,15岁的郑周永小学毕业,因家境贫寒,他被迫辍学。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先后三次离家出走,但都被父亲找了回来。1934年,郑周永19岁。那一年,全世界都处于萧条之中,郑周永家乡的日子更加艰难,除了日本人的殖民掠夺外,罕见的旱灾使得田里颗粒无收,许多人为饥荒而患了浮肿病。呆在家里无异等死,郑周永再次提出离家出走时,父亲也不能不同意了。
郑周永先到了仁川港,干了一阵子搬运工,然后又来到汉城,在普成专科学校图书馆的工地上干泥水活,再到石油设备厂当学徒工,学到的活计就是把几根铁管捆在一起。几经周折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份还算像样的工作,在一家名叫福兴商会的粮米购销行为客户送粮,得到的年薪可买18袋米。他的父亲终于承认,在城里干活确实比在农村种地好。
郑周永自幼相信“人无信不立”的儒家信条,他的座右铭是:“信誉就是财产,有信誉就有一切。”正是靠着诚实守信,他不仅得到了店主的信任,而且和客户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靠辛勤劳动换得了不菲的收入,也初步了解了经商之道。
偶然的机遇有时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转折点。两年后,那家粮店的店主去世,店主的儿子是一个与郑周永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吃喝玩乐样样在行,但对经商却一窍不通,他也无意接过父亲的老本行,福兴商会眼看就要倒闭关门了。机遇在向郑周永招手,他果断地掏出自己的积蓄,盘下了那家粮店,并在店前换上自己的店牌——京一商社。利用自己在客户中建立起来的良好信誉,他继续从事粮食买卖。在此后的3年里,郑周永迎来了他经营生涯中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效益颇佳,他的父母和弟妹也被接到了汉城。
从此,郑周永开始了其在韩国经济上迅速发展的奋斗历史。
一位哲人说过:“我们对自己所有的信心,会产生于我们对别人的信心。”
所以,无论你是出身寒门,还是出身豪门,只要你相信智慧的力量,相信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成功,那么,你就可以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