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3800000051

第51章 龙风政权领导的反元斗争

一、龙凤政权的建立

在河南行省战场上,当蒙古军被刘福通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的时候,两支地主武装却在这时崛起了,这就是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的所谓“义兵”。察罕帖木儿,畏吾儿人,其曾祖于元初迁居中原,为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人,察罕帖木儿原为沈丘探马赤军。李思齐,信阳罗山(今属河南)人,为罗山县典史。罗山被红巾军攻占后,他们纠集地主子弟,组成“义军”,袭占罗山县城。元顺帝对其进行嘉奖,封察罕帖木儿为汝宁府(今河南汝南)达鲁花赤,李思齐知汝宁府。这两支地主武装专门与红巾军为敌,附近州县的地主恶少和散兵游勇,也纷纷投到他们部下,“所在义士俱将兵来会”,其人数很快扩大。他们不断袭击农民军,许多城镇也被他们占领,对刘福通红巾军造成很大威胁。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元顺帝又调兵遣将,“命河南行省参知政事洪丑驴守御河南、陕西行省参知政事述律朵儿只守御潼关,宗卫扎牙失里守御兴元(今陕西汉中),陕西行省参知政事阿鲁温沙守御商州(今陕西商县),通政院使朵来守御山东……闰(正)月……命河南行省参知政事塔失帖木儿领元管陕西兵马,守御河南”,从各方面加强河南的兵力,以答失八都鲁、察罕帖木儿、李思齐等为机动部队,妄图对刘福诵进行大包围,消灭河南地区的红巾军。但是,刘福通并没有被元兵的气势凶凶所吓倒,他巧妙地运用兵力,声东击西,以少胜多,打破了敌人的“围歼”计划。

为了团结各地起义军和进一步粉碎元兵的围攻,同年2月,刘福通将韩山童之子韩林儿由砀山(今属安徽)夹河迎至亳州(今安徽毫县),拥立为皇帝,又称“小明王”,建立了政权,国号宋,改元龙凤。“小明王”即白莲教宣传的“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意思是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人们将会过上幸福的日子。龙凤政权在中央建立了中书省、枢察院、御史台和六部等政权机构,以韩林儿的母亲杨氏为皇太后,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罗文素、刘福通为平章,刘六知枢密院事,拆鹿邑县(今属河南)太清宫材料修建宫阙。在地方上,随着农民军占领地区的扩大,还陆续建立了行中书省和府、县地方行政机构;军事方面逐步设立了行枢密院,下统各地的统军元帅府、管军总管府、管军万户府等,上统于中央沤密院,军职则有百户、千户、万户、总管、统军元帅等等。

龙凤政权的建立,大大鼓舞了北方的农民起义军,各支队伍团结到“小明王”周围,向元朝统治发起了猛烈攻击。

二、北方红巾军的三路北伐

龙凤政权建立后,元朝统治者十分惊慌,立即从各方面调集军队加紧镇压。至正十五年(1355)6月,元顺帝又任命答失八都鲁为河南行省平章,“统率太不花一应诸王藩将兵马,许以便宜行事”。9月,答失八都鲁进犯许州长葛(今河南长葛县东北),与刘福通展开野战,结果元兵大败。答失八都鲁收拾残兵,退往中牟,立脚未稳,刘福通率轻骑劫营,又败,辎重尽为红巾军所夺,其子孛罗帖木儿,也为红巾军生俘。但不久,农民军遭到元将刘哈剌不花的伏击,损失很大,辎重尽失,孛罗帖木儿也乘机逃跑了。刘福通乃以攻为守,派红巾军将领赵明远率兵攻下嵩州(今河南嵩县)、汝州(今河南临汝)、洛阳,并由孟津渡过黄河,11月,北破怀庆(今河南沁阳),黄河之北震动。元顺帝急调察罕帖木儿防守河北,阻击红巾军,赵明远战败。12月,答失八都鲁向龙凤政权都城亳州,(今安徽毫县)进犯,刘福通在太康(今属河南)战败,元兵进围亳州,韩林儿迁都安丰(今安徽寿县)。至正十六年(1356年)3月,刘福通与答失八都鲁在亳州城下展开激战,“自己至酉,大战数合,答失八都鲁坠马,孛罗帖木儿扶令上马先还,自持弓矢连发以毙追者”,始得以逃命,红巾军大牲,元兵逃往陈留(今属河南),亳州转危为安。

亳州解围后,红巾军得以短暂的休整。刘福通看到河南元兵较多,为争取主动和分散元朝的兵力,至正十六年(1356年)9月,刘福通作出战略上的重大决策:打到外线去,分兵三路北伐。首先派李武、崔德率领一支红巾军西攻陕西;11月,又派毛贵带兵攻入山东。经过一段试探性进攻,山东一路进展顺利,攻占大片地区,陕西一路也取得了不少战绩。于是,至正十七年(1357年)6月,刘福通又派白不信、大刀傲、李喜喜等增援李武、崔德,西攻陕西;再派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等率领中路军北攻河北、山西一带。三路红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元政权发起了强大攻势,把农民战争推向了新高潮。

(一)西路军的战况

至正十六年9月,李武,崔德率兵西进,首先攻克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9月三日,大败元兵,杀参知政事述律杰,破潼关。5日,元豫王阿剌忒纳失里、同知枢密院事定住集中兵力来争潼关,经过一场激战,潼关又为元兵夺去。潼关是西进陕西的通道,在所必争,十9日,李武、崔德败元守将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伯家奴,又夺回潼关。阿剌忒纳失里复引元兵来攻,红巾军哉败,潼关又失。潼关的反复争夺,战斗激烈,双方损失都很大,红巾军为保存力量,暂时撤退,再占陕州、虢州(今河南灵宝)。潼关争夺战,使元朝统治者大为不安,他们深怕红巾军进入陕西,元知枢密院事、节制河南诸军答失八都鲁,企图消灭这支红巾军于河南,乃急令察罕帖木儿,李思齐西援陕州。在察罕帖木儿、李思齐的反扑下,陕州、虢州相继失守,红巾军乃北渡黄河,攻取平陆(今山西乎陆东南)、安邑(今山西运城东北),但不久又遭到尾追而来的察罕帖木儿的袭击,损失惨重。

至正十七年(1357年)2月,李武、崔德领导农民军进行休—整后,避开元兵主力,从武关攻入陕西,破商州(今陕西商县),夺取天险七盘山(今陕西蓝田南),进据蓝田(今属陕西),前锋直至霸上,已经到达奉元(今陕西西安市)近郊。又“分道掠同(今陕西大荔)、华(今陕西华县)诸州,三辅震恐”。元朝统治者没有料到红巾军的行动会这样迅速,陕西的官员慌了手脚,“汹惧无言”,不知所措,守臣王思诚乃致书察罕帖木儿求援。

察罕帖木儿与李思齐率兵自陕州入潼关,红巾军战败,攻取奉元的计划未能实现。李武、崔德率领红巾军走南山,退往兴元(今陕西汉中市)。

至正十七年(1357年)10月,白不信、大刀傲、李喜喜等率兵进入陕西,攻占兴元、凤翔。察罕帖木儿、李思齐来攻,红巾军失利,南下退入四川。不久,红巾军又出四川,进入陕西,攻占秦州(今甘肃天水)、陇州(今甘肃陇县),占领巩昌路(今甘肃陇西),包围凤翔,但不幸中察罕帖木儿的内外夹击之计,红巾军“大溃,自相践蹂、斩首数万级,伏尸百余里”,遭受严重损失。随后,李喜喜等率农民军残部南撤武昌,投奔陈友谅。李武,崔德等转战于陕,甘地区,至正二十年(1360年)曾一度攻占宁夏路(今宁夏银川)、灵州(今宁夏灵武南)等地,但在元兵的不断围攻下,这支红巾军也日益衰弱,兵员得不到补充,粮食也很缺乏,处境十分困难。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5月,李武、崔德竟向李思齐投降了。

(二)东路军的战况

东路军是红巾军北伐的主力,其统帅为毛贵。毛贵原为徐州起义军赵君用的部下,至正十二年(1352年)9月,髓赵君用到濠州。至正十三年(1353年)6月,毛贵随赵君用离濠州,东攻盱眙(今属江苏)、泗州(今江苏盱眙北)一带,至正十六年(1356年)10月,赵君用攻破淮安路(今江苏淮安),杀镇南王孛罗普化,取得重大胜利。随后,龙凤政权设淮安等处行中书省,以赵君用为行省平章,从此,毛贵成为龙风政权的将领。是年冬,毛贵奉命率军北伐。

至正十七年(1357年)2月,毛贵率起义军由海州(今江苏东海)入海,乘海船至山东半岛,27日攻下胶州(今山东胶州市)杀元佥抠密院事脱欢,3月12日,攻下莱州(今属山东),杀元山东宣尉副使释嘉纳。26日攻占军事重镇益都路(今山东青州市)、般阳路(今山东淄川),益王买努逃走。元朝统治者见山东形势紧急,乃调江淮行枢密院副使董抟霄为山东宣慰使,与元知枢密院事布兰奚一起率兵至山东,围攻红巾军,但均为毛贵击退。4月底,毛贵又攻下莒州(今山东莒县)、滨州(今属山东),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山东半岛大部分州县为红巾军占领。

髓后,毛贵又乘胜西进,“自南山来攻济南,望之两山皆赤”。

在红巾军的打击下,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裂,山东的一些地主武装纷纷向红巾军投降,如元朝防守黄河的义兵万户田丰,这年7月即向毛贵投诚,并挥兵攻占济宁路(今山东巨野)、东平路(今山东东平)、大名路(今河北大名)、东昌路(今山东聊城)等地,切断了元南北漕运通道——大运河。义兵千户余宝杀知枢密院事宝童,宣布起义,攻占棣州(今山东惠民)。至正十八年(1358年)2月29日,毛贵攻占济南,杀元守将爱的。至此,山东大部为红巾军占领,毛贵在山东的胜利,有力地支持了刘福通在河南的斗争。

为了进一步控制山东地区,龙凤政权设益都等处行中书省,以毛贵为平章。为了把山东地区建设成农民军北伐的根据地,毛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政权建设和发展生产。其主要措施有:第一、政治上,派遣官员建立地方政权组织。同时,为了收揽人才,设“宾兴院”,大量录用愿意为龙凤政权服务的人员,“以姬宗周等分守诸路”;第二、经济上,大兴屯田,发展生产。当时粮食奇缺,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和保证军粮供应,毛贵“于莱州立三百六十屯田,每屯相去三十里,造大车百辆,以挽运粮储。官民田十止收二分,冬则陆运,夏则水运。”第三、军事上,置元帅府、管军总管府,管军万户府,加强设防,并在各地修建城池。据记载,平度州城、博兴县城、临朐县城、日照县城等,原皆残破不堪,毛贵组织人力进行重修,各城均高三丈,池宽一丈五六尺。通过上述措施,红巾军牢固地控制了山东地区。

至正十八年(1358年)2月底,毛贵由济南率兵继续北进。

进入河北地区后,首攻南皮,守将董抟霄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时已被提升为河南行省右丞,他还未来得及上任,便被毛贵北伐军包围于南皮县的魏家庄。困兽犹斗,这个双手沾满红巾军鲜血的家伙,虽已陷于绝境,但依然“拔剑督兵以战”,结果被红巾军乱枪刺死。随后,红巾军攻下清州(今河北青县)、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河间,据长芦镇。3月,毛贵“水陆并进,首尾相衔”,攻克蓟州(今天津市蓟县),前锋直抵漷州(今北京市通县境内)的枣林,柳林,杀枢密副使达国珍,离大都(今北京)只有一百二十里了。面对长驱北进的红巾军,各州县官员“惊惶四散,毫无斗志”,有的狼狈逃跑,有的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战。

元朝中央也一片混乱,有主迁都蒙古草原者,有主“迁都关陕者”,有主顽抗者……元顺帝急诏各地勤王,调兵入卫大都。

北伐形势大好,红巾军本可以乘胜前进,直取大都,但就在这一关键时刻,毛贵却在战略上犯了保守主义的错误,没有直取大都,而采取了“固蒂自全”的方针,结果贻误战机,给敌人提供了调兵遣将的时间。当元朝精兵由河南赶来时,形势便发生了逆转,红巾军在柳林作战失败,中路军又迟迟未到,在力量对比上,农民军处于劣势,毛贵感到力量不支,退回了山东。事后,元朝官僚李士赡心有余悸地说:若红巾军“举全齐之众,乘破们之势,谕拙速之机,捣我无备,鼓噪长驱,则胜败存亡未可知也。”战略上的保守,失去了战机,导致整个战局恶化。

毛贵退回山东,河北州县尽失。不幸事件又接踵而来,至正十九年(1359年)4月,赵君用在淮安为元兵所败后奔依毛贵,毛贵以礼相待,但赵君用为了夺取最高权力,竟用阴谋手段杀害了毛贵。毛贵被杀,使山东红巾军失去了强有力的领导,并导致了红巾军内部的分裂。正在远征辽阳的毛贵部将续继祖听到毛贵—被害的消息后,怒火万丈,7月,从海道回师山东,杀赵君用于益都。从此,赵君用部与毛贵部之间互相仇杀,益都、济南一带……陷于红巾军内部互相攻杀的混乱之中。

山东红巾军的分裂和内部的混战,不仅削弱了自身的力量,而且给元朝统治者提供了进窥山东的机会。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6月,元顺帝派察罕帖木儿率兵东犯,进攻山东红巾军,很快侵占冠州(今山东冠县)、东昌(今山东聊城)。8月,察罕帖木儿遣其子扩廓帖木儿及部将阎思孝、关保、虎林赤等率精锐五万自东阿(今属山东)南黄河上架浮桥,渡河攻东平,田丰部虹巾军二万人夺桥未成,元军得渡,长清失守,东平被围。察罕帖木儿“以田丰据山东久,军民服之,乃遣书谕以逆顺之理”,劝其投降,田丰见大势已去,竟投降了元朝。田丰降元后,升任山东行省平章,并大受奖赏。此后,田丰为先锋,又招降了驻守棣州的余宝、守东平的王士诚、守东昌的杨诚,“已而沿海登、莱、沂、密等皆降”,随即南陷太安,北陷济阳、章邱,进而包围济南。红巾军坚守济南三个月之久,后因叛徒刘硅降元,济南陷落。至此,山东大部地区为元兵占领,只剩下益都、莒州两座孤城,由毛贵部将陈猱头等坚守着。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6月,田丰、王士诚等又杀察罕帖木儿,重新投归红巾军,加强了益都的守卫力量。但是,山东地区的元兵已大量集结,在力量对比上大大超过了红巾军,再加以山东发生蝗灾,粮食供应也十分紧张,这都为守卫益都带来了困难。为了摆脱困境,他们也曾向刘福通求援,但刘福通派出的两支授军在9月和11月都遭到元兵阻击,未能成功。这样,益都红巾军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坚守两个月后,元兵掘地而入,益都城失守了。田丰、王士诚被剖心处死,陈猱头等二十多位红巾军将领被押送大都杀害。关保也很快攻占莒州。至此,北伐东路军完全失败,山东又落入元兵之手。

(三)中路军的战况

北伐中路军由关先生、破头潘(即潘减)、冯长舅、沙刘二等率领。这支军队原归龙凤政权丞相盛文郁领导,主要在曹(今山东曹县)、濮(今山东鄄城一带)活动。至正十七年(1357年)9月,中路军北伐正式开始,他们越过太行山,进入山西,22日攻占陵川(今属山西),杀县尹张辅,26日攻下高平(今属山西)。闰9月,又占领潞州(今山西长治),指向冀宁路(今山西太原市)。元顺帝令察罕帖木儿率兵东调防守冀宁。红巾军进攻冀宁受阻,乃暂时退兵进入太行山休整。至正十八年(1358年)春,当时毛贵率东路军攻入河北,王士诚、续继祖等自益都出发,攻怀庆路(今河南沁阳),杀总管王德贞;3月,王士诚破晋宁路(今山西临汾市),杀总管杜赛因不花,这些战役牵制了元兵,支援了中路军。中路军这时也再度出击,分兵攻取绛州(今山西新绛)、沁州(今山西沁县)、冀宁、大同(今属山西)等地,进展很快,形势大好。但是,由于毛贵的东路军未能直攻大都而退回山东。这样,云集大都周围的元兵便把矛头集中指向了中路红巾军。5月1日,察罕帖木儿派董克昌侵占冀宁,5月八日,关保败红巾军于高平。6月13日关先生、破头潘等攻陷辽州(今山西左权),虎林赤率兵李夺,关先生向西转移,再次攻克冀宁路。9月,关先生攻保定路,不克,乃西破完州(今河北完县)。中路军由于受到元兵阻击,不能与东路军会师,乃北攻大同、兴和(今河北张北)等地。10月,关先生、破头潘攻下大同后,进兵塞外,12月9日,攻破元上都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烧毁其宫殿。上都是元朝皇帝夏天避暑的地方,每年要在这里住半年之久,是元朝北方的政治中心,建有华丽的宫殿。红巾军攻占上都,对蒙古统治者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中路红巾军的胜利,鼓舞了草原上处在蒙古贵族统冶下的各族人民,汪古部人民曾发动武装起义,响应红巾军,蒙古贵族赵王马扎罕吓得“微服遁去”。

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红巾军在上都停留7日后继续东进,攻破全宁路(今内蒙古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焚元鲁王宫府。13日,关先生、破头潘等又东破元辽阳行省省会所在地辽阳路(今属辽宁),杀懿州路(今辽宁阜新北)总管吕震。辽阳是元朝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红巾军攻占辽阳,震动了东北地区。元左丞相贺太平奏请元顺帝,愿以其子也先忽都为总兵大将军,领兵取辽阳,他以为“关先生、破头潘自晋、冀、西京历上都,军常无留行,其破辽阳必不能守,可以取辽阳,则其子功成。至则关、潘军日治战马,一无退意。也先忽都畏之,缩迹不前,竞溃而归。”腐败的元兵不战自溃。

同年2月22日,关先生、破头潘、沙刘二等红巾军将领致书高丽王,向他指出,红巾军:

“慨念生民久陷于胡,倡义举兵,恢复中原,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悉皆款附,如饥者之得膏梁,病者之遇药石,今令诸将严戒士卒,母得扰民,民之归化者附之,执迷旅拒者罪之。”

明确表示要进军高丽,解救处于蒙元统治下的人民。当时,高丽的统治者恭愍王与蒙古皇室通婚,关系密切,是元朝皇帝的忠实代理人,他们对元末农民起义军极端仇视,并曾派遣军队助元朝镇压张士诚。因此,红巾军进军高丽,也是为了进一步打击元朝统治。红巾军以辽阳为基地,积极进行出兵高丽前的准备工作,同时还派出偏师,攻占广宁(今辽宁北镇),4月1日又攻下金州(今辽宁金县)等地。

11月29日,红巾军前锋三千余人渡过鸭绿江,大败高丽兵。12月八日,平章毛居敬率主力四万多人,“冰渡鸭绿江”,攻占义州(今朝鲜新义州),杀其剐使朱永世等。9日,攻下静州,杀都指挥使金元凤,又破麟州、铁州。28日,红巾军攻占西京(今朝鲜平壤市)。红巾军的胜利进军,使高丽统治者“中外汹惧,京城皆为走计。”但是,这支红巾军是孤军深入,远离了后方,既缺少后备支援,又不熟悉高丽的情况,故难以持久作战,因此,当高丽王调集大兵进行反扑时,这支红巾军便逐渐由优势转为劣势。至正二十年(1360年)正月,红巾军在西京争夺战中失败,撤出西京,退屯龙罔、咸从一带。2月2日,高丽兵攻咸从,为红巾军击退。15日,高丽兵又来争咸从,红巾军杀开城知府辛富及将军李坚。红巾军损失亦重,大将沈剌、黄志善被俘,二万多人牺牲,红巾军退保甑山县,再败于古宣州,数百人战死,红巾军余部三百多人退回鸭绿江以西。3月,红巾军以战船七十多艘曾由海上进攻高丽西北沿海的丰州、凤州、黄州、安州一带,但均未得手。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10月20日,红巾军破头潘、沙刘二、关先生等十余万众再渡鸭绿江,攻朔州,11月,攻克抚州、安州,大败高丽兵,杀其上将军李荫、赵天柱,并发布檄文:“将兵百十万而东,其速迎降”,要高丽王尽快投降。高丽王度不能敌,南逃利川,24日红巾军攻占王京(今朝鲜开城)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正月,高丽将安佑、李芳实、黄裳、韩方信、李余庆、金得培、安遇庆、李寿龟、崔莹等率兵二十万反攻,17日进抵王京,18日攻城,红巾军力战,沙刘二、关先生战死,城破,破头潘率锁余众北道,渡过鸭绿江,返回辽阳。

高丽兵尾追,4月,红巾军在辽阳战败,破头潘被俘。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春,中路军余部尚有万人,在左李的率领下,西攻上都,又为孛罗帖木儿所败,损失严重,无力再战,降元。中路军至此失败。

红巾军的三路北伐,前后坚持了六七年之久,最后都失败了。

其所以失败,首先是由于缺乏统一指挥,三支军队各自为战,不能互相配合,这就分散了力量,终于被敌各个击破。其次,三支军队远离后方,千里往返,信息难通,他们长期在外流动作战少除东路军外,都没有建立起根据地,没有后方的支持,这样的战争是难以持久的,要取得胜利也是很困难的。再者,红巾军内部某些将领的自相残杀和叛变投降活动,也大大削弱了红巾军自身的力量,从而促使了失败。例如,赵君用之杀毛贵,续继祖杀赵君用,以及李武、崔德的投降和田丰、王士诚等人的叛服无常,都给农民军带来极大的危害,加速了北伐的失败。

三路北伐虽然失败了,但给蒙元统治者的打击还是沉重的。

红巾军的三路北伐,渡过黄河,东到朝鲜,西到陕、甘、北出长城,在纵横数千里的范围内向元朝统治者展开了殊死搏斗,上都宫殿为红巾军焚毁,大都也受到严重威胁,许多统治据点处在红巾军的包围之中,使元朝统治者惊恐万状,有人竟发出了“国破将如之何?”的哀鸣。可见三路北伐对元朝统治者的打击是何等沉重。

三、刘福通、韩林儿的最后失败

至正十六年(1356年),刘福通派出三路红巾军北伐后,元朝统治者不得不抽调一部分兵力阻击进入山东、陕西等地的红巾军,元主力察罕帖木儿、李思齐等部因而都离开了河南。这样,刘福通为首的中央红巾军所受压力减少,从而便开始主动出击,攻占了河南一些州县。至正十七年(1357年)6月,刘福逋以“复宋”相号召,进攻汴梁(今河南开封市),汴梁城高池深,未能攻下。同年8月,刘福通攻克大名路(今河北大名)、卫辉路(今河南汲县),败元河南行省平章答失八都鲁,占领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地区,形成了北取大都的态势,元顺帝急调知枢密院事答理麻失里率兵往援,刘福通在濮州(今山东鄄城北)大败元兵,杀答理麻失里。答失八都鲁一败再败,“力不能支,退驻石村”,元廷疑其“玩寇失机”,一再催其进击,答失八都鲁心不自安,红巾军乃“诈为答失八都鲁通和书,遗诸道捣,使者果得之以进。答失八都鲁觉之,一夕忧愤死。”答失八都鲁死后,军队由其子孛罗帖木儿率领,由此军心动摇,一时尚未对红巾军构成威胁。刘福通抓住时机,经过一番准备,于至正十八年(1358年)5月,再攻汴梁,元守将失烈门度不能守,一夕逃遁,红巾军进入汴梁。汴梁是原宋朝的京城,红巾军政权亦称宋,刘福通为了扩大政治影响,乃以其为都城,将小明王由亳州迁到汴染,“造宫阙,易正朔,号召群盗。巴楚、荆楚、江淮、齐鲁、辽海,西至甘肃,所在兵起,势相联结”,造成了一派大好形势。

红巾军的节节胜利,促使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这年7月2日,原河南行省平章怀庆路守将周全起义,加入红巾军,察罕帖木儿派兵镇压,周全大败元兵,杀其将伯帖木儿,率领部下南渡黄河,进入汴梁。刘福通派周全攻洛阳,元“守将登墟,以大义责全,全愧谢退兵”,刘福通大怒,将其处死。

后来,由于红巾军三路北伐的相继失利和远征塞外,元朝统治者得以腾出手来,调集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等主力部队到河南,摆出反扑汴梁的架势,河南形势发生逆转。至正十八年(1358年)10月,曹州:(今山东菏泽市)为孛罗帖木儿侵占,红巾军武宰相、仇知院牺牲。至正十九年5月,察罕帖木儿进占虎牢关,又攻陷归(今河南商丘县)、毫(今安徽毫县)、陈(今河南淮阳)、蔡(今河南汝南)等州,逐渐包围汴梁。陕西、山西一部分元兵也奉命来到汴梁城下,战船则浮于黄河,对汴梁发起围攻。由于大批红巾军远征在外,汴梁孤立无援,元兵在数量上占了绝对优势,红巾军虽然进行了顽强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同年8月城破,刘福通护韩林儿冲出重围,转移安丰(今安徽寿县),数万红巾军士兵及龙凤政权官员家属被俘。河南地区又落入元兵之手。

韩林儿转移安丰后,龙凤中央政权力量已经很弱,但名义上依然是北方红巾军的最高领导机构。因此,朱元璋等一些重要农民军将领的官位升迁,都仍是以小明王的名义发表的,而安丰的防守兵力虽然极为薄弱,但当战斗在山东的田丰红巾军遭到扩廓帖木儿的进攻而求援时,刘福通也依然派出了援兵。

继河南陷落之后,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11月,随着莒州的失守,山东地区的红巾军也失败了。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2月,已降元并占据濠州(今安徽凤阳)的张士诚乘人之危,派部将昌珍进攻安丰,当时安丰城内粮食奇缺,竟至“人相食,有尸埋于地而腐者,亦掘而食之。或以井底泥为丸,用人油炸而食之者”,形势极为严重。面对这一险恶局面,刘福通不得不派人向驻守集庆(今江苏南京市)的朱元璋求援。朱元璋不失为龙凤政权的将领,他力排众议,于3月1日亲率大军渡江北援安丰。朱元璋援军到达时,安丰已经失守,刘福通战死。朱元璋打败吕珍,找到了韩林儿,接回滁州,建宫殿以居,奉之甚厚。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12月,朱元璋派廖永忠到滁州,迎请小明王到应天(元集庆改名),途经瓜步渡江时,将韩林儿沉入水中溺死,龙凤政权灭亡。

同类推荐
  • 唐朝小商

    唐朝小商

    隋末唐初,又逢战乱,一个靠放羊为生的孤儿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世事变幻,人生多艰,停息意味着灭亡,坚强是唯一的长路!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九转十世,投胎到皇家。命运给了他一个尊贵无比的太子身份,也给了他一个残酷无情的生活环境!那就是他不得不面对的坑爹现实:他爹是李治,他娘叫武媚。
  • 回到三国当土豪

    回到三国当土豪

    一矮穷挫大学生刘仁,边考古边泡妞在深山寻宝,结果穿越到自己前世,摇身一变成为三国汉室宗亲刘虞之子,弄弄小发明赚钱,打倒汉末豪强,成为一代有钱有粮有地的大土豪:南阳袁公路歇斯里底怒吼:“男人莫装逼,装逼遭雷劈,你确定是在说我?”“张纯莫装纯,装纯遭人轮,啥叫装纯?”渔阳张纯临死前不解地问道。西凉董卓舔着大刀说道,“拿下洛阳,金银财宝是众将士们的,皇帝和嫔妃宫女都是我的。”渤海袁绍:“某乃四世三公,左颜良,右文丑,你敢跟我抢地盘,问我兄弟答应不?”“你们为何这么叼?”吕布仰天长啸。涿郡刘玄德四处驰援却无人肯让地盘,疑惑道:“难道我不是诸侯请来的救兵么,不肯让地盘给我就算了,怎么连路费都不给呢?”孙伯符道哀声叹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盟友。”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为什么分久又必合?为什么…… 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 小小刁民

    小小刁民

    这是两个刁民和一个准刁民的故事。一个从小小刁民一路玩官、考官、做贤官,官运亨通。一个从小小刁民一路佐官、经商、掌兵权,玩个自在。还有一个跟着刁民们练兵、救急、当幕僚,累的要死。三个娃娃一台戏,何况刁民。各位,好戏即将开台……
热门推荐
  • 寒窗夜韵

    寒窗夜韵

    如果我可以,我会用一生的时间来守护你,在你身后,看着你在天空自由地飞翔,一天当你疲倦了,无法再去飞翔,也没有了依靠,我会在下面用我不变的双手稳稳地将你接住,我会把我的梦想轻轻的放在你的手上,让你感觉到温馨……
  • 上仙驾到:呆萌小姐要修仙

    上仙驾到:呆萌小姐要修仙

    若能散尽红颜愿,回首凡尘不为仙。本欲起身离天地,却见莲花卿依然。他是性情淡然的仙界玄宗道子姬云,为救师妹剑斩命轴,在百世轮回间艰难挣扎,只为再听到她的一声:“师兄。”她是在凡间青云国有着顶顶大名的蠢货大小姐洛轻灵,整日不是吃喝就是玩乐。蠢萌迷糊大小姐遇上落难道子大人,会发生什么好笑有趣的事儿呢?在九州大陆上又会有哪些风起云涌,阴谋诡计等待着他们呢。六界动乱,域外天魔蠢蠢欲动,且看两人如何并肩面对。希望看文的小伙伴可以加群544010211,给青司酱提供一些意见。
  • 天生异相

    天生异相

    天生异相,天赋异禀。吾辈生而与众不同。显异相,开灵窍,蜕凡躯,通天地,成金身,悟大道,得造化,证永恒。天地朽而吾不朽,日月灭而吾不灭。
  •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学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学

    本书介绍了有关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学的基本理论、质量控制、动物实验技术等内容。分为上篇实验动物和下篇动物实验方法学,包括实验动物分类、常用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等。
  • 殡葬暖妻

    殡葬暖妻

    他是蓉城赫赫有名的医生,而她则是蓉城不起眼的小殡葬师。一场无关爱情的婚姻,他娶她只为利用她保护好自己的爱情,而她嫁他只是不想让自己成为大龄剩女。他娶了她,却一声声的叫她“妹妹”;而她嫁了他,却一次次的喊他“哥哥”。直到后来,他将她压在身下,“哥哥是医生,妹妹是殡葬师,将来生个孩子就是法医。”
  • 华人十大科学家:华罗庚

    华人十大科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 “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华罗庚》由李景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华罗庚》记述了华罗庚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佛说须摩提经

    佛说须摩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世界

    千世界

    大千世界,总有不一样,位面林立的世界,危险并起,既是颓废的年代又有惊艳的奇才世界是靠的追寻。
  • 百姓不可不知的500个法律常识

    百姓不可不知的500个法律常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相当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人普遍知道法律大概念,知道什么事可能违法,但碰到小事,或者一件违法的事严重到什么程度,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却知之甚少。《百姓不可不知的500个法律常识》正是基于这点考虑,从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的社会热点入手,用具体的实例将法律常识化,告诉百姓们最关注的法律常识。《百姓不可不知的500个法律常识》囊括了生活中最常见的婚姻家庭、财产继承、房屋买卖、消费权利、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劳动保障、保险常识、违法犯罪等十个方面,百姓们最关注的法律真相,轻轻松松就能读懂并掌握。本书由金金编著。
  • 重生芳华

    重生芳华

    前世,死于宫闱,死于毒酒,死于心爱男人之手。重生舍妹之身,这一世,情爱如云烟,惟愿以微小之力,保得家族荣华,步步生莲,岁岁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