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5300000024

第24章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公元1328年—1398年),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我国封建社会的著名皇帝之一。

人们常说,明太祖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其实,凤阳只是他的成长之地,他出生于泗州,3岁时随父迁到凤阳。祖籍江苏沛县,关于朱元璋的籍贯与经历,后人在凤阳龙兴寺朱元璋画像左右曾撰有一联,生动形象地作了很好的概括:

系于沛,生于泗,长于濠,凤郡昔钟天子气;

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龙兴今仰圣人容。

身披袈裟皇觉寺里讨生活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的建立,结束了宋、辽、夏、金对峙混战的局面,使中国又出现了规模空前的统一局面。但是由于元王朝的残酷民族高压政策,不到百年,就被愤怒的人民推翻了。而在人民反元的大起义中,朱元璋就是最杰出的英雄人物。

佃农朱五四,其妻陈氏已经为他生育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元文宗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的九月十八日子丑二时之交,也就是凌晨三时许,又一个男婴降生了,取名重八,他就是朱元璋。八口之家,生活更加艰难,经常穷得揭不开锅。先天不足的朱元璋由于不得温饱,更是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幻想神灵保佑的朱五四,便抱着他到皇觉寺(后改为龙兴寺),跪倒在佛像前许愿舍身。然后在老僧高彬法师面前,恳求认幼儿朱元璋作徒弟。当高彬认可后,才抱着朱元璋离寺而回。

也不知是否朱五四的行为起了作用,朱元璋竟一天天长大起来,并开始给地主放牛、打工。随着岁月的流逝,朱元璋的哥哥、姐姐都先后成了家,他满以为凭一家人的拼命劳作,节衣缩食,苦日子就会到头了的,但天并不遂人愿,就在这时,一场大祸降临了。

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一场特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了,这一年,淮河北岸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濠州地区久晴不雨,眼见收获将临,又飞来铺天盖地的蝗虫,将庄稼吃了个精光,接着,瘟疫又流行起来,穷苦的人民饿死、病死的不计其数,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纷纷流浪,远近几百里变成一片荒凉。

朱元璋一家也难逃厄运。这一年九月,64岁的朱五四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接着母亲陈氏和大哥重四又先后死去。加上前几年相继病死的二嫂、三嫂等人,偌大的一家人只剩下大嫂王大娘、二侄朱文正、二哥重六和朱元璋自己四人了。此时的他们连棺材钱也出不起,而且埋葬尸体的地方都没有,他们的可怜处境和哀伤的哭声感动了好心的邻里刘继祖,主动送了一块坟地给朱家,这才使得朱元璋四人用几片破芦席埋葬了亲人。这就是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后,在原地重建的凤阳城南的明皇陵。

为了活命,在埋葬了亲人后,二哥与大嫂、侄儿就各自奔东西谋生去了,好心的邻居汪老太太十分可怜17岁的朱元璋,主动收留了他。但汪家也是自身难保,无法照顾朱元璋太久,汪老太太回忆起朱五四抱子皇觉寺舍身的过去,便与朱元璋商量入寺为僧的事情。两人相对落泪,朱元璋含着泪反过来安慰老太太说:“大娘,当和尚总比饿死的好,您就放心吧!”于是朱元璋拜别汪老太太的收留之恩后,迈着沉重的脚步向皇觉寺一步步走去。

17岁的朱元璋衣衫褴褛,面容消瘦,可以说是其貌不扬,但他却生得身材高大,有几分力气,所以,高彬大师虽有几分不快,还是答应了他实现幼时舍身,如今决心削发为僧的请求。从此,朱元璋成为一名干杂活的小行僧,他实际上是庙里大和尚的小仆人。虽然发给了朱元璋一件破“衲衣”,但并没有给他受戒,所以,他还不是一个正式的和尚,扫地、上香、击鼓、挑水、烧火、煮饭、洗衣等等就是他每天的“功课”。

朱元璋本是一位要强好胜的乖巧少年,一场天灾使他沦落到这个地步:从早到晚听着枯燥的钟鼓声、木鱼声、念经声,白天不停地干着体力活,还少不了受老和尚的训斥,时时低声下气地陪笑脸。再想想过去,自己是家中最小的,处处有人宠着、让着,在村子里的小伙伴当中,也凭着聪明能干而有些身份,真是越想越不好受,但为了生存下去,又不敢对活人发火,他便对泥菩萨下手来发泄怒气。

有一天,朱元璋打扫佛殿,干了大半天,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却不小心绊着佛像的石座跌了一跤,早就窝了一肚子气的朱元璋,这下可找到出气的地方了,不由分说,便操起扫帚痛快地揍了佛像一顿。过了些日子,供桌上的大红蜡烛因为被老鼠啃了一个大缺口,老和尚却怪罪朱元璋的不尽辞责,把他狠狠训斥了一顿。朱元璋心想,不是听说你们佛爷是管庙宇的吗?这个木头东西却连一只老鼠都管不住,害得我受责骂,真是没用。于是他设法找到了一支笔,在佛像的背上写了“发配三千里”,把佛像“充了军”。这在当时,迷信统治着人们的时代,此事倒也算得上不小的反抗精神了。事发后,朱元璋自然少不了挨骂,但由于他是不花钱的杂役,也就不了了之。

寺庙是靠收租过日子的。淮北的特大灾害,也断了皇觉寺的活路,眼看着存粮一天天的减少,高彬等法师只好作出让和尚们出门去云游觅食的决定。朱元璋当了5O天行童后,便与师父、师兄一起先后离开皇觉寺。他一不会念经,二不会做佛事,却也只好硬着头皮上路。好在他虽然不通佛道,倒也看惯了别人如何敲木鱼,如何口中念念有词。于是他也就装模作样,走东闯西,壮着胆子,走四方去了。

朱元璋由凤阳南下,先到合肥,再西入固始、信阳,又往北进入汝州、陈州等地,最后回到皇觉寺。这一圈,历时四年(公元1344年—1348年),穿城越村,虽说是饥寒交迫,吃尽苦头,却也经了风雨,见了世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特别是这些地区人民高昂的反元活动,给了朱元璋极大的鼓舞,他开始明白只有斗争才能改变现状。这次游历,对于朱元璋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士兵到大明开国皇帝

朱元璋当游方僧在淮西地区到处行乞的期间,正是江淮人民为反抗元朝统治,在宗教外衣的掩护下进行广泛地组织发动的高潮阶段。

河南与淮西地带,在当时,是南、北两大派白莲教的活动中心地域。

北派白莲教,当时是以祖籍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韩山童为首。南派首领则是彭莹玉,他因袁州起义失败,便逃到淮西地区潜伏,秘密宣传“弥勒降生,当为世主”的思想,在他的发展组织下,教徒遍及江淮,积极作着起义准备。朱元璋游方期间,正是南派白莲教进行紧张的宣传和发动民众的时候,朱元璋暗暗地接受了白莲教的教义,寄希望于已经降生的弥勒,以解救受苦受难的淮西民众和自己。于是,回到皇觉寺后,他改变了顽皮的旧习,开始思考将来,并开始认真学习文化,广泛交友,为将来能干一番大事业而积极创造起条件来。

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五月,黄河在白茅口决口,元王朝的税收遭到很大损失。朝廷决定强征17万名民夫,要开河28O里,把黄河勒回旧道。韩山童认为时机已到,便到处散布童谣,说“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并且暗地里雕凿了一个独眼石人,偷偷地埋在黄陵岗旁估计着先要开挖的地方。

后来人们果然挖出了一个独眼石人,一时人们确信弥勒降生,出头翻身的日子已来到了,人人口中念佛,情绪十分激昂。

根据形势的发展,韩山童聚集了3OOO人,在白鹿庄杀白马、乌牛祭告天地。宣称自己是宋徽宗第八代孙,刘福通也宣布是宋将刘光世的后代,是辅佐旧主韩山童的,在一片欢呼声中,韩山童被推为明王。他们定下起兵日子,决定以头包红巾为记号,歃血立誓。不料消息走漏,元军包围了白鹿庄,韩山童遭擒被杀。刘福通则力战而逃,重整队伍,并出敌不意,立即举行起义,先后攻占了颖州、罗山、上蔡、正阳、霍山等地。黄陵岗工地河夫们得了信号,也呐喊而起,杀了监工河官,包上红头巾,与刘福通主力会合,组成了五六万人的大部队。

由于农民起义每个人头包红巾,所以被称为红巾军,以区别于头包青巾的元军。

红巾军所到之处,严守教规,不杀平民,不奸淫,不抢劫,开仓发粮救穷人,深得民众的拥护。有关起义军的消息,不断地传到皇觉寺,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特别是红巾军檄文中“贫极江南,富夸塞北”这句话,更是深深打动了朱元璋的心,他结合个人的际遇,想到了自己一家人长年辛勤劳作,却只能吃草根树皮,原来是大漠那边的贵族把全国的财富都掠去了,要活命,就得改变当今这个世道,把吃人的朝廷推倒。这样,朱元璋暗下了决心,要参加起义的队伍,达到改变现状的目的。就在这时,郭子兴占领了濠州城。

在城外皇觉寺里的朱元璋,本准备去投奔濠州城,但听说城内五个元帅谁也不服谁,便又踌躇不决了。这时,他接到一封从濠州城里捎来的信。

这封决定了朱元璋前程的信,是他的少年好友写来的,那位好友,就是在死后被朱元璋追封为东瓯王的汤和。当朱元璋远游外地时,汤和也逃荒他乡。在得讯郭子兴定远起事之时,汤和即带领十几位壮汉前来投奔,并立功被提升为千户。他首先想到了仍在皇觉寺受苦的故友朱元璋,便写了封信动员朱元璋入伍。

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闰三月初一日夜,朱元璋身着僧衣,来到了被元军包围的濠州城下。黎明,城门洞开,朱元璋急着就要进门。但守门的兵士见到他是一个衣衫破烂的和尚,便起了疑念,将他捆起来,送交郭子兴帐前请令斩首。但朱元璋此时十分镇定自若,问一句,答一句,不喊冤不叫屈,而是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投军之意。郭子兴见他没有奸细的慌张和畏惧,而且虽长得丑了一点,却是一身正气,身高体壮,确像一条好汉,心底里暗生喜欢他了,再仔细盘问,原来朱元璋是本地孤庄村人,又是千户汤和写信叫他来的,便高兴地收为步卒。

朱元璋入伍后,可以说是如鱼得水,精神振奋,操练刻苦认真,又加上他颇有心计,有体格,仅仅十几天工夫,就成了小队内武艺拔顶的人物。几次出城巡哨,有机谋,又果断,行动沉着,随机应变,次次立功圆满而归,不仅小兵们个个喜欢与他一起执行任务,就是队长也常常与他商议。也许是朱元璋的缘份好,运气佳。有一天郭子兴亲自巡查,因为朱元璋个头高大,站在排头,很是醒目,郭子兴一眼认出他是那位被捆来投军的和尚,便顺口问队长他来队后的表现。队长自然是满口称赞,说他是“千中选一”的人材。一句话令郭子兴大喜,当即宣布朱元璋为亲兵九夫长,调回帅府,在自己身边当差去了。

乖巧能干的朱元璋调到了郭子兴身边服务后,做事小心谨慎,作风果敢利落,完成任务又快又好,打起仗来能身先士卒,且不贪功不贪财。加上他平时没有多话,说出的话字字都有分量,深得上司和同伴的信赖。朱元璋又认识一些字,上司的命令、公告以至士卒们的家信,伙伴们常找他讲解。由于朱元璋勇敢、能干、有见识、有义气,为人大方人缘又好,因此得到了大伙儿的尊重,甚至郭子兴元帅也将他作为心腹体己。

早几年,郭子兴的老友马公病死,将其女儿托付了他,郭子兴视孤女为亲生骨肉,交二夫人张氏扶养成人。郭子兴常在饭后茶余夸奖朱元璋这也好,那也好。张氏认为郭子兴心粗,脾气又不好,与其他四个元帅合不来,急需一位像朱元璋这样能干的人当助手,两人一商量,决定将养女嫁给朱元璋,招为上门女婿,对此朱元璋自是满口应承,择日便成婚。为婚礼上显示身份,郭子兴找人给重八起官名,取名元璋,字国瑞,此后他便更受尊敬,也更有利于施展才能,官阶逐渐上升了。

在红巾军中几个月的生活实践,使朱元璋懂得了要使自己地位牢靠,非要建立自己的队伍不可。于是他趁元军撤围的良机,回到家乡钟离,打出红巾军招兵的大旗。穷乡亲们看见自己的重八招兵,纷纷前来报名,不到1O天,就招到了7OO多人。其中就有小时的伙伴、以后的大明开国元勋徐达、周德兴、顾时、王志、李新等在《明史》有传的人物近4O人。朱元璋就以这支贴己的力量为基干发展自己,直至登上皇帝宝座。

朱元璋带着这7OO多人回来,郭子兴大喜,于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六月,升朱元璋为镇抚,一跃成为带兵的军官了。一年后,又升为总管。而且朱元璋看透了已经称王的彭大、赵均用成不了大气候,便提出自己单独外出发展势力的想法,得到了支持后,便带贴身伙伴徐达、费聚等24人,南进定远儒生,占城掠地,扩大队伍。

一天朱元璋得到消息,说张家堡驴牌寨有3OOO人的队伍孤立无援,处境困难。他便亲自前往联合,但其主帅却事后反悔,不肯带兵前来投奔。朱元璋便骗来主帅,假传命令,然后加以感化,把3OOO人变成了自己的队伍,不久,他又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得到了从濠州撤围下来的元朝“民兵”2OOOO人,朱元璋高兴的写道:“赤旗蔽野人盈岗。”

朱元璋羽毛日渐丰满,思考问题的眼光也更远了,首先,他想到了事业要成功,必须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他任命前来投奔的定远儒生冯国用、冯国胜兄弟为幕府参谋,国用深沉,有计谋;国胜骁勇,多智略。朱元璋虚心的向他们请教,冯国用提出了夺取有“龙蟠虎踞”美称的集庆路(今江苏南京),占据有利的地形,以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为首要任务,而后拓展地盘,而且要取得民众的支持才能建功立业的建议。这一建议,对于朱元璋的反元建国的成功起到先导作用。接着,在南攻滁州途中,定远地方有名的文人李善长来军门求见,朱元璋高兴地马上接见。朱元璋认为现在反元起义遍地都是,看来要有长期的战争。李善长胸有成竹的说:“您要事业成功,必须学习汉高祖刘邦。”他认为刘邦也出身平民,但为人气量大,眼光远,善用人,不乱杀人,深得军民爱戴,所以只用了五年便平定天下。朱元璋从此暗下决心要学习这位沛县老乡,便将李善长留作幕府掌书记。朱元璋心中不但有了建立根据地的思想,而且有了效仿的榜样,为今后的斗争铺开了道路。

在李善长和冯氏兄弟的辅佐下,朱元璋顺利地攻下滁州城。这时,他的亲侄子朱文正和二姐夫李贞携带他的儿子李文忠闻讯前来投奔,并转告他的二哥已去世的消息。一家所剩的几口人总算团聚了。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正月,朱元璋攻克和洲。郭子兴接到捷报,立即指派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成了一地的最高长官。朱元璋明白自己有了名义上的地位,但由于年龄轻,资历浅,所以又花费了不少心机,整顿军纪,处处严格以身作则,在和州逐渐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不久,郭子兴病死,军队由其子郭天叙、妻弟张天祐、朱元璋三人同管。

和州都元帅府内的三名元帅,在名义上,郭天叙为主帅,张天祐、朱元璋是副职,应该由郭天叙当家作主。可是,郭天叙年纪轻,又没有军事经验,起不了实际作用,张天祐又无计谋,只是一介武夫,而朱元璋本身有勇有谋有决断,又有一批勇猛得力的幼时贴心伙伴,如徐达、汤和、邵荣等战将,加上收了一批年轻善战的义子,如外甥李文忠、侄子朱文正、同乡沐英外,还有朱文刚、何文辉、徐司马等二十几个干儿子的全力支持;更重要的有自己招来的一支强大的亲军和李善长、冯国用等出谋划策之士,使自己如虎添翼。所以,和州红巾军的实际主帅是朱元璋。和州在他的经营下,日益兴盛起来。

至正十年四月,邓愈、常遇春先后带着自己的军队来投。二人勇猛无比,威震一方。他们的到来令朱元璋十分高兴,立即委任邓为管军总管,常遇春为前锋。不久,巢湖水军廖永安、俞通海又率船来投。至正十五年六月朱元璋得以乘风渡江,攻克太平路,为防止军队抢物,他事先就命李善长起草了禁约,四处张贴,见一兵犯禁立即斩首,因此城内很快平静下来。朱元璋又对全军将士论功行赏,军队上下也是十分欢喜。随着军中威望的提高,朱元璋在太平路建立元帅府,自己当起了元帅。

后来,郭天叙与张天祐二帅战死,郭子兴的旧部完全由朱元璋统管了。至此,他成了名实相符的都元帅,小明王麾下的一方面军的主将。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朱元璋亲自领兵进攻集庆路,在城外,陈兆先战败而降,得兵36OOO人,再攻城,守将福寿战死,水军元帅康茂才和军民5O余万归降。朱元璋入城后立即召开军民大会,公开宣布:“我是带兵为你们解除元朝腐败统治,带走你们痛苦的,大家各安本业,不必害怕。有本事的人,欢迎他随我建功立业,元朝种种不利百姓的陋习,统统废除。我们决不允许欺压百姓。”老百姓的心安了,社会秩序建立了,人人欣喜,互相道贺。

朱元璋改元集庆路为应天府,并向小明王报告集庆路大捷。小明王得知后,升朱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镇守应天。朱元璋为了在应天站稳脚跟,首先在应天城内建立了自己的“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

红巾军主力在中原的浴血奋战,吸引了元朝的军力,使之无暇南顾。朱元璋趁机在应天立足并稳步向外进取,建设并巩固自己的根据地。

针对当时的军事势态,朱元璋担心的就是近靠自己的张士诚、徐寿辉两支反元力量向今苏南、浙西拓展。当务之急,是东取镇江、南占宁国,以防张、徐,确保应天的安全。等应天安顿稍有定当,便派出徐达和邓愈两支大军,分别向镇江和皖南进军。

随着有利形势的发展,胸怀大志的朱元璋,更加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他自己在繁忙的军政活动中,总是偷闲抓紧读书学习,请李善长等人讲解历代政治的得失,成败的教训。随着自身知识的增长,他也更加敬重有知识的人,每占领一处地方,他都必访寻当地名士为自己作秘书、顾问、参谋一类工作。至正十五年七月,胡大海打下徽州,经邓愈推荐,朱元璋请来隐居的老儒朱升,恭敬地征求应付时局的办法。朱升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略。朱元璋对此心领神会,称善不已,对于建立和巩固应天根据地,进而夺取全中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军队进入浙江后,先取建德路,改名平州府;再得婺州路,置浙东行省,并在省府门外树起两面大黄旗,上书“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公开打出了反元复宋的政治旗帜。由于朱元璋以“打仗占城要靠用兵正确,安定民心要靠切实用仁”通令全军,所以军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这样,婺州周围的郡县都闻风归附。

婺州是近2OO年来的理学中心,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朱元璋访得当地13名著名学者,为他讲解经书的历史。其中最有名望的是宋濂,这样,朱元璋开始接触了儒学。

至正十九年五月,小明王提升朱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八月,朱元璋的部队攻浙东诸暨、衢州、处州等元军重要据点,与应天为中心的地域联成一片,形成了四邻为:东面和北面是张士诚,西面是陈友谅,东南是方国珍,南面是陈友定的格局。虽说他们均为反元盟军,但各有各的打算,形若敌国。其中以张士诚为最富有,陈友谅力量为最大,方国珍、陈友定则是胸无大志,不求进取。

为巩固应天,谋求进取,朱元璋访知浙东有刘基、叶琛、章溢等名士,便请他们出来。刘基便向朱元璋提出了如何改变四面受敌的局面和进而夺取天下的“十八策”,为朱元璋定下了先西征、再东讨,然后南下、北伐夺取全中国的战略决策。当前,要麻痹住张士诚,全力攻击陈友谅,陈灭张必孤,一举可两得;然后再北向中原,王业必成。朱元璋称赞不已。随后,完全按照这一方略行事。

随着应天根据地的巩固,朱元璋和他建立的应天政权,也就逐渐加快了向封建化的转变。如果说,从李善长、陶安、李彐的参加为朱元璋及其政权变质的开始,那么,到了刘基、叶琛、宋濂、章溢等的加入,便进一步加深了质变的进程。这时尽管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早已称王称帝,但朱升“缓称王”的教诲之声仍在朱元璋的耳边回响,他按捺住自己,而未急于称王。

陈友谅在元末群雄中力量最强,疆土最广,野心也最大,他原是徐寿辉的部将,后来杀徐寿辉自立,改国号为汉。至正二十年五月,陈友谅攻下太平路,朱元璋的守将花荣战死,继而又占采石,应天近在咫尺。

面对陈友谅的东下和应天城内的不安情绪,朱元璋与刘基在密室商议对策。刘基还是重申他先灭陈友谅的主张。朱元璋也认为投降或逃走是下策,唯一的出路是坚决抵抗。于是,二人设计了集中实力,后发制人,捕捉有利战机,攻击其薄弱环节,以打乱敌人的阵脚,挫其锐气而胜之的策略。朱元璋部将康茂才是陈友谅的老朋友,便请康茂才施假降计,引诱陈友谅上钩。

康茂才府上的老门房以前曾伺候过陈友谅。康茂才就叫他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去见陈友谅。表示愿意里应外合,并建议陈友谅兵分三路直取应天,与自己在城西江东桥会合,以喊“老康”为暗号。陈友谅高兴万分,并问桥是石桥还是木桥?答是木桥。陈又请老门房转告康将军,他将亲自带领一路军队至江东桥与他会合。

老门房归来,朱元璋在搞清陈友谅的布置后,便在卢龙山(今南京狮子山)顶设指挥部,确定以举黄旗为伏兵出击的信号,除安排守城力量外,分兵两路,以康茂才和徐达带领重兵在江东门外设伏,并连夜将木桥改建为石桥;调胡大海率奇兵进袭广信,捣陈友谅的背后。万事俱备,就等陈友谅自投罗网了。

求胜心切的陈友谅日夜兼程,自带主力赶赴江东桥。到桥头一看,不是木桥而是石桥,始觉受骗,大吃一惊,锐气挫落一大半;连忙高喊“老康”,无人回答。正在胆战心惊犹疑之时,忽见山上黄旗招展,顿时伏兵四起,陈友谅措手不及,主力很快被击溃,还被生俘两万多人。因为退潮,陈友谅水军舰只搁浅,全部作了俘虏。朱元璋乘胜西下,收复太平、安庆、信州、袁州。至正二十一年正月,小明王封朱元璋为吴国公。

陈友谅不服输,决心报应天城下之仇。当年九月,遣将又把安庆攻下,力图再次东下雪耻。朱元璋得讯后大怒,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西伐,亲自统率大军,一鼓作气攻下安庆、江州。陈友谅为人忌能护短,自从杀徐寿辉夺位后,原徐寿辉的将帅不服,因怕被杀害,纷纷投奔朱元璋;没有投奔的,也心怀异志,出战时不肯出力效死,所以不堪一击。江西全境和东南角,很快便被朱元璋占领。陈友谅自己逃往武昌。这样一来,几年来陈强朱弱的军事形势完全改观,朱元璋已具备了与陈友谅决一雌雄的实力。

至正二十三年六七月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了大规模水战,双方参战人数总共达8O万之多,两军苦战36天,最后以朱元璋得胜,陈友谅败亡而告结束。

轻敌的陈友谅,以几十条大船用铁链连在一起,迎战朱元璋小船组成的活动船队。而朱元璋恰好凭自己的船小,又能单船行动,操作灵活,进退自由的长处,不断用火攻的办法进攻,令陈友谅难于防备,拙于应付。

陈友谅见朱元璋的小船组成的船队在湖面上零零落落,散布一片,便指挥着舰队如老鹰捉小鸡般地向小船群猛扑过去。朱元璋则不慌不忙的挥动旗子,指挥小船立即四散。这样你来我散,你去我扰数十天,搅得陈友谅又气又急,焦躁万分而又无可奈何。后来,陈友谅改变战法,变一口吞为慢慢吃,改驱赶为炮轰,朱元璋也改激将法为实战法,即当自己占上风时,及时组织火攻。因此,湖面上两军相搏苦战,互有胜负,双方死伤都很大,但陈友谅孤军深入,接济断绝,最后几乎弹尽粮绝。

为此,陈友谅召开了军事会议,在会上,右金吾将军主张烧船登陆,直奔湖南再作打算;左金吾将军则主张继续打下去,认为死里求生必胜,结果已丧失信心的陈友谅同意登陆逃走。左金吾怕被处死,散会后便带领自己的队伍投降了朱元璋,右金吾将军看到陆上已被封锁,前途无望,随后也赶来投降。七月二十一日,陈友谅带领余下的部队在凌晨出发,向湖口方向开去,发现一片白船在前拦截,急掉头后退,后面又是一片白船等着,在前后夹击,四面受敌中,全军溃败,陈友谅也被飞箭射死。败兵载陈的尸体和太子陈理乘黑夜靠岸登陆,连夜护送武昌,从而结束了这场大决战,朱元璋大胜。

二月,朱元璋率大军西征武昌,陈理投降,建立湖广行中书省。到年底,陈友谅的汉国疆土,汉水以南,赣州以西,韶州以北,辰州以东广大地区,尽为朱元璋占领。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了张士诚。

朱元璋战胜张士诚的战略部署,基本上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的战略目标是夺取张士诚江北淮河流域的地盘,这一步,自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十月至二十六年四月,用了半年时间,便攻克了今苏北和皖北的通州、兴化、盐城、泰州、淮安、徐州、宿州、安丰等地。

第二步的战略目标是夺取张士诚在浙西的地盘,这一步,自至正二十六年八月到十一月,用了三个月时间,便先后取得了占领杭州、湖州的胜利,从而实现了三面包围平江的态势。

第三步是夺取平江城,实现消灭张士诚的最终战略目标。

围困平江的战役,自至正二十六年十二月吴元年九月,用了十个月的时间,以胜利结束。张士诚面对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状况,组织数次突围又均遭失败,负气斗狠,决心与城同存亡。朱元璋在一次次劝降失败之后,最后下令全面攻城。城破后,张士诚亲自带领亲兵进行巷战,最后见败局已定,便一把火烧死全家大小,然后自己上吊自尽。门外部将见其府中火起,撞门而入,救下了张士诚。此时,朱元璋的军队也已赶到,便将张士诚活捉,由水路解往应天。在船上,张实行绝食,并且始终一言不发。到应天后,朱元璋问话也不答理,还痛骂李善长,被乱杖当堂打死,吴国彻底解体。

朱元璋雄心勃勃,在灭了张士诚后,马上部署南征、北伐的大计。当时他统治的地区,占有汉水下游和长江下游这块中国领土中最肥沃、物产最丰富、人口最稠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

当时的南中国,军事形势是:浙东为方国珍的势力,以四川为中心的地区为西系红巾军的夏国,明玉珍之子明升占领,其它均为残元势力:云南有元宗室梁王镇守,福建是陈友定,两广也是元朝的势力。

以庆元(今浙江宁波)为根据地,称雄浙东达2O年之久的方国珍,朱元璋在取得平江一役灭吴国之后,便顺手牵羊,于吴元年九月派汤和、朱亮祖带领大军直取庆元并台州、温州,方国珍败入大海,又被廖永忠水师所败,只好向朱元璋投降,浙东为朱元璋所有。

朱元璋分析了形势,决定再向福建和两广进军。他兵分三路向福建进发。三路大军很快就把延平包围。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城破,陈友定与同僚诀别,服毒自杀,未死被俘,被解往应天。朱元璋坐堂责问何去何从,陈友定厉声回答:“国破家亡,一死而已。有何可说!”朱元璋便下令立斩陈友定及其家口。接着,朱元璋又用了8个月的工夫,福建全省就全部占领为己有。

对待两广,朱元璋也用老法,分三路进兵。洪武元年六月,靖江被攻下。七月,广西平定。至此,两广全归入朱元璋的版图。

中国北部,仍为元朝统治区。但情况复杂,在中央,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并日趋激化;在地方,军阀割据,火拼不绝,争军权,夺地盘,内战不断。宫廷内阴谋政变频繁与军事将领公开内战形成配合,打得不可开交。朱元璋便乘机开展东征西讨,扩大地盘,增强实力。在解决南方之后,就部署全力北伐了。

1368年,朱元璋委任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领主力25万大军北上,渡淮河北取中原。

出发前,朱元璋发布告谕,向全军重申军纪,阐明北伐的意义,号召将士们在行军打仗中要爱护百姓,不许烧杀淫掠,早日消除战乱,平定中原。同时发布文告,指出元气数将终,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政治口号,号召民众切勿逃避,共同推翻元朝统治;打出复兴道统的封建主义政治旗帜,进一步表明朱元璋的政治立场的彻底转变,转变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

这一文告,发生了巨大的作用。北伐军所到之处,大部分州县开城投降,不战而克。首先取得山东的胜利,接着由山东取河南,开封不战而降,进而全省平定。冯胜部奇袭潼关得胜,堵住了关中元军增援大都的门路,完成了东、南、西包围大都的战略布署。

元顺帝知道援军来路已被割断,孤城难守,害怕被俘后落得北宋徽、钦二帝的命运,便乘明军尚未形成包围的良机,于当月二十八日半夜,领着后妃和太子逃出大都,直奔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而去。八月初二日,徐达统军进入大都,元朝统治达97年的历史结束了。朱元璋下令将大都改为北平府。

徐达根据朱元璋先剪枝叶,再刨树根,后平全国的战略决策,马不停蹄地移兵进取山西、陕西。从洪武元年八月到第二年八月,用了一年时间,便取得了西北的胜利。

元朝虽被推倒,但元顺帝在上都仍保持完整的政府机构和元军的主力。因此,从徐达举行西征后,元军又乘北平空虚,曾先后两度偷袭。常遇春、李文忠率步骑九万直捣上都,元顺帝北入沙漠,北平转危为安。从此元顺帝打消了重回大都的念头,在洪武三年(公元137O年)死去。

1368年,朱元璋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

历经十六年戎马生涯之后,41岁的朱元璋当上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摆在他面前的大明天下,是经过长时间战争破坏,千疮百孔的社会现实。为了巩固统治,长治久安,朱元璋竭尽了全力,施展着自己的才能。

首先,他以强有力的手段加强法制,重建起封建的社会秩序。

早在建国前一年,朱元璋就令李善长制定明朝法律《大明律》,要求条文比《唐律》简要,处罚则严于《宋律》。至公元1367年正式颁布。全书46O卷,分吏、户、礼、兵、刑、工六律,在处罚的严酷上大大超过《唐律》。

为了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朱元璋对于统治阶级及其领导集团内部的违法乱纪行为也决不手软。曾三次编出《大诰》,汇集了一万多件案例,作为惩治贪官污吏的范例。朱元璋在各种场合,都强调“法不行,无以惩治”的道理,在守法上,他还可以称得上身体力行。建国后,朱元璋仅有的亲侄儿朱文正因散布不满情绪,在外违法乱纪,仅管是自己的义子,也不留情,下令废了他的官职。引导他投奔红巾军的同村好友汤和,有一位姑父,自以为有开国功臣汤和为靠山,隐瞒土地,不向政府纳税,朱元璋查获后坚决处死。他这种对于违法乱纪行为的处治,一扫元末官官相护,腐败的政风,对推动明初法制的贯彻,起了重大的作用。

第二,改革政治体制,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

他撤消了中书省机构,废止丞相一职,结束了我国延续2OOO多年的宰相制度,由皇帝亲自执政。他提高六部的地位,直接对皇帝负责,各自独立处理本职政务。另设五品内阁大学士为皇帝处理公文。在六部之外,另设都察院,进而健全了君主专制的监察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公元1382年,朱元璋专门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作为自己的军事侍从,下设镇抚司、监狱和法庭,受皇帝指令从事侦察、缉捕、审讯等活动。

第三,采取坚决而严酷的措施,压制富豪,惩办贪污。

经常标榜自己出身贫民的朱元璋,亲身体会到人民抗争是由于官府和地主豪强残酷压迫和剥削所促成。因此,他在坚决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也多次召集富豪训话,警告他们不要为富不仁,不准胡作非为,同时又要他们支持新朝,充当各地的良长,为新朝服务。苏州巨富沈万三,朱元璋就令他出资修建南京城的南半部。公元1393年,因蓝玉案的牵连,沈万三又遭没收家产,充军云南的处治。

朱元璋十分痛恨贪官污吏。有一次他外出视察,查出一个县官的贪赃劣迹,处死后,剥下人皮,体内塞进稻草,把它挂在公堂之上,给下一任县令作镜子,令其触目惊心,不敢再胡作非为。他还专门下令,老百姓可直接投诉各地贪官,凡贪污在6O两银子以上的官员,不论是谁,一律处死剥皮。这一酷刑,的确收到了一时的实效,但仍未能完全解决问题,对此朱元璋也大惑不解。其实,贪赃枉法的现象,是地主阶级和封建社会制度本身的结果,是严酷刑罚所不能尽除的。

第四,继续征战,削平割据的残余实力,实现国家的统一。

新朝虽已建立,但事实上远未实现全国的统一。在北方,元朝残余势力还很强大,在南方,四川明玉珍的夏政权仍然存在,云南为故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和大理土著段氏控制并忠于元朝。朱元璋没有满足于登上皇帝宝座,仍继续指挥全军,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

公元1372年,朱元璋派大将汤和率军包抄,实行武力迫降,夏亡,四川归于大明。公元1381年,明朝军队进攻云南势如破竹,梁王自杀,云南平定。朱元璋设布政使司进行统治。

北元势力强大,朱元璋先后派兵与元军征战二十年,收复辽东、漠南、甘肃及哈密地区,减轻了元军对中原的威胁。

人们常说,朱元璋治国的作风是宽、猛结合。这里所指的,是说朱元璋在政治上采取的是以“猛”治国,也就是上面所指的四个方面,而在经济上,他采取的是“宽”的策略。这些,是与他的出身和经历分不开的。

贫寒的出身和战乱的经历,使朱元璋认识到新朝的长治久安,必须以经济繁荣、民众富足为前提,他深知长期战乱之后,不能涸泽而渔的道理,所以决定实行安养生息的方针。

在朱元璋大力推行“安养生息”的国策之下,经过近3O年的努力,出现了人心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

铲除异己维护帝系图万世

大凡帝王多疑心。他们总要为防止有人夺位谋权而倍加警惕,甚至扩大打击面也在所不惜。作为一代明君的朱元璋,也未能逃出这一历史的必然。

朱元璋在16年中由红巾军一名小卒而登上皇帝的宝座,没有善于团结周围人群并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随着队伍的强大、事业的发展,队伍内的权力之争也就日渐展开。本来很能团结人,并以机智、稳重著称的朱元璋,也日渐变得自以为是,独断专行,进而对部属产生疑忌,造成下属不满,祸根蔓延。

朱元璋登上了皇位,对一切问题的思考、认识和判断,都离不开自身皇权的巩固。邵荣、谢再兴的教训,更使得朱元璋不敢委任非嫡系成员为地方镇守官,而决定采取分封诸王的制度。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封第2至第1O子为亲王。命二子秦王朱樉就镇西安,三子晋王朱枫就镇太原,四子燕王朱棣就镇北平。26子中除九子、二十六子夭折外,其余均分封至全国各军事战略要地,力图用血亲控制全国。其中以秦、晋、燕三王力量最强。朱元璋满以为把军权托付给儿子,就可以放心了,却万万没有想到正是由于儿子们权力过大,造成了自相残杀。他死后不久,自己亲定的继承者建立政权就为燕王倾覆。

朱元璋在反元战争中,先后形成了支持自己事业的两支得力的势力。分别是以李善长为中心人物的淮人官僚集团,以刘基为领袖的浙东集团。朱元璋处于二者之上,以导演兼仲裁的角色,坐收集权之利。

在朱元璋出巡期间,洪武元年八月,他委托李善长和刘基协助太子朱标处理朝政。刘基认为,只有严肃纪纲,才能保证国家安宁。因此一旦发现违法乱纪的,一律报告太子处之以法。这期间发现了李善长的亲信僚属李彬的犯法事件,刘基不听李善长的求情,在报告太子后将李彬处死。本来就是淮西集团眼中钉的浙东势力,从此更成了铲除的对象。

朱元璋从开封回到南京后,李善长等人广进谗言,诋毁刘基。刘基也就顺水推舟,以老、疾为由告老引退。胡惟庸主持中书省后,仍寻找由头攻击刘基。最后以刘基为在“地有王气”的谈洋地方建墓与平民争地的事,说动朱元璋下令剥夺了刘基的岁禄。刘基赶回南京向朱元璋谢罪,眼见胡惟庸横行,很快便忧愤成疾。胡惟庸伪装关怀,差人送药,刘基服后病情加重,回老家后一月便死去。

明初统治阶级最高层的内部斗争,集中表现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上。朱元璋与李善长之间的矛盾,朱元璋采取软处理的办法,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让他回老家作罢。结束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则是朱元璋对胡惟庸事件的处理。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侄儿李佑的岳父,由于李善长的提携,由帅府奏差起家,一步步升到中书省丞相,随着地位的提高,他便本性暴露,直到窃权乱政,为所欲为,甚至企图内外勾结,颠覆朱元璋的政权。洪武十三年,阴谋被揭发,朱元璋当机立断,不仅处死了几个主谋,而且宣布撤消中书省和丞相,下令永远不准复设,将行政权力全收归皇帝。胡惟庸被杀后,他的乱党、乱政、叛国的罪行不断被揭发,有关系的官员也一一被揭出,朱元璋趁机大开杀戒,送了一批开国元勋上断头台。

如果说胡惟庸事件,是君权战胜相权的斗争,那么蓝玉案件,则是君权与将权的斗争。蓝玉,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作战勇敢,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为凉国公。但他慢慢骄横起来,甚至连朱元璋的命令也有所不听。屡受朱元璋斥责后心生异志,串连景川侯曹震等人,企图在朱元璋去先农坛举行“籍田”仪式时举事。洪武二十六年二月,朱元璋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侦破并告发,朱元璋立即拘捕蓝玉下狱,进行跟踪清查,先后斩决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开国公常升、景川侯曹震等,并著《逆臣亲》诏告天下,株连灭族达15OOO余人。连同胡惟庸一案中所诛杀灭族的3OOOO余人在内,二案共杀戮45OOO多人。再加上二案之外先后被杀的功臣,十三年用鞭子打死的永嘉侯朱亮祖父子,十七年以犯禁罪处死的临川侯胡美,二十五年以暖昧罪处死的江夏侯周德兴,甚至连屡建战功的亲侄儿朱文正也因“亲近儒生,胸怀怨望”而被鞭死,至洪武末年,基本上搞光了开国元勋。至此,朱元璋也就放心了,自以为大权不会旁落,他的决策可以贯彻始终了。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初十日,“素少疾病”的朱元璋,“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在会议上突然发病,含笑死去。终年7O岁。6日后葬入孝陵。

纵观朱元璋7O年(公元1328年—1398年)历史活动的内容及其实质,对朱元璋其人其事,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首先,朱元璋在我国长达2OOO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是唯一的一位出身于真正平民百姓的皇帝。只有他是历经贫困,吃尽人间的苦,甚至出家为僧求得活命的皇帝。

第二,朱元璋之所以会由红巾军的一员反封建斗争的小卒,最后登上皇帝宝座,成为统治全国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这一事实说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反封建的任务,只会最终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第三,朱元璋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才能并非天生的,而是在长期浴血战斗中锻炼出来的,是时势造就的英雄人物。如果没有在反元战争与群雄角逐中斗智斗勇的磨练,朱元璋就不会有纵横捭阖的技艺、洞察全局的眼光、决战决胜的本领、治理国政的才能。

朱元璋也有他的黑暗面。他和所有的封建帝王一样,为了确保朱家的天下世代不变,对敢于反抗的人民便进行无情的镇压,对于知识分子则采取严格的思想控制,如推行文字狱等、实行集权政治、特别是猜疑和杀戮大批开国功臣并株连无辜、独裁思想恶性发展等方面也超过了前代君王。

朱元璋的一生是奋斗不息的一生。从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到大明王朝的开创者,到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著名皇帝,真可以说是“忧危积心”,辛劳毕生。

同类推荐
  • 情志蓝天

    情志蓝天

    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李天院士的成长过程。李天院士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首席专家。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多年来从事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研究工作。他谦逊谨慎,执著求索。严谨求实,艰苦创新,为航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于200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实现航空报国的远大理想,他一心扑在新机设计、试验、计算和研制工作上。在飞机气动力基础研究、风洞试验、国际合作,以及在先进气动布局、隐身技术、主动控制特别是在飞机总体综合设计等国家重点课题预研上做出了天创性的突出贡献。
  •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于去年出版,但它的影响在渐渐扩大,这是李顺达的魅力,是李顺达精神的魅力。近日该书又被山西省团省委与新闻出版局推荐为“100种红色经典”。
  • 杭州创意标点

    杭州创意标点

    白居易是卖萌先生,苏东坡是定位大师;获普利兹建筑奖的王澍自称是个活在十七世纪的古人,《甄嬛传》作者的笔名“流潋紫”原来是支口红的牌子,手握拳刀的魏立中敢把明末清初的一块品牌摘下来;作者麦家说他连西湖都没有去游览过,而漫画家蔡志忠说自己是生在台湾,死于杭州;吴海燕从西湖荷花获得灵感,张雷把杭州油纸伞介绍给了世界,朱炳仁则要把铜水稻种进联合国大厦……这一个个的杭州创意标点,串起了了本书的访谈和故事。集记者和作家于一身的作者历时一年多的采访和写作,为我们展现了杭州文化创意的精彩和意韵、前世和今生。
  •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本书通过时代赋予的使命、从村庄走出来的翰林、入幕府办洋务、率领幼童走向美国、留美学生撤回等章节介绍了陈兰彬与晚清外交的故事。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热门推荐
  • 无限世界旅行记

    无限世界旅行记

    [!@#¥@%!#¥!?!@#¥......!@!?][YESorNO]看到突然弹出来的一堆乱码,凌风下意识的就点了YES于是乎...“主神...你闲的蛋疼吗?”凌风眼角抽搐的看着发光大鸡蛋,他表示吐糟无力了
  • 魔物娘也要进化的说

    魔物娘也要进化的说

    了解了游戏的真相,洛夜觉得自己还是就这么没心没肺的好,于是一个专门制造主角的魔物娘NPC就这么出现了,果然说拯救世界还是要靠别人呢,自己做可是笨蛋的做法。
  • 异界的彪悍人生

    异界的彪悍人生

    一个普通的铁匠也穿了。。。
  • 驱灵物语

    驱灵物语

    “灵”,不是我们所谓的“灵魂”,它是生命之水流尽后的执念。它不是生前之人,也不是其延续,它只是一件物品,一个已死之人的替代品。它代替已死之人完成未实现的“念”,让已死之人的生和死都得到慰藉。但是,它的存在却造成了世界秩序的“空洞”。灵的成长,只能靠吸收世间的“恶”。灵在消失后,整个世界关于它的记忆都会消除,大家只会记得生前之人的事。而灵虽已不在,但它对世界产生的改变却依然存在,这便是所谓的“空洞”。为了弥补“空洞”,只能靠虚拟另外的“合理存在”去更替人们已有记忆......
  • 修罗大陆:神女皇后

    修罗大陆:神女皇后

    亲人去世后,无助少女离奇穿越到异世大陆战场,遇到了两个俊美绝伦的男人。修罗大陆分为五个部分,四个大国各拥有春夏秋冬其中一个季节,为了争夺四季分明的神秘大陆,圣女是必争之物。且看高冷少女的修罗大陆成长记。我不会说具体内容我也忘了...两三年前写的小白文存稿,如今看这文笔和场景我有些尴尬,重新回腾讯就当是给你们看看啦。喜欢的可以加QQ小群:489947854
  • 拽少爷的VIP恋人

    拽少爷的VIP恋人

    不是吧,新学期遇上交换生,此生有着江湖失传已久的“喷冰大法”,并且冰山、腹黑、毒舌......其实呢,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
  • 爱情有脚

    爱情有脚

    每个人的一生,总要遇到一些人,一些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有爱人,有朋友。爱人催促我们成长,朋友见证我们的成长。爱情,从来不会一成不变;而友情,却总能弥久历新。多年以后我们才发现,所谓爱情,不过是我们曾经对爱情的幻想,投在了一个人身上,如果能相守一生,那便是奇缘;如果不能,那就是孽缘。而爱情却一直都在,只是它有脚,当爱情在一个人身上停留不住了,便会离开,徘徊前进,寻找另外的人充当宿主……
  •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

    本书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18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争霸战争。小说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隶的身份救出鲜卑大帅,逃回大汉,由一个普通士卒开始,屡立奇功,成为将军,从而影响整个汉末历史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变天下命运的奋斗,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发展的规律。李弘与朋友战友的情谊,与敌人的浴血厮杀,与几位佳人的感情纠缠,与整个大汉命运的关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扭转着整个天下的局面。本书还在汉末的社会生活场景上颇费笔墨与心思,从宫廷到战场,从都城到乡野,从大漠到中原,力求还历史以原貌;从政坛角逐到沙场交锋,从典章礼仪到人情风俗,力求展现大汉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纵横大漠——豹子谜一样的出身;白衣如雪——与伊人美丽的爱情;血路绵延——大汉子民艰险的回归;边疆酣战——大汉北疆血铸的长城;庙堂阴谋——士人与武人的矛盾;有我无敌——为大汉化作铁血钢刀;屯田塞外——救万民于水火之中;饮马黄河——为天下重整华夏江山;驰骋江山九万里,笑傲春秋一世名。大汉天威,有我无夷,大家一起来华丽的战吧!==血色珊瑚虫、古木山人、太乙于2006年9月14日====================出版消息:《大汉帝国风云》四、五两册即将于五月十号上市,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因特殊原因,此次出版社改为中国戏剧出版社。《大汉帝国风云》一、二、三册书店和网上有售,请大家多多支持。网络购书的地方:卓越等网站。谢谢大家的厚爱,感激不尽。================mSN群号码:mgroup44445@hotmail.放纵书友的旧群17193445已满,请加新群8860622.另外,在黄龙骑士团论坛开了一个大汉的专区,大家搜索黄龙骑士团即可找到。进入论坛后在“骑士团迎客厅下面”就是大汉专区,发言自由。================推荐:金龙鱼的《惊雷逐鹿》手札《刁奴》强盗夏侯元让《隋唐》八分银《通冥》新秦淮八狼广告联盟:明辉《长风》《三千美娇娘》断空《游剑蛮巫》志旭扬《转生传奇》静官《血流》《兽血沸腾》暴风雨中《岁月辉煌》《天地》《虚实人生》神圣智狼《卑鄙在汉末》
  • 午夜撞见福尔摩斯(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

    午夜撞见福尔摩斯(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

    柯南·道尔曾收到一封从巴西寄来的信,信中说:“有可能的话,我很希望得到一张您亲笔签名的照片,我将把它放在房内。这样,不仅仅我能每天看见您,我坚信,若有贼进来,一看到您的照片,肯定会吓跑。”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创作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风靡全球,成为现代侦探小说的经典之作,也成为后代侦探小说创作的典范。作品已被译成五十余种文字,被改编成二百多部电影、电视剧。这些脍炙人口、历久弥新的作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侦探小说迷。这本《午夜撞见福尔摩斯(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由阿瑟·柯南·道尔著,钟双玲编译,收入了20篇探案故事。这本《午夜撞见福尔摩斯(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适合侦探小说爱好者。
  • 这样的女人,嫁谁都幸福

    这样的女人,嫁谁都幸福

    智慧的女人可以做职场达人,也可以做幸福主妇,只要用心把事情做好就是最美的。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家庭,幸福的女人就是美丽的女人,这是女人的权利,也是女人的追求。作者主妇潇潇由职场达人转身成为家庭主妇,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回答你,做什么样的女人,嫁谁都会幸福。她总结了做完美主妇必备的5大技能:家庭理财、夫妻关系、子女培养、身心健康和生活艺术,教女人如何成就幸福的人生。对每一位追求幸福生活的女性而言,读完本书,就是获得了开启幸福的钥匙,希望你也能用自己的力量打开幸福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