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党的一班文臣,最后就属长孙无忌发展得最好,爬得最高(当然,后来摔得也最惨)。
原因有三:
原因一: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哥。不管怎么说,亲人永远是亲人,在内心深处,李世民肯定最信任长孙无忌。
原因二:长孙无忌的年龄相对较小。我查了一下资料,房玄龄生于578年,杜如晦生于585年,魏征生于580年,而长孙无忌却生于597年,要比以上三人小得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因为等以上三位都入土后,李世民就只能依靠正在壮年的长孙无忌了。
原因三:长孙无忌很“聪明”。他虽然贵为外戚,但是行事低调内敛,所以李世民对他很满意。
李世民登基后,为了表彰长孙无忌的功劳,曾想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副宰相)。长孙皇后听了,第一个反对:“我位居皇后,全家受到的恩宠已经很多了。我不想让哥哥再把持权柄了。”不仅如此,她还提醒李世民要吸取汉朝吕氏、霍氏等外戚专权的教训。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只此一点,我就十分佩服这个女人。
长孙无忌也屡屡推却。但是,李世民就是不听,最后还是将长孙无忌提拔为尚书右仆射。但长孙兄妹仍不死心,软磨硬泡,就是不干。最后,李世民实在是拗不过,这才接受了长孙无忌的辞呈。不过,他转而给了长孙无忌一个高级荣誉称号:开府仪同三司。
如果大家觉得这件事充分体现了长孙无忌谦虚的高尚品德,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长孙无忌相当精明,他这是“以退为进”。现在不要,其实是为了将来能要得更多。
有件事情可以充分显现他圆滑的性格。
贞观十八年(644)四月,李世民在驾临太平宫时,对随行的大臣们说:“你们这些臣子啊,大多看君主的脸色说话,很少有人敢直谏犯颜。我现在很想听听自己的过失,你们但说无妨啊!”
对于晚年的李世民而言,他能说出这样的话,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本来呢,这是一个趁机劝诫李世民的绝佳机会。但是,长孙无忌却说“陛下无失”。屁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连孔子都要一日三省其身,李世民怎么可能会没有错误?李世民当时没说什么。
四个月后,李世民又一次让长孙无忌谈自己的过失:“人苦不自知其过,卿可为朕明言之。”长孙无忌是这么说的:“陛下武功文德,臣等将顺之不暇,又何过之可言。”这一次,他算是拍到马蹄子上了。李世民当时很不高兴,并说他是“曲相谀悦”。
最能体现长孙无忌心计的是储位之争。太子李承乾被废之后,有资格竞选太子的王爷有两位,一位是皇四子魏王李泰,一位是皇九子晋王李治。本来呢,依着李世民的意思,他是想立老四魏王李泰为太子。但长孙无忌却更属意晋王李治。
李泰和李治都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长孙无忌为什么弃太宗所宠李泰,反倒偏向年龄较小、资历较浅的李治呢?其实,这不是感情问题,而是利益问题。长孙无忌深知李世民已经时日无多,所以他想将来主政的是一个资历浅、经验少、易于控制的皇帝。李泰很显然不是这样的人,他已经长大了,翅膀硬了,成气候了,身边也有自己的一班人马了。这样的人当了皇帝,肯定就不会再用他这样的老家伙了。而李治就不同了,不党不群,光杆司令一个,而且为人懦弱,太他娘的合适了。于是,长孙无忌就把宝压在了李治的身上,“固请立晋王治”。
李世民受不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帮老臣的唆摆,最终立李治为太子。但是,李治仁弱,李世民实在是看不上眼,心中有些反悔,打算改立庶出的皇三子吴王李恪。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可就不再听他的了,站出来挡差:“晋王仁厚,守文之良王,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君乎?”李世民只得作罢。
李世民一死,长孙无忌立马就开始高调起来,“以元舅辅政,凡有所言,上无不嘉纳”,成为高宗朝炙手可热的权臣。他倒是做了一些事情,不过,他专权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长孙无忌自以为再无敌手,岂料却栽在了一个女人的手里。这个女人大家都认识,她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武则天。因为议立皇后的事儿,长孙无忌把武则天给得罪了。高宗显庆四年(659),武则天的党徒许敬宗(十八学士之一)设计诬陷长孙无忌等人造反。懦弱的李治听信了许敬宗和武则天的一面之词,将长孙一门或流或杀,长孙无忌本人也被迫自杀。
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宦海浮沉,前浪总是要被后浪拍在沙滩上的。
长孙顺德这个人啥都好,就是贪小便宜。贞观元年,李世民即位后,就赏赐给他食邑一千二百户。但是,不久之后,他就因为收受贿赂而遭到检举。这一次,李世民念在他有功的份上,没有办他。但长孙顺德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自己的愚蠢,他又和李孝常勾搭在了一起,图谋不轨。李世民这次黑了脸,将他撤职除名。长孙顺德无比郁闷,很快就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