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珍珠花,身穿紫罗纱。出门二三月,霜打就回家。”“红柳树,弯弯腰,黑马马,下白羔。”这两首民谣都是赞美荞麦的。荞麦因籽实呈三角形、羊蹄形或棱形,故也称花麦、乌麦或三角麦。祖国各地都有它的足迹。《本草纲目》载:“南北皆有,立秋前后下种,八九月收刈,性最畏霜。”宋代诗人王禹协在《村行》中云:“棠梨叶落胭脂色,养麦花开白雪香。”同代诗人王质也有“冬青匝路野蜂乱,养麦满园山鹊飞”的诗句,把养麦遍布秋野的美景刻画得维妙维肖。
每100克荞麦面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0.6%,比大米、白面高得多;含脂肪2.5%,容易被人体吸收。日本学者认为,从营养价值来看,面粉为59,大米为70,而荞麦则高达80.有关资料报道,养麦中的维生素B1和B2比面粉多1一2倍。它还含有其它食品所不具备的芳香甙(芦丁)成分,对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有良好的作用。常食荞麦食品,可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我国每年都有大量荞麦销往国外,1公斤荞麦可换回三公斤多小麦。
养面粉灰白而且精,蒸、煮、烙、煎皆可,喷香可口,风味独特。宁夏回族聚居区的农村妇女可用荞面做出多种不同类型,色香味形俱佳的饭食,最常见的有刀剁面、给恪面、搅团、凉粉、批面子(俗称猫耳朵)、鱼鱼、蒸窝头、煎薄饼(摊馍)、烙葱饼等1O余种。
荞面恰恪,这种风味食品在宁夏地方落脚大约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它的做法是:先将荞麦面加水(水中放适量精盐,面条人锅不易碎),揉成精软光滑的面团,然后用一种特制的压面床压成粉条状的面条,直接落入滚沸的锅中,煮熟即成。吃恰恪时,用肉丝、葱花、香菜、辣椒、青萝卜片调制而成的烹汤,味道鲜美爽口。元代诗人许有壬诗云:“坡远花全白,霜轻实便黄。杵头麸退墨,皑齿雪流香。玉叶翻盘薄,银丝出漏长。元宵贮膏火,燕里笑南乡。”所谓“银丝出漏长”,正是诗人对饴恪的赞叹。史载,清朝乾隆皇帝每次到热河围猎,都要食用承德一百家子的荞麦饴恪。后来,他还降旨调一百家子的养面恰恪作为贡品。
相传明朝年问,宁夏平罗宝丰街上一名叫哈赛的老回回开了一个小饭馆。他和女儿麦燕所做的饭菜味道可口、物美价廉。知县闻知,亲自临门要哈赛父女俩“不用案板不用刀,不用擀杖做面条。若能做出香饭来,赏银百两算犒劳”。时限是三日。这下可难坏了他们父女俩。第二天后晌,女儿回家时,看到尤奴斯大叔用铡刀给牛铡草,受到启发,连忙将她的想法给哈赛老汉讲了。于是她爹找来木匠,做了一架类似铡草刀的压面床子,压出的荞麦面条青中透白,筋道耐嚼,知县吃罢非常满意。并当即赐名为“和乐面”。意指哈赛老汉和气生财,乐在万家。恰恪面就这样流传下来了。阿三有诗咏道:“乡厨劈薪忙炊羹,村姑压面似腾空,缕缕银丝盛满盘,风味恰恪席上珍。”
宁夏盐池县南麻黄山一带农村妇女制作荞麦刀剁面的技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她们在锅台上放一块大案板,将和好的养麦面团撒适量干面粉,用细擀杖擀成一厘米厚的面饼,双手执起两头有柄,长约尺许的剁面刀,边剁边往前移动,在一阵“噔噔噔”的响声中,一根根细细的面条跳进沸腾的煮锅里。见面条呈青黄色时捞出来放凉,搭炒锅烹汤调食,吃起来别有滋味。当地从古至今还流传有这样一种风俗,即以烹制刀剁面的粗细快慢来衡量妇女的做饭技术。尤其对刚过门的新媳妇或即将出嫁的姑娘,更要求注重刀剁面工艺。新媳妇过门后第一件事就是亲自下厨剁面,如果技艺精湛,就会在新的家庭成员及亲朋四邻中名噪一时,其身价随之倍增。
荞面搅团是宁夏回族群众特有的食品。宋代陈达叟在《本心斋蔬食谱》中记述“水团”其制法与搅团甚为相似。“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溶以沉水,清甘且香。”现在的“搅团”可能由“水团”演变而来。搅团的制法是将锅内加水,滚开后,加入半碗黄米或大米,煮稠,再放三五颗大青盐,随即取一双硬筷或两根稍粗的木棍,边向锅中撒养麦面面粉,边搅拨,以防面粉糊底。直搅到面锅突起面泡,面色泛黄时,方可起锅。再用精盐、小葱花或嫩韭菜、香醋、辣椒面、酱油、香菜等调制成调味汁,吃时筷夹搅团蘸之,沙甜香辣,精软适口。搅团亦可用白面、高粱面制作,风味别具。
荞面鱼鱼是宁夏沿黄河一带农村的家常食品。将2公斤荞麦面粉加热盐水和匀,反复揉搓,然后放在盆中饧约15分钟左右。稍揉,再切成鸡蛋大的面剂子,双手揉搓成小拇指粗细大小的面条条,一般搓成5—8厘米长鱼形模样即可。在蒸锅内放上箅子,箅子上铺一层棉纱布,将搓好的荞面鱼生坯稍沾些干面粉,整齐地码放在上面。蒸约30分钟左右,即可揭笼。食用之前,炸些调味汁浇食,味道极佳。
摊饼也叫摊馍、煎饼,是宁夏传统的风味食品大量流行于街市。多在立春之日食用,俗谓“咬春”。与其他地方的“春饼”相类似,惟独用养麦面制作。
煎饼亦可包馅,多用葫芦花、槐花、沙枣花等野菜包之。有时也掺入少量鸡蛋糊,色泽鲜艳,美观好看。吃时习惯沾用辣椒、葱花、韭菜等调制的调味汁。酸辣适度、柔软香嫩,适宜老年人或病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