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营狗苟的人考虑得再多其高度也有限。成就也有限,立志造福天下的人才能够真正成就大事。
战国时期,蜀地岷江一带每到汛期洪水泛滥,百姓的房屋、田地都被洪水淹没,人们生命和财产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人民苦不堪言。这更引起了朝廷的关注,秦昭王每到这个时节就会因为岷江一带的洪灾而头疼。于是,秦昭王就召集文武百官商量治理岷江的对策,大臣们谁都知道这是一件艰巨的任务,自古以来,岷江就是洪水多发的地区,要治理好这个地方谈何容易?当秦昭王问起谁愿意担当治理岷江的任务时,大臣们都低下了头,默不作声,只有李冰一人挺身而出,愿意前往蜀都治理岷江。秦昭王非常高兴,赏赐给他重金,并封他为蜀都太守。
李冰一到蜀地,百姓们非常高兴,多年来不断遭受洪水袭击的百姓,对洪水真的害怕极了,他们迫切希望朝廷能够派人来治理岷江。现在李冰来了,他们对李冰给予了厚望。可是当地的财主们却对此并不满意,他们害怕岷江治理好了,百姓就可以丰衣足食,那时候他们囤积的粮食就不能高价卖给百姓了,因而他们想方设法阻止李冰治理岷江。但是,他们的阴谋最终都被李冰识破,李冰坚定治理岷江的决心,任何困难和外力都无法阻止他。
蜀郡前任太守一心治理岷江,修筑堤坝几十年,但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次听说李冰是朝廷派来专门治理岷江的,所以对他的到来表示非常欢迎,还专门设宴招待李冰。李冰到任后,并不急于行动,只是每天寻访百姓,查看岷江四周的地形,老百姓开始对他还很热情,可是渐渐地看李冰并不行动,就对他产生了怀疑,认为他是徒有虚名,并不干实事。此时那些黑心的财主们就伺机造谣,说李冰根本就不是来治理岷江的,他来蜀地纯粹是为了博得秦王的欢心,好加官晋爵。百姓们听了这些话,开始对李冰产生反感的情绪,到处都在议论李冰的不是。李冰的二儿子看到父亲受到如此的侮辱,就督促父亲早点拿出治水的方案,以免百姓们误解。可是李冰却满不在乎地说:“治理岷江是件大事,不可操之过急。前几任太守都曾经治理过岷江,但是他们筑的堤坝屡修屡跨,劳民伤财,既然要治理就该把它彻底治理好。”
儿子明白了父亲的心思,于是一心帮助父亲考察地形,制订方案。自上任以来,李冰认真考察了岷江的地形,总结了前几任太守修筑堤坝的经验和教训,力图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彻底治理好岷江。在寻访和勘查的过程中李冰渐渐明白,要彻底地治理岷江洪水,光靠筑高堤是行不通的,必须采取疏通的办法。但是,如何疏通却是个难题。一天,李冰和儿子在河旁一边散步一边商量疏通的对策,正在苦恼之际,李冰突然看见一头水牛懒洋洋的伏在水里,脊背露在外边,水流从两侧流过。他一拍脑袋,顿时茅塞顿开,想出了疏通的方案。
于是,李冰立刻命人在江心修筑一个人工的岛屿,岛尾像一个梭子,取名为“飞沙堰”,既能排洪又能灌溉。老太守对李冰的做法并不理解,怒气冲冲的上门质问李冰;李冰好言解释,老太守却置若罔闻。财主们看到“飞沙堰”更加惶恐起来,因为这个工程一旦完工,防御洪水不说,老百姓的灌溉也不成问题了,这样,他们的粮食只能烂在粮仓里了。正在焦虑之际,他们听说老太守对李冰不满,于是想出了一个对付李冰的办法。他们筹集了一笔数目不大的银子送给老太守,说是捐做治理岷江之用。老太守甚为欣慰,感激的不得了。财主们趁机蛊惑,说李冰治理岷江的方案乃是沽名钓誉、劳民伤财,完全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老太守听了怒不可遏。李冰这个时候刚好来拜见老太守,老太守正在气头上,大骂了李冰。
当晚,大雨滂沱,洪水波涛汹涌,水位迅速上涨。当洪水快要漫过岸边时,前方的飞沙堰开始泄洪,水位又降了下来。李冰和儿子见飞沙堰确实起了作用,非常的欣慰。但是财主们却偷偷派人将飞沙堰挖开决口,顿时洪水蔓延,流到岸上,岷江决堤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太守亲自带人将大堤堵上。人们对李冰的成见更深了,李冰成了孤家寡人,只有他的儿子还在他的身边支持他。但是李冰却没有放弃,他带着儿子继续修筑飞沙堰,同时,他也隐约感到有人在背后捣鬼,但是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心里也多了几分提防。
李冰继续完善方案,找到了泄洪的关键所在,下令征集劳力开凿伏龙山,可这对于常年不堪劳役之苦的百姓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顿时民怨沸腾,财主们更是趁机煽动,于是全城的百姓聚集在太守府要将李冰赶出蜀地。紧急时刻,老太守出现了,李冰本以为是救星来了,可谁知却是老太守严厉的警告“不得开凿伏龙山”。李冰无奈,只好带着儿子亲自开凿伏龙山,同时也设法找出暗中作梗的人以还自己清白,让百姓理解自己的苦心。
最终,李冰父子的执著感动了百姓,一个财主的仆人挺身而出,与财主们当场对质,揭露他们破坏飞沙堰的阴谋,使真相大白于天下。老太守这才醒悟过来,不断地捶头自责。但是老太守对于开凿伏龙山一事还是有些疑虑。后来,当他亲眼目睹李冰父子为开凿伏龙山而身受重伤的时候,终于被二人的行为所感动,于是带领众人一起开凿伏龙山。伏龙山开凿完工的当年,岷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大洪水,但是岷江周围的百姓却安然无恙,堤坝成功地完成了泄洪的任务,自此成都平原成了真正的“天府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