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行政实施的因素
如前所述,行政实施对于实现行政决策目标,完成行政管理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行政实施之前,有必要了解影响行政实施的因素有哪些。一般而言,对行政实施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1.行政任务
由于行政目标所要解决的社会事务的重要和复杂程度不一样,所以具体行政任务的难易程度、轻重程度以及工作量的大小也就各不相同。有鉴于此,完成不同行政任务所需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数量也就各不相同,因而在行政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也会有所不同。有些行政事务事关重大,难度也较大,在行政实施中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因而行政实施本身难度也较大。因此,行政任务的重要程度和复杂程度将对行政实施产生实质性影响。
2.行政决策
行政决策本身应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并且应具体、准确,具有较好的可行性。这样的行政决策能更好地反映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实施起来阻力较小,容易实现行政决策的目标。反之,如果决策本身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不科学,脱离实际,空洞无物,则实施起来难度较大,甚至可能是空想的根本不能实现的决策。
3.行政实施主体
行政实施主体包括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两方面。从行政机构来看,机构设置是否合理,职权、职责是否统一,信息传递是否通畅等都直接影响着行政实施的效果。从行政人员来看,首先是领导者的素质如何。领导者的权威的高低、领导能力的强弱、工作方法以及工作经验等,都对行政实施起着关键作用。其次是一般执行人员的素质如何。行政执行人员对领导意图的理解能力、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等,都会对他们的工作效果产生影响。
4.行政实施客体
行政实施客体主要是指公民及社会组织。对于公民来说,他们受教育的程度、组织的程度、政策理解水平、承受能力等都与行政实施有很大的关系。有些行政决策固然正确,但当由于种种原因而不为群众所理解时,其行政实施就可能比较困难。因此,在行政实施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教育,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及时与公民和社会组织进行沟通,取得后者的理解和支持,对于行政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5.行政环境
行政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文化环境、工作环境等。由于行政实施所面临的行政环境不可能完全一样,而且这些环境因素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行政实施活动必须因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必须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可见,行政环境也是影响行政实施的因素之一。
二、行政实施前的准备
行政实施作为实现行政决策的过程,一般可分两步进行,即实施前的准备阶段和实质性工作阶段。行政实施前的准备阶段包括以下内容:
1.组织准备
在行政实施之前,要考虑组织机构是否完善,人员是否充足以及能否胜任工作,职权责任是否明确。行政实施需要组织机构和人员去完成,因此,组织机构和人员是行政实施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这些条件具备了,就能使决策内容通过组织机构和人员贯彻下去,保证在决策实施过程中组织功能的最好发挥。
2.思想准备
行政实施是需要许多人协作完成的工作,行政实施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积极性。因此,为保证行政实施顺利进行,应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完成行政管理任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好实施前的思想动员工作,使所有行政人员都了解决策,理解与接受决策,努力去实现决策的目标。此外,思想准备还包括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要利用各种手段充分发动群众,不仅要使群众也能理解行政决策的内容和意义,而且要设法将其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物质准备
在行政实施之前,除了组织的、思想的等方面的准备之外,还要考虑物质方面的准备。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完成行政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没有物质条件,任何事情都是做不成的。行政实施前的物质准备包括必要的经费、设备等。应事先计算各个项目所需要的开支,本着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的原则,既要保证行政实施正常进行,又要避免浪费,以取得最佳效益。
4.技术准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事务日益复杂,使得行政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业化和技术化。因此在行政实施之前,技术条件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技术条件包括技术设备的适当水平,技术人员与专家力量的使用等。没有一定的技术条件支持,是很难完成复杂而又专业的现代行政管理工作的。
三、行政实施的手段
行政实施的手段是行政管理手段在行政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运用。行政管理手段是指行政部门为实现行政决策目标、完成行政管理任务而依法采取的各种措施。行政实施手段是行政实施过程中解决各种问题,保证行政实施顺利进行,促进任务圆满完成不可缺少的方法。行政实施手段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行政实施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行政手段指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权力,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依靠行政组织的层级节制,采用发布命令、指令、计划的方法,来实现行政决策的目标,完成行政管理任务。行政手段具有控制、制约、调整、协调社会各地区、各部门行政工作方向,保证行政实施的集中统一,实现国家、社会所期望达到的管理目标的功能。
行政手段具有以下特点:
(1)行政实施以国家行政权力为保障。在行政实施中,下级服从上级,社会公众和组织服从政府,以此形成一种命令服从关系。行政实施以中央政府为行政系统中心,保证全国政令统一。
(2)行政实施以强制推行政令为标志。在行政实施中,依靠行政手段发出的命令、指令等是带有强制性的,下级行政机构及社会公众和组织必须服从,无条件地落实执行。因此,在行政实施中运用行政手段,对于维护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威,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稳定的社会公共秩序,实现行政管理的预期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3)行政实施以行政机关带有层级节制性的隶属关系为基础。行政实施依靠行政机关在组织上的隶属关系,使得行政机关发出的命令和指示在向下传达的过程中具有组织上的保证。
行政手段的具体使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社会状况对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国家生存可能造成的损害和威胁程度的不同,在选择使用不同的行政干预方式时,其严厉程度和强制程度也就有所区别。
行政手段的优点是行动迅速,见效快;缺点是缺乏民主,不利于调动下级和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行政机关按经济运行规律的要求,运用税收、物价、利率等经济杠杆来管理、调节被管理对象行为的方法。从根本上说,经济手段是利用被管理对象及其活动的经济利害关系,通过利益诱导进行间接管理的办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要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使它们的活动大体上符合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
经济手段的特点是:
(1)以经济规律为基础。在行政实施中根据价值规律、经济政策等,充分利用政府的经济职能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使企业和经济组织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法人实体,发挥企业和经济组织的主观能动性。
(2)以物质利益调节为动因。在行政实施中,通过对企业、经济组织和个人的物质利益的调节来间接影响其行为,调动其积极性,使其自觉自愿地服从行政决策目标的要求。
(3)方式多种多样。经济手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税收、价格、信贷、利率等。
经济手段的优点是,以经济规律为基础,使被管理对象在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利益或公共利益的需要;缺点是会造成社会分配不平衡,从而偏离行政决策的目标,而且有时会失灵。
3.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指在行政实施中利用法律、法规实施行政管理。换句话说,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领域内,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法规、规章等,将行政决策的目标法律化,采用法律的形式推动行政决策目标的实现,以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在建设法治国家的今天,法律手段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日益成为行政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
法律手段的特点是:
(1)使被管理对象能够具有合理的预期。只要公民、组织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行为,其合法权益就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公民、组织可以对自己行为未来的收益有一个合理的预期。
(2)制止违法行为。当公民、组织的行为偏离了法律轨道时,法律手段能够有效地予以控制,迫使其改邪归正,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的要求。
法律手段的优点是公平、公正、合理,容易使人心悦诚服;缺点是只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有效,因而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4.激励手段
激励手段指采用奖励与惩戒的方式以刺激对象按行政管理所期望的方式从事活动的方法。作为行政实施中的一种手段,奖励与惩戒的对象应当包括行政人员和管理相对人。行政实施固然是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的主要职责,但也需要管理相对人的支持、协助和配合。通过奖励和惩戒,将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使行政决策落到实处,发挥实施的功效,实现决策目标。奖励,是一种激励手段,是焕发人们的荣誉感和进取心的措施,是一种调动行政人员和管理相对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在能力的管理方法。惩戒,就是惩治过错,警戒将来,旨在制止和预防行政人员和管理相对人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5.引导手段
引导手段指用非强制手段使行政人员和管理对象自觉自愿地去从事政府所鼓励的工作或活动。其方式有:启发教育、说服劝告、建议协商、树立典范、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引导手段是现代民主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