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9000000003

第3章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懵懂无知的儿童,面对着生活,他的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全都是从身边的环境学来的。这些环境包括家庭环境、人际环境、语言环境等,这些环境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完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影响作用

心理素质是指人们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兴趣、性格和能力的先天具有和后天形成的内部诸要素的总和。

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及感情的总和。

一般认为家庭环境只是成员结构、生活水准、居住条件、父母职业等。其实,家庭环境应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

即使天才,在生育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鲁迅 实物环境是指家庭中实物的摆设;

人际环境是指尊老爱幼,各尽其责等品格;

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商量谅解等;

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

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在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家庭环境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

儿童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一般做父母的人的责任,也是他们应该关心的事,而且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

——洛克 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的。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尤其对儿童个性品格的形成特别有意义。

比如,有的家庭,成员之间和谐、融洽,尽管有时也会发生意见分歧,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这样在总占优势的合作、谅解的氛围下,不但使儿童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合作、谅解,使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还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

而在另一种家庭中,成员之间如同陌路人,争吵不休、处事自私、互相折磨,家中犹如精神监狱,这样家庭的儿童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的,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甚至把家中的精神折磨迁移到别人身上发泄以求心理平衡。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容易犯罪闹事,难于受教。

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是儿童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互相关系,形成良好规范。比如,说话办事不能以势压人,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身教人;要相处和睦,尊老爱幼,语言文明;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的港湾。这样,才有助于儿童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第二,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固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儿童个性的缺陷、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父母所造成的,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可分为四类。

首先是专横的和遵循封建旧规的家庭。

这类家庭常常强调辈分,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因此孩子稍有不听从就会遭到惩罚。在这类父母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主权,要看父母脸色做人,这就可能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或者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的个性,并往往会去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以求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其次是过分娇宠、有求必应,家长只想为儿童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的家庭。

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

——洛克 由于父母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就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的品性。

再次是放任自流,以不过问的教养态度对待孩子的家庭。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

——卢梭

在这种忽略型家庭中儿童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最后是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儿童的家庭。

这类家庭中待人平等、随和,善于谅解、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父母更多的是给子女鼓励和诱导;而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提高子女的认识,改正缺点。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孩子对别人坦诚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热情,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关心他人,有独立处事的能力。

可见,不同类型的家庭的不同教育态度对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心骨、顶梁柱,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是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此父母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教育态度和方法,使家庭呈现出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讲责任,讲民主、讲勤奋、讲进步,不骄不宠,自尊自强的好品格。

而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影响良好心理素质的障碍,这是最重要的影响,也是需要尽量避免发生的。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增多,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单亲家庭不断出现,家庭结构的稳定正在动摇,再婚率不断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家庭的解体与重构。而家庭结构的变化,首当其冲使儿童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使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即家庭给予儿童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伴随而来的是失去父亲或母亲,甚至失去双亲的痛苦,同时孩子成了父母的争夺对象、出气筒;抑或成了父母倾诉的对象或仲裁者;有时可能成为双亲遗弃的物品。这些都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创伤,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也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因为他们爱亲生父母,很难与继父母相处,这样在他们长大后可能会离家出走,或宁可流落街头也不回家,甚至打架、偷、抢,以发泄内心的情绪。

因此,家长一定要正视离异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加强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意识教育。而已离异的要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努力建立良好的氛围,努力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由此可见,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家庭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必须大力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提高家长的责任感,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并努力克服家庭结构变化等带来的障碍,为孩子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特质的影响

对于儿童,做父母、做教师的责任便是如何教导他们,使之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有政治觉悟和良好体现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

——陈鹤琴 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会喜欢一定人格特质的孩子。比如,有的人喜欢淳朴、善良的孩子;有的人喜欢活泼开朗的孩子;有的人喜欢沉静有内涵的孩子;有的人喜欢生活独立的孩子;有的人喜欢能说会道、善于表演的孩子;有的人喜欢思维缜密、善于思考的孩子;有的人喜欢爱好学习的孩子……

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塞德兹 加拿大教育专家丽莲·凯兹说,在孩子人格处于形成的时期应保护孩子不要过度暴露在不良的环境中,而在这个基本要素当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家庭,并不是幼儿园。并不是说幼儿园不发挥作用,事实上幼儿园里的同伴和老师都给予孩子很多的影响。尤其是老师的影响是统一的、一致的。

事实上,丽莲·凯兹过分夸大了老师的作用,孩子身边的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短期的,而家庭给予孩子的影响是长久的。帮助孩子营造好的人格特质环境跟家长所期望孩子有的人格特质而形成的选择密切相关。家长的人格特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特质,家长所带来的环境的“是、非、好、坏”跟家长的认识与素质有关。而幼儿园同时也有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增强幼儿教育水平的责任和义务。

丽莲·凯兹还说,在当前价值多元化的时期,教育者本身常常对自己的专业价值和立场产生忧郁并感到羞愧,不敢确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值得做的。她认为,坚定自己的立场并不表示必须强迫孩子接受或同意老师的价值观或看法,也不排斥别人的看法或立场。但是,这些观点都是建立在教师有一定的教育素质之上的。如果有的老师为自己明显错误的做法执迷不悟,那就是固执却不是坚持自己的立场。而如果是一定正确的教育观念,我们就可以坚持自己的立场。比如,在现今的“幼儿园教育服务于家长,让家长百分之百满意”的潮流中,老师观念里认为孩子应该培养独立自理能力,但在家长是否满意等各方面环境之下,老师就不但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协助家长一起培养孩子,而且自己也要走到立场的另一面和家长一样代孩子做。当然,我们说老师在当前社会里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其实我们知道这样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孩子内心也会轻视我们。只有坚持自己的立场,孩子才认为我们是有思想、有能力的人。

由此可见,家长和老师的人格特质和对期望的人格特质选择所营造的环境是孩子形成良好人格特质的土壤。

(三)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家庭教育方式、思想行为、意识习惯、情感态度等对孩子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既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变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家庭结构、教育方式也随之改变。其中,独生子女在我国儿童中的比例逐年增加,独特的家庭教育环境,客观上给独生子女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需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有专家认为,我国儿童的心理发展普遍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创造力低于计算能力,二是对长辈及他人的施爱行为反应迟钝、冷淡,共处能力差。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6岁儿童的心理调查显示:88%的儿童有不良行为,11%的儿童情绪抑郁、自卑,8.5%的儿童忧虑、紧张。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生长发育和社会化程度,还可能导致他们成人期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有精神障碍。因此,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育成长,已成为家庭教育关注的焦点,对为他们创造健康、积极、民主的家庭教育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给家长以参考建议。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能是一个悲剧。

——陶行知 1.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

家庭成员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是治家、教子的基本条件。家庭和谐的关键是居于核心地位的父母双方。因此,有责任感的家长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子女的成材,有必要认真研究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1)具体的家庭行为要务实。

儿童对于一种家庭教育环境的心理承受能力表现在他对家庭成员形象的适应和接受,而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最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因此,父母时刻要意识到身旁有一双天真无瑕的眼睛在瞅着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处处以身作则,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多示范,少说教。

(2)具体的家庭行为还要积极、乐观。

父母乐观、镇定、愉快的情趣对孩子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父母应自觉克制来自各方面的烦恼、伤感和忧郁,控制自己的不良性格,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孩子感到家庭是温馨安全的。另外,家庭中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也应充分考虑它对教育的影响。目前有些家长对家庭陈设、衣着服饰、吃喝娱乐等十分注重,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却漠然处之,这是万万不可的,任何一位家长都不应该低估这种“潜移默化”影响的巨大力量。

(3)家庭作风要民主。

作为父母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作风民主、和蔼可亲,这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极为有利而深刻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既是长辈也是教师和朋友,切忌把社会角色带进家庭里;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能按家长自己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拔苗助长;家庭内出现矛盾和分歧时,切忌急躁、粗暴,尽可能热心肠、冷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4)家庭情感教育要健康。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为孩子营造安逸的生活环境,让他们万事如意免受一切挫折,这似乎成为许多父母,尤其是家境比较富裕的父母的共同追求。但是,这种“厚爱”致使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任性、脆弱、依赖的弱点,这与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娇惯是分不开的。如果孩子从小能不断经历一些小逆境,长大后身遇逆境就会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因此,父母要重视对孩子健康情感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恰当地进行挫折教育,从小锻炼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平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良好的社交能力及合群、协作的素质。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2.创造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氛围

(1)从家庭生活氛围着手。

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并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一个健康的家庭,需要用爱来营造。爱的教育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最有效的教育。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儿童最需要的心理营养素就是“爱”。作为父母,需努力给孩子营造爱的氛围。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爱护、以礼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家庭氛围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这样才能给孩子留下和谐完整的印象,给孩子以信任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2)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而不是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缩小了的成人”,尊重孩子的爱好,关心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志趣,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共享经验和成果,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和相互了解。在教育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模式,让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与引导下,勇于探索追求,体验成功,增强自信。这样使孩子形成活泼好奇、开朗大方、诚实谦逊的品格。

(3)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的直接影响。

通过具体分析发现,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左右着家庭氛围的不同类型,不同的方式下不同的家庭氛围自然会导致孩子不同的心理内容。可以总结出几种不同的家庭氛围类型:

严厉古板的或自由放任的;

和谐友善的或对立独裁的;

井然有序的或杂乱无章的;

幽默风趣的或冷嘲热讽的;

充满生气的或死气沉沉的;

……

而一般来说,民主型家庭中的父母能平等地对待、尊重孩子,能与孩子相互沟通,交流各自的看法,能给孩子以鼓励和诱导,对其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专制型家庭常常强调辈分,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事实上,长期在父母高压政策下生活的孩子,他们自身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容易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溺爱型家庭中的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孩子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易形成任性、自私、放肆、易发脾气、为所欲为、好夸口的行为品性。放任型家庭中的父母认同“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漠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要,这种忽略型家庭中生活的儿童常会逐渐养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等心理。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陶行知 由此可见,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父母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

(4)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儿童心理问题。

家庭结构变化表现在单亲家庭不断出现,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动摇,再婚率不断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儿童心理问题的不断增多。有人曾对1095名儿童的家庭结构与他们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生活在不完整家庭中(双亲一方或双方由于死亡、离婚等原因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不在的家庭)的孩子,有心理健康问题者占13.8%,而完整家庭中有问题的孩子只占0.2%。这充分说明了健全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良好的影响作用。而破裂的家庭结构使父母无力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儿童带来了过分紧张的生活气氛和感情冲突。家庭缺乏温暖和关怀,致使他们失去了生活目标,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僻性格,如多疑、孤僻、冷漠、心神不定或神经质、心理变态及反社会行为。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5)父母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

父母自身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心理状态,很多研究成果都表明父母的文化素质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较大关系。一般说来,若父母的文化素质高,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他们就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强烈的求知欲去影响和教育孩子,培养他们顽强的进取精神,同时在孩子的学习上也能给予较好的指导。就心理素质而言,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行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因为孩子生活在一种与父母心理神奇的融洽、感应和参与的状态之中。他们对父母内心的重大变化经常有迅速的反应,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会毫无例外地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

由此可见,父母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孩子,孩子最先模仿的是父母,因此父母自身素质非常重要。

(6)父母要对孩子树立美好的期望。

儿童是非常在乎自己的父母的,因此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就会多少对他们形成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积极也可能消极,总之,这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家长的期望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从心理学来讲,期望是一种心理定势,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激励着他们不断向前发展。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也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有重大影响。因此,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望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越大,就越能强化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样有利于孩子意志品质的锻炼,形成远大的抱负。但是,这种期望必须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合孩子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3.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价值观

鲁迅先生说过:“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长大了以后,他就做不了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孩子虽小,但他们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是一个有思想、有头脑、四肢健全的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思想,以平等、民主、自由的氛围去与孩子交往;了解孩子内心的发展及需求,对孩子及其活动表现出真实的兴趣;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帮助他们提高语言及行为技能;不仅向孩子提供物质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提供行动上和精神上的强大支持,让孩子在家庭中生活得快乐而又真实。作为父母来讲,要做到这些,可能要付出很多,但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正是孩子最需要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该在孩子教育上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父母有责任和义务用民主、和睦的教养态度和科学的教养方式,以自觉的、持续不断的努力去开发孩子的一切潜在的能力,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

——杨振宁 总之,不同类型的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关键的影响。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干骨、顶梁柱,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此,父母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同类推荐
  • 父母那点微沟通,孩子那点微动作

    父母那点微沟通,孩子那点微动作

    如何培养孩子,如何与孩子进行无障碍沟通,一直是家长们所困惑的问题,本书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从“微”处手,多方面阐述了怎样才能做一个好家长、培养一个好孩子,观点鲜明、通俗易懂,是为人父母者必读的一本育子工具书。
  • 孩子这样教才对

    孩子这样教才对

    本书列举了80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77个教子经验,既分析了原因,又提出了解决方案,让读者远离教子误区。
  • 儿童性早熟信号与对策

    儿童性早熟信号与对策

    儿童性早熟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预防性早熟刻不容缓。以问答方式介绍了儿童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性早熟的病因与危害、环境因素对儿童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儿童性早熟的信号与防范、儿童性早熟的诊断与治疗。其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科学实用,适合于家长和儿童保健人员、中小学老师阅读。
  • 高情商培养: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高情商培养: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情商是情感商数的简称,也称EQ。情商也反映人的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把握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了解、疏导与驾驭别人情绪的能力;乐观人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的能力;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不断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让孩子生活在鼓励、友爱、稳定和包容之中,做一个冯顺弟一样坚强独立,自尊自爱的母亲,你本身做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育。成就孩子,需要妈妈多久的陪伴?一辈子,也许还不够;一瞬间,也许已足矣。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全能艺人

    重生之全能艺人

    何文在平行时空重生了,这一世他将如何改变籍籍无名的命运?
  • 臭小子,看你拽还是我拽!

    臭小子,看你拽还是我拽!

    她是XX‘雪组’老大,作风冷冽闻风散胆,无人不知。在杀手界被称为‘冷’他是霸道冰山帅哥,唯独对她情有独钟,且有着不为人知的XX背景。她隐匿真实身份迈入学校,只为寻一知己。却不想活生生的撞到他。她骂他,她诅咒他,不甘心被他随意使唤。而他却翘起二郎腿,斜眼戏谑的露出难得一笑,暧昧不清。她拼了命的想要逃离开他,却被一团花痴女生当做是纠缠不清。而就在她绞尽脑汁,筋疲力尽也摆不脱他的时候。他却一脸乏意装作无聊的看着她,嘴里还不忘嚷嚷着。“跑腿的,去给我买杯果汁……。”“跑腿的,给我捶捶肩……”“跑腿的,限你十分钟给我订好餐厅……!”天呐……!行行好,直接劈死她吧……!然而这对冤家又会如何展开他们的爱情呢?是争斗?是吵闹?是死缠着不放?还是最后收入囊中!?
  • 不应该的出现

    不应该的出现

    星若穿着一件白色的上衣和蓝色限量版牛仔款式的背带裙,和一双白色的鞋子,头发扎了一个马尾辫,一股浓浓的学霸气息。“额。。你们是要来把我家炸了么?”星若“不不不!我们是来找你玩的!”沫沫赶紧否认道“星若,我们在重庆哪里上学啊?”大姐媛兮发话了
  • 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

    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

    实力派新人作家李慕渊,沉淀数年的精品之作,《花火》《萤火》协力推荐,12篇让人笑着流泪的虐心纯爱故事,献给心里忘不了也得不到的那个人!本书收录了李慕渊已发表的《我的雪候鸟女孩》《红豆生南国》《如果雪知道答案》等经典作品,也收录了她未曾发表过的其他独家作品《猫的报恩》《南棠》《一千步和鱼丸店少年》《九溪迷烟》等。如果想看到最完整的李慕渊,那么绝对不能错过这本故事集!
  • 幻斗传奇

    幻斗传奇

    魂魄穿越,废物之身。神秘的戒指,一段异世界的奇异冒险。妖兽灵丹武力,逆天修炼,武士变身、铭文、阵法、灵力、兵器、盔甲、丹药、修行,浩瀚的兽行大陆,人族的兴亡关头,留下一段流芳万世的传奇!
  • 我不是鬼

    我不是鬼

    什么?你说我是鬼?不、不、不,我真的不是鬼,我是个天才!
  • 诺莫花下

    诺莫花下

    本文的作者有写过其它的小说,不知道这篇如何,但是希望大家多支持《诺莫花下》,谢谢啦~
  • 茗茗时光,暮似薄凉

    茗茗时光,暮似薄凉

    我只是一个平凡小孩,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机会,能够遇到自己可以交到一生的朋友,爱人。而我也因为他的出现变得逗比,也更加有生机。
  • 宇宙未解之谜

    宇宙未解之谜

    仰望苍穹,环顾四野,人们看到的是苍茫辽阔而没有尽头的空间,这个空间被人们定义为“宇宙”。关于宇宙,《淮南子》中有语:“上下天地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即是说宇是指空间,宙是指时间。人们置身于“上下天地”中,但是却总是无法真正地看清宇宙的真面目。人们对宇宙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最早的探索,表现在美丽的神话故事当中。中国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都是描述天地如何形成的故事。而在西方文明当中,上帝六天创造世界的故事也被世代流传,并且曾经被认为是世界的开始和起源。随着人类文明智慧的发展,人们开始掌握一些自然的规律并且学会利用这些规律。
  • 天策大帝

    天策大帝

    张策,以其一身通天的道行只手撼天,以其绝世傲人的智谋逆天改命,故元年1172年,张策登上了大帝的宝座,世人给予他“天策”的封号。那时,张策年仅十八。元年1173年,也就是十八年前,四大门派派出当世门派中最强的几人前来围剿方才登上大帝宝座的张策,原因不明。他们成功了,但张策却也成功的施展了改命术。于是十八年后,随着“大试”的来临,一名懒散的少年出现在楚国的贸易中心。转生成功的张策又将翻起怎样的风云?是什么导致了四大门派一同前来围剿?一切精彩,尽在“天策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