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4900000103

第103章 103“民族主义文学”?救亡中的启蒙?

“一二八”战火中9月18日。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又一个创深痛巨的日子。

日本驻关东军队突然袭击沈阳,不久又侵入吉林、黑龙江。南京政府电令驻国联代表,提议划锦州为中立区,由英、美、法、意等国军队驻扎,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这时,抗日热潮迅速掀起。26日,上海十余万群众举行反日示威。28日,南京和上海学生冒雨请愿,遭到军警的阻拦,南京学生愤而捣毁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在关键时刻,权势者的意志是决定一切的。由于蒋介石下令“不予抵抗”,东北军遂撤退到山海关以南。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内,日军即占领了我国东北全境。

在一片国难声中,“民族主义文学派”发起成立“上海文艺界救国会”,企图乘此机会重新推动业已消歇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

所谓“民族主义文学运动”,是由国民组织部系统发动的。1930年6月,上海市教育局长潘公展、上海市区党部委员朱应鹏、淞沪警备司令部侦缉队长兼军法处长范争波、中央军校教导团军官黄震遐等集会于上海,组织前锋社,出版《前锋周报》与《前锋月刊》。在他们胡乱拼凑的《宣言》中,声称文艺是属于民族的,它的最高意义是“民族主义”,因此必须排除“一切阻碍民族进展的思想”,“多型的文艺意识”,以统一于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封建法西斯主义的“民族意识”。御用文人毕竟低能,即使有政权的力量可以利用,运动的结果并无实绩,既形成不了中心的理论,也没有像样的创作。在“民族主义”的显赫的名目之下,仅余一堆扰攘嘈杂的政治口号而已。

对于这类党治文学,鲁迅从来藐而视之,所以在“民族主义文学运动”的盛期,他保持了高贵的沉默。由于政治气候的重大变化,考虑到“民族”的商标所可能产生的迷惑作用,当沉渣泛起的时候,他终于发表了一篇清算的长文:《“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文章说:殖民政策是一定保护、养育流氓的。流氓是殖民地上的洋大人的宠儿或宠犬,地位是在别的被统治者之上的。许多所谓“文艺家”,其实一向在尽“宠犬”的职分;而在宠犬派文学中,锣鼓敲得最起劲的是“民族主义文学”。但是,他们并没有流氓的剽悍,不过是飘荡的流尸罢了。虽然是杂碎的流尸,目标和主人是同一的,即用一切手段压迫无产阶级以苟延残喘。一方面以悲哀的哭声和壮大的军乐掩盖不抵抗主义的勾当,一方面以极端的憎恨指向现在无产者专政的第一个国度,以消灭苏联。流尸文学仍将与流氓政治同在的。然而,鲁迅最后指出:“他们将只是尽些送丧的任务,永含着恋主的哀愁,须到无产阶级革命的风涛怒吼起来,刷洗山河的时候,这才能脱出这沉滞猥劣和腐烂的运命。”

横站的士兵/大旗下的战斗人间鲁迅(下)阶级的压迫,民族的凌侮,轮番把长期沉浸于国民性思考的鲁迅推上了第一线,在集团的战斗中,写下了《二心集》这部最为锋利的文字。这些文字,充分显示了这位老战士的理论的成熟。当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舆论日益偏重于统一战线和保卫国防的宣传,这时候,鲁迅仍然从自己的独特的阶级论出发,异常清醒地透视了从理论到实践也仍处于混沌未解状态的民族问题,从而确定自己在一场新的民族革命战争中的位置,一如既往地为奴隶的彻底解放而斗争。早在《答文艺新闻社问》中,他就以政治家的明敏的头脑,这样分析了日本占领东三省的意义:“在这一面,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膺惩’他的仆役——中国军阀,也就是‘膺惩’中国民众,因为中国民众又是军阀的奴隶;在另一面,是进攻苏联的开头,是要使世界的劳苦群众,永受奴隶的苦楚的方针的第一步。”在《“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中,也就有了“反帝国主义即反政府”的公式,有了“主子和奴才能否‘同存共荣’”的问题。在鲁迅这里,“阶级”的概念大于“民族”和“国家”的概念,“主人”和“奴隶”的阶级对峙是横贯于国家、民族之间的。对他来说,最不能容忍的是人对人的压迫,也就是阶级压迫。人的解放是最根本的。如果阶级压迫的现象依然存在,社会上一样有着主奴之分,那么即使没有异族的侵略或战胜了异族的侵略,而保持了民族国家的尊严,这种尊严也不是他所需要的,因为那样将意味着任何革命或战争都倒退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他不需要兽性的爱国主义。应当说,他的这一思想是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他固有的人道主义相结合的独特的思想结晶。在中国的民族革命战争中,这一思想同样具有“超前性”,以致在他逝世以前,甚至逝世以后,人们也仍然不能深入理解他据此倡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实践活动。

民族的根本问题是阶级问题。

由于这样一个基点,所以,当沦为异族奴隶之苦的刺激使每一个中国人变得空前亢奋的时候,鲁迅提醒大家说:不要忘记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奴隶国家,我们从来就是一群奴隶!“奴隶”,是他此后在谈话和文章中反复多次使用的字眼,寄寓着与他骨肉相连的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鲁迅为苏联辩护,在现实政治中主动承担对于进攻苏联的恶鬼的狙击任务,都因为他心目中的苏联解放了奴隶,“将‘宗教、家庭、财产、祖国、礼教……一切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都像粪一般抛掉,而一个簇新的,真正空前的社会制度从地狱底里涌现而出,几万万的群众自己做了支配自己命运的人。”1937年的大清洗运动,是他所未及预料的,他所能看见的是小麦和煤油的输出,图书馆和博物馆,展览会,誉满西欧东亚的文学艺术,是巨大的生产力,以至反革命集团的首领都可以免受死刑的事实。而这一切,又正是“吸中国的骨血,夺中国的土地,杀中国的人民”的帝国主义主子及其奴才们所极力加以歪曲和抹杀的。在战争刚刚揭开帷幕的时候,在蒋介石以民族领袖自居而宣称“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的时候,鲁迅认为,民族生存的关键,仍然在于使广大奴隶获得做人的基本权利。

1932年1月,《中学生》新年号以如下问题征稿:“假如先生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处此内忧外患交迫的非常时代,将对他讲怎样的话,作努力的方针?”鲁迅的答复十分明确,他说:请先生也许我回问你一句,就是:我们现在有言论的自由么?假如先生说“不”,那么我知道一定也不会怪我不作声的。假如先生意以“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之名,一定要逼我说一点,那么,我说:第一步要努力争取言论的自由。的确,言论自由是第一重要的。

没有言论自由,属于人民的一切都得沦为空谈。如果数万万人民被治理成为聋哑的奴隶,彼此失去交流和联络,还有什么可能从事“救国”呢?一个“无声的中国”,难道竟是等待今天的日本人的战争,来打破它的由来已久的沉默?

从这时开始,鲁迅又写下了大量时事评论的文字,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的同时,抨击国民党政府的投降政策和专制政策。

在《论“赴难”和“逃难”》、《学生和玉佛》、《逃的辩护》、《崇实》等文章里,他就一反当下政府及时评的责难,为“逃难”的学生辩护,“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然而我们所施的是什么式的教育呢,连小小的角也不能有,则大难临头,惟有兔子似的逃跑而已”。为了使学生驯化,他指出,政府、军人、学者、文豪、警察、侦探,便费去不少苦心。他们用诰谕,用刀枪,用书报,用煅炼,用逮捕,用拷问,显示出“新教育”的全部效果。《航空救国三愿》、《中国人的生命圈》、《“以夷制夷”》、《天上地下》一组文章,也是直接揭露不抵抗的党国“英雄”的。他们无用武之地,便轰炸“匪区”,屠戮手无寸铁的人民。此外,他还写了《战略关系》、《对于战争的祈祷》等,通过对幕后外交的戏剧性的展示,暴露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本质。战争是政治问题的延长,而政治掌握在一班党国要人的手中,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肮脏的交易。对于他们,指挥权是不能让给别人的,但是,这些主持的人早已预定好了打败仗的计划。文章指出,“好像戏台上的花脸和白脸打仗,谁输谁赢是早就在后台约定了的”。——这就是中国的政治!

救亡是近距离政治。许多作家的眼光都停留在这上面,而多发扬踔厉之词,但是抗战的道路并不通畅,于是也就多出了一层古代文人的感怀时世的怆凉。在救亡面前,鲁迅并不显得特别激昂,自然也没有多余的伤感,他努力摸索障碍物的所在,然后告诉黑暗中的人们,并且同他们一道做着开路的工作。他深刻的地方在于,不但指出障碍来自统治阶层,而且来自国民自身,他常常把对权力者的政治心理同国民的文化心理的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在使统治者无所遁形的同时,让国民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一面是救亡,一面是启蒙。在特定的救亡时期,启蒙的主要任务则在于打掉中国政治剧目主持人的欺骗性,把幕后的丑剧搬上前台。

收入《二心集》后面的文章,透视了中国社会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游欧女士“以脚报国”,新的女将戎装入画,病夫服药当兵,警犬帮同爱国;不想说去打仗而来“头脑动员”,告诫青年要养“力”勿使“气”以免悲观,文士大谈传奇式古典以借意想不到的人物“为国增光”,将军远离敌阵而大打电报说要“为国捐躯”;用光了教育经费仍须装点教育的门面,全国文盲充斥还得大讲中国的精神文明,至今还是随便拷问,杀人,又要维持几个“模范监狱”给外国人参观,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趁势泛起的“沉滓”。所谓沉滓,即是“旧货”,是固有文化的东西。在《真假堂吉诃德》里,鲁迅指出:“这固有文化毫无疑义是岳飞式的奉旨不抵抗的忠,是听命国联爷爷的孝,是斫猪头,吃猪肉,而又远庖厨的仁爱,是遵守卖身契的信义,是‘诱敌深入’的和平。”在这里,他没有对中国的现状作学究式的考察,推导所谓“历史的”其实是宿命的、消极的说明;传统文化的研究,国民性研究,不过是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现实是第一位的。在追究现实政治时,他并不过于苛责普泛的国民性,而是把主要的锋芒指向要小百姓埋头治心,阻碍国民性改造的当权者。有怎样的民众就有怎样的当权者,这不能不算是一个事实;但有怎样的当权者就有怎样的民众,却是更严峻更迫切的问题。因此,面对“返祖”的文化现象,他认为剥去“假吉诃德”的面具是重要的。他们不把小百姓当人看待,却要他们负“救国责任”,剥削别人的愚蠢。在《宣传与做戏》里,他把国民性中的“善于宣传”、“面子主义”称之为“做戏”,说:“这普遍的做戏,却比真的做戏还要坏。”当然,这里指的主要还是权势者。他们是十足的“做戏的虚无党”,占有了中国偌大的政治舞台。

后来,鲁迅还写了《谣言世家》和《捣鬼心传》,结合国民性,暴露统治者的虚伪的本质。他说:“笑里可以有刀,自称酷爱和平的人民,也会有杀人不见血的武器,那就是造谣言。但一面害人,一面也害己,弄得彼此懵懵懂懂。”又说:“中国人又很有些喜欢奇形怪状,鬼鬼祟祟的脾气。”这种“懵懵懂懂”、“鬼鬼祟祟”,便为统治者所利用,于是乎“捣鬼”。治国平天下之法,就在于告诉大家以有法,而又不明白切实地说出何法来,以这种不测的威凌使人萎伤,又使人在模糊中疑心到“治于人”者自有治国平天下的妙法在,从而寄希望于“好政府”。然而,他坚定地指出:“谣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谣言杀人,也以谣言被杀的”;“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在《沙》、《观斗》、《电的利弊》、《火》、《智识过剩》、《经验》、《偶成》等多篇文章中,鲁迅的命意在于说明:诸多自私、隔膜、自大、麻木,甚至于残酷等国民劣根性的形成,都是统治者的“治绩”,与他们的统治手段密不可分。

《沙》一开头就明确地指出,把造成中国“一盘散沙”的责任归于大家是冤枉的,沙非小民,而是大小统治者。官员们虽然依靠政府,实际上是不忠于政府的,头领下一个为政清廉的命令,他们也决不会听从,而想方设法进行蒙蔽。所以说,“他们都是自私自利的沙,可以肥己时就肥己,而且每一粒都是皇帝,可以称尊时就称尊”。以“沙皇”的尊号移赠此辈,是最合适不过的。《火》说“火神菩萨”只管放火,不管点灯,于是乎点灯被禁止,放火受供养。这种“宰了耕牛喂老虎”的时代精神,不能不使中国人弃燧人氏而供火神,产生代代相传的权力崇拜。《偶成》说,酷刑的发明和改良者,都是“虎吏”和“暴君”,这是他们惟一的事业。酷的教育,使人们贱视生命,人道主义也就自然成了一种奢侈。鲁迅对现代统治者的专制主义,予以特别猛烈的抨击。为了统一思想,不惜焚毁书籍,消灭异端。《华德焚书异同论》把古今中外放到一起加以比较,嘲讽中国的现代统治者为希特勒的“黄脸干儿们”,他们连祖宗秦始皇的一点容纳客卿的魄力也没有,虽然采用了益加残酷而绵密的法西斯式统治术,好像这些火神菩萨真也“代代跨灶”,其实是更为虚弱的。《同意和解释》引希特勒的话说:“原人时代就有威权,例如人对动物,一定强迫它们服从人的意志,而使它们抛弃自由生活,不必征求动物的同意。”他的“黄脸干儿们”则向被压迫者大加嘲笑,这样讯问道:“你们究竟要自由不要?不自由,无宁死。现在你们为什么不去拼死呢?”中外统治者都一例是自由的天敌。他们惟靠武力树立威权,当然也靠扮相好的文人,靠理论作为辅助,为自己的威权制造哲学上、科学上、世界潮流上的根据,使奴隶们悟到这世界的公律,而抛弃一切翻案的梦想。“当上司对于下属解释的时候,你做下属的切不可误解这是在征求你的同意,因为即使你绝对的不同意,他还是干他的”。——这就是“动物主义”的逻辑,主人的逻辑。鲁迅特别指出,这原是“国货”,是固有的传统政治文化里的东西。

鲁迅为中国历史总结出一条很著名的公式,即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循环。至于现代史,他的概括更简明:“变戏法”。许多年间总是这一套,但总有人看,总有人撒钱,沉寂若干时日再来一次。还是一种循环。

对于统治者来说,专制和虚伪是互为表里的,因此必须善于辨识,打破他们的骗局。鲁迅介绍了几种分解统治术的方法:看“推背图”一样看反面,查旧账,打豪语的折扣,不看题目看文章,等等。正如他所说,这是经过许多苦楚的经验,见过许多可怜的牺牲而总结出来的。曹聚仁曾经写过一篇《杀错了人》的文章,说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到了衰老期,什么都“积重难返”,所以非“革命”不可。可是中国每一回的革命,总是反了常态。尤其是民国以来,只有暮气,没有朝气,任何事业都不必谈改革,即使有改革者,也往往在运动中做了牺牲。文中把这种反常状态,名之曰“杀错了人”。应当说这个结论是颇为符合中国国情的。而鲁迅毕竟老练,看问题总是更深一层,说:“中国革命的闹成这模样,并不是因为他们‘杀错了人’,倒是因为我们看错了人。”不要相信权力者,不要对他们抱任何希望。“看错了人”是不可救药的。

“‘秘’,是中国非常普遍的东西,连关于国家大事的会议,也总是‘内容非常秘密’,大家不知道。”但是,鲁迅却能洞穿统治者的一切变戏法的秘密,并且确信其破灭是万不可免的。在这一时期的文章,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深厚的文化意识结合在一起,被赋予一种坚定乐观的基调,这一基调是先前所少有的。经过《华盖集》正续编以及《三闲》、《二心》的长论阶段,再度回复到《热风》式的短文制作,但显然已经扎实得多。如果把他的杂文称之为匕首,对于1933年以后的部分,当是更为恰切的。

不是说鲁迅不爱做梦,其实他是一个梦想最多的人。然而,他不耽梦。他梦着将来,但致力于达到这一种将来的现在。在《听说梦》里,他说:虽然梦“大家有饭吃”者有人,梦“无产阶级社会”者有人,梦“大同世界”者有人,而很少有人梦见建设这样社会以前的阶级斗争,白色恐怖,轰炸,虐杀,鼻子里灌辣椒水,电刑……倘不梦见这些,好社会是不会来的,无论怎么写得光明,终究是一个梦,空头的梦,说了出来,也无非教人都进这空头的梦境里面去。他不想骗人,也不想受人欺骗,所以才一再指明阶级斗争的存在这一事实。难以理解的是,深受社会压抑之苦的知识分子中间,总有那么一部分憎厌“阶级斗争”的字眼,极力设法避开而津津乐道于平和的梦境。阶级,就是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利益的群体,有阶级就有矛盾和斗争,尽管形式不同。身在现在的中国怎么可以逃避呢?反对“载道”却被“道载”,用鲁迅的话来说“所谓‘文人’也者,真是多么昏庸的人物呵”。

1月28日夜间,日本军队在上海发动新的进攻,驻淞沪的十九路军,不顾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自动奋起抵抗。“一?二八”战争爆发了。

鲁迅所在的四川北路底一带,陷落火线之中。他不能不又一次逃难。在这段日子里,对他来说,实在有点像他说的:“用脚逃跑,比用手写作还要忙。”

夜。鲁迅正在写作间,书桌对面的日本海军司令部的灯光突然全部熄灭,大院子内人影幢幢;接着,许多机车队纷纷开了出来,向南疾驰而去。不一会,隐隐听到枪声,鲁迅和许广平一起跑上阳台,看见红色的火线从头顶穿梭般掠过,知道战事已经发生。不得已,他们只好退居楼下。

第二天整整一天都在枪炮的轰鸣声中度过。

30日早晨,天才微明,就有一大队的日军前来搜查。他们见屋内只有一个老年男子,其余都是妇孺,便当即离去了。据内山让店员送来的消息说,搜查原来是因为中国出现了便衣队,有人从楼上向下放枪!正在这时候,鲁迅从楼上发现写字台前面的落地窗门的玻璃上有一个圆洞,显然是子弹打穿的。那方位恰好在抽斗下面,如果坐在椅子上写字,子弹必定打中腹部,岌岌乎大有命在旦夕之虞。这公寓只有这一家中国人,其余都是外国人。而每层楼梯都开着窗户,很难预料再有没有人从这些窗户向外放枪,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嫌疑将肯定无法消除。形势险恶得很,两人商量的结果,决计搬到内山书店去暂住一下。

下午,全家仅仅带上几件衣服和几条棉被,连同周建人一家,来到书店的一间楼上。

窗户用厚棉被遮住,严严实实的,黑暗而窒闷。这种由女工、小孩和大人挤在一起大被同眠的生活,是从来未曾经历过的。整整一个星期过后,适值大年初一,才迂回到三马路的内山书店支店里去。

这时,风雪交加,天气奇冷。十个人挤在一间屋中,席地而卧。大人默默无言,孩子在妇女的照管下也一声不响,不哭不闹,居然就这么寂寂地度过三十六天。直到海婴患麻疹,为了孩子的健康,鲁迅举家再行迁往大江南饭店,原以为店内有汽炉取暖,而炉子并无汽。幸好海婴如居暖室,疹子很快便痊愈了。这样又过了几天,直到3月19日上午,他们才回到劫后的旧寓。

在这段流寓的日子里,担受惊恐的何止鲁迅个人?郁达夫、陈子英分别在报上刊登寻找他的启事,史沫特莱则冒着生命危险,亲乘美国《上海大美晚报》编辑开的汽车,冲过日本兵的街头工事,到他的寓所里寻找他。许寿裳一直挂念他的行踪,通信不断。远地的读者,甚至写快信到《文艺新闻》社,询问他的安危……

文章是不能写了,连日记也写不成。返寓次日,他写信给李秉中,说:“时危人贱,任何人在何地皆可死,我又往往适在险境,致令小友远念,感愧实不可言,但实无恙,惟卧地逾月,略觉无聊耳。百姓将无死所,自在意中……”

月底,他为人写字一幅,是李贺的《南园》:“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同日,又以自作诗赠人。诗云: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留学日本的充满理想主义梦幻色彩的日子,是他所怀念的。日本青年学者增田涉于去年3月来到上海,向他请教有关《中国小说史略》及有关问题,年底归国时作诗赠别:“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一样流露出对于日本的系念。

这时,中日双方正在商讨停战问题,但形势极不稳定,随时有重新开战的可能。所谓“战云暂敛”,他对时局的发展是有着清醒的估计的。恰好内山来信邀他赴日小住,并且告诉他说,增田和佐藤都很愿意他能前往。应当说,这机会是再好不过的了。

但是,他没有去。他复信说:拜启:四月二日惠函奉悉,早先我虽很想去日本小住,但现在感到不妥,决定还是作罢为好。第一,现在离开中国,什么情况都无从了解,结果也就不能写作了。第二,既是为了生活而写作,就必定会变成“新闻记者”那样,无论从那一方面看都没有好处。何况佐藤先生和增田兄大概也要为我的稿子多方奔走。这样一个累赘到东京去,确实不好。依我看,日本还不是可以讲真话的地方,一不小心,说不定还会连累你们……

你们的好意,深为感谢。……我于三周前回到原住处。周围虽颇寂寞,但也无多大不便。不景气当然也间接波及我们,不过先忍耐一下看,等到万一炮弹再次飞来又要逃走时再说。

书店还是每天都去,不过已无什么漫谈了。颇为寂寞。仁兄何时来上海?我热切地盼望你早日归来……命中注定他不能离开中国。他的梦,他的文章,他的一切活动,都因为有了中国的存在。他没有传统知识分子的独善和洒脱,除去中国,他没有自己的东西。在中国,几乎集中了世间所有的善与恶。他必须与人类的苦难同在。

一次,内山在功德林宴请日本女作家柳原白莲。他出席作陪,席间屡次抨击中国政治。白莲便问:“那么,你是抱怨自己出生在中国了?”他回答说:“不,我以为比起其他任何国家来,还是出生在中国好。”

说话时,他的眼睛湿润了。

同类推荐
  •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此书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此书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了解李鸿章及其家族。
  •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Facebook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连Facebook的创建者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说不清楚。有1000个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种关于Facebook的定义。对于喜欢收发信息的人们而言,它是一个发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网页上每个月有近75亿张图片、2000万个视频和6000万则新闻、 日志之类的新内容上传。这里上传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扎克伯格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拥有整整一个世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
  • 读懂朱自清

    读懂朱自清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热门推荐
  • 游龙在天地

    游龙在天地

    男儿自游龙于天地间,以一双铁拳成就铁血霸业。秦夜,杀手界的传奇,名号曰:魂“妍妍,你可以安息了”
  • 鹿鸣之什

    鹿鸣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执法使

    执法使

    动乱过后几十年,岛国倭寇再临炎黄大地,执法使再次领命,阻杀敌寇!炎黄执法使,世人知道只有九位,九位执法使,个个强大无比,在动乱年间,九位执法使为国家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时过境迁,几十年后,执法使再临尘寰,不过,此时的执法使已经是年轻一代......九位执法使,真的只如世人知道的只有九位吗?
  • 暧昧宝鉴

    暧昧宝鉴

    林思宇,一个从山沟里走出来的自考大学生,因为一次手表事件,碰到了未来的世界的异能系统,从此以后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之旅……救人升级,接手财团,拜师修炼,迎接挑战,其中又有可爱萝莉,气质美女,知性美女,清新型美女,刁蛮俏女等等伴行,一路风情,战斗无数……
  • 迷宫难攻,宝贝当心慎进

    迷宫难攻,宝贝当心慎进

    在G国的R小镇,有一个声称警察局建的地狱迷宫。这个迷宫充满着秘密,一个不小心,犯罪者们就要赔上性命。而虞昕有一天就给送了进去,遇见了他.........
  • 星洒灵域

    星洒灵域

    这是一个神秘交织的世界,白雪纷呈,四季如空,诡异的力量让人耳目一新。他,因为为了躲避仇人的追踪,从小就和父亲生活在一个偏僻安静的小地方,过了一个没有世俗笙箫的童年。但是,好景却是那么的短暂,在知道自己身怀血仇,还有父亲的离去,爱人的逝去。一切看在眼里,却是那般的无奈。究竟怎样的努力,怎样的经历,才能唤醒他心中那些深藏的秘密。他也迷茫过,他也放弃过,可是在经历种种血雨风花,世态炎凉后,却还是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了巅峰。但是巅峰的后面却又是另一番的风景。究竟何时何镜才是尽头呢?一切精彩,就在---星洒灵域!
  • 异世新王

    异世新王

    穿越当天居然赶上登基!还是个弱小的国家?慢慢发展,逐步变强!国家太多,那就统一大陆!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依米成花

    依米成花

    一本让人读起来暖暖的文章,没有虐心的情节,只是淡淡的哀愁,和浅浅的幸福。
  • 穿越之世家悍妇

    穿越之世家悍妇

    (烂坑别看)宋晴穿越了,……嗯文案没想好,就空着?有空了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