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4900000042

第42章 42全方位进击:打倒国粹派

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不可能避免挣脱母体之前的阵痛。在中国,由于革命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僵固的制度和保守的心态中进行,因此尤其艰难。自从《新青年》标榜“文学革命”,而且日益显示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时,传统势力的反抗也就随之而至了。

20年代前夕。北京激荡不安。

此刻,“文白之争”已经大大超出了语言学范围。中国的文字,长期以来沦为上流社会的专利品,统治者实行政治统制和思想垄断的重要工具,因此,把书面语言同口头语言统一起来,以白话代替文言,使之为更多的民众所掌握,促进民主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传播,便成了中国革命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但是,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的重大作用,并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白话文学的提倡者摇旗呐喊了好几年,直到钱玄同和刘半农合作演出有名的“王敬轩双簧戏”,一批死抱传统的自大的爱国者才从酣梦中醒来。形势急转直下。他们发现,这时已经是兵临城下了。

抵抗最早也最激烈的是林纾。二十年前,他曾经是先进的维新派分子,反对缠足,反对迷信,反对大家庭制,提倡兴办女学;此外,在杭州的白话报上作过白话道情,作过有别于传统形式的小说传奇,作过新乐府,其实也可以说是当时的白话诗。此后,他翻译了大量的西方小说,成为全国景仰的文坛领袖之一。还有刘师培、辜鸿铭、严复、章士钊等,都是风云一时的人物,并且都曾出过洋,令人惊异的是,他们先后全都掉转头来对付以西方现代意识武装起来的革命派。历史开的玩笑未免太严肃了。

为了反对文学革命,林纾前后写了三篇文章,还写过两篇十分刻毒的影射小说。在致蔡元培的公开信中,他攻击新文化的倡导者“覆孔孟,铲伦常”,斥以大逆不道,企图胁迫这位“鬼中之杰出者”带头就范。为此,蔡元培进行有节制的辩驳,坚持了一贯的自由化主张。

中国文化是政治文化,它必然地要同政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作为对文字的有力补充,林纾进一步运动国会中的同乡参议员弹劾蔡元培,迫使他们驱逐《新青年》同人。面对林纾之流的顽固抵抗,新文化阵营组织了一场阵容更为雄厚、火力更为猛烈的反击。

这时,《每周评论》和《新潮》已经先后创刊,阵地不断扩大。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对各种外加的非圣无法、离经叛道的罪名直认不讳,宣称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胡适提出系列建设性意见,强调文学创作的形式和方法问题,尤其致力于理性主义的提倡和方法论的引进。李大钊接连发表《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等政论性文字,以罕有的热情,介绍苏联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周作人则鲜明地提出“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等口号,提倡人道主义,主张个性解放。钱玄同关于废止汉字和用罗马字代替汉字的激进主张,发人所不能发,有力地掩护了新文学的进击。主将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一套主义和主张,但反专制、反传统、反复古的大目标基本是一致的。

1919年,鲁迅开始介入《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既然已经进入同一条战壕,他就必须密切注意前头的方向和四周的枪弹,随时保持一种警戒状态。在同人中间,他特别欣赏“王敬轩双簧戏”,以为这种存心捣乱的精神是很可发扬的,虽然胡适等人认为不妥。黑暗势力实在太顽固了,非有强大到千百倍的攻击不足以损伤它什么。只要是真正的战斗,过激一点怕什么呢?何况这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在双方的力量处于非常悬殊的情况下,他是主张有非常的战法的。

反正旧势力溃灭的命运是无法挽回的了。关于这一点,他知道得很清楚。当刘师培伙同北大的遗老辜鸿铭、黄侃之流,加紧筹备《国粹学报》和《国粹丛编》的复刊工作时,他曾经给钱玄同发出一封信,用极端轻蔑的语调写道:中国国粹、虽然等于放屁、而一群坏种、要刊丛编、却也毫不足怪。该坏种等、不过还想吃人、而竟奉卖过人肉的侦心探龙做祭酒、大有自觉之意。即此一层、已足令敝人刮目相看、而猗欤羞哉、尚在其次也。敝人当袁朝时、曾戴了冕帽出无名氏语录、献爵于至圣先师的老太爷之前、阅历已多、无论如何复古、如何国粹、都已不怕。但该坏种等之创刊屁志、系专对《新青年》而发、则略以为异、初不料《新青年》之于他们、竟如此其难过也。然既将刊之、则听其刊之、且看其刊之、看其如何国法、如何粹法、如何发昏、如何放屁、如何做梦、如何探龙、亦一大快事也。

国粹丛编万岁!老小昏虫万岁!!问题的严重性并不止于文字形式本身。在复古派背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因此,文学革命绝不是终极目标,最持久最艰难的战斗,惟在国民思想的改造。

从呐喊的头一天起,鲁迅一直跟主将们保持同一的步调,写遵命的文字,然而也仅仅因为这是时代的使命而已。他是战士而不是喽啰,他有他的头脑和位置。早在留日期间,他便已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了;随着革命的成功、败绩、蜕变,尤其是近期发生的张勋复辟事件,使他不能不特别重视社会意识的变革。作为现今给自己布置的任务——思想革命,是他青年时期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与定型。由于他不想以主持自居,所以也就没有想到过要著大文作号召,仅在通信中向钱玄同表白了这层意思。

他写道:“倘若思想照旧,便仍然换牌不换货,才从‘四目仓圣’面前爬起,又向‘柴明华先师’脚下跪倒;无非反对人类进步的时候,从前是说no,现在是说ne;从前写作‘咈哉’,现在写作‘不行’罢了。所以我的意见,以为灌输正当的学术文艺,改良思想,是第一事。”关于思想革命的主张,可以说,是周氏兄弟共同的思想果实。直到次年3月,当作人首次把“思想革命”当作一面旗帜高擎起来以后,这封信才由《新青年》编者加上标题,在通信栏内发表。

1918年4月,《新青年》增辟了“随感录”专栏,刊载对于社会和时事的短评。

鲁迅是从第二十五篇开始为它撰稿的,发表时署名“俟”,又写作“唐俟”。他清楚地知道,由历史沿袭下来的思想文化结构具有怎样的稳定性,自己以及周围的伙伴不见得就有超出于现实之外的突变。过分的执著与深刻的疑虑,使他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虽说思想变迁不小,但于希望的有无到底没有大把握,只知道等候是不会错的。

从绝望中汲取力量的源泉,是真正的理性主义和英雄主义。鲁迅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真切;也许正因为他已经绝望于那腐败的一切,战斗起来也就显得格外凶猛,机警,每每击中要害。他写的“随感录”,凝炼,尖锐,一如匕首,什么国粹家的论调,大小官僚的经验,扶乩,静坐,打拳,以及冒牌的讽刺画,无一可以逃避其思想批判的锋芒。

鉴于爱国主义往往成为反对改革的掩体,鲁迅以为,必须集中力量攻击国家的弊病,暴露国民的劣根性。以此为出发点,打着“祖传老病”的旗号反对吃药的“国粹派”,自然成了他心目中的最可恶的敌人。

“国粹”是什么呢?他打了一个出色的比喻:“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以残酷为乐,丑恶为美,腐朽为神奇,这就是“国粹”——野蛮文化的混合体。鲁迅没有停留在社会现象的罗列上面,犀利的目光,总是穿透事实而直及国民思想性格的底层。他指出,中国人“自大而好古”,而且没有“个人的自大”,而只有“合群的自大”,因此党同伐异、扼杀天才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自私,取巧,专谋时势的成功的经营,以及对于一切的冷笑,这就是国人的事业。中国社会的现状,简直是将几十个世纪缩在一时,许多不同甚至对立的思想和事物挤在一起。这样,人们也便容易使出中庸、调和的老法子来。但结果如何呢?他写道:“正如我辈约了燧人氏以前的古人,拼开饭店一般”,“伙计们既不会同心,生意也自然不能兴旺,——店铺总要倒闭”。

鲁迅的深刻性,在于他不但批判了“旧思想旧本领的旧人物”,而且当“新人物”风头正盛的时候,揭露了他们“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说是应该革新,却又主张复古”的“二重思想”。

他指出,“新人物”可以搬用所有关于改革的语汇,制订各种关于改革的规划,但是却又步步设防,用了固有的原则对改革实行规限,实际上等于取消改革,延缓旧世界的灭亡。对于改革,鲁迅主张坚决,彻底,甚至不惜使用过激的手段。他说:“要想进步,要想太平,总得连根的拔去了‘二重思想’。因为世界虽然不小,但彷徨的人种,是终竟寻不出位置的。”

在反对国粹派的斗争中,鲁迅不但把社会意识同个人意识相联系,而且把爱国意识同世界意识结合起来。他认为,传统文化并不能决定自身的意义,只有从人出发,才能对它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作为传统,它不应当被绝对化和固定化,真正的落脚点在未来的时间维度上。因此,在“国粹”和“我们”之间,他明确地提出了“保存我们”的观点。他说: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明明是现代人,吸着现在的空气,却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僵死的语言,侮蔑尽现在,这都是‘现在的屠杀者’。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其实,“子孙的时代”是怎样的时代,鲁迅自己也弄不清楚,他只凭着一颗善良的心灵,臆想孩子将来应当成为“完全的人”,有“血的蒸气”,“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这是基于人性的一种要求,不过,作为对现实世界的逆向观照,抽象的人性仍然是具体的。

他的目光常常含着哀矜,投向众多无主名的牺牲品,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身上。正是他们,以惨痛的死亡、畸形、无从反抗的沉默,显示了专制政体和封建礼教的非人性。他的“随感录”,开篇就是以妇女和儿童为本位写作的。此外,他还写了两篇专论:《我之节烈观》和《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愤怒地抨击中国的亲权、父权和夫权,讴歌尚未灭绝于名教的斧钺底下的人类天性,表示了使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的希望。他以复调弹奏出自己的最深沉的心声:“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早在《新生》运动期间,个人意识被他从现实存在中抽取出来加以特别的强调,标榜自我,张扬个性,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孤独感。到了20年代,他已经不能无视作为异己力量的社会传统的巨大压迫了,从失败和痛苦中生长起来的忧患意识,把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统一在他的身上。如果说他早期的文学活动带有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那么,清醒的现实主义便成了新时期的文学创作的基点。

鲁迅的杂文,同他同步创作的小说一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这些短文以最直接的方式切入社会,干预时事,突出地体现了他的以文艺改造国民性的功利思想;他性格中的峻急的一面,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倾泄,致使讽刺和攻击永远伴随着一种无法遏止的激情。虽然,早期的杂文不及后来的尖刻与婉曲,但是从形式到语调都已呈现出了多元的倾向。作为一个文体实践家,他杂取魏晋文章的清峻通脱,唐人小品的精炼泼辣,直到章太炎的论辩文字的朴拙激切;在外国作家中,则取易卜生的愤世嫉俗,夏目漱石的从容机智,尤其是尼采的奇拔冷峭,使之熔冶一炉。在新闻性、政论性中间,明显地渗入哲理和诗情成分。在现代杂文的初始阶段,鲁迅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文体,超出于其他的专栏作家。

杂文和小说,构成本时期鲁迅创作的双翼。杂文是时事的折射,小说则是记忆的显影;杂文重在反映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急剧的局势性变化,小说则主要表现磨损面很小的国民心理的结构性变化;杂文相当于讽刺喜剧,跳跃着一种热烈的、轻松的节奏,小说则是系列悲剧,流布着一种永恒的忧郁与沉思。

这时候,杂文所以不能完全取代小说的创作,固然因为他为往日的梦魇所笼罩,无力摆脱某种绝望或者依恋情绪的纠缠,而且斗争的情势尚且允许他有余裕咀嚼个人的哀戚;另一方面,当新文学运动起来以后,怎样的文章才算标准的白话文,便需要改革家们以切实的创作实践进行回答,正如胡适所说:“若今后之文人不能为吾国造一可传世之白话文学,则吾辈今日纷纷议论,皆属枉费精力,决无以服古文家之心也。”鲁迅坚持小说创作,是完全服从于新文学发轫期的战斗任务的。

继《狂人日记》之后,他连续发表了两个短篇:《孔乙己》和《药》,进一步深化“吃人”的主题。

孔乙己是在一家门面虽小,然而有着特别格局的酒店,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一口“之乎者也”的说话,表明他是封建遗老们所极力维护的“中国书”的受害者。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他都被剥夺净尽,惟以“回字有四种写法”的矜持,“君子固穷”、“窃书不算偷”之类的自欺与自慰,以及关于“清白”问题的辩护,反映出一种特殊的自卫心理——仅余的一点自尊心。他匍匐于科举制度下面,结果却以这个制度培养起来的贫困和懒惰,惨死于另一个已经阔气的同类——丁举人的大棒之下!

与孔乙己不同,夏瑜是自始至终反抗官府的,关在牢里仍然劝牢头造反,说些“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样被认为不是“人话”的话。自然,他要遭到比孔乙己更为严厉的惩治:处死时,连鲜血也得被做成供人吃用的“人血馒头”!

吃人的方式各不相同,本质却毫无二致。围绕孔乙己和夏瑜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思想环境,其荒漠与残酷是十分相似的。

孔乙己一到酒店,所有喝酒的人都取笑他,故意提一些令他发窘和不安的问题。直到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掌柜还是明知故问,惹旁人快意的说笑。隔膜,凉薄,以赏玩别人的苦痛为乐。茶馆主人华老栓,得知“人血馒头”可以治疗儿子的痨病,不惜亲自向刽子手买来,象征性地完成了一次专制与愚昧,强暴与昏迷的最黑暗的交易。

看客的形象,自幻灯事件以来,一直为鲁迅所未敢忘怀,所以,也就得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在他的小说之中。谋害死者的元凶到底是谁?读者不能不深思这样一个问题。

连最亲密的人也不能理解自己,的确是改革者的悲哀。夏瑜无论生前死后,都是被另眼相看,低人一等的。连他的母亲,也深以儿子的被害为大冤枉、大耻辱。在小说结尾,作者对墓地、花环和乌鸦等意象进行了精心的组合。由于某种特殊的“血缘”关系,两个扫墓的老女人出现了。惟一的莫名来历的花环使其中的一个感到安慰,以为是儿子显灵,但又不能确信,于是怀着一线希望说道:“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吧。”可是,可惊怖的乌鸦,却哑地大叫着从树上飞走了,留下的是明明白白的拒绝。另一个女人自然经验不到这种快慰与悲哀,但是,她们所得的结果不也同样是一个无所有吗?既然如此,那么多的烈士为什么要流血?为谁流血?……

筹办《新生》杂志的时候,鲁迅曾经选定一批插图,其中之一便是墓地与乌鸦。关于死亡的主题,他太熟悉了。凡新的生命都是对于死亡的突破,这他知道;可是死灭之中一定会有新生的机运吗?写及夏瑜,想及秋瑾,他的心里便布满阴霾……

鲁迅除了杂文和小说创作,偶尔也写诗,全方位地向前推进。

柏拉图说,诗人需要一种疯狂;而中国新诗的最早的拓荒者,却几乎都是理性主义者。从形式上看,诗体革命的步子比小说散文的跨度要大得多,它必须越过诸如音律、对仗之类许多特设的栅栏。因此,作者们只要找到了可以入诗的材料,在这方面便显得格外用力,不见得有什么灵感。

一年之间,鲁迅以“唐俟”的笔名一共发表了六首诗。

在诗里,他诅咒那些“趁黄昏起哄”的昏乱思想,表达了对国外的先进制度和文化思想的企望,而对被关在“破大门”之内的中国的黑暗、肮脏的现实,则表示了改革的决心。他的诗并不重在表现情感,虽然战斗的意气并不见得稀薄;其中,主要还是借助心灵的对应物,形象地阐释自己的思想。因此,比较同时的胡适、沈尹默和刘半农诸家,就没有他们的纪实性;他运用的全是象征、隐喻的手法,这在当时是非常突出的。朱自清评价说“全然摆脱了旧镣铐”,大约指此而言,其实他并没有能够完全打破传统格律的限制。

“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他没有说谎。关于作诗的动机,当与写小说一样,是因为他有感于改革者的寂寞。待到报刊蜂起,称为诗人者陆续出现的时候,他这个打边鼓的也就洗手不干了。

诗这东西,在他看来,乃是发泄热情的器物。可是,如今他再也没有近似“摩罗诗人”的那种澎湃的热情了。他觉得在中国,需要对国民的病根作深入的揭露,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能够负担这项使命的文学,自然要推小说和杂感,诗歌长于鼓动而短于刻画,相对说来,是缺少这种力量的。无疑地,他具有诗人的气质,且少年诗作就表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才情;但是过分的沉实多思,却注定当不成一个受宠于缪斯的“桂冠诗人”。所有与诗相关的生理和心理因素,都被他输入到散文作品里去,万不得已时不会戴锁链跳舞。

他是一个散文化的人。

同类推荐
  • 孩子慢慢来,你要的岁月会给你

    孩子慢慢来,你要的岁月会给你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作者依据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学者的严谨,对大家面临的种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指出教育面临的种种误区,同时为读者提供出许多可操作的方法。这些故事饱含真情,文字生动,所思所感贴近家教现实,对渴望帮助孩子成功的家长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对青少年读者有很强的借鉴和励志作用。
  •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

    本书讲述的是电影《三毛流浪记》中”三毛”的扮演者--王龙基,父亲王云阶及母亲的故事,1948年,根据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三毛流浪记》而改编成的电影上演后引起了极大轰动,在影片中饰演三毛的王龙基红遍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天才童星”。王龙基的父亲王云阶是我国著名的音乐作曲家,他为40多部电影配写的音乐深受人们的喜爱。王龙基除了外形极像漫画中的三毛外,更重要的是他幼年时的贫困生活赐予了他和三毛相似的经历和一样的倔强性格。他的表演充分地展示了三毛身上的那种善良、机智、坚毅、乐观、幽默、勇敢、天真无邪和嫉恶如仇等可贵品质。
  • 绝代芳华,倾城之恋

    绝代芳华,倾城之恋

    她们是爱情与婚姻中的第三者,在爱里挣扎迂回。林徽因、王映霞、孙多慈、高君曼、蓝妮、何蕙珍,徐志摩、郁达夫、徐悲鸿、陈独秀、梁启超……才子与佳人,阴谋与爱情。她们的故事或悲痛或哀伤,或热烈或倾力,用毕生写一个情字。当爱情败给世俗,当激情输给岁月,谁来为爱情买单,谁来为佳人嗟叹?
  • 张曼玉“逃”

    张曼玉“逃”

    圈内的小明星,尤其是女艺人,在接受采访时,通常会说自己最喜欢的女演员是张曼玉。张曼玉成了偶像的偶像,她是无数女明星奋斗的目标。因为她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是,正如幸福不能只看表面,成功亦然。
  •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造出来的伟大发明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爱迪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发明大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热门推荐
  • 穿越瓦洛兰的那些岁月

    穿越瓦洛兰的那些岁月

    潘岳在玩英雄联盟的时候,穿越到了瓦洛兰大陆。那时候,战争学院才刚刚建立。盖伦还是一个穷屌丝,卡特琳娜只是街头的小太妹,凯特琳是一个纯情的乖乖女,而我的小安妮真的就是一个小萝莉。不过,蕾欧娜真的是女神大人。盖伦——潘岳,别碰我妹妹!除非,你把卡特琳娜介绍给我!潘岳——去死吧!你这个该死的妹控!
  • 遁天星辰诀

    遁天星辰诀

    遁天九星辰,灭世一玄月。妖火焚苍穹,神剑镇乾坤。星月遥相望,聚首血染衣。“什么狗屁‘一生一死一轮回,九劫历尽天下惊。’我不想要,也不想站在武道的巅峰,更不想去傲视群雄。我只想做一个寻常人,一个寻常人而已!”少年仰望苍天怒声咆哮:“为什么要强加给我所谓的‘宿命’?为什么要让我经历九生九死,还要经受诸多磨难?为什么?为什么?”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播散在他身上,仿佛是苍天那冷漠的目光睥睨着这个凡尘少年。
  • 一世荣宠之侯门嫡女

    一世荣宠之侯门嫡女

    本以为身死魂灭,却不想老天垂怜,让她重生。这一世她断情绝爱,斗姨娘,惩庶妹,报母仇;这一世她惊才绝艳,拒渣男,斗皇权,显风华;且看她如何扫除一切障碍,走向辉煌幸福的人生?又是谁一直替她遮风挡雨,予以她一世荣宠?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伺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本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
  • 大地之雷

    大地之雷

    雷神死后,将自己的摄魂魔力化作高山,流水。在雷鸣大陆的一角勾勒出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界。这是他对自己后人最后的庇护。从此后人百年和谐。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那一天当帝国的铁骑兵临城下时,人们记忆里遥远的恐惧重现在这天的灿烂午后。国破家亡,当少年卡尔隐然看到了一世琉璃的宿命时,他翻开了尘封已久的圣辉耀文,跟着上面的文字朗诵起来,“我转身走向黑暗,天堂屹立于废墟之上,我张开双手,热烈地拥抱地狱的烈火,黑暗即是光明,我是大地之雷!”最后的魔法师,带着记忆的荣耀,开始了新的征程......
  • 琦琦追爱记

    琦琦追爱记

    她,喜欢上了一个冷酷无情的大帅哥,一段段搞笑的爱情历险,一次次冷酷无情的伤害,石头都会被她感化,就不信他不会有一点点动容,我白琦琦就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主,看这一位古灵精怪的琦琦公主怎么追到王子的吧!一段段趣事开始展开了,爆笑上演.......
  • 蔷薇录:月之少女传奇

    蔷薇录:月之少女传奇

    时尚华丽的神秘巨献,千回百转的补完迷局。当十二个完美男子困守在一座深宅,厚厚的高墙封闭住华灯美服,当有人和你说着无奈守候只是千年轮回中庸常的一瞬,当它们流转的深瞳底隐约的叹息欲言又止——当那扇封闭已久的大门慢慢打开,当你一开始就被朴素的女主角和轻松的情节逗得发笑,当那双莫测高深的眼睛躲在画面的角落里笑你——来,欢迎加入十二星座的盛宴,这场或许永无归期的聚会。
  • 灵魂契约:我的恶魔殿下

    灵魂契约:我的恶魔殿下

    繁华都市中有间圆梦店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只需要一纸协议,不需要任何钱财,你就能得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在圆梦的同时,没人知道。签下协议的人已经把灵魂出卖!
  • 西游骷髅传

    西游骷髅传

    白毅穿越到了西游世界之中,别人都是穿越成洪荒猛兽,而他却变成了一头骷髅。好吧没关系,有希望就有光。什么?白骨精和我同一时间出生?白毅只能够一边养成一边铸就他在西游世界的骷髅传说。本书铁杆VIP群:291667417(需要全订截图哦)
  • 小花仙之阵阵花香

    小花仙之阵阵花香

    命定的花仙使者啊,我们的旅程还没有结束,新的旅途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