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8300000019

第19章 谶纬与《白虎通》

第一节 谶纬迷信思潮

谶也叫谶语、谶记或符命,是预言吉凶的宗教隐语。它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秦缪公曾说,上帝告诉他:“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将令而国男女无别。”(《史记·赵世家》)这几句隐语预言了晋国献公之乱、文公之霸以及襄公败秦师于后纵淫等事件,是最早的“秦谶”,秦始皇时有“祖龙死而地分”、“亡秦者胡也”的隐语,暗示秦始皇死后,至胡亥时秦将亡国,也是谶语。纬也叫纬候,是假托孔子对儒家经书所作的神学解释。纬见于史籍记载,不早于西汉成帝年间。“六经”都有纬书,《易纬》、《诗纬》、《书纬》、《礼纬》、《乐纬》、《春秋纬》,又各有几种至几十种。《孝经》也有《孝经纬》数种。由此可知,谶与纬本来是不同的。谶的起源早于纬;谶直接假托鬼神,纬直接假托孔子;谶不依傍经书,纬都依傍经书;谶的内容限于政治兴亡,纬涉及经书内容要广泛得多。但是由于两者都是神学预言,当西汉哀平之际,谶纬发展成一种社会思潮时,二者完全合流,纬书中包括有谶语,有的谶语也依傍经书。谶纬著作常有图与文字相配,也称为“图书”、“图谶”或“图纬”。

谶纬荒诞无稽、光怪陆离、粗浅庸俗,它能够广泛流行,却有深刻的原因。从思想源流来看,谶纬泛滥是今文经学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以董仲舒的公羊春秋学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本身包含着神学的成分。当今文经学被推崇为统治思想以后,这种神学思维模式就被确定下来,扩展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去。

两汉之际谶纬思潮兴起又有社会根源。从西汉成帝、哀帝、平帝时期开始,经新莽时期,到东汉光武、明帝、章帝时期,大约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谶纬思潮兴起、发展,而后又趋于衰落,与社会政治状况有密切的联系。西汉末年社会动乱,农民起义此彼伏起,统治阶级转向利用谶纬迷信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王莽、刘秀夺取政权过程中利用谶纬迷信,使谶纬思潮进一步泛滥。据《汉书·王莽传》,平帝元始元年,王莽暗示益州,令塞外少数民族献白雉,借以宣扬自己辅政的功德,被封为安汉公。元始五年平帝死,年仅二岁的孺子婴继位,王莽又利用谶纬夺取权力。据说当时武功地方掏井得一白石,上有丹书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王莽借此“居摄践祚”,成为摄皇帝。三年后,又炮制出一条谶语,说齐郡一个亭长梦见天使说:“摄皇帝当为真”。又有人制造出一个“皇帝金策书”,书言王莽为真天子。于是王莽改国号为新,改初始二年为始建国元年,正式登上皇帝的宝座。同年即颁布《符命》42篇于天下,以谶纬迷信作为代汉的依据。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说,说秀起兵时也制造了一条《赤伏符》:“刘秀起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这是说代表火德的刘秀在西汉建国280年之际要做皇帝。刘秀即位后同样“宣布图谶于天下”。“光武善谶,及显宗(明帝)、肃宗(章帝)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后汉书·张衡传》),谶纬到处风行。

谶纬的本质是巫术迷信,内容庞杂,涉及对经文的解释,包括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典章制度等方面。这些都被纳入到以阴阳五行为骨架的天人感应的神学范畴中去。不过,其中也有一些包含着理论意义的内容。分述如下:

一、卦气说

卦气说是把《易》卦与四时气候相配,用以推断吉凶的巫术迷信。其基本思想是,体现神意的阴阳二气支配着自然和人事,而《易》卦的变化又代表着阴阳二气的变化,所以通过《易》卦可以解释或预见吉凶祸福。据《汉书·儒林传》说,《易》学家孟喜“得易家侯阴阳灾变书”,传于焦延寿、京房。西汉《易》学的孟喜、京房一派就是以卦气说讲《易》的。《易纬》发挥了卦气说。

二、八卦方位图式

《易纬·乾凿度》提出的八卦方位图式,包括时间、空间、阴阳运行、社会伦理和八卦五个方面的因素。它以卦象说为基础把五方面的因素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世界图式,用以说明自然与社会的联系,成为天人感应神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太乙九宫数图

所谓太乙九宫数图,是利用数字关系附会宗教思想的一个数字方阵。后来宋朝的刘牧以为这个数图就是所谓“洛书”,蔡元定、朱熹认为这就是所谓“河图”。

纬书出现以前,《易传》的象数学已经提出: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十为阴数。《礼记·月令》有一个天子一年中在明堂中居住方位的设计,“明堂”是作为政治和宗教首领的天子发号施令的宫殿,共分九室,各配以数字,《大戴礼记·明堂》说:“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纬书利用这个数图,对它作了神秘的解释。

四、有形生于无形的宇宙生成论

汉代的哲学和自然科学中都使用元气这个范畴。谶纬中的宇宙生成论很重视元气这个范畴。在讲到天地、阴阳、五行、万物时,纬书都直接或间接地把这些自然物归本于元气。如说:“元气阳为天精,精为日,散而分布为大辰。”又说五行之始、万物所由从生的水是“元气之腠液也”。(《春秋纬·元命苞》)“火者阳之精也。水者阴之精也。”可以把元气理解为一切事物的基础,或理解物质性的自然基元。但是,纬书的元气又与神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如说“中宫大帝”“含元出气流精生一”,“含元气以布斗常”(《春秋纬·文曜钩》)等等。

问题在于,纬书认为元气虽是万物的基础,但它并不是宇宙的原始,它本身是宇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在更早的阶段上,不但没有万物的形质,也还没有元气。《易纬·乾凿度》说:“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在最初的“太易”阶段是没有元气的,至“太初”的阶段才开始有元气。“太始”阶段才开始有形,“太素”阶段才开始有质。这种说法把宇宙生成过程看做从未有气、形、质到有始有气、形、质的发展过程,是汉代普遍流行的观点。《淮南子·天文训》、扬雄的《太玄·玄》、张衡的《灵宪》都有类似说法,但他们的哲学倾向并不相同。这个宇宙发展过程的动力是什么?纬书的不同篇章对此的解说并不完全一致,因为纬书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但共同点是把宇宙生成论纳入神学体系。《易纬·乾凿度》用《易》学的象数说作了烦琐的解说,归结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宗祖也。”这就是说,宇宙发生的过程是由《易》卦主宰的。不是《易》的象数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是《易》的象数主宰着宇宙万物。《易纬·乾坤凿度》更说:“圣人凿开虚无,畎流大道,万汇滋溢,阴阳成数。”“上圣凿破虚无,断气为二,缘物成三。”在那未有质、未有形,甚至连气都还未有的阶段,这“凿破虚无”的“圣人”、“上圣”只能是神而不可能是其他东西。之所以称宇宙之本原为“圣人”、“上圣”,那只是因为谶纬神学智力的低能,他们让人类从属于神的主宰,但又只能用人类本身的形象去塑造主宰人类的神。

综上所述,谶纬是一种宗教迷信思潮。它涉及的领域极广,思想内容极其庞杂。它企图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纳入一个统一的系统中,表现出承认世界广泛联系的观念。但它建立这个系统时所用的方法,既不是分析也不是综合,既不是演绎也不是归纳,而是牵强附会、生硬割裂、违反理性的主观拼凑。不过谶纬思潮作为两汉之际社会危机和今文经学发展的产物,研究思想史应对它进行科学的分析,不应当简单抛弃。在古代认识发展史上,它提出宇宙生成问题而又不能作出正确的解说,这就从反面推动人们探索新的出路,孕育着从经学到玄学的变革。至于纬书所保存的某些具体知识也不应一概抹杀。皮锡瑞说:“故纬,纯驳互见,未见一概诋之。其中多汉儒说经之文如,六日七分出《易纬》,周天三百六十度四分度之一出《书纬》,夏以十三月为正云云出《乐纬》,后世解经不能不引。三纲大义,名教所尊,而经无明文,出《礼纬·含文嘉》、马融注《论语》引之,朱熹注亦引用之。岂得谓《纬书》皆邪说乎?”(《经学历史·经学极盛时代》)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

第二节 《白虎通》思想

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在京师白虎观举行了一次讨论经义的会议,制订朝廷对经书的统一解释,称为白虎观会议。自武帝立五经博士至章帝时已有200年,其间经学得到充发发展,“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后汉书·杨终传》),陷入烦言碎辞。“一经说至百余万言”(《汉书·儒林传》),学者终生不能通一经。这种状况妨碍着经学发挥统治思想的作用。同时今、古文经学内部以及正统经学与谶纬神学之间矛盾重重,派别纷争不可收拾。白虎观会议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召开的。参加会议的学者有李育、魏应、杨终、淳于恭、丁鸿、楼望、张、成封、鲁恭、桓郁、召驯、班固、贾逵等。他们就经义反复提出奏议,由章帝亲自裁决。会后,班固奉命将记录整理编辑成书,即《白虎通》,也称为《白虎通义》,或称为《白虎通德论》。它以君臣父子之义为主题,依据今文经学,吸取古文经学和谶纬神学的一些观点,把经义解说统一起来,成为一部简明扼要的经学法典。

《白虎通》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经学通义,不像一般经学著作那样解释个别经书的章句,而是就经学涉及的重要问题作理论性的说明。全书分43个篇目,内容包含封建时代社会生活、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各个方面,都从儒学经典出发作出了扼要解说。《白虎通》与一般经学著作的另一个不同点在于,它是经朝廷群臣讨论,由皇帝钦定的解释,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定封建统治阶级中个别人的意志,一定程度上起着制度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主要阐释经义,不可避免地随着经书的内容叙述历史上的制度和不同学派的观点,有些与东汉实际情况已不符合,不能完全等同于制度,只能作为制定制度的基本原则。

《白虎通》突出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三纲五常,特别是《三纲六纪》篇引《礼纬·含文嘉》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又说:“何为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纲纪上下,整齐人道也。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网之有纲纪而万目张也。《诗》云:‘文王,纲纪四方。’”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不是彼此孤立地存在,每个人都处于社会关系之中。依照《白虎通》的看法,这种社会关系主要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关系(三纲)和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关系(六纪)。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犹如罗网,而君臣、父子、夫妇关系则是罗网之纲,抓住了这三种关系就抓住了基本关系。三纲的君臣关系是政治关系,父子、夫妇是血缘关系,六纪中的诸父、兄弟、族人、诸舅是血缘关系,师长、朋友从属于政治关系和血缘关系。实际上,上面所说的只是社会关系中的政治和亲缘关系,并没有直接提到最根本的社会经济关系。但三纲说对封建宗法制度来说确实抓住了最基本的原则,以君权和父权来稳定统治秩序,正是封建宗法制的本质特征。

通过天命、制度、礼仪诸方面的解释,君权的至高无上被确定下来。书中说:

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白虎通·爵》)

君,群也,下之所归心。(《白虎通·三纲六纪》)

最高统治者的名号即是至高无上地位的依据。天子这个爵位与其他爵位不同,其他爵位都是人给予的,而天子这个爵位是天给予的。其他爵位的职责是事人,而天子的职责是事天。最高统治者称天子是对天而言,对人而言则称帝王,表示有号令天下的大权。最高统治者又称君、王,表示天下“归心”、“归往”于他。“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白虎通·号》)天子之下,有公、侯、伯、子、男和公、卿、大夫两个爵位系统,这两个系统都由天子统帅,两个系统的爵位都由天子授予,臣下不得自封。

天子有权把土地分封给臣下,表示天下的土地是天子的私有财产。书中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海内之众,己(天子)尽得使之。不忍亲属无短(托)足之居,一(人)使封之,亲亲之义也。(《白虎通·封公侯》)

分封对象有两类人,一类是与天子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一类是与天子没有血缘关系的有功有德者。分封前一类人出于“亲亲之义”,分封后一类人为了“褒大功”、“尊有德”,意义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天子是天下的最高主人。没有得到封地的臣下,接受天子赐予的俸禄,同样表示天子是天下最高所有者的地位。

礼义也被赋予宗法等级的意义,用以论证君权的神圣。如古代有所谓贽见礼,来源于会见时赠送礼品的古老风俗,西周、春秋时形成为“委质为臣”的制度。《白虎通》对贽见礼的意义进一步发挥。书中说:

贽者,质也,质己之诚,致己之悃(忠诚)也。王者缘臣子之心,以为之制,差其尊卑,以副其意也。(《白虎通·瑞贽》)

这就是说,臣下进见君主时进献礼物象征着愿意臣服于君主,忠诚地履行臣下的职责。臣下的等级不同,职责与所应具备的品质也有所不同。不同等级的人所持的礼品要与自己的等级地位相符合,因而贽见礼也不同。这种礼义被制度化,成为不能僭越的规定。依照《瑞贽》篇的说法,公侯以玉为贽,取其“燥不轻,湿不重”的性质,象征公侯以德事君。卿以羔为贽,取其“群而不党”的意义,象征卿尽忠于君主而不结党营私。大夫以雁为贽,取其“飞成行,止成列”的特点,象征大夫奉命办事能够自正以事君。士以雉为贽,取其“不可诱之以食,慑之以威”的品质,象征士耿介守节为君主效死。

父权是为宗法制度服务的。在中国奴隶制时代,宗法制度与国家制度合为一体,到了封建社会两者已经分开。但宗法制度可以加强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对于封建国家仍是需要的。儒家经学自觉利用宗法制来为封建国家服务。《白虎通》强调君权与父权结合,常把君与父并称,以为“君父大义”是一致的。说“臣之事君,犹子之事父”(《白虎通·朝骋》),“臣、子与君、父,其义一也”(《白虎通·诛伐》)。

为了维护君权、父权,《白虎通》十分重视仁、义、礼、智、信五种伦理规范,称之为“五常”。它认为“五常”为人性所固有,所以又称之为“五性”。五常以礼为中心,礼被认为是“阴阳之际,百事之会”(《白虎通·礼乐》),对待天地、鬼神、人事都要以礼为准则。仁被看做依礼行事的等级名分标准,智被看作对礼的正确理解,信被看作依礼行事的忠诚专一。《白虎通》提出“《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白虎通·五经》)的看法,认为五经的实质就是以五常之道进行教化。五刑则是“五常之鞭策”(《白虎通·五刑》),作用是配合教化以推行五常之道。五常得以推行,则君权、父权得以巩固,社会的贵贱、亲疏、长幼关系不会错乱,王道——封建社会的理想局面就实现了。

《白虎通》作为东汉王朝对经义的官方解释是完成了,但统一思想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以后仍然是“每有策试,辄兴争讼,议论纷错,互相是非”(《后汉书·徐防传》)。直到兼通诸家的马融、郑玄遍注群经,才真正把经学统一起来。

同类推荐
  • 大唐帝国的扩张(第1部):廓清漠北

    大唐帝国的扩张(第1部):廓清漠北

    本书以历史大事件为轴线,通过还原历史细节,透过大唐帝国的沧桑和辉煌,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代。主要包括廓清漠北、打开西域大门、东方战争、帝国狙击者等章节。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锦州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锦州

    本书经纪实手法纪录了锦州攻坚战中,林彪指挥大挖交通壕;国民党明堡、暗垒逞淫威。蒋介石亲临葫芦岛督战,对拿下塔山信心十足。会战老城区解放军31小时全歼守敌十万,活捉范汉杰,锦州得解放……
  • 完结

    完结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会回到那个自小就崇拜的、名垂千古的大英雄的时代,在弥久尘封的昨日历史中,掀开波澜壮阔的明日篇章。有如历史汪洋中的一颗水滴,他溯流着童年的梦想:回到一个英雄驰骋的年代,去拯救英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江山烟云

    江山烟云

    一个21世纪的大贼,带着一女警赶上了穿越的潮流。于是这个叫大秦的帝国开始不太安宁,世家,朝廷又一次的动乱了。新人新书求点!
热门推荐
  • 涅槃传说之倾斜的天秤座(上)

    涅槃传说之倾斜的天秤座(上)

    当“一夜百年天下惊,黑衣白发见清风”的清风伯爵遭遇“涅槃圣者”的时候,沉睡在他体内的另一个灵魂逐渐醒来。自战神复活的那一刻起,一个迷惘的神祗就踏上了漫长的追寻之路,于是,众神之战拉开了序幕,人类世界由此而改变。“我听法已先自度身然后度人。先自解身然后解人。先自安身然后安人。先自涅槃然后令人而得涅槃。于佛法僧应生等想。于生死中生大苦想。”佛如是说。清风伯爵如此做……
  • 狐狸小王妃:王爷,快到碗里来!

    狐狸小王妃:王爷,快到碗里来!

    没人告诉她,她还有穿越这功能啊!好吧,穿就穿吧怎么又稀里糊涂嫁了个妖孽?为什么自己还是个妖精?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老天,请赐我一瓶DDV!没有?那来碗鹤顶红吧!“王爷,王妃又闹事了!”他轻轻一笑,道“王妃喜欢就让她闹!”“王爷,王妃把侧妃打了!”他宠溺地说“区区侧妃,休了就好,何必劳烦小王妃动手!”“王爷,王妃嫌弃您太没经验!”“嗯?几日不见,又长本事了!”说罢,抱起某人,跟她来个干柴烈火……
  • 晨夜纪

    晨夜纪

    别样的时空别样的风景,别样的人生别样的历程。废柴之路还有多久?我要成为最强者!
  • 狂飚青春路

    狂飚青春路

    本文详细介绍了主人公—公西雄自由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听从父亲公西宏如的教诲,从汽车维修专科学校毕业后,在汽车修理公司里对汽车修理行业的逐渐了解后,经过艰辛努力创办自己的汽车修理公司,经过艰难融资!终于制造出自己品牌的小轿车先后与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巨头进行博弈最终实现年少时的的梦想成立跨国公司!
  • 一吻成瘾:恋上帝国老公

    一吻成瘾:恋上帝国老公

    一个错误的开端,将尹夏茉送到豪门世家公子贺少秋面前。两人情迷一场,对他,是解脱。对她,是无尽痛苦的开端。一夜情被揭发,尹夏茉成为了全校笑柄,被当众羞辱时,贺少秋天神般登场,他摘下墨镜,走到尹夏茉身边,搂住她的肩,对众人扬声道:“她的男人,是我。”尹夏茉从那一刻就明白,她这辈子都栽在这个男人手上了。
  • 绝色嫡女:倾城郡主不好惹

    绝色嫡女:倾城郡主不好惹

    一朝穿越,竟成丞相嫡女,一张圣旨,入宫为妃,深宫险恶,步步为营。可耐心机不深,三下五除二被打入冷宫。可她还有另一重身份,翎雨阁阁主,怎会轻易老死宫中?霸气转变,化身腹黑大boss,杀出皇城。她宁羽汐这个名字传遍大江南北,可就是无人知道天下一绝的诗煜便是当年杀出皇城的小丫头。什么?她还有另一种身份?竟是唯我独尊的疏影国郡主!认祖归宗,受尽万人宠爱。三年后,她霸气归来,虐心机妹妹,手撕笑面狼,收拾当年害苦了她的一国国君夜幽晨。“呵,想娶我?做梦!”
  • 撒旦老公:替欢小娇妻

    撒旦老公:替欢小娇妻

    为了家人,在别人的新婚夜,她做了替嫁新娘。从此她的自由被这个名义上的丈夫所剥夺:跟男人讲话,不行!跟男人接触,眼睛喷火!跟男人说笑,他会杀人!天呐,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男人,她得好好研究一下了。
  • 天灵神境

    天灵神境

    猥琐好色的外表,纯洁如水的内心满口花花实则两世处男的慕容夜如何称霸天灵大陆有搞笑,有热血!
  • 蛊墓怪谈

    蛊墓怪谈

    一个警校毕业半年的实习警察,刚一进警局便碰上了震惊全国的诡异案件。在镇里的鞋厂底下,有一个深坑,里面,竟然有着两米长、水桶般的大白虫。在冒着生命危险将这种逆天的生物消灭之后,主人公却华丽丽的发现,那不是生化危机,那是一种来自传说的蛊,唤作“银蚯蚓”。从此后,主人公踏上寻找存在于传说中的“蛊经”,在一个个虚假的蛊母墓中,发生了一奇奇惊心动魄的古怪之事,银蚯蚓、嗜血壁虎、蚀心金蛇……提着心、吊着胆,跟我走,带你去领略一个全新的“蛊怪世界”!
  • 21克拉的薰衣草

    21克拉的薰衣草

    传说,21克拉是灵魂的重量。有一位少年对一位少女许下了“21克拉薰衣草”的誓言,从此以后,就仿佛再也没有了牵连。如果说,他的消失只是为了寻找那21克拉的薰衣草,那么她会原谅他。如果说,他的消失是为了用生命奉上这21克拉的薰衣草,那么她宁愿永远不见。因为不见,至少说明他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