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2400000004

第4章 合格的管理者会自找缺陷

亨利·明茨伯格始终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人物,他是最具原创性的管理大师,又是管理学界的“叛逆者”。明茨伯格一直都以他在管理领域所提出的大胆、创新和颇具开拓精神的观点而为人所瞩目,他的思想非常独特,人们按常规思路往往不太容易接受,也正因为此,他获得了“管理领域伟大的离经叛道者”的头衔。作为一个管理者,想在管理领域做出一番作为,首先要会从自己身上找出缺陷,然后及时改正。

工作方法一成不变

某公司老总提拔了两位年轻管理者A经理和B经理,他们都是刚从技术工作提升到技术管理职位的。A经理觉得责任重大,技术进步日新月异,部门中又有许多技术问题没解决,很有紧迫感,每天刻苦学习相关知识,钻研技术文件,加班加点解决技术问题。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向下属证明自己在技术方面的出色。

B经理也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和自己部门的不足,因此他花很多的时间向下属介绍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当他们遇到问题,他也帮忙一起解决,并积极地和相关部门联系和协调。

3个月后,A经理和B经理都非常好地解决了部门的技术问题,而且A经理似乎更突出。但半年后,A经理发现问题越来越多,自己越来越忙,而下属似乎并不满意,于是觉得很委屈;B经理却得到了下属的拥戴,部门士气高昂,以前的问题都解决了,还创造了一些新发明。

对优秀的管理者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必然是团队的成功。脱离团队去追求个人的成功,这样的成功即使得到了,往往也是变味和苦涩的,长此以往,会对公司有害。因此,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决不是个人的勇猛直前、孤军深入,而是带领下属共同前进。

以上所提到的有关管理者的素质模型,是适用于任何性质和规模的企业,而最基础者,也是每个管理者所必须拥有的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则每个企业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从事管理类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发挥管理者的素质作用的基础,包括在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有效地培养人才;在下属和团队中树立影响与权威等。每个管理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性质、自身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积累,包括财务知识、行业知识、专业知识、产品知识、商务经营管理知识,以及一些行业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规则方面的知识。

新经济的兴起使得知识精英有机会走上管理者的位置,然而,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仅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许多其他方面加以修炼。

技术人才如何成为成功的管理者的六个要诀:

1.学习沟通技巧

一位公司总裁指出:“我们碰到最棘手,但又是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大部分的科技专才需要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意欲走上管理岗位的技术人才,必须在这方面下大功夫。

2.拓展知识领域

科技专家善于从技术角度来看待问题,这导致他们有时缺乏把握全局的战略眼光。学习一些心理学课程或参加MBA进修班等,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能极大地弥补技术人才在管理方面的不足。

3.善于展现自己

许多科技专家经常拥有一些绝佳想法,但可惜的是,他们在展示想法时,不是让人感到无聊,就是引不起听众的兴趣。学习一些展示自己的技巧非常实用,而这也是管理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4.多听专家建议

优秀的前辈和专家,在企业的运营、管理等许多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如果一个技术人才想要走上管理者的位置,多听从他们的建议,必定会受益匪浅。

5.平时积极磨炼

对技术人才来说,在工作中乐于承担责任,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并为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比如,负责一些新方案的实施,或主动分担上司的工作等,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6.充分了解自己

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当管理者,了解自己,发挥专长,成为资深科技专家,同样能达到事业的顶峰。

缺乏行为感召力

一个团体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人,作为管理者,你想过没有:这些性情各异的人为何会聚集在你的周围,听你指挥,为你效劳?

俗话说:“浇树要浇根,带人要带心。”管理者必须摸清下属内心的愿望和需求,并予以适当的满足,才可能让众人追随你。如果一个管理者没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不能产生行为感召力,员工不可能心悦诚服,真心跟从他。下面是专家的分析,将大多数职员的共同需求总结出来,领导者一定要谙熟于心。

1.大多数职员的共同需求

(1)做同样的工作,拿同样的钱。大多数员工都希望他们工作能得到公平的报偿,同样的工作得同样的报酬。员工不满的是别人做同类或同样的工作,却拿更多的钱,他们希望自己的收入符合正常的水平。偏离准则是令人恼火的,很可能引起员工的不满。

(2)被看成是一个“人物”。员工希望自己在伙伴的眼里显得很重要。他们希望自己的出色工作能得到承认,所以领导者鼓励几句、拍拍肩膀或增加工资,都能有助于满足员工的这种需要。

(3)步步高升的机会。多数员工都希望在工作中有晋升的机会,向前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前途的工作会使员工产生不满,最终可能导致辞职。除了有提升机会外,员工还希望工作有保障,对于身为一家之主并要抚养几口人的员工来讲,情况更是这样。

(4)在舒适的地方从事有趣的工作。许多员工把这一点排在许多要素的前列。员工大都希望有一个安全、清洁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但是,如果员工对工作不感兴趣,那么,再舒适的工作场所也无济于事。当然,不同的工作对各个员工有不同的吸引力,一样东西对这个人是馅饼,对另一个人可能是毒药,因此,你应该认真负责地为你的员工选择和安排工作。

(5)被你的“大家庭”所接受。员工谋求社会的承认和同事的认可,如果得不到这些,他们的士气就可能低落而缺乏效率,使工作效率受到损害。员工们不仅需感到自己归属于员工群体,而且还需要感到自己归属于公司这个整体,是公司整体的一部分。所有的员工都希望得到公司的赏识,甚至需要他们一起来讨论工作,讨论可能出现的变动或某种新的工作方法。不是小道儿消息,而是直接从领导阶层那里得到这样的消息,这将使员工感到他们是公司整体的一部分。

(6)领导者可别是“窝囊废”。所有的员工都需要值得信赖的领导者,他们愿意为那些了解他们的职责、能作出正确决策和行为公正无私的人工作,而不希望碰上一个“窝囊废”来当他的上司主管。

不同的员工对这些需要和愿望的侧重有所不同。作为领导者,你应该认识到这类的个人需要,认识到员工对这类需要有不同的侧重。对某位员工来说,晋升的机会或许最重要,而对另一位员工来说,工作保障可能是第一位。

鉴别个人的需要对你来说并非易事,所以要警觉到这一点。员工嘴上说想要什么,与他们实际上想要什么可能是两回事。例如,他们可能声称对工资不满意,但他们真正的需要却是要得到其他员工的承认。为了处理好人际关系,你应该了解这些需要,并尽可能去创造能满足员工大部分需要的条件。为此而努力的领导者会与他的员工相处得很好,使得上下一心,有效地、协调一致地进行工作。

2.激发员工热情干劲的六种途径:

作为管理者,仅仅了解职员的内心愿望还不够,不要以为多发奖金、多说好话就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人是一种很复杂的动物,要让他们为你卖命工作,需要你施展更细微的手段。有几个方法可以让下属的需求获得充分满足,同时又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干劲,提高工作效率。

(1)向他们描绘远景。管理者要让下属了解工作计划的全貌,以及看到他们自己努力的成果。员工越了解公司目标,对公司的向心力越高,也会更愿意充实自己,以配合公司的发展需要,所以管理者要清楚自己在讲什么,不要把事实和意见混淆。不断给员工提供与工作有关的公司重大信息。

(2)授予他们权力。授予不仅仅是封官任命,领导者在向下属分派工作时,也要授予他们权力,否则就不算授予。所以,要协助被授权者清除心理障碍,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在“独挑大梁”,肩负着一项完整的职责。方法之一是让所有的相关人士知道被授权者的权责;另一个要点是,一旦授权之后,领导者就不再干涉。

(3)给他们好的评价。有些员工总是会抱怨说,领导者只有在员工出错的时候,才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身为领导者,最好尽量公开赞美你的员工,至于负面批评可以私下再提。

(4)听他们诉苦。不要打断下属的汇报,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随便诊断;除非对方要求,否则不要随便提供建议,以免流于“瞎指挥”。就算下属真的来找你商量工作,你的职责应该是协助下属发掘他的问题,所以,你只要提供信息和情绪上的支持,并避免说出类似像“你一向都做得不错,不要搞砸了”之类的话。

(5)奖励他们的成就。认可下属的努力和成就,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士气,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建立其信心。

(6)提供必要的训练。支持员工参加职业培训,如参加进修课程,或公司付费的各种研讨会等,不但可提升下属士气,也可提供其必要的训练。教育训练会有助于减轻无聊的情绪,降低工作压力,提高员工的创造力。

3.让部下乐意听命的方法:

在一次HR(人力资源)研讨会上,一位人力资源专家阐述他所归纳的管理“八要诀”,在这方面很具有启发性。这位人力资源专家认为,作为一个高明的管理者,要想有效地调动下属的工作热情并让部下乐意听命于你,其核心秘诀就在于激励下属的自信心。其具体方法有八种:

(1)要用建议的口吻来下达工作指令。用命令的口吻指挥部下做事,其效果总不如采取商量的语气好,因为多数人不喜欢被呼来唤去,尤其是知识分子。“你觉得这么做行吗?”“你是否能够尽快完成这项任务?”用这样建议性的指令方式,将会使部下不仅乐意听命于你,而且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格外认真地工作。

(2)给部下面子。平和宽容地待人,不损伤下属自尊,为部下树立良好形象,以心换心,他们会在工作中更加用心地支持你。

(3)经常夸奖部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夸奖某个下属,可以有效激励他人,使大家学有榜样,增强信心。

(4)有事多跟下属商量。任何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总是坚定地掌握这样一个处世准则与理念:组织的事就是大家的事。责任感是自信心的基础,民主协商会增强下属的责任感,让部下明确自己在一个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他就会精神饱满地去创造业绩。

(5)提供机会、鼓励成功、宽恕失败。今天的失败者,或许就是明天辉煌的成功者,因为失败者也是教训的拥有者。管理者如果给部下一个成功的机会,他们就会将教训转化为成功的财富与资本。

(6)将下属名字常挂在嘴边。尤其是大公司,管理者应该要记住员工的名字,这会使下属得到一种特殊的心理满足和信任鼓励。

(7)给下属负荷重担。工作任务永远必须在能力之上。给部下施加压力、让其负起重担,本身就是一种信任和重托,这能唤起他们自我的崇高感、使命感和责任心,如此,员工将对工作全力以赴、一心一意。

(8)及时更新工作主题。挑战性的工作会激励部下全神贯注、引起新的兴奋点,使其智力与体力不断经受锻炼和考验,从而使其才干得到显著提高。工作上得心应手,下属内心自然会感激管理者对他的信任和栽培。

刚愎自用的心理

身为管理者,本身的确有一定才干,但是如果过于自满,则容易走向刚愎自用。刚愎自用是一种病态心理,这种病态心理能够让人迷失心智、思维简单、固执、守旧、教条主义,其显著的症状就是目中无人、唯我独尊;其次是死要面子、拒不纳言;再者是好大喜功、揽功诿过。这种病态心理的危害在很多时候是无法估量的。

这样的人自古以来比比皆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刚愎自用”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并且是一种很严重的病态心理,严重到使人身败名裂,严重到祸国殃民,严重到危及千万人的性命。

大凡“刚愎自用”的人,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或者是某一领域小有名气的专家。在这些权力或领域内,他人要向其请示或报告工作,这也就是其刚愎自用的资本。

首先,我们看一下“刚愎自用”者的第一个症状——目中无人、唯我独尊。自高自大、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甚至自我崇拜,是这一症状的主要表现。

他们虽然没有整天喊着“我是天下第一”,也没有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挂个条幅上书“我是天下第一”,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无不说明他们的目中无人、唯我独尊。在他们的语言里使用最多的词汇是“我哪有怎样”和“你错了”。

其次,我们再看一下这类人的第二个症状——死要面子、拒不纳言。前面说过了大凡“刚愎自用”者多是管理者(领导)和专家,所以他们很在乎自己的面子,自尊心都特别的强。如果有哪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指出其缺点和错误,或是在某事的处理上向其进谏,那么就将“死”期临近了。

因为对于这类人而言,下属劝谏就等于冒犯(特别是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就是不服从领导。这类人一定会找个机会给劝谏者一双“小鞋”穿的,要不就在考核时给他个不及格,看他还敢不敢“太岁”头上动土。

最后,我们看一下“刚愎自用”者的第三个症状——好大喜功、揽功诿过。这类人最大的嗜好就是自我肯定、自我表彰,做出一点成绩就四处炫耀、沾沾自喜。所以对于这类人来说,溜须拍马者就是他的“甜果”,在其四周尽是奴颜婢膝、献媚取宠之辈,那些敢于直言者早已被打入“冷宫”了。

另外,这类人对自己的能力从不怀疑。自己的指导思想错了,是下属理解的错误;工作分配错了,是下属的配合不利;工作不能按时完成,是下属不积极工作;工作遗忘,是下属不能及时提醒。总之,这类人是不会认错的。这类人眼中的自己只有成绩,没有错误。成绩永远是自己的,错误永远是别人的,错误永远是下属的。

以上是对“刚愎自用”者最显著的几个症状的分析。总之,这类人永远是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自己永远是对的,别人永远是错的;自己高高在上。有此症状的领导者或专家,如不能及时治疗,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威严扫地、颜面丢尽、丢官罢职、为人所不耻。

如果你想成为优秀管理者,有所成就,就要避免以上的问题,杜绝刚愎自用的心理!

自身存在的管理思维盲点

在大中型企业里人才众多,在管理者队伍中更是藏龙卧虎。但是在这些“龙虎”中许多人却如蛇似虎地藏着卧着,未能形成龙吟虎啸的气势,他们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被发挥出来。

使“龙”藏而不腾、“虎”卧而不跃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客观的如体制、机制、上级有意无意地压制束缚等;主观的如自身的思想、方法、作风等。这里只从主观方面作分析。

凡事皆在人为,管理者尤其如此。据笔者观察,在许多情况下,如果一个很有潜力的中层领导管理者——主任、科长、处长、部长,及副主任、副科长、副处长、副部长等,本来可以大有作为却终于无所作为,或作为不大,与其过多地埋怨体制、机制和上层,不如更多地从自身去查找原因。正如费拉尔·凯普先生所说:“工作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

1.“等靠思维定势”的盲点

从目前情形看,束缚管理者潜力发挥的主观因素,首推“等靠思维定势”。也许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生存、生活的时间较长,许多管理者的思想深处,形成了凡事等待上级指示、命令的思维习惯。上级怎么说就怎么做,上级说就做,上级不说就不做;上级说得细致具体,自己就做得细致具体,上级说得概括笼统,自己就做得概括笼统。

总之,一切都等着上级作指示,靠上级拿主意,害怕承担创造性思考和工作可能带来的风险和责任。久而久之,就逐步失去了自主思考、自主判断、自主行动的能力,在把自己变成上级手中的一个机械工具的同时,自己的思维因此也变得片面、静止、孤立和死板、僵化起来。

这种等靠思维定势,与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基本上是相适应的,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却极其不相符合。因为市场经济的复杂多变,要求思维方式的辩证性,要求观念与行动的以变应变,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克服等靠思维定势,当然也要按照上级的指令办事,也要服从上级的指挥,但是这种服从不是机械式的服从,而是创造性的服从,是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紧密结合的服从。其实,也唯有这样的服从才是真正的服从,是两个积极性都得以调动和发挥的服从。

对具有等靠思维定势的中层领导管理者来说,改变思路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把一切都等靠上级的思路,变成自主发展的思路。我们不少管理者本身的知识和素质的基础是不错的,但由于受等靠思维束缚而变得静态、迟滞,有点像在圈中关久了的虎和笼中养久了的鹰,似乎已失却了奔跃和飞翔的能力。

他们一旦走出自己思想深处的等靠思维定势,脱离这个无形的精神之圈或思想牢宠,其积蓄的潜力就会爆发出来,知识就会转化为力量,个人素质就会发出光芒,书写其精彩的人生。

2.盲目自信的盲点

管理者自我束缚的因素之二是盲目自信。这种中层领导管理者一般比较有才气、有见解、有能力,因而他们也易于自我估计偏高,甚至有些自视清高而恃才傲物,看不起上级、看不起同级,更看不起下级。

由于看不起上级,就不愿下功夫学习、研究、领会上级的指示和意图;看不起下级,就不愿意深入群众去作调查研究,吸取群众的智慧;看不起同级,就不愿意与同级部门领导者作真诚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脱离领导、脱离群众、脱离管理层,而变得孤芳自赏、孤掌难鸣。

具有这种状态的中层领导管理者,往往会因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而傲视群雄,更加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往往也会因自己有些意见不被采纳、支持、赞同而觉得被孤立,进而愤世嫉俗、更加目空一切,从而逐步演变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孤家寡人”,最终被冷落一边,徒生怀才不遇的人生感叹。

对有恃才傲物倾向的管理者来说,最重要是走出盲目自信的思维盲点。自信固然是人生成功的前提,但盲目自信却会走向成功的反面。孔子云:“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其实二人行亦必有吾师。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也是如此。

领导者之所以成为领导者,必有其所长;同级之所以与自己比肩而立,也必有其所能;群众也不能以等闲之辈视之,因为即便伟大如毛泽东者也深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一个人,如果缺乏知人之明(领导、同级、下级),那么一定缺乏自知之明。既不知人又不自知的自信,必然是盲目的、有害的。

对于较有才气的中层领导者而言,如果不是把这种才气作为自恃自闭的本钱,而是把这种才气作为进一步向领导者、同事、群众学习的悟性基础,作为解剖自我、认识自我的智慧武器,那么,盲目的自信就能转化为开放和自觉的自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了这种开放而自觉的自信,你就会真正超越自我,进而超越领导者,获得领导者的广泛信任、支持;超越同事,获得同级的尊重和帮助;超越员工,获得员工的爱戴和拥护。由此获得才华成长和挥洒的更大空间,站在演绎人生豪迈的更大舞台之上。

3.本位主义陷阱

管理者自我束缚的主观因素之三,是“本位主义陷阱”。中层领导管理者要种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责任田”,无疑是对的,但如果把眼光、胸怀、责任局限于此,则有很大的片面性。

中层之中具有多重性——不上不下、可上可下、亦上亦下。要看到,中层之中是可以转化的,对下是全局,对上是局部;对上是下级,对下是上级。这个全局与局部、上级与下级,其间的辩证法是生动而丰富、复杂而多变的。

《孙子兵法》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役。”《鬼谷子·符言》亦云:“以天下之目视之,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之,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之,则无不知。”可见,真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找对自己所在的地位和作用,必须要有全局观或大局观。有些管理者由于不关心全局,不参透上情,终年在责任田里忙碌却不能有好的收成。有些时候越努力,与上级、全局的要求却相距愈远,甚至相冲突,陷入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之中。

缺乏全局意识的中层领导者,易于陷入本位主义的泥潭,一切以本位利益、部门利益、地区利益为准则,并以这种局部的眼光和尺度去理解上级指示,去剪裁政策法规,结果不仅给全局工作造成混乱与麻烦,而且最终也损害了本部门、本单位的长远利益。彼得·杜拉克说过:“一个组织只能在其价值观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所达到的价值观所限制。”

对于中层领导管理者及其所负责的组织、部门而言,其所能具备的全局价值观的深度和广度,是提升他们本人及其领导的组织,向上一级成长的强大拉力。在一次采访中,一位分公司的总经理向笔者介绍他这方面的体会,他说:“站在全局谋局部,是我本人和所在企业健康快速成长的强大引力。我自己的进步就是得益于,不是凡事只从本部门利益出发,而是把本部门的利益、发展,与全局和集团的利益、发展统一起来思考与处理。这使我受益匪浅。”

《圣经》说:“没有远见,人们就会灭亡。”管理学家说:“领导艺术就是远见。”对广大中层领导者或管理者而言,全局观或大局观本身也是一种远见,站在全局谋局部、站在整体谋部分,是一种重要的领导艺术。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里的“阔”与“高”就是懂全局、识大体。只有这样,中层领导者或管理者才不会被自己的本位利益所限制或扼杀,才不会被本位主义思维空间“封顶”,阻碍自己人生事业成长的道路。

4.“越位恐惧”的盲点

束缚管理者的主观因素之四是“越位恐惧”。有些中层领导者尤其是担任副职的中层领导者,对自身所负职责的边界不清楚,或虽然清楚,却不敢使自己的管理幅度达到边界线。究其原因,就在于“越位恐惧”。

他们信奉“宁可不到位,也绝不能越位”。于是我们便发现,在许许多多的企业或单位里,由于众多副职们担心越位而使工作不到位,继而形成因领导与管理的不到位而出现缺位。此时,正职或上级见出现缺位,便自觉不自觉地去补位,从而造成正职或上级的“错位”。

由于上级或正职补到了下级或副职的位置上去,上级代行下级职责,正职代行副职的职责,这造成整个组织的领导管理水平下降一格半格不说,还使上级与下级或正职与副职均不在其位而谋其政,使得领导错位失职,管理失范混乱,组织效率效益大为降低,从而削弱了整个组织的生存发展能力或竞争力。

克服“越位恐惧”,除了作为上级或正职领导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集权与分权、控制与放手的关系外,作为下级与副职者,首先需要增强工作的责任心。什么是工作?工作就是负责任。一个企业或单位之所以设置副职或下级领导,本身是工作责任的需要。如果因“越位恐惧”而使工作不到位、责任不到位,副职或下级领导职位的设置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越位恐惧”者的心里还有一层顾虑,是担心别人或上级说自己想争权夺利,想以工作不到边界之位而“留有余地”(余权余责)的方式,表明自己无二志或者无二心的“清白”和“不争”,其实,这是一种私心在作怪——不担心整个组织受损,而担心自己的个人名利受损。

事实上,真正争权于朝、争名于市的人,反而是没有这种“越位恐惧”心理的,因此,一切有责任心的中层领导者都应使工作尽职尽责,不要因忌讳别人的闲言碎语而使工作不到位。一般而言,工作职责到位并不会产生越位问题。相反,如果遇到上级或正职的疏忽而出现了工作的缺位,作为下级或副职还应及时而得体地采取措施,加以“补位”和补充,不使这种疏忽酿成大错,这才是下级或副职应有的正确态度,也是作为一个称职的中层领导者的应尽之责。

5.争位不争为的盲点

束缚管理者的主观因素之五,是争位而不争为。有些中层领导者或管理者对职务名利过分看重,反而对事业和作为看轻。对“保位之战”(保护管理者职位)和“升位之战”(上一级的职位)则颇为用心,并为此不惜互相倾轧、钩心斗角。

他们口头经常挂着什么什么“长”,对什么什么“总”津津乐道,但是工作却平平常常,甚至平平庸庸,即使通过各种手段达到了“保位”、“升位”的目的,又会安于此位而不思进取。他们的地位与作为极不相称,在他们的心里,做官重于做事,保地位高于有作为。如果一个企业或单位里,这样的管理者愈多,那么这个企业或单位的沉疴就愈重。

这种争位不争为的思维,是计划经济体制和当官本位的精神遗留。这种思维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能力本位是格格不入的,因而也是必须尽快摒弃的。本来,地位应该是作为的舞台,有了一定的地位是为了更好地做事,而有效有力的作为既可巩固地位又能提升地位,这样相辅相成,使人生和事业日益精彩,个人与组织共同进步。

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的职位数量有限,上级的职位数量也有限,但组织的成长空间和个人作为的发展空间可以无限。当今世界,企业组织是无行政级别的,局、处、科级企业的观念已经过时。把企业做强做大,需要的是大有作为,而不是大有官位。

一个上万人的“局级”企业,如果收入、利润很少,甚至亏损破产,是毫无地位可言的;而一个仅数十人而收入利润达数亿元的企业,也许连“科级”也称不上,但其作为赢得的社会地位令人肃然起敬。

在职场求发展,应该不是为做官,而是为做事。因为一旦把做事与作为放在第一位,管理者的人生舞台和发展空间就会空前地广阔起来,真正把事业做强做大了,地位也就自然有了。要看到,在一个企业或单位里,管理者是可以而且应该大有作为的。

作为中层领导者或管理者,虽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都起着中坚力量的作用。这种中坚作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正确地发挥管理者们的主观能动性。

上述五种思维盲点,使管理者往往居中位而不坚,形成“中软”或“中阻”现象。犹如一个人患有严重的腰肌劳损或腰酸背疼的疾病而浑身乏力一样,一个企业或单位的竞争力、战斗力,必然会因“中软”或“中阻”而被严重削弱。

改变或医治这个疾患虽然需要多管齐下,但管理者主动地改变自我,通过改造自我的主观世界,从而改变或调整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通过认识改变自我,从而改变或调整人与我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要改变他人,先改变自己,要改造客体,先改变主体,这也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要义。

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很多管理者遇到身不由己的问题,是因为没有形成一个好的习惯,不会说拒绝。比如,有些管理者的工作习惯是什么紧急就先处理什么,谁来找就去忙谁的事,结果一天忙下来,给下属干了事、给上司干了事、给同事帮了忙,却把自己的事搁在了一边,该做的事没做。作为一个在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管理者,您是否有这些坏习惯?

1.没有计划

很多管理者早上一醒来之后,大脑中模糊地觉得今天有一个什么样的安排,但是没有变成一个很明细的计划,到办公室后就凭着大体的印象开始处理工作。然后,什么事情找到头上来了就处理什么事情,于是这一天就身不由己了。

如果下班前,有人问这些管理者们今天的工作内容,很多管理者说不出来当天的8个小时做了些什么事。如果让他回忆最近一个月的工作内容,很多管理者的脑海里是一片灰色,好像真正做事的时间也就那么一点点。

实际上,对于管理者,周计划和日计划是最关键的。而这些基础管理的工作,在我们的企业当中非常薄弱,很少有企业能够真正把周计划、日计划这样的基础管理工作坚持得很好。

2.眉毛胡子一把抓

很多经理管理者的习惯,就是觉得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完成,有时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在那儿找数据,打电话求证,反复研究比对,但实际上经事后仔细分析,这件事情对他今天或者这段时间的工作是无关紧要的,根本不值得花很多时间去处理。

3.即使做了计划,也没有安排优先级

没有标记出哪些是最重要的工作,是今天必须完成的,再碰到一些干扰因素,到最后,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做,而且,还忘记把它转到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当中去。结果过了几天,事到临头,才发现这些事根本就没有完成。

4.拖延时间

有的管理者认为,反正企业中有忙不完的工作,所以在工作中养成了拖延时间的工作习惯。

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如果我们把任何事情都做好,使优秀变成了自己的一种习惯,那无疑你是最有竞争力的。某些管理者就某些方面或做某些事情的能力而言,绝对是非常优秀的,但是,为什么不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就是因为他不能在所有的时间里,在其经手的大部分事情上坚持同样的效率;不能把高效率完成工作变成一种习惯,而仅仅是为工作而工作,为效率而效率。优秀的管理者与一般的管理者的差距,也就是能不能在90分钟内都把球踢好的差距。

一个企业的目标可能需要一年或者是几年的计划才能实现,就相当于一个90分钟的球赛,只有打满一个整场,才能看得出管理者做得怎么样,但是有的管理者做事,往往只能是在某一时间、某一事件做得好,很难保证企业在90分钟的比赛当中都很杰出。借用足球运动当中的一个字,就是这些管理者管理的技术水平太“糙”,基础管理太差、细节管理太差,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和素养。

诸如计划管理、第二象限工作法,这些时间管理的工具就方法本身而言都非常简单,难就难在要它成为管理者乃至老总们的习惯。管理者的时间管理、细节管理,必须要从一件一件的小事做起,然后不断地去反复演练,最后形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成为管理者的一项竞争力。

正如在时间管理上,如果我们的管理者能够在时间管理上不断提升,不要说提高效率5倍、10倍,就算是提高10%、20%、30%的效率而已。这种时间管理、细节管理,也能够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增进我们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成功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发怒时,应见好就收

身为管理者,有时为了工作不得不斥责下属。然而,斥责人却比被人斥责难得多。在责备下属的时候,千万不可以用到“笨蛋”或“混蛋”这一类的字眼。此外,责备的时间不可太长。

你可以强调言辞的内容来加深对方的印象。只要是稍有常识或自尊心的人,你这样提醒他,就足以让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对于反应迟钝的人,有时不得不使用打击治疗法:“你到底知不知道该怎么做?”“你认为自己尽到责任了吗?”

有时候,你必须很大声地告诉下属:“因为公司的要求严格,所以我也必须严格要求你。”尤其是对那些即使犯了错也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或是“只要不说,就假装忘记好了”的马虎型下属,更得清楚地告诫他们不能有这种想法。

除了对当事人之外,有时候也可以提醒周围的人,如果能让其他人产生“主管真的生气了!还是小心点好”的想法,那就成功了。此外,责备人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地点明问题,如果让对方挨了责备也不知道是为什么,那可就一点意义也没有了,不但如此,还会让大家认为你莫名其妙呢!

“雷声隆隆”地指责完下属之后,别忘了适时地给予安慰,让挨了责备而沮丧万分的下属有重新冲刺的勇气。安慰要得法,可别让对方以为你是责备了人后悔,这样可就会产生让对方看轻的反效果,所以,在斥责与安慰之间,必须保持一段适当的时间,最好是在半天到一个星期之间。

进行管理时,偶然发一顿脾气的效果,要比你冷言冷语挖苦或用激将法来得有效,不过,这是需要掌握天时、地利、人和的;否则在别人的眼中,你恐怕生气不成,还要被讥笑为疯子呢。

真正懂得精妙地运用“勃然大怒”于管理层面上的人,发怒的机会反而会很少,但其力量非常强劲深远。

发怒时应注意的守则:

1.一战即胜的大发雷霆

真正能发挥效果的怒气,都看重事后的威力。故此,要掌握快、狠、准的要诀,不但要发对脾气、发对人,还要适得其所,才会有平地一声雷般的气势,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出真正奏效的吓阻作用;而自以为是的咬牙切齿,或恶狠狠地放冷箭伤人,日子长了却反会演变成一种积怨,实际上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的。

2.勃然大怒应适可而止

在工作中发怒要达到神奇的效果,发泄怒气的原因与理由必须让人清楚知道,因为发怒有理,才能发得心安理得,而事后彼此也能维持彬彬有礼的圆满结局。最重要的,还是发脾气的人一定要知道收敛,否则若一时头脑不济而欲罢不能,动辄便来一次发作,三番五次没好由来地大发雷霆,后果就难以控制了。

3.对下对上发怒要有分寸

生气要对事不对人,但偏偏当你愤怒的对象正是你的上级时,你也只好私底下自个儿捶胸顿足了。事实上,对上级发起怒来,若遇上的是一位通情达理的领导者也就算了,怕就怕遇上一个小心眼又暴躁的领导者,所以,当你准备以下犯上时,一定要小心处理,而发怒的时机也是重要的因素。

只要秉持尊重的态度,并且见好就收,相信一般明白事理的领导者,都会认真地听取你的宝贵意见!

喜怒哀乐形之于色

无论何人,只要在社会上混过一段时间,便多多少少练就察言观色的本事。他们会根据你的喜怒哀乐来调整和你相处的方式,并进而顺着你的喜怒哀乐来为自己谋取利益。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意志受到了别人的掌控。如果你的喜怒哀乐表达失当,有时会招来无端之祸。

因此,高明的掌权者一般都不随便表现这些情绪,以免被人窥破弱点,予人以可乘之机。

事实上,喜怒哀乐是人的基本情绪,世界上根本没有那种心如止水的人。

没有喜怒哀乐的人其实是很可怕的,因为你不知道他对某件事的反应、对某个人的观察,让人面对他时,有不知如何应对的慌乱。

其实,没有喜怒哀乐的人并不存在,他们只是不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罢了。对于管理者来说,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把喜怒哀乐藏在口袋里,别轻易拿出来给别人看。

管理者一旦露出了真情,就容易为人所看穿,以至于受到拨弄,而导致作出错误的决策。

“喜怒不形于色”,亦即尽量压抑个人的感情,而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应付事情,具备这种性格的人才配做管理者。

这种性格至少有三大优点:

(1)当组织内部遭遇困难时,如果管理者露出不安的表情或慌乱的态度,便会影响到全体员工,一旦根基动摇,就会带来崩溃。这种情况下,如果能保持冷静、若无其事的态度,最能安抚民心。

(2)在对外交涉时,具有从容镇定、成竹在胸的风度。如果把持不住,露出感情,如同自亮底牌一般,容易被对方控制而屈居下风。

(3)在官场上,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喜怒哀乐,被称为“深藏不露”,这是古今中外的管理者用以控制下属的一种重要方法。历来聪明的当权者一般都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藏起来,不让别人窥出自己的底细和实力,这样,部下就难以钻漏洞,他们会对领导者感到神秘莫测,因而产生畏惧感,也容易暴露出自己的真实面目。领导者如同在暗处,下属如同在明处,控制起来就比较容易。

汲取教训,超越失败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训也是一笔财富。有人曾经把“不幸”比喻为一笔财富,其实,你对待失败也应采取这种态度。当你把教训看做财富,你在失败中会学到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美国人戴维·迈利民说:“我在一生事业上犯过很多错误,每一次错误都是一个教训。从自己的错误和别人的错误中汲取教训,那就是精明。”

反败为胜,超越失败的重要条件,是要善于从挫折或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应当从痛苦的教训中学习如何反败为胜。从普鲁士士兵成长为元帅的莫尔特克说过:“我经常以极大的兴趣观察青年们的失败,青年的失败正是成长的标志。他如何看待失败呢?今后他又会怎样做呢?善罢甘休吗?还是更加奋勇前进呢?这些将决定他的生涯。”可以说,积累失败的教训,这正是向成功跨出的重要一步。

德国《时代》周刊发表过雷彭尼茨教授的长篇文章——《自大狂可以休矣》。文章认为,现在西方国家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面临着挑战,而且首先面临来自亚洲的强有力的竞争。雷彭尼茨说:“正因为欧洲人拒不接受来自欧洲大陆以外的任何批评,在欧洲形成了一种‘教训文化’。而这种‘教训文化’是欧洲统一道路上的主要障碍。”这位教授指出:欧洲的未来最终将取决于欧洲社会如何由“教训文化”变为“学习文化”的能力和决心。

雷彭尼茨的文章虽然指出的是西方应改变文化观念,但他提出变“教训”为“学习”的方法,对凡是想反败为胜的人都是有启迪作用的。读者朋友不妨试试“主动学习”的方法,让它为你反败为胜助一臂之力。

“吃一堑,长一智”,汲取教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吃一堑”不会自动地“长一智”,关键还要看你能否变“教训”为“学习”。反败为胜必须主动出击,这里应当包括“主动学习”——主动变“教训”为“学习”。

“主动学习”的做法可以从自己开始,即“主动”向自己“学习”。

“主动学习”可以从别人那里学习别人的经验教训。这种形式的效果也不错。在今日美国,尽管交通管理部门、宣传媒介和学校教师不断地教育青少年切勿酒后驾车,可是实际上仍有不少青少年酒后驾车,由此而造成的车毁人亡的悲剧仍频频发生,为此,美国加州桑塔安纳市的市政当局试着用“主动学习”方法,强迫酒后开车引发事故的青年人去“参观”在酒后驾车引发事故而丧生的人。市政当局在一家殡仪馆设置专门的“参观室”,室内停放酒后驾车引发交通事故的死者尸体。当验尸官把一具具可怕的尸体让他们“参观时”,他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大吃一惊。此时,一名训导官便对酒后驾车的青少年晓之以理,训导官讲清道理之后,启发他们:为了使自己和别人不被抬入可怕的停尸房,必须从此以后坚决杜绝酒后驾车的行为。据说,加州桑塔安纳市的做法果真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凡“参观”过停尸房的青少年初犯者,99%的人不敢再酒后驾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反败为胜。

“别人亡羊我补牢”,也是“主动学习”别人经验教训的一种好办法。“亡羊补牢”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失败难以避免,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知道如何迈出反败为胜的重要一步。重要的是在失败与挫折面前,如何尽快地奋起,寻找补救的途径与方法。这样,你眼下的失败,或许正是把你引向成功的新起点。用“亡羊补牢”求得反败为胜并非轻而易举。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完管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管理学名著

    本书介绍了从管理学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开始的50部西方管理学经典名著,内容涵盖全面,兼顾了全方位的管理学知识。从时间上看,成书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从国别上看,则主要集中了欧美国家管理大师的著作。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你可以轻松地学习到各种管理知识。
  • 任志强内部讲话:关键时,任志强说了什么

    任志强内部讲话:关键时,任志强说了什么

    12年军人生涯,练就了任志强雷厉风行的作风;从部队转业后,倔强的任志强进入原华远公司,很快便成为了年收入过百万元的总裁;功成名就后,任志强却以一句“我不玩了”,即从原华远集团挂冠而走,凭借出色的商业才能,使新华远重新崛起,续写了又一段令人惊叹的财富传奇。本书是对任志强雷厉风行性格的生动演绎。深刻还原和剖析了“地产狂人”任志强在人生中的重要节点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本书对他如何创业,并如何带领企业成长,如何打造自己的团队,如何具备远见卓识,如何去更好的管理自己的企业等都有生动的描写。地产狂人任志强如何以自己的姿态在房地产的舞台上进行一场华丽的演出,本书将为您提供答案。
  •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2版)》首次从一门学科的角度提出了个人管理学的概念和体系架构,阐述了个人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研究个人管理学的意义,全景式地考察、论述了与人相关的论题,包括人的属性、人与人生的定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基础、管理方法、学业管理、职业管理、婚恋与家庭管理、社会关系管理、健康管理和总体管理。个人管理学是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之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由此可以明了人生,合理地规划人生,系统地、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方方面面。《个人管理学(第2版)》对各类人员,特别是对职业人士和大学生、研究生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 卓越领导力法则:全方位解读突发事件中的领导力

    卓越领导力法则:全方位解读突发事件中的领导力

    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危机,也无论你在什么位置上,都要关注你工作的结果掌握突发事件关键策略,让你抗得过危机,抓得住机遇!领导力不是用来谈论的,更不是用来作为理论的,掌握法则,让你的领导力迅速提升!
  • 领导学

    领导学

    本书集MBA(工商管理硕士)理论之精华,系统地阐述了领导科学的各类实质性和实务性问题,内容全面具体,结构严谨有序,语言通俗易懂,对新时期领导者加强自身修养,提商领导能力,汲取领导经验,探求领导方法提供了可资依循的理论指南和行为范式,是各级别各行业领导者集中培训学习的最佳读本和首选教程。
热门推荐
  • 小妞上位记

    小妞上位记

    小妞上位记,一个18岁小妮子,在咖啡馆里睡觉就这么光荣的穿越了。
  • 灭绝之日

    灭绝之日

    许凡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有一次,他为了保护同学,被别班同学打成重伤,晕倒了。当他醒来,却发现自己在一家被洗劫的医院。等他以为自己安全地逃离了恐怖的医院,却发现了一件更恐怖的事。
  • 美人教主宠田妻

    美人教主宠田妻

    平常间只是采采药、种种田、浇浇花、除下魔、杀个怪什么的田荷花,却意外救了身为炼狱教总坛教主夜千狐。从此,“花花,种种田就够了,你以后别给他人看病了,要看也只给我一个人看。”“为何?”“我不喜欢你对着别人温柔的样子。”“世人都说田大夫生性凉薄淡漠,也只有你说我是温柔。”变成美人教主贴身私人医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星恋:腹黑学霸恋上我

    星恋:腹黑学霸恋上我

    她,头脑简单,永远都是在犯二的中二少女;他,万年的冰山扑克脸,他以为他的心会是永远的冰冷,直到她出现。“你,人丑,腿短,又胖还笨,谁看得上你?”这是沐羲宸常常带着嫌弃的目光和她说的。对此商昤昤常常气节的说不出一句话来。人生最悲哀的是,我竟无言以对……人生还有最美好的事情,那就是,你喜欢的那个人也同样喜欢着你~
  • 青少年激发写作爱好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激发写作爱好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红豆红

    红豆红

    只一年不到的时间,相貌平凡的伊豆却被惊为天人,原本漆黑的眼珠在发生着诡异的变化……而这张世人追逐的脸蛋竟然也同时出现在另一个遥远的国度一个被奉为“神子”的女人身上失忆没有改变她作为商人重利的本色,在经历了商场、战场一连串的风起云涌之后,她能否凭借一双紫眸找到生命中携手与共的人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青少年自我保护实用知识100问

    青少年自我保护实用知识100问

    本书针对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简单的自护自救常识,提出了预防和应对各种危险的有效方法、措施及有关的法律规定。
  • 穿越未来之我的成长史

    穿越未来之我的成长史

    谁说只有武力可以征服世界,服装设计照样可以站在世界的高处!夏妙旋穿越了?是的。她不但穿越到了未来,而且这个世界居然奇葩到连衣服都没有!不不不!他们确实有衣服,但是,这也叫衣服?
  • 与仇敌的恋爱之旅

    与仇敌的恋爱之旅

    看他可怜才让父亲好心收养了他,却没想到十五年后,他夺她家产,伤她父母,更是对她百般侮辱,“罗悠扬,罗家欠我的就用你的身体来偿!”布下一个个陷阱就等着她来跳,她猪油蒙了心,将他的假意当真情,嫁给了他才知道恶梦刚刚开始。五年后,她国外归来,身边带着个酷儿子,“妈咪,我还真就长了一张大众脸,那个叔叔跟我好像。”“乖,那是你死去的爹地的弟弟,也就是他杀了你爹地!”某亲爹嘴角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