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说:“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谦逊是职场新人应该具备的态度,面对琐碎的事情时,要带着耐心和认真完成。办公室不比学校,你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行了,其他的不适合你参与的,你最好能够远离。同时,你也要小心陷入越位、功高震主等职场陷阱中。
“听人劝,吃饭饱。”在生活中,谁都难免会有失去理智与耐性的时候,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学会听人劝是十分重要的。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人生的岔路口如果有人指点,有助于你早点认清前面的方向。在职场中,同样需要听人劝,不能蛮横不讲理,更不能自以为是。
人就怕不听劝,如果是坏的不听也就罢了,连好言相劝也置之不理的话,那就不好。现实的工作与生活当中有很多人听不进别人的劝告,结果吃了很多不该吃的亏。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就是一个不听劝的人。他嗜酒如命,别人怎么劝都不听。更糟糕的是,张飞喝醉酒后脾气很暴躁,动不动就鞭挞士卒。为此,刘备多次告诫、劝慰他:“军中醉酒,必祸战事。”同时,对于他鞭挞士兵的行为也诸多规劝。
但是,张飞依然不为所动,他根本就不听,依然大饮狂饮,依然鞭挞士卒。最后,他喝酒醉倒在帐中,被自己鞭挞过的士卒杀害了。
在张飞临死的当天晚上,两名刺客密谋:“若飞当死,则他醉于床上;若不当死,则他不醉。”
张飞是一个逢酒必喝、喝酒必醉的人,岂有不喝醉的道理?结果,被刺客取了首级,投降东吴去了。
假若张飞肯听人劝,三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遗憾的是,张飞不听劝,不仅无缘继续建功立业,还葬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需要别人的指正;我们每个人做事都有考虑不到的地方,这需要他人的建议。一个人仅凭自己一个人的能力不能把事情做到十全十美,难免会有不足,甚至出错,如果能够多听听别人的建议,就能多避免一些失误,少犯一些错误。
无论在工作还是做一件事的时候,一个人若想少出错,就要考虑周全,这种境界不易达到,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用人之长补己之短,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不能固守己见,自以为是。
无数的事实证明,凡不接受别人意见的人都难免会失败。历代固执不肯纳谏的帝王,王位没有一个能够坐长的。虽然人们都知道虚心听人劝的道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虚怀若谷,接受别人的意见。正所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很多人不知道,一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尤其是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才能把工作做得出色。
为了能够让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出色,你就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面子,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成就自己。
唐太宗李世民不但愿意听取臣子的建议,还是个善于纳谏的皇帝,唐太宗统治时期的唐朝人才济济绝非偶然,这与他善于用人与纳谏是分不开的。
魏征原来是李建成手下有名的谋士,曾经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算得上是李世民的大仇人。不过,魏征这个人性格耿直,又富有才干。“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计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
魏征不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入居室,询问得失。有一次,唐太宗想去南山打猎,车马都准备好了,最后还是没敢去。魏征问他为什么没有出去,唐太宗说“我起初是想去打猎,可又怕被你责备,就不敢出去了。”一个皇帝自愿向一个臣子低头,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魏征和唐太宗相处17年,一个以直言进谏著称,一个以虚怀纳谏出名,尽管有时争论激烈,互不相让,最后唐太宗也能按治道而纳谏。
唐太宗听人劝,虚心纳谏,才有了后来的“贞观之治”。由此可见,听人劝之重要。
身为职场人士,尤其是在工作的前三年若想做出一番业绩,就应该懂得听人劝的道理,绝不能做一头往前乱撞的倔驴。旁观者的及时劝慰、提醒,能让被劝者少受损失、少走弯路、少遇挫折。很显然,能听劝的人显然要比不听劝者的人生走得更顺利一些。
“听人劝,吃饱饭”,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一个人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接受他人的批评指正,就能够促使自己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从而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