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74200000003

第3章 餐饮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一、产业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理论有: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计量分析理论、竞争力成因理论以及竞争力过程理论等,下面具体介绍这些相关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如果一国拥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或较低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一国应该生产或出口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基于此而进行的国际贸易会改善贸易国的福利水平。

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从相对生产率的角度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他认为一国应该生产或出口本国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同时进口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同样可以获得贸易收益,提高福利水平。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后来,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补充,指出国家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着贸易的流动方向。可见,比较优势强调同一国家不同产业间的比较关系,最终归结为一国的资源禀赋,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比较优势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理论。许多学者认为,研究国家间产业竞争力应该遵循比较优势原理。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比较优势也存在较大的不足。首先,李嘉图提出了九个假定作为其论述的前提条件:一是只考虑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二是坚持劳动价值论,以英葡两国的真实劳动成本的差异建立比较成本说,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三是生产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四是没有运输费用;五是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的,它们在国内完全流动,在国际之间不能流动;六是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七是收入分配没有变化;八是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九是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其次,李嘉图解释了劳动生产率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

最后,该理论的一条重要结论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现实中,难以找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一般来说,各国大多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同时,根据其结论进行推导,两国比较优势差距越大,则贸易的空间越大。那么,当前的国际贸易应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不过,该理论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其所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在现实经济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最早是在1919年由赫克歇尔提出,后经赫克歇尔和俄林等的进一步完善而发展起来。这一理论无论是在理论分析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20世纪前半叶到70年代末,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是古典贸易理论发展的巅峰。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为两个核心概念和四个基本定理。两个核心概念是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四个基本定理则分别是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和雷布津斯基定理。

生产要素禀赋论认为,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如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又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生产产品需要密集的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成本就较低;而生产产品需要密集的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则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俄林在他的老师赫克歇尔提出观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单纯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之局限,而是从比较接近现实的要素禀赋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作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动力。因此尽管两种理论在产生时间上相距约150年的时间,但是其理论渊源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要素禀赋理论是对比较成本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比较成本理论只提到了生产效率不同导致的生产成本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但没有提到造成生产率差异的根源;而要素禀赋论认为:各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引起供给能力不同,进而引起生产率的差异,较之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更加完善。

(三)竞争优势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但后来的产业竞争表明单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中并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竞争优势有别于比较优势,它是指各国或各地区相同产业在同一国际竞争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市场竞争能力,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波特认为,传统经济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都不能说明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因为“在产业竞争中,生产要素非但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其价值也在快速消退中”,“规模经济理论有它的重要性,但该理论并没有回答我们关心的竞争优势问题”。另外他指出,必须采用竞争优势理论来解释产业竞争力问题。竞争优势有别于比较优势,它是指各国或各地区相同产业在同一国际竞争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市场竞争能力(叶东晖等,2001)。

比较优势(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多数国家必定会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都是产业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属于技术差异论的范畴。两者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原因,并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正是劳动生产率的引进使得国际贸易由要素禀赋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两者的区别是,竞争优势理论假定全世界只有A国和B国,两国都能生产产品C和D,A国在C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B国,B国在D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A国;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A国两件产品C和D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B国,在此基础上两种理论分别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进行解释。竞争优势理论是直接在待选者中选出好的,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竞争优势理论只能说明各国在某种或某几种产品生产商,劳动率高于其他国家,分工和贸易得以形成。而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解释若一国在所有产品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其他国时,国际分工和贸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竞争优势理论是内生的(同一产品的绝对优势),而比较优势理论是外生的(同一国家不同产品间的比较优势)。

因此,比较优势是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决定因素,而竞争优势是产业竞争力的直接作用因素。比较优势是产业国际分工的基础,也是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但比较优势原理却不能直接用来解释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而竞争优势原理作为一种可直接用于解释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理解产业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竞争力成因理论

中国社科院裴长洪博士(裴长洪,1998)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在以定量分析为主要工具研究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用定量分析中使用的具有数量表征特性的竞争力指标体系来解释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他们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显示性指标,用以说明国际竞争力的结果;另一类是分析性指标,用以解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因。

显示性指标主要是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两个指标。显示性指标可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如可以通过“贸易专业化系数”、“出口绩效相对系数”、“固定市场份额模型”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来计算)。

分析性指标反映的是竞争力已经得到显示的解释变量或未实现的竞争潜力。该指标又进一步分为直接原因指标和间接原因指标,直接原因指标主要反映生产率、企业规模、分销渠道和企业营销管理效率等;间接原因指标大体相当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四要素”。

竞争力成因理论即以“间接因素指标→直接因素指标→显示性指标”的逻辑顺序勾画出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为:竞争潜力→竞争实力→竞争力的实现。

在指标赋权问题上,他们既采用传统经验法则,也采用现代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

(五)竞争力过程理论

世界经济论坛(WEF)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于1994年9月联合发表了《1994年国际竞争力报告》,该报告修改了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和评价准则。它们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WEF和IMD总结出了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用公式表示就是:国际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所谓资产是指固有的(如自然资源)或创造的(如基础设施);所谓过程是指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如制造),然后通过国际化(在国际市场衡量的结果)产生国际竞争力。

该理论为很多学者所借鉴,用于分析具体产业的竞争力问题。中国学者将这一竞争力理论加以改造,提出相应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即产业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过程。

(六)现代竞争理论

与传统竞争理论(亚当·斯密为代表)不同的是,现代竞争理论把竞争看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止的最终状态。不再把完全竞争视作现实的或理想的竞争模式。

现代竞争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学派是以哈佛大学教授梅森(Mason)及其学生贝恩(J。Bain)等人为代表的“哈佛学派”。该学派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创立了产业组织理论(即著名的SCP模式),具体分析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哈佛学派认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所以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不合理的市场结构(贝恩,1959)。该理论是对克拉克(J。M。Clark)提出的有效竞争理论的充实和发展。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观点对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反垄断政策的开展与强化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施蒂格勒(J。Stigler,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德姆塞兹(H。Demsetz)、波斯纳(R。Posner)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充实并发展了现代竞争理论。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主张市场自由竞争,减少国家干预。该学派在理论上皈依新古典经济理论,坚信瓦尔拉均衡和自由竞争理论依然有效,厂商行为是厂商预期的函数,政府无须干预(施蒂格勒,1966)。该学派特别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而不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关心竞争的程度,故被理论界称为效率主义者。

二、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波特的“钻石模型”、卡特赖特的“多因素钻石模型”、邓宁的“国际化钻石模型”、鲁格曼和克鲁兹的“双钻石模型”、帕—吉的GEM模型,以及乔东逊的“九要素模型”等。下面逐一介绍以上六种模型。

(一)波特的“钻石模型”

迈克尔·波特对多个国家、多个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后,在其1990年出版的巨著《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全球竞争的基本原则:今天要问的不再是为什么某个国家有竞争力,而是为什么某个国家在某个产业特别具有竞争力,进而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理论。“钻石”结构将影响企业在某个地理环境下能否表现出持续创新、不断进步的能力。

“钻石模型”认为产业竞争力是由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等四个主要因素,以及政府行为、机遇等两个辅助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前四个因素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构成“钻石模型”的主体框架。四个因素之间彼此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决定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钻石模型”构筑了全新的竞争力研究体系,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包含了比较优势原理,并大大超出了后者的解释范围。

四个关键要素的范畴如下:

“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如人工素质或基础设施的良莠不齐;“需求条件”是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相关和支持产业”是指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是指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

两个辅助要素的范畴如下:

“机会”是指一些突发性因素,包括基础科技的发明创新、外国政府的决策、战争等;“政府角色”是指政府对其他要素的干预。

钻石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它内部的每个因素都会相互拉推影响到其他因素的表现,同时,政府政策、文化因素与领导魅力等都会对各项因素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将能重塑国家的竞争优势。

在波特的钻石理论中,他特别强调,当今的竞争已经处于一种动态多变的状态中,在基础科技可以迅速扩散、交通和传播成本降低的情形下,单单将生产活动迁移到廉价地区已经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一个国家或区域维持竞争优势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断地持续升级和创新。而这种创新的基础就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强大的科研基础。

(二)卡特赖特的“多因素钻石模型”

卡特赖特1993年提出了多因素钻石模型。他在研究新西兰竞争力过程中,发现波特的理论在解释小国经济、出口依赖工业国和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方面存在问题。于是,在多因素钻石模型中,卡特赖特将波特的国家基础模型扩展到包括海外变量的模型。国家基础的模型增添了五个新的海外变量:海外要素创造能力、与在海外环境中的相关的和支持性产业的联系、满足客户需求的途径、海外市场的竞争、该产业在多大程度上有面向国际的目标和结构。通过对波特钻石模型的修正而得到的多因素钻石模型,不仅适用于研究小国经济、出口依赖工业国和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同时还保留了原始钻石模型中所拥有的要素。

(三)邓宁的“国际化钻石模型”

邓宁在研究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现,技术更新和地区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以及他们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网络对国际竞争优势有较大的影响,而这些没有被钻石模型所关注。

邓宁认为,应该将跨国公司的活动看作第三个外生变量添加到波特的钻石模型中。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界的经济活动和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日益增加,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波特钻石模型中的各个互动的关键要素,这样可以解决波特的钻石模型低估产品和市场全球化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据此,邓宁在波特钻石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他的国际化钻石模型。

(四)鲁格曼和克鲁兹的“双钻石模型”

鲁格曼和克鲁兹在分析加拿大的国家竞争优势时,发现波特的钻石模型在应用于具有经济规模小、开放的贸易经济国家时,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使波特的钻石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加拿大的国家竞争力,鲁格曼和克鲁兹对波特的模型进行了修改。由于加拿大本国的钻石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本国的竞争力情况,与此同时,日益紧密的加拿大和美国的集合程度决定了美国钻石模型在解释加拿大的竞争力情况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美国领先的产业处于美国钻石模型中,美国的市场比加拿大大,顾客数量多,从而导致市场需求比加拿大多,同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竞争激烈。为了能和这些美国的领先产业进行竞争并生存下来,加拿大本土经营者必须将加拿大钻石模型和美国钻石模型联系起来。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鲁格曼首次提出了双钻石模型。“双钻石模型”是“加拿大钻石”与“美国钻石”的联合体。对于加拿大企业而言,它们不仅以加拿大国内经济环境来创造竞争优势,而且依靠和利用“美国钻石”建立竞争优势。

(五)帕—吉的GEM模型

GEM模型是由加拿大学者帕德莫和吉博森对波特的国家竞争力模型(钻石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分析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市场”模型。

在GEM模型中,产业集群竞争力取决于三个“因素对”,即“基础”、“企业”和“市场”,其模型结构可用帕网图来表示。

在GEM模型中,基础要素称为“因素对Ⅰ”,由“资源”和“设施”两个因素构成;企业要素称为“因素对Ⅱ”,是整个系统的结构要素,由“供应商、相关企业”和“厂商结构、战略”两个因素构成;市场要素称为“因素对Ⅲ”是整个集群的需求要素,由“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构成。帕德莫和吉博森认为每组因素具有互补的作用,即优良的“设施”可以弥补区域产业“资源”的缺乏,反之亦然。同样,潜力广阔的“外部市场”能够弥补“本地市场”需求的不足。GEM模型最大的特点是对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各个因素进行了量化处理,不仅有利于了解单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也有利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在地区产业竞争力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六)乔东逊的“九要素模型”

他们是韩国经济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韩国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中心作用。

然而,韩国经济的劣势在于缺乏资本、技术和足够大的国内市场等“物质”要素,这就要求政府和企业从国外引进资本和技术、开拓国外市场、创造影响经济增长的资源要素和其他方面的要素,即以“人力”要素去创造“物质”要素。

同类推荐
  • 华为工作法

    华为工作法

    员工工作效率低是许多企业困扰的问题之一,然而华为员工高效率的工作给许多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本书围绕员工工作低效率问题展开,再结合华为员工成功的实践方式,解读华为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总结出的有效经验和技巧,以此来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 管理心智

    管理心智

    作者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编排了七个章节,共一百个话题,每个话题都是从轻松有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的故事谈起,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习管理。
  •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

    本书是作者对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历史与发展现状深入调查基础上,结合现代营销理论等进行深入研究完成的研究成果,得出了令人关注的结论,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公正是最大的动力

    公正是最大的动力

    激发员工最大的动力是什么?这是很多企业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薪水是最大的动力。因此,大多数企业都把薪酬作为激发员工的第一动力。管理者通过提高薪酬待遇从外单位聘请优秀人才,对本企业内业绩突出的人才施以重金。但本书作者却认为是公正。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作者到底是怎么阐述这一理由的。
  • 比巴菲特更真实的草根发家史

    比巴菲特更真实的草根发家史

    本书记录了一群平凡的小人物的发家史,讲述了他们创业的经历。内容包括:何春锐:推销牙刷与推销自己;侯连斌:小车不倒只管推等。
热门推荐
  • tfboys加油少年

    tfboys加油少年

    有那样一所学校吗???有没有一个语文老师教你写过一篇关于他们三个的作文?有没有一个数学老师教你解开一道有关他们三个的应用题?有没有一个英语老师教你“TFBOYS”这六个字母组合的含义?有没有一个政治老师教你背作为一个四叶草的法则?有没有一个历史老师教你他们三个的光荣历史?有没有一个地理老师教你他们从出道到现在的行程路线?有没有一个生物老师教你他们作为我们一样的同龄人却比我们超出那么多的原因?有没有一个化学老师教你他们的公式?有没有一个物理老师教你他们的原理?有没有一个音乐老师教你他们的所有歌并且从不跑调?有没有一个美术老师教你描出他们的精致轮廓?有没有一个体育老师教过你如何快速追上那些黑粉?
  • 剑初

    剑初

    善恶谁能定,正义在我心。以我凡人之躯,偏要破那神魔之意。以我凡尘之心,偏要证这苍穹之力。待我剑入太初,定要神佛烟消云散。一个惊天阴谋,一条没有选择的路道长生,创世路,煮酒当歌,不老红颜笑。问苍生谁主浮沉,当世男儿剑指苍穹。
  • 梦寐高手

    梦寐高手

    一场意外没有死亡,反而获得了重生,并拥有了一种超凡的控梦能力...命中注定他要将走过的人生重新再来一次。身处绝境的他唯有从最基层的搬运工做起,在浮燥的社会,在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里,靠着超凡的能力,洞察先机,助自己发财,助朋友平息灾难。异样的梦境与现实中一次又一次演译着自己荣耀,把自己的人生一次又一次推向一个个新起点.....
  • 血狼团

    血狼团

    1937年9月24日,保定沦陷。日军第44旅团井上松次郎陆战队血洗八一村,肖一刀惨遭杀害,其子肖天行死里逃生。1945年3月,井上松次郎陆战队再次攻人八一村,村民奋起抵抗,面对国仇家恨,肖天行手提大刀参加民间抗日组织——血狼团。大刀出鞘、子弹上膛,杀汉奸、袭击日本军营、炸日本武器库,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令日本鬼子胆战心惊,闻风丧胆,血狼团上演了一出悲壮的抗日大戏。
  • 鹿晗:缘来还是你

    鹿晗:缘来还是你

    不相信我,为什么不肯放过我,想保护我,我为什么允许她伤害我,爱我,为什么欺骗我,她的一生勿扰着这几个男生,纠缠不清,他是她的独家记忆,但也是伤得最深发回忆。
  • 时光的印记

    时光的印记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时光的年轮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划下印记,形成了叫回忆的东西。我们努力地记住每一段快乐,拼命地忘掉每一节悲伤。可时间就像是针对记忆的橡皮擦一样,一点一点地抹去我们的记忆,不管记忆的内容是你想记住的,还是想忘记的。
  • MARTIN CHUZZLEWIT

    MARTIN CHUZZLEWI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华重生之嫡女逆袭

    风华重生之嫡女逆袭

    前世,她错把鱼目当珍珠:庶母狠毒,庶妹阴辣,丈夫无情,让自己惨死在她信任的“家人”手上。幸得上天眷顾,得以重生,这一世,且看她如何斗恶人、虐人渣、护亲人!
  • 北斗星之星院之旅

    北斗星之星院之旅

    她被强行拉来星院,被弓箭盯着,在月下可乐的威逼下抛掷硬币决定胜的一方。她遇到了温柔的他,遇到蛮横的他,开启了没有止境的路途,收集着所有的原材料,最终会有这样的结局,拭目以待。
  • 邪佞总裁的囚宠

    邪佞总裁的囚宠

    大学毕业那一年的最后一天,是他与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痴缠,当他再一次睁开朦胧的睡眼时,她不知何时已悄然离去,只在床头上留下一张写着:勿念!珍重!的一张小卡片。五年之间,他没有她的任何音训,再次相逢,他已有了一位交往三年的女友,而她,也已经成为了闻名商界的女强人,身边亦有无数男人的追捧。他该何去何从?是追逐旧日的真爱?还是继续与相恋三年的女友就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