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15700000008

第8章 立志教书育人

周祖训以第一名被省立安阳十一中录取后,并未就读此校,而是上了以第二名录取的省立汲县第五师范。这似乎不合时尚。因为当时社会上普遍有“轻师范而重中学”的风气,认为上师范当教书先生没出息;高小毕业后都升中学而不愿上师范,因为中学毕业可以考大学,大学毕业可以做官,即所谓“学而优则仕”。周祖训的家庭条件也完全可以供应他上中学、大学。那么,他为什么弃中学而选上师范呢?事出有因,主要有三:一是受祖父的影响。祖父周余德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他的言传身教,对周祖训感染甚深,使祖训自幼立下终身从事教育之志。二是受当时“教育救国论”思潮的影响。周祖训上高小时,特别喜欢读课外书报,经常从书报杂志上读到康有为、蔡元培、黄炎培、陶行知等关于教育救国的论述。他从而认识到,要救国,需要办教育,要办教育,需要教师,师范是培养教师的摇篮。这进一步坚定了他立志教书育人的信念。三是受高等小学几位教师的影响。周祖训高小的几位老师,学问深,教得好,声誉高,很受世人尊重。周祖训感到当教师是神圣而光荣的。

周祖训选上师范后,国文教师出的第一篇作文题目是《我为何进入师范》。周祖训开宗明义地写道:“贫弱的国家要振兴,必须先办学校,教育国人;要办学校,就必须有教师,我就是为了做一个合格的教师而进入师范的。”这篇作文被国文教师傅先生选作范文发给全班同学阅读。

汲县师范的学习环境比较好,除教室、宿舍外,还有图书室、仪器室、大礼堂、运动场,这些是周祖训上高小时所没有的。特别是任课教师大都是北平高等师范学校毕业,都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思想新颖,很少有迂腐气息。在此求学期间,国文教师樊伯黎对周祖训影响最大。樊伯黎大学毕业,对新旧文学造诣颇深,课讲得十分出色。他不用当时的国文课本,完全是自选教材,除古文诗词外,新文学作品多为鲁迅、李大钊、郑振铎、郭沫若、沈雁冰、郁达夫、梁启超、章太炎、胡适等人的作品。樊先生对周祖训十分器重,把自己珍藏的线装《史记》全书借给周祖训阅读。如此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大大激发了周祖训的学习积极性,他除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外,还在课外阅读了大量新书和报纸杂志。例如,蔡元培的《蔡孑民言行录》,胡适的《尝试集》、《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欧游心影录》、《清代学术概论》,陈独秀的《独秀文存》,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鲁迅的《呐喊》、《徬徨》,郭沫若的《女神》等等。常读的报刊有《新青年》、《小说月报》、《创造月刊》和北京出版的《晨报副刊》、上海出版的《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等。

在汲县师范的五年间,周祖训的学习、思想都大有长进。他小学基础打得好,进入师范后,学习无困难。在课堂上,他聚精会神听课,注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比较容易且牢固,期考复习也是如此。他入学前三年,每期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以后两年虽因偏重课外学习,他对课堂学习有所放松,但考试成绩也一直位于前三名。

校长兼生物老师王伟烈,不仅课教得好,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质疑问难。周祖训的学习特点就是勤思考好发问。王伟烈百问不厌,还鼓励周祖训说:“你问得深中肯綮,问得好。”周祖训上四年级时,祖母患食道癌卧床不起,祖训在家侍奉汤药,整个学期,未到校听课。按当时学校规定,学生缺课一学期的三分之一,就要休学留级。周祖训向王伟烈校长陈述缺课的原因后,王伟烈特准他仍到原班上课。后来,有个学生因缺课时间长,找到王伟烈要求按周祖训例办理,王伟烈斩钉截铁地对该生说:“周祖训学习成绩优异,一般不能和他比!”该生羞愧地无言而退。

周祖训在校学习好,为全体师生所公认。他不仅主科好,而且门门功课优异。当时有不少学生胸无大志,偏科思想十分严重,只钻研主科,放弃对“副科”的学习。周祖训则不然,对所谓“副科”始终未放松。因为他怀着远大的抱负:教几年书后,要投考大学深造,将来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类推荐
  •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主要是对曼德拉和彼得大帝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 歌德

    歌德

    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包括政治领袖、将帅英雄、思想大家、科学巨子、文坛泰斗、艺术巨匠、体坛健儿、企业精英、探险英雄、平凡伟人等,主要以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而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们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使读者产生思想共鸣和受到启迪。
  • 穿越生命的冰河

    穿越生命的冰河

    本书介绍的人物都是身残志坚的勇士,他们不仅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超越了自我,穿越了步履维艰的生命冰河,也超越了常人,创造了健全人也为之惊叹的奇迹。
  • 金庸传

    金庸传

    金庸的笔下世界道尽人生真义,金庸的现实世界写尽人生传奇,金庸迷倒了天下华人!有人说:有井的地方就有柳永的词,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却不知他的人生比他的小说更精彩。他经历过寻梦的困惑与执着,经历过打拼的挫败与辉煌,经历过情感的失意与恬淡。最后,他如同一个历经世事的大侠,看淡了时间的风云变幻,放下名利,成为一个传奇。他赤手空拳闯荡香江,用一支妙笔写出了一片锦绣人生。他有过他的青春梦想,有过他的美丽初恋 ,今天我们再次提及,不愿它成为一段被掩埋的故事。本书以金庸的人生故事为主线,结合他的经典作品与经典人物,为读者展示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武侠大师。
  • 孔子(名人传记丛书)

    孔子(名人传记丛书)

    “圣人出而黄河清”,孔子带着这样的祥瑞之兆出生于山东曲阜,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却聪敏好学,20岁时已是鲁国有名的学者。他为政之时,鲁国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百姓知礼守法,安居乐业。他盛年时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虽不被当世所接纳,却不改初衷。晚年回归故乡之后,理诗书,制礼乐,著春秋,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他一生广收弟子,桃李满天下,他的教育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热门推荐
  • 三国夜传说之血染夜锋

    三国夜传说之血染夜锋

    长剑锋已损,犹可诛佞臣。青史声名败,炙血鉴忠心。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爱你纯属预谋

    爱你纯属预谋

    第一次见面,她想设计他,结果却被她反设计,拐到民政局,坐实夫妻之名。她小心翼翼的问:“我们都结婚,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他笑:“你不会看结婚证吗?”第二次见面,她羞涩难当的说:“我可以进去吗?”他乐:“当然可以!”他费尽心机,处心积虑的将她圈在身边,当她一头栽进他编织的温柔陷阱,才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他20年的深爱付出。
  • 摄政王妃:皇叔,笑一个

    摄政王妃:皇叔,笑一个

    洞房花烛夜,逍遥王爷忧心看着云秋晨,“爱妃,你好像对夫君的那些侄儿很感兴趣啊?”她点点头说“是的啊夫君,你的那几个侄儿真的是风华绝代,一个比一个妖孽啊,你看皇上内敛霸气,三王爷器宇轩昂,四王爷貌若潘安,五王爷风度翩翩,除了那个没品前夫君之外,真的是个个都是极品美男啊。”“本王的七侄儿呢?爱妃为何没有对他下毒手?”“那是因为我还没来得及下手,就走进婚姻的坟墓了啊。”逍遥王爷半眯着双眼,好,很好,非常好,婚姻的坟墓!某日,某个女人因为胃肠感冒而呕吐,皇上,三王爷,四王爷,五王爷还有没品前夫六王爷齐刷刷的看着她,问她肚子里是谁的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枉少年

    枉少年

    很多人说,如果两个人是两条线,那么不是平行就是相交。我笑了,因为两条相交的直线在相交后一定越离越远的。他也笑了,他说:“那我们一定是两条一模一样的波浪线,只不过有一条画倒了,而且,我敢保证,以后我们会变成直线的,两条,重合的直线。”
  • 新还珠格格燕飞翔

    新还珠格格燕飞翔

    故事从新还珠格格永琪和欣荣结婚写起,永琪母为让子圆房,用带毒的迷情酒使欣荣怀孕,但永琪却因此死去。小燕子苦练并迷恋小提琴,天才的她不久随班杰明去大不列颠国剑桥大学留学,学小提琴专业。在异国他乡大受追捧。东方大清的公主,美倾剑桥,誉满剑桥,被乔治三世认作干女儿。与班杰明结婚生子,学成回国。自我创业办燕儿西式学校。故事浪漫深情,遥远思念。
  • 青春倒计时归零

    青春倒计时归零

    我这一生何其幸运,能够遇见你;我这一生何其不幸,当初没有那么爱你。江苏灵这辈子有两样东西是永远学不会的,第一是:做饭;第二是:不认路。她曾以为只要有陆野在,她什么都不用担心,谁知,世事无常。她曾用尽全力去追逐顾行知的脚步,痴念就像疯狂的刺,永远在她心尖上疯长。许多年过去了,我终究明白,那是贪念。这次她再次与陆野相逢,却是物是人非;她忘了,重活一次,她不再是曾经的江苏灵,而陆野也不再是深爱着她的陆野。人生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我回头了,而你确早已不在。
  • 莫念沉风

    莫念沉风

    现代的小作家苏白,一场失恋之后穿越去了古代变身宋袭紫后与顾书君、叶一凡、萧吟风之间发生了感情纠葛。花开花落,潮起潮落之后,情归何处?要江山?图美人?看尽勾心斗角之后,如何在寻倾城之恋?
  • 他是他,又不是他

    他是他,又不是他

    柠檬不想写,你们自己看吧!反正自我感觉良好,不喜勿喷啦(^_^)
  • 愿时光不负情深

    愿时光不负情深

    就在那个夏天,对她意义非凡的那个夏天,自己一眼便望见了他,此后,她的目光永远被他所吸引,她幻想着自己和他能够从青葱少年走到暮雪白头,偶尔一次眼神的碰撞,课间的擦身而过,办公室的对话......她总是在想,自己心里的那份爱慕与小心翼翼,是否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他知道呢......
  • 第十三封信

    第十三封信

    她觉得她前世一定是欠了他很多钱,所以一定要换他很多债,所谓的孽缘,不过就是性格不合,八字不合,连朋友都不和,只是,当他发现了她的秘密,一切会变成怎样?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