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34400000003

第3章 低调做人是最成功的求胜方法

每个人都希望胜利的光环会笼罩在自己头上。然而,胜利者毕竟是少数人,当我们追寻他们成功的原因时,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几乎都是低调做人的受益者,即使贵为天子的皇帝也有夹着尾巴做人的经历。如果你也想步入成功者的行列,请先低下你高傲的头,弯下你笔直的腰,做一个低调的人吧!

1.不争者才能得到大胜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争”就是必不可少的了。但是,有时高调地去争往往并不能够带来预期的效果。而不去刻意地追求,却反而会有好的结果。其实,我们做出的努力都不会是白白付出的,采取低调的态度,并不代表对结果的放弃,而是代表了一种对全局的深刻了解与把握。当真正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也就很自然地会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放弃那种咄咄逼人的高调态度了。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一种极富智慧的处世方法。

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很有才华,年轻时候,文章就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他高中进士之后,初任淮南签判。按照惯例,任满之后,可以向朝廷提出要求,参加翰林院的考试,得到“馆职”的工作。这份工作不但身在中央,比较清闲,而且前途远大,北宋不少宰相都是由此位升来的。所以,属于备受瞩目的“清要”之职,很多人都在争取这个机会。可王安石却与众不同,他放弃了这个做高官的机会,宁愿到地方上先做一名县令,从基层干起。于是,他就做了鄞县县令。

鄞县是个位于东南的偏僻小县,王安石到了那里,兴修水利,改善交通,发放农业贷款,为地方上干了不少好事,广受百姓称赞。宰相文彦博对他这种安于基层的作风十分欣赏,就请求朝廷把他调到中央,以此树立榜样,对官场上的跑官要官之风给予打击。欧阳修也推荐他担任谏官。于是,朝廷又让他参加馆职考试,却仍被王安石拒绝了。为了表示自己不是在沽名钓誉,他还在给朝廷的上表上特地说明,自己这么做不过是因为家累较重,地方官的俸禄能够多一点,“止是营私”,并没有谦虚恬退的意思。

于是,朝廷打算让他担任俸禄较多的群牧判官。这时,有一个叫做沈康的人觉得不公平。就去求见宰相,说自己久任馆职,资历老得多,早就要求做这个官了,却一直得不到。王安石不过是个地方官,资历又比自己浅,怎么能先让他做了呢。宰相就对他说,王安石屡次辞让朝廷的馆职考试,朝廷嘉奖他的恬退之风,才会给他这个职位,怎么会再和他计较资历。朝廷设置馆职,是为了招揽天下的人才,并不是把官位看作第一位。可你却为了一个官职如此争夺,脸皮可是比王安石厚多了啊。说得沈康脸红羞愧,灰溜溜地走了。

可王安石此时并不想担任这个职位,他打算向朝廷上表辞退,后来欧阳修劝他接受,他才答应下来。不过,他仍希望能够到地方上去锻炼自己。于是不久请求外任,做了常州知州,后来去主管江东地区的司法工作。

王安石虽然一直任地方官,却并不是无意于天下大事。二十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对各地风俗,民生疾苦都有了很深刻的了解,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观点。所以,当后来宋仁宗调他到京城,担任管理财政的度支判官时。他就把这些年深思熟虑的结果写成了一篇长达万言的上书,提出了他改革财政的主张。但此时宋仁宗已进入暮年,经过范仲淹“庆历新政”的一番折腾,已经对改革提不起多少兴趣,再加上他没有儿子,正在为选取继承人的问题焦心,所以,对王安石的奏章置之不理,搁置在一边。

王安石自然十分失望,他知道皇帝无意采用自己的政治主张,那么继续在朝中为官也只是尸位素餐而已,不可能做出什么事情来。所以,当朝廷任命他做给皇帝起草诏书的知制诰时,他就屡次拒绝,坚持不受。后来,官府派人将委任状送上门去,王安石照例不肯接受,送信人只好跪下来求他。王安石躲进厕所里,送信人则将委任状放在桌上就走,却又被王安石追上。不久,王安石的母亲去世,按照惯例,要回乡守孝三年。但三年期满,王安石却仍无意回到朝廷。此时宋仁宗也已经去世,宋英宗即位,朝廷里的大臣因为一些礼制问题吵得十分厉害,分为两派,互相攻击。王安石不想加入到这种争吵中去,就在家乡设馆讲学,打算多培养一些人才,或许以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然而,机会来了。不久,英宗皇帝去世了,他的儿子宋神宗即位。神宗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对王安石的政治观点十分感兴趣,一即位就任命王安石作江宁知府,接着马上提升他为翰林学士,几个月后,命他进京越次召对,参与国家机要。王安石到了京城,皇帝与他一番长谈,大为倾倒。第二年就任命他为副宰相,推行新法。一年之后,又把他升上了宰相的高位。

王安石这种对官位“不争”的态度,不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有人说他是故意做作,沽名钓誉。这种对于动机的探讨,恐怕不会有什么结果,纵然是沽名钓誉,肯花上三十多年,也算是很难得了。无论如何,正是这种“不争”的低调态度,为王安石赢得了良好的名誉,即使在他回乡守孝的时候。当时的舆论还觉得像他这样的人不来做宰相真是可惜了。后来神宗皇帝对他的信任和推重,也未尝不与他的这种名声有关。所以,“不争”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低调也绝对不是没有追求。所谓“君子居易以俟命”,低调可以使自己更能看清周围的形势,等待真正的机会到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的“不争”,远远胜过那些盲目的“争”者,正是“天下莫能与之争”。

2.黑马最有可能成功

“黑马”是赛马比赛中的一个专门术语,指的是那些不被看好却意外获胜的马。后来这个词被用来比喻出人意料的获胜者。“黑马”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那些我们看上去默默无闻的人,也许有一天就会取得令人吃惊的成果。这些“黑马”们并不喜欢高调地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往往不会刻意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可以避免过于引人注目,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从而蓄积实力,等待时机,一旦形势有利于自己,就能脱隐显扬,作出惊人的成就。所以,选择做一匹“黑马”,在实力暂时不足,时机不到的时候采取低调的态度,样比起那种高调的锋芒毕露来,会更容易得到成功。

北齐的高洋是高欢的次子。高欢是东魏的权臣,大权在握,连皇帝都要看他的眼色。一次,高欢想考察一下孩子们的胆识,便把孩子们都叫过来,等他们都恭敬地站在一起后,高欢拿出一团乱丝,叫孩子们把它清理好。其他孩子看着那团乱麻,都呆立在一旁,不知所措。只有高洋沉思了一会儿,走出来拔出宝剑,将乱丝一斩为二,然后朗声对父亲说:“治理乱世就要像处理这团乱丝一样,必须勇敢果断。”高欢对他的答案很满意。又有一次,高欢给他的儿子们配备军队,让他们四面出击,然后,暗中命令猛将彭乐伪装成盗贼,率甲士截击。其他的儿子都很害怕,吓得逃跑了,高洋却率部猛击,打的彭乐招架不住,只好向高洋承认是他父亲派来的,但高洋还是不依不饶,打散了彭乐的军队,把他抓了起来,献给高欢。高欢特别高兴,说:“这些孩子中,唯独这孩子将来会超过我的。”因此,高洋从小就得到了父亲的欣赏。

但是这种欣赏却引来了哥哥高澄对他的妒忌,于是,高洋就装出一副愚钝憨厚,傻乎乎的样子。慢慢的,人们都知道了高欢的这个儿子十分傻气,将来恐怕不会有多大出息。他的哥哥高澄就放心了,特别看不起他,经常说,要是我这个弟弟能取得富贵,那么那些能预言吉凶的相面书都无法解释了。高洋也表现出一副寡言少语的样子,在家中常常闭门静坐。后来父亲高欢去世了,传位给哥哥高澄。高澄凶横暴烈,锋芒毕露,总揽朝政大权,不可一世,不但轻视朝中的百官,就连东魏的皇帝也不放在眼里,对于这个有点傻的弟弟,就更加欺负,甚至当着高洋的面调戏他的妻子。对此,高洋都忍下来了,有时感到实在受不了,就脱了鞋,光着脊梁在院子里跳个不停,以发泄心中的愤怒,但在表面上却显现得很平静,所以高澄对他没有怀疑。

后来,骄横跋扈的哥哥高澄因为对皇帝不满,和几个心腹密谋废立之事,结果却被家奴所杀。高洋得知此事,神色不变,镇定非常,立刻率兵赶来,把杀死高澄的凶手一一抓获。此时高澄已死,他却将此事压了下来,对皇帝说,自己的哥哥只是在家奴造反时受了点伤,并不要紧,请皇帝允许自己护送高澄回晋阳养伤。

皇帝本来就对高澄的专横十分忌惮,现在看到他受了伤,心里暗暗高兴,觉得这下能把权柄收回帝室了,他也看不起高洋,觉得他又笨又傻,难成大器,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高洋一回到晋阳,就表现出了很强的政治才能。他召集那里的官员布置政事,推行各项改革,革除弊政,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晋阳治理得欣欣向荣,安定富庶。以前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都感到十分惊讶。这时,高洋看到内外已经安定下来,才宣布高澄已经去世,为之发丧。由于他平时表现十分低调,皇帝认为他没有野心,就让他接替了哥哥的职务,任命他为大丞相,总管中外诸军。

然而皇帝低估了高洋的能力和野心。几个月后,高洋就率军进攻国都,逼皇帝禅位。东魏皇帝没有想到这个昔日人们眼中的傻小子会做到这一点,惊得目瞪口呆,但也无可奈何,只好交出了王位。高洋即位为帝,建立了北齐,是为齐文宣帝。后来,西魏的宇文泰听到高洋篡位,借兴义师的名义进攻北齐。高洋亲自督兵出战,宇文泰看到北齐军容严整,不禁叹息道:“高欢有这样的儿子,真是虽死而无憾了。”于是不敢继续作战,引军西还。

当父亲表示出对高洋的偏爱,引起了他大权在握的哥哥不满时,高洋的地位是十分危险的。这时,他冷静的审时度势,采取了低调的态度,韬光养晦,所有的人都不相信他的才能,包括他的哥哥。但是他却以无比的毅力,对各种屈辱加以忍耐,最终获得了成功,成为了一匹令人吃惊的黑马。而他高调的哥哥高澄,则因为过于骄横张扬,最后落得一个被刺身死的结局。所以,保持低调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即使拥有优势的地位,低调也可以避免过于引人注目,而当处于劣势的时候,就更是一种对于自己的保护。

3.能屈能伸才是真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易经》中,龙是“变化无常,隐现不测”的,《易经》中的乾卦,就全部取象于龙,其中,既有“飞龙在天”的张扬,也有“潜龙勿用”的隐忍。龙这个意象代表了一种能屈能伸的精神。当周围的环境对自己不利,处于劣势的时候,要能够暂时屈服。这并不是放弃,也不退缩,而是以此审时度势,积蓄力量,以图再起。不能一味的高调,而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对策,如果处于不利的环境,就要保持低调,暂时屈服,使自己的力量得以存在,等待有利时机。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引起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天下陷于一片混乱之中,各路豪杰纷纷而起,北方的突厥也趁势南下抢掠。李渊作为隋朝的官员镇守太原,奉朝廷的命令剿除盗贼。这个时候,突厥用数万骑兵攻打太原,李渊遣部将率军出战,几乎全军覆没。后来还是巧使疑兵之计,才勉强令突厥退兵。而寇盗刘武周又在李渊分身无术的情况下,抢占了他所防守的隋炀帝的离宫汾阳宫,掳走了其中的美女珠宝,献给了突厥可汗。突厥可汗大喜,就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其他各路强贼看到可以取得突厥的支持,就纷纷起兵闹事,使李渊防不胜防,腹背受敌,随时都有被隋炀帝处罚的危险。

这个时候,手下人都劝李渊和突厥决一死战。可李渊没有同意。他经过深思熟虑,知道现在天下大乱,隋朝已经失去了人心,他也有了进兵中原,取代隋朝的念头。如果要起兵,太原虽然是军事重镇,但毕竟地处一隅,并非理想的根据地。所以,还应该西下进入关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太原也是万万不能失去的。可自己手下兵将不多,又要防备盗贼,又要应付突厥,想守住太原根本不可能,只有先想办法,稳住突厥,才能保证太原的稳固,为自己的西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李渊决定暂时对突厥采取低调的态度。他向突厥称臣,还主动向突厥提出了和亲的建议。又向突厥可汗献上了大量的美女珠宝,还和他约定,将来攻克中原之后,自己只要土地,美女珠宝尽归突厥可汗。他与突厥可汗书信来往的时候用的都是臣下身份的“启”而不是平等身份的“书”,甚至对突厥可汗派遣的普通使者都能够纳头礼拜,丝毫没有面子上的顾虑,完完全全地表现出了臣下的身份。唯利是图的突厥可汗十分高兴,果然与李渊修好,这样就斩断了刘武周的臂助,让李渊西进长安的时候不至于后方起火,失去太原。在李渊从太原进入长安这最艰难的一段日子里,他只需要留下三子李元吉率领少量的兵马留守太原,不用再担心突厥前来进犯,使李元吉能够治理好太原,为前线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后来刘武周虽然攻下了太原,但是李渊在长安的根基已固,再没有初起兵时的后顾之忧了。不但如此,突厥可汗还把大量的骑兵、粮草提供给他,这使得李渊能够组建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进行西征,而力量强大起来的李渊很快夺下了不少地盘。

李渊的势力变得强大起来,这时,有人劝他结束与突厥的屈辱之盟,但李渊没有答应。他知道自己的力量虽然有所提高,但还没有完成统一,现在和突厥决裂为时过早,于是他依然和突厥交好,一直保障了北方的安宁。

后来,李渊建立了唐朝,唐朝的国力不断强大,到了他的儿子李世民为帝的时候,终于生擒了突厥的颉利可汗,洗刷了当年的耻辱。

如果李渊在战败的时候和突厥决一死战,以他微弱的兵力,肯定会被打得大败,也许连身家性命也保不住。如果他刚刚强盛起来,就急着起兵向突厥复仇,那北方地区定会陷入一片战火之中,自己的力量也会在不断厮杀中变得衰败,无力出兵平定南方,唐朝的统一还要晚上许多年。如果他在国家初步安定的时候,就废除与突厥的盟约,则会使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社会又卷入战乱的纷扰,不可能有后来的大唐盛世了。李渊正是深深地明白低调的重要性,在力量不足的时候选择了屈服,不计较一时的区区名利,才能成就长久的帝业。后来国力强盛,一举洗刷了当年臣服突厥的羞辱。所以,能屈能伸才是真龙,低调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手段。

4.低调的人离成功最近

成功是每一个人都渴望的。但怎样才离成功最近呢?是采取种种高调张扬的手法去夺取吗?不得不承认,这种手法有时的确可以收到成效。这就使许多人更加确信只有高调才可以成功,于是,就更加致力于用各种高调的手段去夺取成功,往往因此弄得自己心力交瘁,筋疲力尽。但是,真正伟大的成就,却不是可以用这种高调张扬的手段夺取到的,只有那些低调的人,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能够看到这一点,需要有长远的眼光,更需要有持久的耐心。低调,看似是一种迂回的方式,事实上却离成功最近。

东汉的邓太后就是一个用低调取得成功的人。她是东汉和帝的皇后,名叫邓绥。她出身高门,祖父是建立东汉的功臣,母亲还是汉光武帝皇后的侄女。她从小博学知书,善解人意,十二岁的时候,被选入汉和帝的后宫。但那时她的父亲去世,她要守丧,所以暂时没有入宫。这时入选的女子中有一位阴氏,貌美聪慧,深受汉和帝的宠爱,就被立为皇后。

三年之后,邓绥守丧期满进宫。她芳龄十六,性格娴静,身材修长,肌肤若雪,秀骨姗姗,见过她的人都觉得是仙女。汉和帝的六千后宫粉黛,一时间被邓绥比得失去了颜色。汉和帝一见惊艳,对她十分宠爱。不过,邓绥虽然艳绝后宫,又深受皇帝宠爱,却并不因此自傲,而能保持低调的心态。她深明事理,善解人意,又自制极严,事事谨慎,一切行动均遵循礼法,不但对阴皇后十分恭敬,就是对待那些宫女、内侍们也很是体贴,因此,宫中经常有人赞扬她的品德,都对她有好感。

但是,汉和帝的阴皇后却对她十分嫉妒。虽然邓绥对她礼数不缺,极其恭敬。可阴皇后觉得她独得皇帝宠爱,在宫中的人望也远远高于自己,就暗中把她视为仇敌。对此,邓绥并不和她计较,却更加小心谨慎。她平时穿的衣服,若偶尔与阴皇后穿的是同一种颜色,她便立刻换掉;有时与阴皇后同时进见和帝,她一定不与阴皇后并行,只是在侧面坐下,显出低人一等的样子;每次和帝有所发问,她也等到阴皇后先说完才开口,不和阴皇后同时说话;对于阴皇后的命令,不管对错与否,她绝不推脱怠慢,都很认真地听从。她见和帝对自己日见宠爱,对阴皇后却日益冷淡,心中很不安宁。每当和帝想在她那里留宿,她就推说身体不适,劝和帝去阴皇后那里。和帝也赞赏她的涵养,对她这种的委曲求全而感慨,觉得这是太难为她了。因此对她更加宠爱。

后来邓绥偶然生了病,和帝十分关心,常常让邓氏家属前来探望、照顾,并且破例允许他们自由往来,不限时日。邓绥却屡次劝谏说:“皇宫重地,却让外戚久留。上会让陛下蒙受偏爱的嫌疑,下也会让人觉得贱妾太不知足。还是请陛下令我的亲戚们回去吧。”汉和帝很赞叹她的深自抑损,劝慰她说,你的亲戚我何必要提防呢。对她越加宠幸,暗暗有了立她为皇后的心思。

这时,汉和帝得了痢疾,久久卧床,一直没有痊愈,过了一段时间,反而更加严重起来,大家都以为皇帝没有希望了,邓绥日日祈祷上苍保佑和帝早日康复。可阴皇后见和帝垂危,却暗自庆幸有了报复她的机会。阴皇后密语左右:“我若得志,一定将邓氏满门抄斩。”邓绥听说此事,觉得自己既然受到了皇后如此憎恨,皇上又病势沉重,肯定难逃将来的厄运,还不如现在就自杀的好。左右的侍从夺下了她的毒药,骗她说皇帝病好了。邓绥这才没有自杀,不久和帝的病真的渐渐好了,得知此事,就越发憎恶阴皇后,对邓绥则更加怜爱了。

阴皇后想方设法的要除掉邓绥。她和外祖母悄悄计议,暗行巫盅,让巫师咒死邓绥以泄恨。后来此事被人告发,汉和帝下令将这些人逮捕,严刑拷问,他们承认了巫蛊诅咒的事实。本来汉和帝就看阴皇后不顺眼很久了,又发生了这样的事,便要下旨立刻把她废掉,册立邓绥为皇后。邓绥再三谦让,最终才接受。

后来,汉和帝去世,邓绥成了皇太后。她先后迎立殇帝、安帝,临朝执政十六年。她胸怀豁达,治国有方,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反对腐败,体恤民情,为民减负,在当时有口皆碑。

邓绥最后得以成为汉和帝的皇后,和她一贯低调的做法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她谦虚谨慎,一直委曲求全,才得到了汉和帝的由衷赞赏。反观阴皇后,却一味高调,只会想用各种方法除掉情敌,却徒惹汉和帝厌恶,而她在和帝病重时的那一番报仇的话,更是显得招摇,最后,更是把自己赔了进去。而邓绥则始终保持低调,最终取得了成功。不但做了皇后,而且成为了皇太后,还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自己也获得了很高的声望。比起阴皇后最终被废的命运,好坏不可以道里计。所以,坚持低调,并不是离成功更远,而是离成功更近。

5.弓越弯才能射得越远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低调意味着一种安于平淡,没有什么追求的生活态度。这样的生活态度是绝对不会取得成功的。其实,低调绝对不是意味着让人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事实上,采取低调处世的人往往才最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他们对自己的目标已经深思熟虑,要用最快捷的手段达到这一目的。低调处世,无疑会使他们在走向自己目标的路上减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弓越弯射得越远。真正成功的人,当他保持低调的平淡时,也肯定不同于一般庸碌之人的平庸,而是由此到达那些高调张扬的人所不能达到的巅峰位置。

谢安是晋朝人,出身名门望族,他的祖父谢衡以儒学而名满天下,官至国子祭酒。父亲谢裒,官至太常卿。谢安少年时就很有名气,东晋初年的不少名士如王导、桓彝等人都很器重他。谢安思想敏锐深刻,风度优雅,举止沉着镇定,而且能写一手漂亮的行书。谢安从不想凭借出身和名望获得高官厚禄。朝廷先征召他入司徒府,接着又任命他为佐著作郎,都被他以身体上有疾病给推辞掉了。后来,谢安干脆隐居到了会稽的东山,与王羲之、支道林、许询等人游玩于山水之间,不愿当官。当时的扬州刺史庾冰仰慕谢安,好几次命郡县官吏催逼,谢安不得已勉强应召。只过了一个多月,他又辞职回到了会稽;后来,朝廷又曾多次征召,他仍一一回绝。这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满,纷纷上书要求永远不让谢安做官,朝廷考虑了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后,没有答应。

谢万是谢安的弟弟,也很有才气,仕途通达,颇有名气,只是器度不如谢安,经常自我炫耀。公元358年,谢安的哥哥谢奕去世,谢万被任命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兼任豫州刺史。然而谢万却不善统兵作战,受命北征时仍然只知自命清高,不知抚慰部将。谢安对弟弟的做法很是忧虑,对他说:“你身为元帅,应该经常和各个将领交交心,来获得他们的拥护。像你这样傲慢,怎么能够做大事呢?”谢万听了哥哥的话,召集了诸将,可是平时滔滔不绝的谢万竟连一句话都讲不出,最后干脆用手中的铁如意指着在座的将领说:“诸将都是厉害的兵。”这样傲慢的话不仅没有起到抚慰将领的作用,反而使他们更加怨恨。谢安没有办法,只好代替谢万,亲自一个个拜访诸位将领,加以抚慰,请他们尽力协助谢万,但这并未能挽救谢万失败的命运,损兵折将的谢万不久就被贬为庶人。

谢奕病死,谢万被废,使谢氏家族的权势受到了很大威胁,终于迫使谢安进入仕途。360年,征西大将军桓温邀请谢安担任自己帐下的司马,他接受了。这件事引起了朝野轰动,还有人嘲讽他此前不愿做官的意愿,而谢安毫不介意。桓温却十分兴奋,一次谢安去他家做客,告辞后,桓温竟然自豪地对手下人说:“你们以前见过我有这样的客人吗?”

咸安二年(372),简文帝即位不到一年就死去,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孝武帝。桓温原以为简文帝会把皇位传给自己,大失所望,便以进京祭奠简文帝为由,率军来到建康城外,准备杀大臣以立威。他在新亭预先埋伏了兵士,下令召见谢安和王坦之。王坦之非常害怕,问谢安怎么办,谢安却神情坦然地说:“晋的存亡,就在此次一行了。”王坦之只好硬着头皮与谢安一起去。他们出城来到桓温营帐,王坦之十分紧张,汗流浃背,把衣衫都沾湿了,手中的笏板也拿倒了。而谢安却从容不迫,就座后神色自若地对桓温说:“我听说有道的诸侯只是设守卫在四方,您又何必在幕后埋伏士兵呢?”桓温听后很尴尬,只好下令撤除了埋伏。由于谢安的机智和镇定,桓温始终没敢对二人下手,不久就退回了姑孰,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被谢安从容化解了。

383年,前秦苻坚率军南下,想要吞灭东晋,一统天下。建康城里一片恐慌,谢安还是那样镇定自若,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桓冲担心建康的安危,派三千精锐兵马前来协助保卫京师,被谢安拒绝了。谢玄也心中忐忑,临行前向谢安询问对策,谢安只答了一句:“我已经安排好了。”便绝口不谈军事。

淝水之战后,当晋军大败前秦的捷报送到谢安手中时,他正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随手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忍不住问他,他只是淡淡地说:“没什么,已经打败敌人了。”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后,谢安才抑不住心中的喜悦,进入内室,手舞足蹈起来,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弄断了。

谢安低调,并不是说没有自己的追求,而是为了达到长远目标的有效手段。这种低调的态度为他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和拥护,对于他能登上高位很有帮助。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这样,采取高调张扬的态度,只能得到一些眼前的好处,而低调的长远经营,才能达到一个重大的目标。

6.胜利时要小心失败

成功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不少人取得胜利之后,就开始得意洋洋起来,对自己的行为不再加以检点。可正应了一句老话:乐极生悲。这样高调的表现反而让自己不久就遭遇到了各种挫折,从而走到了胜利的反面。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尽管如此,再犯者却仍然是前仆后继。这就要求我们对胜利保持一份平常的心态,能够做到居安思危。有了这种心态,行为自然就会低调起来,从而使胜利的成果能够得到长久的保持。

魏人范雎做秦国国相,为秦国的强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后来秦王慢慢疏远了范雎,形成君臣猜忌的局面。燕国辩士蔡泽到秦国后,让人到处宣扬自己的才干,声称见到秦王后一定要夺去范雎的相位。

范雎听说后非常气恼,他派人找来蔡泽,责问道:“听说你要夺我的相位,有这事吗?”“有啊!”“你有何本领,这样自信呢?”蔡泽列举秦孝公时的商鞅、楚悼王时的吴起、越勾践时的文种三人忠诚不贰最后被杀的事,和眼前范雎的处境作了比较,暗示他急流勇退。

范雎听到这儿,对他很敬佩,抛却前怨,拜为座上客。后范雎推荐蔡泽做了国相,自己则急流勇退保命终身。

相比于范雎的明智与低调,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就不那么聪明了。

李自成是明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能征善战,屡次打败前来征讨的明军。他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而死,明朝灭亡。农民军取得了极大的胜利。

李自成在进入北京之初,不少明朝官员都对农民军持观望态度。李自成却认为这些前明官员都是贪官污吏,于是订出一条“追赃助饷”的政策。只要是官员,不论所任何职,都得拿出家产来充当军费。如果不交,或交的数额不够,就要打板子,直到交够为止。此举固然能够惩治那些贪官,但一些清廉的官员也无辜受害,不得不想方设法地找出“赃款”来。而且,这种行为使新政权在前明官员中大大失去了号召力,把他们推到了自己的敌对立场上来,农民军由此变得孤立起来。

李自成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对这些隐藏的危机毫无所知。农民军的纪律本来不错,所以能取得不断成功。可是入城之后,大家既然已经坐定了天下,就开始发起财来。那些从前明官员那里搜刮来的“赃款”,就这样做了农民军的“军饷”。据记载,当时大顺军自将军至战士各有私囊,多的有千余金,少的也有三四百金。此外,由于对军队的管束不再严格。这些人在搜刮“贪官”之余,也会到民间找寻一二,这样,就不免波及到了普通百姓。此时,大顺军攻占北京取代明朝后,处于四面受敌的被动地位,特别是北面的清国和江南的明室残余,构成了夹击大顺的严重形势。但李自成此时却忙着为自己做皇帝的登基大典准备,早已把严重的敌情置之度外。

明朝有个大官吴襄被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抄了家产,逮捕起来追赃。有人提醒李自成说,吴襄的儿子吴三桂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手下还有几十万大军。如果把吴三桂招降,就解除了北面的威胁,对于大顺政权很有好处。李自成采纳了这个意见,让吴襄给他儿子写信,劝说他向农民军投降。

吴三桂收到了父亲吴襄的劝降信,犹豫起来,虽然不愿意向李自成投降,可深知他的军队勇猛善战,兵力强大,自己绝不是对手。吴三桂又想到北京城内还有家属财产,也舍不得丢掉。权衡再三,他还是决定先到北京看看再说。

在吴三桂去北京的路上,遇到了几个从北京逃出来的人。吴三桂找来几个人询问情况。得知父亲吴襄已经被抓了起来,家产也全都让农民军抄走了,便恨得咬牙切齿。后来,又听说他最宠爱的小妾陈圆圆也被李自成手下的刘宗敏抢去,更是气愤难平。当即命令军队退回山海关,发誓和李自成势不两立。

吴三桂自知不是李自成的对手,于是向原是自己敌人的清朝借兵,使清军得以长驱直入作为北方屏障的山海关。李自成率军抵敌。但农民军在北京一心“发财”,战斗力已经大不如以前,再加上吴三桂有清军相助。于是,李自成兵败,不得不退出北京,而清朝则坐收渔翁之利,得以占据北京,最后统一中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三百年后,郭沫若有感李自成的失败,写过一篇《甲申三百年祭》,曾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整风学习的重要材料。后来,当毛泽东从西柏坡到北京的时候,还特地强调:我们不做李自成。李自成的功败垂成,和他在取得胜利之后的得意忘形有很大关系。正是因为太过得意,才使他不能对眼前的形势做正确分析,把许多本来可以争取的力量都变成了自己的敌人,使自己的地位一天天孤立起来,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所以,即使我们取得胜利,也不能因此得意高调,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低调做人,这样才能避免乐极生悲的后果。

7.退让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退让是一种低姿态,如果在一些问题上适当退让,不但会让自己占据有利位置,更会博得以后的大成功。才智超群的人广博豁达,自然不会急躁、轻狂。丰富的知识使得他们的思想深沉,涵养有素,懂得低调做人。

1945年日寇投降时,粟裕的部队发展到几万人,建立了广大的解放区。10月,中央任命他为苏皖军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粟裕接到电报后,对中央的任命深感不安,便向中央和华中局发了电报,请求由张鼎丞任司令,自己为副职。隔了一段时间没有收到中央和华中局的复电,他当机立断,命令业务部门暂不发任命文件,自己又向中央发了封加急电报,详述了自己要求改任的理由:张鼎丞是前辈,资格能力均超过了自己,战功卓著,政策水平高,声望更高,理应以张为司令。中央认为粟裕从大局出发,深谋远虑,句句在理,便同意了他的要求,改变了原先的任命。

1948年5月,中央提出让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渡江作战,开辟根据地,调动蒋军南撤,以减轻中原战场的压力。粟裕经仔细考虑后,提出在中原大决战的设想,不应抽调兵力去江南,中央接受了他的意见。鉴于粟裕对淮海战役的设想步骤比别人早,准备也早,中央又决定调陈毅和邓子恢到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工作,由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的司令、政委。粟裕又一次提出请求,他从华野的具体情况出发,认为华野离不开陈毅,陈毅也离不开华野,自己愿居副职。毛泽东接受了他的请求,又从中原大决战的需要出发,让陈毅继续任华野司令兼政委,但去中原局负责协调华野和中野的工作,粟裕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统一指挥华野参加淮海战役的作战。

在职位高低上的谦让体现了粟裕的风格。高风亮节和独具慧眼的战略目光体现了粟裕将军的完美人格,更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美德。居功不傲,谦让禅贤,正应是共产党人所具备的品德。

立身处世,事事都须谨慎,不能只进不退,更不能居功自傲。

王导是东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西晋灭吴后,司马睿为安东将军初到建康,南方士族都不理他。王导为了要在吴境建立以北方士族为骨干的东晋朝,必须先树立司马睿的威信。他精心安排朝见司马睿的仪式,非常威严,南方士族都敬服拜于道左,司马睿威信大增,王导也因此备受宠信。司马睿登上皇帝宝座后,为感激王导辅佐,多次请王导与他一起接受群臣们的朝贺,王导固辞不就,因而更得司马睿的倚重。322年,王导堂兄王敦认为司马睿远贤近佞,要起兵讨伐,另立新主,王导不从,王敦只得作罢。323年,晋明帝司马绍继位,王敦派其兄王含进攻建康,要推翻司马氏自立,王导言辞讨伐,又用计打败王含,保住了司马氏政权,从而进位太保。他功成不居,不坐御床,深得各朝皇帝的信任和大臣的拥戴。

王导深明退让之道。他为了家族和利益,自己不居功,在家族中有人想造反的情况下,居然能全身而退,依旧荣虚不衰,以至于民间流传着“王与马,共天下”的民谣。这就是王导退让的结果。如果他也骄横跋扈的话,也不会风光太久。

8.主动低头才有抬头日

暂时的低头,不是一味的低姿态,而是韬光养晦、蓄势待发的休整,是为了出击的必要手段。众所周知,拳头只有先缩回来才有可能更有力地回击出去,为人也是一样,表面上可能是吃了一点亏,但是从长远利益看来,这种牺牲却是十分值得的。所谓低头才有抬头日,便是说今日的低头才会造就明日的扬眉吐气。人的眼光应当放得长远一点,不争蝇头小利,也不争一时之气,能屈能伸方是大丈夫所为,这样的人才是能够做大事的人。凡事斤斤计较,逞一时之勇,终会落于人后,没有出息。卧薪尝胆,虽不是常人能够做到,也不妨以此为楷模,大将之风由此得之。

西方中世纪的神权高于王权,最高权威是教皇,他凌驾于各国国王之上,具有无限的权力。

1076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与教皇格里高利争权夺利,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早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获得更多的独立性;教皇则想加强控制,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亨利召集德国境内各教区的主教们开了一个宗教会议,宣布废除格里高利的教皇职位;而格里高利则在罗马的拉特兰诺宫召开了一个全基督教会的会议,宜布驱逐亨利出教。“开除出教”是一种最令人害怕的惩罚,它等于宣布剥夺了一个人的一切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甚至生命。当时亨利四世的国内基础并不稳固,教皇的号召力非常之大,一时间德国内外反亨利力量声势震天,特别是德国境内的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兴兵造反,向亨利的王位发起了挑战。

亨利面对危局,被迫妥协。1077年1月,亨利身穿破衣,只带着两个随从,骑着毛驴,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往罗马,向教皇请罪忏悔。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达之前躲到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亨利没有办法,只好又前往卡诺莎拜见教皇。到了卡诺莎后,教皇紧闭城堡大门,不让亨利进入。当时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身为帝王之尊的亨利屈膝脱帽,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饶恕了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诺莎之行”。

表面上看,是教皇格里高利赢得了胜利,但实际上,恰恰是他自己救了摇摇欲坠的亨利四世。他使得众多追随者大为失望,而亨利恢复了教籍,保住帝位返回德国后,集中精力整治内部,然后派兵把封建主各个击破,并剥夺了他们的爵位和封邑,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内部反抗势力被逐一消灭。

在阵脚稳固之后,亨利立即发兵进攻罗马,以报跪求之辱。格里高利再施“撒手锏”——开除教籍,但这回却完全失策了。原来的支持者已被除灭,中间派在“卡诺莎之行”后已不敢信任教皇,纷纷投靠亨利四世。亨利四世强兵压迫,所向披靡,格里高利弃城而逃,最后客死他乡。

亨利四世就是典型的先低头后抬头的智者。低头不是永远的比别人弱下去,而是在此期间集聚力量,准备再一次地出击。低头才有抬头日,就是这个道理。

9.太惹人注意也会有代价

渴望受人关注也许是人的本能。刚生下来的婴儿,就会用哭闹来吸引父母的注意。随着渐渐长大,渴望受人关注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而且,自己的优势受到关注,也会使自己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然而,万众瞩目也不一定都是好事,有时候,别人的注意往往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为了引人注目而采取的高调行为,反而会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保持低调也是必要的,不要把所有的眼光都吸引到自己的身上,也是一个聪明的办法。

据说魏晋时期的美男子卫玠因为相貌过于俊美,所以每当他一出门,很多慕名而来的女子都围着他看,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最后竟把这个身体羸弱的帅哥给“看杀”了。当然,这或许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受到过分的关注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一个人本来拥有的优势,也可能在这种高调的重视下不断消失,吸引眼球的结果是得到一时的荣耀,却往往要付出一生的代价。不过,很多人也许看不到这种荣耀背后潜藏的危险,还是沉迷在一时高调所带来的成就上了。

神童方仲永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个五岁的孩子十分聪明,尽管没有上过一天学,甚至从来都没有见过文具,但却能写出一首很不错的诗来。引来了人家的关注,也给他的父亲带来了不少好处,天天带着他到各处“展示”。结果,这种高调的炫耀使一个神童最终变成了庸才。所以,不要总是吸引别人的注意,保持低调,才是一种富有智慧的做法。

汉代淮南王刘安和河间献王刘德的例子也能说明这一点。淮南王刘安博学多才,不像一般的皇室子弟那样沉迷于酒色,只会斗鸡走狗。他喜欢读书治学,学艺弹琴,又喜欢交游宾客。他曾经招募宾客、术士达数千人,让他们在淮南王府从事讲学、炼丹之事,又把自己和学者们的讨论汇编成书,就是《淮南子》。后来刘安把此书献给汉武帝,很受武帝的欣赏,曾召他到长安,要他写《离骚传》。刘安才思敏捷,据说武帝清晨下令,他在吃早饭时就把《离骚传》写好了,武帝看后,称赏不已。

但是,这种名声并没有给刘安带来好处。正是这种成就和周围宾客、大臣们对他的赞扬,使他的权欲和野心膨胀起来。汉武帝因为他名声很大,一直对他颇为“关注”,后来有人向汉武帝报告淮南王谋反,汉武帝就派兵去讨伐,刘安知道这个消息,自杀身亡。他死后,淮南国也被汉武帝废除。

河间献王刘德也十分好学。不过和刘安不同,他更喜欢的是儒家学说。他召集了许多儒生到王府,共同讨论经典,还订正了很多经书,因此名声很大。后来,汉武帝召见他,问他不少关于经典和治国的问题,他都对答如流。汉武帝对他有些不放心,对他说:“当年商汤凭借着七十里的封地,周文王凭着一百里的封地,都取得了天下。现在,王爷你也可以努力一下了。”

刘德一听,知道汉武帝对自己十分猜忌。于是,他回去以后,表面上就不再那么好学刻苦,开始韬光养晦,避免了汉武帝的注意,最后得以善终,他的国家也能继续传下去。

由此看来,受到过分的关注并不是一件好事。采取低调态度,避免让自己受到万人瞩目,也许反而是一种更加有策略的生存方式。这么做并不是甘于平庸,而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中,不但有赞赏,也可能会有嫉妒和仇恨。把自己置身于这样的焦点之下,就要花费不少精力来应付,没有时间来做真正要做的事情了。而且在低调的情况下,还能把周围的形势分析得更加清楚,而不至于被万人瞩目的光华迷惑了双眼,使自己头脑不清,做出错误的判断。这不但是在危急的情况下保存自己的手段,也是在职场中必须掌握的人与人相处的艺术。

低调做人,不要过度引人注意,还可以避免把自己的心理能量浪费在无谓的人际斗争中。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即使你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要强,也要学会藏拙,这是一种能量的内敛,也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不动声色地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这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当你的成果一时不被关注,也不要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不要抱怨自己的功劳成了别人的功绩,不要招摇过市,那种高调只是肤浅的行为。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费,唯有脚踏实地工作才是牢靠的。以自己的修养与才识把事情做得充实有致而又声色不露,沉着而没有张扬之气。这样的低调做人,一定会带来更大的成功。

10.示弱是为了图强

锋芒毕露,在人生的战场上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筹码。我们在过度暴露自己优点的同时,缺点也会被别人看得一清二楚。只有隐藏自己的实力,才能在战场上出其不意,获得成功。如果在一开始就让别人把自己的底牌看了个遍,在交手之时便没有了回旋的余地,连防守的机会都失去了,只能任人宰割。如果把锋芒藏在背后,放低姿态,低调为人,反而能够韬光养晦,等待机会,厚积薄发,进而一举击败对手,大胜而归。

19世纪中叶,英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当时有一家公司从事棉纺工业,产品流向世界各地。这引起了日本同行的注意。

这家公司位于一条热闹的大街旁。每到中午,公司职工都到对面唯一的一家餐馆吃午饭。

不久,这家餐馆附近又新开了一家餐馆,馆内的管理服务人员清一色都是日本人。餐馆一开业就十分惹人注意。它不仅价格比英国馆子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服务态度极佳。那些英国职工慕名前来,渐渐地把就餐重心移向了这家日本餐馆。有时,某些职工没带钱,也可以先赊账,并同样受到热情的招待。久而久之,搞得人缘极好。

几年后的一天,这家餐馆突然倒闭,理由是由于出售的饭菜价格低廉、成本高而引起亏损。这家餐馆的经理和堂倌扬言“无钱回国”,并通过那些常来光顾的吃客——一些工程师及高级职员,请他们说情,协助谋求职业,以便筹集路费返回家园。

由于这些高级职员平时受到日本堂馆的“特殊照顾”,对于他们格外同情,因此都极力向公司推荐。起初,公司也相当谨慎,但经不住高级职员的屡次担保,最后不得不松口了。但是规定:所有进厂工作的日本人不许进车间,只许在车间外面做做粗装工,如推筒管、运袋皮、装纱等,只要一到车间门口,就由英国人接管。

经过一个时期的紧张观察,公司管理人员发现这些日本人忠实可靠、干活卖力,并无任何可疑之处,警戒慢慢地消除了。过了一段时间,这些日本人不仅能自由地进入各车间,而且有的还被安排到技术部门工作。

可是,公司里的上上下下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家日本餐馆的全体人员都是日本第一流的纺织专家。他们一边默默工作,一边把英国纺织机的先进设备部件、结构及作用等,都牢牢记在心里。

若干年后,日本人声称已积蓄了一笔款子并准备回家。他们顺利地办好了出国护照,启程返回日本。回国后,他们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设计出一套在当时来说相当先进的纺织机械。从此以后,日本的纺织工业出现了一次大飞跃。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是强者。面对不可战胜的强大势力,处于弱势的我们不妨采取守势,暂时卧倒。这样做并不是怯懦,更不是屈服,正如大仲马在《基度山恩仇记》中所说:“等待,这是一个奥秘——卑屈的懦夫用它遮羞,坚强的巨人把他作为跳板。”这样低调的行为会带来积聚力量的时间,使我们能够再度站起来,取得成功。

清朝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出身建州女真的贵族家庭。他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都是建州女真的贵族,被明朝封为建州左卫的官员。那时建州女真有好几个部落,彼此攻击,仇杀不已。明朝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就利用建州各部的矛盾来加强统治。建州女真部有个土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对李成梁毕恭毕敬,不时上贡,借明朝边官之力称霸满洲。一次,他带引明军攻打古勒寨城主阿台。阿台的妻子是觉昌安的孙女。觉昌安得知此事,带着儿子塔克世到古勒寨去探望孙女。正碰上明军攻打古勒寨,觉昌安和塔克世在混战中都被明军杀害。噩耗传来,年方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本想起兵为祖父和父亲报仇,但势孤力单,根本不可能与拥兵百万的大明皇帝交锋。于是,他只好把仇恨集中到尼堪外兰身上,向明朝官吏请求把尼堪外兰交给他。这一请求惹恼了骄横跋扈的明朝边将,被视为无理取闹,一口拒绝,只肯把他祖父和父亲的遗体还给他,却不肯交出尼堪外兰,反而令尼堪外兰为“满洲国主”。尼堪外兰也因为依靠明军,势力大增,更加志得意满,不可一世。不少女真部落都归附于他,他竟趁势逼迫努尔哈赤也来归附自己,俨然以建州国君自居。面对这种屈辱,努尔哈赤并没有让仇恨冲昏头脑。他从小就在抚顺的互市上接触了很多汉人,学会了汉文,特别喜欢读《三国演义》、《水浒》这一类小说。对其中的谋略十分欣赏,用心学习。心机深密的他开始对自己的现状作了一番冷静的分析。他深知现在力量弱小,绝对不能和明军发生对抗。此时明廷念他的祖父、父亲无辜而死,就让他子承父业,做了建州卫都督佥事,他就先对付尼堪外兰,用祖父留给他的十三副铠甲起兵,把尼堪外兰打得狼狈不堪,大败而逃,明军怕因此引起更大战争,让他杀了尼堪外兰。灭掉尼堪外兰后,努尔哈赤又把目光转向分裂的女真各部。他知道,只有女真各部族团结起来,形成一股统一的力量,才有可能对抗明朝军队。所以,他先致力于统一女真部族,对于明廷,则采取谦恭的态度,贡赋不止,对于明朝边将的骄横无礼,也都一一忍耐了下来。他的声势越来越大,过了几年,就统一了建州女真,引起女真族其他部的恐慌。当时的女真族共有三部,除了建州女真之外,还有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海西女真中的叶赫部势力最强。看到努尔哈赤力量壮大,感到恐慌,就联合了女真、蒙古九个部落,结成联盟,合兵三万,分三路进攻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不慌不忙,沉着应战。他以少胜多,把这支联军打得大败。叶赫部不得不派人求和,提出将本部的公主嫁给努尔哈赤为妻。努尔哈赤答应退兵,并就此下了聘礼,向上天滴血盟誓。但是,不久叶赫部就违反了盟约,把公主另许他人,还把已经归顺了努尔哈赤的哈达部拉拢了过来。努尔哈赤当即发兵讨伐哈达部,将之打得大败。但一向对女真持分而治之政策的明廷却对努尔哈赤施压,努尔哈赤只好暂时退兵。

后来,叶赫部将许配给努尔哈赤的公主嫁到蒙古,努尔哈赤发兵来报夺妻之恨。明廷见形势危急,便多方调兵,并出面进行调解。努尔哈赤为形势所迫只好暂时息兵。努尔哈赤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统一女真各部,已经并不只是征讨叶赫部的问题,而是如何对待明廷的问题。只要他一出兵攻打叶赫部,就不免要长驱深入到明朝的境内,一定会引起明廷的干涉。他虽然经过几年征战,实力大大增强,但还没有到能和明廷分庭抗礼的程度。于是,他不得不暂时放弃攻取叶赫部的计划,先尽力处理和明廷的关系。当时,明廷曾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建州女真部已垦种的地方,不许他们收获那里的庄稼,还违反双方划定的范围,说建州女真部越境杀人,强令努尔哈赤交出十人抵命。对于种种无理的行为,努尔哈赤都忍了下来。为了麻痹明朝,他继续向明朝朝贡称臣,明朝廷认为努尔哈赤态度恭顺,又封他为龙虎将军。他还多次到北京亲自察看明朝政府的虚实。后来,叶赫部又在明廷的支持下进攻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给予回击,大败叶赫部。此时他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统一,将之编为八个旗,加强了战斗力。力量今非昔比,于是,就召集八旗首领和将士誓师,宣布跟明朝有七件事结下了冤仇,叫做“七大恨”。第一条就是明朝无故挑衅,害死了他的祖父和父亲。为了报仇雪恨,他决定起兵征伐明朝。不久就攻下重镇抚顺,接着取得了萨尔浒之战的胜利。经此一战,明朝军队元气大伤,不得不对努尔哈赤采取守势。后来,终于灭亡在清朝的手中。

努尔哈赤的崛起,告诉了我们忍耐的力量。他当年对明廷的屈服,只不过是采用了卧倒的守势,并不是忘记了血海深仇,而是以这样低调的行为避免引起强大明军的侧目,好寻找机会,积蓄力量,以图再起。事实证明,他的这一策略是十分有效的。一时的卧倒并不是永远的屈服,这种低调的行为不过是一种手段,当有了强大的力量之后,就会再一次站起来。

同类推荐
  • 开店盈财的92条妙招

    开店盈财的92条妙招

    再大的家业,也是从小起步,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今天,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大都起步子最初开设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其成功的奥秘何在?就在于开小店赢得厚利的妙招。本书共设四篇,按照开店的经营流程和运作程序,分别介绍了筹划与准备、促销与服务、扩张与创新、理财和管理这四大类创业者迫切关心和急需应用的经营智慧和赚钱艺术。篇篇有新意,招招点迷津;篇篇有特色,招招出精彩。其中既有相关的知识浓缩,更有简明的操作方法介绍,删去赘言,免去空谈,重在实用,贡献良策。
  • 管理手记

    管理手记

    本书是作者以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亲身经历的案例为例子,把HR理论和自身多年的HR管理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详细描述HR管理领域工作应该如何开展、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

    本书叙述了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中的理论争论,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及其形成的制度特征,并对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外部环境要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这本书改变了乔·古拉德与原一平的人生,同样也将会改变你的命运。一经问世销量迅即突破100万,被18个国家引进传阅,全球销量最大的成功励志书之一。
  • 如何打造强势品牌

    如何打造强势品牌

    品牌的真正作用是占有消费者心智中的品类以及优质心智资源。品牌是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简化了的识别工具,一个品牌的定位就是一个品牌的基因。心智资源是企业经营的起点、方向与终极目标。在白热化阶段,企业竞争的本质已经落到了争夺顾客有限的心智资源上来,它决定了企业所有的收入和资源配置方向。在极度竞争的时代,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竞争战略家,一定要弄清楚,你所在领域顾客的心智资源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分布的?竞争对手已拥有何种心智资源?企业能抢占何种心智资源?如何去抢占?
热门推荐
  • 宠妻无度:双面人

    宠妻无度:双面人

    她,温柔淡雅,是名普通的大学生;她,冷血无情,黑夜里游走在生死边缘,她亦是她,一次意外,两种人格合二为一,成为十分矛盾的存在。他,冷情狠绝,狡猾腹黑;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却意外的纠缠到一起,不死不休。某位无赖无耻的趴在被下药的某人身上,邪恶的笑道:“老婆,你是逃不掉的,你就从了我吧。”“你无耻。”某人咬牙切齿道。
  • 至尊阴阳眼

    至尊阴阳眼

    其实嘛,阴阳眼不像传说中那般,只能看到鬼魂滴,还有很多种用处,最主要的是,还能当作透视眼哟。而偶们滴猪脚,叶奕烨,就是这么一个天生拥有阴阳眼的医生!
  • 未来人类世界

    未来人类世界

    在未来的宇宙中,人类将何去何从,是穿越到过去还是穿越到未来,亦或是执著于与现在,人类的梦想、幻想永不休止,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指引着人类前行的明灯还是不断困扰人类的魔咒。过去、现实、未来永不停歇,周而复始。现实是如此美好,往事却不堪回首,而未来让人不禁生出无助与茫然。
  • 踹掉滥情总裁

    踹掉滥情总裁

    百化钢成绕指柔,想知道一个变态的男人如何变成妻奴吗?那就搬个小板凳‘耐心’看过来……陈家二少宠妻无度,这在兴安市不是什么稀奇事。若要问宋小染这辈子最骄傲的事:“那就是陈子墨有一天将她捧在了全世界最高处,伸手可触的幸福就在她指尖。”他将她折磨的遍体鳞伤,然后深情款款甩出个结婚。他娶她,一开始当然是目的不纯。她嫁他,也未必就是心甘情愿。只是一场婚姻造一个坟墓,埋葬在其中的是夫妻双方。日久生情这种事,处着处着就出来了。虐版(囊括前十万)片段一:“陈子墨站在她身边,面前放着份结婚协议书,目光带着几分凉薄的阴狠,残忍的说道:“要想他平安无事,就签了这份协议,用你的自由来换。”“小染,别签……”她的初恋情人林木,满身狼狈,被几个黑衣大汉踩在地上,一脸焦急的对她说着。话音刚落,男人一脚踢过去,带着十分的力道,硬生生的截住他剩下的话:“你签是不签。”她终是屈服于他的手段,在那尾处,颤抖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宠版(囊括至全文)
  • 幻光战纪

    幻光战纪

    主角被一个小石子儿砸到脑袋,失忆了....其实是装的,主角当然很强大啦,因为她的家:幻光岛发洪水地震完蛋了,混蛋女王丁卡就让她去找10个幻光岛的英雄来拯救他们,当然有反派会阻止啦!那么主角就要打坏蛋,拯救世界啦~这本书没有那么土,希望看看,好就收藏,谢谢。
  • 洛尘劫

    洛尘劫

    她是北舞的学生,无意间穿越到洛国这个历史上没有的朝代,诸王的英明神武让她看的神魂颠倒,不明的躯体身份注定了她在此处的潮起潮落,这样的人生她该如何去面对....
  • 心能启示录

    心能启示录

    水蓝星受到未知影响,人类的心灵能力开始被逐一激活。一觉醒来成了特殊的激活者,在获得强大力量的同时,越来越大的麻烦开始找上门来。且看主角陈三五该如何一一应对。人心本是深不可测之物,但倘若有一天,每个人的心灵都暴露在他人面前,每个人的念头都有可能化作现实。那么,还有什么是不可知的?
  • 逆天魔猴

    逆天魔猴

    自西天取经成功后,孙悟空等人接成佛,三界开始了短暂的和平,不料千年后人界再次大乱,正在次关键时刻当初女娲娘娘补天的五彩石诡异破碎。众仙只能把人间苦难抛之脑后,合力修补五彩石,后佛祖提议让众仙亲传弟子解救苍生,一场华丽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而孙悟空的亲传弟子究竟是谁?又会和其他神仙碰擦出怎样的火花?
  • 雪颤

    雪颤

    为了拯救父亲的性命,花花失去了自己的心上人,从此跌入错情河,在爱的漩涡里挣扎。这个貌美如花的女人,身后跟着三个可怜的孩子,在苦雨凄风中生存。为了对儿女们的爱,她的心上人扮演了情人的角色,他的一家人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然而,却得不到享有现代文明生活的子女的承认,双双悲壮地走进自掘的墓穴......但愿我写的不会误认为色情小说。
  • 辰阳传

    辰阳传

    深奥的法术,耀眼的法宝,数不胜数的天材地宝,有能者得之,这是一个强者生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