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受传统道德的特点、传统美德的育人功能、德育的规律等诸种因素所制约。
一、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基本的原则的规律传统道德是民族文化的有机构成,它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骨干的儒家文化,千百年来,为培养和造就优秀中华儿女发挥巨大作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传统美德又是我们赖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是构建新的道德体系的思想材料。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以及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44页)可见,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道德,不能抛弃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
如何认识传统道德作为民族文化的现象呢?毛泽东同志对此早有“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的论述,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在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对传统道德进行分析批判,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决不能不分良莠,兼收并蓄,这是根本原则。江泽民同志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在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在生动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我们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环境,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时,要对传统道德经过选择处理,创造性转换和改造,吸取借鉴“合理内核”,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现代,为我所用”的具体原则。
(一)帮助受教育者对传统道德进行选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起始点传统道德中精华与糟粕共存,对青少年道德的构建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造就一代有社会主义道德新人过程中,受教育者不应是消极的道德接受器,而应当是主动、自觉吸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者。这样,受教育者不仅应有良好的道德意识,还应有对传统道德较强地选择能力。
道德选择是人们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依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价值准则或善恶之间所作的自觉自愿的选择。它是一种主体的价值取向,是为达到德育目标而做出的主动取舍。对传统道德进行选择就是人们在社会主义道德意识支配下,依据马克思主义道德价值标准,分析判断,扬弃封建道德糟粕、吸收其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这是受教育者的社会主义道德取向,是把自己造就成“四有”新人的道德选择。
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不能满足于组织者、教育者对传统道德的选择,停留在被动的按施教意图、使用的教材,开展教育活动。应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文化背景和受教育者的道德选择特点,指导受教育者对民族传统道德精心鉴别,正确取舍。依据马克思主义对文化遗产批判继承原理,引导受教育者掌握对传统道德选择的标准:凡是能满足现实社会需要的,有益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统道德都是精华之所在,应加以借鉴;反之,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益的,甚至有害的传统道德,便是糟粕,应予以剔除。是否有益于两个“文明”的建设便是对传统道德进行选择的价值取向。掌握道德选择标准,是提高受教育者对传统道德鉴别能力的根本。
掌握道德选择标准,在提高对传统道德认识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在以后的道德实践中不断强化、升华。教育者要善于利用道德冲突,使受教育者开展积极的思想矛盾斗争,促进选择标准内化为道德选择信念、意志,产生正确选择的驱动力。
就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所面临的道德价值冲突有个体的社会角色与所承担的道德义务之间的冲突;社会主义主导道德与传统道德之间,除正价值关系外,还有正价值与负价值之间的矛盾冲突。把受教育者置身于这些冲突的情境中,进行道德选择,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道德价值体系是由低到高不同价值标准组成,应以较高的价值准则作为判断道德优秀的依据。第二,应以社会的要求为道德选择的准则,即: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由低到高,由家到学校到社会的不同层次,引导受教育者进行选择。第三,应帮助受教育者积累道德选择经验,不断提高选择能力。
(二)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要把弘扬民族精神,铸造民族魂,作为致力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极其丰富,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感情,良好民族习惯等内容。借助民族精神的辐射力、渗透力,培养民族气节,民族感情,铸造民族魂,这是进行教育的致力点。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思想、意识、感情、心理等方面的特质,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别的民族的重要标志。民族精神表现为一个国度的国民性,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长期陶铸的结果,同时又通过德育教化人民,使之得以传播与发展,世代相传。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实现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教化的重要途径。
在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强化民族精神教育,有助于我们分清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完成一个选择、消化并扬弃的过程,从而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有助于我们认识民族的过去和现在,看到未来前途的光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强自立的意识,从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创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时代精神。强化民族精神教育,有助于激发爱国热情,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品质。通过民族精神教育,使受教育者了解祖国的昨天,认识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和对人类所做的巨大贡献,从而增强对祖国的光荣感、尊严感和义务感,增强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进而养成报效祖国的行为习惯,为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强化民族精神教育,有助于明确社会角色,增强社会责任感,造就健全的心理人格。每个人不管如何分工,最基本的是国家的国民和社会的公民。这种基本社会角色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掌握社会、国家和民族所要求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民族精神正是一个社会、民族的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结晶。
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使青少年一代具有正义感、是非感和羞耻感,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铸造中华民族魂。
(三)发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中小学德育的适用性,造就现代的中国人为教育的落脚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身具有稳定性、基础性和时代性,完全适合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还具有渗透性、广大的包容性和“古为今用”的时代特点,完全能担负起中小学德育的基础任务。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中小学德育的适用性,改善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养造就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人,是开展教育活动的目标指向和落脚点。
1造就现代中国人的前提是造就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素质的中国人培养造就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素质的中国人,必须继承的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这是吸取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经验所得出的必然结论。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稳定性和基础性,道德的批判与发展的统一性,决定德育内容与目标的连续性,而造就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中国人,是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振兴中华的基础工程。离开这个基础工程,造就现代中国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目标就会架空。建国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正反两方面都证明这一命题的正确。
文革前十七年,我党把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继承无产阶级革命传统相结合,造就一代具有独特伦理文化的中国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社会风貌呈上升趋势。文革期间,林彪和“四人帮”一伙疯狂鼓吹“非道德论”,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作“四旧”统统砸烂,社会道德风貌每况日下,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阻力。进入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又出现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全盘西化,鼓吹西方道路,否定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
严酷的现实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造就建设四化的现代中国人,首先要造就具备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具有中国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的中国人,然后才能成为合格的现代中国人。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必须把造就中国人与现代中国人结合起来,以造就现代中国人为教育目标的归宿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既可能有正向功能,推动经济发展和改革,也可能产生负向功能,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因此,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要注意:(1)摒弃传统道德中畏天知命、忠君守德、重利轻义、自我压抑等消极因素,以及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小农意识和不为人先,枪打出头鸟的保守心理。
(2)强化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和创业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信誉观念、科学观念、环保和全球观念。
(3)扬弃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具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又具备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和精神生产能力,使之成为合格的现代中国人。
3造就现代中国人,必须建设完整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包括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的道德观念系统;合乎中华民族伦理文化的社会主义生活和个体行为的伦理规范的社会行为系统;发挥社会制度和舆论作用的道德调控系统。在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应加强这三个系统的建设,把道德生活的管理纳入社会一般生活的管理范畴,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