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7800000031

第31章 一架子书和一所荒凉的花园(12)

盖陈寅恪先生祖父陈宝箴一生之业绩,要以1895年至1898年担任湖南巡抚期间,经由其子陈三立之襄助,所推动之湘省改革功勋最著。晚清改革派人士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熊希龄、江标、徐仁铸、皮锡瑞、唐才常等,因义宁父子之大义感召,一时间齐集湖南。董吏治,辟利源,变士习,创办《湘学报》和《湘报》,开办时务学堂,成立南学会,设立保卫局和课吏馆,又拟选派一批留学生赴日,“其士绅负才有志意者,复慷慨奋发,迭起相应和,风气几大变”(陈三立《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但湖南既是改革势力最能发挥的地方,亦是保守势力抵制最顽强的地方。王先谦、叶德辉为代表之反对变革前行之势力,同样极波澜壮阔之盛。故1898年之戊戌变法以湖南为先行典范,同年八月慈禧政变也以湖南所受打击最为沉重。陈宝箴、陈三立父子分别以“滥保匪人”和“招引奸邪”之罪名,被革职永不叙用,他们的“营一隅为天下倡,立富强根基,足备非常之变,亦使国家他日有所凭恃”(同上)之理想化为泡影。谭嗣同等“六君子”惨遭杀害于京城菜市口,康梁外逃而幸免于难。黄遵宪、熊希龄、徐仁铸、皮锡瑞等其余湘省改革人士一例遭受惩处。王先谦、叶德辉诸人则弹冠相庆,王赞叶有摧陷廓清之功,叶许王有力挽狂澜之力。湖南新政在戊戌八月后之凋零景象,有让人潸然泪下而不忍卒观者。

余之所专攻并非乙部之学,因悉心义宁而稍涉晚清史事。故本书之固陋疏误之处,尚祈专门治史之博雅君子多多是正。已往之戊戌变法史研究,不乏及于湘省改革之闳论巨篇,然多以梁(启超)、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樊(锥)、毕(永年)等为案例,鲜有从新政的领导者义宁父子之角度据以钩沉研究者。如果此书可从此一侧面补苴罅漏于万一,则幸莫大焉。至于取材运笔之角度,则通过详细梳理甄别所能见及的历史资料,尽量“回到现场”,试图重构当时的人物、事件和故事之互相交错之历史图景。

今恰值辛亥首义一百周年,戊戌之难已过去百有一十二载矣。谨以此书献给变革未竟之21世纪之中国。

(2010年11月9日于京城之东塾,2011年9月13日复经校核润改,载2012年8月22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创刊词《中国文化》没有在我国近年兴起的文化热的高潮中与读者见面,而是当文化热开始冷却,一般读者对开口闭口大谈文化已感觉倦怠的情势下创刊,也许反而是恰逢其时。因为深入的学术研究不需要热,甚至需要冷,学者的创造力量和人格力量,不仅需要独立而且常常以孤独为伴侣。

创办《中国文化》的宗旨是:深入地创造性地研究中国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并在当今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通过不同文化系统的参证比较,探讨中华文化的特质和整合规律,促进文化复兴,推动现代化的进程。选题范围包括中国文化史、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文化学理论、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文化地理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以及对艺术与文学的分学科研究和综合研究。着眼点在学术,即主要对文化现象作学术研究。艺术各学科与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的关系、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和融合、我们在21世纪的文化发展战略,将作为重点研究课题。

《中国文化》系综合性学术专刊,总的以发表高水准的学术论文为主,同时也配以随笔、札记、书评;形式力求多样,提倡文体革新。明白晓畅的白话文和典雅雍容的文言文,均所欢迎。如果遇有确实不同凡俗而又饶有文化韵致的小说或诗歌,也考虑予以选登。

自创刊号开始,将陆续开辟中国文化发生学、中国的文化圈、专学研究、文史新篇、文化与传统、文化哲学、文学的文化学阐释、宗教与民俗、现代文化现象、古典新义、序跋与书评、学苑撷英,以及文化名人专访和学者答问等专栏,为慎思明辨的研究者提供充分的用武之地。并通过文字和图版,摘要报道我国学术界一定时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包括最新的地下发掘,做到图文并茂,使刊物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历史文献的价值。

特别对具有中国学术特点的一些专学和绝学,如甲骨学、敦煌学、西夏学、周易学、许学、选学等,以及为时尚淹没的学科和被冷落的学者,本刊将给予格外的重视。经过深入研究,观点上有创见的文章固所欢迎,学者们发现的新材料和拓展的新领域,同样会引起我们浓厚的兴趣。既重独断之学,也重考索之功。

本刊确认文化比政治更永久,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只求其是,不标其异。新,固然是人心所向往;旧,亦为人情所依恋。关键是一切从学术出发,提倡独立的自由的学术研究,自由才能独立。即使物境不自由,学者的心境也应获得自由。为学之道,尚同比求异更重要而且深刻得多。诚如当代学术泰斗钱锺书先生所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这就要求学术认知不唯上、不唯书、不泥古、不趋时,既不作传统观念的奴隶,又不作流行观念的牺牲品。贺麟教授1940年在《五伦观念的新检讨》一文中提出的:“必定要旧中之新,有历史有渊源的新,才是真正的新。那种表面上五花八门,欺世骇俗,竞奇斗异的新,只是一时的时髦,并不是真正的新。”至今仍是不刊之论。

陈寅恪先生1933年在审查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的报告中阐释的:“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同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论已为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事实所验证。

因此我们主张,在学术上应特别重视中国传统,在广为吸纳国外的各种新观念、新学说、新方法的同时,刻刻不忘本民族的历史地位;在方法上,提倡从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入手,反对“狗比猫大,牛比羊大”一类抽象比较,主张宏观与微观结合、思辨与实证结合、新学与朴学结合。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中国文化》的优势,在于少,每年只出两卷;《中国文化》的特点,在于专,重视专门之学。与学界一片走向世界的滔滔声不同,我们想为了走向世界,首先还须回到中国。明白从哪里来,才知道向哪里去。文化危机的克服和文化重建是迫临眉睫的当务之急。如果世界同时也能够走向中国,则是我们的私心所愿,创办本刊的目的即在于此。

创刊在即,意绪怦怦,瞻彼前修,既恂且惊,不求闻达,但求友声。热切希望海内外学术界诸同道给我们以心援笔援,共同耕耘好《中国文化》这块新地!

(1988年12月15日本刊主编谨识,载1989年

发行的《中国文化》创刊号)

《世界汉学》发刊寄语

我们又创办了一本新刊物。

现代社会交通便捷、传媒发达,地球变小了,地球和其他星球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但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同文化系统之间,仍存在隔膜,甚或发生冲突。如果冷战后文明的冲突愈益突显之说无法得到广为认同的话,那么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沟通与对话变得更容易,而是增加了新的难度,应是可以接受的事实。

我们创办这本刊物,为的是给关切儒教文明为基底的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自由论说的园地,祈望以汉语的方式建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沟通与对话,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为实现人类在21世纪的梦想稍尽绵薄。

中国是一个经常被误读的国家,所以如是,主位和客位各有其远因与近因。解读中国之难,犹如解读中国的汉字。长期以来西方人士视中国文化为解不开的谜团,也许正因为如此,外部世界的确不缺少了解中国的兴趣,即使是出于单纯的解谜的需要。世界上因而有了专门研究中国的学问“汉学”以及“中国学”。

同是研究中国,欧洲的、北美的、日本的,彼此很不一样。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汉学传统,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段落的汉学也有区别。汉学和中国学,代表着研究中国的两种不同的传统。学术理念、研究方法、关注的问题,两者之间容或不同,但就办好广开文路的学术期刊而言,恰好可以彼此吸收、兼容互补,而不必有我无他、互为畛域。

何况,传统汉学与现代中国学的合流,已是大势所趋。现在国际汉学正进入一个转型期和整合期。本世纪许多有影响的老一代汉学家,有的故去了,有的退出了研究岗位,一些青年学人以传统汉学无法范围的新观念、新方法、新取径,跻身汉学领域。处此种背景之下,国际汉学界亟须整理传统,交流资讯,总结经验。而中国学术界,尤其有系统了解世界各国汉学的历史和现状的强烈愿望。一般民众也很关心外部世界怎样看自己国家的传统与文化。为此,我们决定创办一本专门介绍与研究世界各国如何研究中国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取此一概念的宽泛义,名字就叫做《世界汉学》。

《世界汉学》是研究世界各国汉学的历史和传统,交流汉学研究的经验,传递汉学研究最新讯息的资讯性、知识性、研究性、国际性的学术刊物。选题包括:(一)研究与介绍世界各国汉学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梳理传统,总结经验;(二)介绍世界各国主要的汉学机构、汉学期刊和相关的出版物;(三)推介世界各国著名的汉学家,包括介绍其生平、履历和学术成就;(四)介绍和推荐不同历史时期具代表性的汉学著作、研究论文;(五)介绍和交流各国汉学研究的最新资讯、学术动态;(六)对世界各国汉学的传统、资源、观念、方法作比较研究;(七)探讨世界汉学在21世纪的走向及发展前景展望;(八)刊载与汉学相关的历史文物及机构、人物、刊物、著作的图版和书影。

《世界汉学》是《中国文化》的姊妹刊物,但办刊宗旨和组稿范围两者互为区别。《中国文化》主要研究与整理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的资源,《世界汉学》则是对国外中国研究的介绍与研究。杜维明教授得知我们继创办《中国文化》之后,又要创办《世界汉学》,说这很像“太极生两仪”。杜先生的话鼓励我们不仅办好《中国文化》,也一定把《世界汉学》办好。本世纪最具个人魅力的大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毕生提倡、生死以之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将成为我们办刊的座右铭。

《世界汉学》是世界各国汉学家的园地,古老的汉学和现代中国研究将在这里自由驰骋、交相辉映。我们深深感谢法、德、英、俄、美、日、荷兰、瑞典、葡萄牙、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汉学机构,乐于作为具名的合作单位和许多资深汉学家欣然出任《世界汉学》的国际编委。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耕耘好《世界汉学》这块学术新园地而尽心尽力。《世界汉学》属于我们和你们,属于东方和西方,属于整个学术界。

《世界汉学》是大家的!

(1998年4月9日本刊主编谨识,载同年5月

出版之《世界汉学》第1卷)

新印《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小引

同类推荐
  •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借用竹枝词这一古老民歌的形式,创作一部真实记录山东当代风俗史的作品,展现了山东的地域特色、人物风采、风景名胜等,作者在深入各地采风和考察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了地域文化这条主线,突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引领作用。如济南的泉水文化,济宁的孔孟文化,淄博的齐文化,临沂的红色文化,聊城的水城文化,泰安的泰山文化,莱芜的钢城文化,潍坊的风筝文化,东营的黄河口文化,青岛、日照的港口文化,烟台的海洋文化,威海的渔乡文化,荷泽的牡丹文化其中如泉水诗、渔家诗等还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即使地域文化特点并不突出的德州、滨州等地,由于选取从枣乡文化和退海之地的沧桑巨变等角度入手,同样写出了特点和情趣。
  • 细说中国服饰

    细说中国服饰

    本书是一部集知识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理想读本。内容丰富,服饰文化小辞典以密集的信息对正文进行补充和延伸;图文契合,用丰富精美的图片,深入再现中华服饰文化的灿烂辉煌;每章标题、导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正文主旨,同时使读者以一种轻松便捷的方式快速形成信息体系。本书应用“细说”理念,通过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等级制度、文化内涵等多种角度,全面地,深层次地解析中国服饰,让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
  •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中国画历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其中花鸟画的文化体系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花鸟画的技法多样,既写形又写意。古代文人志士挥毫泼墨,在画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并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本书以起源、发展、成熟与新变化时期为主线,翻开一部中国花鸟画的历史。
  •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上)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上)

    本书是将近年来的讲话、报告和言论汇集成册,记述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教科文卫事业及其它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热门推荐
  • 废材翻身记之吟凤堕天

    废材翻身记之吟凤堕天

    想她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大学生居然穿越了!还穿越到一个只有五岁的女娃身上!偶买糕的!这穿越废材不是杀手,神医,特工那种大神的专属吗?她一个良家妇女怎么了?算了,还好老天待她不薄,整个神秘空间给她钻,不是特工能怎地?直接拉一个来当师傅;不是神医能怎地?直接弄一个来当第二个师傅。再拽一个实力强悍的闺蜜当保镖,绝对圆满的存在。看她各种撒娇卖萌求打滚,扮猪吃老虎陪你过家家。各种宝贝捡到漏,数钱数到手发软。哼,实力不强怎么么了?随便抛个炸弹炸死你!炸不死你就用钱砸死你!哼哼哼哼,什么狗屁渣男都是过往云烟!看两绝世奇葩玩转天下!
  • 难知阴阳

    难知阴阳

    据文献记载,百年前,有异象滋生,神识滑天,经大陆而坠红尘,不知所踪。然阴阳难存,世人皆不懂其中玄妙,只知叹为福相。殊不解,难知阴阳,卦为凶。年少惊天起,命理谁可知。
  • 血帝

    血帝

    一颗充满邪恶力量的奇石,一柄桎梏上古妖魂的邪剑。同样邪恶的两件神器,同时被一个人拥有!是邪剑能够压制奇石,还是奇石能够压制邪剑?
  • 蓝色游戏

    蓝色游戏

    初三男孩毛毛是一个网瘾少年,在父亲的一次暴怒中被赶出家门,他在外星生物“蓝色”的帮助下,通过一系列如临亲境的外星游戏,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真正成长起来……
  • 总裁的溺宠小甜妻

    总裁的溺宠小甜妻

    一场旅行,她与他相遇,并心系彼此。楚天墨:“你若许我一生,我便护你一世。”紫雪瞳:“你若终我一人,我便随你一世。”此文没有恶毒小三,只有贴心婆婆,喜欢的入坑,不喜绕道。
  • 私营公司领导9大管理之道

    私营公司领导9大管理之道

    本书引进国外公司管理的先进理念,同时有针对性地就一些问题进行了实战分析,注重以生动的例子说明理论,读后能学,学后能用。其目的是希望私营公司领导,能够结合实际,从中大幅度强化自己的管理之道,把公司带入到一个市场竞争中的“奔跑状态”——赢得高效的胜局!
  • 擒宠杀手妃:妖孽暴君好威猛

    擒宠杀手妃:妖孽暴君好威猛

    初见,她是衣衫半露的杀手,他是大饱眼福的登徒子。再见,她是不轨替嫁的千金,他是权势滔天的王爷。一场夺嫡的阴谋,一段尘封的仇恨,令她成为他的王妃,最终寒冰化春水。他清风皓月、绝代风华,是人人称赞的贤王,却为了她涂炭生灵,血流成河!留下“暴君”的恶名!怀孕出走,死而复生,借尸还魂,他,可还认得她?
  •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人们的命途有别,作品的韵味各异。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显示出大唐气派;杜甫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反映出其对盛唐的一副衷肠;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以清丽哀伤之景衬托六代兴亡之感,此诗被誉为绝唱;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是通过对昨夜一度春风的抒写,以倾吐对其意中人的怀想。《唐宋诗精品鉴赏》搜集了唐宋大量的经典诗句,包括《在狱咏蝉并序》、《回乡偶书二首》、《夜归鹿门歌》等,对它们一一进行解析和鉴赏。
  • 平凡小丫奇遇记

    平凡小丫奇遇记

    “啊啊啊,,,这是什么?”大清早云霞看见一只自己下的蛋???“云霞,你来读下一段。”忙于藏尾巴的她茫然的抬起头?“小丫!!!家里怎么这么乱?!”完了完了,母亲大人回来了!!!!
  • 妖怪们的盛宴

    妖怪们的盛宴

    这是一个妖鬼横行的世界,这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在这里,他们正在上演传奇的诗篇——妖、魔、鬼、怪、都跳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