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9000000022

第22章 原来我非不快乐(2)

“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真的很抱歉。”致善的语气里充满了愧疚。

“不用抱歉。这本来就是我自己的问题。失业本身是一种非常中性的状态,就好像一台开了很长一段路的汽车中途停下来稍作喘息一般。它之所以给人带来惶恐,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别人眼中的价值往往是通过我们的职业来决定。但是致善,你知道吗?当你的价值被各种具体的量化的指标衡量着,当你被不停地质疑你的能力,并被要求证明你比其他人优秀,就好像是被无端推入一个比赛里。我本来只是想要完成自己的赛程,周围的人跑得快或慢根本与我无关。但是现在,我却被迫必须要去超越一些人。”

致善坐在沙发上,双手将茶杯捧在胸前,低头轻轻地喝了一口茶,然后说:“如果真有这样的比赛,我可能连在跑道上和你们比赛的资格都没有。不过总有种信念,你想要的东西只是在某个时间空间里等着你。只要你不放弃,你们终将相遇。锦深,对的事情迟早会发生。”

“嗯。我的内心里似乎也隐藏着这样的奢望。”锦深微笑起来。那笑意,带着完全的放松和释然。

晚上,她从致善家沿着往下的阶梯走在回公寓的路上。从暖色调灯光的公寓里走出来,大衣上还留着厨房里的烟火气。路上几个裹紧衣服走路的人,匆匆地在某个大厦门口按下密码进入大楼。和致善在厨房里准备晚餐时炉灶上点燃的火,煲好的热汤四溢在房间里的味道,电饭锅里刚刚煮熟的米饭的蒸汽,这一切,变成一股无形的厚重的力量,让她感觉每一步好像都踏在实地般安定。

街边的百货店还开着,打着各种促销的广告,挂着喜气洋洋的装饰。她忽然想起来,很快就要到农历新年了。或许应该回一下上海。

她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回去了。没有大量的假期,另一方面,好像是淡忘了那种关系的存在。她终究是已经变成了一个独立的不依附任何其他人存在的个体。她的生活的方式,行动的准则,都遵循着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努力发展出来的,以和周围那些所谓家人亲戚区分的鲜明特色。可是这个念头,突然从心底冒起,在寒冷的冬天走在夜归的路上的时候,像一团被点燃的火种。

她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的时候接到电话,来自那个长得像黑狐一样的男人。“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可以安排后天面试。”

锦深说:“抱歉,我现在回上海,要两周后才能回来。”

“改一下机票。你要知道机会不等人。”电话里男人的声音听上去有些暴躁。

“如果是这样,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锦深说。

电话突然挂断了,只能听到嘟的声音,没有变化,没有节奏,像医院里心脏停止跳动时机器传来的声音。

她关掉电话,办理完登机手续,在旅程中读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眼睛疲劳的时候,就透过机窗看远方辽阔的天际线,泛出暗红色余晖,天空墨蓝。没有云,可以看到陆地、山川和灯火。

回到上海,空气清冷。那种冷,和南方城市的冷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像是在骨骼深处放上冰块,即使把衣服裹紧依然无法抵御的刺骨的冰冻。她被这种久违了的寒冷的感觉裹挟着。身体似乎是在记忆深处探寻着面对这种寒冷的自我抵御机制。

天色已晚。从计程车望出去,昏黄路灯下的高速公路上只有稀稀落落的几辆车。公路两边似乎是在深沉的黑夜里,几乎什么都看不到,偶尔有零星灯火闪过,是亮着灯的低矮平房。司机沉默不语,把车开得飞快。

她在巷子口下车。两个穿着臃肿的人站在路口,是她的父母。她的母亲将手里的羽绒大衣套在她身上,她父亲帮她提起行李箱。

“总算到了。”他们说。

她的房间还是旧日里的摆设。单人床,印花被单。两床厚厚的棉被,鲜艳的绸缎被面。玻璃书柜里塞满了书。窗口摆着老式的带抽屉的写字台,桌面整理得非常整齐,只有一个笔筒,印着“一九九九年××中学艺术节纪念”的字样,字体的油漆有些脱落。

她躺在年少时睡过的床上。用棉被将自己裹紧闷头大睡。棉被被太阳晒过,带着干草的气息。她曾经迫切地想要逃离,切断一切关系,漠视和带着离弃之心面对这个环境对她的成长可能造成的影响。可是这么多年后,纵然她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不带任何过往色彩的生活,睡在绸缎被面,在冬日正午的阳光里晒过的被子里,她似乎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此地一样。

她陷入深沉而安静的睡眠里。没有梦,好像是拔掉电脑电源完全停止运作进入休眠的状态。清晨醒来,阳光从窗帘的缝隙透过窗玻璃晒进来。她看了看手表,早上七点。伸出的手可以感到空气冰凉,她又把手缩回到被子里。迟疑了三十秒之后,决定起身。

衣柜的最显眼处放着洗干净的毛衣,保暖的内衣。她换上衣柜里的衣服,从行李箱里拿出运动长裤和外套穿上。

院子里种着一小片白菜,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冻得硬邦邦的。墙角的一株腊梅光秃秃的只有几颗小小的花苞黏在枝干上。她推门出去。巷子里静悄悄的,地上的石板有些坑坑洼洼,凹陷处都是冻结的冰。

她慢慢跑动起来,试探性的缓慢的步调。随着呼吸的节奏吸入的空气进入喉咙和鼻翼,像灌入冰凉刺激的冷水。风吹到眼睛里,干涩得止不住流泪。她坚持了大约一公里,终于放慢脚步停了下来。

她已经走出了狭窄小巷跑在马路上。马路两边商店林立,都是记忆中不曾存在的。但风格却被保留了下来。那种小镇特有的乡土热闹的气息。街边人行道上有各种卖早点的临时推车。炸得热腾腾的油条,饭团,鸡蛋饼,冒着热气的馒头。早起的人裹着厚厚的羽绒外套等在早餐推车前,看着老板把几个生煎包利索地夹进塑料袋里。

她花三块钱买了五个,拎着一袋生煎包往回走。回到家,她的母亲盛了三碗热烫的白粥,餐桌上有刚刚炒好的鸡蛋,一碟腐乳,一小盆酱黄瓜。她喝了一碗粥,肚子里妥帖温暖。

她的父母依然维持着裁缝的生意,但也是在一种闲散的聊胜于无的状态里。平时看看电视,种花种菜,能凑出一桌人的时候就打打麻将。他们也不去打扰她,只是帮她灌上取暖用的热水袋,买来各种零食水果,在吃饭的时候去她房间门口,轻轻地唤她吃饭。

没有网络。她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看书。书柜里十几岁时看过的书,纸张泛黄,重新拿出来看,竟然一点印象也没有。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她从未意识到曾经看过那么多被标签为所谓女权主义的书。

也读《三国》、《水浒》,一边读,一边喝着热茶抱着热水袋取暖。看一阵就起身走几圈,让麻木的脚趾头恢复知觉。

偶尔骑单车出去买东西。并不是真的有什么缺的,只是在极其便利的商业环境里生活久了残留的一些习性。毕竟是极小的地方,常常遇见幼时的同学朋友。回乡过年的,或者一直都留在此地的。样貌自然是变化很多,但也是一眼能认出的那种。大多已经结婚生子,彼此寒暄,如成年人般客套而寡淡的对话。但也不令人反感,只是有些惊奇,好像突然之间拾起一些记忆一般。

她去水果摊买水果。半个菠萝,一小袋橘子,几个苹果。老板是一个矮矮胖胖三十来岁的男人,须眉浓厚,对过往的人带着朴实热情的笑意。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门口,怀里抱着一个洋娃娃,独自玩耍。女孩子稍稍走出水果摊门口些,听到里屋一个女人的声音,制止她随便乱走。

锦深付完钱,拎起水果,在摆满水果的过道里遇见了从里屋走出来的那个女人,应该是孩子的母亲。也是胖胖的身材,穿着厚实的绿色毛衣和黑色的毛绒短靴,暗黄色的枯草一样的卷发。狭路相逢。她侧身让女人先过去。

“苏锦深!”她忽然惊呼起来。

锦深转头,愕然地望向她。那是一张圆圆的脸,脸颊上的皮肤因为寒风,有些微干燥的裂缝。看不出年纪,总之是稳妥的小镇女人的模样。

“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是张晓敏。”她走近锦深,捉住她的手腕。

她想起来了,这是她中学时的同学。坐在她旁边,放学时和她走在一起回家,假期里写信给她的同学,张晓敏。

“很多年没见了呢。”锦深露出惊喜的笑容说。她从未设想过和旧友相聚的场景。即便如此,这种意料之外的相遇依然令人欢喜。那些年少时的岁月和记忆或许都已经淡忘,在彼此重新连接时过滤掉了曾经出现过的所有负面的物质,只留下纯净而美好的时光的印记。

“是啊。自从中学毕业后就再也没见过面了吧。听说你后来去了香港?”

“是。也有很多年没有回上海了。”

“锦深,你果然一直都这么优秀啊。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你和我们不一样。”

“只是在另一个城市做着很普通的工作而已。你现在看上去过得也很好哦。是你女儿吗?”锦深指着门口的小女孩问。

“对,是我女儿。那边那个是我老公。”她指了指在电子秤前忙碌地算账收钱的老板说。

“我记得你以前很喜欢越剧。现在还听吗?”

“哎呀,现在哪还有时间听那个。”她笑起来,好像是被发现年少无知时所犯下的错而带着些许惭愧和自嘲的笑容。

“哎,”她忽然转过头冲着老板叫道,“这是我中学时的好朋友。快点装些好点的水果。”

老板脸上仍然带着殷勤笑意,只是那笑容更丰盛了。他麻利地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了满满一袋个头很大的苹果,梨,进口的火龙果,山竹,拎到锦深面前。

“这些拿去吃。”女人说。

锦深再三推托,终究难以推掉这份心意。离开之际,女人忽然又追出来,拿出手提电话,记录下锦深的电话号码。

她拎着沉沉的两袋水果搭车回家。电话的提示音响起来。来自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的信息。“很高兴再见到你,保持联系。张晓敏。”

那个笑起来脸颊绯红,龟裂的皮肤像盛开的石榴一样的女人,水果摊老板的妻子,五岁女孩的母亲,是那个十几岁时爱听越剧,写出瘦瘦长长绢丽字体,在印花的信纸上抄录歌词的女孩吗?

她最后一次听到她的消息,也已经是十多年前了。再之后呢?生活的轨迹究竟是什么形状?

她有些疑惑地望着手提电话屏幕上的这几个字。然后写道:“我也是。谢谢你的水果。”按下发送。

她回到家。剥了一只橘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吃橘子。难得的晴天,阳光热烈而慷慨。没有风,依然冷,但也是干脆不拖泥带水的冷。

电话信息的提示音再次响起。是陈致善。“这里的节日气氛日渐浓厚。不知为何,这热闹的气氛让人生发回归的冲动。好像每个人在这个时刻就应该像候鸟一样迁徙,回到出发的地方。上海是不是很冷?或许我也会回来一趟。”

“很冷。好像大部分事物都在一种僵硬的冰冻的状态里。唯一流动的,好像只有日光和时间。”

她回复完,电话进入长时间的沉默。

新年临近。没有特别的仪式或准备,但好像总有种郑重的热闹的气氛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明显起来。黏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的腊梅的花苞已经绽放。

亲戚们聚在一起打牌吃饭。坐在院子里看着腊梅,感叹今年的花开得比去年早。她和他们打招呼,给他们的茶杯加满热水。也聊起股市、打折的电子商品这些无足轻重的话题。但也能热烈地讨论起来。她已经是一个完全的成年的独立的个体,在这一堆人群里,而他们,却像是在渐渐萎缩,退出舞台中心,露出疲老和留守的心态。

终于只剩下他们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假期快要结束,即将踏上返程。

她的母亲在晚餐快要结束时说:“如果钱不够用,就跟我们说。不要亏待自己。”

“嗯。我有积蓄,也在找新的工作,生活完全没有问题。”

她的母亲把盛好的汤递给锦深,不再说话。她的父亲慢悠悠地喝着黄酒,问锦深:“要不要也喝一点,暖身。”

“也好。”她倒了一杯。加了姜片煮暖的黄酒,喝进嘴里是温和的味道,温热的黄酒喝进肚子里,全身都暖洋洋的。那一晚,她睡得很早,睡眠好像也还停留在那种温润里。

她搭计程车去机场。公路两边有散落的楼房、交错的电线,孤零零的电线杆立在田野里。高高架起的列车轨道延伸到望不见尽头的遥远的地方。没有列车开过,那轨道好像也就失去了功能般像一座废弃的建筑。计程车广播里在播放广东话老歌:“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裳薄。”一个女声反复唱着这几句歌词。出租车司机用不太标准的广东话跟着哼唱起来。

锦深坐在出租车里望着窗外萧条的景致。电话突然响起。是她父亲发来的消息。“在你包里放了张银行卡,密码是你的生日。”

她收起电话,将头轻轻仰起靠在后座上,内心里感觉到昨晚喝酒时的那种温热。她想:“我之所以觉得可以随时抽身而退,可以不在乎我周围的关系、情感,是因为这些人对我付出了真心实意的感情。于是我可以践踏在他们的感情之上去理直气壮地蔑视。”

她突然之间意识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开始重新审视与周围人的关系。尝试看到这种关系里的正面力量,比如亲密、联结。接受内在的复杂性和混乱性,并与之共存,将其破乱的力量减到最低。

“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她在心里跟着哼起来。

同类推荐
  • 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

    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

    济公传有几种,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云有八本,多后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义均好,所叙之事,乃当日实事。——印光大师语
  • 真实案例改编:温暖的人皮

    真实案例改编:温暖的人皮

    母亲死前,喜欢和花荣捉迷藏,除了母亲,姐姐和父亲都看不起他。一天,母亲哀求和寡妇长期鬼混的父亲回家,却遭来毒打和辱骂,母亲和花荣玩儿了最后一次捉迷藏便跳河自尽,花容随后在沙滩边发现一具腐尸,而神奇的是腐尸却长出了绿色的植物开出了鲜艳的花朵……母亲死后,花容每天都杀死一只寡妇养的兔子,寡妇跑了,父亲却更加残暴的虐待他……花荣长大后,成为一个黑车司机,他却控制不住剥皮的欲念,并在自己的“客人”中搜索他的“猎物”,准备和他们玩一次“捉迷藏”恐怖大王李西闽根据密封多年刑事案例创作而成,极致变态、血腥暴力、人性扭曲!中国版《沉默的羔羊》!比《七宗罪》更深入剖析人性!
  • 亡者童眼:大头娃娃,凶画诡事录(新惊魂六计)

    亡者童眼:大头娃娃,凶画诡事录(新惊魂六计)

    汇集当前都市公寓最可怕、最扑朔迷离的故事,不到最后一秒,你一定无法知晓真相。瞧,游走在噩梦边缘,令人窒息的惧意正在蔓延着……夜半三更,谁的高跟鞋在雾巷阁楼响起?扎纸刘、定风猴、血风扇、财神咒……谁在谋杀我们的似水年华?凶画降临,所有诡事绘出人间丑恶。
  • 柔软的一团

    柔软的一团

    《柔软的一团》是短篇小说怪杰劳马继《潜台词》之后精心创作的一系列优秀短篇集。内容包含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色各式各样。作者以惯有的幽默、犀利之笔,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层层剥开,让人在笑中体略一种辣呛的味道,发人深省。正所谓“带泪的微笑,含笑的讽刺”。
  • 身陷三角恋:将爱,遗憾

    身陷三角恋:将爱,遗憾

    林子默像极了她暗恋的同楼男生,却时而冷漠,时而神秘;连珏,一年前与她偶遇,自此情根深种,特意为她而来。两个注定纠缠不清的男生,爱情面前如何抉择……连珏不离不弃,抑或刺痛抑或心酸只为真爱;林子默与她在戏里真爱一回,便以为才不会留有遗憾。复杂的三角关系,亦假亦真的“作秀”,当弥天大谎被揭穿,谁又是谁生命中的唯一。爱那么短,遗忘却那么长……
热门推荐
  • 群里都是外星人

    群里都是外星人

    林凡加入一个群,里面原来都是外星人。林凡从此承担起拯救地球维护世界和平的光荣任务,这是一个人类和一群逗比外加神经质的外星人共同对抗邪恶星球人的故事。(萌笛新书《极品捉鬼人》正在火热连载,欢迎搜索阅读,脑洞同样清奇哦。)
  •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元宵节又称灯火节,在南北朝时,灯火十分盛行。正月十五闹花灯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气洋洋的气氛,被人们称作良辰美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徜徉灯市,来领略“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节日氛围。
  • 凡神回忆

    凡神回忆

    这是一个以现代为背景衍化而出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它让现代人有了重新跨入修真的机会,但它不同于普遍小说,主角既不是高人重生,也不是废材,主角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他脚踏实地,一步步迈向高峰。而之所以想以此为背景,是因为生活在现实中的热血男女,都有一个武侠梦甚至是修仙梦,作者我也是其中一个。在武侠修真世界,你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做人,一言不合便可刀剑相见,只要实力够强,一个手掌下去,便可镇压魑魅魍魉,不用受现代生活中的规规矩矩束缚,只要心够大,敢打敢拼便能叱咤一方,笑傲江湖甚至笑傲仙界。喜欢武侠小说,喜欢玄幻小说,遂写此书!让我们遨游在天际,一起闯荡仙境,做一回人生的主宰。
  • 王俊凯,最爱的无疑是你

    王俊凯,最爱的无疑是你

    爱情,友情,亲情。她不配拥有。可他们毁了自己啊。坐牢?自首?随便,只要他们不得好死!我自得安息
  • 误入豪门:帝少的落跑新娘

    误入豪门:帝少的落跑新娘

    这个男人未免太自大花心了吧!还没有结婚就带着小三来到她面前说什么签结婚协议书,要让她懂懂该懂的“礼数”。第一:婚后,不许碰他;(当他是金子?她想碰他?)第二:婚后,不许对外宣称他与她之间的关系;(当他是明星?人人都想跟他沾上关系?)第三:婚后,不许妄想爬上他的床;(可笑,她会想爬上这个渣男的床上去?)第四:三个月后,自动跟他和平离婚。(那最好,求之不得!)既然他这么直接,那么她也没必要装虚伪,开门见山的问:“爸,一亿够拯救您的企业了吗?”“够了。”得到父亲的回答,她毫不犹豫的在结婚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拿到结婚协议书后,她计划结婚三个月后被甩。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个渣男老公竟然……
  • TFBOYS任雨晴你拽

    TFBOYS任雨晴你拽

    她是豪门千金,她无礼,腹黑,霸道,倔强……不好的事情她大多都做过,她从不哭不笑,在别人眼里她不好,没感情,但不管一个人多冷,在人心灵最深处还是会有一点渺茫的感情之花。主演: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任雨晴等
  • 梦断

    梦断

    有些事像梦一样,美好到使人流连。然而梦都会断掉。醒来。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你是你,我是我,活在各自的角落,不曾见过。往往是手心残留的温度,唇边的一抹清甜,心口的滚滚热血,让人明白:终是有什么事,发生过。你说,所有的事情都是注定的悲剧。还好我们笑过。但那终究会像你刻意忽略掉的眼角的泪痕,嘶哑的喉咙---抹不掉,丢不掉,忘不掉。所以很多悲剧的命运;所以很多散失的兄弟;所以很多风中的爱情;都等着某一天,被改变。
  • 武则天外史

    武则天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影锋之热血龙威

    影锋之热血龙威

    “这里没有我想到的足球,足球需要hero,但我知道,足球,它不是一个人游戏,所以才如此有魅力。”,“我要的足球,一定是有teamwork的,一定是热血的,而热血的不只是足球本身,而是那些一起在球场上踢球的人。”,···龙威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倚在座椅上,百无聊赖的看着窗外,这个城市,有时候,他也蛮陌生的,人如果没有了梦想,还剩下什么呢。这是一部讲述龙威追求梦想的书,希望大家喜欢。
  • 重生蚁神

    重生蚁神

    圣石晶火,地心灵火,炽天梵火,炼狱魔火,谓之四大圣火。相传谁拥有四大圣火的其中之一,就可以成为超越神的存在!重生成蚁,且看主角如何在弱肉强食的异世大陆披荆斩棘,不畏艰险,攀登到世界的最高峰。这里没有逆天的神器,这里没有逆天的技能,也许唯一逆天的就是他拥有着人的思维和意志。他是谁?他就是史上独一无二的蚁神!PS:本书属于慢热型,喜欢本书的人请耐心等待。主角的成长需要基础的积累,所以希望大家能够见谅!后面的故事会十分精彩,请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