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9300000069

第69章 泛亚语境:好莱坞与亚洲主体性(7)

台湾辅仁大学刘现成先生所著的《跨越疆界:华语媒体的区域竞争》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该书将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电影放在华语媒体市场的框架下考察,结合“华语文学”、“华语歌曲”等互本文语境,分别从需求因素、生产条件、政府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探讨了三地华语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特别强调了卫星通讯、网络宽频传输、数字压缩技术等媒介科技发展所形成的媒介整合浪潮对华语电影产业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媒体产业竞争已经突破国界限制,区域化成为跨国传播集团进入当地媒介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美国学者亨利·哈定特别将这种亚洲华人以经济为起点的整合现象称为“大中华”(GreaterChina)现象,并从三个方面界定了其意义:一是这意味着在大中华地区经济的整合;二是表示全球华人文化交流的频繁程度;三是原本在政治上极为破碎分离的区域,未来将有可能朝向一个统一的华人国家。转引自刘现成《跨越疆界:华语媒体的区域竞争》,亚太图书出版社,台北,2004年,P10。因此未来华人地区的区域统合趋势,根据刘现成先生的看法,将会以区域经济的相互依存为经、以华文或华语以及共通的历史文化经验为维,建构未来华人社会的发展景观。刘现成著作的特别贡献在于,不仅看到了华语电影产业在华语媒介市场上的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以正确的文化观念定位了自己的产业研究,或者说,发掘了产业发展中所蕴涵的正确的文化方向。刘现成:《跨越疆界:华语媒体的区域竞争》,台湾亚太图书出版社,2004年7月。

北京电影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钟大丰教授在2005年“青岛亚洲电影文化合作国际论坛”会议的基础上主编的《文化亚洲:亚洲电影与文化合作》一书重点探讨了华语电影产业的发展问题,该书分为“亚洲电影产业运作与创作”、“全球化时代的亚洲电影”、“亚洲电影与亚洲文化”、“华语电影:产业历史、现状及展望”、“亚洲电影文化合作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等单元,虽然名为亚洲电影研究,实质上就是对华语电影产业进行的一次全景式的研究。钟大丰主编:《文化亚洲:亚洲电影与文化合作》,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1月。国内学者对华语电影产业的研究,例如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连续多年来为中国电影产业撰写年度备忘录,北京大学叶朗教授主编的《文化产业蓝皮书》关于电影产业的部分,中国电影家协会的年度电影产业报告,杨远婴的《WTO与中国电影》,祈志勇在《当代电影》2002年第2期发表的《90年代香港电影工业状况》;北京电影学院黄式宪和王海州教授等在《电影艺术》2004年第6期发表的《以合拍创制华语新电影》等一系列文章,都是值得注意的华语电影产业研究领域的成果。

“和而不同”:亚洲电影文化汇流的新趋势

因本书篇幅所限,文章略作技术性删减,特此说明——编者。

黄式宪

20世纪最后一、二十年间,正处于新旧世纪(也是新老千年)更替的历史关头,世界电影的格局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人们不期而然地发现,亚洲电影的一代新人点燃了全球化空间里新的人文火种,点燃了这一片东亚土地上新的希望。不妨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亚洲新电影之兴起。本文论述侧重东亚的中、日、韩三国。我们将着重探讨的问题,如亚洲新电影是在怎样的一种跨文化语境中生长的,亚洲新电影作品不同的国族/地域特征、民族/民俗风情及其现代审美之维,亚洲新电影如何与好莱坞“博弈”,相信这些问题在当下全球化空间里是具有一定文化启示意义的。

一、“突围”之旅:现代文明的演进与东方的选择

亚洲电影新人在世纪更迭之际的崛起,带动起一股亚洲电影文化汇流的“世纪性风潮”。由亚洲电影新人掀起的这股“世纪性风潮”,清晰而雄辩地昭示了东方镜像的苏醒,就本质的意义上说,它标志着第三世界的东方民族别无退路的一次现代文化选择。

东方镜像的苏醒,其核心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里的“独立精神”,是由此种“独立精神”所浸润的镜像叙述,从而深刻地体现了东方在现代文明演进上的一次“突围”之旅。在漫长历史岁月里,苦难和屈辱曾日复一日地伴随着东方民族/国家的生存。特别自20世纪以来,革命的风云曾漫卷东方的大地。而在文化领域,东方与西方的对峙,则延续到今天仍然错综纠葛、未见分晓。

时光流转到了20世纪下半叶,一个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正在到来,“全球村”的预言正在变为现实。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恰恰正是现代文明演进的一种必然趋势,无论你采取认同或排拒的态度,它都是人们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

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压抑、文化的对峙,首先唤起了亚洲的苏醒,亚洲恰恰是针对着西方的霸权中心,乃提升出一种历史的自觉,以重建本土文化的主体性为庄严的使命,付诸实践并渐次从边缘困境中“突围”而出。就时代发展的趋向来说,一方面是第一世界强势文化的扩张,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特别是好莱坞的霸权文化)为范本,构成了向第三世界或其他弱势国族渗透的压力,导致了全球文化出现某种趋同性的危机;另一方面则是第三世界或其他弱势国族本土文化的觉醒、抗衡及其现代性重构。这里的“抗衡”,恰恰渐进式地衍生出一种新的文化多边的主动性。而又正是这种新的文化多边主动性,在客观上就推进了一种在世界电影文化和审美格局上的多边互动和多极均势,这一趋向的形成诚然并不是以资本或霸权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深刻地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某种必然性。

二、世纪新潮:重建民族文化的尊严及其主体性

在世界电影史上举凡富于艺术革新意义的电影风潮之兴起,一般并不是以某一国度或地区经济状况的发达与否为导因,它主要取决于历史、社会的动荡,文化的困境或社会变革等诸多复杂因素。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现代电影的创新浪潮,首先不是兴起于美国或苏联,而是发生在战败的意大利,因“二战”后社会的困境和民族文化复兴的需求而诞生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又如50年代后期法国的“新浪潮”电影以及70年代末期德国“新电影”的产生,或源于对人的个体生命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关注,或源于对“二战”历史的反思,或出于对电影诗学革新的需求等等因素。那么,到了20世纪最后一、二十年,东西方的关系成了全球化时代政治、文化的轴心,而最敏感的地区就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亚洲新一代电影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它们别无选择,这是它们对于好莱坞文化霸权的抵御,是它们从后殖民文化困境中奋起抗争,这种抗争,在差异与抗衡、互动与共赢中,逐步推进了世界电影在文化和审美上多边互动、多极均势新格局的日渐成型。

这种抗争,凝聚为一个焦点,就是:重建本土民族文化的尊严及其主体性。重建本土民族文化的尊严及其主体性,意味着扬弃在后殖民视野里被扭曲的“他者性”,重新赢得我们东方民族的话语权,这正是亚洲国家和地区电影工业、电影创作唯一的出路。

这里,我们所说的“民族性”、民族尊严及其文化的主体性,与美国著名文化学者弗里德里克·杰姆逊在其被广为引用的论文《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中提出的所谓第三世界“民族寓言”[美]弗里德里克·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FredricJameson:《ThirdWorldLiteratureintheEraofMultinationalCapitalism》),译者/张京媛,载《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的著名论断,是有着显著区别的,尽管他是秉持着激进的、对“民族主义”予以某种同情和理解的立场,但是,正如《当代电影》在发表该篇论文中译稿的编者按中所指出的,“在他的话语中,甚至在他的潜意识中,又顽强地、不可避免地带有白人中心主义”,“杰姆逊对第三世界民族文化的表述是缺乏历史观点的”同前注。。在笔者看来,其显著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1.我们所说的“民族性”,它摆脱了“第一世界文化‘元中心’视点”的羁绊,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狭隘的、被历史定格化了的概念,它既有自身悠久的、不可更易的人文传统,同时,又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在进行时的概念;

2.我们所说的“民族性”,它并不是排拒现代性的、自闭式的民族性,而是开放性的,它以“有容乃大”的胸襟,广泛吸纳并包容了文化现代性的诸多命题(主要是来自西方现代文明的启迪),它是“与时俱进”地充实并更新着自身的;

3.我们所说的“民族性”,它并不是自外于本土的纯然理性的判断(尽管杰姆逊之论具有显著的文化激进色彩),而是含有从民族本土出发的生存意识和感性因素,具有不可被其他民族复制的文化原生性、尊严性和主体性。

显而易见,正是来自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特别是来自对于全球化潮流中某种文化趋同性危机的清醒认知和抗衡,亚洲众多不同国家具有民族文化主体性尊严的电影艺术家,才被激发出一股前所罕见的泛亚洲的文化凝聚力,这构成了一种东方文化的自觉和东方镜像苏醒的力量。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学者汤尼·雷恩就曾以《新东方电影》为题,作出了颇具睿智的预言:“世界电影如今困境重重,然而电影创作的重心已经移往东方。远东的电影和电影工业不像西方一样地在创作力和经济上萎靡不振,发展速率快而成就惊人。”并指出,“战后的中国电影已经绝对步入新的纪元,制作出来的电影绝对居当代电影的翘楚。”[英国]汤尼·雷恩:《新东方电影》,见《台湾、香港、大陆——新电影座谈会》,引自台湾电影杂志《400击》1986年8、9月合刊。到了90年代的“第二潮”,则以韩国、日本的新人新作为代表,如韩国的姜帝圭、许秦豪以及日本的北野武、岩井俊二等人开一代“文化曙色”的新电影;而在中国大陆则是“第六代”新人以及港、台电影的“后新浪潮”,他们正为中国银幕开拓出一派清新的现代审美之维。这些呈现着东方文化之清纯的新电影,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高扬着一种民族的“独立精神”,俨然就像一支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它们煌煌地辉耀于天穹,既照亮了东方,昭示着在全球化空间里东方人文精神的现代曙光,更带给西方有识之士一种新鲜的审美惊喜。

当今,亚洲众多不同国家具有民族本源性文化血脉的电影,正在觉醒并方兴未艾,它们同好莱坞这个强大的对手之间,正日益形成某种意味深长的多极均势和多边互动,正如西方学者所做出的公正评说:“来自东方的电影浪潮也改画了世界电影的版图”[英]劳拉·穆尔维,LauraMulvey:《百年电影回眸:流逝的时光与电影的晚近风格》(TheCinemaasCentenarian:PassingTimeandthecinema’s“LateStyle”),译/孙绍谊,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5期,第4页。。东亚新电影的崛起,对于当代世界电影和文明的进程正在产生着深远而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新电影同亚洲的新一代电影,在人文开拓和电影诗学的建构上,具有某种共时性的特征,他们带有一种特定的意味,意味着作为第三世界的东方民族正在向老朽的千年岁月诀别,向老朽的文化传统及其僵化的电影诗学观念诀别。

三、东亚新电影:本土文化“原点”及其现代审美之维

在中国、韩国和日本,尽管各有其自身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但它们却都在历史的共时性层面上,呈现出一种东方镜像的新气象、新风采,这是很值得给予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的。

1.中国新电影:重构镜像审美的现代之维

中国电影的年青一代(又称“第六代”),作为艺术马拉松的接棒人,为坚守人文底线并重构中国镜像的现代审美之维,凝聚力量,锐意进取,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这一拨新人的年龄段,较之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刚好小了一轮,大多在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出生,是带着“后文革”的生命印痕和话语特征而成长的。“代”际间的差别,决定了这一代人的生存感受、审美追求与陈凯歌、张艺谋等人是截然不同的。

这一拨新人踏上影坛之际,赶上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一方面是主流意识形态强化了宏观的控制力及其主导性、权威性;另一方面则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型,大众娱乐潮兴起而精英文化则趋向衰落。

在这一给定的时间、空间上,新生代恰恰是处于社会秩序边缘的独行者,他们颠覆了《黄土地》历史寓言式的叙述模式,掀起了一股“从农村走向城市”并以成长焦虑、青春质询为母题的新“潮汛”。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裹挟下,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无疑伴随着一种向现代化演进的历史阵痛,电影市场的初级化、无序化,暂时尚未形成电影产业化的机制并达于良性循环的状态,自然也就难于为这一代新人的诞生准备好独立制片、自由竞争的先在市场条件。这一拨新人所经历的诸多历史曲折和坎坷,恰恰都是与时代、风俗的隐然之变休戚相关的。

当他们初涉世事时,伴随改革而来的文化开放(西方文化鱼龙混杂地涌来)、商潮骤起(金钱超越政治而无所不能),将他们陷于“上帝死了”、价值失范、一片茫然的境地。在他们和他们的父兄辈之间,又出现了新的精神“断裂”。

这一拨新人作品的母题,首先触及的是:成长的焦虑,创作原型就是他们自我生命的体验。他们在中国银幕上所掀起的,正是一股来自社会边缘的青春的狂欢和潮汛。

我们不妨循着新生代的历史步履,对他们作品的话语特征、人文底蕴及其审美创意作一番剖析。

同类推荐
  • 陶器、陶俑鉴赏及收藏

    陶器、陶俑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介绍的这些古曲经历了由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历久弥新。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相声

    相声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门民间传统艺术,然而在旧时代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解放后,曾经岌岌可危的相声艺术才获得了新生,并且发展迅猛。它从北方的几个城市风靡至全国,由城市发展到农村,由市井阶层的狭小范围扩展到各个阶层,形成“妇孺皆知,雅俗共赏”的发展趋势。
热门推荐
  • 逃出循环

    逃出循环

    李牧是一个喜爱战争游戏的宅男。有一天,他和同伴们像往常一样完成一局游戏时,却遇到了意外的情节。于是,他们决定打穿这个情节,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结局。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并不是结局,而是个开始。一段精彩而刺激的冒险传说由此展开。
  • 一品厨娘:吃定君心

    一品厨娘:吃定君心

    温婉娴良,慧质兰心,灵巧勤快……舒兰有着一个女子该有一切美德,可是,这仍旧不能避免她被夫家休离的悲剧,绝望地看着夫家大门在自己面前徐徐关上,她以为,自己会当场死去,可是,那个男人却如同天神般降临,将她拉回了人间,尽管这人间于她而言,比地狱更加可怕。儿子的出生,给她灰暗的生命带来了温暖和光亮,也终于让她真正地活了回来,寻回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也唤醒了她的情思,只是,她真的无法确定,自己是不是还能够爱上,又或者,她从来都不懂爱的滋味。只是,前夫的出现,却让她的生命带入了无限的波澜。
  • 归魂台

    归魂台

    几朝轮回,逃得过的天命,逃不过的情···她是不老不死之身,看破了凡尘俗世。本以为自己永远不可能有感情,直到遇见了他,那个唯一一个命中注定的人…曾经有人问她:“你为什么还不离开呢,为了一个不会回来的人,值得吗?”她说:“没有什么值不值得,我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因为那个人是他。”
  • 逆世续仙

    逆世续仙

    妖族视人命如草芥,少年从小成孤,被一酒精男捡到,日夜蒸煮,最终少年发现自己小时吃过的龙蛋不凡,开启修真新道路……发现万古辛密,续成仙路,战异族,镇魔族,引领众仙,登上人生巅峰!
  • 偶像手记第一部之学园日记

    偶像手记第一部之学园日记

    她,是英国圣夏学生会会长,礼仪部队长,班级里的班长,全体学员的榜样--------雨嫣。她同时接受到欧洲英伦皇室家族偶像培训学院和韩国偶像培训中心的邀请函,他选择了欧洲英伦皇室家族偶像培训学院,这让韩国偶像培训中心的校长愤愤不平,暗中给欧洲学院捣乱,目的就是让他们把雨嫣赶出学院,成为他的学员之一。他的目的有没有成功呢?
  • 极品十一班

    极品十一班

    爆笑校园,极品十一班,智障老师,逗比同学,准备好迎接十一班的大招了吗?
  • 征服冰山总裁

    征服冰山总裁

    她只不过是做钟点工的时候不小心睡着了,却被他当成投怀送抱抱上床情急之中,从此惹上大麻烦!他只不过是在自己的情人专用别墅里寻欢,竟被她打得头破血流!明白真相后,他本不打算深究,却因为机密文件中的一张照片而改变了主意。本以为她只是生活调味剂,却不料她竟是上天派来收服他的小妖精…
  • 会升级的魔兽

    会升级的魔兽

    管你剑圣、法神、圣兽、巨龙在外有多风光,在我眼中,你们不过是一群送经验的‘怪’。
  • TFBOYS甜品奇遇记

    TFBOYS甜品奇遇记

    相遇,相识,暗恋,如今你是舞台上万人瞩目的明星,而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我从不奢望你能和我在一起。冰激凌店,音乐会,玫瑰,热气球,“我喜欢你,从一开始我就喜欢你了,我不喜欢看你和别的男生接触,我不喜欢看你对除了我以为的男生嬉戏,因为那样我会吃醋,我不喜欢看到你流泪,伤心,因为那样我会担心,难过,所以,让我当你的守护神,保护你一生一世好吗,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吧”“你在开玩笑吧,你吓到我了……呵呵”“不!我没有开玩笑,你……你不喜欢我吗?”“我……我,对不起,我一直把你当做我的哥哥,所以……这件事到此为止好吗……”“哥哥?呵!原来我只是你的哥哥啊,抱歉我自作多情了……”
  • 我当摸金校尉的那些年

    我当摸金校尉的那些年

    四十年前,一场大水,冲出了一座战国古墓。四十年后,爷爷的一份神秘遗嘱,再次将我引入墓中。深山鬼村,黑毛粽子,阴阳童子,我和伙伴们九死一生,却依旧逃不出这片诅咒之地!究竟是什么,让先后两批盗墓贼全部惨死。又是什么,把爷爷活活吓成了傻子?逢凶不下铲,灯灭不摸金。当打开棺木的那一刻,我才知道有些东西比鬼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