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70700000003

第3章 中国古代诗学的语言观(3)

其二,文以明道。这种看法侧重将语言表达、艺术创构同文艺家的使命和职责紧密结合起来。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评价《离骚》“明道德之广崇”,最早提出文学语言艺术的“明道”功能。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云:“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在道、圣、文三者关系中,文是道本体、本原的显现,也是对圣(传道者)的语言确证。韩愈作《原道》篇,称自己所明之道乃尧舜孔孟之道,其《争臣论》更矢志明道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直接提出“文以明道”命题的是柳宗元,他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云:“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在《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中又说:“圣人之言,期以明道。……道假辞而明,辞假书而传。要之,之道而已耳。”对文的明道功能和道辞(言)关系作了全面的论述。从“文以明道”的观念出发,古代文艺家大多以求道、明道、传道为己任,鄙视“嘲风雪,弄花草”和借“淫文破典”写“倚罗香泽之态,绸缪宛转之度”的为文而文的创作态度,把崇高的使命感、职责感和深沉的忧患意识看成是为文的根本。

其三,文以载道。载道论集中探讨的是载体与被载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也是文艺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它是古代语言工具论的必然的逻辑产物。明确提出这一观念的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其《通书·文辞》云:“文所以载道也。……文辞,艺也,道德,实也。……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这不仅指出文是载道的工具,还指出道的义理德性内涵。朱熹的“文从道中流出”的主张和程颐“作文害道”的观点与周敦颐的“文以载道”的思想一脉相承,都是强调文艺要为政教服务。这种从极端的语言工具出发的文艺观点忽视了文艺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导致了文艺及创作主体的降格和消解。

必须指出的是,语言符号作为艺术表意实践的基本手段,与艺术实践的整体生产流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之所以拈出言与象、气、道的关系来梳理古代诗学语言观的潜在逻辑结构,是因为语言与古代的象论审美观、气论审美观和道论审美观三大审美观念形态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语言的体验本质正是在形而下的象之审美、形而中的气之审美以及形而上的道之审美三层的逐次深化中得以敞现的。

三、古代诗学语言观的本质特征

将言意关系的考察和历时性结构的分析从第二部分中剥离出来,是由于笔者确信,言意关系所包含的语言悖论及诗学悖论和历时性结构所敞现的古代诗学语言的体验本质,是我们把握古代诗学语言观之本质特征的关键所在,如果再加上第一部分的自然结论——语言的工具性,可以看出,古代诗学语言观的本质特征大致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工具性的语言功能论;第二,悖论性的语言特征论;第三,体验性的语言本质论。

(一)工具性的语言功能论

把语言符号看成是思想或观念的外在表达手段或工具,是儒、道、佛禅语言观的共同之处,孔子的正名学、“辞达”论,道家的“得意忘言”论,佛禅的“登岸舍筏”之喻已足资证明,此处不赘。尚需进一步指出的是,在语言符号的基本结构即能指(声音、字形等形式质料)与所指(情绪、概念、意识形态等内容质料)关系中,中国古代工具性的语言功能论更多集中在对所指的意指作用而非能指的形式关系的阐发与研究上,这种倾向对古代诗学的直接影响就是形式主义诗学一直在古代诗学中处于弱势或边缘地位。“声律说”和“声病说”直到魏晋六朝才初步形成,恐怕与这种倾向不无关系。后世对六朝浮艳的形式主义文风、江西诗派诗法(“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以及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和拟古主义的批判,从更深的层次看也是有其语言学原因的。再进一步看,在对所指的意指作用的阐发与应用上,儒家偏重从语言的直接意指作用和指称功能出发,将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直接看成是言志、载道、劝善惩恶、设教邦国的手段和工具,从而发展出一套实用主义诗学理论,并使之成为传统诗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而佛道偏重从语言的含蓄意指作用和隐喻功能出发,将语言看成是悟道、观性的手段或工具,一方面主张“得意忘言”“登岸舍筏”,另一方面又将那些具有隐喻功能或隐喻特点的“谬悠”“荒唐”“无端崖”的“卮言”“重言”“寓言”,或“假设施”“假相”“假号”“假名”(所谓“水月镜花”“牛角兔角”之喻等)视为游心宇宙和领悟真谛的必要工具,从中发展出一套审美主义的体验美学和心理诗学,它也使得佛道的诗学语言观带有极为明显的悖论特征。

(二)悖论性的语言特征论

古代诗学语言观的悖论性特征突出体现在“善意之辩”中。将共时性结构中的言意关系剥离到此一部分论述,原因就在于,古代哲学中的“善意之辩”所包含的悖论性是我们理解古代诗论语言观之特征的关键。在“善意之辩”——语言悖论——诗学悖论——悖论诗学的基本逻辑理路中,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这种特征的表现。

悖论原是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格,指表面自相矛盾而实际真实的陈述。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现代英美新批评文论对此十分重视。实际上,在中国,从先秦哲学中的善意之辩开始,这一语言现象就已受到充分关注,并渗透到诗学领域。虽然《周易·易传》中记有孔子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说法,但纵观孔子及后世儒家言论,并未发现他们对语言的传情达意的功能有何特别缺憾之感,倒是佛道对言意矛盾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老子论道所说的“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主张言与道隔,言难尽道(意)。庄子以筌鱼、蹄兔之喻直接提出了“得意忘言”的主张,实际上也认为言不尽意。魏晋六朝的善意之辩中,除欧阳建主张言能尽意外,其余都认为言不尽意。在道家和玄学看来,“名”或“言”是执一而废全,“是从自我出发对川流不息无际无涯的‘非我’,以概念、观念来将之分割,以因果律、直线时间观来把分割出来的事物择要串联,界定意义”叶维廉:《中国诗学》,53页,北京:三联书店,1992。,因而不可能真正把握事物的真实内涵。依附于玄学而在中土滋生、发展的佛学,其最初的讲经“格义”尤重通大义而不执文字,与道、玄“得意忘言”之旨颇相暗合,如汤用彤先生所说:“法华权教,般若方便,涅槃维摩四依之义流行。而此诸义,盖深合于中土得意忘言之旨也。”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23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如慧皎《义解论》说:“知月则废指,得兔而忘蹄。”慧皎:《义解论》,《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34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高僧传》中竺道生说:“夫象以尽意,得意而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2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这些说法简直就是玄学“得意忘言”论在佛学名相观中的翻版。基于“言不尽意”的语言悖论所引发的诗学悖论就是:一方面艺术家抱怨语言不能表现至深情感和传达对终极真实的领悟,另一方面却又用语言去表现和传达。这种悖论正如白居易《读老子》云:“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这种诗学悖论直接启发艺术家去捕捉内在真实而非外在现实,去把握事物内在结构而非外在表现,去通过遭遇他者的经验来暗示、展现和激发自我,去通过对不可言说者的悖论性言说,使倾向于隐匿的“道”得以敞现和揭示,由此形成一种强调意生言外,假象见意的悖论诗学。刘勰的“文外重旨”,钟嵘的“文已尽而意有余”,刘禹锡的“义得言丧”“境生象外”,皎然的“假象见意”“情在言外”,司空图的“韵外之致”,陈廷焯的“意在笔先,神余言外”等观念或命题都是这种悖论诗学的体现。

(三)体验性的语言本质论

探讨古代诗学对语言本质的独特理解,在笔者看来,只有结合对古代诗学语言观的历时性潜在逻辑结构的分析才能顺利进行。笔者认为,中国诗学对言与象、言与气、言与道关系的不同层次的诗性思考构成了一个诗学语言观动态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在味象、观气、悟道三个审美体验层面逐步敞现出语言的体验本质。换言之,在味象层面,语言表现是对生命意符之感悟;在观气层面,语言表现是对大化流行之亲证;在悟道层面,语言表现是对终极境域之开启。

中国传统艺术的“象”并非纯粹的客观物象,而是主体心灵营构之物,是“观物取象”“拟容取心”的结果,是“胸中之竹”而非“眼中之竹”。这种心物交融、主客契合的意中之象,包含着主体对审美意蕴的悉心追求和深刻开掘。钟嵘的“物感”说,刘勰的“神与物游”说,司空图的“思与境偕”论,王世贞的“神与境合”论,袁宏道的“情与境会”论,王夫之的“即景会心”论等,都强调主体对宇宙万象生命机趣的接纳、玩味、感悟和兴会。质言之,以语言文字符号去营构、传达和表现这种意中之象,其实质就是在“味象”这一审美体验的初始经验层面上对生命意符的感悟。

气是自然万物的内在生命,落实到艺术实践中,它既指主体之精神气质、道德修养和人格力量,也指艺术作品内在的生命力、深层审美构形和风格特征。古人论艺,尤重气机。曹丕“文以气为主”的命题开以气论文之先河,此后以养气、炼气说论主体修养,以气脉、气势、辞气、骨气、文气、气象、气韵、神气论作品艺术生命力,以阴柔阳刚之气论作品风格特征等,构成蔚为壮观的气论诗学景观。此处不赘。必须指出的是,以语言文辞的气化表现或气化传达去亲证宇宙生命和大化流行的内在机趣乃是言气关系最深刻的哲学内核。李德裕《文章论》云:“文之为物,自然灵气。”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精神》云:“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元好问《陶然集诗序》评诗云:“荡元气于笔端,寄妙理于言外。”黄宗羲《谢皋羽年谱游录注序》云:“夫文章者,天地之元气也。”叶燮《原诗》云:“然其是三者,又有总而持之,条而贯之者,曰气。事、理、情之为所用,气为之用也……三者借气而行者也。得是三者,而气鼓行于其间,缊磅礴,随其自然。所至即为法,此天地万象之至文也。”这些看法都把语言传达或艺术表现看成是宇宙生命元气运动内在轨迹的呈现,换言之,语言的气化传达乃是主体在“观气”审美体验层面的更深层次的对宇宙大化流行的洞悟和亲证。

语言是一个使隐秘之物得以呈现的场所,它把令人之为人却又对人遮蔽着的存在敞现在人面前,并为“道”的展示提供一条地平线。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是在对“道”的言说中获得其最高本质规定的。“道”本身并不言说。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道”无言,宇宙的内秘何以知晓?除了语言,别无他途。我们仍然必须强为之“名”,强为之“言”。然而,日常的“人籁”或言语如何能抵达终极境域?我们必得在对“道”之不可言说的言说中通过象征、隐喻来开启被掩藏了的真实,我们必得在“随说随扫”的语言活动中来“迹近”万有世界形现演化的本真状态,我们必得在“言无言”中去开启语言的空白,语言才能承载着原初消息,将关联着人与世界之同源性的“几微”敞现出来。因此,言说者必须听懂语言本身的“天籁”,才能拥有本真的世界,艺术创构者必须重建语言的隐喻世界和恢复语言的纯“思”本性,才能在语言返回根源的途中去遭遇世界本体与历史真实,这正是言道关系对古代诗学最深刻的哲学启示。所谓“游心太玄”“无言之悟”“入理言息”“离相无念”等“终极无言”观、语言消解观不过表明,为了终极境域的开示,最高的言说应当是“无言之言”——“道”境与“无言”之境在终极审美体验上是合二为一的。

把语言看成是人的布德修能(儒)、悟道(道)、观性(佛禅)的基本手段和工具,重视以主体的意象营构解决言意悖论,强调在人的味象、观气、悟道的逐层升华的审美体验中去把握语言的体验本质,这深刻表明中国古代诗学的语言观带有强烈的人文色彩,是一种人本主义的诗学语言观,而这正是中国诗学语言观与西方诗学语言观浓重的科学主义、逻辑主义色彩的显著区别之所在。

同类推荐
  •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一枚钉子前进

    一枚钉子前进

    汉语诗两大精髓是意象化与音乐性,这从“神韵”两字中就可以体会到。意象化有共同的语言学、超语言学、逻辑语言哲学基础,音乐性的资源更是储藏在丰富的汉语自身,汉语新诗完全可以传承古典诗歌既要吸收异质又不能丢掉自我,既要有非凡的智慧,还要有更多“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作一句空”的人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努力不会白费。
  • 郁达夫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民国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林徽因传诵数十年,最唯美最经典的诗歌精选合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翡冷翠的一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中国诗歌史上空前绝后的心灵碰撞,爱与美的永恒绝唱。
热门推荐
  • 鬼手天医

    鬼手天医

    从小和美女师傅老婆生活在凤凰山的萧随风,奉美女师傅老婆之命做保护校花,成为女生宿舍的管理员!于是,史上最强女生宿舍管理员诞生!且看萧随风如何开始横行都市,玩转校园,保护校花,成为最屌炸天的女生宿舍管理员!
  • 至尊成长路

    至尊成长路

    一个少年,本该无敌体质,却被人换掉,本该无敌的人生却充满了杀机。“体质只是一个条件,努力才是成功的根本,我没有无敌的体质也将无敌,也将成道”少年仰天长啸..
  •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欢迎读者朋友登陆百度文泉杰吧《女国医》交流专区或加入本书qq二群11062259与大家一起讨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御医义妁的传奇人生一部全面揭露神秘中医文化史诗般小说!一部可以治病的小说!一部让你灵魂震撼的小说!一部可以改变你命运的小说一部让你在绝望中产生希望的小说汉武帝时期,义妁父母遭到太医院最高长官太医令丞崔府志的陷害,双双身亡,刚刚出世不久的孤女义妁被父亲生前好友民间大夫许善友抱走领养。义妁天资聪敏,对医术情有独钟,立志成为一名大夫。无奈生为女子,又加之养父的坚决阻挠,只得偷学医术。养父在瘟疫中献身,临终前告诉了她的身世。悲痛中更加坚定了她做一名德行高尚的大夫的决心。此后拜长安第一名医郑无空为师,苦学医术,悬壶济世,一时间被誉为女中扁鹊。为学习更高的医术,进入宫廷,几经倾轧与迫害,几经牢狱之苦,不卑不亢,先后做过乳医、女医、女侍医,最终被汉武帝册封为西汉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医。欢迎读者朋友登陆百度文泉杰吧《女国医》交流专区或加入本书qq群14921679与大家一起讨论。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不可以背着沉重的历史上路,而是需要汲取前人的经验;不可以复制他人的成功方法,而是需要学习成功人士的奋斗精神;不可以接受单一的价值标准,而是需要认同那些有益于人生的观念;不可以热衷于某些处事计谋,而是需要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 TFBOYS和TFGIRLS

    TFBOYS和TFGIRLS

    那一年,他们都上了高中,他们在机场偶遇,他们相爱,可是他们因为事情和经过不得不离开对方,但相互又舍不得。2023年到了,十年陪了他们走完,他们的夫人将陪他们走过一生,他们的夫人就是TFgirls
  • 网游之无敌高手教父

    网游之无敌高手教父

    亚洲名人殿堂发言人面对采访时由衷的感叹道:亚洲名人殿堂前十位有四人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他,是人?是神?他,卑鄙腹黑贪财,如果可以的话,我宁可和魔鬼交易!---众游戏商人集体吐槽呐喊心中悲愤!
  • 兽爱无边:大小姐驾到!

    兽爱无边:大小姐驾到!

    兽爱无边类;一个千金大小姐回国之后,吃完了一餐好的后发现自己迷失在了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国家,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发现自己被盗了!手机没电,充电器没带,只能拿着个行李箱在这个素不相识算虽然是母国的地方晃悠了一天一夜后才被好友找到。关于千金大小姐沐雨惜身上发生的种种事情,有搞笑也有苦笑,有亲情也有爱情风轻轻吹过——被风染绿的那些年华。每周二更新哦
  • 王爷不高冷:还不快快到碗里来

    王爷不高冷:还不快快到碗里来

    她幸运地成为百万穿越大军的一员,别人穿越有异能,她穿越有手机玩(呃,只是没信号,不能打电话)还有一些在别人看来稀奇古怪的东西,嫁给所谓的老公一个月都没有见过面,她,只想去追求她想要的幸福,一再挑战他的底限,只求离开他,而他,百般容忍,不给她机会离开他,就这样两颗心越走越近……且看穿越女怎样玩转异世,去寻找她所追求的幸福……
  • 水戏红尘

    水戏红尘

    某狐妖:你说过如果有来世,给我生个孩儿!某花心男:你说过如果有来世,你是我的!某痴情男:你说过如果有来世,让我带你走!某冰山男:你说过如果有来世,你会试着爱我!某呆子男:你说过如果有来世,我们就在一起!某神男:你说了,你恨我。某妖皇:你说了,守着我。某神经男:你...啥也没和我说!某女白了他们一眼“那是上辈子好吧!”某男立马站出来“报告!我不是!”某女一飞腿“滚!”可当某女真的爱上她们的时候,他们却一个个化为元素珠,最终上帝为了报答她,让她选择一颗元素珠,让元素珠化回人。其他的从此消失。【PS:这个是第一次发的说说,希望大家喜欢,内容可能会有点杂乱,不过情节还是不错的,此文是奇幻篇+穿越篇+异界篇+修仙篇。不喜欢的亲就绕道吧。】
  • 世界文明奇迹(读好书系列)

    世界文明奇迹(读好书系列)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