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社会供需的总量进行测算和分析,就可以从总体上描述和把握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以及这种运行状况之间的主要联系。而且可以对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的经济循环过程和结果进行到位的描述。
同时,这种测算和分析也可以作为研究经济发展,制定和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的基本依据。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反映社会的总体供需状况,而日常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供需状况,会形象的以其市场价格反映出来。
如果你是一个商家就需要具有敏锐的前瞻性和判断力,假如预测到某种商品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可能,就要提前生产,以便在第一时间投放市场。
但如果你是一个普通消费者,而且并不迫切需要某种商品,最好不要在其价格的最高峰去购买,因为一旦某种可再生产商品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就会有大批商家连续生产,不久之后市场饱和,价格一定会降下来。
总之,聪明的商家和聪明的消费者要学会用智慧判断供需,把握对自己最有力的时机。
雅浦岛上的石头——货币
在太平洋加罗林群岛中有个雅浦岛,岛上没有金属,于是那里的人们把石头打制成圆形,以此作为交换媒介。
当地人跟这种圆形的石头叫做费。奇怪的是当岛上的居民完成某笔交易后,石头竟然可以不用搬走。
曾经有一家人在某个盛产石头的岛上,采到了一块硕大的费,但在把费运回雅浦岛的中途遭遇风暴,最后只好砍断捆着费的缆绳,船上的人得救了,但费却沉入海底,无法打捞。人们回到岛上,都证明那家人得了一块质地优良体积巨大的费。
自从那时,岛上所有的人都承认,石头落入海底是个意外,这块费虽然躺在大洋底下一动未动,但它却在岸上媒介了几辈子的交易。
岛上的统治者想修一条路,赤脚走惯了珊瑚小路的岛民不愿去修,无奈之下,统治者派人拿着一支笔,把每块有价值的费都画上一个黑色标记,并告诉岛民们,凡是画了标记的石头都已经被政府征收。
这样一来,岛上的公路马上就修好了。于是,当局又派人擦掉了费上的标记,并承诺这些擦掉标记的石头已经按原来的所有权归还岛民。
在雅浦岛上,这些平常的石头做成固定形状,何以有如此神奇的功力?现在告诉大家,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石币之岛”。
知道了故事的名字,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一个与“石头”和“费”截然不同的词语,即“石币”。故事中被叫做“费”的石头,实际上是岛上用来充当交换的媒介,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货币。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从货币的定义来看,货币是商品,而且是特殊的商品,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这一特殊性也恰恰反映了货币的本质。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交换刚刚出现的时候是没有货币的。当时,人们需要的物品不多,想要哪样物品,就可以用自己拥有的物品直接去换。比如一个人狩猎时捕获了一只狼,但他却需要中草药,而另一个人恰好拥有中草药,他想获得肉类食品,于是这两个人直接交换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需要的物品越来越多,物物交换的方法逐渐无法适应人们频繁而大量的交换,于是人们不得不寻找一种物品做为大家所公认的交换媒介,就像雅浦岛上被称为“费”的石头一样,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
历史上曾经有很多物品被作为货币使用,如法国人用兽皮,蒙古人用砖茶,印度原始居民用杏仁等。我国古代也曾用贝壳作为货币。
经过长年的淘汰和选择,在绝大多数社会里,金属逐渐取代了其他物品,作为交换中的固定媒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认为,货币必须具有实质价值,这种价值由其金属价值决定,货币的实体必须以贵金属构成。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朴素的金属学说。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大量的金属硬币的重量和体积给人们增添了很多麻烦。而且在金属货币的使用过程中,磨损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大量的黄金会在人们的手中,衣袋里,甚至钱柜中磨损掉。于是出现了纸币。纸币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其实是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据调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宋朝年间我国的四川地区,这种纸币在当时被人们称做“交子”。
目前世界上共有200多种纸币,纸币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换活动。萨缪尔森在其名著《经济学》有关货币的章节中,引用了金·哈伯特的一句名言:“在一万人中只有一人懂得通货问题,而我们每天都碰到它。”可以看出,货币本身的问题实际上极其复杂。
19世纪中叶英国的一位议员格莱顿曾经说过,“在研究货币本质中受到欺骗的人,比谈恋爱受欺骗的人还要多。”可见关于货币的本质仍然存在大量的争论。但这并不影响货币在交换中的基本职能。
在交换过程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所谓“尺度”是一种衡量标准。经常听人说:“找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尺度”,这里的尺度指的是人们所认同并愿意执行的标准。货币的价值尺度也是如此,它是衡量某种商品价值量的标准,而这种价值量最终以价格的形式体现出来。简单来说,也就是我们买一件商品要花多少钱。正是由于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使得人们可以将不同形式的商品先转化为货币的价格形式,然后再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
流通手段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发展。只有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之后,才使得商品的交换有了可能。试想一下,如果货币只衡量了商品的价值,反映了商品的价格,但不在交换中流通,那么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就是虚谈。
日常生活中,货币的职能无处不在,每一次交换都无一例外的体现着货币的两种职能。
每个人都知道手里的钱越多越好,金钱万能论也早已不再新鲜。虽然纸币本身没有任何价值,但因为它有着货币不可缺少的两种基本职能,所以备受追捧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之本性。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成本
台湾的王永庆被称为经营之神,其经营之道颇受商界推崇。
20世纪50年代初,王永庆以其独到的眼光看好塑胶业,准备在这一行投资。听说此事,当地不少人嘲笑王永庆不知轻重,一个不知塑胶为何物的人,开办塑胶厂肯定会一败涂地!
其实,王永庆作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台湾当地生产烧碱的厂矿很多,据调查,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王永庆以敏锐的触觉判断,利用这样的条件投资塑胶工业,可以降低成本,这是个赚钱的大好时机。
1954年,王永庆着手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建成投产之后,销售问题立即凸显。首批产品只售出了20%。按照生意场上的常规,这叫供大于求。此时本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一反常态,下令改进技术,提高产量!
这下子,连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也不敢再跟着他冒险了,几个股东纷纷退股。
凡事贵在坚持,也贵在眼光。王永庆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决定背水一战。
他有自己的算盘,他相信自己的产品销不出去是因为价格太高,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要想顺利出售产品,就要降低价格,那么唯一的办法是降低成本。于是,王永庆努力从成本上本上下功夫。
之后,他又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场,直接把一部分塑胶原料变为成品投放市场。经过不懈的努力,橡胶的成本终于降下来了,加工场的成品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永庆的计算是正确的。
产品价格降低了,销路自然打开了。两笔投入双双获利!从那以后,王永庆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他本人也被誉为商界投资之神。
王永庆转败为胜,并最终大获盈利的事例的确很诱人,也许很多人会赞赏王永庆本人的远见卓识。但如果你仔细揣摩,掌握其中玄机,也许你会成为第二个王永庆,甚至超越前人。
那么玄机到底在哪里?其实,只有两个字——成本。王永庆之所以敢于冒险,并不是迎难而上那么简单,个人意志改变不了商业大局。他利用的是经营“成本”的经济意义。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是把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的产品,以其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
通俗的说,成本就是生产要素的支出,也就是生产费用。比如一个矿泉水生产商生产一瓶矿泉水,人工开支是三毛钱,从矿泉水的最初原料到加工为成品,花费一毛钱,机器磨损是一毛钱,矿泉水的瓶装容器是两毛钱,标签以及其它微小花费共计一毛钱,那么这瓶矿泉水的总成本就是八毛钱。
矿泉水的市场售价如果低于八毛钱,生产商就是在低于成本销售,肯定会赔钱,如果等于成本销售,分毫的盈利都不会有。王永庆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利用了低成本这一大好条件。成本降低了,价格低下来,他的销量提升了,公司当然会扭亏为盈。
在经济学中,企业生产者一般也叫厂商,是指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任何生产者的目的都是盈利,并且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此就要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以借此增加收益。
按照企业成本的特性来分,企业的生产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所谓固定成本,是企业用于固定投入的成本,它是一个定值,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厂房、机器设备、电子软件配置,等,无论企业的产量如何变化,这些投入都是固定的,是不受产量影响的。可变成本是用于可变投入的成本,它随着企业规模和产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某企业要生产一万块钱的商品,就要购进八千块钱的原料,当他想要生产两万块钱的产品,在原料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他就必须投入一万六千块钱。除此之外,像燃料、工人工资等,都是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加上可变成本就是总的生产成本。
如果你是商家,低投入多盈利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低成本。降低成本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技术,减少消耗,这样既提高了产量又降低了损耗,利润自然也就增加了。
从不说谎的朋友——市场
我每天上班都会穿过康庄公园(北京大兴区某公园),从公园的东门走向西门,一路上会看到好多拎着菜篮子的家庭主妇。不用想也知道,她们绝不是来公园锻炼的。再往西走,就会听到大大小小的吆喝声,讨价还价的争吵声。
其实公园的西面是个早市,早市上有卖米面的,卖蔬菜的,卖衣服的。
北京新发地是全国大型综合批发基地,有农产品的批发,有五金货架的批发,还有玩具饰品的批发等等。每天天还没亮,大量的批发商就已经云集于此,货主想卖个好价钱,买主想买个好货色。买主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济能力做出衡量和选择,货主们则根据自己的赚利大小,拿捏掂量着是否成交。
无论是小规模的早市还是大型批发基地,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大的占地成百上万平米,小的有时仅限于街边路旁的空白场地。
无论是康庄公园旁的早市,还是新发地的综合批发基地,在经济学里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那就是“市场”。
对于“市场”这个名字,没有几个人感到陌生,但市场是个做交易的地方,有人在那里赚到钱,也有人在那里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聪明的你一定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所在。
市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不同的范围。从狭义范围来看,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从广义上说,市场是由那些具有特定需要或欲望,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此种需要或欲望的全部顾客所构成的。
市场是商品经济运行的载体或现实表现。
亚当·斯密曾在书中这样评价市场:“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何种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和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大限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情出于本意,就会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亚当·斯密的这段话,指出了市场最初的目的以及其客观作用。市场虽然摆脱不了人们逐利的本性,但其对社会起着有益的作用。几百年前,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先祖就已经指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市场奠定了基础。
市场从古代沿传至今,其意义也有所变化。古时候的市场,是人们对于固定时段或地点进行交易的场所的称呼。
时至今日,市场已经具备了两种意义,其中一个仍然是指交换场所。如早市、晚市、综合批发市场等。再如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等。
另一意义是指交易行为的总称。市场一词不再仅仅指具体场所,它还包括在此场所进行交易的行为。比如,图书市场、玩具市场、古董市场等。现在,当人们谈论到市场大小时,并不仅仅指占地场所的大小,还包括市场运作是否顺利,消费行为是否活络等。
我们每天进行着各种交换,谈论着不同行业的各种情形,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市场,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我们将无法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寒冷时我们买不到衣服御寒;饥饿时我们买不到食物充饥;读书时我们也不知去哪里买纸笔……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进行。
其实,市场本身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人们能够相互交易。不管你是企业或者个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价格和利益的激励始终引导着人们,使人们做出不同的选择。
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人人都离不开交易,人人都离不开市场,只要有需求有交换,市场就一定会继续沿传下去。
无论如何,市场离不开买卖二字,只要你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买有方,卖有度,就一定能在市场交易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