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87200000011

第11章 其实我们不了解自己(3)

在测验中,大多数人很容易高估自己答案的正确几率。认为自己的回答100%正确的人,实际上的正确率只有80%。

有些人也许会反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并非作决策时的必要知识,即使缺乏专业领域之外或决策范围之外的知识,也没有什么影响。不过,这项测验并非着重于大家在天文、物理、地理、文学等方面具备多少基本知识,而在于你“认为”自己知道多少。重点在于,了解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实际上,这种自我认知对决策影响重大。人不需要成为万事通,不过最好认清自己的知识范围。在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恰当时,正是以自己的认知为参考点的。

问题62的答案

A.多数人都知道台湾的最高峰是玉山,但是第二高峰的知名度就没有那么高了。第二高峰是雪山,标高3886米,位于台中县和平乡武陵农场附近。

B.台湾土地面积最大的县市是花莲县(约4629平方千米),土地面积最小的县市是嘉义市(约60平方千米)。

C.根据台湾《民法》规定:“结婚年龄,男性须满18岁,女性须满16岁。”不要自以为答案只有一个数字。

D.爱因斯坦于1905年发表论文《发现光电效应》,这篇论文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同年,爱因斯坦又发表了“特殊相对论”和“布朗运动”,留下三大功绩,并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得奖感言中提到“一般相对论”。后来,他批评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理论,留下名言“上帝不会掷骰子。”

E.放金皇冠那一端会比较高。因为黄金的密度为19.3克/立方厘米,银的密度为10.5克/立方厘米,假如重量相等,掺有银成分的金皇冠的体积会比较大,放进水中会受到比较大的浮力,使得天平往上。

F.25厘米。太阳和地球相距约1.5亿千米,地球和月球约相距38万千米。因为太阳的直径是月亮的约400倍大,所以即使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大约是月球和地球距离的400倍,但太阳和月亮看起来依然差不多大。

许多投资散户和经理人都认为自己能准确预测股市的动向。有人以投资经理人为对象进行了一项调查,让他们预测12只股票在一定期间内的涨跌。结果有47%的人预测正确,可是当初认为自己预测正确的人却有65%!

高估自己的判断力时,很容易低估风险,误以为自己能操控一切。就像许多驾驶员自以为驾驶技术很好的自大心态一样,这也是造成投资者投资决策失误的一大原因。

金融专家是否就信得过呢?美国最大的经济报刊《华尔街日报》曾谈论过这个话题,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内容。

成功是自己了不起,失败是因为别人不好

《华尔街日报》定期邀请几位投资专家,向他们询问该买哪些股票,同时把列有股票股价的网页打印出来,让人们射飞镖选出其中5只股票。之后,在一定期间内追踪这些股票的涨跌。结果,人们射飞镖选出的股票经常比专家选的股票表现更好,这意味着射飞镖的人本来就瞄准优质股票,或者只是运气好。

高估自己的能力多半起因于以往的美好经验。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涉足股市的人比较容易创造投资佳绩,因为当时的投资市场正处于成长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本来就比较容易获利。问题在于大家都认定获利是靠自己的能力。

华尔街向来流传一句话:“不要把市场的成长趋势当成自己的智慧。”切记:在评估结果时,不要忽略偶然、运气、血清素[1]等因素所起的作用。纳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NicholasTaleb)的话正中要害:

“走运的笨蛋一点也不觉得是自己运气好……累积愈多成功经验,身体分泌愈多血清素(或类似物质),就愈让人误以为自己能掌控市场……只要观察这些人的态度,就可一目了然——成功的投资经理人走路有风,宛如支配者,比那些绩效不佳的投资经理人更爱大放厥词。科学家发现,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会影响我们的许多行为,能引发正面的反馈,促进良性循环,可是一旦发生坏事,就会往反方向逆转。”

事实上,有人认为2000年的网络热潮与抗忧郁药物“百忧解”有关。“人们得意忘形,市场环境不错让大家以为自己手腕高明,能大赚一笔。在网络泡沫破裂之前,没有人觉得一切的成果可能只是出于偶然。”(塔雷伯,《随机的致富陷阱——解开生活中的几率之谜》)也许有点忧郁的聪明人比较好。我可不是随便说说。有轻微忧郁倾向的人,比较善于预测风险,比一般人更谨慎。

错估自己的能力,并不只是因为受到百忧解的影响,还有诸多心理幻术会扰乱人心。即使当事人因为自己的疏失而导致终生难忘的重大错误,也未必觉得责任是出在自己身上。相反,人会为了减轻自己的责任而找出一些偏狭的理由。正如大家所见,面对胜利时,众人竞相邀功;面对失败时,却总是冤无头、债无主。

若有支持我们的行为与信念的好事发生,我们总觉得原因是出于自己特有的能力。一旦事情不顺,明明是自己犯了错、自己想偏了,也不愿承认错误、吸取教训,反而将事情的原因与自己的思考和行为割裂开来,觉得是因为自己太倒霉。

运动选手(甚至热情的球迷)在获胜时觉得自己是靠实力,落败时则归咎于运气不好或裁判不公。学生考试一过关就觉得是自己复习得当,若分数惨不忍睹就觉得是老师乱打分数,甚至觉得是老师的错。相反的,老师看到学生成绩好,便认为是自己教得好,一旦学生表现不佳,就觉得是学生不聪明或不用功。

同样,我们不反省自己是否遵守截止期限,却认定别人都应该按照计划行事。当自己赶不及在截止期限前完成任务,会觉得这是难得一见的例外,为自己辩驳;要是因为他人导致计划拖延,却马上断定那不是例外,而是常见的问题。

自恋的陷阱还会在诸多场合干扰我们,比如平时购物或买足球彩票。大家应该都有因大甩卖的促销广告而买了一大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回家的经历。

便宜的畅货中心或特价商品不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压抑人的理智。那些不买可惜的“跳楼价”商品,顿时令人忘记买了可能会吃亏(因为不需要的东西再怎么便宜,买了也不算赚到),“买了比较好”的理由(东西很不错,机会难得)不断在脑中扩张。如果该商品真的能让人满足,买回家后一样开心也就算了,可是一回到家才开始觉得不满意,但很少人会反省自己太冲动,多半认为是自己上当受骗了。

同样的,每星期都买足球彩票的人如果真的赚到钱,并不觉得是因为自己走运,而是认为自己有眼光。但如果不断输钱,便觉得是自己不走运。接连买了几次足球彩票都不中之后,也没有人会认为自己预测比赛胜负的准确率很低,而导致自己每星期几乎都血本无归。不过话说回来,大家买的是“梦想”,没有赚钱又何妨。

注释:

[1]血清素是体内产生的一种神经传递素,与心情稳定、冲动、紧张有关。通常血清素愈多,脑的活动就愈激烈,血清素不足则会导致人忧郁。

人只看得见自己想看的

自恋情结深深扎根在人们的信念当中。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高伯瑞(JohnKennethGalbraith)曾经这样阐述:“在必须选择改变意见或不必改变意见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不必改变意见。”换句话说,大家多半喜欢与自己信念相符的事物,不喜欢与自己主张相反的事物。

人们偏好阅读与自己政治立场相符的报道,也是类似的现象。简单说来,与其遭人指正,不如给予附和。我们对于和自己站在同一立场的信息兴致盎然,对于立场相反的信息却听过就忘。

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RichardNisbett)和李·罗斯(LeeRoss)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过著名的研究,大致内容如下:有两组学生,一组赞成死刑,另一组反对死刑。将美国某两个州的犯罪和杀人罪的统计资料发给两组学生。这两个州的统计数据完全相同,只是第一个州以往没有死刑,后来才引进死刑制度,第二州以往有死刑,但后来废除了。

两组学生在看过资料后,必须判断死刑能否有效遏制犯罪。结果,两组学生都认为,统计数据(两组人看的是同样的数据)证实了自己原本的意见。

也就是说,虽然看到的是同样的数据,但赞成死刑的人认为数据可以证明死刑有效,反对死刑的人认为数据可以证明死刑有害。两组学生都根据“非常适当的理由”,忽略掉与自己意见不同的部分,而特别注意能证实自己意见正确的数据。

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符合自己意见的调查“设计得很好”、显示了“重要的事实”,而不符合自己意见的调查则设计不当、令人难以苟同。

换句话说,人们只看得见自己想看到的东西。为了不看到自己不想看的东西,人们还会不断改变自己看事情的角度。根据调查,有明确预设立场的人在看到混合正反观点的证据时,总会强化自己的预设立场。他们并不会完全忽略与自己意见不同的部分,却会努力找到恰当的理由说服自己不必在意那些相反的证据。

别以为科学家就不会犯这样的错。当实验结果符合自己的理论时一切都好,若实验结果违反了自己的理论,他们就会想重新做实验。

我们所认为的理所当然的事实,往往只是自己偏好的事实,未必是最客观的事实。实验哲学始祖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提醒大家要注意自己的本性:“人类智慧的典型错误是排斥那些否定自身经验的事物,偏好那些符合自身经验的事物。”

想知道自己是否犯了培根所说的错误,请挑战以下问题。

问题63

在你面前有四张卡片。每张卡片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也就是说,左边两张卡片的背面是数字,右边两张卡片的背面是字母。请思考这一命题:“如果卡片的其中一面写着元音,背面就是偶数。”

这是英国心理学家彼得·沃森(PeterWason)于1966年进行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人(50%)选择翻看“E”和“4”,只有约10%的人作出了正确的选择:翻看最左边和最右边的卡片,也就是“E”和“7”。

只要想想,哪一张卡片可以证明上述命题为假命题就好。答案是:“卡片的其中一面写着元音,背面却是奇数。”假如四张卡片中有任何一张是这种情况,就能证明这一命题为假命题。

中间的那两张卡片目前并不重要,因为一张是辅音(K),另一张是偶数(4),无论这两张卡片的背面是什么,都无法推翻上述命题,所以不必翻开来检查。但是,当“E”的背面写着奇数,或者“7”的背面写着元音,就能证明上述命题为假命题。

在这个四张卡片的问题中,大多数人都不去看否定命题的信息,只留意到肯定命题的卡片。换句话说,大家是先找有元音和偶数的卡片,所以先看到第一张和第三张卡片——第三张卡片根本与问题无关,而真正重要的第四张卡片却被大家从一开始就忽视掉了。

培根还发现,人们不仅在有预设立场时才偏重自己喜欢的信息,即使心里没有明确的意见或信念,人们还是会不自觉地注意自己偏好的信息,而忽视相反的部分。不过在实际面对问题时,未必总是如此。尤其在可能受骗上当时,人们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问题64

有一个学生在舞厅打工,当看门保镖。店里的规定很严,只卖酒给成年人(满18周岁的公民)。问题来了,舞厅入口处大排长龙,他如何尽快判断出客人是否已成年,搞错可就糟了。

就像刚才四张卡片的问题一样,只不过这次是排队的客人手里拿着纸片,一面写着年龄(假设客人不会谎报年龄),另一面写着想点的酒或饮料(A是橙汁,G是琴汤尼酒)。

他该检查哪些人?或者说应该翻看哪些人的卡片?

第一个人的纸片上写着“19”,需要翻看吗?当然不需要,他已成年,想喝什么都行,不必检查。第二个人想喝“橙汁”,也不必检查。第三个人的纸片上写着“G”,即他想喝琴汤尼酒,必须翻开背面查看年龄,以确定他是否成年。第四个人的纸片上写着“15”,代表他是一名未成年人,也必须翻开背面看他想点饮料还是酒,如果点的是酒,就要给予制止。

这道问题和刚才四张卡片的问题一样,你必须找出违反规则的组合。不过,针对这道问题,人们答对的几率很高,实际上有85%的人答对了。因为这道问题比较具体,也很简单,容易让人找到正确答案,而刚才的四张卡片的问题比较抽象,并不容易回答。

这些例子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的教训,著名哲学家卡尔·雷蒙德·波普尔(SirKarlRaimundPopper)早有先见之明——我们真正需要的信息是可以纠正自己错误观念的信息。若能吸取教训,我们就不会再刻意地去寻求符合自我期待的信息,而能慢慢改掉自恋的习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就能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周围提供的负面信息,判断应该也会比较正确吧!不过,实际上真有这么简单吗?

经验会作怪

仰赖“事后诸葛”的智慧,会让你积极采取错误的行动,犹豫不决而放弃正确的行动。

高谈阔论的“事后诸葛”

有经验不一定总是好的,因为我们会因此高估自己的知识,而经验充其量不过是我们曾经知道或是可能知道的事而已。

假设你是狂热的足球迷,正在观赏最后的决赛。现在的比分为0∶0,时间只剩下3分钟,你支持的球队在此时赢得了点球的机会。你心里有一种获胜的预感,看着明星球员把球放在点球点,助跑、踢球……“咦?”过了一会儿,你大叫:“可恶!我还以为赢定了呢!”

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与说明已经发生的事,这两者截然不同。事情发生之后,每个人都能自信满满地给予解说。证券分析师最擅此道,无论股市如何变化,他们总能滔滔不绝。股价上涨,代表景气复苏的预测结果带动了投资人的买气;股价下跌,代表股价已经提前反映出经济的衰退,或者国际政治又浮现出新的疑虑。即使只是微幅的变动,他们也能有说词(至少可以说是股价出现了技术面的调整)。

事实上,股市变化多端又很复杂,再优秀的分析师也很难预测一切,这一点投资人想必心知肚明。这和世上没有多少预言者,却有一大堆历史学家的道理是一样的。与其靠预测比赛胜负赚取赌金,不如当比赛解说员来得轻松。

人们习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赋予某种意义,并认为这是必然发生的结果。所以我们会自以为事先知道某些信息,当初应该也能预测后来发生的事。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巴鲁克·费斯科霍夫(BaruchFischhoff)进行过一连串的实验,证明了“事后诸葛”的态度会造成决策偏差。

同类推荐
  •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看到这本记录中国心理咨询师培训心路的书让人由衷地高兴,这本书不但是送给心理咨询新手的一本比较系统、从心理学角度表达对心理咨询师培训理念及操作实务的手册,它还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上海国家心理咨询师培养的历程。在严文华的笔下,心理咨询师的训练不光包括面接技术的训练,不光包括个人在团队中的成长,更包括心理咨询师的个人修炼和成长,包括形成心理咨询师新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这是一本来自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的实践,发自内心、有自己独到看法的书。
  • 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

    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

    你的心理是否已然失衡?比如总会因一些小事而生气,因生活的繁琐而烦恼,因工作压力而沮丧,因人生的艰辛而消沉,因一次次的失败而抑郁,因人际关系关系的复杂而不知所措?果真如此的话,就要好好地平衡一下自己的心理了。《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帮助广大读者找到内心的平衡状态,使大家摆脱忧郁、沮丧、自卑、愤怒、傲慢,自负的不良情绪,重拾自信、乐观、积极、淡定、从容、平和的心态,从而使大家在平衡了自己内心的同时平衡好自己的生活。
  • 冷眼读人心

    冷眼读人心

    本书将一些有趣的、常见的生活现象罗列出来,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些原因,并根据人们的这些心理,给予生活一定的指导。
  • 我的牛津心理学笔记

    我的牛津心理学笔记

    《我的牛津心理学笔记》汇集了牛津大学心理学经典理论和研究成果,引入牛津最受欢迎的心理学教育理念,力图从人格、交际、职场、成功、爱情、健康这六大方面较详细地阐释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阅读此书,广大读者将会在感受牛津理念的同时,极大程度地丰富心理学知识储备,快捷抓取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透析人们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解读人们的心理活动,提高日常生活及交往技能。
  •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之后,“气场”这个原本很深奥的词语,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热词,成为人们研究、修炼的对象。但是气场的获得,必须经过历练,仅靠“速成”是难以实现的。而且真正的气场也不是“装装样子”,而必须建立在卓越的能力之上。如果没有超强的能力,气场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是难以长久的,更不能感染人。所以,你必须正确认识和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获得强大的能力,如此,你的气场才会有根,有基础。
热门推荐
  • 今生回来

    今生回来

    我用半颗心,许你一世无忧,换她一生颠沛流离许诺我,今生回来
  • 木子回憶

    木子回憶

    我站起来走出小卖部。留下空荡荡的座位,还有那杯未喝完的咖啡。忆,我会一直记得,我爱过你。
  • 永生不灭

    永生不灭

    战气凌九霄,武道镇苍穹!一个身世如迷的不屈少年,一枚父亲遗留的神奇古珠,开启一段逆乱乾坤的不朽传奇。武道极致,独步天下,天地永恒,唯我不灭!
  • 仙武易天

    仙武易天

    两块大陆人类的不得已融合,武道和魔法与剑的联手,且看一个意外修仙的小子如何搅动三族风云。
  • 天启之风

    天启之风

    其实,一开始叫我看这本书,我是拒绝的。不能你叫我看,我就去看。咣一下,你们看了是这个样子,内容会比这个更好。这本书是我的第一个作品,写得很用心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承认和意见
  • 爱得醉了

    爱得醉了

    爱是一种成长,从来不后悔在最美好的岁月里爱过你。因为你给我带来了不止是回忆,更多的是金子般的情让我陶醉了。
  • 混沌之钥

    混沌之钥

    意识之源,灵魂诞生之地三大神域,三位创世神弟子,混沌神莲,孕育创世神与盘古,若梓萧,世界上最后一个大巫,盘古精血附着之魂当他乘着混沌之钥,来到三大神域,将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 陈伯涛仲景方与临床

    陈伯涛仲景方与临床

    陈伯涛仲景方与临床提纲挈领地传达了作者学习伤寒论的感悟,尤其是对其辨证论治精神的独到见解;向读者奉献了几十年应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经验体会,结合文献和医案,进行大胆而严谨的讨论,让读者耳目一新并从中受益。
  • 明伦汇编交谊典请托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请托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Initials Only

    Initials On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