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1900000025

第25章 德诗汉译之端绪

———王韬、蔡锷、梁启超

中国文学史上常见以姓氏并称者,如李白和杜甫一称李杜。中国 近代思想史中则有 王 郑 并 举。王即王韬,郑为郑关应。这里仅谈王韬。

王韬(1828~1897),本名利宾。1862 年因上书太平天,遭清政府通缉而出逃。同年改名韬,一字紫铨,号天南遁叟。一遁去了香港,协助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将《四书》、《五经》译成英语后,又远渡重洋,在英伦宣讲孔学,因此在中学西渐史上占据要津。沧海归来,译事编务之余,译成《普法战纪》一书,1873 年由中华商务总局出版。凡十四卷,卷一收德诗《祖国歌》,今被学术界视为汉译德诗之萌蘖。此诗首段如下:

谁是普国之土疆兮?将东顾士畏比明兮,抑西瞻礼吴河旁?将礼吴河北葡悬纠结兮,抑波的海白鸥飞翱翔?我知其非兮,我宗邦必增广而无极兮,斥远而靡疆。①

鸦片战争以后,满清王朝纷崩离析,任人宰割。1842 年的《南京条约》,1844 年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850 年的《天津条约》,1860 年的《北京条约》,把多少罪恶的血案、辱国的事件压在了纸背。这些都为王韬亲历亲见。内振民心,外抗强权,即是他所属改良派的纲领。而以上这首译诗,明显荷载着他的兴国使命感。德国文学的输入,看来始于政治社会急需。丰富多彩的德国文学中首先引起中国文人译兴的,看来是体现日耳曼民族高昂爱国热情及刚勇民族特征的“战歌”。而王韬的著述在清末民初作为新学载体曾极一时之盛,想必也加速了这首译诗的流传。②

护国大将军蔡锷转引的《祖国歌》

叙谈王韬,通常不会扯上蔡锷。两人一文一武,气禀学养又大不相同,且一为晚清名人,一为民国斗士。恐怕也就是这首德诗《祖国歌》使他们有缘相会。

蔡锷(1882~1916),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总司令,一代名将。任诞放达,有当年同小凤仙的轶事为例;亦擅笔墨,有他为民国初年《天南新报》的亲笔题字可证。不过那是“大狮子吼”③ 四字,凛凛生气,掷地有声,尽显其大将军本色。未曾想谈德国文学在中国的流传史,也绕不过他。1902 年,他在《新民丛报》11 号署名奋翮生的《军国民篇》中,痛感中国缺少国魂,因而屡遭外侮,全文转录王韬译的《祖国歌》,称其为德国国魂之所在:“吾读其祖国歌,不禁魂为之夺,神为之往也。德意志之国魂其在斯乎。其在斯乎,今为录之,愿吾国民一读之。”引完全诗,他还进行音韵鉴赏:“音节高古,读之足使人有立马千仞之概。”好个“音节高古”,“立马千仞”,一代骁将品读此诗时被引发的跃马横刀之昂然豪气,实有沛然莫遏之势。

王韬译诗,衬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后,国土沦丧,民生凋蔽的时局。蔡锷录诗,则有1900 年八国联军占天津,破北京,火烧圆明园的浩劫的背景。那时,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淫掠,无所不为,有黄遵宪“可怜一炬或焦土,留与东京说梦华”为证。紧接着的《辛丑条约》,更让举国惊悸,莫此为甚。洗尽国耻,先塑国魂。德意志当为中国效法,此乃蔡锷录诗本意。

晚清举人梁启超与此诗的结缘及其他

行文至此,不得不带出梁启超。不是因为1898 年蔡锷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的就是这位任公,更因为梁启超本人与此诗的关系。在《饮冰室诗话》中,他先对作为翻译家的王韬发难:“王紫诠之翻译事业,无精神,无条理,毫无足称道者。我国学界中,亦久忘其人矣。”① 然而偏偏对包括《祖国歌》在内的两首译诗他不敢小觑:“虽然,其所译《普法战纪》中,有德国,法国国歌各一篇,皆彼中名家之作,于两国精神大有关系者,王氏译笔亦能传其神韵,是不可以人废也。”②“传其神韵”,当指译诗鼓动人心的震撼力。在这点上,他与蔡锷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蔡锷为中国缺少诸如日本武士道之类的国魂,导致国运衰竭而痛心疾首,梁启超同样把缺少这类体现民族精神的战歌,视为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中国人无尚武精神,其原因甚多,而音乐靡曼亦其一端,此近世识者所同道也。”① 而且,“吾中国向无军歌,其有一二……然于发扬蹈厉之气尤缺。此非徒祖国文学之缺点,抑亦国运升沉所关也。”②“发扬蹈厉之气”的军歌与“国运升沉”有因果关系,当为梁启超、蔡锷师生间的共识,也是他们共荐此诗的缘由。

就在蔡锷引诗的次年,梁启超还身体力行,作《爱国歌》一首:

泱泱者我中华!最大洲中最大国,廿二行省为一家。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 我中华!结我团体,振我精神,二十世纪新世界,雄飞宇内畴与伦。可爱哉我国民!可爱哉我国民!③

这首《爱国歌》的立意与气象与《祖国歌》颇为相似,或许就是梁启超追摹这首德诗所致。

紧接着在1906 年,马君武也写下一首《华族祖国歌》。兹抄第一段如下:

华族祖国今何方?西极昆仑尽卫藏。层峦万叠金沙黄,水草无际多牛羊。黄河之源际天长,祖国无乃西界印度洋。非欤,非欤!华族祖国不以西为疆。④

试与前引王韬译《祖国歌》作比,它们押韵相同,修辞选词近似。倘若把《华族祖国歌》和《祖国歌》的全部互作比勘,比中粘结则更加明显。这位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长的马君武,是中国第一位留德工科博士。一生中译过歌德、席勒,颇具文才。他1901年赴日,始识梁启超,和蔡锷一样为《新民丛报》撰稿。1902 年春,适逢梁启超赴美洲,他还代理编辑《新民丛报》。就时间上看,刊登蔡锷引《祖国歌》的那篇《军国民篇》,编自他手,也未尝不可能。

转录《祖国歌》的《新民丛报》1902 年创刊于日本横滨,但在国内十多个主要省市有销售处,是这一时期改良派最主要的舆论工具。此报名义发行人冯紫珊,实际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即是1898 年9 月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的梁启超。关于此报宗旨,他在1902 年的《三十自述》中说:“惟于今春为《新民丛报》……述其所学所怀抱者,以质于当世达人志士,冀以为中国国民遒铎之一助。”①1900 年,自立军起兵失败后,蔡锷步师后尘,赴日留学,同“以为中国国民遒劲”为己任的他撰文相助,当属自然。十多年后梁启超策动反袁,也已归国的蔡锷潜出北京,率其部属,与袁军激战于四川泸州。两人再度合作,只是蔡锷笔杆换枪,大显其兼有文事武备之英雄本色。

蔡锷1916 年不幸病殁日本。而梁启超以其如椽之笔,为民主中国继续呐喊,次年在《新青年》2 卷6 号的《文学革命论》中作出传世的激狂之语:

吾国文学界豪杰之士,有自负为中国之虞哥,左喇,桂特,赫卜特曼,狄铿士,王尔德者乎。有不顾迂儒之毁誉,明目张胆以与十八妖魔宣战者乎?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

梁启超这里大力推举的六位欧美作家中,两位是德国人。桂特即歌德,赫卜特曼今译豪普特曼。揆彼时人们对外国文学的认识,比例不可谓不大,再次为中德文化交流史留下重墨一笔。

2 Ernst Moritz Arndt als Dichter von Kriegsliedern und chinesische Schriftsteller

《祖国歌》的原作者阿恩特

同类推荐
  • 易经密码

    易经密码

    《易经密码》的读者对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文化层次、更不分性别与地位高低,只要是初学者都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易经》这门古老而神秘的智慧经典,从中获得的智慧必将终生受益!
  • 怀石逾沙

    怀石逾沙

    第二卷内容以《岛》前期散文和《最小说》前期专栏为主,那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经历很多挫折,也遇到很多变故。书名逾沙二字,取自成语逾沙轶漠,形容跋涉了很多路途,经历了很多事情。而怀石,则是指这段岁月的跋涉,尤其沉重,负担着心中的壁垒,依然艰难地前行。
  • 借我春秋五十年

    借我春秋五十年

    本书是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作者的又一部宏篇巨著。作品叙述并描写了一个英俊少年从戏剧舞台到政治舞台的人生历程。洋洋洒洒、流畅生动的文字展示着作者精彩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真诚感悟。《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有众多人物形象,立体而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句时髦的词语——我们很快就与他们“零距离接触”。作者对亲历的数十个文化事件的详细描写真实地揭示了 座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堪称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配有百余幅历史图片,展现着作者所处时代的鲜明特色,书稿更加显得生动而丰满。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
  • 飘逝的歌谣

    飘逝的歌谣

    现在,我站在城市的中心,身边刮过的是更加呼啸的飓风,内心经受的是更多深不可测的夜晚。我所置身的周围是更多的泥泞和险滩……但我已经不再恐惧和畏缩,我已学会了挑战和跨越。作品注重细节描述,用细节反证和彰显了事物的特性,内容广博,叙述满含深情,语言表述精炼。
热门推荐
  • 丧尸国度之特种兵

    丧尸国度之特种兵

    一次意外世界变成了地狱,无数的丧尸席卷整个世界,两个身负拯救世界重担的特种兵为了这最后的任务,在这个末日中尸挡杀尸,人挡杀人!
  • 转眼间我已看不到夕阳

    转眼间我已看不到夕阳

    我怕黑,所以至今不能习惯没有你的黑夜,18岁的青春,友情,爱情,纠缠万分。我叫林夕,他叫汤东阳,12岁,我们初识,15岁,我们走失,18岁,我们重逢,19岁,我们纠缠,21岁,我们失去,这是只属于我们的疼痛故事,以悼念我们已逝去的青春。
  • 穿越之桐花若莞戏君王

    穿越之桐花若莞戏君王

    她和她,一个冷清如冰,一个调皮似火。他和他,一个高贵如谪,一个邪魅似冰。究其结果,他终于遇到了她,他终于放不下她。且看如何守护,如何相拥谈笑看天下!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 血路

    血路

    小说以清末革命先驱熊克武为主人公,通过描写百年前以他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四川泸州、成都、叙府、广安、嘉定、屏山等地发动的数次革命武装起义,真实再现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辛亥风云。小说成功刻画了孙中山、熊克武、但懋辛、谢奉琦、佘英、喻培伦等英雄人物,讴歌了他们为推翻封建帝制,前仆后继、屡败屡战、不畏牺牲、英勇拼搏的奋斗历程。这是一部以清末革命先驱熊克武为主人公,全景式展现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为主线的历史小说,讴歌了革命志士们为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国家,不畏牺牲、英勇拼搏的奋斗历程。作者文笔清晰流畅,描写细腻生动,是一部比较优秀的作品。
  • 假如时间可以重来

    假如时间可以重来

    假如时间可以重来,我会改变哪些以前遗憾的事情呢?
  • 嗜血杀手王

    嗜血杀手王

    她,是21世纪的杀手Z王,双手沾满了无数人的血液。---凤紫月她,是开元大陆四大家族凌家不能修炼的废物三小姐---凌紫月一朝灵魂穿越,她说:“凌紫月我定会替你好好活下去,屠尽欺凌你之人”欺我者,杀。背叛者,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千倍奉还。“凌紫月你这废物怎么有脸回来?你配跟我这个天才比吗?自取其辱。”凌晓云不屑的指着凌紫月,脸上尽是得意之色。自从凌紫月走后,她娘便抬为正室,她也就成了嫡女。“废物?天才?我让你知道什么是天才。”凌紫月勾勒出一抹残忍的冷笑。“火光漫天。”“啊.....”凌晓云站的地方便多了一堆灰烬。“我是废物,那你是什么?哈哈哈”
  • 一品贵妻

    一品贵妻

    仁和十七年,桃花村老唐家二房长女因被逼嫁给祖母娘家的病秧子侄孙冲喜,一头撞死在老唐家上房土墙上。等这个女孩子再睁眼,坚毅的眼神被一抹宁静所取代。看着眼前被祖母咒骂的抬不起头的父母,她深深的长叹一口气,吐出两个字:我嫁。她是表面温婉宁静,内心坚毅果敢的现代白骨精。他是表面羸弱无力,内心激情荡漾的古代重生男。当穿越遇上重生,这样的一对夫妻……啧啧,佛曰,不好说,不好说。
  • 最强王牌

    最强王牌

    杨帆,空军学院的天之骄子,毗邻毕业时被开除学籍,在魔鬼教官的帮助下,从而踏上一条全新的征程。为国战,为民战,誓死不悔。兵锋所指,战魂无敌,群雄避让,从此成就最强王者之名。
  • 养虎为患:霸道总裁宠溺娇妻

    养虎为患:霸道总裁宠溺娇妻

    她是天下第一神偷,可哪曾想,有一天她会被一个男人偷播了种。关键的关键是,怀胎八月辛辛苦苦生下的宝宝,竟然也被那个男人偷走,是可忍孰不可忍。时隔五年之后,成为娱乐巨星的她再次回归。“男人,你欠我的,我要一步一步拿回来。”开玩笑,她是谁,绝世神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