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71400000015

第15章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一、发展观的理论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的实践不断深化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发展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一)发展与发展观

1.发展的含义

发展:一词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兼有组织、规模扩大之义。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发展,就会对发展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从社会学意义看,发展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泛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它标志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蕴含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般规律;狭义的发展是指一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并进而向信息社会变迁的过程,特指发展中国家从欠发达走向发达,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2.发展观的基本含义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与根本观点。发展观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对发展的认识。人们在发展实践的过程中,同时也开始了对发展实践的认识活动。随着发展的深入,人们对发展的本质、规律、动力和结构等问题产生了自觉的认识,最终形成了发展观念。发展的实现。人们基于对发展的认识,提出发展的目标和实现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回答和解决怎样发展的问题。发展的评价。人是发展成果的创造者,也是发展成果的享受者,因而在人们头脑中会产生对于发展成果判断的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缺一不可,构成了完整的发展观。

当社会主体(社会、政党、阶级、团体、个人)形成或掌握了一定的发展观之后,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有关的社会发展现象,处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发展问题,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从而发展观也就成为指导人们观察、认识、思考、解决、评价重大发展问题并进行发展实践的基本原则。正确的发展观会对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错误的发展观会对发展产生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3.当代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中国家为实现赶超,不断推进其现代化的进程;发达国家为保持其科技和经济优势,也在继续推进其发展。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实践,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发展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观上,也越来越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1)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在一些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象,其结果是造成发展的停滞。这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发展观上,更多地强调实现人的利益,增加人的选择机会和选择自由,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全球贫富差距的扩大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社会和谐与否、生态环境优劣已经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发展观上,人们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协调,追求社会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等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

(3)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单纯掠夺自然的增长方式已经威胁到人的生存和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任何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未来影响的发展,都是不科学、不理性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生存,需要以资源环境为基础,自然资源和环境不是属于某一代人的,而是属于不断繁衍生息的全人类的,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都不应该对未来人类改善生活条件的能力构成危害。因此,适度发展成为一个重要选择,即人口应适度增长,生产应适度扩张。

(4)更加注重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不可能脱离世界孤立地发展。只有全面对外开放,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把本国的发展融入世界的发展之中,学习和借鉴别国发展的长处,发挥比较优势,获得比较利益,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发展。

(二)发展观的历史演变1.发展理论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与最深刻的变化是,随着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世界上出现了一大批民族独立的新兴国家。虽然这些国家大小各异,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政治经济条件各不相同,但它们大都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处于贫穷的状态:一方面,经济基础薄弱,收入水平低下,对外贸易结构脆弱,社会经济呈二元结构;另一方面,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短,文教卫生条件差,识字率低。这些国家在获得政治独立以后,都迫切需要振兴经济,消除贫困,摆脱长期以来的附属地位,真正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由于战争破坏,经济低迷,物质匮乏,也面临着恢复经济和继续发展的任务。因此,发展中国家振兴经济的要求,发达国家战后恢复的努力,把全世界带入一场史无前例的发展潮流之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吸引了大批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事发展问题的研究。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战略学、发展伦理学等相继问世。这些不同的学科,虽然研究方向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焦点却是一致的,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问题上。由此,发展理论应运而生。

2.发展观的演进

(1)经济增长论。

20世纪50年代前后,是发展理论形成和繁荣的时期,也是早期发展观形成的时期。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许多欠发达国家来说,如何迅速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增长。发展理论研究的对象,也主要集中于经济增长:意义上的发展。当时的发展经济学家还没有把发展:与增长:两个概念区别开来。他们共同坚持的基本观点是: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问题,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就在于工业化程度不够,只有加快工业化的步伐,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概念就是指经济增长,发展的实践就是追求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在这种发展观的主导下,工业化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追求的主要目标,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评价与诊断的重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顺理成章地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由此形成。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强调社会变革的发展观。

20世纪60年代,一些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但人民生活依然困苦;一些国家在经历了短暂的繁荣之后,经济增长乏力,甚至迅速回落。巴西转瞬即逝的繁荣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彗星,伊朗经济的迅速衰退被称作一个经济神话的破灭,经济成就曾经举世瞩目的巴基斯坦最终也陷入了不幸的结局。这些事实都告诉人们,单纯的、短期的经济增长不一定能给人们带来普遍的福祉,甚至有可能带来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学术界称这种现象为“有增长无发展,”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负增长。发展的实践揭示了这样一条道理:发展既可以是建立在结构不断优化之上的持续增长,也可能是建立在脆弱结构之上的短期繁荣。只有经济增长,没有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优化,就不会有真正的发展和持续的增长。人们在反思中逐渐认识到,虽然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有它提出的历史必然性,但取代这种发展观同样具有历史必然性。强调社会变革的发展观逐渐形成。

这种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是,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之上的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统一,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社会组织形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实现社会结构要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但它也存在历史的局限性,即主要是没有考虑到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对于发展的约束与制约。

(3)增长极限论。

20世纪70年代前后,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造成的恶果开始显现。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提高了经济增长率,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但也出现了许多不良后果。例如,贫富差距日趋扩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不可再生资源迅速消耗,人口急速增加等。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增长、发展、环境、资源与人口等因素进行了理论反思。

1972年,受罗马俱乐部的委托,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多斯等人提出了一个报告,即《增长的极限》。梅多斯等人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即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共同特征是呈指数增长,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经济增长将达到极限,人类或早或迟必然陷入危机。在极限到来的时候,人类可能由于粮食不足而面临饥饿和死亡,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殆尽,环境急剧恶化,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世界末日就会到来。原因就在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地球的能源、资源和污染吸纳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活动空间也是有限的,因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增长必然有一定的限度,依赖技术缓解人类困境是不可能的。增长极限论的理论意义在于,警告人类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待发展,告诫人们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经济发展不能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应考虑资源环境的最终极限对人类发展的制约。

增长极限论关于人与自然的观点逐步被世人所接受,但它以增长—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将人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人类把握命运的能动作用和科技在解决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4)综合发展观。

20世纪80年代前后,发展的实践将发展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许多学者对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认为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目标,又是发展的动力。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1983年,法国学者佩鲁接受联合国的委托,出版了《新发展观》一书,指出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和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这种发展观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组织与经济的合作作为新的发展主题,把发展看作是以民族、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等内在条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水平、文化观念、社会转型、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按照这种发展观,对发展的最终检验,不再是任何物化指标,而是人的发展程度。

在这种发展观的影响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发布《人类发展报告》。该报告围绕人类发展的概念、人类发展程度的衡量、人类发展的财政支持,以及民众的政治参与、人类生存安全、男女平等等不同主题,对人的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该报告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HDI),超越了传统的以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经济发展的方式,在经济与道德、效率与公平、手段与目的、当前与长远、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上,力图实现相互沟通、平衡与和谐。

这种发展观由物:转向人,是发展观演进历史上的一大飞跃。其局限性是只强调了当代发展的各种综合协调,没有把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同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求统一起来,没有考虑到后代人的发展空间问题,没有考虑到发展的可持续性。

(5)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20世纪80年代,人类社会发展面临新的问题。第一,南北差距继续扩大。

这一差距不仅严重制约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给国际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尽管联合国从1961年就开始实施10年国际发展战略,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却每况愈下,特别是亚洲。南美一些国家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人们不禁会问:发展中国家到底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发达国家为此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义务?第二,人口剧增的威胁。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产的发展,世界人口大幅度增长。1950年,世界人口为25亿,1987年达到50亿,短短38年,世界人口翻了一番,增长速度超过人类历史任何时期。人口的剧增,不仅使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举步维艰,而且由此而产生的失业、环境、粮食等问题迫使它们面临生存的威胁。第三,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赖以获得食物和工业原材料的四大生物系统,即海洋渔场、草场、森林和耕地,都经受着沉重的压力。由于人们大量使用木材等原因,世界森林正以每年16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差不多相当于一个英国或半个德国的面积。耕地每年以500万至7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约1/3的陆地和约8.5亿人口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由于污染和过度利用水资源,全球约有1.5亿人缺乏清洁的饮用水,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难以改善,出现了贫穷—人口增长—环境退化—贫穷的恶性循环。面对这些挑战,人类必须反思以前的增长方式,研究这些挑战的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当代人已经感受到了生存的威胁,后代人的发展条件何以得到保证,人们在寻求正确的摆脱困境的方法和途径。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为期三年的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由当时的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研究的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从战略高度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指出,当代危机是环境与发展相互割裂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工业化发展的不平衡。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采取保证使今后世世代代得以持续生存的决策,当代人必须从现在开始行动,建设一个强有力的,在社会和环境方面具有持久增长能力的新世纪。同时,这份报告首次清晰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报告的发表,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形成。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个国家所普遍认同。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追求增长和自然的和谐,当代人与后代人在环境、消费方面的平等。所以,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意义的、从资源环境角度提出的、人类长期发展的模式和战略,它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动。

概括地说,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才能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因此,承认各国的发展权十分重要。

第二,显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强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生态环境,使人类的发展始终与自然承载力相适应。

第三,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包括资源资本和环境资本。保护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

第四,在代际公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内公平的概念。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前提。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最大。大量的资源消费使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

第五,强调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发展应该是这个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长期持续发展。只有三者不可偏废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资源环境为依托,保证人类世代都拥有长期发展的能力。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又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规律,以维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整体利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整体效益。

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

科学发展观是总结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新世纪国家现代化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一)改革开放以来对发展观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改革开放后,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针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地区之间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人与自然不够协调等突出矛盾问题,国家在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面继续进行了积极探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并积累了新的经验。

1.在以人为本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使这一时期成为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无论是1978年底开始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还是1984年重点由农村转到城市后的各项改革,都要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努力使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在实践中,国家不断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是个人的经济利益,还包括民族和社会利益,即人的全面发展的利益,逐渐确立了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2.在城乡协调方面

在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一是形成并稳定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并从法律上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二是减轻农民税费负担,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对广大农村的服务程度;四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允许农民进镇落户。此外,还积极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等等,为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进一步解决好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3.在区域协调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充分利用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区域优势,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快速增长。中部地区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全国来看,地区差距逐渐拉大,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鉴于这种状况,1999年国家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扶贫攻坚、科教人才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2003年又针对东北地区发展缓慢的问题,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2004年进一步提出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构建东中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这些都为统筹区域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超过9%,综合国力大幅度上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与经济高速增长相比,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其原因,有的是中国发展现阶段难以完全避免的,有的则是对社会事业欠账过多,积重难返而致,这不仅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也影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此,国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调整,强调要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做好就业和社保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5.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

中国历来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通过,中国环保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1982年中国正式将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对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1983年中国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七五:八五:计划中分别列入了环保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实施力度不断加大。中国认真履行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各项文件。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于1994年制定并实施了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纲领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将其作为各级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随后,1997年、2002年中共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都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这些有益的探索,为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6.在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方面

1978年以来,中国发展理念的一个重大转折就是打破封闭半封闭状态,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大力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开放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开放型的经济发展中还有一些不足。比如,在外贸进出口方面,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交换中获取比较利益的能力较弱;在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着内外资企业的不平等竞争等。对此,必须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以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内涵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国家领导集体,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国情,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从新世纪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总结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战胜非典:疫情的重要启示,在更加重视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不断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的过程当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含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在城市也有二三千万居民生活水平较低。怎样才能让城市和农村中生活困难的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仅是追求GDP指标,还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按照这个目标要求,需要转变过去的发展观。

再次,科学发展观是对过去各种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比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却在体制转轨中有所懈怠。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更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又如,过去由于过多关注经济增长速度,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国家在制订九五:计划时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到十五:时,有了很大改变,但近两年又出现了一定的回头。这些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定要走降低能源消耗的发展路子,依靠高投资、高消耗实现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表明,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国家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改善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过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国家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很难顾及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财力和实力有了明显增长,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这使国家有条件,也有能力解决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在当代中国国情基础上探索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其内容和表述也越来越完整和深刻。2003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广东考察期间,2003年7月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作了相关讲话;2003年10月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200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4年3月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以及其他不同场合,胡锦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核心、基本内容和要求等多次作出阐述,使其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共识。它解决了当代中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反映了国家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重要保证。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本的着眼点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离开了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基本经验。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者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即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是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和连续性,即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远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特点: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特征。强调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强调调动发展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各种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推进各方面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强调人口增长、生产扩大、消费升级都要适应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当代人的发展要泽被子孙,建立长效机制。更加注重发展的多样性。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不搞单一的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观来源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又将在新的发展实践中进一步升华,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同类推荐
  • 乱世锦绣

    乱世锦绣

    纵使才子佳人为良配,抵不住动荡年华。乱世中,又有谁人能独善其身?是兄弟亲情,还是利益背叛?盛至极,乱必现,在出生那一刻便被人掳走的梅应宇又将如何应对二十年后的世事动荡?
  • 中国古碑

    中国古碑

    本书介绍了十五种中国石碑,其中包括:御碑、功德碑、文献碑、经济碑、诗词碑、科技碑、反腐倡廉碑等。
  • 医本无道

    医本无道

    华夏传承五千年,经过先代们的努力与积累,才有了如今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医术为例,就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医道圣手。医本无道,从无到有,以无道为有道,化一道为万道。医者的心,医道的传承,这是治病救人的事情,不能墨守成规。柳无道,一个穿越到异世界的灵魂,他的医术,他的性格,注定不容于这个世界.但他要向世人证明“我有我的道,我行我的医,这是救人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我要以医术开创属于我的时代,,,”
  • 超级军神

    超级军神

    当军神重生异界,一场场战争是否可以满足他的孤寂。当异界出现空洞,军神是否可以扭转乾坤……一场场战争后面是怎样的阴谋,那条神秘的大道为何如此血腥……
  • 元首之路

    元首之路

    这是一个英雄与枭雄并存的大时代,一个穿越者来到民国,他是当英雄?或是成为枭雄?冯乐:“我来了,你们统统都要被踩在脚下!”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无论是英雄亦或是枭雄,首先,他只是这个大时代的一个小人物。这是一个小人物的成长之路!
热门推荐
  • 情牵三世之谷川

    情牵三世之谷川

    三生三世情,三生三世爱,三生三世缘。谷川起,冥川落。幽魂笛,天蚕袖,花开心城,遍地人间。蓝绝见血,尽湮灭。一江一湖,一宫一城,身居何处,心向何方。不过,倾心随城。
  • 锋芒破苍天

    锋芒破苍天

    世界一片虚无,没有生命、只有无尽的混沌之气,不知道过了多久,混沌之气密集的地方诞生了一个珠子,珠子有无穷无尽的吞噬力更有足以毁灭天地的力量,一个比它出世更早的神雷发现了它,并发现了的恐怖,展开了大战最终神雷以底蕴碾压了黑珠,黒珠掉入了凡尘,神雷创造了宇宙…
  • 末世女配之路

    末世女配之路

    陆娆一觉醒来,从末世后到了末世前这时她还没有被陆情推进丧尸堆……
  • 陌生的来客

    陌生的来客

    我可以什么都不要,我只想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心脏,那里可能会有你,也可能什么都没有。
  • 极品万妃:耀世武神

    极品万妃:耀世武神

    本想静静地逃个婚,结果直接给我送重生,你们五一搞促销啊喂!家族恩怨,累及纯真少女,一朝重生,却是相同命运!撕圣旨,抗皇命,劫法场,救爹爹,战火纷飞造就耀世武神!神秘的千寻山,美丽的落雪瀑,还有一只肥嘟嘟的可爱的喵,重生貌似还不错哦!“呜嗷!人家是老虎啦”
  • 快穿穿穿

    快穿穿穿

    被亲生母亲推下高楼的武泽恒绑定了系统,要在不同的世界穿梭,完成系统指定的任务。从现代到古代,到末世,甚至星际,武泽恒从开始的迷茫,开始慢慢掌握主动权。他武泽恒,从来不是弱者!
  • 兽噬

    兽噬

    论尽是非功过,天劫任落,修为散尽又如何!百年桎梏终须破,天道又如何?曾寻天道天却欺我,逆天怎为错?身为凡夫却与天搏,六宗妄阻我!
  • 教皇陛下万岁

    教皇陛下万岁

    “我的理想不过是:吃吃饭,睡睡觉,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出自光明教廷第二十四代教皇《马克·林洛语录》备注:本书只是轻描淡写的讲述某教皇的征服之路,请勿过度期待!以上!谢谢!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故事的构架和枝叶,可以追溯到《尚书》、《吕氏春秋》、《史记》和《帝王世纪》等秦汉古籍。如《尚书》中《武成》篇有一句:“维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说周武王求助于鬼神讨伐殷纣。这已经是一种神话传说。《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专家们且认为《武成》篇经东晋人改窜。又如《逸周书》之《克殷篇》说周武王攻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九十有九,浮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这里把魔与人分说,已经具备神魔打斗的雏形。
  • 丹尼的死亡奇遇记

    丹尼的死亡奇遇记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讲述一名少年追求爱与真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