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87300000007

第7章 别让隔代教育“隔断”亲子之情

为人父母就要承担起子女“养”和“教”的责任,然而,孩子隔代抚养,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父母自愿与不自愿地成了“甩手掌柜”。殊不知,父母对于孩子身心成长的意义比人们想象的重要得多,由于孩子都有一定的恋母、恋父情结,长时间不与父母亲近,得不到应有的爱抚,不仅心理上会产生缺陷,而且孩子喜欢依赖老人,在感情上与亲生父母疏远,造成亲子隔阂。

身为父母如果能更多地参与孩子的培育,对孩子也是一种更持久的幸福。

1.爷爷奶奶面前的“小麻雀”变成爸爸妈妈面前的“小哑巴”

案例:

6岁的奇奇是个典型的城市留守孩子,1岁不到父母就双双出国了,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爸妈妈一年最多回来两个星期。别看他平时像个“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而且能说会道:什么神舟六号、奥运会、F1……可每周六他爸爸妈妈打来越洋电话的时候,他却完全成了“小哑巴”,或者就只会“喂”“你好”“再见”……尽管每次奶奶都在一旁提示,“告诉爸爸妈妈昨天在动物园里看到了什么?老师为什么奖你五角星啊?你待会准备到哪里去玩啊?”可奇奇还是半天憋不出什么,常常是电话那头的爸爸妈妈问一句,他就胡乱应一声,不到一分钟就把电话甩给爷爷奶奶了。

像奇奇这样的城市留守儿童在现代生活中并不少见,这样的“寄养型”隔代抚养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亲子之间因空间距离而产生心理距离。

2.她又不管我,我为什么要叫她啊

案例:

有个4岁的男孩,已经和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了两年,这期间妈妈回来过一次,在家呆了一个月。他妈妈回来时给他买了很多衣服、玩具,还有许许多多的零食,可无论妈妈怎样哄他,外公外婆怎么教他,他就是不靠近妈妈,不和她讲话,也不叫她。经过一个月的相处,他妈妈走的那天才勉强叫了一声“妈妈”。他妈妈走后他没有丝毫的想念,而且当老人问他为什么不叫“妈妈”时,孩子说:“她又不管我,我为什么要叫她啊?”

这个男孩和上边案例中的奇奇的情况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由于长时间和父母分离使得亲情变得疏远。

早期的亲子关系相当重要。从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来说,早期是亲子之间建立亲密感的最佳时期。孩子正处在最幼小无助的时期,对世界的信任感、安全感完全来自其照料者,此时谁给予孩子最多的关爱,谁就是孩子心中的第一位。而长时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对小孩子来说潜意识里已经没有了“爸爸妈妈”的概念,抑或早已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爸爸妈妈。因此,面对每年只能有两个星期在一起的爸爸妈妈的电话,面对两年只回来过一次的妈妈,跟他们说话和跟陌生人说话有什么区别呢?即使将来父母回到孩子身边,孩子也很有可能会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处处有所保留。

3.等他们老了,我也把他们送到敬老院

案例:

欢欢是个刚上四年级的小女孩,爸爸妈妈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在外地出差,因此,小欢欢幼儿园上的是全托,到了周六日才会被爸爸或妈妈接回家。上小学后,爸爸妈妈怕孩子没人照顾受委屈,干脆就把她送到爷爷奶奶家,还是每个周末才来接她。

欢欢在爷爷奶奶、老师、同学眼里原本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天,欢欢去同学珊珊家玩,回家后就突然哭了起来。爷爷奶奶再三追问,她竟然说出了这样一番让人震惊的话:“珊珊每天都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而我呢?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把我送到全托幼儿园,一个星期才能见到他们,现在我上小学了,他们又把我送到你们家,还是一个星期接我一回。他们这样对待我,等他们老了,我也把他们送到敬老院,也一个星期接他们一次!”

父母子女之间长期的分开既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陌生感也造成了孩子的怨恨,很难修复,多数父母会在周末有的甚至逢年过节才回家一趟。但短暂的欢聚,意味着长久的分离,每分离一次儿童心灵承受的痛苦就会更多一些。因此,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对于隔代抚养的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隔代抚养家庭导致父母的家庭教育角色弱化,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儿童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的爱。长此以往,必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性格、心理问题。孩子缺少血肉相连的父母之爱,极可能使孩子因情感缺乏而产生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导致产生诸如心理和行为障碍、对人对物缺乏爱心、易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等问题。另外,隔代抚养对父母与子女间关系的影响,有时甚至是一辈子。

以上这些教训,值得把孩子托付给祖辈照看的年轻的父母们记取。无论工作有多忙,也无论有什么其他方面的原因,都要尽量抽出时间来与孩子多亲近,给孩子尽可能多的爱抚。这种父母之爱,是爷爷奶奶的爱所不可替代的。即使身处外地,或在异国他乡,也要通过电话(有条件的可以装可视电话)、网络、书信、照片等手段,与孩子保持经常的联系;还要给孩子寄一些玩具、儿童书籍、学习用品以及节日礼品;而且要尽可能多回来与孩子直接接触,使孩子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平时虽不在身边,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关爱自己。从而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慈父慈母的形象。这样,孩子日后随父母生活也会避免产生以上类似的亲子隔阂。

对此,分别对祖辈和父母提出以下建议。

对祖辈而言:

(1)学习用现代的记录工具。

如照相机、DV等,多为父母记录下孩子的成长变化,以帮助父母感性地了解孩子、相对完整地看到孩子的成长足迹。

(2)多关心孩子的心理世界。

别看孩子小,他们有一颗敏感的心,当他们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是爸爸妈妈接送上下学,也会有想法的。所以祖辈可以在与孩子的游戏里,帮助他们宣泄,倾听他们的心理故事。

(3)多带孩子到外面玩,帮助孩子发展与同伴、他人的关系。

来自小朋友、阿姨、叔叔的关爱也会带给孩子温暖,有助于他对人的信任与开放,利于日后的亲子相处。

(4)平时多给孩子讲讲父母的故事,包括父母小时候的故事,增进孩子对父母的了解,激发孩子对父母的好奇与尊敬。

(5)与孩子父母原来的好朋友保持联系。

父母的这些朋友最好他们有孩子,可以定期带孩子或者送孩子到他们家里去玩,让孩子熟悉与父母同辈的人,熟悉与父辈成人的交往。

(6)多陪孩子玩父母买的玩具、看父母买的图书,帮助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站住脚”。

(7)在孩子能与父母相聚的日子里,尽量让父母带孩子去玩,控制自己的不放心。

对父母而言:

(1)记录下自己思念孩子的心情,留给日后孩子阅读,以便让孩子明白“父母是多么地想他、爱他”,而不是“不管他”。

(2)多慰问祖辈,感谢并理解祖辈的隔代教养,孩子看在眼里即使当时不理解,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3)在电话里如果孩子不说话,可以给他讲你最近的生活,尤其是有趣的事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减少他对着电话说话的“焦虑感”,激发他想听你说话或者和你通话的兴趣。

(4)适度地给孩子买玩具、衣服等物质,免得孩子过度将你和物质联系在一起。

(5)和孩子相处时,有意识地带给孩子惊喜。

比如带孩子去做祖辈无法带孩子做的事情,像坐摩天轮、玩嘉年华等,让孩子充分享受和父母在一起时的不一样的感觉。

(6)做好与孩子分离的过渡。

要知道,每一次你的回来又离去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所以一定要注意分离前与孩子的交流、与祖辈的衔接。

4.我最喜欢外婆,我怕妈妈,我不喜欢爸爸

案例:

贝贝平时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住在离幼儿园很近的小区内。周末由爸爸妈妈接到自己的家中,离外公外婆家很远。由于贝贝的爸爸妈妈工作很繁忙,所以平时无暇照顾到贝贝的生活和学习。贝贝的外公外婆文化素养较高,外婆尤其重视孩子的生活,对贝贝照顾得无微不至。贝贝最依赖的人是外婆,因为在家中,外婆包办了所有贝贝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如自己独立吃饭、穿衣等。

由于贝贝大多数时间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孩子的养育和教育大部分由已退休的外婆承担。外婆经常和老师交流孩子在家的情况,对孩子是非常宠爱的。但是贝贝的妈妈的教育态度是要让孩子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孩子的坏习惯一定要改正,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可能在教育方式上有问题,有的时候贝贝对妈妈有所畏惧。所以,妈妈总觉得外婆太宠着孩子,外婆总觉得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太严厉。可以看到,贝贝接受的是两种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但却有着同样的目的——让贝贝健康快乐地成长。贝贝和爸爸的关系一般,由于工作关系爸爸会长时间不在家中,贝贝很长时间才能看到他一次,就造成贝贝与爸爸关系逐渐疏远,不够亲密。

所以,贝贝经常会说:“我最爱外婆,我怕妈妈,我也不喜欢爸爸。我喜欢我和外婆的家,不想回他们家。”

从上边的案例可以看出贝贝家的家庭教育态度极为不一致:孩子从出生就由外婆抚养,因此对外婆异常依赖。外婆的教育观念没有得到及时更新,认为只要将孩子的生活照顾好孩子就会健康、而忽视了孩子心理的发展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孩子的母亲又过分要求孩子独立,形成了两种冲突的教育观念。这就形成孩子在平时在放松的环境中生活,而到了周末和父母亲在一起的时候,由于母亲看不惯孩子的行为而严厉地定下各种“规矩”,导致孩子对母亲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而爸爸没有发挥任何教育作用,跟孩子关系极为疏远,导致贝贝更加依赖外婆。

贝贝家的亲子隔阂问题以及贝贝的自身问题,需要全家人首先取得一致的家庭教育观念,然后改正各自的不足,发挥各自的长处。

第一,建议孩子的父母和外公外婆多沟通,树立统一、正确的教育观。

在和孩子家长的沟通中可以了解到,由于工作忙碌的关系,孩子的父母与外公外婆沟通的时间和机会也很少,而多与孩子接触对于孩子的教育的有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交流孩子的平时的表现,分析孩子行为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是很有必要的。让孩子生活在和谐的、统一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和智力培养。

第二,外婆对孩子过分宠爱,教育方法有待提高。

孩子有不少的坏习惯,如不愿意自己吃饭,在幼儿园午睡时要抱着自家的小毛毯,不太愿意和别的孩子交往,这一系列的行为都和外婆的过分宠爱有关。在家中,孩子都是由外婆喂饭的,而孩子要抱着小毛毯睡觉是外婆允许的,因此可以说外婆没有及时对孩子进行入园前的教育。

孩子的外公外婆还停留在让孩子吃好、玩好的落后的教育方式上,这和现代的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差距,希望他们了解最新的教育观念,学习到优秀的教育方式,从而在思想上更新教育观念,在行为上改善教育方式,真正地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三,妈妈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培养不够、要求过分严厉。

相比较外婆而言,妈妈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只有周末的两天,在这两天中,要和孩子树立良好的情感,改正孩子不良的习惯是很难的。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又是急于求成,孩子又被改造得很不快乐,更加拉大了孩子与妈妈的距离。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根据心理学家分析,孩子在出生后就有神经类型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后天的生活和教养下,不断地改变,有些类型特点给掩盖了,有些则更加发展了。由于儿童生活条件、环境的不同,受教育的不同,所以发展的倾向也就不同,特别是儿童的性格形成与其母亲的态度有着直接关系。如果母亲的态度是支配型的,儿童的性格则是服从、无主动性,消极和依赖、温和的。如果母亲的态度是照顾过度的,儿童的性格则是幼稚、依赖、神经质、被动、胆怯的。因此,建议贝贝的妈妈改善对待孩子的态度,多鼓励孩子,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第四,爸爸对孩子的教育是缺失的。

父亲由于工作繁忙,一周见到孩子的次数不多。因此他对孩子的关爱是有限的,导致孩子对父亲的依赖很少。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了解得不多,只在物质上满足了孩子的需要而没有及时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

因此,建议贝贝的爸爸能够多抽出时间来关心孩子的教育,和孩子培养良好的情感,因为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5.怕啥,我爷爷帮我兜着呢

案例:

青青过完年10岁了,上小学二年级,虽然爸爸妈妈住楼上,爷爷奶奶住楼下,但是从两周岁开始只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特别疼这个孙子,生活都是爷爷照顾,连奶奶基本不怎么管,但是最疼孙子的爷爷的一言一行却深刻地影响着青青。

平时每次吃饭的时候青青总是把碗推到爷爷面前:爷爷,盛饭!或者把虾递给爷爷:爷爷给我剥!前几天,青青的爸爸妈妈在爷爷家吃饭,奶奶让青青爸爸给青青盛饭,爸爸说:自己盛!爷爷奶奶马上就不高兴了:你是他亲爹啊,给他盛个饭还那么多废话!刚吃过饭,青青就去上开心农场偷菜,爸爸见他不写作业光玩游戏就说了他两句,青青不屑地回了他爸爸一句:“你懂个屁!等写完作业再来收菜,早被人偷走了!”爸爸一听,脸就黑了,还没等发作,就被青青爷爷推出了门口。

一次,青青测试没考好,怕他妈妈骂他,爷爷安慰他:“不怕!这事不告诉你妈妈,全家人都会帮你瞒着她!”这之后的期末考试青青考得更差,奶奶看了成绩说:“完了,你妈妈这次肯定会不高兴的。”他却完全不当回事地对奶奶说:“怕啥?我爷爷帮我兜着呢!再说,我妈要是说我,我爷爷让我跟我妈妈这样说‘你管过我吗?你没管过我就别管我考多少分!’”

青青还养成了其他一些坏习惯,总结下来有:

(1)不尊老爱幼,完全不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眼里。

(2)逃避责任,推卸责任。

(3)随意撒谎。

(4)没有礼貌,没有涵养。

(5)没有一颗善良的心。

(6)骄横跋扈,还特爱吹牛。

(7)学习成绩不好,基础知识匮乏。

(8)自理能力很差。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是一张白纸,青青今天的样子只能说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造成的,尤其是爷爷的过度保护,这通过“你是他亲爹啊,给他盛个饭还那么多废话!”以及“不怕!这事不告诉你妈妈,全家人都会帮你瞒着她!”等等都能表现出来。可是,作为爷爷从来没有想过,孩子总是要长大,自己终究不能给孩子盛一辈子的饭,给孩子兜一辈子的事,自己这样的做法无异于从小剪掉孩子的翅膀,使他永远不可能自己独立飞向天空。

可以说,青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爷爷“教育”的“成果”,爷爷确实由于过度溺爱、庇护使孩子形成了现在的性格。但是也不能把责任完全推到爷爷奶奶身上,青青父母“生而不教”——没有承担起自己对孩子养和教的责任,使亲子之间感情疏远,也是致使家庭教育失当的重要原因。

其实教育的实施效果并不一定是因为隔代与否,关键是要懂得教育、懂得孩子,懂教育的爷爷奶奶们也不会带出这样的孩子。但不管怎样,孩子的父母都不可以完全将教育大权交出,都说隔代教育代替不了亲子教育,如果父母对孩子不闻不问,那么还不如不生孩子!

因此,两代人在养育第三代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对于青青这样的家庭,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之间只是楼上楼下的距离,更容易做好分工——爷爷奶奶在孩子父母上班期间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教育还是由孩子父母来进行。因此,爷爷一定要放手孩子的教育,或是平时也要多掌握一些现代科学教育方法,改变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而爸爸妈妈一定要多和孩子在一起,晚上吃过晚饭让他回家做作业、睡觉,这样既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也便于实施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了爷爷奶奶的庇护,更容易树立父母的教育权威。

同类推荐
  • 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本书介绍了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包括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变得坚强而独立;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孩子的优势,让孩子更好的发展
  • 女孩就要上北大

    女孩就要上北大

    成长是一门艺术,18年里。 您能给予孩子什么。是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您将找到最完美的答 案、最有效的访求。北大,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名字,而是触手可及的舞伴。 《女孩就要上北大》讲述的是女孩得以优异成长的瑰宝。它能够让您的 女儿拥有独立人格,不输给任何人;让她的潜力与品质完美结合;让她的成 绩与美丽齐头并进;让她成为考场上的巾帼英雄。在本书的引导下,将帮您 铸就一个传说中的北大女孩!
  • 让电影陪孩子成长

    让电影陪孩子成长

    是否欣赏过这20部世界经典儿童电影,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乃至命运,都可能会有重大区别。身为父母,或许你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与期盼——如何让孩子深切感受家的温暖,由衷生出对家的依恋与责任?不妨与孩子一起读读这本书。作者满怀对孩子的爱,用心寻找那些真正能够融入孩子生命、伴随孩子成长的电影,从孩子的立场出发,欣赏与解读它们,发掘其中蕴含着的美好价值与情感。20部电影,犹如一把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悄然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让父母与孩子共同感悟人类最美好的价值与情感。在亲子共赏的美妙时光里,父母与孩子自然而然地彼此亲近、相互陪伴,和谐的亲子关系与温馨的家庭氛围也随之而来。看看电影聊聊天,教育其实很简单。
  • 做幸福的80后小孕妇

    做幸福的80后小孕妇

    本书是一本全方位的保健指导大全,针对怀孕十个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逐步引导年轻的80后准妈妈健康、时尚地度过孕期,并顺利诞下宝宝。全书共分为十章,每章都详细讲述了胎儿和准妈妈当月的相关变化,重点提出了各个阶段最应该注意的事项,并对准妈妈的心理调节、身体护理和饮食营养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指导。此外,还针对准父母们格外关心的胎教问题提供了合理有序的方法。本书时尚而实用,是80后准父母们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 白孩子:如何塑造特立独行的艺术天才

    白孩子:如何塑造特立独行的艺术天才

    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引爆白孩子的潜能,白孩子审美心理结构、白孩子艺术心理特征、白孩子的专业教育问题、以及未来音乐家、舞蹈家、演员等的训练技巧。
热门推荐
  • 冰天弑地

    冰天弑地

    天若惹我,不要也罢!地若欺我,弑了便可!这天地乾坤,在我看来也不过是个笑话。
  • 未来芯片

    未来芯片

    重生?重生!不就是重生吗?那你见到过重生到6岁的嘛?!重生7岁,飞入脑中的未来芯片。心怀天下大志,手拥青梅竹马。快哉!快哉!
  • Openings in the Old Trail

    Openings in the Old Trai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总有秘密

    世界总有秘密

    不要被书名骗了,我只是临着发布还想不出来好的书名而已。本书绝不是走的《探索发现》或者《国家地理》等高端的知识路线,只是吐槽逗乐的小白文。故事主要是讲述一个普通性格的但不是普通人的故事,一个大家熟识的但总有秘密的世界。尽我所能的用心写,坚决不烂尾。读写之缘,自有安排!
  • 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百部)

    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百部)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尔雅

    尔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色阁主:双胞胎的故事

    绝色阁主:双胞胎的故事

    坑爹一觉睡醒就穿越?还穿到了小屁孩身上!千末:“为什么我也走着?”却遭到了姐姐的鄙视。妹妹表示很委屈,她只是想念自己的宝贝手机啦QAQ不要这么看我!其实跟姐姐在一起挺好的啦~\(≧▽≦)/~
  • 绝长生

    绝长生

    吾欲长生,奈何天妒。吾欲成仙,奈何仙绝。
  • 中国远征军(上)

    中国远征军(上)

    中国青年学生在二战期间,跨国征战,抗击日寇,以血肉之躯保卫战时中国国际运输线的重大历史事件。故事展现了中国远征军从出征、失败到大反攻的艰苦卓绝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中、美、英青年军人的战斗友谊和爱情生活,显现了二战中史迪威、孙立人、戴安澜、杜幸明等一大批中外将领的个性和风采。书中宏大的战争场面及中西方文化的冲突细节,还有对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集历史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炉,引人入胜,颇具收藏价值。
  • EXO女配之不悔

    EXO女配之不悔

    她,顾浅,意外穿成在EXO异能同人小说里的和她同名同姓的孤儿女配,这还不算什么,不过,那两个女主是怎么回事?一个重生,一个轮回还带着记忆,她,应该怎样守护她的爱情?(女主穿越后的身世很不简单,喜欢女配滴阔以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