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王派人跟随张仪到秦国去接受割地,但张仪一回秦国,就称病躲着不出来,楚国使者无奈,只得上报秦王。秦王让人找来张仪,在秦国的朝廷之上,楚使问张仪割地之事,张仪说:“你们楚国还没有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怎么能轻易割地于你呢?现在齐国与楚国还打得火热!”楚使于是派人通知楚王,说明了原委,楚王为了得到那六百里土地,立即又派武士去齐国辱骂齐王。齐王忍无可忍,于是陈兵边境,要出兵攻打楚国。得知齐楚关系彻底破裂,张仪大喜,便召见楚使,拿出一张地图,指点着说:“你快来接受割地吧,从这儿到那儿,共有六里。”楚使急了,问:“怀王与你约定的是六百里,怎么这会儿成了六里。”张仪说:“我与怀王明明约定的是六里,根本没听说有什么六百里。是他年老耳聋,听错了吧。”楚使愤然离去将此事告诉怀王,怀王听了大怒,堂堂一国之主竟然被一个小小的秦相给欺骗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要派兵攻打秦国,夺回楚国被秦国掠去的六百里商于之地。
公元前312年,楚怀王派大军攻打秦国,两国军队大战于丹阳,结果楚军大败,八万将士捐躯疆场。战败的消息传到郢都,举国上下都万分悲痛。楚怀王在郢都举行大规模悼念活动,隆重悼念在丹阳之战中死难的将士,楚人重巫,在悼念活动中也同时祭祀鬼神,想借助鬼神来战胜秦兵。屈原也参加了这些活动,他怀着满腔悲愤的心情,创作了英雄主义的赞歌《国殇》,来表达对牺牲将士的沉痛悼念和对英雄的礼赞之情。
在《国殇》中,屈原对战场惨烈及将士英勇杀敌捐躯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描绘: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壄。
诗的意思是说,战士们手中操吴戈,身上批犀甲,战车轴碰轴,刀剑相拼杀。旌旗蔽天日,敌人多如麻,飞箭如雨下,勇士争杀伐。阵地被攻破,队列遭践踏。左骖马已死,右骖马受伤。烂泥陷两轮,缰绳绊四马,抡起玉鼓槌,战鼓冲天响。日月暗无光,英灵怒气扬。惨烈的厮杀后,都捐躯于原野之上。
这个战斗场面可谓悲壮,血流成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尽管战斗最后失败了,楚军将士捐躯原野,但这种爱国精神却永远存在于国人心中。
诗人接着歌颂他们的精神: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诗的意思是说,壮士这一去就决定永远不复返,平原苍茫茫,离家路遥远,亡灵找不到回家的路,勇士们虽然死了,身躯还带长宝剑,手臂还挟秦弓,身首虽分离,忠心永不变。我们的战士确实是英勇顽强,不可侵犯啊。他们虽然死了,但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他们的魂魄仍是鬼中的英雄。
屈原在写作《国殇》之时,虽然惨遭革职,仅为三闾大夫,无权参与政事,但他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特别是对失地丧师,国君有难更加痛心疾首。这首《国殇》,借阳刚之调,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可谓力拔山兮气盖世。
在收复国土的战争失败之后,屈原当时虽身处逆境,但他心中所关心的是楚国的前途与命运,所哀悼与歌颂的是爱国将士的英魂,表明了他不以己悲,而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此外,屈原在此诗歌中,强调为国捐躯,表明了屈原内心所崇尚的正是这种崇高的为国牺牲的精神。
屈原对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的礼赞,对后世诗人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唐代诗圣杜甫不仅非常钦佩屈原的艺术成就,而且十分敬佩屈原的为人,他“济时肯杀身”的献身精神,与屈原的《国殇》中的牺牲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引屈原为同调,对他的爱国牺牲精神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以屈原精神激励自己收复失地的壮怀:“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这些都洋溢着为收复国土而不惜牺牲的献身精神。就连李清照这样的婉约派大家,在国难当头之际,也受到屈原《国殇》的感染,抒发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足见屈原在《国殇》中的牺牲精神感人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