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1900000072

第72章 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以文学创作成就对后世产生历史性影响的人,屈原首推第一,他所创作的《楚辞》,对后世的影响力广泛而深刻。“其衣被辞人,非一代也”,这是被文学史所公认了的。

屈原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流传作品有《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等,都是在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作品,且都与屈原的《楚辞》有师承关系。特别是宋玉的《九辩》,即为仿骚之作,开启了汉代一批仿骚之作的先河。另外,宋玉、唐勒、景差等对屈原的师承,使得屈原的《楚辞》在先秦时代就在社会上流传开来,走入了民间,为人民所喜爱与珍藏,使得《楚辞》逃过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

汉朝《楚辞》流行,模仿《楚辞》最著名的有:淮南小山的《招隐士》、王逸的《九思》、刘向的《九叹》等。这些作品虽然远远逊色于《楚辞》,但对宣传屈原,弘扬楚文化,颇有贡献,使得《楚辞》在汉代得以流行开来。汉高祖刘邦、西楚霸王项羽、汉武帝刘彻等人,都喜欢《楚辞》,而且亲自作楚歌。刘邦月下令士兵歌楚声,扰乱项羽部军心,这大约是楚歌对人的巨大影响力的一个有力例证,也是当时楚声流行的一个例证。

除了刘邦项羽喜欢楚歌之外,汉武帝也喜欢楚歌,他亲自作《李夫人歌》,“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而来迟。”这是效仿《湘夫人》《山鬼》等篇的。写得很成功,直到现在还独具魅力。

汉朝文学样式是辞赋,一是散体赋,二是骚体赋。散体赋铺陈排比,接受了《招魂》《大招》等的影响;而汉代抒情性质的辞赋,尤其是抒发牢骚不平的,则主要采用骚体赋。如贾谊作《吊屈原赋》,司马迁作《悲士不遇赋》,都有不受重用的牢骚。如贾谊的《吊屈原赋》:“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乌乎哀哉兮逢时不祥。”其激愤之情与“兮”字的句式都与屈原如出一辙。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则感情激愤,更加显出了屈原的影响。如说:“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这里虽然没有用兮字,然其激愤之情与屈原相同。汉朝还有司马相如、张衡等人,也都寄情于骚体。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哀二世赋》《大人赋》,张衡的《思玄赋》,从形式到内容,都完全是《楚辞》的继承与发展。可见在汉朝,《楚辞》是特别流行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楚辞》更为广大诗人所效仿。著名的有向秀悼念嵇康的《思旧赋》,曹植的《洛神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与《闲情赋》等。这里略举陶渊明之《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觞,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而《闲情赋》则更加受屈原的影响,其中说:

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先我;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

前后两首辞赋,前者有屈原在《离骚》中向往自由,欲远走高飞的精神之流露,后者则有屈原所广泛采用的象征手法,而且语言上也与屈原的类似。可见其受屈原的启发不止一端。

到了唐代,在文学上对前代兼收并蓄,同时又着力于创造。许多杰出的诗人对于楚辞体会独到精深,多方吸取,创作了很多独具风格的文学作品。初唐四杰就多受屈原的楚辞之影响,如王勃的《思春赋序》云:“屈平有言,目极千里伤春心,因作《思春赋》。”

杨炯的《幽兰赋》就有一段描写屈原。云:

若夫灵均放逐,离群散侣,乱鄢郢之南都,下潇湘之北渚,步迟迟而适越,心郁郁而怀楚,徒眷念于君王,敛精神于帝女,汀洲兮极目,芳菲兮袭予,思公子兮不言,结芳兰兮延伫。

而卢照邻因其自身遭遇的悲惨,更容易深受《楚辞》的影响。他有一段自序,全仿《离骚》,其《秋林赋》中说:“及夫屈平既放,登高一望,湛湛江水,悠悠千里。泣故国之长楸,见玄云之四起。”

以上都是与屈原的遭遇或辞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共鸣,因此而作。可见初唐四杰对于屈原的文学是继承的。初唐四杰在当时竭力反对六朝之绮靡文风,屈原正好可以作为实现他们文学主张的一个强有力的榜样。王勃的《腾王阁序》流光溢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燕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些诗句,美丽绝伦,都与《离骚》《九歌》之美丽诗句有相似之处。而骆宾王在《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中的悲愤,亦与屈原相似。檄文中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如若将“而、则”等换为“兮”,则与屈原的句式颇为相近。

除了初唐四杰受屈原影响之深外,王维、韩愈等许多诗人也都受屈原的影响。而影响最深刻的,当属李白、柳宗元、刘禹锡、李贺这四大诗人。李白的诗歌多用神话、奇幻之思,悲愤之语,这是对屈原文艺与人格精神的深刻继承。其名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一向被当作屈原辞赋在当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例证。

柳宗元、刘禹锡政治斗争失败,贬谪南荒,与屈原处境基本相似,自然要效仿屈原。《新唐书·柳宗元传》中说:“宗元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湮厄感郁,一寓于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雅善。”而柳集中骚体赋甚多,如《吊屈原文》等。柳宗元还企图回答《天问》所提出的问题而作《天对》,可见柳宗元对《楚辞》研究的兴趣之深,受《楚辞》的影响之深。而刘禹锡则更是效仿屈原,在被贬谪南荒楚地之后,他在屈原的祠庙附近居住,深深敬仰屈原的为人。并且效仿屈原将祭祀民歌作《九歌》的事例,将当地人民所传唱的歌曲改编成《竹枝词》,这是对民族文化的一大贡献。

至于李贺,他的诗歌追求奇幻感伤之美,其源亦自《楚辞》。他自称:“《楞枷》堆案前,《楚辞》系肘后”,“咽咽学楚吟”,“斫取清光与楚辞”。可见他受《楚辞》的影响是很深刻的。连毛泽东也对李贺十分赞赏,称李贺为“鬼才”,即说他的诗歌奇妙诡谲。这与楚辞在《离骚》《天问》中的奇妙诡谲是有重要联系的。

到了宋代,《楚辞》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更大。《楚辞》给宋词以多方面的启发。因为宋词与《楚辞》本来就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宋代,就创作来看,以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对《楚辞》的继承最为典型。这主要与辛弃疾在国家民族的危急关头,投身于政治与军事实践的经历有关,而这一经历与屈原的政治经历可以说很是相似,而且深受国家被侵略,北宋灭亡,偏安南宋的亡国之痛。因此辛弃疾可能产生像屈原那样的悲愤感慨,而且有一举收复国土的雄才大略。在政治昏暗,民族危亡之际,诗人自然地对《离骚》做出回应。他在一首词中写道:

休说,搴木末,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千古《离骚》文字,至今犹未歇。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这可说是《离骚》的余音,在他那个时代还没有停歇,辛弃疾还能深刻地感受到《离骚》的沉痛悲愤之音,与他在南宋朝廷屡受奸臣打击排挤的命运是密切相关的。辛弃疾还有不少爱国名句,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等,都表现了一腔爱国激情。这种伟大的爱国情感与屈原的爱国情愫是相一致的。屈原因报国无门,投河自杀,而辛弃疾则因为报国无门,在老家郁郁而死。

与辛弃疾同样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对屈原也颇多赞誉。他在《哀郢二首》中说:“《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宋代的爱国诗人张孝祥,也对屈原的忠与洁高度赞扬,诗中云:“独醒梗群昏,聚臭丑一薰。沥血摧心肝,怀襄如不闻。已亦无奈何,质之云中君。”

元代由于蒙古贵族的残暴统治,屈原的思想便在这个时代里格格不入了,因此对于屈原的《楚辞》继承者少。直到明清两代,《楚辞》的影响才再次显著起来。明代的宋濂,清代的龚自珍,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等袁氏三兄弟等,都对屈原异常的重视。魏源的诗歌中,也屡次提到屈原。如“我有茫茫万古愁,欲起灵均诉澧臣”。谭嗣同的《洞庭夜泊》《画兰》等均提到屈原。如《画兰》云:“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聆起暮涛。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同盟会骨干龙剑鸣也有一首诗,盛赞屈原的浩气长存,诗云:“浩气英风死不磨,古祠遗像照沧波。史公椽笔分明在,千载光争日月多!”

综观整个封建时代和现代的文学史,屈原的文学创作实践与屈原的人格魅力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一个深刻影响了文学史的伟大诗人。

同类推荐
  • 民国才女的爱情往事

    民国才女的爱情往事

    她是芳菲人间的四月天;她是从尘埃里开出的一朵花;她是孤独一生、为爱出走的娜拉……林徽因、张爱玲、萧红、陆小曼、庐隐、凌叔华,六位万人瞩目的民国女子,六段精致曲折的动人故事。她们打破传统,紧跟时代的步伐;她们才情万千,留下永恒的光辉;她们亦敢爱敢恨,追寻自己的心灵归宿。她们用手中的笔书写传奇,亦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爱情的悲与喜。她们是民国最美丽的风景,亦是世间最特别的存在!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近代科学的奠基者:罗伯特·波义耳的故事

    近代科学的奠基者:罗伯特·波义耳的故事

    本书从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出发、介绍罗伯特·波义耳——这位出生于英国的、“物理学奠基者、化学之父、气体科学创始人”的生平及伟大贡献。
  • 张大千 徐悲鸿(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张大千 徐悲鸿(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介绍了张大千、徐悲鸿两位书画大师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剖析了他们通过不懈努力走向成功的历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有启示意义。
  •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热门推荐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地行纪

    地行纪

    我为刀俎,人为鱼肉。外星物种入侵。人类失去了最后的防线。我不是救世主,我只想活下来。虽然人类进化了很多次,但是敌人却如洪水猛兽。永远看不到尽头的绝望是否有曙光存在?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凤惊天下:逆袭至尊妃

    凤惊天下:逆袭至尊妃

    简介: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绝顶杀手,一生一世都注定活在血海之中,杀人已成为日常琐事,对于她,只相信死人不会说话……却因为一次意外,因‘紫云萧’而重生,但却来到‘碧萧大陆’他,霸道、邪魅、强势、腹黑、毒舌,天赋异禀,无人能敌,宛若神袛,如同天降王者,他若说第二,无人敢说第一。对所有人都狼心狗肺,但对她却掏心掏肺……慢慢上演一场爱情戏
  • 我的猫妖女友

    我的猫妖女友

    大山走出的田毛带着自己的异世女友一起在城市中生活。
  • 全职上神

    全职上神

    踏入神州大陆的那一刻开始,罗晋不断提醒自己要低调,低调,低调是王道。可是偏偏总有那些个不长眼的,哥们比剑?开玩笑,老子就是练剑起家的。小妞,需要炼丹?别闹了,九品丹师印记够不够?大哥,比试炼器?来,就你了,来试试我刚出炉的九品灵器噬魂鞭。妹子,找人制符?罗晋丢出一个空间袋:自己翻,要什么自己拿,不够支持批量生产。这是一个装逼的时代,和一个被迫装逼的少年…
  • 仗剑九重天

    仗剑九重天

    孤独少年,一生为诅咒所绊,寻母救父,知己相随,红颜相助,仗剑云霄,潇洒归来。
  • 嗜血成尊

    嗜血成尊

    血毒,是一种极其邪恶的毒药,中者会慢慢失去意识,成为一个只会杀人的嗜血机器。如果不碎其心脏,就算死亡也会手施毒者控制继续杀人,而且随着吸收的新鲜血液增多实力就会越强。陈峰曾经的圣级强者,中了邪恶的血毒,刺破自己的心脏自杀。午夜一颗神秘的珠子吸收了陈峰的灵魂,重铸陈峰的肉身。重生后的陈峰不仅失去了以前的实力,更是再也修炼不了斗气,魔法也是不行。这可神秘的珠子到底能给陈峰带来什么?又会失去些什么呢?一切尽在阅读中…………
  •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拉弗曲线、破窗理论、银根紧缩 、市场泡沫、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陌生又严肃的经济学术语让我们面对经济学总是提不起劲。不过经故事包装,他们又变得亲和、好沟通。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初级入门者,用故事来解释经济学再适合你不过了。
  • 异剑舞天下

    异剑舞天下

    异世穿越,生活颠倒,家族纷争,少年从乱世中崛起。当他冰冷的双瞳睁开,这一切的定数早已改变。一把剑,斩断苍天,破碎苍穹。一人一剑,一剑一灵,笑傲人生。这一切,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个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