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00700000023

第23章 胡应麟《诗薮》与“神韵”说

胡应麟的《诗薮》是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庞大、集大成的诗歌专论,其系统性、逻辑性堪称历代诗论之最。胡震亨的《唐音癸籤》云:“胡诗薮,自骚、雅、汉、魏、六朝、三唐、宋、元以迄今代,其体无不程,其人无不鹭,其程且鹭,亦无弗衷……吾尝谓近代谈诗集大成者,无如胡元瑞”;马上巘的《诗法火传》中也曾说,“宋元迄明,诗话近几百种,……至衷论周密,见地深确,谈诗家集大成者,胡元瑞一人而已”;吴淇也说,“古今论诗者,不下百家,而洞晓古今诗家之渊源,钟嵘之后,唯胡元瑞能识其大”。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诗学思想都有深入的研究,在前面章节的“辨体”批评中,我们也谈到了他的贡献,本部分仅截取其诗论中涉及古诗或《古诗十九首》的评论来看胡氏的神韵说。

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将诗之法归结为五方面:“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将“气象、兴趣”掺入诗法。在“法”外,他又力倡“悟”,奠定了神韵说的理论基础。“前后七子”诗论中倡导的“格调”更有“神韵”的味道,但其对“神韵”的内涵语焉不详,更将“格调”与“神韵”混为一谈。

胡氏诗论从诗歌结构层面清晰地厘清了“格调”与“神韵”的区别与关系,在前人诗法基础上将之分内、外两层。胡应麟认为:“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已。体格声调有则可循,兴象风神无方可执。故作者但求体正格高,声雄调畅;积习之久,矜持尽化,形迹俱融,兴象风神,自尔超迈。譬则镜花水月,体格声调,水与镜也;兴象风神,月与花也。必水澄镜明,然后花月宛然。讵容昏镜浊流求睹二者?故法所当先,而悟不容强也。”(《诗薮·内编》卷五)从字里行间,我们首先可以推断,其“神韵”的核心元素乃“清”范畴,论中“水”、“镜”、“澄”和“明”等词都与“清”的内涵有关。

“体正格高,声雄调畅”(格调)乃诗歌表层的外在形貌,是“有则可循”的,是有具体规范与标准(“法”)的;而“兴象风神”(神韵)乃诗歌的内在气质,是诗之核心价值所在,是“无方可执”的“悟”的产物。

尽管胡氏的《诗薮》并未清晰界定“神韵”的内涵,但从其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探究其对“神韵”的理解。《诗薮》中将体格声调喻为“水与镜也”,将“兴象风神”喻为“月与花也”,“水澄镜明”才能“花月宛然”。胡氏的“水镜”与“花月”之喻正源于严羽所推崇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胡氏所追求的“矜持尽化,形迹俱融”的境界正合于严羽所推崇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诗歌理想。在胡应麟看来,诗歌“无方可执”的“兴象风神”就是孕育在“有则可循”的“体格声调”之中,当诗歌的外在形貌达到了“体正格高,声雄调畅”,与诗歌的内在精神气质即“兴象风神”就会融为一体,“矜持尽化,形迹俱融”为其弘扬的“神韵”之境。

胡应麟是明代主流诗学的集大成者,可以说是明代“七子”从“格调”说走向“神韵”说的一个小结。“神韵非但是胡氏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且是一个高位的概念,与他对诗歌的审美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胡氏的诗论中使用“神韵”这一概念多达二十余次,于格调之外力倡神韵,其诗论完善并提升了复古派的“格调”说,启发孕育着清代的“神韵”说。

胡应麟整个诗学思想的基石属于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密切相关的“清”这一范畴。胡氏在诗学中大倡“清”范畴,认为:“诗最可贵者清,然有格清,有调清,有思清,有才清。才清者,王、孟、储、韦之类是也。若格不清则凡,调不清则冗,思不清则俗。”胡氏以“清”为诗之最贵,并以“清”和“凡”、“冗”、“俗”对举,倡导超群独拔,纯净清空,有雅趣而不落入流俗的诗歌审美情趣。胡氏还区分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清”,“王、杨之流丽,沈、宋之丰蔚,高、岑之悲壮,李、杜之雄大,其才不可概以清言,其格与调与思,则无不清者”。在胡氏的诗学思想中,“清”已不是一种风格特点,而是一种诗歌审美的理想与境界,并由“清”引申出多种与“神韵”有关的审美形态,如“绝涧孤峰,长松怪石,竹篱茅舍,老鹤疏梅,一种清气,固自迥绝尘嚣。至于龙宫海藏,万宝具陈,钧天帝廷,百乐偕奏,金关玉楼,群真毕集,入其中使人神骨泠然,脏腑变易,不谓之清可乎!故才大者格未尝不清,才清者未必能大”(《诗薮·外编》卷四)。胡氏认为,只有能迥绝尘嚣、超凡绝俗,使人神骨泠然、脏腑变易的诗歌,乃为“清诗”。胡氏还以“清”为核,囊括历代各种风格特点的“清诗”:“靖节清而远,康乐清而丽,曲江清而澹,浩然清而旷,常建清而僻,王维清而秀,储光羲清而适,韦应物清而润,柳子厚清而峭,徐昌谷清而朗,高子业清而婉。”胡应麟赋予“清”前所未有的意义,把“清”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扩大丰富了“清”范畴的内涵,体现了其对“格调”说的完善与提升。

同类推荐
  • 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本书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具个性、最富宗教感的女诗人吉皮乌斯的著名回忆录,也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诗人交游极广,名噪一时,她和丈夫开办的家庭沙龙一度成为彼得堡文化中心、俄国知识界的一块绿洲。她以敏锐和细腻的观察力、非同一般的表达力,刻画了一系列独一无二、有着鲜明时代特征和个性的人物,真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文学界、思想界、宗教界及上流社会的种种情状和怪相。
  • 守望绿洲

    守望绿洲

    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鲍尔吉·原野幽默散文选

    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鲍尔吉·原野幽默散文选

    鲍尔吉·原野的发诸两端:急智与悲悯。习见的生活现象经他点拨,露出可笑的一面,并因此可爱。除部分代表作品,本书集合了作者2002年的新作,秉持醇正的幽默品质,令人开怀,又带一些忧伤。
  • 杜甫文集3

    杜甫文集3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灵魂的指向

    灵魂的指向

    在以后的日子里,“坐”过火车成了我向玩伙们显耀的资本。在向他们描述火车的时候,我刻意隐瞒了它实际的脏乱和简陋,将它夸饰成了童话里的天堂。一时间,“坐”火车成了村里所有孩子最梦寐以求的向往,我也便一跃而成为他们最羡慕的对象。
热门推荐
  • 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
  • 国家荣誉

    国家荣誉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揭开东突恐怖主义组织神秘面纱,再现新疆公安民警反恐斗争的长篇小说。
  • 阴暗面

    阴暗面

    世界很大,但再大的世界也是由无数渺小的人而组成。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无论是否光鲜亮丽,他的背后总有不为人知的阴暗面,而这一面就造就了另一个世界;那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呢?而你,又有怎样的阴暗面呢?
  • 弟弟很温柔:为你不后悔

    弟弟很温柔:为你不后悔

    缘份天注定,可肖知音视缘份为粪土,发誓要远离这种浪费时间和生命的东西。可自从比自己小3岁的坏男孩李易清出现在肖家以后,面对坏男孩子花样百出的调皮捣蛋,肖知音倍受折磨,想逃避当作看不见听不到比登天还难。一个坏,一个娇,一个追,一个跑。最后姐姐受不了了:有种你坚持到底不后悔。弟弟难得温柔一笑:为你……不后悔。
  • 某逗比的旅途

    某逗比的旅途

    这是一个逗比在各个世界中旅游,开开水晶宫,打打小怪兽的故事
  • 地球防卫队

    地球防卫队

    某一天来自外太空的邪恶力量降临到了地球,他们来到地球后不断的侵略人类的土地,在人类即将绝望的那一刻,这时候保卫地球的勇士们出现了,他们共同与这股强大的邪恶力量对抗并取得了多次胜利还共同建立起一支队伍,他们队伍的名字就是——地球防卫队
  • 老榆树

    老榆树

    以乡村故事为题材,抒写了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到改革开放各阶段的农村现实变化,从人物命运的改变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的艰难过程。
  • 隐婚密爱之大叔的魅惑

    隐婚密爱之大叔的魅惑

    两个世界两极的陌生人,因一场车祸双双失去至亲,最后不得不生活在一起。他成了她的监护人,那年她十四岁,平凡又逗比的中学生,他二十六岁,最年轻的世界级建筑设计师,才貌双全。“等你年满十八岁再离开。”然而,这一等就是一辈子。谁失了心,谁失了身,谁先迷惑了谁?(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成功的密码

    成功的密码

    《意林》创刊以来,扎真之根,绽美之花,结善之果,与万千读者风雨同行。很多读者从中领悟到爱、希望和信心,其心态、习惯和性格发生了很大转变,进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我们相信,这一定源于她独特的内涵: 《意林》一直倡导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使我们追求梦想与憧憬,做乐观的人。
  • 汤姆叔叔的小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汤姆叔叔的小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