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五点半来到食堂的时候,老人已经按部就班坐在他固定的位置在吃饭了。食堂的饭很贵,老人每早的食谱几乎是一样的,一袋他自己腌的咸萝卜条,一个馒头,一个不锈钢碗,盛着一大碗白米稀饭。他总是在靠近粥桶的地方坐着,在他的碗里几乎看不到汤,全是米,他在吃完一个比鸡蛋大不了多少的馒头后,就用筷子把米挑到嘴里就着咸萝卜吃。到米捞完了,他会起身到粥桶前,用大铁勺擦着桶底捞白米。见此,食堂服务员及来此就餐的工作人员都不会制止他,还会帮着他捞米。大家在有饭菜吃不了的时候会送给他,他也不嫌弃,会对大家说声谢谢,把人家给的剩饭菜打包带回。
老人来自贫困的沂蒙山区,78岁,个子不到一米六,身体挺结实,有很好的胃口。他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机场园区清理捡拾旅客随手丢落的垃圾物品,整个园区的垃圾也归他清理搬运,机场每月给他六百元工资。另外靠出卖废品,他每月也另有近千元的收入。老人所有的钱除了在一日三餐上的使用,余下的钱,都补贴给了在单位里做飞机监护的儿子。尽管老人个子很矮,他的儿子却是一米八几的个子,相貌清俊,是老人近五十岁才得的独子。他的儿子十年前来单位做临时工,后来成了合同工,现在是监护班的班长,每月工资四千多,在烟台成了家,买了房。老人一个人住在办公楼一个杂物间里,不与儿子一起生活,每日节俭着吃食堂。儿子值班的时候,也会见父子两人同时在食堂吃饭,却不会在同一个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