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菜店既方便了居民,又装满了自己的钱袋子,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小店淘金成功案例”
郭高林的创业之路是从毕业一年多来,郭高林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大学毕业生,到大胆创办了自己的蔬菜店。他从大三开始,练摊卖衣服,一直很爱琢磨。有一次,他发现自己身边卖菜的,虽说生意不错,但因为零星分散,又没有品牌,蔬菜的质量、价格、信誉总不能让一些顾客放心。他萌发了开蔬菜超市的心思,“以品牌蔬菜为主,兼营五谷杂粮、冷鲜肉等,附带一些副食。”
在面临毕业的那段日子里,在众多同学焦头烂额地忙于找工作的时候,郭高林并没有慌乱,因为他已决心创办自己的蔬菜超市。2007年6月底,郭高林回学校领取毕业证时,将想法告诉了好友,结果顿时在年级里炸开了锅。大学毕业生卖菜?很多人认为他根本吃不了这个苦。
郭高林并没有放弃。最终,郭高林用坚定的决心征服了几位好友,凑了5万多元作为启动资金。2007年8月22日,以郭高林名义注册的“咱地里”蔬菜自助店在郑州市马李庄正式开张。
有了自己的店铺,郭高林和好友们开始忙碌起来。但在现实面前,他们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郑州毛庄、刘庄、陈砦蔬菜批发市场,是他们考察好的几个蔬菜批发市场。刘庄最大,是蔬菜的主要分批地,所以第一次进蔬菜时,他们就直奔刘庄。到了之后才发现,到这里批发蔬菜的动辄就是几千斤,不散批。最后他们磨破嘴皮子,批了200斤大葱、几包大蒜、几百斤土豆,结果大葱烂了一屋子,损失了几十斤,剩下的半个月才卖完。“我们一看势头不对,赶紧掉头到陈砦蔬菜批发市场。到了陈砦蔬菜批发市场才发现,这里的蔬菜种类全,价格也不贵,适合我们的采购需求。直到现在,我们的蔬菜一直都是在那里采购的。”郭高林说。
那时每天早上5点,郭高林和王彦峰都要爬出热被窝,蹬三轮车到蔬菜批发市场进菜。“每一根菜叶都要精挑细选,每一毛钱都要和人家讨价还价。”王彦峰说。开业第一天,他们甚至都不会用收款机,还收过假币,丢过东西。做蔬菜生意在时间上很特殊,别人吃饭的时候他们最忙,过了高峰期才能轮流吃饭。进入冬季,屋里既没暖气又没空调,因为要净菜、剁肉,还未入冬,几个人的手都不同程度地冻伤了。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干事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坚持是有难度,但万事开头难,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做事。”郭高林说。郭高林和大伙儿一起起早贪黑,不怕吃苦受累,认真做市场调查,虚心向同行和前辈学习,在几个年轻人的不懈努力下,“咱地里”的生意越来越好。走进“咱地里”蔬菜超市,货架上的蔬菜码得整整齐齐,品种齐全,黑板上的价格标得清清楚楚,价格低廉。除了蔬菜,店里还有副食品、杂货和冷鲜肉,吸引了不少顾客。大学生热情的态度,也使很多顾客成为回头客。就这样,“咱地里”蔬菜自助超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们还是有优势的,跟小商贩比,我们的优势是菜价便宜、种类多、干净、不缺斤短两;与大超市比,我们的优势是价位低、离家近。”蔬菜超市在几个大学生的精心操持下逐渐走上正轨,并加盟了双汇集团,经营双汇冷鲜肉。
那段时间,超市每天的营业额是1000元左右,但除去成本和开支,他们的盈利非常有限。随着生意逐渐走上正轨,郭高林决心扩大规模。2007年12月,郭高林在郑东新区成立了第一家分店。这家店面附近,是一个有1000户人口的住宅小区,一间只有80平方米的毛坯房成了郭高林事业的又一个起点。
规模扩大了,对新环境的适应、员工素质、管理模式、产品质量等问题也接踵而来。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他们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包括收银制度、招聘培训制度、采购制度、仓管制度。这些正好是他们在大学所学的知识。这些知识,成为“咱地里”发展的基础。现在,5家店已实现盈利,每个月的销售收入已超过30万元。
“小店前景分析”
行行出状元,不一定只有升官才能有出息,卖菜也能做出大生意,郭高林正是凭借自己爱动脑子的优势,勤于思考,敢说敢干,才能把卖菜这样的小事情做大,不要眼高手低,要正确看待每一项工作,每一项事业,那么你也能在小的生意上做出大成绩。
人人都要为三餐忙碌,很多人都希望一出家门就能买到菜,这是恒久不变的需求。目前城市里有不少新建的商品房小区,但满足居民日常消费的超市、便利店和菜市场还比较欠缺。所以在居民区内开设面积不大的便民菜店具有很大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