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63900000021

第21章 李唐皇室血统之谜

在中国封建制度绵延近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唐帝国达到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顶峰。其海纳百川的开明政策、大胆开放的社会风俗也是前所未见的。有人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唐皇室带有鲜卑族的血统,使“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才创出了如此空前繁盛的局面。李唐皇室的血统,因后世所能看到的史料十分有限,故人们的研究颇多争议。李唐皇室虽自称出自陇西名门,但疑点甚多,不足为信。有人坚信史书所载,认为李唐出自陇西;有人考证资料,推测其出自赵郡衰微支派;也有人认为唐“源流于夷狄”,本就是塞外蛮夷人迁中原之族。但不管李唐先世如何,从李唐女家的血统来看,其为汉族与鲜卑族的混血儿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从南北朝到隋朝,正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历史阶段,胡、汉两族相互杂居,相互通婚,使很多人的血统十分复杂。不管李唐皇室发迹于哪里,混血的嫌疑是很难摆脱的。

刘盼遂先生在《李唐为蕃姓考》一书中反复考证,认为李氏

出自拓跋族,其后王桐龄在《杨隋李唐先世系统考》中呼应这种说法。其论据主要有:李世民曾和僧人法琳谈起自己的祖宗,认为高祖李渊的七世祖是西凉武昭王李昌,法琳听后马上进行了驳斥,说:“琳闻拓跋达阁,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陇西之流也。”李世民认为自己是出自陇西贵族,想不到遭到法琳的一顿反驳,认为是假冒的,实际上是拓跋氏的后裔。要知道法琳如果乱讲一气是要杀头的,他敢于这样说必然是有可靠证据的。

《隋唐嘉话》

卷上谈到单雄信作为王世充一方的大将,作战时与海陵王李元吉相遇,说;“胡儿不缘你,且了竟。”称李世民之子李元吉为胡儿,不会是没有原因的。《旧唐书》说李渊的曾孙滕王李涉“状貌类胡”。李唐的子孙中屡次被人称为胡人,大概是血统中确有胡族的因子。《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等记述李渊祖父李虎有兄名“起头”,有弟名“乞豆”,李起头之子名“达摩”,而李氏在北魏时的先祖叫李初古拔。这几个名字都不是汉名,带有明显的胡族名字的味道,由此可证明李氏源于胡族。

李唐皇族中,乱伦之事不断,出现这在汉族人中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李世民玄武门政变之后,纳其弟元吉妃杨氏为己妃;李世民驾崩后,其子高宗李治也纳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为自己的皇后;高宗的孙子唐玄宗李隆基也有夺子之妻的淫乱行为。这些事加在一起,与吐谷浑、乌桓、鲜卑、突厥等少数民族的“父卒,妻其群母;兄亡,妻其诸嫂”的习俗完全一致,故后人朱熹在《朱子语类》说:“唐源流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认为唐朝皇室本是出自于胡族,所以婚姻上的混乱是十分正常的。

此外,李氏家族往往与胡姓通婚。如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是长孙氏;唐高祖李渊的皇后是窦氏,窦姓是魏孝文帝改胡姓绝豆陵而得来的;李渊的父亲李晒之妻是独孤氏。三代人的母亲均为胡姓,看来李氏绝非汉

族。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悟先生认为李唐先世本为汉族,但不是出自于陇西的贵族,或为赵郡李氏徙居柏仁之破落户,或为邻邑广阿庶姓李氏之假冒牌,“李唐血统其初本是华夏,其与胡夷混居,乃一较晚之事实也。”

李唐皇室自称出自陇西,家于武川,乃西凉武昭王李局之后。根据唐皇室自称之世系,可知李悬有子散、魏。欲生重耳,重耳生熙。魏生宝,宝生冲。李熙与李冲为同一曾祖的兄弟,血统十分接近。魏太和年间,李神宗族十分显贵,当时世家无人能比。“后魏太和中定四海望族,以(陇西李)宝等为冠”。可见。李宝、李冲一系为陇西显贵之望族。但他们并不承认李熙一族是同宗兄弟,其原因何在?且李熙一族留家武川,乃丰沛旧门,与李冲显贵之族似乎毫无关联。很多人认为李唐皇室的世系是假冒的。南北朝时,庶姓冒充士族已成风气,李唐皇室为抬高自己,攀附关内显贵之族也不足为怪。那么,李唐皇室若不是陇西李氰后裔,又是出自哪里的呢?考察诸多记载李唐世系的史料,大略知其自称宗室谱系。西凉后主李欲有八个儿子:颤、绍、重耳、弘之、崇明、崇产、崇庸、崇佑。重耳,字景顺,因亡国而南逃至宋,做了汝南太守。后来又从南回北,做了后魏的恒农太守。重耳生李熙(即献祖宣皇帝),是后魏金门镇将。李熙生李天赐(即鳃祖光皇帝)。天赐有三个儿子:李起头,李虎(即太祖),李乞豆。但这些记载时有出入。陈寅惜将这些资料综合分析,从时间、地理、人事各方面来看,李重耳绝不可能做过宋朝的汝南太守。因为遍查宋之史料,都不见有其记录。反到有可能是做魏的汝南太守。李重耳父子的经历与李初古拔、李天赐父子的经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天下之事哪有如此巧合?故陈寅烙先生就推断,李重耳乃是李初古拔的假托;李唐可能是李初古拔的后裔。

史书又记载,李熙、李天赐父子共茔而葬。这是族葬的一个特征。陈寅悟根据隆尧唐陵以及《光业寺碑》的碑文,认为隆尧唐陵所在地就是李唐的祖籍。他指出李熙和李天赐父子共茔而葬,就是族葬的一个例证,“李氏累代所葬之地即其家世居之地,绝无疑义,而唐皇室自称其祖留居武川之说可不攻自破矣”。李氏累代所葬之地,可能就是其家世代所居之地。李氏父子葬地原属巨鹿郡,与山东赵郡李氏居住地常山郡相接壤。李虎被封为赵郡公就是这个原因。而在中山国唐县有尧山,南赵郡广阿县即李氏父子葬地又有尧台。李虎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可能就是因为中山、巨鹿等地流传的唐尧的传说。照此说来,李唐是出自赵郡李氏。如果真是出自赵郡,那也是华夏名门,又为何要冒充陇西李氏呢?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赵郡李氏的显著支派的活动范围不出原常山郡。但其衰微支派,有在巨鹿郡内居住的。陈寅惜先生认为,李唐先世可能是赵郡李氏的“破落户”,或者根本就是赵郡李氏的“假冒牌”。因此,在唐初之时,李唐先称出于赵郡,后又改称陇西。诸多改易伪托,皆为掩饰其出身寒微。另有一些学者也认为,皇帝亲救修建祖陵、亲诏封祖帝号于象城的历史事实,是证明其祖籍出自于赵郡的最有力证据。如果此地不是皇家祖籍,作为一国之君,绝不会贸然行事,为天下后世所笑。至于把李唐祖籍改为陇西,是从玄宗天宝以后出现的事情,应是后人的伪托,至少在李渊建唐后的120多年间唐宗室庙先祖均未涉及陇西。五代和宋代以后,人们撰写的唐代史籍,大多数是根据李氏自撰的谱碟而写的,所以都伪托陇西李氏。不过,也有人认为李唐的伪托在这之前。宇文泰入关中时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隋书》里有一段是这样记载的:“诸姓子孙有功者,并令为其宗长,仍撰谱录,纪其所承。又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所以,李氏是承此风而改其郡望为陇西的。不过这种说法如果成立的话,我们对唐初诸帝在隆尧县修建建初陵和启运陵就无法圆满解释了。

一些人指出,即便李氏确实出自陇西,但从女系母统言之,在李晒娶了独孤氏为妻之后,李氏一族的血液中就有了少数民族的成分。即使在李晒以前李氏是纯种的汉族,身体里流淌的是高贵显门之血,但其妻独孤氏乃鲜卑贵族无疑。故从李渊起,他的身体里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贵族的血统。以后,李晒之子李渊娶窦氏,李渊之子李世民娶长孙氏。窦氏与长孙氏皆为鲜卑贵族。也就是说,李唐皇室血统之谜,鲜卑族的血统在李氏人中的比例一代比一代高。

此后李唐皇室中的人,最多不过1/8的汉人血统。而这八分之一是真是假,是优是劣还无法确定。因此不管李唐皇室如何篡改其祖先事迹,修订《氏族志》,均改变不了其为混血儿的事实。

已故的唐史学者胡如雷先生在他的《李世民传》一书中,提出了一种较为新颖的观点。他认为李唐氏族若仅就其男系论,固一纯粹之汉人。又说:民族是一个历史社会范畴,而不是一个种族生理范畴。既然李氏家族在长期的民族同化过程中已经汉化了,即使他们在唐代还保留某些胡族的习俗和遗风,我们也只能目之为纯粹汉人。更何况李氏自己也不愿承认出自蕃姓。从血统而言,子女的体貌特征可以继承父母双方,且有隔代遗传,既然李氏素与胡姓通婚,状貌类胡有可能来自母系方面,所以不能因此而断定李氏祖先必定是胡族。同时母系的胡姓窦氏、长孙氏等家族早已汉化,到唐代时更不应该把他们当成少数民族了。至于乱伦,毕竟只是唐朝皇族中少数特殊的事例,在唐代近三百年中大多是以遵循正常的人伦规范,何况这种事更多的是来源于剥削阶级的腐朽本性,未必是民族的习惯。他认为南北朝至隋唐间,这是一个胡汉同化的历史阶段,很多历史人物的血统都是很复杂的,并不单纯,李唐帝王始终是以汉族统治者的身份从事政治活动,胡族成分即使有,也没有在任何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政治生活。

处在隋唐民族融合的时代,要想彻底区分出一个人的血统,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李唐皇室的血统,依然是一个讲不清道不明的历史谜案,仍等待着历史学家们去继续认真地研究。

同类推荐
  • 考古故事总动员

    考古故事总动员

    课堂上的知识丰富着我们的头脑,课堂外面的世界丰富着我们的阅历。对人类来说,好奇几乎是一种本能。孩子们,你们一定也想知道人类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时光流逝,沧海桑田,锦绣的中华大地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人类到底从何而来?世界何时开始?对孩子们来说,过去的一切是他们渴望知道也急于知道的事情,这本书有孩子们想要知道的很多谜底。了解这些谜底,可以使孩子们更从容地审视历史,正视现实。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趣味百科(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趣味百科(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具有趣味性的百科知识,希望让读了这本的书青少年朋友都充满智慧,快来读读吧!
  • 春回天府(少儿卷)

    春回天府(少儿卷)

    每一个有呼吸、有生命迹象的地方都有迷彩的汪洋,白衣天使的汪洋,志愿者的汪洋,那是血脉连接起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天涯,甚至海角,每一个肩膀扛起生命的重量。春天回来了……
  • 最动人的品德故事(读好书系列)

    最动人的品德故事(读好书系列)

    本书会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品德修养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品德修养让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懂得诚信和尊重:让我们身居高位时,做到清正廉洁;让我们深陷困境时,仍然坚持不懈;让我们在为人子女时,更加懂得父母的艰辛,从而更加孝顺父母。
  • 小魔法师传奇

    小魔法师传奇

    那是个炎炎夏日,天蓝得像水洗过一样鲜亮。太阳扬着粲然的笑脸,整个大地像被投进蒸笼一样闷热难耐,屋脊上的琉璃瓦反射着太阳的强光,明晃晃的。往日里那些飞来飞去、没玩没了地喧闹的鸟儿,已经踪迹全无,它们也许是受不了这样的气温,躲了起来吧。整个村子,也安静得听不到一点儿声音。
热门推荐
  • 菊花禅

    菊花禅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它散发着草木香、胭脂香,又氤氲着晚风细雨的清凉,和年少情怀的幽寂惆怅。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或叙述与胭脂口红有关的成长过程中的细节,或对某种草木的描述与解读中,牵引出一段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甘肃历史人物

    甘肃历史人物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来,先后有众多的民族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甘肃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孕育和产生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空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本书在认真查考史籍及遗文碑刻等史料的基础上,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收入了365名各个朝代、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杰出历史人物。
  • EXO之彼岸花开物是人非

    EXO之彼岸花开物是人非

    别人都说永远暗恋最伤。那么,明目张胆的追呢?她永远追着他,却永远追不上他的步伐。他不会停下等她,当一切繁华落尽时,他停下了。只是那时候,他身后,早已空无一人。都说旋转木马是最残忍的游戏,他们彼此追踪,却永远都有距离。那么,他们呢?(推新书《花开半夏半忆殇》,一个巨大的阴谋,现实的真相,生活的无奈,黑暗和光明的碰撞,从未尝试的风格,强推~)
  • 重返都市之热血杀手

    重返都市之热血杀手

    【已完结】卧底多年,终待收网一日,却不幸任务失败,重返都市,他本该是冷血杀手,无奈天生血不冷,心太热,在学生萌妹和御姐之间周旋,三人合力,清除社会败类。
  • 蝶梦梁山

    蝶梦梁山

    一次意外,她穿越到古代,成为了祝英台。小时候,遇见了逗比腹黑的马文才,与他青梅竹马地长大,成了哥们求学时,遇见了高智商低情商的不谙风月的梁山伯,喜欢上了他然后爱情故事,在3个人之间展开故事按历史发展,原因却大相径庭前世今生,又有何联系?生死之后,终将明白心中所爱。。。
  • 神鼎气

    神鼎气

    这是一个修炼气和鼎之力的世界,只有实力能证明一切。没有实力?那你就是一个屁;没有伙伴只有实力,那你也是一个屁。震撼诸神大陆的十二神的来历,且看主人公枼神的成神之路。气等级的设定:气,气者,气师,气宗师,气宗,气王,气罗,气皇,气圣,仙气,神气。鼎之力等级设定:初鼎,中鼎,高鼎,力鼎,地鼎,天鼎,幻鼎,梦鼎,仙鼎,神鼎
  • 现代公司治理

    现代公司治理

    本书不仅就现代公司治理的产权制度基础、董事会职能再造及理想运作模式、企业家社会责任及行为道德规范、公司行为道德的治理目标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与新观点,而且对公司治理文化培育及公司治理文化的多层次性进行了阐述。
  • 毒舌家有美人鱼

    毒舌家有美人鱼

    “当你的生活没有寄望的时候,你还会坚持吗?”这个答案对于他来说是无解的。
  • 装甲小兵

    装甲小兵

    李顾紧紧的用右手拽着上帝的尾巴,犹豫着一步步的走向未知,小人物的故事,注定将被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