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77700000012

第12章 三次解除婚约

1912年8月13日,在马克斯·勃洛特的介绍下,卡夫卡结识了费丽丝·鲍尔。后来,卡夫卡与她两次订婚,两次解除婚约。他们两人的接触,断断续续一直到1917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两人共写了500多封信和明信片。1912年8月,卡夫卡的日记写道:

8月13日,我去勃洛特家里,费丽丝·鲍尔小姐正坐在桌旁,好像一个女仆,她究竟是什么人,对此,我并不想急切地知道,我只是立即做出决定,准备凑合着与她交朋友。她的脸庞清癯,骨骼宽大,这张毫无表情的脸把她表现得一清二楚。她的脖子赤裸着,身上披着一件外衣,从她的装束上看,她是个十分节俭的人,但我后来知道她并非如此。我挨着她这么近,以致我们俩在感情上有些疏远了。我那时是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中呢?我不理解这件大喜事,反正,我是不相信会有这种大喜事的……她的鼻子几乎是塌下去的,棕色的头发稍微有些硬,缺少魅力,当我在椅子上坐定时,已经对她有了一个不可磨灭的评价了。

9月20日,也就是在《判决》问世的第二天,卡夫卡第一次往柏林写信。费丽丝·鲍尔在柏林一家名叫“帕罗格拉芬”的公司里工作。卡夫卡在信中告诉她,自己想到巴勒斯坦去旅行,其实,这件事对他们俩的关系都不大。费丽丝对这封信只做了简短的回答,在这以后的3个星期里,费丽丝对卡夫卡的来信都表示缄默。后来,卡夫卡想通过马克斯·勃洛特做工作,争取费丽丝的回信。卡夫卡给勃洛特写了-封长信,告诉他自己被一些无聊的事所困扰,得不到别人的安慰。当时,卡夫卡的父母和妹夫联合开办了“布拉格第一石棉厂”。他们要求卡夫卡每天下午必须抽空照看工厂。他在信中说道:

我伫立在窗边,把脸紧紧贴在窗户的玻璃上,我要是纵身跳下去,肯定会把站在桥头上收买路钱的人吓一跳,我很适宜这么做。可是,在这段时间里,我觉得自己太坚硬了,所以,把自己摔到路面上去,摔个粉身碎骨的决心老下不了,这个决心只停留在表面上,它没有决定性地向纵深发展。我也觉得,活着能比死去更好地保证创作的进行。我可以在写完长篇小洗的开头部分以后,在14天以后,继续进行写作。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面对心满意足的父母亲,在工厂里、在我创作的小说中间自由自在地活动,以这种方法把自己保存下来……不过,到了今天早晨,我对这件事再也不能保持缄默了,我一个个地憎恨他们,我暗中想,我在14天以后,再也不跟他们打招呼了。夜里,我不是躺在床上,静静地入睡的,而是呆在屋外,不停地恨他们,同时,我也恨我自己;可是到了白天,我比晚上更没有主意。

这段时期,卡夫卡还把自己的一篇日记,稍加改动,作为随笔以“大声喧哗”为名字在《海德尔报》上发表,文章写道:

我坐在自己的房间里,这是整座住房喧哗声的集中点。我听到,住房里的所有房门都在啪啦啪啦地作响,它们发出的嘈杂声压倒了人们的脚步声;我还听到,有人在厨房里呼呼地关灶门;爸爸猛地一下冲进我的房子,他还穿着睡衣,急匆匆地走过我的房间。不一会,隔壁的房间里传来嚓嚓的扒灰声;瓦利在前厅一句一字地问爸爸,他的帽子是否已经擦干净了;爸爸回答时,发出一股嘘嘘的声音,他可能想要同我亲近些,可是这么一来,他的声音就显得更乱了。住房上的门铃响个不停,发出巨大的喧哗声,这声音好像是一个黏膜炎的喉咙发出来的。一个女人的唱歌声夹在这巨大的喧哗声中,更加嘈杂。紧接着又传来一阵低沉的男低音,这声音真有些肆无忌惮。突然,所有的声音都戛然而止,万籁俱寂。爸爸走了。现在,一种稍微柔而漫不经心、绝望的嘈杂声开始了,这声音是两只金丝雀发出来的。金丝雀的叫声又唤起了以前有过的念头:我是否应该把门开成一道缝,像蛇一样爬到隔壁的房间去,跪在我妹妹和她的小鸟面前,恳求她们安静下来。

马克斯·勃洛特收到卡夫卡的信后,立即到卡夫卡父母那里,反复劝说,让他们收回了让卡夫卡每天下午到工厂去的要求。他同时也给费丽丝去了两封信。因为费丽丝与卡夫卡接触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卡夫卡的举止行为有些异常,为此她心里感到很不安。勃洛特在信中恳求她“对弗朗茨近乎病态的多愁善感的状态多加安慰,应该知道,这是一个不平凡、出众的人物,人们应该特殊对待他,应该对他表示谅解和亲善,帮助他避免一切冲突”。

1912年10月23日,卡夫卡终于收到了费丽丝的回信,从这时起,他俩之间来往书信数量随即猛增,每月通信达二至三封,有时竟达到四封。在信中,卡夫卡向费丽丝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和自己今后在创作上的打算,并告诉她有关创作《美国》、《判决》、《变形记》等小说的情况。同时,他也谈到了自己的作息时间。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自9月中旬以来,一连几个月,他的写作时间不够,写作能力因时间的制约而发挥不出来。他开玩笑地称自己见缝插针的写作方法为“策略生活”:上午8时到下午2时是办公时间,下班后他就回家,3时左右午睡,一直到晚上7时半才起床,然后,他或者与朋友一起,或者一个人,去散步一个小时;散步回来同家人一起吃晚饭,晚上11点左右,卡夫卡便开始伏案工作了,他往往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有时还要更晚一些。

卡夫卡在刚开始同费丽丝通信后不久,就在一封信中明确地告诉她,即使对她有思念之情,那么,也是同写作有关的。在以后的几个星期里,随着卡夫卡同费丽丝关系的不断密切,他的这些话也越讲越明确,越来越直截了当了。卡夫卡认为费丽丝同她的朋友马克斯·勃洛特一样,是一个可靠、坚强、平静和勤勉的人,他可以对她畅所欲言。所以,当费丽丝有一次向卡夫卡暗示说,她自己同卡夫卡所想的完全相反时,卡夫卡便恼火地说,她这是要换一身衣服,并要同他一起来恐吓她自己。

12月初,卡夫卡通知费丽丝说,他圣诞节不准备去柏林了。这个节日本来是他们俩重逢的一个好机会,然而,卡夫卡却放弃了这个机会。当时,他正忙于《变形记》的结尾工作,他恐怕外界给他带来任何麻烦,就在他向费丽丝倾诉衷肠时,他也不忘向她说明:他们俩要结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卡夫卡摘录了一首诗送给费丽丝,诗的名字叫《寒夜里》:

寒夜里,我埋头读书,

忘记了,这已经是就寝的时间。

绣金的棉被上的芳香,

只留下淡淡的一片,

炉子里的火已经熄灭。

我那美丽的女郎,

忍不住一脸的嗔责,

她夺去了我手中的灯盏,

问我:

“你知道,现在是几点?”

多年来,卡夫卡一直很喜爱这首诗,在卡夫卡给费丽丝的信中,经常谈到这首诗,他认为,这首诗极好地注释了他自己的基本情况。卡夫卡根据这首诗向费丽丝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诗中的“女郎”不是“我”的朋友,而是“我”的妻子,诗中所说的那个寒夜仅仅是个例子,它代表了夫妇生活的全部情况,那么,她将怎样看待这一切。因为这首诗极准确地反映了卡夫卡进行文学创作的作息时间,他问她如果作为妻子,能否耐得住这种独守空房的寂寞。

整个1912年,费丽丝除了与卡夫卡相识时在勃洛特家见过一面之外,再也没有见过卡夫卡,对她来说,1912年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了。她的心情十分忧郁,对他们之间的事做了种种揣摩和猜测。对此,卡夫卡也多次说过:“如果我曾经不是因为写作或者与写作有关的事情而感到高兴过,那我就没有写作的才能。那么,一切都会来个天翻地覆,而且,这场天翻地覆马上就要来临。”费丽丝也很清楚,卡夫卡是知道马上就要翻天覆地的,因为卡夫卡已经多次向她这样暗示过:他已经失去了写作才能。他因写作《变形记》而中断了《美国》,这部长篇小说很难再继续写下去了,他绞尽脑汁,才勉强写了几页。到1913年1月,这部长篇小说的写作完全停止了。这时,卡夫卡想构思另外一部小说,他计划写一篇名叫《艾恩斯特·里曼的故事》的小说。但是这个计划也没有得到实施。其实,在1912年,他创作《判决》时,原是准备描写一场战争的,但是在写作过程中,他把积郁在内心的想法全部倾诉了出来,最后竟写成了《判决》这样一部小说。

1913年,卡夫卡是在第7本四开本里记日记的。在这个四开本的最后一页,他写了这么几行字:“这本日记以费丽丝开头,她在1913年5月2日扰乱了我的生活;我也用这个开端结尾。”1913年至1914年上半年,卡夫卡没有写出一部大部头的作品。新年开始,他想用体力劳动结束“自我折磨”,这是他以前多次采用过的方法。他长时间地在户外散步,在家具加工厂打短工,还进行骑马、游泳、划船等活动。卡夫卡非常喜欢划船,他在莫尔岛河上有一条自己的小船。从3月份起,他每天去布拉格附近的托洛雅果园劳动。

复活节期间,卡夫卡第一次去了柏林,看望了费丽丝。在圣灵降临节,他又一次去了柏林,这一次,费丽丝把她家里的人向卡夫卡一一作了介绍。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卡夫卡一直反复考虑,是否应该正式向费丽丝的父亲提亲。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期间,卡夫卡的日记里写的,都是与订婚格格不入的想法,使人对他“考虑订婚”这件事的动机产生怀疑。他在日记里写道:“我要不顾一切地得到孤寂,我只有我自己。”8月15日的日记写道:“我要不顾一切地同所有的事情、同所有的人断绝关系,我要同所有的人结仇,我不要同任何人说话。”但是恰恰在这同一天,他却给费丽丝的父亲去了一封信,正式向费丽丝提出求婚(这封信没有保存下来)。之后,他就急切地等待着回音,信发出后第6天,他万分烦躁,不等费丽丝父亲的回信,就迫不及待地草拟了第二封信,这封信是这样写的:

您犹豫再三,对我的请求迟迟不予答复,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女儿的求婚者面前,每一个当父亲的都会如此。但是,决不是因为您没有回信,我才给您写这第二封信,我殷切地希望您这么做,我的心都快要沸腾了。我之所以给您写这第二封信,那是因为我怕您会犹豫不决,或者说,怕您会就事论事,就像对待一般的婚姻一样去考虑我的请求。我恐怕,您没有注意到我在第一封信中所表露的真实思想,我在那封信中写了那么一段,目的就是要表露我的真实思想。我在那一段里这样写道:我无法忍受自己的职业。也许,您想跳过这句话,不去细细地琢磨它,但是,您不应该这么做。您应该追根究底,问个仔细,为什么我会不能忍受自己的职业,这样一来,我就不得不向您作一个简要、真实的回答了。

我无法忍受自己的职业,这是因为,它同我唯一的需求、同我唯一的爱好是背道而驰的。因为我仅仅是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我不可能,也不想成为其他的人,所以,我永远也不会对目前的工作感兴趣,它只能彻底地使我神经失常,我很快就要发疯了,最高强度的紧张状态紧紧地缠住我,一刻也不放松。今年是我和您女儿的前途充满忧虑和磨难的一年,它已经证明,我是没有丝毫抵御能力的。也许您会问我,我为什么不放弃这个职业,去专门搞文学创作呢?我对此的回答是,我没有这个能力,因此,我只能做可怜的回答:我没有这个能力。而且,从我对自己处境的总的看法来看,我正在这个职业上走向毁灭,极其迅速地走向毁灭。

敬请您把我同您的女儿作一个比较。她是一个健康、快乐、自然、坚强的姑娘,不管我在500多封信中多次强调过,也不管她怎样用“不”字来安慰我,她的话并不令人信服,事实还是如此。从我看到的来说,她跟我一起生活是不会幸福的。我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这不仅仅是因为有外在的原因,更重要的有我内在的原因,我的性格内向、沉默,不喜社交,而且,我并不把这看成是我的不幸,因为这些性格特点反映了我的生活目的,人们至少可以从我在家里的生活方式中,找到答案。我生活在父母的家里,生活在最善良、最可亲的人中间,但是,我在家里比陌生人还要感到陌生。在最近几年里,我每天同妈妈的谈话,平均不到20个字,同爸爸我只是应付一下而已;我在同已经出嫁的妹妹和她丈夫淡话时,心里总是憋着一股气,原因是,我同他们没有一丁点共同语言。我对一切不是文字的东西都感到无聊、厌恶,因为它们打扰我,或者说是耽误我,尽管我也知道,我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我对家庭生活一窍不通,我最多只有观察的头脑。在我的感觉中,我是没有亲戚的。在我看来,所有的来客都是我的敌人。婚姻不能改变我,就像我的职业不能改变我一样。

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卡夫卡是怎样描写自己的生活环境的,他擅长把简单明了的环境刻画成复杂的世界,使之具有多层意思,只要他认为,这个环境影响他的文学创作,他就会这么做。但是,他在描写这样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常常为没有什么结果而伤脑筋,并因此很内疚,责备自己。事实说明,他对家庭的这种描写是言过其实的,只有极少的细节与事实比较接近,在家庭中,他经常与妈妈、爸爸、妹妹说话,特别是同奥特拉妹妹说话的时间就更多了。

卡夫卡的第二封信还没有寄出,费丽丝父亲的回信就已经到了,所以这第二封信没有寄出去。费丽丝父亲在回信中,同意了卡夫卡对他女儿的求婚。但是,卡夫卡接到这封信后,没有对他做任何直接的回答,而是写了一封信,请费丽丝转交她父亲。费丽丝很可能没有转交这封信,她要求卡夫卡改变一下信中的某些提法,但卡夫卡没有接受她的请求,他援引了格里尔帕尔莱、陀思妥耶夫斯基、克莱斯特、福楼拜等人的事迹,这些都是他一直非常崇拜的作家,卡夫卡告诉费丽丝说,他不能改变信中的措辞。

卡夫卡为了替自己辩护,解释自己各种行为,进而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他经常引用一些作家的生平和事迹,这些作家在生活和创作上都遇到了许多困难,卡夫卡总是借用他们的遭遇来说自己,而不敢直接地把矛头指向自己。1913年9月,卡夫卡第一次与费丽丝产生了裂痕,这给他以后做出此类行动选择了一个模式,并逐渐固定下来。当他必须在“生活”和文学两者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时,他总是选择后者,但是,从实际生活看,他的这种选择只是表层的,是表面现象。其实,在内心里,他从不反对生活,所以,这种选择总是不停地进行着。在这期间,卡夫卡和他在保险事务所的同事一起,去维也纳旅游,并在那里参加了“国防救护和卫生会议”,通过这些事务性活动,他从这种严酷的抉择中解脱出来。在维也纳期间,他给费丽丝写了几次信,向他讲述了国际救护和卫生会议的情况,并转达了与此同时在维也纳召开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的情况。9月中旬,他独自一人继续去特里斯特和威尼斯旅行。途中经过维洛那,在那里他给费丽丝寄去了最后一张明信片。之后,他住进了里伐疗养院,这所疗养院他早些年曾经来过。卡夫卡在里伐疗养院住了几个星期,在那里他结识了G。W。,她才18岁,是一个瑞士姑娘。这是卡夫卡的第二次艳遇,是卡夫卡第二次与“一个妩媚的姑娘有甜蜜的风流韵事”,他“第一次认识了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姑娘,他几乎完全陶醉于她那女性的魅力之中”,而这一次,“她还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而他则完全恍惚迷惘,不知天南地北了”。10年以后,卡夫卡还经常提起那些日子,说那些日子充满了“宁静的醉意”。与上次一样,卡夫卡对这次艳遇也是守口如瓶,对任何人也没有说过。三年半以后,卡夫卡也为这棵爱情树建起了一尊纪念碑。这尊纪念碑比前一尊更加清晰、更容易辨认。如果说,拉邦只是想躲避乡村的婚事准备工作,那么,“猎人格拉胡斯则在里伐降落了,他既没有完全断气,也不是好好地活着,而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猎人格拉胡斯,这个名字同卡夫卡作品中其他的人名一样,也包含着双重含义,是人们注释作品的重要突破口,“格拉胡斯”是意大利语,意思是“穴鸟”,而“卡夫卡”也是“穴鸟”的意思。在作品中,格拉胡斯这样说他自己:“没有人会阅读我在这里写的东西,没有人会来帮助我……想让别人来帮助自己,这种想法是一种疾病,它必须在病床上才能得以治疗,这一点我很清楚,所以,我不是为了求得别人的帮助才写作的,虽然,我十分强烈地希望会有人来帮助我。不管我有多么自由,比如现在,我总希望有人会来帮助我。”

卡夫卡从里伐回来之后的两星期,恢复了同费丽丝的通信,同年11月1日他还去柏林看了她。1914年5月,费丽丝来到了布拉格,租了一套住房,后来在费丽丝的朋友格雷特,以及卡夫卡的一些朋友的帮助下,卡夫卡与费丽丝·鲍尔于6月1日在柏林举行了订婚的仪式。这对卡夫卡来说,是“解救自己的一个尝试”。他在日记中写道:“去年夏天我同费丽丝决裂了,那是因为我过多地考虑文学创作……我那时一直认为,结婚会损害我的文学创作……我不能倍加绝望地等待着,我不能目睹着费丽丝渐渐地离我而去,渐渐地消失,此外,我也越来越不能拯救自己了。”与费丽丝订婚以后,并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摆脱困境,反而觉得自己像“囚犯”一样被捆住了,“全身戴着镣铐,被安置在一个角落里”。7月12日,卡夫卡在柏林同费丽丝·鲍尔解除了婚约,随即就去波罗的海旅行,在这之前的14天,萨拉热窝爆发了战争。卡夫卡当时身体非常虚弱,因此,在义务兵役人选中被除了名。在他的书信和日记中,他很少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但是,他对战争的立场是很鲜明的,他十分憎恨挑起战争的人,他说:“我愤恨地诅咒他们,让他们见鬼去吧!”卡夫卡对战争的批判是非常严厉的,这种批判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战争爆发后两个月,他创作了小说《在流放地》,小说中旅行者的目光,就是卡夫卡看待战争的目光;旅行者在询问流放地的特殊行刑习惯时,眼睛中流露出批评、冷静、求实的目光。

8月份,卡夫卡的大妹妹,为了躲避战祸,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布拉格的娘家,卡夫卡不得不搬了出去,离开了他称之为“无法忍受的家庭集体”。他在比雷克巷10号租用了一间房子,由于他对噪声特别敏感,左邻右舍都把他看成一个可怕的幽灵,此后他多次搬迁。他搬迁后在日记里写道:“描绘我梦幻般的内心世界,这个念头高于一切,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那些次要的事情以可怕的方式枯萎了,而且,现在还继续枯萎着。只有这——描写我梦幻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我满意。”

卡夫卡开始独立生活以后,他的文学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过去的一年半里,他的文学创作全部停止了,这时,他的创作能力又恢复了,他说:“几天来,我一直在写作,我真希望能这样写下去。现在情况同两年前不同了,我再也得不到庇护了。我虽然进入了写作状态,但我总有这么一个想法:事实已经证明,我这种有规律的、空虚的、令人神经错乱的独身生活是行之有效的;我可以重新与自己对话。我再也不凝视天空了。只有这样,我才有一个转机。”

1914年8月,卡夫卡开始了长篇小说《审判》的创作,这次创作进程很快,两个月的时间,他就写了好几章。到了10月初,卡夫卡休息了一个星期。10月8日到18日这11个夜晚,他一气呵成,完成了《美国》的一章(即我们现在看到的最后一章。这部小说最后也没有完成),同时还完成了短篇小说《在流放地》。

长篇小说《审判》中有这么一句话:“在他在31岁生日前夕”,小说主人公约瑟夫·K被处决了。而卡夫卡本人则在他31岁生日的前夕,决定去柏林同费丽丝解除婚约。在他的日记里把在“阿斯卡纳大院”举行的退婚手续称为“设在旅馆里的法庭”。《审判》的法律引文中,称它为“故事”。关于这个看门人的故事堪称卡夫卡的杰作,他本人对此也很得意。卡夫卡把这个故事从“在大教堂里”这一章中单独取出来,改编成一个独立的短篇小说,名之为《法律面前》,他经常给朋友朗读这部短篇小说,而且他还把这个短篇小说选入他的短篇故事集《乡村医生》里。

1914年10月份,由于卡夫卡的妹夫去服了兵役,他的工厂必须由卡夫卡照看,卡夫卡每天下午必须到工厂里去。所以卡夫卡在日记里写道:“没有写作,写作完全停顿了;今天又一事无成。”这一次,同1913年秋天一样,卡夫卡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又开始思念费丽丝,他写道:“在我的前面是办公室和每况愈下的工作,我总是六神无主,不知所措。我最坚强的支柱,是以奇特的方式思念费丽丝,到现在为止,我已经两个月没同费丽丝来往了,我过着十分安静的生活。我梦见她就像梦见再也不能复活的死人一样。现在,我又有接近她的可能性了,她又成了我一切事物的中心……现在,我一点都写不了了,这倒不是因为我失去了写作能力,而是因为我看到了接近她的义务、接近她的途径。也许,我前面只有一些小小的障碍,我只要冲破那些障碍就能与她重归于好,但是,我不会这么做……BL。的回音已经来了,我得赶紧答复她,为了这件事,我又没了主意。”

上面所说的BL。,就是费丽丝的女友格蕾特·布劳赫。从1914年开始,他们之间就有了通信来往,布劳赫是卡夫卡与费丽丝中间的桥梁,但是经过接触,卡夫卡与布劳赫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外人谁也不知道,只是从格蕾特·布劳赫1940年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才知道。当时卡夫卡与布劳赫产生了暧昧关系,卡夫卡本人也只知道这些,而布劳赫1915年为他产下了一个私生子,这个私生子在7年以后便夭折了,比卡夫卡死得还早,这些卡夫卡都不知道。

1916年1月,卡夫卡与费丽丝在博登巴赫重逢了,这是他们在解除婚约之后的第一次相遇,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俩都发现,对方没有脱胎换骨的改变,我们双方都默默地说,对方是不可动摇的,是无法改变的,也是毫无怜悯之心的。我要过一种美好的生活,这个生活是为了写作而专门设计出来的,我的这个要求丝毫没有减弱。但是,她对我这个无声的要求却不予理睬,她只要求我中庸一些。她要求有一套舒适的住房;她所感兴趣的是工厂,丰盛一点的饭菜,她希望有一间装了暖气设备的屋子,热乎乎的,晚上十一点钟就上床睡觉。她还拨正了我的手表,多年来,我的表一直快一个小时。她坚持认为,她这样做是对的,而且,她还继续这样做下去。我对侍者说:“请给我拿一份报纸来,我要把它看完。”她指正了我的错,她是有道理的。当她说道“个人的得分”时,她的嗓门很高;但说到理想的房间陈设时,我却没有丝毫纠正她的地方。

这一次卡夫卡与费丽丝的重逢,卡夫卡不再像第一次那样偏激,而是现实得多了,他再也不想过违心的生活,而把费丽丝当成自己的一条出路。

卡夫卡一直想远离布拉格,这个愿望在这时期尤为强烈,但是他始终没有想出办法和理由。这时,他想借应征服役这个幌子,离开布拉格。1915年12月,他向他的上司第一次口头上表达了这个愿望:1916年5月他向工人事务保险事务所提出了一份正式的书面服役申请,再次重申了这个愿望。但在他当时的日记里却这样写道:“我把申请交给了经理,我请求他,如果今年秋天结束战争的话,就让我晚些时候停薪休假,我要做长期休假。如果战争延续下去,我就请他把我解雇得了,其实,这纯粹是谎言,如果我申请长期休假,若不批准,我就要求把我解雇,这里,有一半是谎言。如果我直接提出辞职,这才是事实,但是,我不敢做这两件假设的事情,于是就写下了那弥天大谎——请求服役。今天,我同经理谈了一次,但毫无收益。他认为,我要休假三星期的申请超过了一般雇员的标准……虽然,他觉得我提出长期停薪休假有些荒谬……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只字不提我的文学创作。”

卡夫卡的这个申请没有得到允许,后来他也不提了,因为没有必要了。1916年7月,在马琳巴特的巴尔莫拉尔旅馆和奥斯鲍纳旅馆,卡夫卡与费丽丝共同度过了10个昼夜,他们同居了。卡夫卡在日记中写道:“只有在深层,也许会有一泓水才能称得上溪水……同任何人一起生活,都是不堪忍受的,我并不因此而感到遗憾。我所遗憾的是,自己没有独立生活的可能性。”他感到,与费丽丝共同生活,这将是很困难的事情,他说:“我只是通过信件才认识费丽丝的,但真正了解她本人,那只是两天前的事情。不过现在,我对她也没有完全了解,我仍有许多疑团,她那充满了柔情蜜意的目光,她那女性深层自动张开的时候,那是妙不可言的。”费丽丝走后,卡夫卡马上给马克斯·勃洛特写了一封信:

……因为这事情糟糕到了极点,所以它才显得稍微有所改善,至少,束缚我的绳索松了一些。我觉得自己稍微能适应一些这种事情了。她是一个荡然无存的真空,她向我伸出双手,求我救救她。同时,她又帮了我,我同她发生了以前从不熟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看到了她那充满信任的目光,我不能对她置之不理。我将永久保存的那些东西撕破了(这不是个别的东西,而是全部)。我知道,从这个裂缝中会产生比生命更多的东西,产生出比生命更多的灾难,但这不是我自己招惹出来的,而是别人强加于我的。对此,我没有权利进行抵抗,更没有权利在这事情发生以前,用双手去引发它,以再次让那样一种目光注视自己……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有了一些转机,我们俩之间的协议是简单扼要的:战争结束后不久我们就结婚,在柏林郊区租两至三个房间,各自负责自己的经济支出。费丽丝像以前一样,继续搞她的工作。而我呢,这可说不准。

1915年秋,卡夫卡获冯太诺文学奖;11月,《变形记》在《近日新书》的第22卷、23卷合订本中出版了;1916年9月《判决》在第34卷出版。同年11月10日,卡夫卡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公开朗读自己的作品。他在慕尼黑的高尔茨书店朗读了短篇小说《在流放地》,费丽丝也参加了朗读报告会。据当时的报道,卡夫卡的朗读与他的作品十分合拍,他的语调十分冷静,更没有当时盛行的那种宣言式激情,他的德语带有浓厚的布拉格腔。这次朗读,给卡夫卡带来了巨大的自信心,他写道:“我满怀着勇气从慕尼黑回来。”他的写作状态又恢复了。之后,他想方设法寻找一处新房子,一是因为原来租的房子太吵,二是给费丽丝准备的。但是没有结果,后来,她妹妹把租用的一间小屋夜晚供他使用。1916年冬,他创作了《乡村医生》、《在游廊里》、《兄弟残杀》和《下一个村落》,还有未完成的剧本《墓穴看守》和短篇小说《桥》、《猎人格拉胡斯》、《木桶骑士》、《豺狼与阿拉伯人》、《新来的律师》。

1917年3月,卡夫卡为了不再打扰妹妹,在施恩鲍恩宫租下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施恩鲍恩宫是布拉格18世纪的一栋住宅,它在城堡下面,宫殿旁还有一个果园,果园的一边与劳伦茨山相接。劳伦茨山附近有一座“饥饿墙”,它就在卡夫卡的住室附近。这道墙是由刑期已满、马上就要被聘用的囚犯建造起来的,墙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卡夫卡根据这座“墙”,创作了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小说反映了“主管部门需要一些没有使用目的的东西”这个主题。这期间,卡夫卡还创作了《在庭院门上的一击》、《给科学院的报告》和其他两部小说。他把《乡村医生》寄给出版社,完成了《在流放地》的最后的修改和润色的工作,并再次改写了小说的结尾。这一时期,他已经下了决心,准备辞去工人事故保险事务所的工作,建立家庭,成为一名专业作家。1917年7月,卡夫卡与费丽丝一起去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去看望费丽丝的妹妹。从布达佩斯回来的第二天,他曾做过这样的声明:“他同新娘闹翻了,当时,他十分平静,甚至还感到很舒畅。”不久,也就是1917年8月初,卡夫卡咯血了,一个月后,医院大夫确诊,他患了早期肺结核。5年来,卡夫卡当作家的决心时大时小,动摇不定,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曾反对过当官,他有时反对婚姻,但有时又争取婚姻,他把自己这种矛盾状况写进了日记:“如果我过一段时间死了,或者丧失了生活能力……那我会说,是我自己撕碎了自己……这个世界——费丽丝是它的代表——和我在不停地冲突,这个冲突是避免不了的,它撕碎了我的身躯。”

由于卡夫卡患了肺结核,工人事故保险事务所第一次批准卡夫卡休假8个月,这是一个很长的假期,卡夫卡立即到他妹妹奥特拉那里。奥特拉在波西米亚北部楚劳,经营姐夫的一个小庄园。卡夫卡在那里写信给马克斯·勃洛特:

不管怎样,今天我对结核病的态度,就像孩子抓住妈妈的衣裙一样,紧抓不放,希望能从中得到帮助……我一直在设法解释病因,因为这病不是我去追来的。我有时觉得,大脑和肺部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而我对此却一无所知。不过,我可以说,如果这一切事情真的那样发生了,那么,它们也是错的。这是我的初步认识,这是第一段阶梯的第一层台阶,台阶上放着一张双人床,它在等我,它将自动打开,算是对我存在的报酬,算是对我这种人存在意义的写照。不过,这张床肯定不会打开的,我也肯定不会越过考斯卡岛的。我是否应该感谢自己没有结婚的能力?我要是真的结了婚,那么,我立刻会变成一个狂乱、疯癫的人,现在,我正慢慢地变成这样一个人。在这短短的假期里,不是我自己,而是其他东西得到了休整。

9月20日,费丽丝来到楚劳看望了卡夫卡,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个冷血动物,我毫无感情。我冤枉了她,让她受了酷刑,而且,我还亲自使用了刑具……”1917年12月,卡夫卡和费丽丝,分别从楚劳和柏林来到布拉格,27日他俩解除了婚约。卡夫卡刚把费丽丝送上去柏林的火车,就去办公室找勃洛特,勃洛特后来回忆这件事时说:“他刚刚把费丽丝送上火车。他脸色煞白,神情变得十分严酷、冷峻。突然,他失声痛哭起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这样放声大哭,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幕,这是我所经历的最可怖景象。当时,在办公室里,除了我以外,还有另外两个人,一个同事紧挨着我的桌子坐着。那时,我在邮电总署的一个法律处工作……这真是一个布满了灰烬,十分龌龊的办公地点,它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卡夫卡径直走进办公室,在我办公桌旁的沙发上坐了下来,那沙发是专门为当事人准备的,前来请求帮助的人,养老金享有者,被告,等等。他们来办公室时,总是坐在那张沙发上。卡夫卡伤心地啜泣着,呜呜咽咽地说:‘非要有这样的事不成吗?这实在是太可怕了!’泪水沿着他的脸往下淌,我还从没有见过卡夫卡这样张皇失措。”

卡夫卡从马克斯·勃洛特办公室回来后的第二天,就给妹妹奥特拉写了一封信,谈到了他解除婚约的原因:

同费丽丝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是十分不幸的。第一天除外,那天,我们还没来得及谈主要问题。昨天下午我哭了,把我成年以后所有的哭泣加在一起,也没有昨天下午这么多。如果我对这个决定的正确性有一丝一毫的怀疑的话,那一切就会更加糟糕。当然,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必要的,对此,我毫不怀疑,这样的怀疑是根本不会出现的。退婚这个行动,从它本身而言,是不对的。而且,费丽丝在接受退婚时显得十分平静,甚至还很友好,就使退婚这件事更加糟糕。可惜所有这一切,都不能动摇我退婚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对外界,我解除婚约的理由是身体有病,我对父亲也是这么说的。

从这封信中,我们能够看出,肺结核只是他退婚的一个借口,其实卡夫卡只是不想结婚,他再一次想与外界断绝来往。1918年夏季和秋季,卡夫卡都住在布拉格,11月份,他到布拉格东部的一个小镇施莱岑去旅行。在那里,他结识了年轻的捷克姑娘朱丽叶,沃丽莱克,卡夫卡又一次违背了自己的原则,与朱丽叶订了婚,不久又退婚。从卡夫卡给朱丽叶妹妹的一封信中,我们可以了解这次婚约的始末:

你可知道我和朱丽叶是怎样相识的吗?我们的相识十分奇特,对相信迷信的人说,这样的相识不是好兆,它是不吉利的。我们每次相会,就要不停地笑好几天。在吃饭的时候,在散步的时候,当我们面对面地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要笑一通。总起来说,我们的笑声是不欢畅的,因为我们没有充足的理由这样纵情欢笑,这莫名其妙的笑声是折磨人的,令人羞惭的;这笑声使我们俩更加疏远,不能在一起吃饭,会面也少了,我想,这是符合我们的目的的。尽管我过了一年比较快活、自由自在、宁静的生活(撇开疾病不说),但是,我像一个遍体鳞伤的人,只要不磕不碰,我就能在百般痛苦中苟延残喘下去;但只要一碰到我最致命的痛处,我就会被掷回来,而且,我再也不能经历以前那种事了。那些事情已经是、而且永远是过去的事情,而疼痛的形式却保留了下来,这是条地地道道的创伤渠道。在渠道内,每一阵疼痛都在来回移动。对此,我像第一天一样,害怕极了,而且,这次恐惧感更加强烈,因为我的抵抗能力很弱……当时,也就是我和朱丽叶刚认识时,我一到夜里就辗转反侧,彻夜不眠,这是我一年来的第一次失眠,我看到了威胁。

朱丽叶的情况可能要好一些,这不仅是因为,她是一个姑娘,而且,她有一种绝妙的、不易受外界影响的热情与冷峻,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就这样熬了过来。至于休息,我们休息得很少,我原来真的想能天天去看病。但是,没有时间。就这样,我和朱丽叶一起熬了过来。人们已经在我们俩身上觉察到,在某种意义上,婚姻和孩子是最值得我去追求的东西,但是,我是不能结婚的。我拿出其他的证据也是白搭,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不能让人心服口服的,所以,能说明我不能结婚的最好证据,就是同费丽丝·鲍尔两次退婚这个事实。我们就退了婚。

退婚以后,我在施莱岑住了3个星期,在这3个星期里,我们双方都没写过一封信。但是,当我去布拉格的时候,她也坐飞机,迅速赶到了那儿,我们俩又相会了,除此之外,我从没有其他的办法。不过,在所有的这些事情中,是我在起主导作用……

既然,我曾经有过十分严酷的经历(仅仅是我自己有过严酷的经历),那么,我还有什么权利这样做?现在的情况要比以前好得多,这是我不曾想到的。这里,我不想对此作一一的论证,而只想说,我们俩曾经近在咫尺(现在仍然如此),而朱丽叶却一点都不知道。可以做一个假设,我为结婚而做的一切准备工作,最后都将彻底废除。也可以做这样的假设:我与父亲有一种不幸的关系,只要他对我做的某件事情持反对的态度,那么,这个反对态度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这件事是正确的。在我看来,这次婚姻虽然根植于爱情,但归根结底,这是建立在理智上的婚配……

我内心的抗拒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消失的,在某种程度上,它总是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这抗拒的对象是什么?谈到这个抗拒,我只会像对陌生的事情一样,显得局促不安,张口结舌。我个人根本没有力量去驾驭这些抗拒,如果抗拒想要发挥作用,那我就只能听从它的摆布了。每次碰到婚姻问题,我总是先把物质方面的考虑放在一边……而这次婚姻的风波却不一样,它对我讲了一些事,鬼使神差地把我在物质上的担心,掺和进其他事情当中,因为那些担心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这场风波对我说,你得为自己内在的境况而不停地奋斗,你虽然竭尽全力地奋斗,但光靠这些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得建立起自己的家……但是,你依靠什么力量去这么做?给你生了多少孩子,你就要多少孩子。本来嘛,你结婚,就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如果在生儿育女问题上,对已婚夫妇加以限制,那样,你会不寒而栗的。但是,你毕竟不是农民,国家是不会替你抚养孩子的;而且从根本上看,你的情况是:紧张过度,完完全全地为文学所吸引了,肺功能已经虚弱不堪,整天在办公室里搞那些抄抄写写的事,累得喘不过气来。你还要在这种情况下结婚,而且,你还大言不惭地承认,自己必须结婚。你心怀这个目的,却还有胆量,要求自己心安理得地进入梦乡。第二天,你的头像正在溃烂的伤口,疼得要命,但你还恍惚迷离地到处乱跑。难道你还想凭着白天的这种精神状态,连累一个完全信赖你、献身于你、对你忠心耿耿的姑娘,让她伤心?

您也许会指责我说,这一切我是早就知道的,也就是说,我不应该把订婚这件事办到这步田地再退婚,免得与这件事有关的人受到这般折磨,对此,我要说这么几点:第一,即使人们有过类似退婚的经历,人们也不能预知,这一次,也会以退婚而告终,人们只能重新经历这样的事情,除此之外,没有办法;第二,当时,我确实没有选择的余地,我对结婚已经死了心。从这一点来看,我当时比较宁静、比较快活的心情是莫名其妙的,是根本没有根据的。于是我就想,我至少应该通过结婚,或者不顾一切地为结婚作准备,用这种方法来为自己找到一个高兴的理由,所以,与朱丽叶的订婚完全是我的精神状态所迫;第三,正如我以前常说的那样,当时的局势对订婚极为有利,我有希望完成自己想要办的事情。虽然我不能不顾及蕴藏在内心深处的另一股力量,即反对订婚的力量,但是,所有的力量都在我坚定的决心面前退却了、回避了。虽然它们要用失眠来动摇、销蚀我的订婚决心,但是,它们根本不能光明正大地出现。我的希望就建立在我虚弱的内心思想之间的竞赛,这个竞赛分为几个阶段。首先,对疾病的治疗搁置下来,因为教授们都休假去了——这很不妙;其次,我父亲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里,反对我和朱丽叶这门亲事,这对我反而倒是有利。因为这样一来,我的精力分散了,我就不会一味沉湎于结婚这件危险的事情之中。再次就是,我有可能搬迁到可以容身的住房里去——很凑巧,有人能在短短的一星期之内,向我们提供住房。而且,这件事情相当有把握。真要是这样,我们都已经结完婚了。可是到了星期五,我们发现,那房子已被其他人租走了,这样,星期天我们无论如何也结不了婚。我不想说,这是我们的不幸;如果我们真的结了婚,那么我们关系的破裂也许会更加使人恼怒,以致新婚夫妻双双都被埋葬。我要说,我对结婚抱这么大希望不是没道理的,用事实来衡量,我只是个贫困的人,因为我贫困,所以我就不得不冒一下风险,孤注一掷,准备结婚。我说的不是谎话。

这在当时是一个转折点,以后,我再也控制不了局面,给我的限制已经满了。以前一直在遥远的天际向我发出警告的东西,现在真的在我耳畔轰鸣,朱丽叶大概从事态发展的迹象中,了解到了我关于订婚的一些动机和想法,我没有其他办法,最后,只好和盘托出了。

同类推荐
  •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自己为半个台湾人,而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远不止他一人。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方东美、南怀瑾等一批国学大师,主要讲述他们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之后的人生经历。有家不能回,有亲不相见,他们只能在故纸堆了寻求慰藉,读者在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之时,也可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无奈。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伤心的政治:袁世凯的宦海残局

    伤心的政治:袁世凯的宦海残局

    写史,最难的是写人。历史是人折腾出来的,说史,即使是单纯的大事记,也免不了有人在里面,不能把人和事剥离开。但是,现在做历史的,往往见事不见人,写来写去,干巴巴的,就那么点事儿,里面当然有人,但是人都“事儿”化了,没血没肉没性情。说实在的,不是写史的人不想写人,一边是多年的积习难改,一边是写人也的确有难度。
  • 文字生涯

    文字生涯

    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存在主义思想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
热门推荐
  • 中学时代的青春

    中学时代的青春

    小心;“我该怎么做”代阳:“小心,,我爱你,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前刚:“你不能爱她。她是我的”婷婷:“代阳,你回头看看我的心吧”梅梅:“前刚,我错了,”
  • 辣妈要出逃

    辣妈要出逃

    死了六年的未婚妻强势回归,还有疑似情敌之子杀上门来!某男欣喜,刚要和现任女友退婚,首席秘书突然失踪,未婚妻更是仇杀不断……阴谋背后到底谁才是黑手?萌宝,酷爹强势联合,“哼!敢动我妈咪?你们找死!”
  • 老子处世真经:俗解老子29大修身要诀

    老子处世真经:俗解老子29大修身要诀

    王少农所著本书,对老子处世之道有较为透辟的观察,精彩观点,随意而出,令人咀嚼。因此,我希望渴望“心灵休息”的人,读一读此书,会从中找到你所需的“生活蛋糕”!
  • 长世欢

    长世欢

    年少初遇尽付真心,你给我最郑重的承诺。多年后再见,你高高在上,身边风云万千,我在你左右厄运不断,待风云落定之后,是否还会有你最真挚的回眸?还是温柔的笑,同我说,护在我左右?曾以为,世间开得最茂盛的白束,它早就随着云浮宫的消失而幻灭,化为灰烬!后来才知道,最茂盛的白束,盛开在水月城,怒放在你窗下,风雨飘摇也好,物是人非也罢,都如同在那生命里的最后一天,尽情妖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奇妙的鱼类世界

    奇妙的鱼类世界

    鱼类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栖居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水生环境中。无论是在湖泊、河流这些淡水环境中,还是在大海、大洋这些咸水环境中,都可以看到它们悠游自在的身影。
  • 星火沉浮

    星火沉浮

    身无分文山村少年走出大山,不畏艰难,不畏失败,坚信自己,在尔虞我诈的繁华都市挣扎,一步步成为真正的首富。
  • 修真在美国

    修真在美国

    云州大陆第一魔修林枫,渡劫时意外穿越到美国。实力尽失,而且不顺心的事接二连三,林枫该怎么办。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暴毙。蜘蛛侠,钢铁侠,变形金刚,X战警,血族,狼族……且看林枫如何周旋之中,如何狂在其中。PS1:作者菌没去过美国,书中有些地方不符合美国口味的,希望大家不要介意。PS2:本书是一些美国大片的串烧,希望大家喜欢。PS3:求收藏,求推荐!O(∩_∩)O谢谢!
  • 雪之羽辰

    雪之羽辰

    她十七岁那年,得知了自己的身份;他为了找她,隐藏身份来到了她所在的学校。此后他们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五年后他告诉了她,他与她之间真正的关系,她回到曾经生活了十七年的城市,找到了学生时期的男友,却发现他已经……一气之下出了国。三年后,回到过内,她该如何选择自己爱的人?
  • 天神重生

    天神重生

    在百神争霸的年代里,谁不想独占鳌头?懂的隐忍,学会辨别,明白自身的处境,才能让你在危险的境地反败为胜,看一代曾经的霸主被算计后的重生是怎样的丰富多彩,成神不是梦,天神中我依然独占鳌头!且看天神重生后风姿怎样让美女欲罢不能,怎样让天下英豪称臣。
  • 绝境生活

    绝境生活

    主人公欧阳浩与自己的兄弟幽宁鬼马在沙漠,盆地等绝境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