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88100000013

第13章 宇宙观与经学态度

一、“气外无理”与“阴阳生万物”

李塨遵循师说,主张理气一元论,认为气外无理。且看李塨与学者王复礼的对话:“草堂曰:‘颜先生言理气为一,理气亦似微分。’曰:‘无分也。孔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其有条理谓之理,非气外别有道理也。’颜元“理气为一”的主张,是对程朱理学气外有理、理先气后观点的否定。王复礼对颜元的观点,并不完全赞同。李塨觉察后,以“非气外别有道理”,对颜元观点作了肯定。

“非气外有理”的根据,他在辨别“理”字来历时作了论说:

后儒曰:“太极是理,阴阳是气。太极生两仪,为理生气,则是道家生天地之说矣。”“理”字,圣经罕见,惟《易》“穷理”、《中庸》“文理”、《孟子》“理也”三言,乃指道之条理,余皆言道。自宋儒以“理”为谈柄,而“道”字反轻,传至今日,智愚皆言“理”,而罕言“道”矣。窃谓即以“理”代“道”字,而气外无理。《中庸传注问》。

“后儒”是指朱熹,朱熹承认“气”的存在,但以为“气”只是构成万物的材料,“理”才是生成万物的根本。万物均是由“理”与“气”结合而成的,“理”与“气”的关系是“理”为根本。“有是理便是有气,但理是本。”《朱子语类》卷一。能生“气”的“理”,又是先验的、超越于万物之上的精神性本体:“万一天地万物都陷了,毕竟理在这里。”万物有成毁,而“理”超出这成毁之外,是永恒的、独立的存在。李塨以为,朱熹强调的“理”,在古代典籍中是很少用及的,更多的是以“道”来表示。“道”从首、从走,为人们走路时必经的地方,后引申为规律。然而要清算理学,而不去拔掉“理”能生“气”这一障碍,说得再多也没击中要害。于是李塨承继颜元“理气为一”的见解,提出“气外无理”的主张。“气”是生成万物的根本,万物之中的“理”,就不能游离于“气”之外。

李塨是个气本论者,认为世界本原是阴、阳二气:

圣经言道,皆属虚字,无在阴阳伦常之外,而别有一物曰道曰理者。《易》曰:“立天之道曰阳与阴,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则道者乃阴阳、刚柔、仁义之通名,不在阴阳前也。《周易传注》卷五。

依李塨的意思,阴阳是“气”,刚柔是阴阳二气的属性。阴阳二气刚柔相推,产生了天地万物,也即“阴阳在前”。“阴阳在前”,是针对朱熹的“理”世界而发的。按照朱熹的“理在气先”的理本论,在万物产生之前,先存在着一个“理”的世界。这个“理”运动的结果,就派生出了天地万物:“实理流行,发生万物,牛得之为牛,马得之为马,草木得之为草木。”《朱子语类》卷二十七。“阴阳在前”有两个意思:在阴阳二气存在之前,没有其他存在物;阴阳二气之外,没有一个东西能成为产生万事万物的本体。“道”或“理”是人们抽象思维中存在的“虚字”,为概念性的“通名”。如果说在产生万物的阴阳二气没有出现以前,已有“通名”的存在,那就是概念先于事物。能为人服役的牛马是“在前”的,而人们思维中关于牛马的“通名”是后起的。

李塨在与学生讨论中提出“阴阳生万物”的主张:

敬庵问《中庸》朱注“五行化人物”之说,先生曰:“阴阳生万物,《易》言也;五行生人物,则汉以后之误语也。五行乃流行于世,为人用者,如蠢然木,顽然金,且赖人培植之,销治之,焉能生人哉!”

阴阳二气就是万物生成的根本。阴阳二气的运动,化生出来了具体事物:“阴阳往来,正如由路。春夏井泉凉,地上暖,谓之阴往阳来;秋冬井泉温,地上寒,谓之阳往阴来。天地以此运行,非路而何……若以道为定名,为专物,则是老庄言道,曰‘道生天地’,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视道也,非虚位,而实异端之说矣。”阴阳二气的运动,如同人们经常走的路一样,是人们感觉得到的。地上温度,夏暖冬凉;井里的水,冬暖夏凉。这样的变动都是“阴往阳来”、“阳往阴来”的产物。天地万物都是“阴阳往来”后生成的。阴阳二气是化生万物的实体,但不是如道家老庄所说的,有“先天地生”的“道”。“道”是人们思维中抽象概念,不能把它看做是实实在在的“专物”。不然的话,就要陷入“异端之说”中。“异端”就是以抽象概念为具体存在物的“理”世界。

李塨举了个例子来反驳朱熹的“理”世界。他说:

阴阳、刚柔、仁义其实也,谓之道者名也。如甲有身,实也;呼甲身为长人,其名也。今谓甲身不是长人,长人在甲身先,所以为甲身者也,而通乎?

某甲身材较高那是客观存在的“实”,因此“实”而呼甲为“长人”,是人们抽象概念中的“虚”。先有某甲,人们思维中才会萌生出“长人”这一“通名”概念来。“通名”就是共相,某甲就是殊相。李塨强调共相是后于殊相的,只有具体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反对共相产生于殊相之前的说法。这一说法正是朱熹“理”世界的主心骨所在。朱熹否认共相产生于殊相的客观情况,只截取共相摹写现实事物这一环节并加以无限的夸大。李塨认可共相有摹写现实事物的作用,可用“道”来概括“阴阳、刚柔、仁义”等客观内容。但不能把客观内容之“实”,说成是后于“通名”的“虚”。李塨的“阴阳在前,通名在后”的主张,在本体论上是关于精神实体与具体事物之间关系的争论。李塨的观点,是基于经验事实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见解,但就驳斥“理能生气”说是相当有说服力的。

对鬼神的认识上,显露了他朴素唯物论的局限性。李塨以为,鬼神也是阴阳二气的产物。能够福善祸淫于人间。一年雨季,河涨堤危,李塨作祭河神文向河神祷告,河水适退。李塨相信鬼神的存在,这一观点是不足取的。作为经验论基础的感觉,是不能正确地解释客观实在的。感觉是意识与客观实在的直接联系,基于感觉的经验能够一定程度上说明客观实在,但无法区别真象与假象、正常的感觉与不正常的幻觉。正常的感觉有时也有欺骗性,把筷子一端插入水中,看起来是歪的,拿出来却是直的。李塨作祭河神文后河水告退,是一种偶然的巧合给人们带来的幻觉,或者说不正常的感觉。缺乏思辨深度的朴素唯物论,在理解某些现象中出现差错是必然的。

二、“理见于事”

由“理气为一”宇宙观,就推导出“理见于事”的理事一元论。李塨说:

朱子云:“洒扫应对之事,其然也,形而下者也;洒扫应对之理,所以然也,形而上者也。”夫事有条理曰理,即在事中。今曰理在事上,是理别为一物矣。理,虚字也,可为物乎?天事曰天理,人事曰人理,物事曰物理。《诗》曰“有物有则”,离事物何所为理乎?且圣道只在“其然”,故曰“无党无偏,王道平平”,道学专重“所以然”。

理字圣经少见,《中庸》文理与《孟子》条理,同言道秩然有条,犹玉有脉理,亦虚字也。《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理见于事,性具于心,命出于天。

这两条材料可从五个方面作分析。“理”字在儒家经典中是很少使用的。李塨提出这一说法,是为了给自己的主张找一个权威上的依据。这是李塨思维方式上的经学态度映照的。凡是打着“古学”复兴为旗号以批评“今学”的思想家,大多类此。李塨把“物”与“事物”等同齐观,在引了《诗经》“有物有则”的话后,接着就说“离事物何所为理乎?”在李塨那里,“气”与“事”都是用以表示存在的范畴,“气”是表示一般存在的范畴,“事”是表示具体存在的范畴。提出“理见于事”的主张,以“理”为事物中的客观规律、条理。“理”是虚缈的,它必须依存于具体事物中。如玉石中的脉络、纹理,是以客观存在着的玉石为载体的。是说自然界的事物、社会人事、客观事物,各有特定的规律。“天事曰天理,人事曰人理,物事曰物理”,后者是以前者为载体的。以为“圣道”注重“其然”,而理学专重“所以然”。李塨的这一指责,暴露了经验论的浅薄。朱熹在《大学或问》中讲到“物”“理”的关系时,主张穷究事物的“所以然之故”:“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其中“所当然之则”是讲道德规范的,“所以然之故”是研讨事物背后的“理”。显然,这是理性主义的分析方法。尽管朱熹的“理一分殊”说,有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的合理与必然之处,但就理论深度上是揭示了对事物必然性探讨的重要性。理学专重“所以然”,实是中国古代理论思维深度进入一个新水平的标志。李塨以“圣道”注重“其然”而否认“所以然”,是李塨经验论的不足与缺陷所在。

“理见于事”,是要求人们于事物中求“理”,从而否定“理”凌驾于“事”之上的“理”的世界。指出理学家把精神性的“理”,凌驾于具体事物之上,是视“理别为一物”。这一指责,对理学的根本谬误作了有力的批驳。如果细较朱熹的理本论,就会发觉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很相似。“理”作为生物之“本”相当于形式因,“气”作为生物之“具”相当于质料因。在朱熹看来,先有事物的形式,再有事物的内容;先有抽象的道理,后有具体的质料来构成事物。朱熹以为,人们制作器物先要有个概念在头脑之中。如造房子,就应该先有房子的概念,这是无形迹的“形而上者”;还得有质料,如木头,这是有形迹的“形而下者”。推而广之,朱熹以为自然界的万物以及人类的产生也是如此。有草木、鸟兽、万物、人类,先得有关于草木、鸟兽、万物、人类这个“虚”的“理”。这个理,也就是二程说的,不为尧这一贤主而存在、不因桀这一暴君而消亡的“天理”:“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朱熹以人制作器物的活动来比附自然界的造化,说明万物的起源与生成,这势必把人们头脑中关于万物的抽象概念,当作产生万物的精神性本体。朱熹忘记了,人们关于房子的观念是来源于客观实在的。人们最先住山洞,然后进到半地上半地下的穴居,再由茅草屋进到木结构与砖木结构,一直到今天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结构的现代化房子。正是在无数次的造房过程中,人们才抽象出关于房子的观念。朱熹把人们无数次实践后才形成房子观念的过程抽掉了,而以房子的抽象概念为造房子的根本。李塨指责理学家“理别为一物”,大体上的意蕴与上面所讲的是相近的。只是他从朴素经验论中直觉地感到了这一点,尽管他不会使用今天的这些概念。

他认为,理学家及其信徒们执“理”为一物,沾沾自喜,实际上使人迷失于虚妄之中。李塨以钱丙为例来说明:

钱丙不讲学问,不讲持行,专以明理为言。年来加以狂怪,将《大学》、《中庸》、《古文尚书》、《易系辞》、《周礼》、《仪礼》、《礼记》、《春秋三传》,有见者,有未见者,望风而诟曰:“我理见以为如是,虽古圣起,吾不信也,吾信吾理而已矣。”近又移之于医,自《素问》以至刘、李之书及诸《本草》皆斥为非,惟取张氏《伤寒》,尚指其中一半属伪。而曰:“人参不补,石膏不寒。半夏无毒,不必姜制。”遂谋出而行医。予问之曰:“君曾习医乎?”曰:“否。”“亦识药乎?”曰:“否,皆以理断之耳!”……然则不目见,不身试,何由以理断之耶?且君之以理断,即当前莫辨也。天下之物,因形以察理,则理可辨。而今君曰:“吾但论理。”有甲者本颀而皙,君曰:“矮而黧。”且曰:“彼形不可凭而理可凭。”夫理者,物之脉理也。物形既置,理安傅哉?君与人争田,听论者问旧契非君田,问证人非君田,观疆界形迹非君田。君曰:“吾心之理固以为吾田也。”此亦无如之何矣。明理二字,老生常谈,然不意其弊至此。

钱丙是李塨作为理学忠实信徒的代表而列举出的。钱丙的价值判断标准是一准于“理”。读书是如此,鉴别中草药也是如此。钱丙论人,根本不考虑他人的实际情况,身材颀长而白皙的甲,他要说成矮小而脸黑。钱丙与他人在土地所有权上发生了争议,契约上所载、证人之所说、土地边界的形迹,均证明这块田不是钱丙的。“但论理”的钱丙对事实的客观情况充耳不闻,只信“吾心之理固以为吾田”。钱丙以为,这样别人拿他就没有办法了。李塨指责钱丙时,以主观臆想中的精神性本体去替代实际事物,为“皆以理断之”的先验论。李塨主张“因形以察理”。以为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有它形状的,“理”应当根据事物的具体形状去考察。“物形”没有了,“理”也就失去它依附的根据了。换言之,“物形”是第一性的,“理”是第二性的。钱丙并不一定实有其人,或许是李塨想象中的寓言式人物,特标举出来作为批评的靶子。李塨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表明宋明理学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离事言理”:

自宋有道学一派,列教曰存诚明理,而其流每不诚不明何故者?高坐而谈性天,捉风捕影,篡章句语录,而于兵农、礼乐、官职、地理、人事沿革诸实事,既弃掷为粗迹。惟穷理是文,离事言理,又无质据,且认理自强,遂好武断。

钱丙就是李塨所说的“认理自强”、作事武断的典型。理学将关系国计民生的“实事”,如兵农、礼乐、地理、人事等,看做是等而下之的“粗迹”,是不去认真考虑的。颜元于远离现实生活的性理之学,非不得已则不予讨论,作《存学编》是为了批判宋儒的心性之学。李塨较多地表现为经学态度,为多种经书作了传注,于理学家的性理方面的注释皆舍却不用,可谓殊途同归。《周易》是理学家用以发挥理气、心性的主要经典,李塨别出心裁地强调,《周易》是纯属讨论“人事”问题的著作,他说:“易》为人事而作也。孔子于大象,如天地、健顺、云雷、屯难,而必曰君子以之。又曰易道有四:以言、以动、以制器、以卜筮。又曰百物不废惧以终始,皆人事也。”《周易传注序》。自汉代田何传《易》而后,解《易》者众多,或以象数成穿凿之说,或以义理为空谈浮游。尽管历史上对《周易》的诠释层出不穷,但李塨的《周易传注》一反理学家究哲理、探玄义的做法,而专门从与民众相关的实际事务上加以诠解。理学的兴趣在离开事实去讲形而上之“理”,至于现实生活中是否有依据,那是不用考虑的。当今流行的这种学问,李塨称之为“今学”,是同他理想中的“古学”完全对立的。

三、批今复古倡“实学”

在对理气、理事关系作了充分论证后,李塨就从宇宙观转向对“实学”的倡导。这是对“今学”与“古学”作比较后得出的:

古之学一,今之学棼。古之学实,今之学虚。古之学有用,今之学无用。古今不同,何其甚也!古之为学也,明德、亲民、止至善为道,六德、六行、六艺为物。八岁就小学,学小艺,履小节,束发,就大学,学大艺,履大节,为学之序;春秋《礼》、《乐》,冬夏《诗》、《书》,为学之时。治己则祥,治人则当,施之国家,天地位而万物育,人多成材,宇内郅隆,存此术也。

三代以上,以躬行实践为主……沿至宋明,虚文日多,实学日衰,以诵读为高致,以政事为粗庸……至于明末,万卷经史,满腹文词,不能发一策,弯一矢,甘心败北,肝脑涂地,而宗社墟,生民熸矣。祸尚忍言哉!

首先,李塨区别“古学”与“今学”的标准是“实”与“虚”、“有用”与“无用”。他批评宋明儒者专为“无用”之学说:“宋儒内外精粗,皆与圣道相反。养心必养为无用之心,致虚守寂;修身必修为无用之身,徐言缓步;为学必为无用之学,闭门诵读。”这是针对宋代以降,“虚文日多,实学日衰”的情况有感而发的。

其次,李塨的“实学”思想,是明清期间流行了三个多世纪的实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潮,反省了以往社会在政治、学术、文化、军事、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强调学者要面向现实,做一番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业。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别开生面的见解,内中不少是有着近代因素的主张,因而实学思潮与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有着重合之处,但又不尽相同。前者比后者的范围更加广泛,延续时间也更长一些。就实学思潮发展历程言,“清代实学由盛至衰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康熙中期,实学思潮虽然从总体上比不上明清之际那样昌盛,但是在哲学、科学、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实学仍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在内容方面,也有新的突破和发展”。这一评议是比较公允的。平心而论,“新的突破和发展”,主要是以颜元、李塨、王源为代表的颜李学派,公开打出“实学”的旗帜,敢于与统治阶级提倡的程朱理学相对抗。在这个对抗中,颜李学派研讨了动静、性习、知行、理事、义利、体用等范畴,使实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李塨这一批评是从功利论出发的。其“实学”与程朱理学的区别,可归结为功利论与道义论的对立。“学无事功,举世陆沉”,这是李塨在25岁时就确立的原则,从师颜元后其功利色彩更加强烈。功利论首先确立的信条是效用或功效。这一信条意味着从效用的角度来判断学问的价值,故经验世界或客观事实为其学问应用的领域。道义论则相反,它主张从“性天之教”去寻求判断学问的依据。道义论有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倡导学问向内心收缩,进而提倡静坐主敬,其排斥功利主义的倾向是显彰的。李塨认为,理学以诵读为主,腹笥很宽,万卷经史都装得下,但碰到实际事情,如军事战争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学问的价值,在于有利于个人、有益于世道,应用于个人修养会带来好结局、施之于国家则有补于治道,并有造就众多有用人才的优点。李塨的“学问”与“事功”相统一的主张,是颜元学说的继承,也是带有社会公益性的功利论在学术思想上的反映。李塨认为,人的一生精力是有限的,不能把它浪费在诵读著述上,宋明二朝积弱而亡,原因就是崇尚虚文,废却实事,“纸上阅历”多于“世事阅历”,“笔墨精神”多于“经济精神”的结果。

李塨认为,学者要使自己学问有用于世,就应致力于“孔门之礼乐兵农、执射执御、鼓瑟会计”之学,即掌握与社会生活、生产有关的实际本领。他最痛心疾首的是,孔圣人关于“六艺”之学的遗教,被理学家束之高阁:

人必学能射,而由浅入深,始得其趣,未有全不能射,而即得射之趣者。后儒高阁六艺而言博其趣,是不能射而得射之趣也。有是理乎?陶渊明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乃清狂高寄之言耳,今以为学术矣,其遗误后世,不已甚哉?

“六艺”在他心目中,是一生所要追求的学问。如“六艺”之一的“射”,必须从实际的射箭活动中方能领会到无穷的乐趣。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一番由浅入深的经历,而只是语言中领略“射之趣”,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陶渊明的诗句,是魏晋玄学“得意忘言”说的形象化表述。李塨借以用来批评理学家那种离开具体事物而寻求乐趣的主张。总之,“穷理”的对象不是理学家“天理”,而是在生活中有实效的“六艺”之理。“请问穷理是阁置六艺专为穷理之功乎?抑功即在于学习六艺,年长则愈精愈熟而理自明也?譬如成衣匠学针黹,由粗及精,遂通晓成衣诀要。未闻立一法曰:学针黹之后,又阁置针黹而专思其理若何也。”《论学》卷一。成衣匠要知道做衣服的窍门,“由粗及精”,一定是在裁制衣服的不断实际操作之中得到的。丢弃裁制衣服的实际活动而“专思其理”,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内中诀要的。李塨在53岁时,专心于农圃之事。在67岁时,还在“教诸生习刀法”。正因为注重于“世事阅历”,他才乐于做农夫,热心于技击。

李塨复兴“古学”的主张,被时人讥为“迂阔”。李塨从功利论作了回答,认为“迂阔”是同不关心实际应用的学问相关的。“古学”一点儿也不“迂阔”,“迂阔”倒是“今学”:

今之学盖渐渍成习,万方一概,遂觉所入有合耳。然究其有切时用,请问今之学古人官者,公坐堂上,可向百姓讲性天著书乎?可向百姓作一诗撰一古文乎?可向百姓作八股制义乎?曰:不可也。古制虽渐湮,而朝野君民,不能无礼;祭祀朝会,以及民间爨弄鼓吹不能去乐;军旅之事,惟恃射御;刑名钱谷,必赖数书。则古学非古也,今日之急务也,而何云迂阔也?

处理政务,能向百姓当面宣讲“性天”之学、写诗作文、“八股制义”吗?古代制度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但并不表明它们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了使用价值。如礼在政治活动与民间交往中、乐在宗教活动与民间喜庆中,都广泛地应用着。射箭、骑马是军事活动中的必备项目,法律与财政的事情则离不开书法与数学。李塨举例是要说明,“六艺”之学实为社会生活中的“急务”,是须臾不可或离的。

李塨与理学的对峙,从形式上看是“古学”与“今学”的对峙,而内容上则为“事物之教”与“性天之教”的对立,实质为功利论与道义论的对立。李塨以实学、有用之学代替虚学、无用之学,高擎复兴“古学”的大旗。李塨对理学的清算在清初是相当全面的,其间有一个主心骨,即指出理学根本错误是离事物以言理。提醒人们勿为诗书所溺,废弃实事。他认为诵读乃致知中之一事,但书中的道理非有切身历练不能有深刻体会。他说:

非教人废读书也,专以读书为学则不可耳,且明理非尽由读书也。即如人日读《书》、《传》,亦知射曰“志正体直”,而与之决拾,颠倒错互,遂可谓晓知射之理乎?亦知《乐》以和为主,而宫商音律,入耳茫然,遂可谓晓知乐之理乎?故古人明理之功,以实事不以空文,曰“致知在格物”。

李塨这些意见基本上秉承了颜元的思想。李塨40岁以后也逐渐流连于诵读著述之上。颜元强调,一旦识得“习行经济”的途径,经书之真伪不必再问,以免学者耽于诗书,废却实行。李塨受毛奇龄的影响后,将两者调和起来,到经书中寻求“习行经济”的根据。李塨以经学训诂来补充颜学,决非为考证而考证,这同一般汉学家又有着差距。这放在后面详述。

宋明理学要清算,因它与“圣道南辕而北辙”;“性天之教”要批评,因其与“孔门”所说的“一概乖反”,这是李塨在批评宋明理学时的重要理由。为何“气外无理”呢?因为在“圣经”中,“理”字是“罕见”的;为何“理见于事”呢?因为“理”字在“圣经”中为“虚字”。无论在批判他人学说或论述自己主张时,李塨每每标出“圣道”、“孔门”、“圣经”,以作为权威性的依据。这种圣人崇拜的观念是承继了颜元的衣钵。

四、经学态度

李塨倡“古之实学”批评“今之虚学”,是在圣人崇拜的金字招牌下提出的:

且夫古之所为道,礼乐文物,体诸身而措诸世,为天地建实功,为民物树实业。岂徒讲之口,笔之书,玩弄心性,含咀章句,轻礼乐名物。使二氏之空幻,俗学之浮靡,窜入其中,人才日萎,气运日消。虽然自附于古圣贤,一如秦鼎之暗移而不觉。于戏,此天运圣道古今升降出入之大关也……今之虚学,可谓盛焉。盛极将衰,则转而返之实……自此反虚而实,而尧舜、孔孟之学,复行于天下,庶有望乎!

盛极一时的“今之虚学”,就是窜入了佛、道“空幻”因子的宋明理学。它以诵读著述、“玩弄心性”为其主要内容,而以败坏人才、不利国计民生为其恶劣影响所在,实为浮华不实的“俗学”。古代的“尧舜、孔孟之学”,是以“建实功”为主要内容,以“树实业”为其客观效果,是“体诸身而措之世”的“实学”。尽管理学家掮出了“古圣贤”的旗号来遮掩自己,但当今的学术思潮正处于“返虚而实”的拐点上,货真价实的“古圣贤”的“实学”,复行天下已是必然的了。

同颜元一样,李塨在人格上有圣人崇拜的心态。这在他的著作中比比皆是,做人的志向必以“圣人”为榜样,学问上的追求则以“圣道”为目标:

我辈居官,立志为圣贤,出政效帝王,皆分内也。

夫学而不以希圣希贤卓然千古为志,虽行无大错迕,仅仅乡党自好者耳。

在李塨的著作中,“圣人”、“圣道”、“圣门”、“圣教”、“圣绪”等带的“圣”字的词汇,随处可见。“立志为圣贤”是李塨一生憧憬的理想。李塨强调,不立下做圣人的志向,即使行为上没有什么大的差错,也只是与同流合污的“乡党”而已。李塨所处时代与颜元有别,这时天下渐趋平稳。李塨不再像颜元以遗民气节为重,以为做官与学做圣贤,为帝王效劳,是士人应尽的责任,不应推辞。李塨不仅关心政事,而且两次去富平县帮县令杨慎修出谋划策,过古稀之年还著《拟太平策》。这都是颜元所没有的。圣贤人格的实现,首要条件是立志,这在前面颜元教育思想中已说及了。需要进一步说清的是,由圣人崇拜而来的经学态度,这种思维方式在李塨极为强烈而颜元则淡然处之。

对有着圣人崇拜情结的人们来说,古代圣人早已逝去了,只能从经典文本那里去寻求对圣人的体认,就成了他们思维方式的核心。这种思维方式,我称之为经学态度,这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方面之一。思维方式是内化于人脑中、与方法论相关的思考问题时的样式。人们在探索未知领域时,要使无知转化为有知,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甚多,既需要运用物质手段,更需要正确的思维方式。在探索性的认识中,它是工具,也是主体思考问题时相对固定方法的综合。中国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如怀疑与自得、守一与会通、分析与综合、向外实测与反求心性等,但占据统治地位则为经学态度。

经学态度,就是以圣贤的言行、经典的著作,作为自身思维方式的准绳。二程追随周敦颐,寻求“孔颜乐处”,尔后颜元在信仰程朱理学时接踵其后,都是经学态度的表现。从范围上说,是以解释经典为做学问的主要任务,认为经典上所说的都是正确的,经典上未讲的都不必讲;从立论上说,以经典的是非为标准,以圣贤的言行为准绳,并以此衡量历史上各学派的是非。从历史上说,汉儒重章句之学,讲究“师法”,强调学生应遵守老师的传授;宋儒讲义理之学,主张依个人的心得体会来解释经典。在哲理的阐发上,宋儒是胜过汉儒的,但两者还有共通性,即力求从圣贤的言行与经典的著作中寻找立说的根据。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存在不同的途径,如重训诂的汉儒、义理上重构的宋儒。

经学态度对人们心灵深处的影响是至深的。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

自汉武帝表章六艺,罢黜百家以来,国人之对于六经,只许征引,只许解释,不许批评研究。韩愈所谓“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若对于经文一字一句稍涉疑议,便自觉陷于“非圣无法”,蹙然不自安于良心,非特畏法网、惮清议而已。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学说由于统治阶级的反复倡导,儒家的经典具有宰制万态、牢笼百家的功用。举凡治国的道理、社会的准则、教育内容、做人的规矩、科学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研读经书的活动得到权威的答复:“臣闻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于其本性者。故审六艺之指,则人天之理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息之道。”《汉书·匡衡传》。“吾于是知六经之道,大小悉备,后人詹詹智智,早不在圣贤范围之外也。”自西汉的匡衡到清初的钱大昕,这两位学者的叙述中,无不突出了经书的权威性与神圣性、经义内容的永恒性与适用的普遍性。占有统治阶级地位的思想往往是一个社会的统治思想,这在明清两代已是一种不争的现实,并为明清两代的文字狱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理由:“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但这并不意味着经学态度是一堆应该抛弃的糟粕。历史上一些有独创精神的思想家,往往在经学外衣的掩护下,去表达自己惊世骇俗的见解。如王夫之的《尚书引义》、《诗广传》、《周易内传》,及前举的《孟子师说》、《孟子字义疏证》等。被列为六经之首的《周易》,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统计,历代解《周易》的著述为575部,3728卷作。这还不包括未被收入《四库全书》的易学著作。以明清之际而言,王夫之的《周易外传》、黄宗羲的《易学象数论》,均以对《周易》的推衍、引申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尽管内中不乏大胆的创新,如《周易外传》中的哲学思想、《易学象数论》中的政治见解,都表现了一种更新而趋时的启蒙意识。李塨的《周易传注》专讲“人事”、不讲“天道”,也是很有创意的一部解释《周易》的著作,只是名声不及《周易外传》、《易学象数论》显赫而已。它们都是力图通过经典文本的注释,来生发出个人的新见解。这是旧瓶装新酒,崭新的观点淹没在陈旧而古老的词汇与形式中。李塨自55岁以后,为众多儒家经典作注,计有《春秋传注》、《诗经传注》、《论语传注》、《大学传注》、《中庸传注》等,一直持续到68岁。62岁,又著《传注问》诸书,包括《论语传注问》、《中庸传注问》、《大学传注问》等。可见李塨的经学态度要远甚于颜元。

李塨完全是按此种思维方式在抒发自己的见解:

瑞生问圣学、俗学之分,先生曰:“圣学践形以尽性,耳聪目明,践耳目之形也;手恭足重,践手足之形也;身修心睿,践身心之形也。形践而仁义礼智之性尽矣。今儒堕形以明性,耳目但用于诵读,耳目之用去其六七;手但用于写字,手之用去其七八;足恶动作,足之用去九;静坐玩弄,而身不喜事,心遇事迂板,身心之用亦去九。形既不践,性何由全?此一实一虚,一有用一无用,一为正学一染异端,不可不辨也。”

这是李塨在陕西富平县佐理县政时,回答把总蔡瑞生时所说的一番话。李塨区别了“圣学”与“俗学”,也就是“古之实学”与“今之虚学”。从人性论来说,是“践形以尽性”与“堕形以明性”的对立;从客观效果而言,为“实”与“虚”、“有用”与“无用”的不同;就性质来看,则为“正学”与“异端”的分野。从“不可不辨”的话看,李塨是注重“圣学”与“俗学”对立的,是不容并存的。这同颜元是完全一致的,颜元把“孔孟之道”与“程朱之道”看做是水火不相容的,其间的关系是有你无我的对立。李塨的“践形尽性”是来自于颜元的。《孟子·尽心上》有“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等语,在孟子看来,人的身体容貌是天生的,唯有圣人才能不愧于这一天赋。这明显地有着先验唯心论的色彩,颜元“践形尽性”的观点对孟子思想作了新改造,增加了“主动”的内容:

予之视、听、言、动果“克己复礼”,践形而尽性也,则存性于身矣;诸友信拙言皆践形而尽性也,则存性于世矣。

吾愿求道者尽性而已矣,尽性者实征之吾身而已矣,征身者动与万物共见而已矣。

人心动物也,习于事则有所寄而不妄动,故吾儒时习力行,皆所以治心;释氏则寂室静坐,绝事离群,以求治心,不惟理有所不可,势亦有所不能……闭户寂处,乌得不身日闲而心日妄乎!

孟子没有讲明,圣人如何能够无愧于人的天赋。这为后人留下了寻求各种解释的机会。颜元认为,“践形尽性”必须建立在人的身体“动”的基础上,也就是不断地在事上“习行”。因为“人心”在本质上是动的,但绝不是盲动的,而是在遇到实际事务中有所寄托才动的。颜元之“习于事”,既有环境熏陶的意义,也有践履、历练的意义。颜元以“动”去“尽性”,其“践形尽性”的主张,比孟子增加了后天环境与人的主观努力的环节,且一扫理学与事隔绝、离群索居、身心俱废的弊端。颜元力斥理学家静敬养性的虚妄,他以为这是与圣学的做法相反的:“三皇、五帝、三王、周、孔,皆教以天下以动之圣人也,皆以动千万世道之圣人也”。由此颜元以“主动”、“习行”去“治心”,来对抗宋儒的静敬。颜元认为,只要做到“践形”,尽性即在其中。关于人性的种种论辩也就可止息了。“仆所望者,明乎孔、孟之性道,而荀、扬、周、程、张、朱、释、老之性道可以不言也,明乎孔、孟之不欲言性道,而孔、孟之性道亦可以不言也,而性道始可明矣。”颜元以为自己解决了“性道”的问题,已与“孔孟之道”相合拍了。

这并不能阻止李塨作进一步的发挥。李塨认为,与“圣学践形以尽性”相对峙的,是“今儒堕形以明性”。在李塨看来,人的身体是由耳目、手足、身心等器官组成,这些器官各有其机能和作用。如耳目是用于感受外界事物的,但“今儒”只用于读书,那是曲解了“耳聪目明”的作用了。李塨的这一说法有合理之处。“耳聪目明”应当包括读书在内的,书籍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的产物,是人们“践耳目之形”的重要环节。如果以为“耳聪目明”只是“诵读”而已,那么耳目作用就去掉了一大半。推而广之,手足、身心的作用,也应该作此理解。李塨的意思,人只有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器官的机能及其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孔孟之性道”。理学家“静坐玩弄,而身不喜事”的做法,主张与事隔离,只能是身心俱废。“一实一虚,一有用一无用”的结论,是从功利论出发的;“一为正学一染异端”,则完全是从经学态度着眼的。李塨同颜元一样,认为人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这在中国古代无疑是有相当价值的认识。不能指望他们的实践就是今天所说的社会实践。他们的实践,多数只是为个人的实践,或者说有相当多的道德践履的因素,如李塨所说的“形践而仁义礼智之性尽”。不应该苛求古人,应当从他们对经典文本理解时,所生发出的新意去理解他们的创造力。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儒家经典处于至尊的地位,思想家们要阐发自己独创性的主张,往往得假托对儒家经典文本去作出新的诠释。假托者的期望值已与原先文本有本质上的差别,但不这样做就无法取信于今人。在中国传统文化那里,一些成为历史的聚焦点与现实的指示器、具有永恒价值的著作,往往是披着合法的经学外衣的。具有独到见解的思想家著书立说,仍采取了经学态度。这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唯一可以采取而又不致立遭毁版、问罪,并使自己主张得以传播的合法手段。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近代,尤为突出的是康有为。

应当承认,不同阅读主体所处社会历史情境的差异,以及由他们的政治立场、个人经历、教育程度、学术修养与兴趣爱好等因素所形成的期待视界的殊别,是对经典文本进行重新解读的内在动力。正是这一动力的驱使,经典文本在中国思想史上,经常地被后人当做能发“新芽”的“老树根”。像《孟子》这样的经典文本,提供的是一种粗线条的原型,而非实证性的结论;是一种开放式的框架,而非封闭式的教条;是困扰中华民族的普遍性问题,而非狭隘性的特殊问题。这些特点,使它不致受时代的局限沦为明日黄花,往往成为后世启迪新观点的来源。因不同阅读主体所造成的间距化的内容,则形成了思想史上的各种流派。对颜李学派的经学态度,应该作这样的理解。大凡传承愈久,变易就愈多,这间距化产生的新义,与原先文本相差也愈大。经典文本的意义是与时俱变的,永远是过去向着现在的一次又一次的新演变。不只是儒学发展史,就是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也是由对众多经典文本所作诠释的层累积淀所构成的。这就是中国文化史的规律与特点所在。

同类推荐
  • 草根宰相诸葛亮

    草根宰相诸葛亮

    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 丰臣秀吉(六)

    丰臣秀吉(六)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魏源评传

    魏源评传

    《魏源评传》采用述评结合的方式,以魏源的治经、经世、改革思想为主要内容,阐述了魏源思想发展的轨迹及如此发展的根由,肯定了魏源的改革思想及其在学术上的成就,赞扬了魏源的爱国情怀。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刘邦显

    刘邦显

    本书主要由“九十年的人生轨迹”、“遗文选辑”、“怀念文章”、“年谱”等部分构成,并配有若干刘邦显同志工作和生活中的照片,多侧面地展示了刘邦显同志始终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高贵品质。
热门推荐
  • 查无此人

    查无此人

    女主人公,失恋后,一个偶然,穿越到古代,变成一个王子,体验高富帅的刺激人生,遇到了武则天,和武则天的男宠斗志斗勇,帮助李氏重回大唐皇位,娶了三位性格各不相同的王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边防军政委

    边防军政委

    小说中很多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原型。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小说塑造了钟国疆等一批德才兼备、公道正派的好领导。整部小说就是在正义和邪恶的一次次较量中铺展开去。作为读者,我为一位老军人的勇气和胆识所惊叹。我也读过一些反映军人生活的书籍,但是像《边防军政委》这样敢于深挖军人的内心,敢于直面部队中不良风气的作品似乎为数不多。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我心中,作者就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 环游人生

    环游人生

    和所有上班族一样,吴飞每天都是重复同样的生活,但是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可以从新回到小时候,外星人听到吴飞的许愿便帮助吴飞获得这种能力,吴飞可以穿越自己的人生,但是只是穿越意识,他不能改变什么,每次他想改变,就会来到另外一个人生阶段。当他来到60岁的时候,听人刘慧琼曾经为他而死,这让他很感动,所以从他18岁第一次遇见刘慧琼开始,潜意识的就对这个女孩子超好,觉得是亏欠了她,谁知道,就是因为他的好,最后导致这个女孩子为了救他甘愿搭上自己的性命。从新回到18岁的时候,吴飞珍惜自己生命的每一天,他发现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宝贵,因为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这个故事我只想告诉所有人,珍惜现在,珍惜你拥有的一切
  • 蜕化成仙

    蜕化成仙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苍月由一平凡学生,一步步崛起于都市。
  • 末日金戈

    末日金戈

    天韶大陆上结丹失败的女修景戈,莫名穿越来到行尸走肉的末世,代替了那个叫金歌的废柴千金,会发生怎样激动人心的故事。不过,什么鬼---那个美到惨绝人寰,冷到天怒人怨的超级强者,怎么长的跟自己暗恋过的师叔一模一样?!
  • exo陌鹿蔷薇之恋

    exo陌鹿蔷薇之恋

    潮湿月光润透最后一张忧伤,寂寞蔷薇开满天堂。回忆亦然美好,可是年少就是年少,再痴再傻也不会在来了。随后的雨季,她必须一直痛着勇敢着走过。直到现在,忙碌得忘却了如何爱。像浑身是刺的蔷薇一样,为所爱之人努力盛放,彼此终究遍体鳞伤......几轮光年,事事已休,故人只语:鹿晗,一起,好吗?
  • 快穿之恶毒女配攻略系统

    快穿之恶毒女配攻略系统

    君玥璃含恨而死,意外觉醒千万世的记忆,才发现自己始终只是个身不由己的恶毒女配,她不甘心!本以为魂飞魄散,却不料意外得到系统,开启了逆袭之路。我命由我不由天,君玥璃誓要将操控她命运的幕后黑手踩在脚下。一次又一次的穿越之旅,消除“恶毒”女配的怨气,完成任务,获得能量和属性,可是这个阴魂不散的男人是谁。。。
  • 神探宫尚名

    神探宫尚名

    宫尚名,重案组小组,组长。一个又一个的谜案等他来解。推理,惊奇。第一回到底谁才是下毒的凶手呢?想要知道请进入吧。。。。
  • 圣魔大陆之英雄联盟

    圣魔大陆之英雄联盟

    随着英雄联盟游戏风靡全球,众英雄开始苏醒。为打破地球的规则束缚,他们决定挑选传承者。然而,他们错估了规则的力量,被禁锢驱逐。被选中的传承者们也被驱逐到了另一个世界,圣魔大陆。他们在这个新世界会谱写一段怎么样的人生呢?让本书为您展现一个不一样的英雄联盟。
  • 逗比小冤家

    逗比小冤家

    此作品对三观有严格要求的童孩们,具有1000点伤害,慎入~~~~~~“床前明月光,撒了一碗汤,举头拿毛巾,低头擦裤裆。”白衣胜雪,潇洒不羁,一位年轻公子对日高吟,白色纸扇在胸前轻轻拍打。“好,好。”身后忽至一妙龄女子,声若黄莺出谷,清脆俏皮:“这位公子,你真是太~~有才了!”“呵呵……小姐谬赞了……”白衣公子缓缓转身,原本得意的脸上一秒钟转成菜色:“刘沐诗!怎么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