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4600000004

第4章 厚积薄发———积累是为了更好地爆发

枟周易枠第三卦“屯”卦,在爻辞中的说法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屯”就是停滞、产生烦恼之意,表示草木之芽无法突破坚硬地面。屯卦为四大难卦之一,但也非全恶,只要以年轻的生命力忍受苦难,即有新的发展。这告诉我们,在新生事物刚刚起步发展的初期,既有充满希望、光明、活力与生机的一面,又有经不起“风雨”的弱小一面。因而,我们要以静观动,等待时机,不可轻举妄动。虽然前方可能存在诸多困难,但我们坚信“天道酬勤”,只要认清局势、做好积累,谋定而动,才能厚积而薄发。

李彦宏在留学时就开始接触信息检索技术、在道琼斯下属公司开始研究超链分析技术、在Infoseek的时候发明了第二代搜索引擎技术,通过在知名搜索引擎公司的工作,为自己日后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李彦宏还深知自己技术出身、在商业运营方面的不足,不仅一边关注和分析硅谷商战的经验和教训,还请来了与自己形成互补的徐勇才开始创业,在1999年底进行互联网泡沫破灭前的第一轮融资;当这一切条件都具备的时候,就开始回国创办百度了。当时互联网世界的泡沫还没有破灭,引领中国互联网市场风骚的是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只作为门户网站所提供的一项附加服务,对手相对少,但还是面临着“北大天网”、“搜狐”等先行者的竞争。这时的百度选择了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甘当门户网站红花之后的绿叶,为自己挖来了进入中国后的第一桶金,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

当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而此时的百度已经羽翼渐丰,这才有了后来的“新浪停机事件”,让百度最终走上了前台。此时李彦宏所需要处理的主要利益关系,不再是过去仰人鼻息为生的门户网站们,而是直接面对着来自另一个搜索巨头Google的威胁。对此李彦宏当然不能甘拜下风,因为在看到美国包括他的母公司等搜索引擎公司被Google杀得溃不成军的时候,他就下决心在中文领域和它决一雌雄。隐忍着对手在中国拥有良好口碑和500万用户的威胁,李彦宏默不作声,沉静潜伏,一边使尽浑身解数悄悄地推行“闪电计划”,一边开始在暗暗地酝酿渠道力量,密会了朱洪波;只有当“闪电计划”快接近尾声的时候,才召开渠道商大会,正式开始展开了搜索大富翁游戏“万人公测”、“活的搜索、改变生活”等营销活动。阴阳虚实,动静刚柔,抑扬张弛,皆运作自如。

另一方面,李彦宏还深得朱元璋“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真谛,在群雄混战搜索引擎市场的时候早早注意储备粮草,扩充实力,聚集力量。2000年9月展开第二轮融资,2004年6月展开第三轮融资使得自己的实力得到了壮大。尤其是在第三次融资时,明知Google有意吃掉自己,但还是审时度势,抓住了Google上市在即、同时又刚刚支付大量现金收购Picasa之机,不仅在融资时确保自己在股本结构中的支配地位,保存实力,以备万一,更是做了一次左手进右手出的乾坤大挪移,用这次融资的所得收购了上海企浪、Hao123等公司和网站,迅速壮大了自己的实力,而Google一年后挟上市成功之威再来讨论与百度的合作的时候,百度也已经一只脚跨进纳斯达克上市的大门。在上市之后,这种“韬光养晦”的策略也被百度所保留,如进军日本等决策,李彦宏也是事前不作声张,暗中调兵遣将,排兵布阵,只有当一切条件和要素都到位,才果断发起攻势。而另一个可以作为参照的例子是,随着百度的壮大,百度也开始学会采用先声夺人的战略,例如在2008年遭受“央视门”后,百度便迅速宣布了“阿拉丁计划”。虽然后来“阿拉丁计划”进展缓慢、不尽如人意,但是还是为百度走出当时的困境提供了契机。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李彦宏成功的重要秘诀,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重要的是知道什么时候“有所不为”,什么时候“有所为”,这才是李彦宏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案例1·四道关卡保卫百度

2005年8月5日,百度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日,以每股27美元为发行价的百度股价以66美元开盘,以122畅54美元收盘,中途曾摸高150多美元,单日涨幅达354%,为美国股市2000年来新上市公司首日涨幅之最。站在百度狂欢的背后,Google公司立刻作出反应,于3日后马上授予中企动力为其在中国大陆首家代理商,正式与百度短兵相接。其实,Google公司为何会亲自出马?只因为一年多来曾想收购百度,但李彦宏对此早有防范,设下的重重关卡将Google的希望化为泡沫。

2004年6月15日,百度成功地进行了第三次融资,即上市前的最后一次融资。在前面的篇章曾经提到过,这轮融资给百度创造的价值不小: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成为百度的股东,极大地提升了百度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百度具有与自己股东Google几乎一样的商业模式,因此Google的风光上市和在华尔街号召力为百度所尾随营造了运势;三是百度可以用对手的钱来收购Hao123和上海企浪等,做大盘子扩充团队。随着百度从Googl e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在精心策划好“草船借箭”之计后,2005年快马加鞭地策划“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用以保卫百度,抗击抵御Google的恶意收购。本来在当年创业的时候,李彦宏就把做大百度抵御Google作为自己的愿景,怎么可以反而让Google收购呢?早在第三轮融资时只允许Google持有2畅6%股份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为此,百度先后设置了四道关卡,而且每一道关卡,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此一来,Google要想收购百度只能是白日做梦了。

第一道关卡:牛卡计划。

据业界传闻,百度本来计划此次上市融资IPO的发行量为总股本的25%,可是到了2005年7月上市之初又将IPO规模调低,百度共发售404万股美国存托凭证,占已发行总股本的12畅5%。其中,百度公司发售321万股,限售股东出售83万股。每股美国存托凭证相当于1股A类普通股,共融资1畅091亿美元。IPO发行后百度扩大总股本为3232万股,包括A类普通股和B类普通股。

明眼人一眼便看出百度缩减发行规模的原因在防范Google收购。在IPO之前的百度的股本结构中:李彦宏22畅9%,加上其他高管及员工的持股,总股数达35%之多,可百度几大机构股东的持股总数占到54畅1%,一旦Google有意收购这些股东所持的股份,对百度来说将是一场灾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彦宏缩减了IPO的规模,并推出了精心策划的“牛卡计划”,也给百度上了避免恶意收购的双保险:本来,IPO发行的量就很小(12畅5%),如果Google通过直接或间接承接IPO股份(即A类股票)没有意义,而“牛卡计划”一旦生效,那么Google即使收购了原始股也已经没有意义。

“牛卡计划”是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意即“很牛地卡住”。其标准学名全称为“双重级别普通股计划”(Dual Class Structure),即上市公司股票具有两种级别完全不同的投票权,创始人股东具有极大的投票权,包括董事选举和重要的公司交易如合并或出售公司及公司资产等事项的表决权。具体到百度IPO中,将上市后的百度股份分为A类和B类股票。在美国股市新发行的每一份美国存托凭证代表一股A类普通股,表决权为每股1票。创始人持有的股票为B类股票,每1股拥有10票表决权。并且(更为关键和重要的)该计划还规定,一旦Google或其他收购方买下B类股票(即原始股份),B类股票立即转为同等数量的A类股票,权重下降10倍。但这两类股票的投资回报率完全一样。

在这当中,所谓原始股的定义为:所有在公司上市前股东们持有的股份均为原始股,由于百度IPO比重很小(12畅5%),这样Google通过直接或间接承接IPO股份(即A类股票)已没有意义,那么,如果Google收购原始股份呢?因为该条款中明确规定,一旦原始股被出售,即从B类股转为A类股,其权重立即下降10倍,那么根据IPO后的股权结构,Google只拥有2畅3%,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结论,从理论上讲,即使绝大部分股份均被Googl e(或其他潜在的恶意收购者)收购,但只要李彦宏等创始人大股东所持股份在11畅3%以上,即可获得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而事实上李彦宏一人持股即达22畅9%,所以除非李本人愿意卖掉百度,那么通过牛卡计划的设计,任何人想通过收购来有效控制百度的意愿都将化为泡影。

颇具意味的是,Google首发上市时亦曾运用该计划,而百度是首家采取这种股票设置赴美上市的唯一的中国概念公司。这可以说是真正的“以彼之道,还诸彼身”了。

釜底抽薪:三个计划

除了“牛卡计划”外,另外三道关卡则分别是“五人董事会计划”、“摊薄计划”和“改组董事会计划”。这一系列行动有的更是在牛卡计划之前就开始做准备,可见当初李彦宏在决定接受Google的投资时,就已经推测了一年后如果百度上市对手可能的反应,从而早早布局,做到万无一失,也可谓是釜底抽薪而保险。

第一是“五人董事会计划”:在第三轮私募后,李彦宏修订了原先与前两轮风险投资者订立的股东协议,规定百度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CEO李彦宏任董事会主席,由前两轮投资者各派出两名董事组成。董事会和优先股东有权首先否决任何非转让方之间的股权交易,有权优先选择对公司发行的证券。未经各轮优先股绝大多数股东的书面同意,公司创始人不得转让所持股份。

二是“摊薄计划”。百度董事会有权越过股东大会,一次性或分批发行最多1000万股优先股。董事会可以决定每批股份的数量、归属、优惠条件、权限等。这1000万股优先股接近百度总股本的三分之一,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可以预见,优先股的发行不仅是可以阻止可能的收购行为,还包括拖延或阻止控制权变动的实施,虽然如果百度一旦实施这一计划,增发的股票势必会造成对市场的冲击,对公司股价带来负面影响,但这就好比一个核武器,对潜在的收购者形成震慑。

三是“改组董事会计划”。公司董事会有权选举董事填补因董事会扩大或是董事辞职、死亡或除名造成的空缺,这样,李彦宏可以保证防止潜在收购者对董事会的渗透,以阻止外部股东擅自进入董事会。

百度设立的这四重关卡,表面上看是对Google这样的竞争对手可能的收购行为的防范,但是李彦宏很早就注意到了股份结构与企业控制权之间的关系,在他写的枟硅谷商战枠中就已提到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的矛盾,甚至创业者被投资者架空和排挤出局的例子,因此李彦宏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一点,例如在拿第一笔风险投资时,由于看好百度,风投将原始融资额从100万美元提高到120万美元,但李彦宏的态度却非常坚定,风投的股份比例坚决不变。可见,这四重关卡并非完全针对Google,而是能让李彦宏更好地掌控公司的命脉的做法,尤其在百度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后,百度可以更加轻松地面对来自机构投机者和公众股东的压力,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长远目标。

案例2·借鸡生蛋

2001年8月,Bai du 。com Bet a版上线。9月20日,百度开始竞价排名业务。可是,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百度知名度很低,3721和CNNIC还在把握着搜索市场的话语权。虽然先前百度在幕后给搜狐、新浪和上海热线等门户做搜索引擎技术的提供商,可是在广大中小企业那里,知道百度品牌的甚少。这对于竞价排名的推广带来严重的影响。

竞价排名服务的推出,与互联网泡沫破灭、门户网站客户纷纷过冬有着一定的关系。对此,百度已经做好了两条腿走路的准备,但在门户网站眼里,它们仍然是能控制话语权的老大,并没有把这种变化放在心上。因此在2002年3月,在李彦宏谨慎、隐蔽实施“闪电计划”的过程中,审时度势地突然给自己的客户新浪来了一个强硬动作———中止为其提供搜索引擎服务,这本是李彦宏那种深沉的坚定意志和强势内心的一次演习外泄,但却意外收到了干练坚决、果断利索给业界一个下马威的效果。

2002年3月12日晚7点多,网民像往常一样点击新浪的搜索框,搜索页面没有像平时那样显示出一页页的搜索结果,取而代之的是几个显眼的红字:“新浪欠费,百度停机,如需要更好的搜索结果,请登录www 。bai du 。com。”由于百度在后台掌控着新浪的搜索服务,所以对于百度扔下的这一堆话,新浪无可奈何。又有传言,就在事件发生前的当天,百度市场总监毕胜给多位记者打电话,让他们在当晚7点多上新浪网,可以找到新闻题材。

随后新浪网总裁汪延先生手机开始响个不停,他经过一番沉默之后才回应这个尴尬的事实。

据说事情是这样的:按照新浪和百度的框架协议,每月10日,新浪向百度支付网页搜索的既定费用。可是自从2002年1月以来,新浪一直以各种原委,包括现金暂时吃紧、春节放假、财务人员个人身体问题等多种理由拖欠款费;当百度再次催款时,新浪方面编造“我们公司高层和你们公司高层正在为此事讨论”之类的托词,于是百度最后采取了行动。

在停机的第二天,众多媒体就以“新浪欠费,百度停机”为大标题纷纷展开报道,不久就被炒成著名的“新浪停机事件”。事件最后以新浪补交费用妥协让步而告终。

百度在做出这样的强硬动作之前是否通知新浪,新浪是否还是以惯常的轻视态度对待百度的“最后通牒”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事件大大提升了百度的知名度。新浪当时是我国第一大门户网站,广大网民在一夜之间就知道了给新浪提供搜索技术的是一家叫做百度的公司,这以后百度的用户流量骤增。

还有专业人士认为,停机其实就是百度的一次市场营销行为。当时,百度刚走向终端五六个月,知名度还非常低,在百度业务员向客户推广竞价排名的时候,由于有时无法解释清楚什么叫竞价排名,于是就干脆说,给我们钱,我们可以让网友在新浪、搜狐上找到你们。客户可以不相信百度,但不能不相信新浪、搜狐。可见,百度在最初与门户网站洽谈合作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据说当时徐勇更希望从与门户网站的合作中收取更多的费用,但李彦宏却决定,在与门户网站谈合作的时候只要差不多就好,重要的是尽快占领市场,直到后来利用与门户网站的合作关系推出竞价排名,大家才恍然大悟,哦,原来Robin早就在这方面开始动了心思。

借助新浪、搜狐等大门户网站之名气、品牌和力量来推销自己的商业模式和寻找客户;而在想提升自己知名度的时候,又拿新浪、搜狐等大门户网站来做文章,凭借的还是他们的品牌、名气和力量。如果换一种方式,或许可以这样表达:当初推行竞价排名的时候,李彦宏是站在门户网站的肩膀上飞起来的,但是,长久地站在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背后,这对于内心骄傲的李彦宏是不能接受的,竞价排名的推出不仅有门户网站客户增长乏力的因素在内,也反映了李彦宏渴望摆脱门户网站制约的心理,甚至可以这么说,新浪在对待百度的迟疑和推诿给了李彦宏一个机会,而李彦宏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让所有人了解了百度。

新浪停机事件,如此看来,也可以算是一次市场营销行为。当然,也可以看成是李彦宏在沉隐中一种力量的表达和爆发。

案例3·从搜索大富翁到万人公测

2003年,餐饮、旅游、商业和其他商旅行业因“非典”遭受重创,但是互联网行业却成为因此受益的行业之一———由于无法出门,用户只好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进行沟通和联系。在这次“非典”中,百度并未受到影响,年初,百度“搜索大富翁”游戏开出了第一个汽车大奖,在网民中掀起了一股“使用百度赢大奖”的高潮;在6月举办的“万人公测”中,百度超越Google,成为中国网民首选的搜索引擎。尽管从事后看,这场“第三方测评”也有百度进行事件营销的嫌疑,但是不得不说,李彦宏在营销节奏的把握上相当精确。

在旨在赶超Google的“闪电计划”结束后,百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采用各种方式推广自己,让用户感受到这种变化。为此,2002年底,百度推出了搜索大富翁游戏,这是一个用搜索引擎答题的小游戏,用户在首页链接注册账号后即可参加游戏。百度会给出很多小问题,这些题目包罗万象,要想凭脑子的记忆和过去知识的积累答出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通过百度的搜索功能却可以帮你找到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网民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搜索技巧,还增长了不少知识。

为吸引网民参与,百度拿出了最有效的手段:抽奖。每天、每周、每月、每季都有抽奖,奖品从T恤衫到手机、电脑甚至汽车,这一招果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尽管每个人知道可能自己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机会,但是,每个人都梦想自己成为分子,而让别人都来给自己当分母。

2003年2月,搜索大富翁的第一个汽车大奖开出,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开走了一部吉利豪情家庭轿车。颁奖仪式也成了百度宣传的舞台,当这名学生兴奋地从李彦宏手中接过大大的车钥匙模型时,不忘对百度投桃报李:“我算是百度的忠实用户,准确快速的百度搜索引擎一直是我的最爱。在‘百度搜索大富翁’游戏里,不但可以切身地感受到百度搜索强大的功能和独特的魅力,还可以学习搜索技巧和应用,这也为我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便捷。另外,还有机会赢取百度为我们精心准备的大奖,真的是让人天天快乐,日日心动!百度大富翁开奖及时,公平公正,真诚与网友沟通,认真履行承诺,在网友中反响很好。”

这样的获奖感言完全是为百度量身订制,就算是百度为这位获奖者准备的也不过如此了,想来李彦宏听了一定很受用。

至于李彦宏为什么会花重金举办这样的活动,还是基于他“搜索永远不会过时”的理念。李彦宏认为,搜索是互联网一个基本需求,国外甚至认为搜索引擎具有上帝一样的力量,它可以控制人们看到什么看不到什么,这个力量非常强大。在当时每天已经有上千万的网民在使用百度搜索,百度提供搜索服务的网站包括新浪、搜狐、网易、雅虎,而在过去一年间,所有网页的检索量在以乘以三的速度增长,在所有网络服务中,搜索服务的增长速度名列前茅,且在若干年之后规模会更大。

无论是大搞“搜索大富翁”游戏,还是参与电视剧枟众里寻他千百度枠的拍摄,李彦宏的目的是为了把网民吸引到百度的网站上来。之前百度为门户网站提供服务时,门户网站更强调的是自己的内容,对于终端用户来说很难真正体会到搜索的便利性。为此,百度从2002年起从后台走向前端,对于百度来说,2003年,将是让网民重新认识百度的关键一年,因而这样的市场活动非常重要。

“搜索大富翁”让用户知道了百度,知道了百度可以进行搜索,但是并没有能回答用户“百度和Google的搜索谁更好”的问题。为此,百度需要一个相对权威的评测来直面自己。

2003年 5月 28日,赛迪集团下属的枟中国电脑教育报枠举办了一个名为“Google VS Baidu———两大搜索引擎对决搜索之巅”的万人公测活动。这次活动采用UDI test,这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Udi Manber提出的一种搜索引擎质量评估标准,其主要思想是:评价搜索引擎的质量主要看用户的体验,由普通用户在没有任何暗示的情况下对两个搜索引擎的结果进行等级评分,并且在这种评分中引入用户信心指数,最后通过对大量评分的统计来得到两个搜索引擎的质量评分。

用来做UDI t est的关键词一般需要庞大的数量,这些关键词通常是从检索日志中随机提取得到,非常具有代表性。为此主办方为这次公测准备了一个一百万个关键词的关键词库,参加公测的网民从关键词库中随机选择关键词进行搜索,最终有10015名网民参加了公测,最终公布的结果有两个:一是针对参与者用户体验的“主观”调查,约有55%的人选择百度比Google好用,10%的人选择了两者差不多,有35%认为Google比百度好;另一项则是大量的统计和评分的“客观”测评,在满分为2分的测评得分中,百度以高于Google分数绝对值0畅14分的优势战胜了Google。

对于百度的此次领先,百度早期重要员工之一的雷鸣曾经做过这样的分析:Google的技术力量的确很强,有众多优秀人才,但是这些优秀的技术人员毕竟不在中国,不了解中国的市场和用户,Google擅长英文处理,而中文是很有特点的语言,在互联网上的表达方式与英文不一样,因此Google擅长的英文处理方式在中文上就很难显现优势了。从对中国用户的了解程度看,核心技术人员都在美国、习惯于西方思维的Google也很难准确把握。Google的这些劣势,都成了百度的优势。当然,百度能做好,也基于其持续的努力。

有意思的是,提出UDI test的Udi Manber是Google的工程部副总裁,用Google提出的测评的方法打败了Google,这的确是让任何人看起来都能心服口服的说法,但真要细算起来还是有很多空子可以钻的,例如说关键词库的选择和结果的控制,等等,因此事后也有人对此进行质疑,认为“百度是这个活动的幕后操纵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想不赢都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百度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突破,在中文搜索领域完全具备和Google正面对抗的能力。

据说百度原来是希望由影响力更大的枟电脑报枠来举办这次测评的,但最终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落实下来。但是这一细节无关大雅,这次活动最终也达到了百度的目标。现在来看,万人公测基本可以看做是百度实施的又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百度通过这种“田忌赛马”式的测评(Google在中文搜索上并不是太重视,只有一个几个人的技术小组负责),通过与Google的对比,让对搜索引擎的使用并不太专业的中国用户认识到,还有一家叫做百度的搜索引擎可以使用,从而又一次提高了百度的知名度。

此后百度乘胜追击,不断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搜索的质量,而Google却原地踏步,在2005年进入中国之前,美国总部的那个技术小组就是维护Google中文搜索的全部力量———这也导致了在中文搜索领域,百度已经在事实上领先Google。时任百度CTO的刘建国,在一次采访中就有“在中文搜索领域,百度领先Googl e 3到5年”的类似说法。

无独有偶,在2007年,经过两年的潜心修炼内功后,Google开始对作为市场领先者的百度进行了反击,所采取的也正是盲测———根据正望咨询等机构的测试,认为Google超过了百度。但此类测试评价同时却收到主观性较强的质疑。看来,李彦宏为百度选择公测的时机刚刚好———当用户不熟悉搜索引擎时,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为广大网民起到扫盲的作用,而当用户已经对搜索引擎比较熟悉,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时,类似的测试的作用也就有限了。

案例4·精准上市

2005年8月5日,百度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天百度股票开盘价是66美元,收盘价是122畅5美元,中间最高价达到150多美元。

“如果说时机的话,我认为现在百度上市选择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时机。不是因为Google在美国资本市场受追捧,而是因为百度已经搭建了相对完整的团队,有了相对稳定的业务模式。现在上市,既能体现公司的价值,也能体现投资者的价值,更对公司进一步发展有帮助。这样,上市就成为当然的选择。”

2005年8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之后不久,李彦宏在接受枟21世纪经济报道枠采访时这样表述。我们已经知道,李彦宏是一个高瞻远瞩、志向远大而恬退隐忍、韬光养晦的企业家,同时,通过其做事的谨慎、持重和沉稳的风格来看,可知他是一个善于分析形势、善于捕捉和精确把握时机的企业家,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彦宏自己也承认了这一点。其实,对于影响时机的各种因素,面对公众媒体,李彦宏却表达得过于含蓄而委婉,并没有做到直言不讳。

早在2004年1月李彦宏接受路透财经专访时,他就表示,希望百度能够成为中国的Google,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在纳斯达克的新成员。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三大门户中表现最好的全年上涨了420%,最差的也有220%的涨幅。这预示着投资者已经从网络泡沫破灭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中国网络公司的信心正在日益恢复,百度也加紧了上市的步伐。

2004年6月15日,百度成功实现了第三次融资,共融资1470万美元,其中又成功的纳入了竞争对手Google的499万美金,让其占有2畅6%的股份,这既为百度在运营中提供了资金后盾,同时也提升了百度的品牌力量。

2004年9月,百度聘请王湛生担任首席财务官。王湛生在加入百度前是普华永道国际资本市场部的合伙人,负责协助亚太地区工作,主要职责为向大中华圈的企业提供首次发行上市、私募及跨国并购活动的相关资讯服务,百度选择其作为CFO,无疑是看中了其丰富的上市辅导经验。随后,在承销商的选择上,百度选了高盛和瑞银两家投资银行联合发行,有一个细节或许能说明问题:李彦宏在和高盛谈判时就要求其分析师安东尼·诺托来为百度写分析报告,因为安东尼·诺托在美国很有名气。更重要的是,在Google上市时,安东尼·诺托也为Google撰写报告,安东尼·诺托的分析和预测结果给投资机构留下了非常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而另一方面,瑞银又是Google上市时的承销商之一,甚至后来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时,为百度主持交易的交易员也是一年前主持过Google上市交易的那一位,可以说这样的安排有助于更好地向投资者传达百度是“中国的Google”的形象。从这一细节来说,可见李彦宏是非常深有考虑和谨慎持重的。

经过约10个月的前期筹备工作,2005年7月21日,百度上市前的路演在香港正式开始。百度计划在亚洲发行的新股认购只有这次总数的10%,但李彦宏、王湛生他们还是比较繁忙,这次在香港的路演共花了4天时间。随着经历新加坡、伦敦的简短路演之后来到了美国。在美国路演时李彦宏他们租用了一架小型的私人飞机,往返于多个城市之间。他们向投资者介绍了百度的发展模式和前景,很多投资者开始对百度充满信心。

发行定价是IPO发行的非常关键的一环。8月4日,百度上市的前夜,李彦宏和CFO王湛生在高盛的办公室开上市前的最后会议。对于这个发行价的斟酌,李彦宏、王湛生他们最后给出的定价是27美元,发行4040402股。本来高盛团队最初定价为17~19美元,但看到路演开始后百度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又调价为21~23美元,但善于洞见未来和高瞻远瞩的李彦宏将它提到27美元,事后证实即使27美元还有很多上涨空间,但是为了稳重起见,还是将之定在一个比较保守而稳健的价格,在体现百度价值的同时又预留很多上涨空间。

就在那一天,得到李彦宏通知的已经离职的徐勇和毕胜已经到了美国等候(徐勇在2004年11月离职,毕胜在2005年7月离职)。第二天上午10点整,李彦宏夫妇、徐勇夫妇和王湛生、毕胜以及百度投资经理和坤等百度上市团队在高盛总裁的陪同下来到了高盛的交易办公室。据说,会议开始的时候,一个投资人老头儿乐呵呵地拿一张白纸让大家填写对百度最终开盘价的猜测。事后毕胜回忆说,他当时填写的是46美元,但没有看见李彦宏写下多少。事实上李彦宏当时根本没有去填写自己的赌注到底是多少,因为他心中会持有百度一个可以乐观接受的价格,这个价一定高于27美元,可是具体多少,他永远也不会说出。后来毕胜在接受枟电脑报枠采访的时候说道,“李彦宏话始终不多,很沉稳,看不出紧张的样子,这是他一贯的风格。”

当报价超过45美元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欢呼了,整个场面沸腾了,毕胜后来说他看到徐勇夫妇和李彦宏夫妇都热泪盈眶了。纽约时间上午11点35分左右,第一笔交易完成,股价涨至72美元,上涨200%。第一笔交易出来之后,李彦宏给刘建国打了一个电话。本来要说很多话,但只说了两句就说不下去了,刘建国那边也非常激动。

纽约时间8月5日下午2:40左右,李彦宏团队前往纳斯达克交易所。当在交易所大楼下面纽约第43街下车的时候,李彦宏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驻美记者的采访。下午3点整,李彦宏带队进入交易大厅,进行闭市仪式的演练。下午4点钟,李彦宏在分别与投资人、银行家、上市团队合影留念以后,启动了2005年8月5日纳斯达克的闭市仪式。他在交易所大厅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当天晚上举行庆祝晚宴,在晚宴上李彦宏和投资者亲切交谈。晚宴上,很多人都到台上做一个发言,而李彦宏的发言最短:只说了两个字“谢谢”。

在交易的两次休市期间,李彦宏两次接受了美国CNBC同一天对他的采访。此外,枟福布斯枠、枟财富枠杂志等众多美国知名媒体也都对李彦宏进行了专访。

2005年8月10日,百度完成IPO后,李彦宏启程回国,11日凌晨抵达北京。至此,在百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纳斯达克上市神话暂时告一段落。在8月5日整个交易的当天,李彦宏给人最深刻而强烈的印象是“激动不已”。当交易价格超过42美元的时候,他激动了;当第一笔交易结束,他给刘建国打电话的时候他更是激动;当晚宴上发言的时候他只是说了简短的“谢谢”两个字。他的激动情绪里面包含着成功的辛酸和喜悦,如果说此时的激动是海面上狂风翻卷着的巨浪,那么在李彦宏的心底则是大海深处那久久平静的海水,因为他在激动和欢悦之下沉浸着一种冷静的思考、分析和判断。他知道,此刻百度股票有着惊人的表现和多个新的纪录是因为它是李彦宏本人和百度团队智慧的得意宠儿,是一个确切的时机进行的确切选择。

2005年7、8月份,百度在资金实力、人才团队、渠道体系以及产品结构等内因和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市场概念股、竞争对手现状等各种外因已经逐渐融合而接近到临界点,选择上市对于百度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已经不言而喻———可见,这次上市的成功是各种有利条件和天时共同促成。因此,李彦宏知道上市之后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所以他绝不为了这点暂时的成功而欣喜若狂,甚至冲昏了头脑,而是在回忆、体验之前所做的努力过程而有所激动之后就陷入沉静的苦思:下一步怎么办?

据说,在筹备上市的过程中,即上市前约8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李彦宏一直缄默不语,恬退沉静。这段时间应该是自从引进Google之后的时期,包括2005年2月收购上海企浪的时候他也非常低调,很少接受外面采访,极少声张,而是勤勉努力,坚韧运筹,一边加强巩固渠道———比如就在这一时期里收编3721残余部队坐收渔翁之利,收购上海企浪等,一边默默充实自己的人才团队,2005年1月便邀请梁冬加盟,为提升百度的品牌和市场公关能力切实地打造基础。2004年4月,迁入理想国际大厦,同时将百度员工扩充到300多人。随着国际资本市场局势的渐渐成熟,李彦宏经过长久的瞄准和准备,最终时机一到就稳稳抓住不放。

自从2001年9月份走向前台之后,李彦宏便着手从各方面来进行百度综合实力的提升:通过“闪电计划”等措施来提升技术,打造强有力的渠道体系。如百度从2002年起建立渠道体系,随后两年进行渠道的扩张和整合。比如2005年进行渠道收购和收编3721残余;收购Hao123提升流量;通过搜索大富翁游戏、万人公测、百度联盟等市场营销活动来提升百度的品牌效力,切实而稳妥的组建人才团队;2004年2月提升朱洪波担任百度首席运营官;2004年李彦宏就和梁冬开始接触,2005年1月他加盟百度;2004年9月引入王湛生担任首席财务官,在技术人才上又有来自北大计算机系副教授的刘建国,此时的百度已经有300名员工。可见,到了2004、2005年间,百度不论在人才团队、业务模式、技术力量和渠道体系等已经确立了雄厚的基础实力,同时在市场份额和营利能力上也已经占据行业的头把交椅。

聪明的潜伏者不会永远地偏安一隅,不会消极隐退,而是藏锋守拙,伺机而出。君子动静有序,不守常道,潜伏准备时可以一言不发,爆发出动后就要一鸣惊人。上市了,当然也要表达一下发自内心的声音。上市当天,李彦宏接受央视驻美记者的采访,接受电视网CNBC的两次采访。而在后来的那些天里,李彦宏接受了国内国外众多媒体的采访,在访谈中也陈述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战略主张。比如,2005年8月13日,即在回国后的第三天接受枟每日经济新闻枠采访时表示,最担心的是别的公司也专注做搜索。但是随后不久,李彦宏便逐渐从媒体视线里隐退了,从而开始专注的、谨慎而沉稳地考虑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因为他知道———其实就在2004年引进Google资金融资的时候,他已经准备着这一天的到来———百度一旦上市之后马上就开始和真正的对手Google正面交锋。就在百度上市后的第二天,Google高调宣布了在中国找到了两家代理商,其中一家是实力雄厚的中企动力。

在枟李彦宏的百度世界枠里有这样的叙述:“2005年12月22日,‘2005—2006年度中国互联网产业品牌调查’揭晓会上,到台上领奖的不是李彦宏而是梁冬,可见,这时候的李彦宏已经又开始沉静下来专注于公司的治理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了。”

本章启示

艺术的爆发

市场时机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不论在证券投资、创业、企业融资还是企业的运营上,市场时机总是任何项目成功运营不可或缺的条件。能不能看准某一市场时机,取决于企业领导者对某个市场的发展和运行的历史、特征、概况、现状以及某个时段或当口的各种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呈现的某种态势进行有深度的把握。当然企业领导者未必都能在每个市场领域面面俱到,但是一个企业对市场时机的专业研究程度要归于其团队的整体实力,而这又和企业领导者对市场时机所持有的观念、决策和认知水平息息相关。

对市场时机的判断来源于企业相关项目团队日常对市场的研究成果。时机抓住得准,就给企业带来事半功倍的发展效果,使企业如虎添翼,高速发展。可是,如果看到了时机,企业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实力去抓住,那将会错过很好的发展机会。而企业的这种实力需要积累和充实,需要培育和准备。在这种准备过程中,聪明的企业领导者应该保持低调,谨慎沉静,隐蔽蛰伏,只有当时机到了才一举爆发。

为了更好地把握时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敏锐观察市场。

要把握和抓准时机,当然要知道时机什么时候降临。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关注和研究市场,对市场了解和把握没有深度,甚至肤浅,那么也就无法看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时机。李彦宏对百度上市时机的正确判断,其中包括很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他对多年来纳斯达克市场的发展以及中国概念股在其中的表现的认识,比如2004年中国网络概念股盛大等股票在纳斯达克的活跃表现就为百度获得投资者的认同带来示范效应,同时G o o g le2004年上市也为具有同样背景的百度开创先例。这些都为2005年百度上市带来好的时机。如果李彦宏不敏锐观察市场,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第二,在全局的立场上来认准时机。

时机有多种,有些时机可能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对企业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没有意义;有些时机在短期内可能无法使得企业赢利,但是放在企业的终极愿景和长期发展来看,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比如,李彦宏决定在2009年12月1日全面切换凤巢系统,在11月份的内部会议上百度高层一致反对他的这个决策,但是他宁愿以暂时的巨大损失为代价来获取凤巢的成功切换。结果表明,切换后百度收益还是良好。如果放在一个终极愿景来看,这种切换的意义还更大。李彦宏站在百度全局的立场上在一个客户逐步接受凤巢的好时机进行全面切换,结果证明他这么做是正确的。

第三,在时机到来之前的准备过程要低调冷静。

为时机到来而做的准备,应该是信念坚定而又低调隐蔽,沉静以待的。因为如果高调张扬,就容易暴露自己的目标,同时也容易将时机的一些空隙留给对手抓住,容易暴露自己的精华部分,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更多压力。李彦宏在为上市而做的准备过程中,沉稳低调而藏锋守拙地进行了第三次融资和收购Hao123等举措,不过这些他都在沉静中进行。于是这些行动都取得成功———当然没有成功收购深圳移动时代,可这并没有对后面的上市造成明显影响。所以,在为时机准备时要低调。

2008年7月7日,在北大2008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李彦宏这样说道:“很多时候,我感到百度能一直坚持做搜索是因为我对专注有宗教一般的信仰。普通人很难想象对于一个有2亿用户的公司,每天要面对多少诱惑。百度可以做一百件事,最后我们只选择了一件,并一做就是8年,而且还会再做下去? ?”可以说,李彦宏对搜索的专注精神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近乎虔诚的宗教境界。在这个意义上,他几乎成为中国专注创业的典范。他曾经说:“我小时候有很强的不服输心理,越是大家不看好的事,我越是要做成。”

在这种近乎虔诚的专注中,有一种钢铁般的意志和果断的力量发源于他强大的内心,让他在任何压力、困难、挫折、挑战以及阻力面前坚强不屈、决不妥协,而是忠贞不渝果敢地实行自己的意愿或说愿景。同时,也为了不因外界阻力或变故而影响到对自己意愿的努力,他必须做好事前准备和谋划,即他必须通过事前的一些计划和行动来形成对格局、局面、局势的绝对控制和高度驾驭,从而达到主宰格局的效果———即李彦宏在创业过程中体现的强烈的“唯我”或者说“自我”的个体意志色彩和主体意志色彩。

然而,所有这些特质都为他的“专注”效劳。具体地说,李彦宏之所以在选择商业模式的董事会电话视频会议上坚定固执甚至动怒,正为了更好地专注于搜索的事业;在推出凤巢的高层会议上一锤定音的决策,也是因为要做好搜索事业;对渠道的强度控制,也是为了增加对对手的竞争力而做好专注。当然,李彦宏所有专注和果敢坚定不移的事项,都一定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和判断之后所做的选择,那是因为先“认准了”,并且认为那是“自己擅长的和喜欢的”,才会专注如一和坚定不移。这也就是为什么他遵循的“听多数人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的决策原则。同时,对于以上所说的“坚强不屈和决不妥协”,也是针对那些“认准了的事情”,而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对于那些无关大局的事项,李彦宏也是灵活对付,顺势而为。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这句话用来形容百度是最合适不过的了。2002年前后,有人劝说李彦宏做无线增值业务和电子商务,但是他还是沉静地专注于当时不被看好的搜索;2005年左右也被提议进军游戏产业,可是他还是无动于衷。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很多人都难以“Say No”的时候,他可以在百度创办的10年来,一直将主要精力专注于搜索以及与搜索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业务上。

在搜索领域的持续专注,使得百度对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有着比竞争对手们更深入的认识,并在这一基础上,持续不断推出广大用户喜爱的产品。有人用“飞得更高”来形容李彦宏的努力,这种努力是非常执著而坚韧的,是锲而不舍的,甚至是坚定不移的。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次腾飞之前,李彦宏几乎都是一直蛰伏着。同样,在百度其他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的产品系列当中,每走一步李彦宏都非常沉静,他把这些项目建立在百度的资金实力和科研实力基础之上,这也是其完美主义的典型体现。

与许多工程师出身的人一样,李彦宏也有着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但他的这种完美主义并不是工程师们固有的对技术的狂热和偏执,而是基于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的无止境改善———这或许来自他在枟硅谷商战枠一书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升华,即,技术本身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商战策略才是决胜千里的关键。从这一点上看,李彦宏的“完美主义”更注重别人的看法,而并非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这也是为什么百度能将完美主义和用户需求统一,并创造了巨大商业价值的原因。

据说枟英才枠杂志曾向李彦宏发问:“你是完美主义者?”李彦宏的回答言简意赅:“我是天蝎座的。”天蝎的特征就是睿智、冷静、坚定、凡事力求完美———由此可见李彦宏的刚毅和坚定意志,包括他的完美主义倾向,在先天就已经形成。“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语出枟荀子枠)可见,信念坚定,意志坚强,笃定深沉,专注执著是李彦宏成功的基础;而在专注之上对完美的追求,则让李彦宏的成功多加了双重的保险,让其事业更上一层楼。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店员2:新店员入职第一课

    做最好的店员2:新店员入职第一课

    网购浪潮的兴起,使得很多人认为终端销售已进入低谷。事实上,舒适的购物环境、真实的产品触感以及现场的导购解说,都是门店销售的绝对优势,而店员是使这一切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关键。《做最好的店员2:新店员入职第一课》从店员岗位角色入手,分别从职业素养、销售技巧等诸多方面为新入职的店员展示相关工作的情形和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通过阅读本书,你将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门店店员。
  • 爱岗敬业:优秀员工第一守则

    爱岗敬业:优秀员工第一守则

    各行各业、各个企业都将爱岗敬业放在各项职业道德规范之首,并以此作为选择、培养和考核员工的首要标准。爱岗敬业是我们做好工作的立足点和基本点。爱岗敬业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它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行动去践行的职业操守。敬业爱岗体现在我们每一个平凡的工作日,体现在每一个普通的岗位上。本书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是成就员工职业辉煌、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和员工培训读本。
  • 卖故事

    卖故事

    哈佛商学院最受推崇的MBA营销课程!IBM、微软、阿里巴巴等世界500强企业高管营销必修课程!让企业快速发展,让产品急速火爆,教你挖掘并打造最值钱的故事!让你的事业伟大而完美!
  • 超越精神:论企业家自我的发展

    超越精神:论企业家自我的发展

    本书分为企业家自我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当代中国企业家自我发展的历程及其反思两篇,描述了当代中国企业家自我发展的历程。
  • 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

    张国良、赵素萍老师所著的《商务谈判》的九章内容主要包括谈判的起源及其作用;商务谈判的原则要领及其程序;商务谈判心理及作用;商务谈判沟通从说、听、问、答四个方面阐述了商务谈判中的沟通技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热门推荐
  • 超级保镖

    超级保镖

    一份神奇婚约,让杀手之王陈峰回归都市,化身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花花公子来纠缠?一脚直接踢飞!忍者刺客来刺杀?让他们有来无回!强大的修炼者,邪恶的天阴教,挑战层出不穷,但没有人能侵害到他保护的人!不过,最让他头疼的是,美女总裁还有个精灵古怪的妹妹……
  • 梦锦集

    梦锦集

    平常百姓平日里最常做的莫过于幻想,幻想回到过去、幻想穿越到未来、幻想拥有超能力、幻想一夜巨富、幻想天降至宝……但生活往往和我们的幻想相距甚远,但这里很近。而我,只是还原我们期待的一幕幕……
  • 重生之六道纪元

    重生之六道纪元

    世间因果,六道轮回,纪元重生
  • 黑社会千金小姐驾到

    黑社会千金小姐驾到

    八年不见的哥哥回国了,夜星野却发现哥哥变了,而自己对他的感觉也变了。从此,星野便踏上了她的青春之旅,冷漠却又调皮的双面人哥哥,对她穷追不舍的阳光少爷,天真可爱的杀人狂。。。。。。而她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外表上一身深粉色长发,容貌清秀可人,不了解她的人认为她是一个温柔体贴,柔情似水的好姑娘。而她的另一面,则是冷酷无情,心狠手辣的黑社会小姐。哪一个是她真正的自己?
  • 五虎神将

    五虎神将

    本书讲述的是三国蜀国五虎将穿越到远古修真时代,为了他们前世未完成的霸业,便决定努力修炼,待功力大成,欲要再次跟随刘皇叔征战天下……
  • 现代搜神记

    现代搜神记

    《现代搜神记》搜索发生在现代的神话******古代有一群特殊的修士,他们追求长生,一个个法力无边,移山填海、颠倒乾坤不在话下,保卫着人间。但他们赖以生存的仙气、灵气逐渐消散,古代修士也随之落败,保护苍生的重任将转到谁的身上?人、鬼、妖、怪又将书写出怎样的神话?******本书“好人”居多,“宵小坏人”不会当道,所以没有太多让你感到气愤的情节,请放心阅读、会有些小浪漫
  • 错爱总裁甜宠一生

    错爱总裁甜宠一生

    她不得不嫁;他不得不娶。她一门心思逃离;他只想疯狂掠心。江榕天,你放过我;程晓小,我放过了你,老天不会放过我!
  • 三问苍生

    三问苍生

    这是一个苍生与鬼神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慢热的故事,更是充斥着诡异和激情的故事。三问苍生,三问,苍生。
  • 唐摭言

    唐摭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契约成婚:叶少的秘宠娇妻

    契约成婚:叶少的秘宠娇妻

    因为一笔巨额欠债和一条人命,她被养父推进漩涡。“伺候我,给你算高价。”初时,叶仓言语薄凉,神色冷清。视她如草芥“我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爱上了魔鬼。”陆冰灼自舔伤口,妄图以情撼动男人深沉的心。却不想,身世之谜竟另有隐情,两人之间竟还有家族旧恨?“你的一切都原该是我的。”彼日,陆冰灼双眸寒冰,咄咄逼人。“是你的,我都是你的。”叶仓含笑和煦,如三月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