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善“始”善“终”非常重要。这里的善“始”是指见面时说好第一句话;而善“终”则是指沟通结束时出言大方得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效应——首因效应,它的核心理论是说第一印象对于沟通来说至关重要。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由此可见,说好第一句话对于一次成功的沟通具有何其重要的作用。说好说坏,关系重大。说第一句话的原则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方法。
(1)问候式。“您好”是向对方问候致意的常用语,如能因对象、时间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则更好。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宜说“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对年龄跟自己相仿者,称“老×(姓),你好”,显得亲切;对方是医生、教师,说“李医师,您好”、“王老师,您好”,有尊重意味。节日期间,说“节日好”、“新年好”,给人以祝贺节日之感;早晨说“您早”、“早上好”则比“您好”更得体。
(2)攀认式。赤壁之战中,鲁肃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是鲁肃的同事挚友。短短的一句话就定下了鲁肃跟诸葛亮之间的交情。其实,对于即将有联系的两个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亲”、“友”关系。
(3)敬慕式。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用这种方式必须注意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不能乱吹捧,不要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一类的过头话。表示敬慕的内容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经过善“始”,并经过进一步的相互了解,沟通双方基本上营造了一个愉快的沟通氛围。这时候,如何维持并将这种愉快的氛围传递到下一次沟通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种愿望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次沟通中善“终”。
首先,要热情洋溢地妙用告别语。热情洋溢,就是有满腔热情,直率真诚,不虚假,不做作,不吹牛,不炫耀自己;语妙,就是措辞得当,出言有礼,吐语生辉,忌喋喋不休地讲对方不感兴趣的话。情热而语妙,纵然是萍水相逢,也会一见如故。“再会”之类的告别语千篇一律,太俗太空。要努力设计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告别语。如“祝您成功,恭候佳音!”良好的祝愿会使对方受到鼓舞;“今天有幸结识您,愿从此常来常往!”热情洋溢的语言会使对方受到感染。
其次,要礼貌地结束谈话,这样对方给你打的印象分会很高。面对面讲话的过程,如果达到了讲话的目的,那么就该及时结束谈话了。当然,讲话的目标直接影响我们同对方讲话的时间或方式。如果你只想向对方陈述某一件事,而且不需要对方做出什么反应或采取什么行动,那么你向对方讲清了事情的原委后,就可以结束谈话;如果你期望说服对方改变某种看法或行为,期望对方承认你的劝说“明智”,那么,讲话就要直到对方承认了问题为止;有时,对方需要时间思考你的话,需要过一段时间再与你谈这件事,你则需要讲一些“活话”,使有关这个问题的谈话以后能继续进行,如:“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再约个时间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结束讲话时,总结一下对方和你本人的看法,强调一下共同的观点和看法,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做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客观,不带偏见,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总结。换言之,以尽可能有利的方式描述对方的看法。如:“感谢你同我讲的几个问题。”“花费了你不少时间。”“总的来说,你的那个想法有许多合理之处。”“你的话对我有不少启发,感谢你……”最后结束谈话时,你还可以向对方提出一些积极的希望,如:“我知道你会尽可能使事情成功的。”
谈话的结束,不是只道一声“再见”就完事了,临别前要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要得体而不失礼。有时还要给下一次交谈留下伏笔,比如遇到争论不休无法一致的情况时,可以转移话题,把有分歧的题目暂放一放,这时可以说:“咱们找机会再谈。”
对于冗长的谈话,则可以依据自己和对方的关系,谈话的内容、时间,周围环境等等来判断是否应该让对方继续谈论下去。若你认为有必要结束谈话,也要考虑何时、以何种方式中断为好,同时也应照顾到对方,避免给对方留下不愉快的印象。
比如,对方谈话告一段落时,你可以借口起身去洗手间或“有事要打个电话”,回来时再和对方寒暄几句,然后找个理由离开,如“我公司领导让我回去加班,下次我们再约”、“有个客户要让我给他找些资料,我先告辞了”。
若是你对此人接下来的谈话不确定是否有听的必要,可以预先向对方打个招呼。如在谈话开始前说:“我一会儿可能还有点儿事要离开,我们先把重要的事情确定下来,一些细节我们再慢慢沟通。”若是对方说话的内容你觉得没有可听性,就可以顺水推舟很快结束谈话;如果谈话有价值,你们也可以由此继续畅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