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14700000099

第99章 不恰当的客套让人拘谨

客套是指在交际场合中用于应酬表示客气的言语、行为等。说起话来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有良好品德修养、较高文化素质的显现。

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客套的习惯,无论是访亲交友还是求人办事都少不了要客气几句,像“您好”,“久仰”,“让您操心了”,“麻烦您……”之类的话我们随时都能听到。

这样的客套话可以向别人表示感谢,有利于良好的沟通,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在求人办事以后,应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如果你不说一声“谢谢”,只把感激之情埋在心底,对方会有一种不快的感觉,会认为他的劳动没有得到肯定,或认为你不懂礼貌,今后也不会再帮助你。同样,在打搅别人,给别人添麻烦时能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对方的气就会削弱一半。在人际交往、求人办事中,客套的作用不容低估。

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偶然走入一个地方时,那里有你熟悉和不熟悉的朋友,他们看见你来了,立即起身迎上你,对你表示欢迎,然后请你坐下,给你泡上一杯茶,再接下来,双方寒暄几句,客套一番。这样一来,对方的感觉会很好,自己的感受也会很好,双方可以由此变得更加融洽,增进好感,从而使友谊更进一步,不知不觉中,为你交友办事打开了方便之门。

但是,与人客套也要分清场合和对象,对朋友过分的客套只能给你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一位中国学生对法国同学说:“有空到我家玩。”这只是中国学生随口说的一句客套话,不料,那位准备走开的法国同学转回身说:“我很高兴到你家里去,什么时候去?”

显然,中国学生缺乏思想准备,他应了一句:“到时候再说吧。”

“明天行吗?”法国同学又问。

“恐怕不行。”中国学生答。

“到底行还是不行?”法国同学穷追不舍,脸上始终挂着诚恳的微笑。

“明天不行。”中国学生面有难色。

“后天呢?”

“那就后天吧。”中国学生无奈地说。

其实像这位中国学生的客套话就用错了对象,法国同学肯定不会了解中国人之间的客套的。中国人习惯于在朋友面前寒暄,说的人显得热情体面,听的人觉得心里顺畅,在这种习惯的客套中,突如其来的较真儿,就会使人措手不及,甚至让人尴尬。

另外,客套话不能说得过多,尤其是在关系已经很好的朋友之间。过分地粉饰雕琢,会失去心理的纯真自然。绕弯过多,礼仪过分,反而给人“见外”的感觉,显得不够坦诚。

有人替你做一点小小的事情,譬如说,你让别人帮你倒一杯水,你说“谢谢”也就够了。要是在特殊的情形下,那么最多说:“对不起,麻烦你了。”但是有些人却要说“呵,谢谢你,真对不起,我不该拿这小事情麻烦你,真使我觉得难过,实在太感激了……”等等一大串,就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与人交际,谦逊礼让是完全必要的。然而不分对象、不分场合,一味地“请”、“对不起”,未免有虚伪的嫌疑,搞得别人很难为情。

假如你到一个朋友家里,你的朋友对你异常客气,你每说一句话,他只有“唯唯”而答;他每和你说话时,总是满口客套,唯恐你不高兴,唯恐开罪于你。如此一来,你一定觉得如针芒刺背,坐立不安,于是你逃了出来,如释重负。

因此你就得想想,你是否也如此对待过你的朋友?

虽然是客气,但朋友间的过分客气显然是让人痛苦的。开始会面时的几句客气话倒不成问题,若继续说个不停就太不妥当了。谈话的目的在于沟通双方的情感,增加双方的兴趣。而客气话,则恰恰是横阻在双方中间的墙,如果不把这堵墙推倒,就只能隔着墙做极简单的敷衍酬答而已。

那么,说客气话对如何说才能恰到好处呢?

首先,说客气话的时候要充满真诚。像背熟了的成语似的流水般泻出来的客气话最易让人觉得没诚意,必不能引起听者的好感。“贵号生意一定发达兴隆。”“小弟才疏学浅,一切请阁下多多指教。”……这些缺乏感情的、完全是公式化的恭维语,若从谈话的艺术观点来看,是非加以改正不可的。

其次,说客气话时态度要温雅,不可表现出急促紧张的状态。还有,说话时要保持身体的均衡。用过度的打躬作揖、摇头摆身的作态来显露你说客气话的表情并不是一个“雅观”的举止。

再次,要言之有物,这是说一切话所必具备的条件。与其泛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不如说“阁下上次主持的冬季救灾义演晚会成绩之佳,真是让人佩服”等话。至于恭维别人生意兴隆,不如赞美他推销产品的能力,或赞美他的经营手腕。请人“指教一切”是不行的,你应该择其所长,集中某点请他指教,如此他一定高兴得多。

最后,朋友之间不必过分客套。朋友熟识以后就应竭力少用那些“府上”、“麻烦你”等词句,如果一直用下去,则真挚的友谊就会难以建立。客气话是表示你的恭敬或感激,不是用来敷衍朋友的,所以要适可而止。客气话用多了就流于迂腐,流于浮滑,流于虚伪。把平时对朋友太客气的言语略改得坦率一点,你一定可以享受到友谊之乐。

同类推荐
  • 让小细节改变你

    让小细节改变你

    本书主要介绍人体的各种知识,包括大脑探秘、身体零件、人体奥秘、基因之迷及器官移植等几个方面。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心就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不能打破心中的内壁,即使给你一片广阔的大海,你也犹如置身于狭小的鱼缸,找不到开心快乐的感觉。心要大,更要保持平静,只有拥有平静的博大心胸,才能在冷静中发挥自然秉性,而成为真正的人。一个无所畏惧、随性而为、能量超常之人,才能拥有过人的成就。细细品读,回味人生冷暖,思索生命终极意义;闭上眼睛,远离喧嚣世界,找寻心中的那片海。
  • 笑里藏道

    笑里藏道

    本书分为:日常生活的蠢行痴言、动物惹的祸、名人趣谈、罪犯的蠢行、哭笑不得、火灾与爆炸、如此对话、暴虎冯河、没顶之灾等内容。从生活中各细节中说明简单却有益的道理、忠告。
  • 101个给青年商人的忠告

    101个给青年商人的忠告

    本书以寓言哲理的形式向青年商人和创业者介绍创业经验、管理思想,是职场励志类图书。
  • 新月集(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新月集(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热门推荐
  • 《和尚修仙传》

    《和尚修仙传》

    一个普通和尚的修仙之路,一个与众不的传奇。冥冥中总有属于你的机缘,一步成仙,一步化为尘土。和尚的机缘是什么?期待与你共同探索。
  • 奥义传说

    奥义传说

    混沌初开,奥能复苏,开天辟地,划分三界。父母相继离去,孤独渺小的少年将如何行走于世,寻找父母离去之谜?乱世规则,弱肉强食,尔虞我诈,他将如何勇往直前打破陈规?青春、热血、儿女情长、爱恨情仇,尽在奥义传说......
  • 华阳侯的人生日常

    华阳侯的人生日常

    长公主的幼子华阳侯从小就是众人的手中宝,但是偏偏身体太差,长辈们最希望他乖乖的平平安安,果然熊孩子还是熊的。
  • EXO之黑暗少女

    EXO之黑暗少女

    她是练习了8年的公开练习生,出道后,人气很高,同时,黑粉也很多……
  • 相思梅

    相思梅

    她与他相识在最好的年华里,那年她正值青春大好年华,懵懵懂懂的少女心错付与人,奈于家族她被迫进宫,他与她终是隔着宫墙。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怎奈相思。
  • 卦神皇妃

    卦神皇妃

    她因为天命,女扮男装;他因为皇位,找上了她。她冷声道:“王爷想要在下怎么做呢?”夙烨拿起穆如清的一缕发丝,放在手里把玩,“扮作女子,做本王的王妃。”只要时时刻刻都能看到她,害怕她会做出背叛他的事吗。穆如清似是已经猜到了夙烨会这样说,“可以,期限为三年,三年之内我必定帮你夺下皇位,到时候,你要放我走。”“好,本王答应。”他说:“只要是如清,不管男女,本王都喜爱。”穆如清回头看了他一眼,“好,我知道了。”她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了,她知道夙烨在看着她,她却真的不敢回头,夙烨眼里的感情太过浓重,她不能接受,她早说了他并非她的良人。
  • 石药尔雅

    石药尔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典与现代(第一卷)

    古典与现代(第一卷)

    《古典与现代》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期盼,而真正的古典离我们实在太久远,几成绝响。离得远就更有拉近、打通的必要,尤其在喧嚣、嘈杂之时。人始终需要从自然中获取灵感。灵性之所以日渐枯萎,是因为人们常常在忙碌中渐渐与自然隔绝。真正健全的读书人与天地契合,享受孤独,吸其精华,刨根究底。精神呼唤回归,让我们一起怀念那健康自然、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身心一体的生活。人类原本不分文武,原本文史哲一家,原本上下左右交融;心灵本该丰富多彩,本该兼容并蓄,像不同声部的大合唱,像美轮美奂的交响乐。
  • 变身极品少女

    变身极品少女

    某天,原本是大帅哥的少年突然无缘无故的变成一个极品的美少女,还被淘气的系统改了一个名字。某少女愤怒的喊道:快把我名字改回来,还有我性别!某系统可怜兮兮的说:对不起,我改不回来了……
  • 洛川碧血桃花

    洛川碧血桃花

    天地初开除了神界、仙界、魔界、妖界、地狱六界以外还有另一个精灵界,精灵汇聚天地灵气而生,洛离便是精灵中的一份子,也是七界最后一个精灵,七界中精灵界是最与世无争的一界,七界中唯一一个可以将七界的灵力相互转化利用的一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精灵便成了六界争抢的东西,注定了后来的悲剧,掠夺他人的修为终究比自己修行来的快。掠夺他人的灵气终为自命清高的仙,神两界所不齿,又不能看着其他两界占了便宜,于是便编排了精灵扰乱人间,噬人魂魄的罪名,名正言顺的得而囚之,一时间神界和仙界囚养噬魂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比妖,魔界更为无所不用其极。精灵每次吸收转化灵气,便损一次自身灵气,灵气的消耗终有尽时,灵气一尽精灵和人类一样会死去,魂魄散归于无尽之海。只是百年之间天地间便只剩下六界,一时间精灵界便成了六界的禁忌,湮没在史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