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24800000001

第1章  商务场合的身体语言破译战术

第一节 破译身体语言密码

身体语言是信息发送者把要发送的信息,通过仪表、姿态、神情、动作输送到信息接受者的视觉器官,再通过信息接收者的视觉神经作用于大脑,从而引起积极反应,实现信息发送者的目的的过程。

一个人的身体语言,主要是指他(她)从实现其活动的目的出发,通过自己的仪表、姿态、神情、动作等,将自己的指令、意向传达给他人,以达到影响和支配被领导者的目的,使活动按照自己设计的方向进行。

身体语言和有声语言是语言的两种形式。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有时二者单独使用,有时将二者合用。

首先,就身体语言和有声语言单独使用来看,有人只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其间没有(相对而言)身体语言配合;有的人只是用身体语言传递信息,其间没有有声语言配合。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就是一位著名的身体语言大师,他就是凭着自己的各种体态来把各种剧情内容生动地传达给观众的。

其次,就身体语言和有声语言合用来看,人们在用有声语言发送信息的同时,往往要辅以身体语言,即我们过去常说的“以姿势助言语”之类。一般说来,人们总是把有声语言和身体语言结合起来运用,只不过有技巧高低之分。

人类最古老的交际手段就是有声语言,而人们在说话时是离不开表情动作的。有研究表明,在远古时代,人类的有声语言还不太发达的时候,交际时表情动作格外丰富。就是到了人类的有声语言丰富发达以后,交谈时表情动作也仍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说:“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也就是说,说话要表现在神态上,表达在言辞中,才能被人理解。孟子是一位十分擅长辩论的人,他从大量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发现,有声语言的不足,需要用身体语言去补充,才能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人类的动作、表情是本能性的,每个人平时说话都会不知不觉地作出某些表情动作。人们说话时变化的目光,或喜或怒的神态,举手投足的动作,经常同所表达的内容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出说话人的修养水平。事实上,你同另一个人见面,虽然尚未正式开口说话,但交际活动已经开始,双方的眼神、表情、动作都在传递着信息。说话时对方除了听,还在看。皱眉头,嘴角向下撇,那显然是话不投机;和颜悦色,笑脸相对,谈话就易于顺利进行。因此,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我们必须给这种无声的身体语言以应有的位置。如果在说话时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身体语言,就能够使重点突出,并富有感情、形象生动,因而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交际的效果会比单纯凭借有声语言好得多。大家知道,电视的宣传效果比起电台广播更突出更明显,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电视节目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而电台广播却只作用人的听觉。

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和有声语言是构成其语言的两种重要形式。每个人在实施影响活动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对象、场合等情况,有时可分别单独使用,有时也可将二者结合使用。但更多的情况下,要注意身体语言和有声语言相辅相成的关系,更好地发挥自己言语的效能。

心理学家一致发现:身体语言是世界上通用的语言。身体语言甚至可以替代有声语言直接发挥自己传播交际信息的作用。已故美国著名记者约翰·根室在《回忆罗斯福》一书中写道:“在短短的二十分钟里,他的表情从稀奇、好奇、吃惊到关切、担心、同情、坚定、庄严,还有绝伦的魅力,但他却只字未说。”

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来看,只有少部分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的,大多数通过视觉获得;而精妙地表达一个信息应该是45%的有声语言+55%的表情和动作。可见,缺乏身体语言的交流不仅丧失大部分沟通情感、传递信息的渠道,也会给他人以平淡拘谨、毫无生气的呆板形象。

身体语言是内在情感的外部显现。它通过眼神、面部肌肉运动、手势等诸多无声的体态语言将有声的语言形象化、生动化,以达到先“声”夺人、耐人寻味的效果。它能充分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并可帮助受话人深刻、准确地把握言事意旨,有效地防止因言语表达的空乏而带来的误解。在长辈批评后生时辅以爱抚、安慰和体谅的眼神,会叫人心悦诚服;在妻子需要丈夫做家务帮手时,伴上一个亲昵、温柔的举动,会让丈夫饶有兴趣地来参与;在向下属吩咐工作时附上一个善解人意的微笑,则能令人心情舒畅愉快,如此等等。多一点抚慰,少一分隔阂;多一点微笑,少一分误解。灵活有效地使用体态语言,不仅会给平淡乏味的语言润色,还会避免因语言不详而导致的沟通中的麻烦与障碍。

人的身体语言并不神秘,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身体语言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为人们所熟知的比较容易察觉的身体语言有以下各种:

五官眉毛上扬表示询问和质疑;眼睛张大表示惊疑、欣喜或恐惧;鼻翼微微掀动可能是心情激动的反应;微笑是肯定的象征,具有向对方传达好意,消除不安的作用。

面部脸红常由于害羞和情绪激动;脸色发青往往出现在强烈气愤、愤怒受到抑制而即将暴发之前;脸色发白常常是由于身体不适应或在精神上遭受了巨大打击。

躯干呼吸急促时,胸部或腹部会起伏不停,这是极度的兴奋、激动或愤怒时的表现;肩部微微耸动可能是在抑制激动、悲伤或愤怒的流露;挺胸叠肚是满不在乎的表示;哈腰弓背是畏缩退让的表示。

四肢手指轻敲桌面和脚尖轻拍地板可能是内心焦躁不安;手、手指发颤是内心不安、吃惊的表现;手臂交叉可能是一定程度的警觉、对抗的表示。

上述这些身体语言的表现我们都不陌生,只是没认真想过罢了。这说明人体语言就在我们生活和商务活动当中。当然,身体语言还远不止这些。总而言之,身体语言是一种人人都能“读”懂的最大众化的语言。

第二节 头部语言的破译

头是人的身体最聪明、机智的部位,而脸则是人的身体语言中表情最丰富的部分。人的一眨眼、一颦一笑、一点头、一咧嘴……无不透露着人生的喜、怒、哀、乐。学会解读头部语言,你将会在交际场上,轻轻松松洞悉人心,掌握住成功人生的契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用“摇头”或“点头”来表示自己对某件事情看法的肯定或否定。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经常摇头晃脑的,那么你或许就会猜测他不是得了“摇头病”就是神经病了。

不过,如果我们撇开这种看法而从身体语言的角度来看的话,这种人特别自信,以至于经常唯我独尊。他们也会请你帮忙办事情,但很多时候,你做得再好他(她)们都不怎么满意,因为他(她)们有自己的一套,他(她)们只是想从你做事的过程中获取某种启发而已。

这种人,一般在社交场合中很会表现自己,却时常遭到别人的厌恶,他们对事业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倒是被很多人欣赏。

拍打头部这个动作多数时候的意义是在向你表示懊悔和自我谴责,他(她)肯定没把你上次交待的事情放在心上,如果你正在问他“我的事情你办了没有”,见他(她)有这个动作的话,你不用再问也不用他(她)再回答了。

倘若你的朋友中有人有这样的动作,而他(她)拍打的部位又是脑后部,那么,他(她)这种人不太注重感情,而且对人苛刻,他(她)选择你作为他(她)的朋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某个方面可以供他(她)利用。当然,他(她)也有很多方面值得你去交往和认识,诸如对事业的执著和开拓等,尤其是他(她)对新生事物的学习精神,你不由得从心底真心地佩服他(她)。

时常拍打前额的人一般都是心直口快的人,他们为人坦率、真诚,富有同情心。在“耍心眼”方面你教都教不会他(她)。因此,如果你想从某人那儿了解什么秘密的话,这种人是最佳人选。不过这并不是说明他(她)是一个不值得信赖的朋友;相反,他(她)很愿意给别人帮忙,替别人着想。这种人如果对你有什么得罪的话,请记住:他们不是有意的。

如果与你面对面坐着或站着,这种人总要时不时地抹一抹头发,好像在引起你对他(她)发型的兴趣,今天肯定特意梳整了一番。其实不然,因为这种人就是一个人独自在家看电视,他(她)也会每隔三五分钟“检查”一下头发上是否沾上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与人交流时喜欢抹头发者大都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爱憎分明,尤其嫉恶如仇。倘若公共汽车上有小偷,而乘客都是这种人的话,那个小偷一定会被当场打个半死。

这种人一般很善于思考,做事细致,但大多数缺乏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感。

这一类人对生活的喜悦来源于追求事业的过程。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玄乎,不过仔细想来你就会明白:喜欢拼搏和冒险的人,他们是不在乎事情的结局的。他(她)在某件事情失败后总是说:“我问心无悔,因为我去干了。”

“嗯!说的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电视访问时,主持人会以如此唯唯诺诺的应答方法来诱使对方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所以说,杰出的访问者是善于回答并能使他人关不住话匣子的人。

如上述般的回答方式,除了语言外,还有一种身体语言,那就是点头。当一个公司举行面试时,主试官频频点头示意和极少点头的情形比起来,前者容易引起应征者谈话的兴趣,而点头的动作也具有回答的效果,也就是表示“我正在听你说话”或“请继续说”。这种意思一旦传递给对方,对方便会有“对方已能明白我的话了”或“对方接受我的说法了”的想法,因此便能假其余勇,口若悬河了。

相反地,如果听者吝于点头的话,那么说者便会觉得言论不受重视,索然无味而不愿继续下去。最后,终于产生相对而无语的情况。

关于点头方面的实验,有以下的结果:

第一,当对方针对谈话内容向你做点头的动作,表示其对你某种提议的允许及认可。

第二,在两人的谈话过程中,对方短时间内的点头超过三次,则可能表示不耐烦或有否定的意味。

第三,若点头的动作与谈话情节不符,表示对方不专心,或有事情隐瞒。

歪着脑袋常常是一种聚精会神倾听的姿态,这不仅仅出现在人类身上。动物也有相同的表现,例如刚满三个月的小狗听到或看到吸引它注意力的新事物(如新的狗屋、第一次见面的其他动物等)时,头也会歪向一边。

第三节 面子的观点倾诉

在震惊日本朝野的洛基德事件中,被告小佐野贤治在法庭上的表现,是面部表情重要性的最好佐证。刚出庭时,被告小佐野贤治摆出一副日本大企业总裁的派头,威严的外表流露出目空一切的傲慢态度,昂首挺胸地从一大群记者面前走过。但退庭时,小佐野贤治却无力地垂下了脑袋,一副沮丧的神情。小佐野贤治的身体语言背叛了他,毫无保留地道出了他的内心世界。

身体没有任何动作的人,明显未曾用心听对方的话。不停地眨眼(大约每三至六秒一次)、点头、注视谈话者、用手抚着下巴(代表思考)、弯着腰脊倾身向前、偶尔变换坐姿、不知不觉将头部侧摆等姿态都是“倾听者”所表现的肢体讯号。

不过,如果倾身向前的动作不自然,而且明显地侵入你的空间领域,表示对方不同意谈话内容;点头表达同意的姿态若显得夸张、频繁,而且没有按照谈话节奏,则代表对方没有办法了解你的话,或者是他(她)心里有其他的事情牵挂着,想要赶快结束谈话。

如果有人发生什么问题,或是提到某个人时,首先映在我们脑海里的就是那个人的面孔。

面孔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一个人经过岁月风霜的磨练,表现得最明显的就在面部。

世界上的事情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的,人的面孔也是各式各样且各有特征的。虽然有这么多不同的长相,但是大致上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东方人的面孔,依照人相学可以分为贵相、福相、贫相、财相等八至十种类型。

对此,人相学有许多研究,引人注目。

观察对方的脸型和脸色,在与人相处和交往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人和猴子同被称为视觉动物。所以,当由视觉上得到信息时,通常都能够留下深刻印象。通常给予人们第一印象较深刻的主要是:脸、声音、语言(谈话内容)。

例如在新闻、报纸杂志上所见的肖像画,仿佛似曾相识,对其印象深刻不减。盘旋脑里的脸部神经细胞因人而异,每一个人脸部的表情反应程度也不同,如果遮住一个人的眼睛,他(她)的反应能力将会减弱。当你想要读懂对方的心理时,最重要的还是观察其脸部表情;即使仅从嘴与眉的变化,也能慢慢领悟出他(她)的心理。

这个世界上没有两张完全相同的脸孔,即使一般人分辨不出来的双胞胎兄弟,经过精密的肌肉、颅骨测定,也可以找到若干差别。

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以自芸芸众生的脸谱当中,归纳出一个分类的标准。以脸型来分类的话,有的人脸方、有的人脸圆、有的人呈倒三角形……大致上可以分四五种脸型。

人类的脸型决定于颊骨、颚骨与肌肉的纹理及结构,自古以来即被拿来当成判断命运、性格的重要依据。许多民族如中国人、犹太人、吉普赛人也都有自己一套的观相方法。人类学家也相信,不一样脸型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与发展倾向。

身体语言大师摩里士曾经说过:“人身体上突出的部分多的人,侵略别人身体领域的性格愈显著。”不言而喻,这个突出的部分指的正是下巴、鼻子及女性的乳房。特别是下巴,因为每个人生气或得意的时候都有仰起下巴且向前方突出身体领域的倾向。

以脸型来分析性格的学说,最著名的应该是柯尔曼发表的“脸孔类型的不同性格倾向”理论,我们将内容择要略述于下:

(一)肥满、肉多的圆形脸

喜欢遵守规范,维持传统,思想与行为都相当保守。生活节奏平缓悠闲,虽然举手投足的姿态动作较大,却不会让人有大而不当的感觉。反而有股从容不迫、悠然自行的气度。讲究闲适、规律的生活,颇受朋友欢迎,知识的涉猎偏向消极、实用、常识性。

这种人在工作上的表现,动静皆宜,适应力颇强,会调整、改善自己的步调适应社会。喜欢快节奏的任务,也能耐得住单调、无趣的工作。

但是,这种人缺乏原创性、创造性特质。凡事求真务实,对于眼前的、具体的事较感兴趣。不愿冒险改变现状,也不太会钻牛角尖。具备妥协、调停能力。

(二)下巴部分肥满的三角形脸

他们的脸胖,脖子较为粗大,整张脸经常红彤彤的,显得血气旺盛的样子。

这种人紧张,感觉敏锐,具有好动、静不下来的外向性格,体力充沛,节奏快,而且可以吃苦耐劳,身体的韧性一流。身体颇为强健,很少有水土不服的情况,体力的恢复也挺快的,他们总有法子在搭乘好几个小时的长途飞机后,立即投入工作。

这种人在人际场合上很吃得开,属于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典型。不过,他们交朋友的目的明确,所交往的朋友也局限在工作上的关系,他们很会因实际需要选择朋友,很会利用朋友的“附加价值”来赚钱或发展自己的事业。几乎只有一面之缘的人,都会被记入他们的资料库中,成为日后的合作伙伴。

这种人做事非常积极热情,敢冒险,胆子大,行动快如闪电。有实践能力,颇富开拓性。这种人当老板的话,身旁一定要有值得信赖且具分析力的幕僚为他(她)运筹帷幄,才能成事。

(三)轮廓相当明显、下颚宽大的方形脸

这种人脸庞方而大,有棱有型,给人深富男子汉气概的印象。做起事来胆大过人,喜欢冒险犯难,凡事草率鲁莽,思考欠周详,容易得罪人。是属于有勇无谋的类型。

这种人思考问题、做事方式总是采取单线、直线模式,缺乏协调、迂回空间。判断事情也常流于表面、肤浅,看不到隐藏的忧患。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这种人可以说是爱憎分明,喜形于色的典型。他们往往只和有好感的人亲近,对于讨厌的人总是摆一张臭脸。运动细胞发达,很少有什么运动能难倒他们。

(四)轮廓明显、五官端正的方形脸

与上一类型的差别,主要在于下颚,他们的下颚线条较柔顺。凡事崇尚中庸,既不破坏传统秩序,做事也极富弹性。能力卓越,眼光远大,是典型的领导人才。具有应付变局,扭转乾坤的能力。

这种人脑筋聪明,富于机智谋略,举止大方稳重,待人诚恳,颇有威望。处世有自己的一套原则,稳定度高,上司交代下来的工作,他们会尽全力办妥。现实和理论两方面,他们都有办法兼顾,生活过程既有朝气,又十分均衡。

(五)下巴削尖的倒三角形脸

这种人心思细腻,遇到事情想得多,想得远,想得广,尤其喜爱思索抽象性问题,容易陷在自己挖掘的思考陷阱中。

这种人对新环境的适应力不好,孤独内向,不容易交到朋友。这种人常给他人不合群的印象,用心细密、谨慎,采取防御姿态,人际关系始终难以拓展。这种人性格固执,总是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喜欢胡思乱想,好钻牛角尖,与人相处时,缺少圆滑沟通能力。

这种人不擅长表达情爱,对心仪的对象只是慢慢付出关心,羞于把“爱”字说出口,以致常有单恋的情形发生。感情容易受伤害,报复心也较为强烈。做事积极、快节奏,有追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对事物观察透彻,是很不错的智囊、策划型幕僚人才。

如果一个人的感情很激动,使得他(她)的面部表情失去平衡,你会清楚地看到他(她)的脸上是如何刻画这些感情的变化的。

一个人倘若遇见高兴的事,如可能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或者收到一份珍贵礼物,那么他(她)的脸部肌肉就会松弛;而一个人一旦遇到悲哀的事情时,如遇到挫折或是遗失了心爱之物,那么他(她)的面部肌肉就会绷直并且一脸的哭相。

如果一个人正工作时,忽然沉默下来,而且,很明显地露出不愉快的表情,那么这种人在危机的状况下,极难承受得起精神上的负荷。这种人属于对现实不满而又缺乏耐性的人,对于事态的发展方面,无法应付自如;在实际生活方面,他(她)缺乏坚强的性格;如果是在逆境的情况下,他(她)就会立刻表现出软弱的本性。

我们常常可以在公共汽车上看见电影明星或模特儿的侧面广告,当时并没有任何特殊感觉,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人物广告和海报似乎都是左侧面!若为右侧应早有特别的感觉。

平常我们所谓的偶像,多半以脸的左边一半为重点。

例如,有人拿张无意义的相片给你看,借此判断你性格的特征,原本左右十分对称的照片,你却容易被脸的左方所吸引。又有一张脸谱照片,左方为生气的表情,右方为微笑的表情,你看过后,却会被左方生气的表情所吸引,并造成一种不易磨灭的深刻印象。

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其原因是眼球本身的右侧(对方眼球的左侧),容易造成移动,故人的观察视觉比较容易集中在对方脸部的左侧。

配合眼球的活动,感情在脸部的左方比较容易显现出来。如果用脸的同一边所合成的照片来看,左脸比右脸的感情流露更为明显,如果你无法抓住对方心理时,下意识里看看他(她)脸部的左侧,大致可窥知一二。

日本著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曾写过一则短篇小说《手帕》,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刚失去小孩的寡妇,原以为她是很伤心的,可是却看不出她表情特异之处。然而,在无意间,瞥见桌上手帕揉得很乱,才知道她刚刚哭过了。虽然她不愿说出,但却在不经意的细节上流露了出来。这便足见人的本性是很容易在细节上被看出来的。

脸部的表情最容易显现出人的心理状态,人对脸部以外的四肢活动,反而较少在意。若要看出对方隐藏的个性,可观察他细微的动作。

有一次,小刘和小马在聊天,小刘发觉小马似乎与平时不一样,仔细留意才发现:小马虽然在微笑,但在桌下的手脚却不时颤动,而此举与谈话内容并无关连。由此可证明人的本性还是容易由小动作流露出来的,明明心中有所牵挂,却不愿承认。

第四节 会说话的眼睛

在西方流传着这样一个赌徒诈骗的故事:狡猾的赌徒们先用小金额下赌注,并且密切观察坐庄人的反映,如果押中了,就会发现坐庄人的瞳孔骤然扩大,于是他们就大大地加码。结果坐庄的人输了钱还不知奥秘何在。

我们且不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但是由此可以说明人的瞳孔变化与人的心理活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卡耐基曾经说过:当领导走上讲台,未开口之前,通常都会先用目光扫视一下整个会场,这种扫视就起到了组织和控制的作用。这时到会者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进入听讲状态。如果会场出现冷场时,领导就会用鼓励的眼神注视下属,这样就是给准备发言者增强信心,以便他们可以踊跃发言。当全场出现纪律松懈,讲话者过多时,领导往往会投过去严厉的目光,并停留一会儿,制止这种现象。所以,有经验的领导都善于用目光驾驭整个会场,使会场井然有序而又生动活泼。

眼睛能像嘴那样说话,应该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大发现。历来的文艺作品,不论是小说还是非小说,都对能向人们传达很多信息的眼睛的作用予以绘声绘色的描写。

在许多语言中,都有不少关于眼睛的词语组合,比如,“钢铁般的眼睛”、“色迷迷的眼睛”、“惊恐的眼睛”、“锥子般的眼睛”、“邪恶的眼睛”、“狡黠的眼睛”,等等。此外,“轻蔑的眼神”、“愠怒的眼神”、“火辣辣的眼神”、“闪烁的眼神”、“冰冷的凝视”、“像要把人钉在墙上那样瞪着”等等的表达,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甚至,我们可能还知道“目光如炬”、“目光如刀”、“映入眼帘”、“目中无人”等表达眼睛会说话的字眼。的确,文艺作品在使我们注意眼睛的表现力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从古代埃及到现在,为了引起人们注意自己眼睛所传达的信息,女性们都予以化妆。利用颠茄液点眼来扩张瞳孔者,现在已不多见,但在眼部化妆方面,与古代人相比,现代人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大多数以眼睑膏、眼霜、眉笔、睫毛膏之类新型美容物品取代了颠茄而已。为使自己的眼睛引人注目而精心挑选眼镜框的女性如今也大有人在,甚至用有色隐形眼镜来改变自己瞳仁颜色者也不乏其人。现在的实验性调查证实了古代埃及女性用颠茄液来突显眼睛的美感是不无道理的。埃克哈特·汉斯在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调查里,就使用了女性收缩瞳孔的脸部照片和仅扩大瞳孔而不改变其他的修正照片。埃克哈特·汉斯把几个女性的这两种照片配套,让男性受试者观看后作出评价,结果,这些男性对瞳孔较大者全部都有好感,对瞳孔较小者全都评价不高。

对于眼睛的作用,身体语言交际的研究者们并不为言情小说家们的修辞表达所惑,而是使用自己单独的专门用语。“视线的相交”一般称为“双目交视”或“目光相触”,而专家们选用的词语是“相互注视”,这意味着,相互反应的两个人相互看见了对方“包括眼睛在内的整个面部”。这个用语被选的理由是因为:距离一到一米以上,就难以正确区别人们视线所向的对象区域。此外,“注视”这个词语,仅表示某人“看的行为”本身,而与视线前面有人与否无关。

在人的相互反应中,“注视”与“瞥视”之间的区别往往不被当做问题,但实际上却有重要的区别。“注视”是心理上的积极行为,具有试图判断对象的意愿,目光的焦点明显涵盖了对象的所有部分。因此,“注视”与“观察”有近义关系。女性一旦向警察报告说“某人用他的眼睛剥脱我的衣服”,就是认为好色之徒的注视侵犯了自己的人格。与此相对,“瞥视”是心理上的消极行为。惟其如此,游泳池畔穿比基尼的姑娘们往往希望被小伙子们“瞥视”一下,如果未被所喜欢的小伙子们“瞥视”一下,恐怕就会有“失落感”。但是,男性要是“注视”或“观察”她们,却是一种绝不允许的行为,因为按照社会的一般规范,男性遇到女性时,只能一次、两次,最多三次左右短暂地“扫视”,而不能长久地注视。

对于美国人在公共场所目光使用的方法,不仅有几名熟练研究者的调查记录,还有能够简单推测的事例。在街头、商店、事务所和自助食堂,以及其他不打算在此搭话的场所,遇到某人时,美国人往往采取“礼貌正确的无视”。说白了,就是对方进入视线范围也不去“注视”和“凝视”。

一方面必须尊重别人的人格,另一方面也不想侵害别人的私生活。为此,要避免与陌生人目光相遇,最多不过“一触即离”。不过,这样做有时比较困难,比如遇到服装异样者、身体异常或有残障者,乃至貌似名人士,尤其如此。大人或许忍不住多看几眼,而对孩子却大多要教导:不能盯着看啊,那是不礼貌的!

在电梯中的行为是有意识采用“礼貌正确的无视”的典型范例。大多数人一进电梯里边,与他人照面,就立即面向梯门。在一起上下之间也不相互交谈,或者望向天花板,或者看着地面,或者读着说明书,或者看着显示楼层号的电光板。偶尔,同乘者之一与自己的目光相遇时,则浮现出表示信赖和善意的微笑,进行两三秒钟的相互注视。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较长久地看着对方,那么,不是表示非难或疑惑,就是表达想要搭话的欲望,表示要传达一种信息。

在街头、机场、购物中心等处与他人偶遇且要擦肩而过时,有着严格的不成文规则,规范着我们目光的使用方法。

若是美国大城市的白人,那么,接近对方到能够明确识别的距离(大约4.9米到9.8米之间)时,大概就要“相互注视”。如果是陌生人,那么大体上仅瞥视一下即可;而如果是友人或熟人,那么不打招呼,就会伤害对方的感情。然而,若是大城市的黑人和小镇的居民,则没有友人和陌生人之别,有一律问候的倾向。

中国的情况与美国有同有异。

中国大城市受过教育的人对于这种场合下的识别范围也许没有美国人那样严格,但相互看到而视若无睹、毫无反应,显然也属于不礼貌行为,会令人不高兴。所以,那些高度近视者,常因近在咫尺却看不见对面来人,不打招呼而遭人误解。也有些人,走路时尚能“陷入沉思”,表现出一种“目中无人”的状态,常令熟人生气。其实,这不过是因为他(她)大脑没有空闲,所谓“一心不能二用”,来不及对眼睛摄取的信息作出反应而已。至于小镇的居民,由于整体上比大城市的人更为好客、更为热情一些,所以,对陌生人打招呼的概率要高一点,但还是不能与熟人相提并论。

美国人若回避他人的目光,或者在善意的微笑之后,不实行“相互注视”,那就是表示没有交流的意愿。因为相互明显地注视,意味着开设了一个交流频道。所以,人们力图捕捉售货员、服务员及其他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的视线的理由,就是因为相信这种“相互注视”能够促使对方来同自己进行语言交流,从而获得进一步的服务。

美国人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不知为什么,就被购物中心和机场中那些募捐老手和狂热的宗教活动家所吸引,不由自主地走到他们身边。其实他们的技巧就是根据这样一种假定:一旦确立了“相互注视”之后,人们的良好风度和不愿伤害对方感情的心理,就不会让自己话也不说一句就能过其场地。人们大约还在离他们6.1米以上、即将离开之时,他们就会捕捉你的视线,使你不能轻易离开,并通过相互注视,把你引向自己一边,并诱使你开始交流。直到你接近到约2.44米左右时,他们一直紧盯着你,此后则开始行动。当你走到离他们0.9米以内时,即便他们一言不发,你也来不及转身了。

一般而言,美国人在正常状态下与他人相遇时,相互间的距离直到2.4米左右为止,都继续进行“礼貌正确的无视”。而且,此时,人们会稍稍注意一下自己前进的方向,通过头向某一方位的姿态,传达一种信号,显示自己打算前进的方向,此后则低头走路。

许多人知道一种“面对面做鬼脸”的游戏。这对于孩子们而言,是一种忍耐力和意志力的考验,只有“强者”才能胜出,因为它要求参与者要强忍害怕的心理和想笑的冲动。没有交流意愿的十秒以上的注视,对于一般人而言,大多数情况下即便不引起真正的不快,也会引起焦躁不安。在灵长类动物中,“凝视”常是“赢得”或“败走”的原因。人的反应当然不会那么直接,但是,不眨眼地盯着看,能够引起对方心脏跳动的显著亢进以及其他现象,则由美国艾尔大学的研究者们明确地揭示了出来。

还有这样一个实验,装扮成“普通行人”和“摩托车驾驶员”的调查员,反复凝视着因红灯而停车的汽车司机。结果判定:信号一变,那些处于被凝视状态的汽车司机要比未被凝视的汽车司机更为急切地起步通过路口。

两个人之间正常对话时的目光使用方法,是可以简单推论而得知的。听说并用时,不得不一直注视对方,紧盯对方的眼睛。正常的注视情况要因对话者的性别、个性、文化形态的背景、话题、谈话现状及其他几种因素而有所不同,但还是可由眼睛的功能推定其对话时目光用法的类型。

各种研究调查的结果表明,对话时的目光大致有五个功能,即调整说和听交替,观察对方的反应,表达意义,表达感情,传达相应对话人关系的性质。

说话者往往是先相互注视对方之后才开始对话,不久再移开视线。阐述完自己的意见,就会观察对方的反应,同时发出自己打算听取对方意见的信号,并再次注视对方。但如果说话者不进行这种第二次的相互注视,则表达者还要继续说话的。

对听话者来说,除了表达自己想要说话的意图外,还要在对方阐述一个意见后,及时看一下对方。一旦错过这一注视的时机,就等于奉还了自己发言的机会。于是,对方只能在自己已经说过的东西上添加点什么,或者连续保持拘谨的沉默。而且,相互注视的情况一旦少了起来,那就意味着:这种对话也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对方持续移开目光,似乎是表示不感兴趣的信号,但有时却不过是对方有点害羞,或心情不佳而已。不过,有些疲倦也说不定。

有着仓皇眼神,不断东张西望的人,同样也会使人紧张。有时,某人匆忙一瞥的视线方向能够提供其眼下关心之事的线索,但总的来说,在这种场合,人们总想尽快离开其人。

对话之际,为了检视对方的关心度、理解度以及对这些话的容忍度也常使用目光。简而言之,对方对自己的注视程度成了判断其人注意集中度的标志,进而,注视和被组合的脸部表情变化都能提供自己想要了解对方的反应。

在仔细考虑对方的回答以及对方如何反应的场合,无论说者还是听者一般都会相互移开目光,这也是调查结果已经证明的。原因似乎是,伴随着精神向内集中,人们希望对视觉的刺激尽量减少,以至于不仅移开目光,而且新入眼帘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与自己眼睛的焦点重合。

作为心灵窗户的眼睛,能显露吃惊、害怕、愤怒、不快、愉快、悲伤以及其他种种情感,常跟脸部的其他部分连带演出。眼睛还能表现威胁、责怪、憎恨、恐吓、装傻、恳求、诱惑以及求爱之类的意图。这类感情的程度差别,不仅通过眼睛和脸的外观可以传达,而且通过注视时间的长短和固定程度也可以传达。

对话中眼睛的另一个功能是听者和说者相互传达如何评价自己同对方的关系。根据某一个调查,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交流对象当做中等地位的人物,则自己的注视和对方的注视均达到最大限度;如果对方的地位极高,则为中等程度;如果对方地位很低,则达到最低限度。

在谈话对象是可信赖的人时,自己的注视会更长更频繁,在谈话对象是喜欢的人时也同样。但是,也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即使面对讨厌的人,也进行冰冷的凝视。

对于求爱时眼睛的使用方法已经引起很多作家和学者的注意。对于企图保持更亲密关系的对象,无论男女均运用“秋波”这种传统方法,也得到科学调查的印证。一般而言,订了婚的男女,相互注视会增多;意欲从此成为亲密伴侣的男女之间,双目交视的时间也会来得更长。

关于这一主题,有研究者作了极为有趣的描述,其中提到:一个独身女子若在西餐馆等公共场所选中一个男子,直接深情地凝视其眼睛,然后,回过头来与同伴聊天或阅读杂志。接着,作出一种挂念的姿态,再度同样凝视其人,随即垂下头来。如此往复三次就会诱惑对方、引起对方对自己的兴趣。结论是:暗送“秋波”,至今仍是求爱者的制胜手段。

决定相互反应状况中的注视和相互注视程度的因素,除了此前讨论过的对话时眼睛的五个功能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其中,最为有力的因素恐怕是男女之别。无论是听、说,还是沉默,女性都比男性的注视率要高。根据某一调查,会话时注视的时间,女性比男性平均约多15%,无论从其频率、持续时间、对应度等任一角度检测,女性都超过男性。

性格也对注视行为有一定影响。调查一下在心理测试中被判定为内向型的人来看,就会发现外向型者注视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比较高。此外,也有一种研究指明,被判定为自尊心弱的人,注视的频率和时间会比较少。

一项调查表明,通常诈骗犯大多企图回避相互注视,但在被起诉后的诈骗犯当中,也有高度利用相互注视的反例存在。进而,诈骗犯的这种注视行为可以归为“马基雅维利主义”。所谓马基雅维利主义是一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使用权术的倾向,而调查判定,在“马基雅维利主义”性格测试中显示高位者,其注视频率远高于显示低位者。

或许人们相信“一边直视对方的眼睛,一边若无其事地说谎是不可能的”,而在这些调查结果中,既有“不可能这样做的人”,也有“能够这样做的人”。所以,必须对有这种可能的人有所警惕。

从美国某地到别处旅游的人都感觉到说话上的方言差异,而实际上,美国人眼睛使用的标准也因成长的地域不同而不同。例如某研究者提供了这样一个例证:在飞往纽约的客机上,邻座的出身于佐治亚州的女子发表了自己的一个相关感想,她说她很不喜欢纽约相互之间毫不关心的状况,证据是“没人看你一眼,恰似你不存在一般,而在南方,大家相互充分注视,一见如故,都带着微笑”。

要想了解目光使用的地域差异,其实并不需要出门远行。在雇佣很多外地打工者的大都市里,只要走过几个街区,遇到不同地区的人,就能判断出目光使用的差异。

有一种假说认为,在对话状况中,听话人要比说话人更多地注视对方,为了验证这一假说,有人做了相关调查,调查表明,这一假说对于美国的白人来说,确实是恰如其分的,而在黑人中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成年黑人在自己说话时要比听人说话时更多地注视对方。

美国的白人青少年,在看到感觉不大愉快的行为或者受人疑忌时,除了发出感叹词外汇,往往眼球向上翻转。但是,黑人使用类似翻转眼睛的动作时,却大多意味着与此截然不同的行为和信息。黑人的这种眼睛使用方法有时也表示对他人难以容忍的行为反应,而与白人青少年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表情传达的信息并非不信和疑惑,而是敌意。这种“眼睛的翻转法”,首先是睥睨有敌意的对方,不想被其视线纠缠;进而,则像画弧似地把两眼从对方处移开;其间,眼皮稍稍向下。由于这一眼睛动作的全过程是在一瞬间一气呵成的,所以有的白人并没有特别注意到。

对话时的话题也是影响眼睛使用方法的一个因素,如果话题不是个人性的,而是相谈甚欢的轻松的那种,则注视增多。反之,在话题是私人性的、有点麻烦的问题时,对话的当事人为此感到发窘、羞耻、难以启齿时,目光接触大概就会降到最低限度。

最后一个因素是对话现场的状况。对话者之间的距离越大,则注视越大,大概是要通过相互注视从心理上来弥补空间上的距离。此外,对话现场中,有无视觉方面的刺激物也有一定影响。如果现场没有引人注目的人、物、背景,则相互注视增加;反之,则减少。

(一)求职面试之时

研究表明,在两人的对话中,通常相互注视的连续时间约占整个对话的10%~80%之间。这个幅度是很大的,其原因就是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到人类的注视行为。

但是,注视行为或多或少都会被当做当事人情绪、气质、意图的反映。国外有这样一个实验,从电影里截取两段对话者注视率分别为15%和80%的对话画面,让被试者观看,令其对对话者本人作出评价。结果,被试者对于注视率仅15%的对话者的印象是冷漠、悲观、狡辩、城府深、不成熟的回避、顺从、不关心、迟钝等;而对注视率达80%的对话者的印象却是有亲近感、充分自信、自然大方、成熟、诚实等。

这种调查结果证实,求职面试时保持充分的目光接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常聘用方只是预先从书面考试或求职简历中选取有资格者进行面试。所以,前来面试的求职者理应与其他面试者具有同样合格的概率。如果你来面试,大概还要按号排队。认真的求职者总要打扮得整整齐齐,力图给人一个整洁的印象,但不管怎样,你已经没有充分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外观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面试中加分,能想到上面提到的注视率15%与80%的评价之差,必受益不浅。换句话说,面试时,一定要密切注视招聘方的人事部长或总经理,要努力与之进行频繁的相互注视。当然,不是说一上来就要紧紧盯着对方,眼睛都不眨。周围的情况你也要兼顾,要有个大体了解。不时用两三秒时间扫视一下周围再来注视对方,这并没有什么害处。

(二)在听众之前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场景:“下面开始口头发言。”教师一边说话,一边迅速地环视班里的学生们,而学生们则作出恨不得要隐身的样子。“谁来带头呢——好,刘卓,从你开始吧!”教师终于说话了。刘卓发出了痛苦的抱怨声:“啊呀!老师真挑了我呀!准备是有,但——,唉,我一进教室,就预感到我会被选为第一个。”

在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研究心得时,老师第一个选了刘卓,那么,刘卓是如何被选定的呢?让我们先从刘卓和其他学生入室就座后开始看吧。当时,没有迟到者,教室里已经安静下来,教师打开了讲台上的学生名册,填写了日期。刘卓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了教室的挂钟后,打开了笔记本。就在一瞬间发生了一点事情——她向上看时正好与老师的目光相遇了。于是,刘卓的命运被决定了。

显然,教师的授课计划中早已纳入了课堂提问这一安排,但是,先提问谁,并未事先决定。决定这一点要根据现场情况的判断。学生是否显露出兴趣,是否心不在焉,是否在思考,是否退缩,是否理解,是否困惑,是否确知答案,或者处于莫名其妙的状态,这一切都通过身体语言信息传达了出来。为了使授课顺利进行,解读学生的反应是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

上过高中的人都知道,来自于大学的不熟练的教学实习生往往害怕学生把全部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因而一味低头看自己的讲稿,即便是偶尔举目,也是瞥一眼房门和挂钟,甚至心不在焉地望向窗外。于是,该实习生举目时,几十个学生的眼睛也跟随其视线一齐望向房门、挂钟和窗外。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完全失去了。

能够很好地与集体听众交流的人,往往定期舒缓地环视听众,而且不会漏过听众中显示其反应的面孔。如能这样做,那么,教室里学生的关心度和理解度都会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有这样一个实验:让演讲人进行七分钟的演讲,其间,演讲人对听众的注视率要进行从低到高的各种改变,最后让听众分别予以评定。结论是:演讲人对听众的注视率越高,得到的正面评价就越多,练达、博学、诚实、亲密、亲切等词语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评价词语。

还有一个调查,是调查演讲人对听众的注视率与听众对其诚实度评价两者之间的关系。据此而言,“诚实”的演讲人演讲时间中注视观众的比率为63.4%,而“不诚实”的演讲人注视观众的比率只有20.8%。

(三)受到视觉刺激时

瞳孔的条件反射作用全世界大都是相同的,但其中也有让人惊异的现象。瞳孔的大小会发生变化,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环境暗了,就要更多地采光,因而瞳孔会扩大;而在明亮的日光下,就会收缩到大头针的针头那样小。那么,在亮度恒定的条件下,不用颠茄或其他化学药品点眼时,人的瞳孔会不会产生大小变化呢?

答案是肯定的。前面提到的研究者埃克哈特·汉斯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研究了在种种视觉刺激下瞳孔大小的变化。在初期的实验里,埃克哈特·汉斯让男女受试者观看五种照片,来调查瞳孔大小发生何种变化。其结果是:男性的瞳孔在看到女性的裸体写真时更大;女性的瞳孔在观看仅遮盖身体一部分的体格健壮的男性的照片时更大。照片具有的各种刺激性因素似乎决定了瞳孔的条件反射作用。

从这些调查结果中,埃克哈特·汉斯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即人的瞳孔在其对某种事情有积极情感时扩大,有消极情感时收缩。埃克哈特·汉斯的这一发现,被进行市场调查的广告业界视若仙丹、奉若至宝。他们觉得,如果能够利用这一点,在商品开始生产之前就能判定商品及其包装的市场性该有多好。

此后,又有人进行了一连串的实验,来调查受试者的瞳孔反应。有的是对同性恋者进行调查,让其观看同性和异性的照片;有的是让受试者观看蛇、食品、选举候选人、洗涤剂的包装箱、犹太人集中营的牺牲者、战死者等照片。然而,未必都有明确而决定性的结果产生。即使是理性诱发消极情感的视觉刺激也有扩大瞳孔的时候。

说到底,即便瞳孔的扩大与情绪的诱发、注意和关心的集中有关是毫无疑问的,似乎也不能确定好恶感觉中的哪一种是诱因。所以,广告业界最终失去了对这一问题的关心。但扑克迷和麻将迷们至今仍在观察对局者的瞳孔;此外,某些教师也在上课时把基础代数之类教科书放在学生面前加以观察,认为瞳孔扩大者是值得注意的学生。

(四)眼神的文化差异

本节迄今为止所述的眼睛的作用,基本上是依据居住于美国并说英语的人们而谈的;而即便限定于这种对象,有关地域差别,也有所涉及。但是,在美国以外,那些与美国传统没有多大关系的文化形态里,注视和相互注视的规则更是完全不同。

北非的游牧民族图亚来格族在对话中的相互凝视在我们看来似乎过于残酷。这大概是由于这一族的人除了眼睛以外,全身上下都被衣服和面纱笼罩着,因而注视比起其他任何的身体语言交流都更为有用的缘故。阿拉伯人在对话中一般也是直线式地盯着对方的眼睛或者仔细打量似地看着对方。

比起其他的北美人来,西班牙语系的墨西哥人更为频繁地眼睛向下,因而给人一种谦虚的感觉,但同属西班牙语系的南美人,由于对话中的相互注视较多,给人一种十分自信的感觉。比起英国人和大多数美国人来,瑞典人对话中的注视次数要少,而一次注视持续的时间要长。

在美国,女性即便较长时间地注视男生,似乎也只是表示要同该男性搭话的心情;而在拉丁美洲诸国,如果女性使用这种眼神,很可能会被看做要同对方进行“肉体接触”的露骨诱惑。

在眼神的使用上,既有注视频率和持续时间的规则,也有“可注视者和不可注视者”的规则。在某些文化形态里,后一种规则要强于前一种规则。按照人类学家的报告,肯尼亚的奥鲁族的男性,即便可同岳母说话,但也不能注视岳母。此外,也有报告说,在非洲别的地方,作为“和平部队”成员,充当教师的美国女性在提醒孩子们“上课时要注视老师”时,结果却使孩子们很难堪。因为,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中,孩子们是不允许注视大人的眼睛的,这位美国女性不知道这一点,无意中鼓励了违犯当地社会习惯的行为。

同样,在非洲的某些民族常有直视对话者的习惯,转移视线者被疑为鬼魂。因为,根据该部族的信仰,死者的鬼魂会再度拥有人的模样而出现于阳世间,但他们不能注视真正的人脸,这样做就能够识别出是否是鬼魂。

去意大利和法兰西的美国女性常常困惑于当地男性注视自己的眼神。与美国男性的瞥视不同,意大利和法兰西的男性,需要扫描女性全身上下并且长时间盯着女性。因此,习惯于被这样凝视的意大利和法西兰女性,一定认为美国男子太过冷漠。

第五节 随心而变的眉毛

我们常听到用眉毛所作的比喻——“迫在眉睫”,所指的就是情势急迫万分。这样的比喻大约是因为眉毛处于人的头部,又极易被烧光,会危及到我们头部的安全。虽然我们的眉毛本身并不讲话,但它却可以通过屈皱、舒展、高扬、倒竖等种种形状的变化,表现出我们的各种内心感情和心理活动,从而向人们传达出内心的情感信息。

其实在整个面部表情中,我们很难把眉毛和眼睛隔离开来分析。眉毛的动作是对眼神的一个非常充分的补充和配合。当我们感到糊涂、茫然不知所措、焦虑或者伤心失望的时候,眉毛通常呈里端向上外侧向下的歪斜状;而那种冷静、情绪稳定的人眉毛一般都会比较平直,要么两边相对是笔直的,要么两边对称呈弧形;当一个人感到烦恼、忧心忡忡或者是心理负担过重时,皱眉肌就会把两道眉毛牵拉到一起,这时我们就会看到“眉头紧锁”的样子。

“横眉冷对千夫指”,其横眉,就有表示出对敌人轻蔑的意思,同时也表示出自己无畏的心态,可见眉毛所传递的情感是非常准确的。如果我们将这句话中的横眉换成“扬眉”、“皱眉”、“竖眉”之类的词语,就不恰当了。因为扬眉所表示的信息是兴奋、愉悦;而皱眉表示的则是讨厌、为难;竖眉表示的是气愤、愤怒;展眉表示的是愉快、欣慰;锁眉表示的是忧伤、哀愁;低眉表示的是腼腆、羞涩;垂眉表示的是生气、不悦;挤眉表示的是挑逗、戏弄等。

眉毛对于我们表情的功能,就是更加充分地展示我们内心深处的感情变化。过去曾有人认为眉毛的主要功用是防止汗水和雨水滴进眼睛里,其实不然。眉毛本身是有这种功能,但更重要的还是与表情相结合,传递身体语言。

每当我们的心情改变时,眉毛的形状也会跟着改变,这可以被称为“眉毛的动作”。眉毛的动作所产生的重要信号有以下几种:

(一)低眉

当人们受到侵略的时候通常呈现出这种表情,因为这是一种带有防护性的动作,通常只是要保护眼睛免受外界的伤害。

当然在真正遭遇危险的时候,光是低眉仍不能有效地保护眼睛,一般情况下还需要将眼睛下面的面颊往上挤,以尽可能提供最大的防护,这时眼睛仍保持睁开并注意外界动静的状态。这种上下压挤的形式,是面临外界攻击时典型的退避反应,眼睛突然见到强光照射时也会呈现这样的状态。另外,当人们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大哭、大笑或感到极度恶心的时候,眉毛也会产生这种情状。

很多人都把一张皱眉的脸视为凶猛的象征,而很少想到那其实和自卫也有关系。而真正带有侵略性的、一张无畏怯的脸上,呈现的反而是瞪眼直视、毫不皱缩的眉。

(二)皱眉

可以代表很多种不同的心情,例如:惊奇、错愕、诧异、快乐、怀疑、否定、无知、傲慢、希望、疑惑、不了解、愤怒和恐惧。我们想要真正了解其意义,只有从原因上探究。

眉头深皱的人,一般都是很忧郁的。他们基本上是想逃离目前所处的境遇,但却经常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如此做。如果一个人大笑而皱眉,说明这个人的心中其实是有轻微的惊恐和焦虑,他(她)的姿势中泄露出明显退缩的信息。虽然他(她)的笑可能是真的,但无论他笑的对象是什么,都给他(她)带来了相当的困扰。

皱眉,通常表现出的都是愤怒或为难的情绪。“粗且浓厚的眉毛”在文学作品中意味着具有男子气概。而“皱紧的眉头”则强调了非常紧张的情绪。至于美人,有作家认为,“美人的眉毛形状就像天上的彩虹”;在莎士比亚的一部作品中,描写了一个男人在献给他情妇的一首悲哀的歌谣中,就很细致地描绘了情妇那弯美丽的眉毛。

(三)眉毛一条降低、一条上扬

这样的形态所传达的信息介于扬眉与低眉之间,一般表示一个人半边脸显得激昂、半边脸显得恐惧。而尾毛斜挑的人,心里通常处于怀疑的状态下,因为扬起的那条眉毛就像是提出的一个大大的问号。

(四)打结的眉毛

一般是指两条眉毛同时上扬及相互趋近,和眉毛斜挑一样。这种表情通常预示着严重的烦恼和忧郁,比如一些患有慢性疼痛的患者就会经常如此。而急性的剧痛产生的是低眉而面孔扭曲的反应,较和缓的慢性疼痛就会产生眉毛打结的现象。

(五)闪动的眉毛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眉毛的内侧端会拉得比外侧端高,一般人的心中如果并不那么悲痛的话,是很难勉强做到的。眉毛先上扬,然后在几分之一秒的瞬间内再降下来,这种向上的闪动的短捷动作,是看到其他人出现时的友善表情。它通常会伴着扬头和微笑的神情,但也可能单独表现出来。眉毛闪动也常见于一般的对话里,这是作为加强语气而应用的。

每当说话的时候要强调某一个字时,眉毛就会伴随着扬起并瞬即落下,像是不断强调:“我说的这些都是很惊人的!”如果一个人的眉毛连闪,是表示“你好!”连续连闪就等于在说:“你好!你好!你好!”如果前者是说“看到你,我真惊喜!”则后者就是在说“我真是太意外,太高兴了!”

(六)耸眉

这样的眉毛动作也经常出现在人们交谈的过程中。人们在热烈谈话时,差不多都会重复做一些小动作以强调他(她)所说的话,大多数人讲到要点时,会不断耸起眉毛,那些习惯性的抱怨者絮絮叨叨时就会这样。

(七)双眉上扬

如果一个人在谈话的过程中将双眉上扬,则表示出一种非常欣赏或极度惊讶的神情。

(八)单眉上扬

一条眉毛上扬,通常表示不理解、有疑问的意思。

(九)眉毛迅速上下活动

这样的动作和闪动的眉毛很类似,一般说明一个人心情愉快,内心赞同或对你表示亲切。

(十)眉毛倒竖

如果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动作,则说明对方处于极端愤怒或异常的气恼中。

(十一)眉毛完全抬高

这表示出的是一种他(她)“难以置信”的神情。

(十二)眉毛半抬高

表示他(她)“大吃一惊”的神态。

(十三)眉毛正常

这样的情形出现在谈话中通常表现他(她)“不作评论”。

(十四)眉毛半放低

一般这样的动作都用来表示他(她)“大惑不解”。

(十五)眉毛全部降下

表示的是他(她)“怒不可遏”的状态。

(十六)眉头紧锁

表示这个人的内心深处忧虑或犹豫不决的状态。

(十七)眉梢上扬

表示有喜事降临的意思。

(十八)眉心舒展

表明这个人的心情坦然,处于愉快的状态中。

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个人的眉形来判断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眉毛疏而秀、平而阔、秀而长者,表示性情聪明;一对凸垂或低悬的眉毛遮盖着眼睛,表示这个人的领悟力极强,且观察深刻;眉毛平直的人,一般较注重实际;眉毛弯曲的人,则是比较敏感、爱美的人;眉毛粗浓的人一般比较雄健、果敢,也很好逞强;粗而浓、逆而乱的眉毛,则显示着他(她)性情凶顽;两条眉毛中间相距极近的人,一般性情暴躁、乖戾、心地狭窄;而眉尾下垂的人,则大多是个性懦弱而悲观的人;眉尾朝上的人,一般性格豪放而刚烈。

我国古人曾将眉毛分为清秀眉、新月眉等,我们可以从这些不同的眉形中观察出一些小秘密:

(一)清秀眉

这种眉毛再配上丹凤眼真是“眉清目秀”,贵不可言。这种人具备相当的才干,而且爱情专一,是女孩子择偶的好对象。

(二)新月眉

是纯情、明朗、快活的眉形。女人具有这种眉,都是温柔多情、心地善良的象征,当然也是男士追求的好对象。

(三)柳叶眉

这种人对自己的家人很疏远,但对朋友却很有情意,所以很值得做朋友。

(四)八字眉

这种人很容易陷于悲观的境地,而且是个爱情不专一的人。这样的人应该远离为妙。

(五)一字眉

这种人通常都非常的固执、独断、自尊心极强。是很难接近的一种人。当然他们也不会轻易地相信别人。

(六)虎眉

这种人性情狂野,通常都是有勇无谋且很爱逞强的一种人。

(七)鬼眉

他们的眉毛粗而宽阔,人面兽心,占有欲很强,看到这样的人一定要多加小心。

(八)间断眉

这样的人注定没有兄弟姐妹,为人也很薄情寡义,有这种眉型的人是非常凶狠的。

(九)交加眉

眉毛交叉相错,贫贱伶仃之相,有这种眉毛的人,可能是倾家荡产的败家子。

(十)旋螺眉

多智多疑,虚荣心强,易中途受挫,通常都是非常专制的人。

人的眉毛的形状经常可以作为了解他人情绪的有效线索。一些基本的眉毛形状可以看成是内在性格的一种明显的提示。正像下面所表示的那样:

愤怒的或邪恶的人,其眉毛往往是里端向下外侧向上呈歪斜状。就像核对无误时所作的打钩记号一样,这也是漫画家进行夸张创作时的常用形状。

那种很容易感到糊涂,经常有茫然不知所措、焦虑或失望感的人,其眉毛通常是里端向上外侧向下呈歪斜状的。

那种冷静、情绪稳定的人其眉毛一般都比较平直,要么两边相对是笔直的,要么两边对称呈弧形,总之眉型很正的人让人看起来很舒服。

眉毛作为我们面部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地配合着面部其他器官做着各种动作,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更多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价值的身体语言信息。

第六节 鼻子上的心理信号

我们的鼻子表情虽然非常少,但是由于它位于整个面部的正中,所以同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经常会提供给我们一定的性格特质线索——尤其是有些人想方设法掩饰的那些特质。我们经常说“皱起的鼻子”,那通常是在对事物表示厌恶的时候;轻蔑的时候则称“嗤之以鼻”;愤怒的时候鼻孔张大、鼻翼扇动……

这是因为鼻子是人和高级动物的嗅觉器官,又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鼻子同眼睛一样,在面部中居显要位置,高扁大小,一目了然。如果说,眼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功能上,那么鼻子更多地具有结构上的意义。鼻子在人的五官中居于最中间地位,同其他部分相比较,它在结构上起着纲领的作用。一个理想的面孔如果没有一个理想的鼻子来统率,则显得毫无秩序和气势。

鼻子有两个鼻孔,鼻孔是鼻子跟外面相通的孔道,也是气体出入的孔道。说两个人气味相投,思想言行一个样,在汉语中常说“一个鼻子眼儿里出气”。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谈话中对方的鼻子稍微胀大时,多半表示他(她)对你有所不满,或情感有所抑制。

他(她)鼻头冒出汗珠时,一般来说,这表明一个人的内心特别焦躁或紧张。如果对方是重要的交易对手时,必然是急于达成协议。如鼻子的颜色整个泛白,就显示对方的心情一定畏缩不前。

鼻子像鹰嘴,尖向下垂成钩状,阴险凶暴,鹰鼻而眼深者生性贪婪,不知足;鼻孔朝着对方,指藐视对方,瞧不起人。鼻子坚挺,这表示这个人的性格坚强,固执己见,通常不会被别人所左右;摸着鼻子沉思,说明对方内心斗争激烈,处于犹豫不决境地。

听对方说话的时候摸鼻子,说明摸鼻者不相信对方所说的话,他(她)在考虑如何应对。

比如人们常听到“他(她)皱起鼻子”这样的说法,这说明,鼻子确实表示某种情绪。这样一种表情再加上一种严肃的面容表示出一种厌恶和轻蔑的态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傲慢、不屑一顾地对待别人的态度。皱鼻子的人常常看起来好像他们已经闻到了一种难闻的气味。这种习惯性的行为很可能有其自然环境因素,因为吸到一种讨厌的气味会使人们皱起鼻子。

像“有些东西臭气熏天”,“有些东西一股鱼腥味”,这样的口语是表示一种厌恶或是表示吸到一种讨厌的气味。在某些人中,鼻子两边有明显皱痕的特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周围不满情绪多一些。

“傲慢的”表情是以某些人有仰头习惯为基础的,文学作品中把这些人描写成鼻子朝天,好像一切都在他们之下。其他一些常用的特征描写包括:“他(她)鼻孔朝天,一种自高自大的神态”,“他(她)仰起鼻子露出轻视的表情”,“他(她)鼻尖朝地,对世界不屑一顾的样子”。

想像一下这样一种表情:那些鼻子朝天神气活现而又不直接正视别人的人。这些人不想和你交往,而是希望占你的上风。这样一种姿势表示出一种傲慢的态度,希望看你的头顶而不是与你的目光接触。你得小心提防有这样一种行为表示的人!

从生理学的观点来看,肌肉能使鼻孔加大张开的程度。就力量和洞察力方面来讲,拿破仑曾这样说,“给我这样一个人,他的鼻子应该长得硕大丰满……每当我需要找别人完成任何有用的脑力工作时,如果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的话,我总是选一个鼻子长得长长的人。”

人们常称赞妇女具有一个“雅致的鼻子”。人们通常认为漂亮的、娇柔的女子是以漂亮的小鼻子为特色的——翘起的狮子鼻、纽扣形的鼻子和上翘的鼻子。但是,目前并没有普遍证明长有狮子鼻的女子就缺乏争强好斗的精神或竞争实力——你可能注意到某些女高级官员、女政治家和女社会活动家,她们天生就是个小鼻子,但其自尊心和能力都很强。而也并没有普遍证据证明鼻子

同类推荐
  • 当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你怎么办

    当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你怎么办

    本书告诉您◆如何把握衰退与繁荣的节奏:当一场大萧条几乎无可避免的时候。我们既要看到挑战,也要看到机遇。艰难时世不过是我们为下一轮经济的崛起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智者永远懂得在危机中寻找机遇。◆为什么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一切都是金融危机惹的祸,可任何人都没有必要染上危机恐惧症。那些无处不在的消息,伴随着你在股市、基市里的钱大幅缩水,职业前景变得若明若暗,于是心中的恐惧不断扩大,心情变得越发糟糕。◆怎样在熊市中潜伏。在牛市中爆发:没有经历过大的牛熊转换的投资者很难真正成熟起来,投资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它绝对超出大部分新股民的想象。
  • 每天学点销售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销售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给广大销售人员提供了实用的销售方法,有助于销售人员清晰、准确、自信地传达信息:讲述了一系列销售技巧,以提高销售人员的表达能力,使客户能够感受到销售人员给予他们的关注和敬意,使销售人员对产品的介绍引人入胜,让销售人员的诚信深入人心,帮助销售人员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让销售人员的销售额直线提升。
  •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按市场营销的作业流程将全书分为十二个项目,包括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营销调研,制定市场营销战略,选择目标市场和进行市场定位,制定产品策略,制定定价策略,制定分销渠道策略,制定促销策略,市场营销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遵守市场营销道德等内容。$$《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较为完整地介绍了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适合作为高职高专市场营销类专业、财经管理类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市场营销与策划工作的在职人员的实践指导用书或参加营销类职业资格考试的参考用书。
  • 唐僧凭啥领导孙悟空

    唐僧凭啥领导孙悟空

    唐僧论武功 ,不与三个徒弟在同一级别上,论办事能力,他不及孙悟空的小指头。孙悟空哈一口气,都可以把唐僧吹到十万八千里远。也就是这个看似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成天阿弥陀佛不离口的高僧,却领导着天底下最优秀的团队,跋山涉水战胜众妖群魔。取得西天真经。唐僧不是以力胜人,而是以智服人,以德服人,以仁服人。他高洁、勤奋、率性、清廉,处处闪现人格魅力:他管理水平超一流,善用心理学、 领导学管理并收服众徒儿。公关能力超强,左右逢源,广结善 缘,博得高层青睐。危急之时终能化腐朽为神奇。唐僧是真正的优秀的领导学开山鼻祖。
  • 在清华谈卖点之道

    在清华谈卖点之道

    通过卖点炒作将货铺到消费者心里去,并让消费者产生对品牌的忠诚度。消费者的忠诚度是检验卖点炒作成功与否的唯一判别依据。
热门推荐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恒宇凌绝

    恒宇凌绝

    一丹天下动,一语妄苍穹!丹道凋零,被选中的步坏究竟该何去何从?古道无仙,我便以身为鼎,铸炼无上神丹踏碎古路铁律!回首红尘,我要依旁而待,静守伊人!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 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 浴佛功德经

    浴佛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 逆破虚无

    逆破虚无

    宇宙无穷,天穹难为。宇宙虚无控万物之因,也控万物之果。虚无一破,万物皆乱。各界融合,百法尽现。尹墨作为一个孤儿在地球只能虚度光阴,因为家里煤气管泄漏了然后尹墨在床上不知不觉间就重生在青云大陆上了!苍天阻我,我必灭天!大地拦我,我必碎地!虚无困我,我必破虚无!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婚不由己:冷少很霸气

    婚不由己:冷少很霸气

    “女人,你逃不掉的!”他墨色的眸子里凝聚着风暴,看她如同蝼蚁。“做我的奴隶,直到我厌倦为止。”为了亲人,她忍气吞声成为他的宠物,他给她的却是一场阴谋。失了身失了心,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么?!“赫连曜,你不是讨厌我吗?好,我滚!”身怀六甲爬墙而走,你管得着吗?“该死的女人,偷了我的种哪里逃!”再见面,她早已涅槃重生,成了炙手可热的红星,却对他视若无睹。“妈咪,那个怪蜀黍是谁?”“不知道是哪个死忠粉,扔出去!”他暴怒,女人,你等着!
  • 苍穹重生

    苍穹重生

    这里是充满心力的世界,进来看看吧,这里将会带来你意想不到的奇迹。在这里会有一些热血,友爱,勇敢,坚持的青年,他们会随着自己那高昂的血液向前进发,为了那个变强的梦想。
  • 彳亍行

    彳亍行

    小说以蒙古族姑娘苏日娜的成长、情感为线索,以草原城市昭城为空间背景,用近乎透明的语言和复杂的情绪,诉说着这一代青年在这个近乎扭曲的巨大漩涡中的迷离、痛苦、挣扎和不懈的追求,从而使这位连着装都卓尔不凡的女子形象才显得如此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