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平
郭世清,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人,汉族,生于1920年农历正月。20世纪40年代中叶到宁夏固原县,1956年开始商业工作。1956年6月~1958年10月在店洼供销社工作(时属固原县王洼区)。1958年11月~1961年在固原县秦家大庄农牧厂工作。1961年5月在彭阳公社供销社工作。1979年5月退休。1995年年底去世。
父亲幼年时曾就读于私塾,后因家境生变,父母双亡,年少的他不到员园岁就背井离乡,先后流落于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为谋生计,他给地主放过牛羊,打过短工、扛过长工,年长些后,在铁路上干过司炉、扳道工,也在码头上当过船工、搬运工,后投身学艺,在店铺里做学徒,开始了他的经商生涯。出徒后,几经辗转,于20世纪40年代中叶来到了宁夏固原县,以行商为业,肩挑背扛,将人们生活中的日用品通过走乡串户的方式销售给千家万户,跑遍了固原县东南西北的乡镇村落。
20世纪50年代初期,父亲落户于当时的固原县王洼区店洼乡,经营起私有的汉民饭馆。童年时候,父亲受尽艰难。青壮年时候,父亲历经战乱、饥荒,生活的艰辛造就了父亲生性豪爽、善与人交、诚实守信、乐善好施、救贫济困的性格。在他75年的人生旅途中,凡是他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回汉群众对他的人品赞誉有加,口碑甚好。他一生对工作兢兢业业,对组织襟怀坦白,待人贫富同视,官民一样,处世公道正派,童叟无欺。现对父亲的一些小事追忆,以表达我对他的无限思念之情。
1956年公私合营之日,是父亲投身商业经营工作的真正开始。那年6月,在当时的大政方针下,父亲在商家公举、组织考察下,将自有的私营汉民饭馆,以资产入股方式合并于时属固原县王洼区店洼乡供销合作社,创立了当时区属辖域内第一个汉民食堂。由于他多年公平交易的经营商誉和他周济贫困、处事公道、为人正派的品行,使得食堂的经营红火兴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1958年,他被调往古城乡供销社,参与经营回民食堂,后因当时政策因素,各乡供销社食堂停办,父亲被调往固原县秦家大庄农牧厂工作。
1961年,固原县成立了彭阳工委(彭阳区委前身),父亲又赴彭阳筹建彭阳供销社汉民食堂及车马店。当时,正值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方面条件十分困难,父亲在仅有的两间土坯房和几孔破窑洞里,克服重重困难,凭着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的信念,创建了在当时实属一流的汉民食堂和车马店,得到了自治区、地、县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在他34年从事商业工作的生涯里,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出现。猿园多年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奉命参与筹建了固原县商业局食品公司彭阳收购站、战备食盐库彭阳储备点。
为了更进一步方便人民群众生活,他想方设法在领导和同志们帮助下,筹建了彭阳区所辖区域内第一个早晚门市部。多年来,他早出晚归,辛勤工作,使所从事的饮食服务行业走上了正轨,也为建县后成立彭阳县饮食服务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退休后,他发挥余热,一直关心彭阳县饮食服务行业的发展,利用自身威信高、交际广泛的优势,配合有关部门争取项目,筹措资金,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生性豪爽、善于交际的父亲人缘极好,威信甚高。他待人接物一视同仁,无论工、农、商、学、兵,还是官、民、富、贵、贫甚至是乞丐,都能和他同桌就座,共同进餐。
父亲生性善良,历尽沧桑的他深知贫困给人们生活造成的苦难。他在自家生活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把救困济贫作为他人生的一个信条。据和他多年共事的许多同事和回汉群众回忆,无论他在干私营还是合营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低标准”年代,国民经济十分匮乏,民众生活极度贫困,父亲在尽职尽责的按政策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面对眼前食不果腹的饥饿群众,宁肯自己和家人少吃一点,也要将省下的食物周济给饥饿难耐的老人和儿童。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全给饭吃,那是不可能的,就是食堂里的面汤,他都很公平的分给苦难的乡亲们。多年来,他对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称不起盐、买不起油的回汉群众给予饭食、粮票、布票,或者几角、几元、几十元、上百元的现金资助从未间断,接受过他周济的人不知其数。
他的这些善举,从不对家人讲述,以至后来在他去世的员园来年里,常有许多未曾谋面的陌生人费尽周折,千方百计打听或是为自己或是替父辈们还钱,最早的能追及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搞得我家人十分茫然,每每只能好言相告:这钱不能算债,不必清还。穷了一口,富了一斗。在那个年代里,得到过父亲接济的回汉群众,在他们的亲朋及后代面前只要提起父亲,总是赞不绝口,打心眼里感激父亲的救命之恩。
我和我的姐弟,真正体会到父亲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在我们长大参加工作后,尤以我感受最深。在我工作过的固原、彭阳两县的诸多部门和乡镇中,都遇到过与父亲有过交往的领导、回汉父辈或他们的子女,每到一处,只要他们知道我是郭世清的儿子,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上,都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他们或将我领到家中改善伙食,或将我的被褥、衣服拿回家中拆洗,或帮助我解决工作中的困难。
闲暇之时,每每谈起父亲和他或他们的父辈们在生活困难以及“文化大革命”动荡中的交往,父亲是如何救困济贫、如何保护老干部、如何的忠诚、公道、正派,如何豪爽善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1995年年底,父亲离开了他热爱的人们,走完了他的人生旅途。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各级组织、领导和四乡八邻的回汉群众及亲朋好友赶来家中吊唁,人数多达千余,灵堂之外,一片唏嘘。
我的父亲,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既无职又无权的外乡人,在自己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以他豪爽、公道、正派、善良、忠诚、乐善好施、周济贫困的人格魅力,受到各级各界人士的关护和厚爱,硬是将一个小小人物的形象大大的镌刻在他生活工作过的异乡他地的回汉民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