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9500000006

第6章 都是自己人

人心向背往往是统治天下的基础,因此,如何得人心成为欲成大事者日思夜想的事情,一时间,大家使出浑身解数,有的伪装圣人或憨人,有的把敌人伪当成朋友,有的则干脆做出能与大臣平分天下的态势,所有这些,无非都是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天下人都心甘情愿地拥护自己,在对待人心的问题上,谁最能发现人们心灵深处那点认同感,谁就能降服天下人,谁演戏演得最逼真,谁就能得到永恒的人心,最为重要的是,谁要能利用人心,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谁就真正找到了打开权力大门的钥匙,1.装出来的“圣人”

——王莽笼络人心的高招人们一提到政治权力斗争,往往就会跟血腥的杀戮联系起来。事实并非如此,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高明的政治家。西汉末年的王莽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武器就是“伪装”,因为他善于伪装,使自己看似具备世间一切美好的品质。

王莽有着贵族血统,但却没有贵族的生活。因为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故而没有被封侯,这样王莽成为当时众多王氏子弟中最贫穷的人,正是这种贫穷的生活练就了他的伪装技巧。一次,他的大伯父王凤生病了,他如同亲儿子一样,在王凤病床前问寒问暖,并亲手煎好药,一勺一勺地喂给他喝,而且日日夜夜地守候在病床前,这样一连几个月都不曾离开王凤的病床半步。一天,王莽正在煎药,突然觉得眼冒金星,站立不稳,晕倒在地。王家奴仆赶忙向王凤报告:“大将军,不好了,王莽累昏了。这些天来,他因为大将军的病情不见好转,愁得几宿都没有合眼,他对大将军孝顺极了,与其他的王家公子哥儿可真不一样。”

王莽的所作所为没有白费,他赢得了王凤的同情心,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从政的基础。王凤临死前,将王莽托付给太后及皇帝,王莽被拜为董门郎,又迁升为射庐校尉。接着王莽笼络了不少名士,他们也替王莽说好话,这样王莽的名声就传到皇上耳朵里去了,这必然为王莽换来更优厚的封赏。果然,不久皇上就封王莽为新都侯,定国于南阳新野的都乡,食邑一千五百户,又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王莽认为自己起步不错,但是要保持这种增长的势头,必须进一步伪装自己。因此,他被封侯以后对人更加谦恭,他广招天下名士,结交公卿大夫,还常常拿出他的全部俸禄周济有困难的人,而他自己却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家里也没有什么多余的钱财。一时间,王莽成了汉朝人们心中的楷模,朝廷上下都对他赞不绝口,他的声誉也远远地超过了他的叔父们。

然而这个时候,有人明显不满他的做法,公然跟他对抗,这个人就是孝元皇太后姐姐的儿子淳于长。王莽给外界的形象是谦恭仁厚的长者,因此,王莽不能露出一点儿杀机,但是对于政敌又不能纵容,陷入两难境地的王莽没有退缩,他精于此道。不久,他便编造了一封淳于长与别人合谋反叛的信件,去向汉成帝告密。

他一见汉成帝,就双膝跪倒,痛哭流涕,成帝忙问道:“王莽有什么话尽管说,不要有什么顾虑。”王莽说:“陛下,下臣与淳于长是亲戚,不知该怎么说他,他对陛下不忠,想和别人合谋反叛,我刚刚知道这个消息,特来告知陛下。”成帝道:“不会吧,他是太后姐姐的儿子,怎会反叛?”王莽道:“陛下,你不信?这儿有一封他的信件,您自己看看。”成帝一看,大怒:“好啊,淳于长,我对你不薄,你却对我不义。来人啊,去将淳于长杀掉,提他的首级来见我。”成帝又道:“王莽,你真的不错,对我这么忠心,我早就听说你很贤德,王凤死时也向我和太后推荐过你。前不久,大司马王根告老还乡时还向我推荐你为大司马,我当时拿不定主意,现在一见,你果然忠诚正直,我马上下诏封你为大司马。”王莽大喜:“谢陛下提拔,微臣自当向各位叔父学习,好好为官。”

这样,三十八岁的王莽不仅搬走了阻碍自己发展的绊脚石,而且地位也已经相当高了。即便是这个时候,王莽仍旧没有掉以轻心,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无敌于天下,所以更加学会伪装自己的言行。不久机会便来了。一天,王莽的母亲病了,公卿列侯的夫人前来问候,只见一个身着短布衣服的妇人在迎接,她们还以为这人是王家的奴仆,就说道:“请问王莽的夫人在哪儿,我们想让她带我们去看望老太太。”那妇人道:“贱妾正是王莽夫人,有劳各位前来探视,请吧,我带各位去看老太太。”众夫人愣住了,这就是王莽的夫人?堂堂大司马的夫人怎么这样一身打扮,像个仆人似的?不过,从此以后,王莽的节俭美名便传于天下。

好事多磨,王莽刚刚品尝到一点掌权的滋味,便遇到汉成帝驾崩的事情,继位的汉哀帝尊王莽的姑母为太皇太后,这时太后怕别人以为王莽是自己的亲戚才得以当上大司马的,加上新皇帝即位,要避一点嫌疑,就让王莽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休养。

这是对王莽的考验,如果此时辞掉所任的职务,那么先前树立的威信和伪装的言行将付诸东流,王莽肯定不能坐视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如何才能力挽狂澜呢?王莽想到了利用自己以往的名声。他怂恿自己的心腹四处散布王莽将要辞职的消息,这显然是为了鼓动民心。果然很快皇帝就收到了大量的请求书,要求保留王莽的职务。王莽则假装主动辞职,这样的里应外合处理得天衣无缝。

就这样,王莽轻松地便让皇帝中计,汉哀帝马上下诏劝留:“大司马,先帝将朝政委托于你而没有交给其他的大臣,足见先帝对你的信任。现在我得以侍奉宗庙,就是先帝想让你和我同心同力处理好朝中大事。而现在你却上书说要因病辞退,这不是说明我没有孝顺先帝之意吗?这样的话,我很伤心。你不要辞职了,好好为朝廷出力吧。”同时,哀帝又派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左将军师丹、卫尉傅喜对太后说:“太后,皇上听说您劝王莽退职,很伤心,他一个人恐怕难以承担这治理天下之重任,如果大司马不回朝任职,皇帝也不想去听政了。”

太后无奈,只得让王莽又恢复原来的官职。不久,汉哀帝宠信董贤,日益疏远王莽,王莽审时度势,决定暂时退职,以图再起,他上书请求退职,皇上马上批准了。王莽虽然退职在家,却一点也没有放纵自己,他的伪装不但更加具有迷惑性,且辐射力更大。他为了把自己的“仁慈”和“公正”宣扬出去,竟不惜牺牲他的亲儿子。

一天,王莽刚吃完早饭,正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就听到门外吵吵闹闹,还夹杂着女人的哭声。王莽推开大门,走了出去,只见一个妇人抱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跪在院子中间,大声喊冤。王家仆人怎么劝她,她也不起来。王莽忙走过去,从那妇女手中接过正在哭的孩子,温和地对她说:“大嫂,你有什么事儿站起来说吧,我就是王莽,如果有什么我能替你出气的话,我一定帮助你。”

妇人一见王莽,抱着他的双腿,号啕大哭,边哭边诉:“大司马,你有所不知,我的丈夫是你二儿子王获的家奴,他为人老实,本来在王获那儿干得好好的,可不知为啥,昨天二公子将他活活打死了。我后来才听说是二公子与他因一件小事起了争执,公子才下此毒手。可怜我们这孤儿寡母的,以后日子可怎么办?王大人,你可得为我做主啊!”

王莽也知道王获一直喜欢生事,但不知竟闯下如此大祸。他脸色阴沉,让人把王获叫来,王获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打死了一个家奴吗?有什么大不了,谁让他与我顶撞了。”王莽看到周围百姓都盯着自己,觉得自己必须当机立断抛弃这个儿子。于是他大怒说:“你给我住口!你这个畜生,草菅人命,还在这儿胡说八道。我想,你自己该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王获一看父亲真的动怒了,这才害怕起来,求情道:“父亲,你就饶了孩儿这一回吧,以后我一定好好听您的话,不干这种蠢事了。”

王莽道:“哼,现在求饶已经晚了,你自己了断吧。”王家的仆人也纷纷替王获求情,可是,王莽却是一副很认真的样子说:“王子犯法,也要与庶民同罪,怎么能当成儿戏呢,既然王获杀了人,那么肯定也得偿命。”王获无奈,只好当着众人的面自杀身亡。王莽又当着众人的面对那妇人道:“大嫂,凶手已偿命了,你也不要太伤心,你以后的生活问题由我解决,我一直供养你们母子到老,怎么样?”

王莽“不徇私枉法”、“大义灭亲”的言行十分奏效,此事一时间在京城传为佳话,街头巷尾,都能听到人们对王莽的赞美,汉哀帝于是又将王莽召进宫中,服侍太后。

不到一年哀帝死了,他没有立下太子,也没有生儿子,所以太后马上赶到未央宫中收取了玉玺,派人召来王莽,并下诏说:“以后凡发兵的符节、百官奏事、中黄门、期门兵都归王莽一个人处理。”王莽有了这个权力,便加紧消灭异己的行动,不久,王莽对太后说:“大司马高安侯董贤不能和众大臣同心合力,应当收取他的玺绶。”太后果然相信王莽的话,便收了董贤的印绶,董贤知道王莽不会放过自己,于是自杀了。

王莽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了大司马的职衔,有了这个实权,还得搞一个前台的傀儡,于是王莽迫不及待地拥九岁的中山王为帝,即为汉平帝。平帝年幼,太后临朝,所有政事都委于王莽去处理。

王莽大权在握后,开始铲除平时对自己不服气的大臣,他不直接向太后汇报,而胁迫大司徒孔光向太后汇报,太后都一一准奏,于是好多大臣都被逐出了朝廷。

红阳侯王立、平阿侯王仁为人刚直,向来与王莽不和,王莽就让孔光上奏太后:“以前淳于长犯的罪行,好多都是与王立、王仁合谋,而且当初给淳于长定罪时,他们又多方阻挠,还不惜为他伪造假证。如今淳于长已伏法,但王立、王仁却还逍遥法外,如果因为他们是皇亲就不加以处罚,恐怕人心不服,还望太后明断。”

太后看罢大怒,将折子扔在地上,王莽假装拾起折子,看过后大哭道:“太后,臣认为这个折子说得好。如今皇帝刚刚即位,年纪又小,太后替皇帝执政,极为公正地对待臣下和百姓,还怕他们不服。如今如果以个人的恩恩怨怨来偏袒皇亲,恐怕不久天下将会大乱了。”王莽见太后还在犹豫,又说道:“太后,其实我也和您一样,再怎么说他们还是我的叔父。您可以先暂时降他们罪,以后再找机会召他们进宫不就可以了。”太后也实在想不出什么比这更好的方法,只好依这个折子,下诏治王立、王仁的罪,他们二人一听,便偷偷地自杀了。

王莽决定把自己的工作再一次转移到巴结太后身上来。他不惜对太后贿赂重金,尊太后的姐妹王君侠为广恩君,君力为广惠君,君弟为广施君,于是姐妹三人在太后面前不停地说王莽的好话。

王莽知道太后久居深宫,很想出去游玩,就想尽一切方法让她到外面去娱乐,而将朝中大权交于自己。他为太后找到了一年四季游玩的处所:春天到茧馆,领着皇后及公卿夫人在那儿采桑喂蚕,在灞水边游玩;夏天游玩于御宿、雩、杜之间;秋天到东馆,望昆明宫,聚集于黄山宫;冬天则在未央宫中娱乐,到上兰馆去打猎,登长平馆,到泾水去游览。不管什么时候去,都可以驾车去巡狩。太后被王莽如此巴结,焉有不悦之理?

王莽这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很快就得到了回报。不久,太后对王莽道:“大司马,不知以前的太子宫是否还在,我当初进入太子家时,才十八岁,太子在丙殿召见了我。虽已过去五六十年了,我却还记得,我想到太子宫去看看。”王莽道:“太后,太子宫殿还保存完好,而且离此不远,不如我陪您去看看,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太后看到几十年前的景物,似乎又回到了当初太子召见她的情形,不禁非常高兴。

王莽一瞧机会来了,便暗中怂恿一些心腹大臣上奏说:“王莽身为大司马,有定国策、安宗庙之功,应该对他加以封爵食邑。”太后正在兴头上,也就同意了他们的上奏。

王莽听说后,假意上书道:“太后,此事万万不可。这些安定国家的策略,非我一人之功,而是臣下与孔光、王舜、甄丰、甄邯共同制定的,如今却单独封赏我,我决不能接受。要封,他们几个也要有所封赏。”

太后下诏道:“你自己有安定宗庙之功,不要因为是我的亲属就将你的功劳隐蔽不扬,你就不要推辞了。”

王莽觉得自己的目的没有达到,便屡次辞让,还称病不入。他认为既然已经有了伪装的样子,那么就得坚持做下去。因此,他再次指使自己的手下对太后说:“大司马的意思是想先让孔光等人都有封号后,才愿意接受他自己的封赏。太后不如先封赏孔光等人,这样,王莽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封赏了,这又足以说明王莽为人多么仁义。”

太后听了这些话,认为有理,便下诏封孔光为太师,参与四辅之政,封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甄邯为承阳侯。这四人受封之后,王莽才装着很无奈的样子接受了太傅安汉公的封号。但不久之后,他竟然上书将所有的封赏爵号全部退还,归之于天下百姓,他要等天下家家自给自足之后,他才愿意接受封食。他甚至建议将这些封邑都送给高祖以来的功臣子孙,大者封侯,小者赐爵关内侯食邑,然后才轮到现在为官的人,这样才能有秩序。这样做之后,百姓才能尊宗庙,增加礼乐。

王莽为了博取虚名,取悦于太后,劝太后拿出钱财去赈济平民百姓。他首先出钱百万,献田二十顷,交给大司农去帮助贫穷的人们。于是众公卿纷纷效仿王莽的做法,争先恐后地出钱献地给贫民。王莽又率群臣上奏道:“太后,您年事已高,但对百姓还这样关心体贴,不惜减少御膳。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恐怕难以有精神抚育皇帝,安定宗庙。臣等请太后一定要注意身体,少考虑一些杂事,遵循帝王之常规,恢复太官之法膳,让臣子全心全意为朝廷谋划。”王莽的一切伪装迷惑了朝廷的所有大臣,也赢得了皇帝和太后的高度信任。

就这样,王莽从伪装“孝顺”起家,初步获得掌权者的信任;再通过伪装“仁厚正义”之人,一步步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最后依靠伪装“圣人行为”取代大汉天子,让西汉王朝土崩瓦解,不愧是古今伪善之第一人。

2.把敌人伪当成朋友——乾隆挽回人心的举措乾隆中期,乾隆帝为了强化自己的控制力,大兴文字狱,对很多文人写出的书籍“鸡蛋里挑骨头”,找出许多他认为悖逆的字、词和句子,然后对这些文人进行杀戮。

程明玄的祖父写过一本名为《一柱楼集》的诗集,当乾隆翻阅这本书的时候,非常生气。他将程明玄召到北京后,亲自讯问,他对程明玄说:“你可知罪?”程明玄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回答道:“臣不知。”乾隆冷冷地问道:“《一柱楼集》是你家什么人写的?”程明玄诚惶诚恐地答道:“是臣的祖父,不知道有哪里不对?”乾隆咬牙切齿道:“你那祖父好文采啊。”他愤愤地将那本书扔到程明玄面前,吩咐道:“我标记过的地方,你当众念一遍。”程明玄爬过去,拿起书,找到乾隆标记处,念道:“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乾隆用鼻子哼了一声:“解给我听听。”程明玄心惊肉跳地想了片刻,迟疑着说道:“是……是抒发日后……将大展宏图之意。”乾隆怒不可遏:“胡说!让覆亡的明朝大展宏图,是何居心?第二句更是荒谬,竟敢说‘一举去清都’,要去掉我大清王朝吗?”乾隆看着吓得浑身颤抖的程明玄说:“你再把《紫牡丹》一诗中那两句念给我听。”程明玄没办法,只好找来读:“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乾隆气得发抖,声音有些沙哑地问道:“程明玄,是谁夺得朱明江山?”程明玄额头已大汗淋漓,由于紧张恐惧,语不成句:“是……是大清世祖龙兴关外,一举夺……夺得朱明天下。”到这个时候程明玄才明白了乾隆召他来的本意,看来今天在劫难逃了。果然,只听乾隆大喝一声说:“来人啊,这样的叛逆难道还要继续留在世上来推翻我大清朝吗?还不快拉出去斩了!”只见侍卫冲进来,将程明玄拖了出去。第二天,乾隆下了一道诏书,宣布诛杀程明玄九族。一场腥风血雨的杀戮就此开始了。接着地方各级官吏为了迎合乾隆,也四处捏造文字狱,一时间全国人心惶惶,没有人敢写东西,到了后来甚至连敢说话的人都不多了。

到了乾隆年间中后期,乾隆逐渐察觉到这种情况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是有什么办法将失去的民心重新笼络回来呢?终于,他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这天,乾隆南巡来到杭州,杭州知府林可若为了讨好乾隆,赶紧炮制出了一些文字狱,乾隆认为此人倒是可以作为自己为文字狱平反的工具。因此,当乾隆听说林可若正在审理一个名叫胡中藻的读书人的文字狱案件时,他便导演了一场好戏。

乾隆当着众位大臣和杭州市民问林可若:“你口口声声说他是逆贼,可有实证?”林可若沉思片刻说:“我记得,他在《半痴糊涂词》书稿中,有一句‘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日字加月字便是明代的名字,分明是暗藏反清复明之祸心。”乾隆接着问:“还有呢?”林可若又道:“还有《坚磨生诗钞》,其中悖逆的言语最多。最为甚者,莫过于‘一把心肠论浊清’,清者,国号也。加一个‘浊’字于国号之上,居心何在?”大厅中一时间格外安静,所有的人都静静地看着乾隆,主要是看乾隆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但是令在场的所有人惊讶的是,乾隆此时并没有做声,他只是将身子微微挪动了一下,又问:“还有没有?”林可若以为乾隆很认同自己,于是,他得意地大声说:“启禀皇上,因为江浙一带收藏悖逆书稿者为数不少,如果不抑制乱党气焰,恐怕祸患不会太远了,所以属下这才将胡中藻抓来,打入死牢。”

然而事情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意料,乾隆并没有同意林可若的处理结果,只听他冷笑了一声说:“如果你所列举,都属于悖逆之词,恐怕连朕的脑袋也保不住了。”

在场的所有大臣和百姓听到这句话,无不惊呆了。这时,乾隆冷冷地说道:“朕曾经御笔书写过‘日月生辉’匾额,如此说来,岂不是赞颂‘明’代之辉煌?”乾隆说到这里,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大臣和百姓,然后缓缓地接着说:“其实‘浊清’二字,与‘是非’二字的含义大致相同,既然这样,那怎么能说成是玷污了国号?朕常说为官要清白一生,清白者,难道是暗指我大清如同白痴?如此牵强附会,实在荒唐……”

乾隆继续语重心长地说:“朕趁国力鼎盛的时候编纂《四库全书》,实际上是希望天下读书人同心协力,踊跃参与。古籍珍本虽然各地都有,而江浙是文人最为集中的地方,因此古籍珍本自然比其他的省要多。朕鼓励学人捐书,你们却见了黄鳝而把它当成蛇,见了猫把它当成老虎。灭刚正之气,长谄媚之风,不仅于国于民是一大祸害,对于朕编撰《四库全书》的圣旨也是公然抵触。”林可若脸色变得惨白,心知大祸就要降临了。

乾隆认为收揽民心的时机到了,因此,他猛地一拍惊堂木激愤地说:“朕多次降旨,都是让各地督抚收集民间藏书。什么时候让你们私自检查书稿了?又什么时候让你们罗织罪名、屠戮无辜了呢?如此歪曲理解朕的意思,毁坏侮辱朕的声誉,该当何罪啊?”林可若满头大汗,浑身发抖。

只见乾隆脸色一沉,唤道:“来人啊!把这个逼死人命的杭州知府林可若免职,并且依照大清律令,发配充军。”林可若如同遭到五雷轰顶,一下便瘫倒在地。乾隆的侍卫们像虎擒绵羊般把他拖了出去。

乾隆看到替罪羊已经找出来,觉得该是安抚文人学子和普通百姓的时候了。所以乾隆便对着公堂外面的那些人说:“朕编纂《四库全书》,既征集天下书籍也征集天下人才。杭州胡中藻率领士子捐书,且有珍贵藏书贡献,可为学人之表率,可以赏赐朕亲笔题字的《佩方韵府》一部,并由他来担任杭州知府。”乾隆宣布完这些事情后,公堂外面传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甚至还有人燃放起了烟花爆竹。乾隆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看来这招收揽民心的方法还是很有效的。

不过,乾隆十分明白,仅仅依靠这件事情笼络全国百姓的心,还不够,还得来点更加实在的。不久,他从杭州来到了扬州。一天,乾隆召集大臣说:“我们今天去一个地方,大家都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如果看到有人态度不庄重的话,朕将严惩。”他带着大家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来到一座修葺一新的大庙前。此时庙前面的山坡上已经聚集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黑压压万头攒动。当大臣们一看到庙门口的牌子时,便全都明白了,原来这是为明朝末年率领扬州人民抗击清军的史可法所修建的庙宇,乾隆此行是来拜谒这个人的。乾隆在杭州的时候就传旨,让扬州地方官重塑史可法的金身,这些官员不敢怠慢,赶紧召集能工巧匠日夜苦干。短短一周时间,整座庙宇便修葺一新,碧瓦红墙,别有一番庄严气象。

过了一会儿,只见乾隆穿戴着大典朝服,伫立殿中。大殿两侧,一边站着随行官员,一边站着奉诏而来的文人学子和明代忠臣后裔,个个都是激动不已。

钟钹三响,司礼官跨前一步,高声唱呼:“奉天承运,大清乾隆皇帝祭祀明朝史忠正公讳可法典礼开始!”鼓乐齐鸣,一名太监燃着了香,捧给乾隆。乾隆接香上前,双手将香插在案上铜香炉内。然后退一步,微微鞠了一躬。他身后的文武官员、文人学子,早已经齐刷刷跪了一地。接着,乾隆开始声音清朗有力地念起祭文。

乾隆朗诵完毕,司礼官高呼:“进匾!”鞭炮噼噼啪啪地鸣放,只见两名侍从,将一块蒙着黄缎的匾额抬至香案上,乾隆上前,双手揭开黄缎,乾隆亲题的“伟烈纯忠”四个泥金黑底大字赫然呈现。仪式完毕,乾隆走出庙门,他看见周围是成千上万的百姓,便微笑着挥了挥手。周围立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隆含笑点头,欢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他根据预先的安排接见了文人学子以及部分乡绅代表,乾隆温和地看着众人说道:“朕与你们都是读书人,大家不要那么多虚礼。”那些文人学子从来没有想到皇帝如此谦和,他们便激动不已地说:“皇上大仁大义,千古帝王度量,我们十分感动。”乾隆微微一笑,目光缓缓从人们脸上扫过,声音洪亮地说道:“朕祭奠史可法,为的就是他身上的一个字,史可法当年在扬州,以弱旅残兵,抵抗我虎贲雄师。城破被俘,不屈而死。他虽然是与我天兵作对,但朕从心底佩服他,为什么?就因为两军对峙,各为其主,竭忠效命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光是史可法,还有你们的先祖们。”接着乾隆一一点名说:“例如刘宗周、阎应元、归庄、陈子龙、顾炎武……”他每提到一个名字,这个人的后代就跪下。一会儿,呼啦啦跪倒一片。

乾隆见众人神情激动,自己也有些动情,声音越发洪亮:“你们的先祖,都是忠臣义士!他们有的是守城战死或被俘处死之人,有的是不甘国破而在家自尽之人,有的是抛弃妻子、田园为故国而流离颠沛之人,有的是至死不肯到本朝当官之人。战死沙场者是舍生取义,保持臣节者称得上疾风劲草,都应该褒奖。朕已经下旨,要求大学士据《明史》《通鉴辑览》等书所载史实,查核人头,考其事迹,按照原官给予谥号,优抚其子孙。”他话音刚落,跪着的人已经感动得泪流满面。他们都哽咽着说:“天恩浩荡,臣等虽肝脑涂地,不能报效皇上于万一……”乾隆点头道:“报效君父是做臣子的本分。你们都是有学问的人,更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有的文人学子、忠臣后裔被他激励得热血沸腾,齐声应道:“谨遵圣训!”

乾隆没有就此打住,他一回到北京,就又忙着为袁崇焕平了反。他昭雪了这个沉寂了一百多年的冤案,指出袁崇焕是因为太宗皇太极施用的反间计被崇祯皇帝所杀,他原本是个忠于明朝的大臣。乾隆将这件事情大白于天下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来很多文人学子和反清义士都认为崇祯是个好皇帝,但经过乾隆这么一说,他们都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认为不应该再为崇祯的死愤愤不平了。因此,乾隆不费一兵一卒便消弭了很多反对力量,可谓是收获颇丰啊,他就是靠着睿智般的怀柔方式赢得了天下人的心。

3.高举“憨厚”的招牌——霍光成为托孤首辅的途径“憨直”原本是对人的一种善意评价,很少有人会将它与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可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政治家,他充分利用憨厚的举动,逐渐接近皇帝。然后博取皇帝的信任,赚取天下百姓的心,以至牢牢地控制朝政四十年,他就是西汉的霍光!

霍光父亲名叫霍长儒,他早年四处漂泊,曾经寄人篱下当书记员,并与一个姓卫的奴婢有私情,不久这个奴婢怀孕了,私情一暴露,主人便把霍长儒赶走了。没有办法,霍长儒只得继续流浪,不久又娶了一个女人为继室,这个继室也生了一个儿子,他就是后来的霍光。霍光没有想到早年那个与霍长儒有私情的奴婢生下了的那个男孩,他同父异母的哥哥,便是赫赫有名的将军霍去病。更让霍光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哥哥的姨妈卫子夫会被汉武帝看中,还成为皇后。霍光的一切转机就在这个名叫霍去病的哥哥身上,因为是他将霍光带到了西汉帝国的都城长安去的。

如果不是霍去病死得太早,霍光也许跟朝廷的其他公子哥儿没有两样,他也将跟随着这个哥哥享受荣华富贵了。可是人生的境遇总是起起伏伏,霍去病因病早逝,霍光失去了全部依靠,他一下子便跌落到人生的低谷,连起码的生活花费都得自己去筹集,更不必说锦衣美食的待遇了。事情往往都有两面性,靠山失去了,对霍光来说也许是坏到了极点;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却又能让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谋权道路,即“循规蹈矩、伪装憨直”。

霍光把自己装成一个循规蹈矩得有些奇怪的人。他每天都是在同一时间到官署上班,由于从官署门口到办公室有一段很长的青石板路,霍光为了引起其他大臣的注意,他故意总是顺着左边的路走(古代以左边表示地位低下),甚至还仔细计算了从门口到办公室的距离,并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个有着固定步数的走路形式。此外,霍光特意留心那些心胸狭隘、喜欢背后诋毁别人的大臣什么时候出现,这样自己可以最先遇到他们,借机跟他们打招呼,从而希望能够很快以这种“白痴”的样子成为他们嘲笑的谈资。

霍光这样做无非是想消除他们对自己的警惕性,这样一旦自己获得升迁,他们也不会感到惊讶,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傻子即便是升迁,也不会超过自己的,更不会对自己不利的。

很快,霍光这种过于“迂腐”的作息时间和上班方式引起了那些诡诈之人的兴趣,霍光总是按照一成不变的先后顺序跟同僚打招呼的样子经常被他们作为笑谈来模仿。一次,霍光正要走进办公室,远远看到一个大臣正在学着自己的说话语气,按照顺序跟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打着招呼。如果是别人,早就火冒三丈了,可是当霍光面对这样的场面时,他却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和听见,他依旧还按照自己原来的那样跟其他大臣打招呼。

另外一些人更加过分,一天,霍光的同僚在办公室门口挡住了霍光,他对霍光说:“今天你无论如何也要先拜我,不然我就对你不客气。”岂料霍光不紧不慢地说:“大人,我已经习惯这样跟人打招呼了,你现在这样做,不是强人所难嘛。”那位大臣不依不饶地要求说:“你自己看着办吧,总之,今天你不想这样改变也不行,你难道想试试我的拳头吗?”霍光居然回复说:“你打我好了,我这辈子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的。”霍光说完,昂头看着那位大臣,那位大臣也不客气,挥舞拳头将霍光打了个鼻青脸肿。可是即便这样,霍光仍然哼哼唧唧地嘟哝道:“让我改变自己的习惯,就如同杀了我一样。”从此以后大家都对霍光放心了,因为他肯定是与个世无争的人,对别人也就不能构成任何威胁了。

到了这时,霍光心里已经很高兴了,因为这些大臣已经认定霍光的本性就是老实本分、循规蹈矩。这是霍光处心积虑想要得到的结果,即当所有大臣都不拿自己当成一回事时,自己可以从容地去推开权力巅峰的大门而不至于被其他大臣所嫉恨。

果然,霍光“憨直”的名声很快传到汉武帝耳朵里了,汉武帝很高兴,为什么呢?原来汉武帝总是认为自己身边的大臣不可靠,因而,很想提拔一批忠心护主的心腹。霍光的“憨直”表演和有意造势正好迎合了汉武帝的这种心思,汉武帝便提拔霍光担任光禄大夫,经常伴随皇帝车驾出行,回宫后就在皇帝的左右侍奉。由于大臣原本就没有在意霍光这个人,所以对于他的升迁自然也就毫不介意,霍光凭借自己伪装的“憨直”性格躲过了无数嫉妒的眼光,坦然地享受升官带来的快乐。

离皇帝如此之近,也许是溜须拍马的最佳时机,然而霍光却不是这么想的,他想得更远。因为他知道汉武帝何等精明,或许溜须拍马一两次尚且能够糊弄过去,而次数多了,武帝自然就会明白,那样肯定会厌恶这类人的。

霍光想到的是,如何能让武帝感觉到自己做人方面是“憨直”的,并且是能够托付后事的。霍光经常随汉武帝出去,慢慢地他发现一个细微的现象:汉武帝乘坐的马车轮子太大,每次遇到路上的小坑总不能很好地绕过去,这样肯定会不断地颠簸。霍光如同发现新大陆一样,他毫不犹豫地施展出了当年初入仕途时候的“憨直”演技,每次他都有意走在汉武帝车轮后一步远的地方,而且从来不变。时间一长,汉武帝就对这个年轻的侍从感到奇怪了。

一天,汉武帝问霍光:“你为什么总是站在我的车轮一步远的地方呢?”霍光赶忙跪在汉武帝身边说:“陛下,臣知道车子如果走得不平稳了,肯定是前面遇到小坑且车轮太大,轮子后半部不一定能够越过去,这样必然会造成颠簸。因此我总是走在车轮后一步的地方,这样,一旦看到小坑,就可以用手拨一下车轮,陛下就不会感到颠簸了。”汉武帝一听,有些不解地问:“霍光,这一路上要遇到多少坑啊?如果每个小坑都这样,你不觉得厌烦和辛苦吗?”霍光憨厚地回答说:“以前我父亲出门的时候,我都是这样的,已经习惯了,我就当您是我的父亲,而且我深知坐车人所遭受的颠簸之苦。”汉武帝听后哈哈一笑道:“大家都说霍光憨直,果真名不虚传啊。”从此,汉武帝让霍光直接随行护卫自己,这样他与汉武帝的接触也就越来越多了。

在确信自己还没有完全取得汉武帝信任之前,霍光始终披着“憨直”的伪装。一次,汉武帝突然问霍光:“霍光啊,如果哪一天我遭到刺客的袭击,你将会怎么做?”霍光明白这是汉武帝有意在试探自己,他没有放过这个表演的机会,便又装出一副直爽憨厚的样子,答道:“我将挺身而出,替陛下挡住刺客的剑。”汉武帝笑笑说:“可是那样你会死的。”霍光知道这是汉武帝在激自己,可是此时更是体现自己憨厚本性的时候,因此,霍光一边傻笑,一边又憨厚地回答:“我的职责就是保护陛下,如果不能保护好陛下,那么我就是失职,失职如同要了我的命一样。因此,替陛下挡这一剑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下轮到汉武帝有些疑惑了,于是,武帝问道:“难道你就不能变通一下吗?”霍光想到都装到这个时候了,于是索性伪装到底,他故作诚恳的样子说:“请恕微臣无礼,要想让我改变忠于职守的习惯,还不如要了我的命。”霍光这种憨直的表演让汉武帝愈发重视他了。

不久,霍光为他的“憨直”付出了很大代价。一天晚上,汉武帝来到长安边上的甘泉宫休息,一个宦官因为不满责罚,决定铤而走险刺杀汉武帝。恰巧这天晚上,是这个宦官值班。也是在这天晚上,霍光总是睡不着,他决定四处走走,顺便查查夜。当他来到汉武帝寝宫内时,他发现负责服侍汉武帝的只有那一个宦官,他有些奇怪地问:“为什么今天只有你一个人服侍陛下?”那个宦官颇有些慌张地答道:“那些下人都非常辛苦,我让……让他们休……休息去了!”看着这个结结巴巴说话的宦官,霍光留了一个心眼,在殿外一个能够看到汉武帝卧室的地方坐下。

不久,这个宦官神色紧张地朝汉武帝卧室跑去,不经意间露出了藏在袖口的匕首,霍光一看,来不及思考,大喊:“抓刺客!抓刺客!”随即冲了进去,那个宦官急忙朝霍光刺去,结果被霍光一把夺了过来,宦官要来抢,霍光给他一刀,正中宦官的胸口,只见鲜血溅了霍光一身,宦官一看打不过霍光,于是赶紧逃跑。霍光并没有去穷追那个宦官,而是折回到了汉武帝的身边。

当侍卫叫嚷着冲进武帝的寝宫时,汉武帝猛然看到霍光血淋淋、木头似的站在自己身边,大怒说:“霍光,难道你要杀我吗?”霍光装聋作哑,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果然,汉武帝以为霍光是刺客,他大叫一声:“来人,把刺客给我拿下。”侍卫们于是把霍光按在地上。霍光装模作样地挣扎了一下,才装作好像猛然醒悟的样子大声说:“大家赶紧四处找找,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刺客?”霍光话一出口,汉武帝就明白是冤枉了他,便让人赶紧给霍光松绑,接着汉武帝仔细打量了霍光后说:“你这样做多么危险啊,如果我不分青红皂白,让人把你杀了,你找谁喊冤去?”霍光马上按照自己先前准备好的话回答道:“我当时只考虑陛下的安危,自然也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处境了。如果陛下无事,那么我死了又有什么冤枉的呢。”

霍光这些看似“迂腐”的话,让武帝着实感动了一番,霍光偷眼瞧了瞧武帝的神态,知道自己已经彻底让汉武帝信任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件事情使霍光的“憨直”成为大家不可望其项背的优良品质,所以大家都同意由他来主持朝廷大局。

当汉武帝与朝廷大臣们都被霍光伪装的“憨直”所迷惑后,霍光也就取得了问鼎权力至尊的资格。但是,霍光不愧是高明的政治家,他从不做半途而废的事情,他知道在武帝还没有把首辅的权杖交到自己手中时,自己“憨直”的外罩还得保留着。

因此,当汉武帝临终的时候将霍光叫到床前来,指着“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对霍光说:“我看你是个对朝廷忠诚、正直且憨厚的人,我很放心将年幼的皇太子交给你辅佐,希望你能够挑起这个重担。”此时,霍光并没有喜形于色,他假装因为听到汉武帝这些话受到惊吓而突然瘫在地上似的,连忙摆手说:“陛下不要拿臣来开玩笑,比臣能干千万倍的大臣数也数不清,您让我来辅佐幼主,那还不是为难臣吗?我看您还是收回这个想法吧。”武帝认真打量了霍光一下,缓缓地说:“我从你的眼光中,看到的全都是作为臣子的忠心,把幼主交给你,我非常放心,这件事情你就不要再推辞了,我马上下令准备好诏书。”诏书颁布后不久,汉武帝就驾崩了。霍光凭借自己杰出的伪装技巧,赚来了天下的人心,同时也为自己赚来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无限荣耀。

遗憾的是,精明一世的汉武帝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每次看到的霍光的举止言行,都是霍光演练过无数次的伪装杰作。这种伪装使他在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得到锻炼,为他以后主持政务奠定了基础。

4.与大臣“共天下”的皇帝——司马睿与江南士族的亲密关系开国皇帝让大臣来与自己一起坐江山,似乎非常荒唐,但是却真有其事。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是依靠士族大家的力量当上皇帝的,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帝宝座,他把那些士族贵族当作“兄弟”,摆出愿意与他们共同掌握江山的姿态,从而笼络了这些人,让他们忠心拥护自己的统治。

司马睿字景文,是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恭王司马觐的儿子。因为西晋经常受到北方后赵政权的攻击,于是,司马睿借口要管理自己的封国,带着几个亲信随从来到了长江边上的建邺(今天的南京)。

司马睿确实有先见之明,他离开没有多久,西晋都城便被少数民族政权攻破,西晋灭亡。为了阻止住北方少数民族国家前进的铁蹄,南方必须迅速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新国家,司马睿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形势。然而南渡过来的五个诸侯王谁来成为这个新国家的皇帝呢?司马睿掂量了一下自己,发现自己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王爷,连一般的小地主都不认识自己,更不要说那些名门望族了。司马睿到建邺的一个多月时期内,还没有一个有名望的江南士族来拜见他。司马睿起初想通过金钱收买少数几个名门望族的心,然而,当他派人去送金钱时,没想到这些人颇有些清高地说:“我们都是有身份的人,不干这些蝇营狗苟的事情,请转告司马睿,他的好意我们心领了,由于我们很少跟皇族打交道,请不要再打扰我们了。”司马睿一听,非常生气,他本想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但是想到如果靠武力解决问题的话,关系肯定不会长久,因此他打消了这样的念头。

面对这些油盐不进的士族大家,司马睿决定调整一下策略,他耐心地观察了这些士族的社交活动,发现他们都常去一个地方,是江南最有声望的士族王家,这家的族长是王导。司马睿得到这个消息,如获至宝,他认为自己应该从这个人下手。

可是一说到下手,司马睿又发愁了,这个手从哪里下呢?一天,司马睿巡游到长江边上,望着滚滚东逝的长江水,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将王导“骗”到长江边上来,以自己的诚心收买王导,使其忠心为自己出谋划策。过了几天,司马睿派亲信给王导送了封信说:“一位高人想邀请您去长江边说说话,不知道能否答应?”王导有些纳闷:“什么人这么神秘?我且去看看。”王导带着家奴来到了长江边上,远远地他看到一个由泥土垒成的高台,他想:前几天来此,还没有看到这个东西,这是什么时候建起来的呢?又是什么人建的,它有什么用呢?正在王导胡思乱想的时候,司马睿的心腹将军来到王导跟前恭敬地说:“我家主人请您到那边高台上说话,不知您是否同意?”司马睿的这个神秘举动果然吸引住了王导,他确实很想认识这个怪异的人,于是跟着来人登上了那座高台。

司马睿远远地看到王导后,便满脸笑容地朝他走去。可是王导没有见过司马睿,故而没有什么反应,可是司马睿却没有在乎王导的态度,径直走到王导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后说:“司马睿在此有礼了。”王导大惊失色,他没有想到堂堂一个琅邪王居然做出这样的举动,他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司马睿要的就是这个让王导措手不及的效果,见到王导惊愕的表情,司马睿知道事情已经成功大半了。于是,他轻轻一笑说:“久闻王大人声名,今日得以一睹风采,真乃三生有幸。”王导见司马睿对自己如此谦恭,感到受宠若惊,他指指这座高台,司马睿急忙说:“汉高祖刘邦能够筑高台拜韩信,我虽然没有高祖那样的雄才大略,但我知道要想让像王大人这样的高族帮助我这个愚笨的人,怎么也得有些礼数吧!所以我特意为先生修筑了这样一座高台作为拜请先生的礼台,不知道是否合您的意?”王导嘴里虽然不说,但是心里早已经乐开了花。

司马睿窥视了一下王导的表情后,趁热打铁地说:“我想请王先生做我的谋士,替我这个愚笨的人想些法子,使我能在江南这弹丸之地生存下去。”司马睿此话将了王导一军,如此面对面地请求,想拒绝都不可能了,王导只好痛快地回答道:“我会尽力帮助您的。”司马睿初战告捷。

司马睿如此看重王导,不过是借助王导的名望以笼络江南的士族,使之能服从自己。司马睿收买王导的实效很快便显现出来,王导回家后首先召集自己的宗族说:“琅邪王仁德虽厚,但名声还轻。我们声望已经够大了,这时应当援助他去复兴晋室。”他的宗族也都同意王导的建议。

接着,王导征得司马睿的同意,制定了一个收揽人心的计划,就是利用江南三月初三士族大家都将汇聚一起庆祝“修禊”节这个机会,收服江南士族。到了三月初三这天,跟以往一样,全城的士族大家都来到长江边上洗濯,以驱除灾害。司马睿在王导的安排下,乘坐一顶华丽的轿子,在十分威严的仪仗队列簇拥下来到了江边,而王导和许多当地有名的人物则威武雄壮地骑着骏马跟随在轿子后面,这种气势让所有士族大家都震惊了,他们不知道轿子里面坐着什么人,居然还让王导骑着马为他保驾,看来一定不同凡响,于是纷纷前来跪拜。这时,司马睿一见时机成熟,便从轿子里面走出来,微笑着对这些士族大家说:“我是琅邪王司马睿,是来与民同乐的。大家不要有太多的礼数,我今天来这里跟你们的身份是一样的。”他说完,也把手伸进江水中洗了起来,本来有些拘束的场面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尤其是那些名门士族的首领,更是没有想到琅邪王如此平易近人,因此,他们开始从心里承认这个皇族诸侯王了。

司马睿不仅需要这些士族大家承认自己的皇族地位,而且要使他们能够死心塌地地拥护自己称帝。要想做到这点,司马睿知道自己不付出一些代价是绝对做不到的。因此,他想出了一出苦肉计,即买通几个心腹卫兵,让他们故意与地方士族的侍从发生矛盾,然后通过斩杀自己的卫兵来赢得士族们对自己的忠心拥戴。当然了,司马睿答应只要自己登上皇位,将给予这些替自己送命的卫兵亲属和后代以极高的优待。

一天,司马睿召集一些士族首领跟自己一起去郊游,按照先前进行过多次的演习,他的随军侍卫故意与几个士族家的兵丁发生冲突,结果司马睿的部下毫不客气地杀死了几名兵丁。当事情摆在司马睿面前时,司马睿看了看士族大家们焦虑的眼光后知道,能否“正确”处理这件事情,将直接关系自己是否能够顺利登基成为皇帝。好在事先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只见司马睿猛然一拍桌子大喝道:“还不赶紧把这个目无王法的人给我拘押来!”当犯事的侍卫战战兢兢站在自己面前时,他又怒气冲冲地说:“你为什么要杀人?”而这个经过自己精心调教的侍卫也假装理直气壮的样子回答道:“那些兵丁无视大王的威名,竟然说大王是这些士族大家手中的看门人,我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因此杀了他们。”大家一听有些惊讶,都想看看司马睿对此话的态度。

司马睿看了看那些目光有些游离的士族首领,再看了看这个侍卫,他说出了一段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的话来,他说:“就因为这点小事杀人吗?你也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我跟这些人情同兄弟,我的天下就是他们的天下,能说谁替谁看门吗?要说看门,应该是共同看才对。”司马睿扫了一眼大家后继续对那个侍卫说:“我经常跟你们说,大家都是逃难来的,应该亲如一家才对,可你们就是不听,即使这些兵丁有说得不对的地方,也不至于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吧?这样大家都以为我拿他们当外人了,你看我像那样的人吗?”侍卫一听,吓得赶紧跪下来说:“大王当然不是那样的人,大王是最谦逊、仁慈的了。”大家以为司马睿不过是责骂一下这个侍卫就算了,但是他们都想错了,只听司马睿大声说:“来人啊,将这个破坏我与在座兄弟之间感情的人拉出去斩了!”

他的话一出,语惊四座,大家觉得司马睿好像做过头了,于是纷纷劝阻说:“大王,这个侍卫不过是犯了一点小错,况且我们的兵丁也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宽恕他。”司马睿故作坚决地说:“不行,今天不严惩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以后还会有人来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如果都按这个侍卫的处理方法,那么我们恐怕连江南也保不住了。”侍卫最终被推出去杀了。当侍卫的人头拿到大家面前时,司马睿又郑重地说:“我再次重申一下,我跟江南的士族都是从北方逃来的,都是患难之交,因此我的天下也就是大家的天下。如果以后谁还敢挑拨我们之间关系的话,我就要灭他九族。”所有的人听到这个口谕后,都大呼“琅邪王英明!”从此江南士族日益向司马睿靠拢。

司马睿明白,如果自己不表现出卓越的品格,不做出让王导和士族大家们放心的事情,那么要想让他们真心拥戴自己登基,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司马睿将虚心纳谏作为笼络王导等人的第一手棋,他下诏说:“我是个平凡的人,知道自己身上有很多缺点,希望大家能够指出我的缺点来,我将尽力改正。”诏令发布的当天下午,王导就怂恿一个品位很低的大臣前往张榜之处指出司马睿的缺点,这个人说:“琅邪王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喝酒,而且每次喝酒都要喝醉才罢休,这哪里是个王爷要干的事情啊,我看顶多算个市井俗人。”司马睿听到这个建议后,发现自己确实存在这样的毛病,于是第二天,他亲自草拟了一道自责的诏书说:“这个人的批评是对的,我以前确实有这样大的缺点,我立誓从现在开始戒酒,如果以后有谁看到我喝酒,就让执法官处罚我,如果我再犯,那么就将我杀头。”司马睿不但奖赏了这个敢于向自己提出批评意见的大臣,而且还当众将自己府上的酒全都砸了,大臣们一看琅邪王的决心,也就相信他是虚心纳谏了。不久,各种指责司马睿缺点的谏言送到他的案头,司马睿一一都给予了答复,慢慢地指责的谏言少了,赞扬的言语越来越多,由此大臣们都相信琅邪王将会是个开明的好皇帝。

不久,绝大多数士族大家都请求司马睿登基称帝,以带领他们抵御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共享荣华富贵。

司马睿心知肚明王导等人的想法:拥戴自己登基,然后通过控制自己来控制这个江山。司马睿可没有那么笨,他使出绝招,决定利用登基这天“将死”王导,即假意愿意与王导共享江山,让王导当着众人的面亲口拒绝。其实,司马睿这个看似险象环生的绝招,不过是有惊无险罢了,司马睿知道王导必然会极力反对自己的这个提议的,因为王导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司马睿便大胆地实施自己的绝杀招数。登基这天,他假装拉着王导的手,让他陪同自己一起走到御座前,并将一只手搭在王导的手上,当着众位大臣的面对王导说:“王爱卿,你是我大晋朝的功臣,这个御座也有你的一份功劳,我想与爱卿一同来坐,然后再一同来治理这个天下,你意下如何?”他需要看到一种情景,就是大臣们灼热的目光都盯着王导。

果然,司马睿的行为令所有大臣都意想不到,他们全都虎视眈眈地看着王导,王导很快明白自己如果不赶紧从这个危险的场面中摆脱出来,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司马睿的话还没有落音,王导便慌忙跪了下来说:“若使太阳跟万物一样有光辉,那么天下的臣民还瞻仰什么呢?”司马睿假装诚恳地说:“我这个太阳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光芒,都是众位卿家鼎立协助的结果,还有四海百姓竭诚的爱戴,我有些诚惶诚恐地坐在这个御座上。”司马睿看了看跪在地上的王导后,有意对着王导说:“其实我一直想到的是,我的天下应该与王导和众位爱卿来共同享受,而不是我一个人来坐,但大家都来坐也不现实。因此,我就想到还是选大家公认的首领王导来跟我一起坐吧,大家以为如何?”王导除了汗流浃背地极力推辞外,头脑已经一片空白了,他说:“陛下,万万不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请陛下不要坏了祖宗的规矩。”看到王导的这个举动,司马睿明白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这才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坐上御座,接受朝拜。

司马睿自知名望不高,于是他从收买王导拥戴开始,借助他的帮助逐步赢得江南士族的心,从而由一个不起眼的小王爷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并利用愿与王导“共天下”的策略,消除了未来威胁自己皇位的各种隐患,可谓睿智过人。

5.做个样子给你看——刘备对待赵云和诸葛亮的态度刘备以仁厚著称,他笼络部下的方法最能体现他的这个特点。他不惜扔掉自己的儿子来换取赵云对自己的忠心,也不惜以让出自家江山的“大度”来消除诸葛亮将来觊觎自己儿子皇位的“贼心”。刘备之谋可谓服人于无声,压人于无形。

面对强手如林的生存环境,刘备要想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必须选择几个对自己赤胆忠心的心腹,否则在危难的时候,内部就会崩溃。

赵云是刘备从公孙瓒处挖来的人才,这个人对自己忠心与否,刘备开始有些拿不准,还需要采取一些方式笼络。不久,刘备就找到一个绝佳的机会,这是刘备被曹操打败后不久,他率领队伍一路向南溃退,这个时候很多意志不坚定的部下都投降曹操或者离开了刘备的队伍。此时,刘备甚至连自己的妻子、儿子都不知道哪去了。在这危急时刻,刘备想到必须尽快树立自己的新形象,以留住那些跟随自己的人马。

恰在此时,一个士兵过来向刘备报告说:“主公,赵将军骑着马、提着枪朝曹操阵地那个方向去了。”按照常理,人们自然会想到赵云是投降曹操了。他的部下都纷纷对刘备说:“赵云肯定是见主公败局已定,便投降曹操去了。”刘备虽然也有这样的想法,但他认为此时不能跟其他人一般见识,必须稳定军心。于是,他假装生气地大声对那些说赵云投降的部下呵斥道:“胡说,赵云是我的老朋友,怎么会反叛我呢?”说完后,刘备发现自己的理由有些站不住脚,果然,生死兄弟张飞率先发难,他说:“大概是赵云见我们势穷力尽,去投靠曹操以图荣华富贵了。”有个部下更是煽风点火地说:“我亲眼看见他投西北去了。”张飞一听,火冒三丈地说:“待我亲自去找他,如果撞见,一枪刺死。”

刘备没有像张飞那样暴跳如雷,他平静地看了看身边的部下,心平气和地说:“赵云与诸位一样,都是跟我于患难之时,我不会怀疑你们对我的忠心,而你们也千万不可随便怀疑赵将军。赵云此去,一定有他的原因。我肯定他跟你们一样,是决不会弃我而投降曹操的。”刘备这样说,是为了表达自己是一视同仁地信任每一位跟随自己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就怀疑这个、怀疑那个,这样必然让部下感动。果然,刘备话音刚落,他的部下就纷纷发誓无论如何绝对不会背叛刘备。

然而不久,又一个士兵回来禀报说:“我看见赵云出现在曹操控制地域的腹地,不知道在干什么?”这下很多将领坐不住了,他们用迫切的语气对刘备说:“主公,看来赵云投降是事实了。不然,为什么他要去曹营如此长的时间呢?”

这是对刘备的考验,如果他仍然用先前的理由来回答部下,那么他的部下就会认为这只不过是搪塞之言,势必引发部下的信任危机;如果他不能进一步说服部下,那么一切都会崩溃。到时候,身边的人将作鸟兽散,因为他们看不到刘备会给予自己什么样的光明前途。

刘备当然认真考虑过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所以,他采取一个大胆的行动来证明自己对赵云所作出的判断必然是正确的,只见刘备猛然抽出自己的佩剑,将身边的一块巨石劈成两半,然后生气地说:“我可以对天发誓,赵云对我是忠心耿耿的,你们对我也都是忠心耿耿的。如果赵云果真像你们说的那样投降曹操去了,那么我将如这块巨石一般自裁。因为我不想我的部下相互猜疑,这样我们还能干什么大事呢!”刘备一席话使得部下的猜忌瞬间灰飞烟灭了。

可是,刘备明白,如果不能尽快见到赵云,那么流言又会甚嚣尘上。刘备此时表面上虽然对赵云前往曹军阵地的事件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但心里却不停地打鼓,他知道这是在拿自己的政治生命赌博,如果赵云失踪或者投降曹操,他这个集团必然瓦解。

不过,让刘备感到庆幸的是,赵云很快便浑身是血地背着一个包袱回来了,这让刘备欣喜异常,他心里非常清楚,赵云一定是替自己找寻夫人和孩子去了。因此,刘备觉得可以利用这件事情做点儿文章。

于是,当赵云走近时,刘备有些嗔怪地问:“你知道我有多么担心你吗?如果损失了你这员大将,那么我的大业靠谁去完成啊?”刘备这样问,是想诱使赵云把他舍身救自己夫人和孩子的英雄事迹说出来,从而佐证他刘备对部下的信任不是盲目的,都是有根据的,而且这样还可以震慑和鼓励部下效忠自己。

于是,赵云说出了自己孤身闯曹营的目的,他说:“主公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人阿斗交给我保护,今日军中失散,还有什么面目来见主公?不如决一死战,好歹要寻到二位夫人与阿斗的下落。于是我便深入曹营找到了甘夫人和小主人,可惜,我能力不够,未能完成主公交给我的任务。当时遇到糜夫人时,她已经身负重伤,不肯上马,为救小主人阿斗,她投井而死,我只好推倒土墙掩埋她。”赵云说完痛哭流涕,刘备也假意掉了几滴眼泪。

这时,赵云似乎想到了什么,他急忙将怀里的包袱解下来说:“怀抱公子,身突重围,全靠主公洪福,幸而得脱。刚才公子还在怀中啼哭,怎么这一会儿听不见动静了,怎么回事?”当赵云打开包袱时,只见阿斗正睡着未醒,他放心地呵呵一笑说:“幸得公子没有受伤。”

刘备看到自己儿子后,头脑里面马上想到应该利用儿子来彻底笼络诸位部下,尤其是像赵云这样的猛将。他想到的是抛弃孩子,来表明自己一向是把忠于自己的部下看得重于自己亲人。

因此,当赵云将阿斗双手递交刘备时,刘备便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把自己的孩子往地上抛去。刘备这样做不过是装个样子,因为他知道赵云眼睛一直都在盯着孩子,自己这么一抛,赵云必然会舍命保护的,所以刘备才敢做出如此超出常人想象的举动。为了把这场戏演得逼真,他一边准备摔孩子,一边生气地对孩子说:“为了你这个孩子,差点儿损失了我一员大将,要这样的孩子,岂不是个祸害,还不如摔死算了。”

刘备盘算得一点儿没错,就在他抛出孩子的一刹那,赵云手疾眼快地接住阿斗,并跪在刘备跟前哭着说:“我赵云即使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答主公对我的厚爱呀!”刘备的这个举动也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所有部下,他们都跟着赵云一齐跪下,异口同声地说:“主公对我等如此真诚,我们如果还有异志,天理难容。我们都将誓死跟随主公,为主公的事业肝脑涂地。”刘备看到这个场面,知道自己的表演成效显著,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他欣慰地一笑说:“大家不要这样,都起来,我跟你们是患难中的兄弟关系。孩子还可以再有,但是像你们这样愿意跟我生死相随的兄弟,如果失去了,我将永远也不能再得到了。”

刘备之所以对这些部下说这些话,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自己在部下心中的重义形象,让他们都死心塌地地忠于自己,为自己卖命。

果然,刘备的这些话不啻为一颗重磅炸弹,部下们都激动起来,他们都哭着说:“主公如此重义,我们唯有以死来报效主公。”尽管刘备装模作样地好言劝慰了一下那些部下,但是部下们说出的那些话却是刘备很想听到的,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赢得了部下的忠心。

如果说,刘备以“摔子”来换取部下忠心用了十分计谋的话,那么他在临死前堵死诸葛亮谋反之路则用了十二分的心思。

刘备一意孤行,倾全国兵力进攻吴国,结果被打得大败,在白帝城病危。临终前,他始终放心不下的是自己年幼的儿子能不能够坐稳皇帝宝座。因为谋臣诸葛亮实在是太能干了,刘备担心诸葛亮在自己死后会轻松取代刘阿斗做皇帝。可是,如何才能找到一个万全之策,既不让诸葛亮感到自己在怀疑他,又能堵死诸葛亮谋反篡位的野心呢?刘备不愧为高明的政治家,他想到了假意授权给诸葛亮以取代阿斗这种试探方式,这样,一方面可以显示自己异常倚重诸葛亮,以此感动他;另一方面,则诱使诸葛亮自己主动发誓永不篡位。

经过缜密的考虑,刘备将阿斗和诸葛亮等几位重臣召集到御榻前交代后事。他边咳嗽边断断续续地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够安邦定国,成就一番大事业,实现我的遗志。我死以后,继承我皇位的儿子如果不成器,那么你就可以取代他而做蜀地的皇帝,我在九泉之下也会高兴的。”

诸葛亮一听刘备的话,立刻老泪纵横,表示会竭尽全力辅佐幼主,保持自己忠贞的节操,直到自己死为止。刘备这才放了心。

刘备又示意太子刘禅跪在诸葛亮跟前,并对他说:“丞相是我最信任的知己,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根本就不可能三分天下有其一。以后你要继承我的事业复兴汉室江山,一定不能离开诸葛丞相的鼎力辅佐,因此,我死之后,你应该像对待我一样来对待丞相。”

刘备托孤可谓是一箭多雕。一来,很自然地迫使诸葛亮将来功高震主时也不会废掉阿斗而自立;二来,诸葛亮有感于刘备的器重和信任,遂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心志,更不会夺义子刘禅之位;三来,就刘禅一方而言,即便他登基当上皇帝了,再昏头昏脑也不敢铲除、排挤父辈的诸葛亮。如此这般,于公于私,刘备交代后事、笼络人心的手段都是令世人望尘莫及的。

6.重用你的敌人——成吉思汗的用人方略在你死我活的政治角逐中,对抗的任何一方都要争取最可能多的支持者,这种争取很大程度上是对人心的争取,其中包括民心、军心等。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便是能否采取不同于别人争取人心的方式。在这个方面,成吉思汗可谓独树一帜,他既有征服四方的武力,又有怀柔天下的智慧。

成吉思汗名叫铁木真,早年父亲被仇家毒死,父亲管辖下的部落分崩离析,自己只得跟着母亲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铁木真还是心存宏图伟业。他通过与一些强大的部落联合,逐步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就这样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块小地盘和少量的军队。但这远远不能满足铁木真的胃口,他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实力。要想扩张实力,需要一些敢作敢为的统兵将领,他观察了一下,自己手下是没有的,那只能从外面找了。可是好的人才是大家争夺的对象,一般都会像供奉珍宝一样供奉起来;同时这些人才大多都因为得到主人的重视,而死心塌地地为自己的主人服务,不会轻易再择木而栖。

正当铁木真求贤若渴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在铁木真集中三万人马前去攻击不断骚扰自己的蔑尔乞部落时,谁曾想蔑尔乞部落的统帅指挥有方,反而将铁木真的部队包围住了。经过一阵厮杀,铁木真好不容易突出重围,结果自己的队伍死伤过半,这让铁木真十分恼火。他问身边的人:“那个蔑尔乞的统兵将领是谁?我要是抓住他,一定将他碎尸万段。”他的谋士回答说:“那个人名叫木华黎,是一个真正的勇士。”

不久,铁木真又联合了一个名叫桑昆的人统领的部落,两人联合起来将蔑尔乞打败。蔑尔乞请求谈判,铁木真同意了,他带人与蔑尔乞在指定的地方谈判。就在谈判的时候,蔑尔乞人有意推诿责任,铁木真非常生气地说:“既然没有诚意,那么我们再打一仗好了。”蔑尔乞人让木华黎来应战。只见木华黎站了出来对铁木真说:“我要杀你,易如反掌,不信你试试。”铁木真的手下都不服气,他们一拥而上,想将这个对手剁成肉泥,结果几个回合下来,铁木真的手下不仅没有伤到木华黎一根毫毛,却反被木华黎所伤。这时,木华黎冷冷地说:“铁木真,你的手下都是一群废物,让这样的废物来跟蔑尔乞人作战,不过是以卵击石。”铁木真恶狠狠地对木华黎说:“我记住你了。下次不要让我再看到你,不然我一定饶不了你。”

铁木真尽管很恨木华黎,但他却对自己的手下下达了一个奇怪的命令:“等打败蔑尔乞人后,凡是遇到木华黎,只许活捉,不许伤他。如果有人违抗这个命令,杀无赦。”

下达这个命令后没多久,铁木真与蔑尔乞人进行了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双方的战争持续一段时间后,铁木真采取离间的策略,挑起蔑尔乞人的内讧,终于彻底打败了蔑尔乞人。木华黎在逃跑的过程中被铁木真的手下生擒,他们把他押到铁木真的大营中来,大家都想看看铁木真是如何处置这个死对头的。

铁木真对木华黎说:“我看你是个勇士,由你来选择,看你想怎么个死法?”木华黎高昂起他的头不屑地说:“我是长生天勇敢的儿子,我希望站着死,请您务必满足我的要求。”说完,他直接走向刑台。大家以为铁木真确实要处死这个人了,都欢呼起来。结果事情并没有朝着大家希望的方向发展,只见铁木真快步走下自己的宝座来到木华黎身后,抓住木华黎的肩膀,将他转过身来。木华黎以为铁木真想亲自操刀杀自己,毕竟自己多次打败过他,而且由此差点要了他的命,所以木华黎把眼睛一闭,大声说:“随你怎么都行,只要来个痛快的!”过了一会儿,木华黎没有感觉到动静,他很奇怪,又大声重复了一遍自己刚才说的话。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没有动静,他好奇地睁开了眼睛,只见铁木真微笑地看着他,对他说:“你是我们蒙古人真正的勇士,我满足你的要求。”说完,他挥剑砍向木华黎,木华黎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见剑到之处,自己身上的绳子都断了。

木华黎有些不解地问:“铁木真,你到底想干什么?”他的话音还没有落下,只见铁木真单腿跪下(这是蒙古武士表示佩服的最高礼节)说:“我敬仰你的忠心,以前你对我那样狠毒,那是因为你忠诚于你当时的主人,这可以理解。可是现在你的主人已经被我们打败,人也被杀了,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再效忠于你原来的主人了。我真希望能得到你这样忠勇之士的帮助,以完成长生天赋予我的崇高使命。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木华黎听完铁木真的这些话,低头犹豫了一下。铁木真接着说:“我从来不强人所难,你既然不愿意,那么我也不勉强你,我将给你马匹、水和干粮,你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我绝不阻拦!”木华黎怀疑地看着铁木真,为了让他相信,铁木真当着众人的面指天发誓说:“我铁木真现在就放了木华黎,如果我部族里面有人敢对木华黎的行动有所阻拦的话,就是跟我作对,不管是谁,我都将毫不客气地杀了他。”木华黎似乎有些心动了,但过了一会儿,他还是从铁木真手上牵过马匹,接过水和干粮,连一声谢谢也没说,就骑马向远处跑去了。

这个时候,铁木真的部下都大声抗议说:“首领,这个人如果投靠别人的话,对我们统一蒙古是一个很大的威胁。”铁木真却无所谓地对这些人说:“我已经答应让他走了,就得遵守诺言,我想你们也不想跟一个不守诺言的首领在一起吧。木华黎是一个勇士,我们现在很需要这样的人才,我相信放了一个木华黎,我会得到更多的木华黎。你们就等着看吧。”铁木真说完后,他的手下都不再做声了。

果然没有多久,慕名来投靠铁木真的人越来越多,这其中也有原来迫害过、打击过铁木真的人,铁木真的实力日趋壮大。草原上能够与铁木真相抗衡的力量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个王罕和桑昆的联盟。

再来说木华黎,对于忠心的蒙古勇士来说,如果要想对新主人表示自己真心归顺,那么就得拿出成绩来报答新主人。木华黎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可以报答的,因此他没有做声就走了,他去寻找可以报恩的机会。因为木华黎知道铁木真的野心很大,当他吞并比自己弱小的势力后,必然会对王罕和桑昆这两个草原上最大的势力发起攻击。所以木华黎假意投靠王罕、桑昆,并取得他们的信任,待机而动。铁木真得知木华黎在王罕、桑昆联军中时,他派出一些侦察人员前往木华黎驻防的营地周围刺探情报,结果木华黎大开方便之门。这实际上向铁木真传递了这么一个信息:我木华黎将在关键时候助您一臂之力。不久,铁木真将自己发起总攻的时间告诉了木华黎,木华黎便派人暗中送信给铁木真说:“我一直感激您对我的不杀之恩,我早就觉得您才是我们蒙古真正的勇士,只有您才能做蒙古的大可汗。因此,我决定帮助您打败王罕和桑昆的联盟。到时候,我只要听到您的暗号,就一定从他们后方发起攻击,这样我们前后夹击,一定能够消灭他们。”

不久,最后的决战开始了,由于铁木真的兵力远远不及王罕和桑昆联盟,他的部下都有些没有底气。这个时候,铁木真却很有信心地对他们说:“大家不要怕,我已经安排好一切了,每个人只要奋勇杀敌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战斗开始了,尽管铁木真的部下很英勇顽强,但是实力相差太悬殊了,当战斗进行到下午的时候,铁木真已经被王罕和桑昆的联军三面合围,铁木真只得朝还没有被围住的地方撤退。王罕和桑昆看到这个形势,大喜过望,他们向自己的士兵大喊:“谁能活捉铁木真,给他做千户长。”这是一个很高的激励奖赏,只见王罕和桑昆联军的士兵撒开两腿去追赶铁木真的队伍,等追出大概五十里远的时候,铁木真对部下说:“实现我们统一草原的愿望就要实现了,现在可以反击了,听我的号令,将号角吹响。”大家都莫名其妙,目前这些残兵败将还能反击?

然而,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就在王罕和桑昆气势汹汹地杀向铁木真的时候,只听他们的背后传来一阵惨叫声,然后是他们的队伍被另外一股势力从后边分割成若干小块。王罕和桑昆大惊,他们正想问怎么回事,结果只听到一个人大叫:“王罕、桑昆拿命来。”只见一个矫健的身影朝王罕和桑昆扑来,他俩定睛一看,原来是他们自认为忠心的木华黎,他们大叫后悔,赶紧后退逃命。

铁木真的部下一看王罕、桑昆阵营大乱,便一鼓作气彻底打败了这个联盟,铁木真终于统一了草原。他的部下都敬佩他不计前嫌、大胆信用木华黎这个俘虏的举动,他的名声也很快传遍了草原,更多的猛将和贤才汇聚到他的麾下,这极大地增强了铁木真的实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铁木真最终成为了伟大的成吉思汗。

同类推荐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 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精神

    本书列举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激发人民革命斗志和建设热情的伟大精神。
  • 政风与政府建设

    政风与政府建设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政风建设,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于2002年10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了政风建设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这次研讨会是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政风建设研究的指示精神召开的。年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接见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负责人,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作了主题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政风建设》的主题报告。本次研讨会收到论文百余篇,来自全国各地政府部门和理论界的专家、学者200多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他们从政……
  • 国家行动

    国家行动

    百万三峡移民工程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本书以此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梦想与抉择、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移民干部的呕心沥血、各级社会矛盾的冲突碰撞等一个个真情故事,塑造了一大批动人的形象……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热门推荐
  • 绝世大帝

    绝世大帝

    罗逸轩是华夏罗家子弟,后喜欢之人在眼前被杀,并且魂飞魄散,永世不入轮回。愤怒的他不惜自燃精血,最后将仇人全部毙于剑下,随后自己也死在了现场。十八年后,他转世,来到了九州大陆,这一世,他对苍天怒道:“我一定,不会让我所珍惜之人再次死在我的眼前!”
  •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告诉孩子“网”向何方

    告诉孩子“网”向何方

    这是一个网络信息化爆炸的时代,不会上网的孩子将会被社会抛弃,这已经是个事实。当然,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帮助孩子增长知识,也可以“削”去孩子的学习时间、 导致感染“病毒”。因此,家长、老师以及社会不能过分夸大负面或者依赖“秘方”让孩子完全与网隔绝,“堵浪截流”不如“因势利导”。当务之急,就是应该找到一种既能让孩子积极地漫游在“网络的世界”涉取知识,又能杀“病毒”于身外的法宝,我想本书将会给孩子、家长、社会充当这种“法宝”。
  • 音乐王朝

    音乐王朝

    杰出的创作家?出色的歌手?独霸一方的上市总裁?还是心狠手辣的枭雄?音乐宅男变身音乐霸主,只手遮天,独霸王朝。
  • 人如飘絮花亦伤

    人如飘絮花亦伤

    “为什么是你…为什么偏偏是你?”声嘶力竭的她仿佛堕入冰窟,眼睁睁的看着他一步一步走近,手中的刃一点一点的深入他的胸膛…她看不透,他眼里的深邃,看不透他的心,看不透那虚无缥缈的未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风吹飘絮,絮随风;花开盛极,终凋零。此生缘薄难相守,盼来世,君已忘佳人…
  • 神魔空间之挣扎

    神魔空间之挣扎

    人类的自作自受已经让自己尝到了恶果,接下来只有挣扎才能活下去。
  • 《创越时空》

    《创越时空》

    前世我们被迫从恋人成为仇人,今生我定要与你生死相守。
  • 穿越之总裁夫人,很撩人

    穿越之总裁夫人,很撩人

    她是京城有名公国府唯一的小姐,爹疼娘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就连皇上也对她偏爱有加。可是她被有心人利用,致死。皇上替她报了仇,她却只想解脱自己,如果有来世她希望不再遇到他。当她醒来时发现自身处地在一个陌生的世界。在偌大的别墅里,被人抱上床却不能反抗……来自异世的她在有亲情的关怀下,她会比在京城过的更好吗?在另一个人的宠爱下,又一场阴谋开始了……更奇怪的是她体内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究竟是福还是祸?
  • 龙辰羽灵

    龙辰羽灵

    一种技能可以造就一个人才。懂得无数种技能的人,绝对是超级全才。医学,高超的计算机技术,厉害的修为等等,这些都是主角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点能力而已,他只求自己活得平凡一点,活得有意义一点。追求平凡的他形成了一生的伟大。伟大并不要多出名,多了不起,只要活得有意义就行!让我们一起来期待风若兮的不平凡与平凡的生活。他是一条龙,他更是一个天使!
  •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