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当自己的力量处于弱势,比如朋友还不够多,威望还不够高等等不及别人的情况下,必须韬光养晦、深藏不露。但藏而不露的根本目的不在藏而在露,你必须看准时机在该露的时候毫不犹豫,立刻脱颖而出,当然,在藏的时候,并非四处躲藏而是藏中有露,时而藏时而露,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样才能保证他日时机一到,你能一出必成。
武则天初期摄政时,在高宗面前将其目的深藏不露,而在文武大臣那里,已经显示了她的执掌政权的实力,所以日后她能一举成功取高宗而代之。
藏与露的时机实在难以掌握,何时当藏拙,何时当露锋芒,是没有一定之规可循的,只有相机而动,适时而出。
民国骁将蔡锷将军,在与袁世凯斗智中,把韬光养晦这一谋略运用得十分娴熟。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想拉态度暧昧的蔡锷入伙,便以组阁为由,召其进京。蔡明知是调虎离山之计,却毅然离滇北上。面对袁的笼络,蔡抱着放弃主义的态度,整天饮酒作乐,在人大胡同流连忘返。尽管如此,袁仍不放心,每天都要派密探监视蔡的行踪。不久,袁氏称帝,蔡内心作痛却不动声色,晓谕部下拥戴帝制。蔡还整天与袁氏帮凶六君子、五财神、八大金刚等人周旋。袁氏疑虑稍减,而拿出巨款收买蔡锷,蔡暗中把钱存下以作日后大举经费,表面上更是沉溺于酒色,留宿名妓小凤仙之处,甚至为口角闹到法庭要与夫人离婚。
袁世凯放心了,把密探全部撤掉了。对此,蔡锷仍无什么反应,修造房屋,收集古玩,连公府召见也难得一见蔡将军的影子。一天傍晚,蔡锷在小凤仙的住所举行宴会,遍请六君子等高朋好友,席间歌声笑语、丝竹齐鸣,加上猜拳行令,一派花天酒地之象。蔡将军大饮大嚼,兴致欲狂,终于酩酊大醉,来宾们也都酒意十足,畅然散去。次日天未破晓,小凤仙推醒蔡锷说:“时间已经到了。”蔡将军遽然而起,悄然离去,赴天津,去日本,转道海上至云南。至云南独立,其他各省继起响应,人们方才领悟其韬光养晦之计。
蔡锷将军之所以纵情声色,购置田产,与妻子离婚等等,都不过是故意掩饰自己的真实面目,麻痹老奸巨猾的袁世凯,以为此日脱身做掩护。对此,老奸巨猾的袁世凯毫无察觉,等达到目的后,袁氏梦醒无奈,徒然幡悔。
晋代的阮籍本来是一个很有志向和才能的人,他也很想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但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非常激烈,司马氏和曹氏两大贵族集团争权夺利。当时,许多有才能、有名望的人,由于转入了帮派斗争的政治漩涡而被杀害。
阮籍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他一方面不愿意与最高统治者合作,另一方面又想逃避政治祸害,以保全自己的性命。面对黑暗凶险的社会环境,怎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阮籍选择的办法是喝酒,而且常常喝得烂醉如泥。他这样做,当然对自己的身体有损害,但有时,也确实免去了一些麻烦。
晋文帝司马昭有一个儿子名叫司马炎。阮籍有一个女儿长得非常漂亮,又聪明伶俐。司马昭欲为其儿子到阮家求亲。
阮籍知道司马昭的意图后心里不同意这门亲事,因为与司马氏结了亲,自然就被人看作是司马集团的人了。但是,他口头上又不好明说,因为直接这样说又得罪了司马昭,而司马氏是惹不起的。怎么办呢?他想了想,还是用喝酒来解决这个麻烦吧。
他天天喝,而且天天喝醉,一连醉了60天也没有醒过来。司马昭几次都想派人去求亲,但看阮籍天天醉成这个样子,根本就没有说话的机会,便只好打消了向阮家求婚的念头。等到司马昭不想再提亲了,阮籍的酒也便醒了,醉得恰如其分,也醒得正是时候。
司马昭有一位十分宠爱的大臣名叫钟会,他对阮籍傲视一切、行为放肆很不满,总想在阮籍身上找点什么岔子,好治他的罪。他平时故意拿些国家大事和高层人物的隐私来同阮籍交谈,想等阮籍说错了话,再抓住辫子整治他。
阮籍对钟会的歪主意看得十分清楚,早就想好了对策。每次钟会来了,他便陪他猛喝酒,自己醉得一塌糊涂,根本不能讲话。这样,钟会在阮籍身上每次都捞不到半根稻草。因此,他虽然对阮籍常常不满,但总也奈何不了阮籍。该忍的时候,滴酒不沾,不能忍时,借酒掩护自己,阮籍忍得恰到好处。